传说英国有一只很出名的吸血鬼,他是一个公爵,他叫什么名字?谁能提供一些有关他的信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4收藏

传说英国有一只很出名的吸血鬼,他是一个公爵,他叫什么名字?谁能提供一些有关他的信息。,第1张

德古拉

在《德古拉》一书中的主角德古拉,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他的全名(依罗马尼亚语发音)是弗拉德.则别斯.塔古拉(Vlad Tepes Dracula)。1431年生于今罗马尼亚的西基刷剌(Sighisoara)城。其父弗拉德.塔古勒(Vlad Dracul)当时被纳为"龙骑士"组织的成员,受罗马尼亚地区希其蒙(Sigisuund)国王任命为川索凡尼亚的总督军。据罗马尼亚语来分析quot;塔古勒"来自"龙"的意思,表示被纳入龙骑士的尊荣,"德古拉"则是"龙之子"。后来罗马尼亚人将此字与"恶魔"做连结,是受当时在罗马尼亚境内的德国南部萨克森人用语影响。这些萨克森人到罗马尼亚境内躲避饥荒,行为不检,被德古拉施以极严厉的刑罚,故私下都如此称呼。当时龙骑士组织具有神圣的地位,由今德国境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所创,目的在效忠教庭,使天主教徒免于土耳其的迫害。德古拉因其父的骁勇善战而获此名号,亦因此成为为多瑙河盼瓦拉其亚(Walachia)公国的公爵『弗拉德四世』(Vlad IV)。他的两个绰号除德古拉(龙之子)之外是帖普(Tapes:施以木桩之刑的人)。

据史书记载,1442年间弗拉德与其年幼的弟弟因政治因素被送往鄂图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作为人质,就这样待了六年。这段期间内,不仅是周遭充满敌意的环境,还相继传来其父与兄长被叛变贵族暗杀的消息。十七岁时他在土耳其苏丹的支持下,率军打回瓦拉其亚并夺回政权,上台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整肃异己,手段苛酷,又用各种严刑峻法对待罪犯整饬国家,最有名的就是穿刺刑。弗拉德曾在多瑙河盼多次打败数倍于罗马尼亚军团的土耳其大军,解救自己的国家,成为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在与人交战的时候,善用『奇袭战法』、『彻底的杀戮和掠夺』。真正令土耳其人感到恐惧的是1462年的战役,此战中弗拉德被盟友背叛退逃至首府,当土耳其大军追抵城下时,赫然见到开战时被俘虏的两万多名士兵,都被剥光了衣服示众,并被活活的穿插于长达一公里的木桩上环绕着城池。从嘴部或臀部刺进的棒子四处林立,乌鸦和秃鹰不断的啄食这些死尸,使周围弥漫着浓烈的腐臭味,仍然向前直进的土耳其军队,目睹这令人毛骨悚然的情景,莫不为之心胆俱裂,了无战斗意志只得撤离。对于在弗拉德公爵面前不愿脱帽的土耳其使者,他命令道:「既然不愿脱帽,那就让他永远脱不下来。」于是这名使者自头上帽顶处被打入铁钉。 诸如此类的故事,阻退了强大的土耳其军队使得诸基督教国家免于回教国家的侵略。同时德古拉公爵见血发狂之名以不胫而走,因此『吸血鬼』的称号传遍欧洲。他最后死于布加勒斯特近郊战场,1476年冬,以己身微小军力在无外援之情形下与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大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土耳其军队后来将德古拉的形体四分五裂,首级被远送至君士坦丁堡。在罗马尼亚境内的斯那可夫修道院中所供奉的只是德古拉的灵魂。它守护着罗马尼亚。弗拉德的暴虐行为,替当时的许多编年史家增加丰富的素材,把他写成一个传奇人物。现在,他的名字已与吸血鬼分不开了

瑞典,芬兰,丹麦,挪威,荷兰等许多国家都是全民英语教育,他们的母语是本国语言,但是英语通用不论小孩老人都可以用英语顺利交流

其次,荷兰是除母语是英语的欧洲国家外英语普及率最高的国家,约70%的荷兰人讲英语

欧洲除了大不列颠岛外很少有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但在欧洲只要懂英语基本上就可以通行的了下面附欧洲各国的语言列表:

马耳他 malta 官方语言:马耳他语maltese、英语english

马其顿 macedonia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croatian、斯洛文尼亚语slovenian 、马其顿语macedonian

丹麦 denmark 官方语言:丹麦语danish;其他语言:法罗语 faroese、格陵兰语

乌克兰 ukraine 官方语言:俄语;通用语言:乌克兰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

比利时 belgium 官方语言:佛兰芒语、法语

卢森堡 luxembourg 意大利语、法语french、德语german、卢森堡语

圣马力诺 san marino 官方语言:意大利语italian

白俄罗斯 byelorussia 官方语言:俄语russian

立陶宛 lithuania 立陶宛语lithuanian、波兰语polish、俄语

冰岛 iceland 冰岛语icelandic

列支敦士登 liechtenstein 官方语言:德语;通用语言:意大利语、法语

匈牙利 hungary 匈牙利语hungarian

安道尔 andorra 官方语言:加泰罗尼亚语catalan;通用语言: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

