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分哪些种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图书分哪些种类?,第1张

图书按学科划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图书。

按文种划分为:中文图书和外文图书。

按用途划分为:普通图书和工具书。

内容划分:小说、儿童读物、非小说类、专业书、工具书、手册、书目、剧本、报告、日记、书集、摄影绘画集。

特征划分:线装书、精装书、平装书、袋装书、电子书、有声读物、盲人书、民族语言书。

扩展资料

与其它出版物相比,图书的特点为:

1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成熟,可靠;

2出版周期较长,传递信息速度较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图书的定义是:凡由出版社(商)出版的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在内49页以上的印刷品,具有特定的书名和著者名,编有国际标准书号。有定价并取得版权保护的出版物称为图书。

图书是以传播文化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是人类思想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不断发展着的知识传播工具。

参考资料:

图书词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主要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 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特点:

1、中国的传统文化绵延不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然暂时中断和改变,但是总体的文化并没有改变。

2、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无论是从节日还是饮食等等,都具有着自己的特色。

3、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的时间非常长,有五千年之多。

4、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性非常强,能够吸收别的文化的精华来让自己成长,不断地进化着。

基于以上几点,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大成国学院研究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儒家学说

古典儒学 两汉经学 儒道释的交会与融通

义理之学 考据之学

·道家道教

老子哲学 庄子哲学 早期道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道教的鼎盛 金元时期新道教

道教的衰落

·中国佛教

教义教规 历史源流 教下诸宗 教外别传 礼仪制度 藏传佛教

·诗歌词曲

先秦诗 两汉魏晋 南北朝诗 唐诗 宋诗 元明清诗

·文章骈赋

散文 骈文 辞赋

·章回小说

形成与演变 流派与名著 民族风格

·书法篆刻

先秦书法 秦汉书法 魏晋南北朝书法 隋唐书法 五代两宋书法

元明书法 清代书法 书论与欣赏

篆刻

·中国绘画

教化人伦——人物画 山境水情——山水画 花鸟精神——花鸟画

玄妙之门——绘画理论

·雕塑造像

明器雕塑 陵墓表饰雕塑 宗庙造像 石窟造像 寺庙造像 建筑雕塑

工艺雕塑

·传统音乐

民歌 乐器和器乐 舞蹈音乐 曲艺音乐 戏曲音乐 乐论、

乐志和乐律学

·古代舞蹈

原始舞蹈 周代乐舞 秦代百戏 隋唐乐舞 宋代队舞 元、明、清舞蹈

·古典戏曲

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宋元南戏 元杂剧 明清传奇 清代地方戏 京剧 传统戏曲理论

·史官史学

史官史家 史书体裁 历史思想 史学理论

·汉字的形质

汉字的基本类型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语方言 汉语语音 汉语词汇 汉语语法

·书简典籍

古籍形态 古籍整理 古典书目

·教育科举

教育制度 教育思想 科举制度

·中华武术

拳术 武术器械 对练 集体项目 攻防技术

·中华气功

渊源探踪 历史发展 门类划分 研究方法 理论基础 要领简述

应用价值 外气研究

·棋艺博戏 围棋 象棋

·兵家韬略

韬略的形成与发展 韬略的理论原则 国防韬略 治军韬略

用兵韬略

·政治谋略

政治谋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 政治谋略的类型

·刑名律令 渊源与发展

理论基础 形式特征 主要罪名及处罚 刑罚体系主要适用原则

·中医中药 基础理论 临床基本原理 针灸学 中药学 养生学 名医名案

·建筑园林 构造与材料 色彩与布局 传统居住建筑 城市和城市公共建筑

宫殿建筑 礼制与祠祀建筑 陵墓建筑 佛教建筑传统园林建筑

·古玩器皿

陶器 玉器 铜器 瓷器 漆器 金银器 文房四宝

·衣冠服饰

起源与初步发展 周礼缙绅与汉官威仪 从魏晋的日月改易到唐代博采兼收

宋代的守古尚简与明代的恢复汉俗 满汉并存的清代服侍

·美食名饮

斗茶品茗 琼浆美酒 玉盘珍馔

·中国民俗

鬼神 丧葬 婚姻 宗法 节日 禁忌 相术 风水

1、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2、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灯谜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瘦辞”(亦称“隐语”)。当时由于列国纷争,有不少游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已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

3、酒令,中国民间风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

酒令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己久,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

4、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基本规则简明易懂,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中国象棋是模拟的古代战争、直线战争、陆地战争、平面战争。在中国古代,象棋被列为士大夫们的修身之艺。现在,则被视为是怡神益智的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

象棋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于一身,不但可以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皆宜,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大街小巷常常可见纹枰对弈的中国象棋爱好者。

5、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脸谱来源于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筑物,商品的包装,各种瓷器上以及人们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风格迥异的脸谱形象。

这远远超出了舞台应用的范