西班牙 spain 官方语言:西班牙语(即卡斯蒂利亚语);其他语言:加利西亚语、巴斯克语

克罗地亚 croatia 斯洛文尼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希腊 greece 官方语言:希腊语;通用语言:法语

芬兰 finland 官方语言:芬兰语finnish、瑞典语swedish;其他语言:拉普兰语、俄语

阿尔巴尼亚 albania 官方语言:阿尔巴尼亚语;通用语言:希腊语greek

拉脱维亚 latvia 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俄语

法国 france 法语、科西嘉方言、加泰罗尼亚语、佛兰芒语、巴斯克语basque、阿尔萨斯语、普罗旺斯语

法罗群岛(丹) 官方语言:法罗语;通用语言:丹麦语、格陵兰语

波兰 poland 官方语言:波兰语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斯洛文尼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保加利亚语bulgarian

罗马尼亚 romania 官方语言:罗马尼亚语;其他语言:匈牙利语、德语

英国 britain 官方语言:英语;威尔士北部:凯尔特语;苏格兰西北高地及北爱尔兰:盖尔语

俄罗斯 russia 俄语

保加利亚 bulgaria 保加利亚语(斯拉夫语系)

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

挪威 norway 官方语言:挪威语;其他语言:拉普兰语、芬兰语

爱尔兰 ireland 官方语言:爱尔兰语(盖尔语)、英语

爱沙尼亚 esthonia 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俄语

荷兰 holand 官方语言:荷兰语;弗里斯兰省:弗里斯语

捷克 czech 官方语言: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其他语言:匈牙利语

梵蒂冈 vatican 官方语言:意大利语、拉丁语

奥地利 autria 德语

斯洛文尼亚 slovenia 斯洛文尼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斯洛伐克 slovak rep官方语言: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其他语言:匈牙利语

葡萄牙 portugal 葡萄牙语

意大利 italy 官方语言:意大利语italian;其他语言:德语、法语

瑞士 switzerland 官方语言:德语german、法语、意大利语;其他语言:拉丁罗马语

瑞典 sweden 通用语言:瑞典语、拉普兰语、芬兰语

德国 germany 德语german

摩尔多瓦 moldova 俄语

摩纳哥 monaco 官方语言:法语;通用语言:摩纳哥语、英语、意大利语

第一届雅典奥运会(1896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11 7 1

希腊 10 19 17

德国 65 5 2

法国 5 4 2

英国 25 3 1

匈牙利 2 1 2

奥地利 2 - 3

澳大利亚 2 - -

丹麦 1 2 4

瑞士 1 2 -

第二届巴黎奥运会(1900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法国 26 36 33

美国 20 145 155

英国 17 75 12

比利时 5 6 3

瑞士 5 3 1

德国 4 2 2

意大利 2 2 -

澳大利亚 2 - 4

丹麦 15 3 2

匈牙利 1 2 2

荷兰 1 1 3

古巴 1 1 -

加拿大 1 - 1

瑞典 05 – 1

第三届圣路易斯奥运会(1904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70 74 67

古巴 5 2 3

德国 4 4 5

加拿大 4 1 -

匈牙利 2 1 1

奥地利 2 1 1

英国 1 1 -

瑞士 1 - 1

希腊 1 – 1

第四届伦敦奥运会(1908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英国 56 50 39

美国 23 12 12

瑞典 8 6 11

法国 5 5 9

德国 3 5 4

匈牙利 3 4 2

加拿大 3 3 7

挪威 2 3 3

意大利 2 2 -

比利时 1 5 2

澳大利亚 1 2 2

俄国 1 2 -

芬兰 1 1 3

南非 1 1 –

第五届斯德哥尔摩奥运会(1912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瑞典 24 24 17

美国 23 19 19

英国 10 15 16

芬兰 9 8 9

法国 7 4 3

德国 5 13 7

南非 4 2 -

挪威 4 1 5

匈牙利 3 2 3

加拿大 3 2 3

意大利 3 1 2

澳大利亚 2 2 2

比利时 2 1 3

丹麦 1 6 5

希腊 1 – 1

第六届奥运会因世界大战未能举行

第七届安特卫普奥运会(1920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41 27 27

瑞典 17 19 26

英国 15 15 13

芬兰 15 10 9

比利时 14 11 11

挪威 13 7 8

意大利 13 5 5

法国 9 19 13

荷兰 4 2 5

丹麦 3 9 1

南非 3 4 3

加拿大 2 3 3

瑞士 2 2 7

爱沙尼亚 1 2 -

巴西 1 1 1

第八届巴黎奥运会(1924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45 27 27

芬兰 14 13 10

法国 13 15 11

英国 9 13 12

意大利 8 3 5

瑞士 7 8 10

挪威 5 2 3

瑞典 4 13 12

荷兰 4 1 5

比利时 3 7 3

澳大利亚 3 1 2

丹麦 2 5 2

匈牙利 2 3 4

南斯拉夫 2 - -

捷克斯洛伐克 1 4 5

阿根廷 1 3 2

爱沙尼亚 1 1 4

南非 1 1 1

卢森堡 1 1 -

希腊 1 - -

第九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1928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22 18 16 日本 2 2 1

德国 10 7 14 爱沙尼亚 2 1 2

芬兰 8 8 9 埃及 2 1 1

瑞典 7 6 12 奥地利 2 - 1

意大利 7 5 7 挪威 1 2 1

瑞士 7 4 4 澳大利亚 1 2 1

法国 6 10 5 波兰 1 1 3

荷兰 6 9 4 南斯拉夫 1 1 3

匈牙利 4 5 - 南非 1 - 1

加拿大 4 4 7 爱尔兰 1 - -

英国 3 10 7 西班牙 1 - -

阿根廷 3 3 1 印度 1 - -

丹麦 3 1 2 新西兰 1 - -

捷克斯洛伐克 2 5 2 乌拉圭 1 - -

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1932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41 32 30 阿根廷 3 1 -

意大利 12 12 12 加拿大 2 5 8

法国 10 5 4 荷兰 2 5 -

瑞典 9 5 9 波兰 2 4 1

日本 7 7 4 南非 2 - 3

匈牙利 6 4 5 爱尔兰 2 - -

芬兰 5 8 10 捷克斯洛伐克 1 2 1

德国 4 12 5 奥地利 1 1 3

英国 4 7 5 印度 1 - -

澳大利亚 3 1 1

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1936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德国 33 26 30 奥地利 4 6 3

美国 24 20 12 捷克斯洛伐克 3 5 -

匈牙利 10 1 5 阿根廷 2 2 3

意大利 8 9 5 爱沙尼亚 2 1 2

芬兰 7 6 6 埃及 2 1 2

法国 7 6 6 瑞士 1 9 5

瑞典 6 5 9 加拿大 1 3 5

日本 6 4 8 挪威 1 3 2

荷兰 6 4 7 土耳其 1 - 1

英国 4 7 3 印度 1 - -

新西兰 1 - -

第十二届东京奥运会(1940年)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能举行

第十三届伦敦奥运会(1944年)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能举行

第十四届伦敦奥运会(1948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38 27 19 阿根廷 3 3 1

瑞典 16 11 17 澳大利亚 2 6 5

法国 10 6 13 比利时 2 2 3

匈牙利 10 5 12 墨西哥 2 2 2

意大利 8 12 9 埃及 2 2 1

芬兰 8 7 5 南非 2 1 1

土耳其 6 4 2 挪威 1 3 3

捷克斯洛伐克 6 2 3 牙买加 1 2 -

瑞士 5 10 5 奥地利 1 - 3

丹麦 5 7 8 印度 1 - -

荷兰 5 2 9 秘鲁 1 - -

英国 3 14 6

第十五届赫尔辛基奥运会(1952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40 19 17 丹麦 2 1 3

苏联 22 30 19 土耳其 2 - 1

匈牙利 10 10 16 日本 1 6 2

瑞典 12 12 10 英国 1 2 8

意大利 8 9 4 阿根廷 1 2 2

捷克斯洛伐克 7 3 3 波兰 1 2 1

法国 6 6 6 南斯拉夫 1 2 -

芬兰 6 3 13 加拿大 1 2 -

澳大利亚 6 2 3 罗马尼亚 1 1 2

挪威 3 2 - 新西兰 1 - 2

瑞士 2 6 6 巴西 1 - 1

南非 2 4 4 印度 1 - 1

牙买加 2 3 - 卢森堡 1 - -

比利时 2 2 –

第十六届墨尔本奥运会(1956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苏联 37 29 32 伊朗 2 2 1

美国 32 25 17 加拿大 2 1 3

澳大利亚 13 8 14 新西兰 2 - -

匈牙利 9 10 7 波兰 1 4 4

意大利 8 8 9 捷克斯洛伐克 1 4 1

瑞典 8 5 6 保加利亚 1 3 1

德国 6 13 7 丹麦 1 2 1

英国 6 7 11 爱尔兰 1 1 3

罗马尼亚 5 3 5 挪威 1 - 2

日本 4 10 5 墨西哥 1 - 1

法国 4 4 6 印度 1 - -

土耳其 3 2 2 巴西 1 - -

芬兰 3 1 11

第十七届罗马奥运会(1960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苏联 43 29 31 丹麦 2 3 1

美国 34 21 16 新西兰 2 - 1

意大利 13 10 13 保加利亚 1 3 3

德国 12 19 11 瑞典 1 2 3

澳大利亚 8 8 6 芬兰 1 1 3

土耳其 7 2 - 南斯拉夫 1 1 -

匈牙利 6 8 7 奥地利 1 1 -

日本 4 7 7 巴基斯坦 1 - 1

波兰 4 6 11 挪威 1 - -

捷克斯洛伐克 3 2 3 希腊 1 - -

罗马尼亚 3 1 6 埃塞俄比亚 1 - -

英国 2 6 12

第十八届东京奥运会(1964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36 26 28 罗马尼亚 2 4 6

苏联 30 31 35 荷兰 2 4 4

日本 16 5 8 土耳其 2 3 1

德国 10 22 18 瑞典 2 2 4

意大利 10 10 7 丹麦 2 1 3

匈牙利 10 7 5 南斯拉夫 2 1 2

波兰 7 6 10 比利时 2 - 1

澳大利亚 6 2 10 法国 1 8 6

捷克斯洛伐克 5 6 3 加拿大 1 2 1

英国 4 12 2 瑞士 1 2 1

保加利亚 3 5 2 印度 1 - -

芬兰 3 - 2 埃塞俄比亚 1 - -

新西兰 3 - 2 巴哈马 1 - -

第十九届墨西哥奥运会(1968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45 28 34 南斯拉夫 3 3 2

苏联 29 32 30 荷兰 3 3 1

日本 11 7 7 保加利亚 2 4 3

匈牙利 10 10 12 伊朗 2 1 2

民主德国 9 9 7 瑞典 2 1 1

法国 7 3 5 土耳其 2 - -

捷克斯洛伐克 7 2 4 丹麦 1 4 3

联邦德国 5 11 10 加拿大 1 3 1

澳大利亚 5 7 5 芬兰 1 2 1

英国 5 5 3 挪威 1 1 -

波兰 5 2 11 埃塞俄比亚 1 1 -

罗马尼亚 4 6 5 新西兰 1 - 2

意大利 3 4 9 突尼斯 1 - 1

肯尼亚 3 4 2 委内瑞拉 1 - -

墨西哥 3 3 3 巴基斯坦 1 - -

第二十届慕尼黑奥运会(1972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苏联 50 27 22 芬兰 3 1 4

美国 33 31 30 古巴 3 1 4

民主德国 20 23 23 荷兰 3 1 1

联邦德国 13 11 16 法国 2 4 7

日本 13 8 8 捷克斯洛伐克 2 4 2

澳大利亚 8 7 2 肯尼亚 2 3 4

波兰 7 5 9 南斯拉夫 2 1 2

匈牙利 6 13 16 挪威 2 1 1

保加利亚 6 10 5 朝鲜 1 1 3

意大利 5 3 10 新西兰 1 1 1

瑞典 4 6 6 乌干达 1 1 -

英国 4 5 9 丹麦 1 - -

罗马尼亚 3 6 7

第二十一届蒙特利尔奥运会(1976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苏联 49 41 35 意大利 2 7 4

民主德国 40 25 25 法国 2 3 4

美国 34 35 25 南斯拉夫 2 3 4

联邦德国 10 12 17 捷克斯洛伐克 2 2 4

日本 9 6 10 新西兰 2 1 1

波兰 7 6 13 韩国 1 1 4

保加利亚 6 9 7 瑞士 1 1 2

古巴 6 4 3 挪威 1 1 -

罗马尼亚 4 9 14 朝鲜 1 1 -

匈牙利 4 5 13 牙买加 1 1 -

芬兰 4 2 - 丹麦 1 - 2

瑞典 4 1 - 墨西哥 1 - 1

英国 3 5 5 特立尼过和多巴哥 1 - -

第二十二届莫斯科奥运会(1980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苏联 80 69 46 南斯拉夫 2 3 4

民主德国 47 37 42 澳大利亚 2 2 5

保加利亚 8 16 17 丹麦 2 1 2

古巴 8 7 5 巴西 2 - 2

意大利 8 3 4 埃塞俄比亚 2 - 2

匈牙利 7 10 15 瑞士 2 - -

罗马尼亚 6 6 13 西班牙 1 3 2

法国 6 5 3 奥地利 1 2 1

英国 5 7 9 希腊 1 - 2

波兰 3 14 15 印度 1 - -

瑞典 3 3 6 比利时 1 - -

芬兰 3 1 4 津巴布韦 1 - -

捷克斯洛伐克 2 3 9

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1984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83 61 30 澳大利亚 4 8 12

罗马尼亚 20 16 17 芬兰 4 2 6

联邦德国 17 19 23 瑞典 2 11 6

中国 15 8 9 墨西哥 2 3 1

意大利 14 6 12 摩洛哥 2 - -

加拿大 10 18 16 巴西 1 5 2

日本 10 8 14 西班牙 1 2 2

新西兰 8 1 2 比利时 1 1 2

南斯拉夫 7 4 7 奥地利 1 1 1

韩国 6 6 7 葡萄牙 1 - 2

英国 5 11 21 肯尼亚 1 - 1

法国 5 7 16 巴基斯坦 1 - -

荷兰 5 2 6

第二十四届汉城奥运会(1988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苏联 55 31 46 捷克斯洛伐克 3 3 2

民主德国 37 35 30 新西兰 3 2 8

美国 36 31 27 加拿大 3 2 5

韩国 12 10 11 波兰 2 5 9

西德 11 14 15 挪威 2 3 -

匈牙利 11 6 5 荷兰 2 2 5

保加利亚 10 12 13 丹麦 2 2 5

罗马尼亚 7 11 6 巴西 1 2 3

法国 6 4 6 芬兰 1 1 2

意大利 6 4 4 西班牙 1 1 2

中国 5 11 12 土耳其 1 1 -

英国 5 9 10 摩洛哥 1 2 -

肯尼亚 5 2 2 苏里南 1 - -

日本 4 3 7 葡萄牙 1 - -

澳大利亚 3 6 5 奥地利 1 - -

南斯拉夫 3 4 5

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奥运会(1992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独联体 45 38 29 波兰 3 6 10

美国 37 34 37 荷兰 2 6 7

德国 33 21 28 肯尼亚 2 4 2

中国 16 22 16 挪威 2 4 1

古巴 14 6 11 土耳其 2 2 2

西班牙 13 7 2 印度尼西亚 2 2 1

韩国 12 5 12 巴西 2 1 -

匈牙利 11 12 7 希腊 2 - -

法国 8 5 16 瑞典 1 7 4

澳大利亚 7 9 11 芬兰 1 2 2

意大利 6 5 7 丹麦 1 1 4

加拿大 6 5 7 摩洛哥 1 1 1

英国 5 3 12 爱尔兰 1 1 -

罗马尼亚 4 2 1 埃赛俄比亚 1 - 2

捷克斯洛伐克 4 2 1 阿尔及利亚 1 - 1

朝鲜 4 - 5 爱沙尼亚 1 - 1

日本 3 8 11 立陶宛 1 - 1

保加利亚 3 7 6 瑞士 1 - -

第二十六届亚特兰大奥运会(1996年)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美国 44 32 25 爱尔兰 3 0 1

俄罗斯 26 21 16 瑞典 2 4 2

德国 20 18 27 挪威 2 2 3

中国 16 22 12 比利时 2 2 2

法国 15 7 15 尼日利亚 2 1 3

意大利 13 10 12 朝鲜 2 1 2

澳大利亚 9 9 23 埃塞俄比亚 2 - 1

古巴 9 8 8 阿尔及利亚 2 - 1

乌克兰 9 2 12 英国 1 8 6

韩国 7 15 5 白俄罗斯 1 6 8

波兰 7 5 5 肯尼亚 1 4 3

匈牙利 7 4 10 牙买加 1 3 2

西班牙 5 6 6 芬兰 1 2 1

罗马尼亚 4 7 9 印尼 1 1 2

荷兰 4 5 10 南斯拉夫 1 1 2

希腊 4 4 - 伊朗 1 1 1

捷克 4 3 4 斯洛伐克 1 1 1

瑞士 4 3 - 亚美尼亚 1 1 -

丹麦 4 1 1 克罗地亚 1 1 -

土耳其 4 1 1 葡萄牙 1 - 1

加拿大 3 11 8 泰国 1 - 1

保加利亚 3 7 5 布隆迪 1 - -

日本 3 6 5 香港 1 - -

哈萨克 3 4 4 哥斯达尼加 1 - -

巴西 3 3 9 叙利亚 1 - -

新西兰 3 2 1 厄瓜多尔 1 - -

南非 3 1 1

2000年奥运会奖牌榜:

名次 代表团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美国 40 24 33 97

2 俄罗斯 32 28 28 88

3 中国 28 16 15 59

4 澳大利亚 16 25 17 58

5 德国 13 17 26 56

6 法国 13 14 11 38

7 意大利 13 8 13 34

8 荷兰 12 9 4 25

9 古巴 11 11 7 29

10 英国 11 10 7 28

11 罗马尼亚 11 6 8 25

12 韩国 8 10 10 28

13 匈牙利 8 6 3 17

14 波兰 6 5 3 14

15 日本 5 8 5 18

16 保加利亚 5 6 2 13

17 希腊 4 6 3 13

18 瑞典 4 5 3 12

19 挪威 4 3 3 10

20 埃塞俄比亚 4 1 3 8

21 乌克兰 3 10 10 23

22 哈萨克斯坦 3 4 0 7

23 白俄罗斯 3 3 11 17

24 加拿大 3 3 8 14

25 西班牙 3 3 5 11

26 土耳其 3 0 2 5

27 伊朗 3 0 1 4

28 捷克共和国 2 3 3 8

29 肯尼亚 2 3 2 7

30 丹麦 2 3 1 6

31 芬兰 2 1 1 4

32 奥地利 2 1 0 3

33 立陶宛 2 0 3 5

34 阿塞拜疆 2 0 1 3

35 斯洛文尼亚 2 0 0 2

36 瑞士 1 6 2 9

37 印度尼西亚 1 3 2 6

38 斯洛伐克 1 3 1 5

39 墨西哥 1 2 3 6

40 阿尔及利亚 1 1 3 5

41 乌兹别克斯坦 1 1 2 4

42 南斯拉夫 1 1 1 3

43 拉托维亚 1 1 1 3

44 巴哈马 1 1 0 2

45 新西兰 1 0 3 4

46 泰国 1 0 2 3

47 爱沙尼亚 1 0 2 3

48 克罗地亚 1 0 1 2

49 喀麦隆 1 0 0 1

50 哥伦比亚 1 0 0 1

51 莫桑比克 1 0 0 1

52 巴西 0 6 6 12

53 牙买加 0 4 3 7

54 尼日利亚 0 3 0 3

55 南非 0 2 3 5

56 比利时 0 2 3 5

57 阿根廷 0 2 2 4

58 中国台北 0 1 4 5

59 摩洛哥 0 1 4 5

60 朝鲜 0 1 3 4

61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0 1 1 2

62 摩尔多瓦 0 1 1 2

63 沙特阿拉伯 0 1 1 2

64 爱尔兰 0 1 0 1

65 越南 0 1 0 1

66 乌拉圭 0 1 0 1

67 格鲁吉亚 0 0 6 6

68 哥斯达黎加 0 0 2 2

69 葡萄牙 0 0 2 2

70 卡塔尔 0 0 1 1

71 斯里兰卡 0 0 1 1

72 科威特 0 0 1 1

73 吉尔吉斯斯坦 0 0 1 1

74 马其顿 0 0 1 1

75 智利 0 0 1 1

76 亚美尼亚 0 0 1 1

77 巴巴多斯 0 0 1 1

78 冰岛 0 0 1 1

79 以色列 0 0 1 1

80 印度 0 0 1 1

总数 301 299 327 927

罗马尼亚是一个欧洲的国家。

罗马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北和东北分别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为邻,南接保加利亚,西南和西北分别与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接壤,东南临黑海。国土面积238391平方公里,首都布加勒斯特。

罗马尼亚是欧盟成员国中经济增长率最高的,2019年被世界银行列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罗马尼亚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经济平稳增长,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已成为欧洲重要的新兴市场。

罗马尼亚的矿产资源:

罗马尼亚石油储量在欧洲位居挪威、英国和丹麦之后,排第4位。2018年,罗马尼亚原油产量为3373万吨油当量,同比下降14%;石油进口约8265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66%。

根据罗马尼亚能源部公布的能源战略预计,2030-2050年,罗原油产量将延续下降态势,从193万吨油当量降至115万吨油当量。

2018年,罗马尼亚生产煤炭4259万吨油当量,同比下降86%;进口净煤量为551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79%。生产天然气8296万吨油当量,同比下降05%。

进口1198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268%。罗马尼亚重要的石化企业有OMV Petrom公司、Rompetrol公司、Lukoil公司等,多为外资控股。

亚历山德鲁·约安·库扎(Alexandru Ioan Cuza)或称亚历山德鲁·约安一世(Alexandru Ioan I),摩尔多瓦亲王和瓦拉几亚亲王,1862年成为统一的罗马尼亚的首位大公。他发起了全国乡村改革和农民解放等一系列的改革,是罗马尼亚社会现代化和国家机构的设计师。

亚历山德鲁·约安·库扎Alexandru Ioan Cuza(18203320-1862515)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联合公国大公(1859-1862)。全国乡村改革和农民解放的规画者。出身于摩尔多瓦贵族家庭,求学于巴黎、帕维亚、波伦亚。因参加反抗俄国和土耳其统治的1848年革命运动被摩尔多瓦 放逐。1850年回国,1857年为摩达维亚临时议会议员,致力于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的联合。1859年1月5日和24日分别被选为瓦拉几亚大公和摩尔多瓦大公,就任后从事各种改革。1862年讲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公国统一为罗马尼亚公国,他以为农民是国家的积极力量,从而没收寺院的大片地产,实行土地改革,一方面给予农民土地所有权,一方面豁免徭役和什一税。此外,为了推行普遍义务教育,他修建了非常多学校,创立为贫苦学生提供奖学金的制度。他还实行选举法和司法制度的改革,并改组国家的机构。废除农奴制,降低选民的年岁和财产资格限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对外同匈牙利、波兰的革命流亡组织和巴尔干 解放运动保持密切联络。他的政策引起大地主和某些中产阶级分子的不满,1866年2月"怪诞联盟"发动政变,被迫退位,后在德国海德尔堡去世 。

库扎生于伯尔拉德(Bârlad),是摩尔多瓦贵族世家出身,其父伊斯普拉夫尼克(Ispravnic Ioan Cuza)是弗尔丘县(Fălciu County)地主。亚历山大从小接受欧洲教育,曾在巴黎等地求学,成年后在摩尔多瓦军队担任一名军官(上升到上校军衔)。在1844年他娶了埃琳娜·罗塞蒂(Elena Rosetti)。

1848年被称为欧洲革命年,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也陷进了起义。摩尔多瓦动荡非常快被镇压,但在瓦拉几亚被革命者掌权。年轻的库扎参加了反抗俄国和土耳其统治的革命鼓吹活动,被逮捕送到维也纳,不久在英国的支援下逃脱。

在格里戈雷·亚历山德鲁·吉卡亲王统治期间,1857年为摩尔多瓦临时议会议员,1858年任摩尔多瓦战争大臣,1859年月当选为摩尔多瓦亲王和瓦拉几亚亲王。1859年库扎将摩尔多瓦公国和瓦拉几亚公国组成公国联盟,1861年正式宣布罗马尼亚统一。库扎的权威一直不被他的名义宗主国奥斯曼帝国认可,直到1861年12月23日才得到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的承认。

主要成就

库扎担任罗马尼亚大公后启动了一系列改革。他以为农民是国家的积极力量,从而没收了修道院的大片地产,实施土地改革,一方面给予农民土地所有权,一方面豁免徭役和什一税。此外,为了推行普遍义务教育,他修建了非常多学校,创立了向贫苦学生发放奖学金的制度。他还实行选举法和司法制度的改革,采用基于拿破仑法典的刑法和民法(1864),并改组国家的机

构。他创立了雅西大学(1860)和布加勒斯特大学(1864),并帮助推动发展一个现代化的、欧式的罗马尼亚军队,他也是罗马尼亚海军的创始人。然而,他的政策引起了大地主和某些中产阶级分子的不满,他们反对他的土地改革法案,随着金融危机,又发生围绕他的情妇塔尔久-奥布雷诺维茨的丑闻,民众的不满情绪最终导致政变。

库扎在所谓的"巨大的联盟"的保守派和自由派逼迫下于1866年2月22日被迫签字退位,流亡国外。霍亨索伦-锡格马林根(Hohenzollern-Sigmaringen)的卡尔亲王于1866年4月20日号称卡罗尔一世被选为接任罗马尼亚大公。

库扎在其流亡生活中度过余生,主要是居住在巴黎、维也纳和威斯巴登,还有他妻子的陪伴以及他的情妇和他的两个儿子。他死在海德堡。他的遗体被安葬在鲁吉诺阿萨(Ruginoasa)他的住所那里,二战后被移到雅西Trei Ierarhi大教堂(Trei Ierarhi Cathedral)。

库扎和他的妻子埃琳娜没有孩子,埃琳娜将他的情妇卡达久-奥布雷诺维茨(Elena Maria Catargiu-Obrenović)的两个儿子当成自已的孩子: Alexandru Al Ioan Cuza (1862至1864之间出生–1889)和Dimitrie Cuza (1865–1888 自杀)。

安娜玛丽亚Tanasescu/Shutterstock

职业:网球冠军

国籍:罗马尼亚

为什么出名:历史上五位选手之一获得100多个ATP职业冠军。Năstase赢得七个大满贯冠军,两个单打冠军,三个男双冠军,两个混双冠军。

出生于1946年7月19日出生地: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年龄:73岁

一代:婴儿潮一代中国生肖:狗星星座:巨蟹座

结婚生活2004-06-05网球运动员伊莱·斯塔斯(57岁)结婚时尚模特阿玛莉亚·特奥多塞斯库生活事件伊莱·斯塔斯1971-06-06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子网球:捷克斯洛伐克卫冕冠军简·科德什击败伊莱·斯塔斯罗马尼亚8-6,6-2,2-6,7-5 1971-12-12罗马尼亚网球明星伊莱Năstase在1972-07-09年巴黎顾拜旦体育场以完美的6-0战绩结束了ATP大师赛,赢得了本赛季结束的丰盛赛事温布尔登男子网球:美国选手斯坦史密斯以4-6,6-3,6-3,4-6,7-5击败罗马尼亚选手伊莱Năstase,获得他唯一的温布尔登冠军1972-09-10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子网球,森林山,纽约:伊莱Năstase罗马尼亚击败阿瑟阿什3-6,6-3,6-7,6-3,6-3,6-3,他的第一个大满贯冠军1972-12-02罗马尼亚网球明星伊莱Năstase成功地捍卫了他的ATP大师赛冠军,在巴塞罗那6-3,6-2,3-6,2-6,6-6,6-3战胜美国斯坦史密斯,西班牙1973-06-03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子网球:罗马尼亚的伊莱·恩斯塔斯赢得第二个大满贯单打冠军;击败捷克球星尼基·皮里奇6-3、6-3、6-0 1973-12-08罗马尼亚网球明星伊莱·恩斯塔斯连续第三个赛季在波士顿以6-3、7-5、4-6、6-3战胜荷兰人汤姆·奥克,赢得ATP大师赛冠军,1975年12月07日,马萨诸塞州,罗马尼亚网球明星伊琳·斯塔斯在1976年7月03日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男子网球比赛中以6-2、6-2、6-1击败瑞典的比约恩·博格,赢得了他第四个赛季结束的ATP大师赛冠军:瑞典的比约恩·博格以6-4、6-2击败罗马尼亚的伊琳·斯塔斯,1979年8月30日,在美国网球公开赛上,约翰·麦肯罗以9比7击败伊利·N·斯塔斯6比4、4比6、6比3、6比2,赢得了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5连冠中的第一个,N·斯塔斯被裁判员判违约,随后又于2017年4月22日因在康斯坦塔与罗马尼亚的美联储杯对决中侮辱英国女选手而被踢出网球场在Twitter上分享著名网球运动员安娜库尔尼科娃海伦威尔斯穆迪斯蒂菲格拉夫托尼特拉伯特维克塞克斯维吉尼亚韦德

米哈伊一世(罗马尼亚语:Mihai I ;1921年10月25日-2017年12月5日 )是罗马尼亚王国的末代国王,于1927年7月20日到1930年6月8日期间和1940年9月6日到1947年12月30日期间在位。 他的父亲是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妈妈为希腊的海伦公主。

1947年,米哈伊参加了还是英国公主的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的婚礼; 1981年,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斯宾塞成婚时,米哈伊也是宾客之一; 2011年4月29日,他又见证了剑桥公爵威廉王子和凯特·米德尔顿的婚礼。

1921年10月25日,米哈伊一世在喀尔巴阡山脉地区出生。 他的父亲是前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妈妈是来自希腊的海伦公主。 和众多欧洲王室成员一样,米哈伊一世的曾曾祖母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他也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的表亲。 在谈不上和平稳定的20世纪上半叶,米哈伊度过了跌宕起伏的童年。 他的父亲卡罗尔在担任王储时决定为了一名女子放弃继位的权利,因此在1927年其祖父斐迪南一世去世后, 不满6岁的米哈伊一世继承了罗马尼亚王位,成为当时欧洲年岁最小的君主。 1930年,其父卡罗尔二世回国,米哈伊一世降为王储。

随着二战爆发,卡罗尔二世在国家混乱之际试图实施王室专政。 但此举招致猛烈的抨击,同时苏联和德国也在东西两侧夹击罗马尼亚。为了安抚愤怒的罗马尼亚法西斯分子,卡罗尔二世指定了残酷的扬·安东内斯库将军作为 首脑--直到1940年9月,安东内斯库将军逼迫卡罗尔二世退位,18岁的米哈伊一世再次成为国王。

二战期间,纳粹法西斯分子疯狂屠杀犹太人,米哈伊一世和妈妈为在罗马尼亚境内制止这种惨绝人寰的屠戮行为做出了一定努力。但他和妈妈的举动引起了纳粹分子极度不满,纳粹头目后来为此向忠于法西斯德国并掌握实权的罗马尼亚 总理扬·安东内斯库发出"强烈 "。

1944年夏,在苏联红军向罗马尼亚境内的德军发动强大攻势的形势下,米哈伊一世和罗马尼亚 合作。8月23日,米哈伊一世在王宫中将扬·安东内斯库逮捕 ,罗马尼亚军队从此调转枪口对德军采取了军事行动,直至战争胜利。随后,米哈伊一世宣布成立新 ,与苏联停火,并于当晚逃入山林。德军的飞机数小时后飞抵罗马尼亚王宫,开始狂轰滥炸。米哈伊一世后来不得不搬入伊丽莎白宫,并将它作为国王行宫。战后,苏军统帅斯大林亲自向他颁发了苏联胜利勋章,并向他赠送了一架苏联飞机。但后来退位后的米哈伊迫于生计将"胜利"勋章卖给了美国的洛克菲勒财团。

退位生活

1947年12月30日,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米哈伊一世宣布退位,后移居瑞士。流亡的米哈伊在瑞士一家航空公司工作过,还给一家日内瓦经纪公司做过经理。

1948年6月10日,米哈伊与其表亲波旁-帕尔马的安妮公主在希腊的首都雅典结婚。 由于安妮公主是罗马天主教徒,并受到罗马天主教教会法的约束,因此,这使得她需要得到一份与非天主教基督徒(米哈伊是东正教徒)结婚的特许。 因此,这对夫妻便就这壹次婚姻向教皇庇护十二世请求豁免。 当时,假如非罗马天主教的配偶允诺以后他们所生的孩子都会信仰罗马天主教,这种特许往往都会给予。 然而,米哈伊拒绝了这一要求,因为这一行为违背了1923年的罗马尼亚宪法。 当时,米哈伊与妻子的婚姻并没有得到教皇的豁免,直到1966年,他们的婚姻才被罗马天主教会视为有效。

这对夫妻一共生育了5个女儿,分别是玛格丽塔公主、埃琳娜公主、伊莲娜·沃克、索菲公主和玛丽公主。

1992年,米哈伊回到罗马尼亚。 并且在时任改革派总统埃米尔·康斯坦丁内斯库接管决定权之后于1997年重获公民身份。

2001年,罗马尼亚议会确认,米哈伊一世享有等同其他罗马尼亚前 首脑的权利,并允许他在有生之年使用伊丽莎白宫。同年,他通过法律诉讼赢回被没收的王宫塞比什堡。塞比什堡位于罗马尼亚北部城市阿德拉附近,1943年由米哈伊及其妈妈购买。

2005年5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丁在莫斯科向米哈伊一世颁发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勋章。

2017年12月5日下午1时 ,米哈伊一世在其位于瑞士日尼瓦湖欧博讷的寓所中离世 ,享年96岁。

传说英国有一只很出名的吸血鬼,他是一个公爵,他叫什么名字?谁能提供一些有关他的信息。

德古拉在《德古拉》一书中的主角德古拉,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他的全名(依罗马尼亚语发音)是弗拉德.则别斯.塔古拉(Vlad Tepes Dracula)...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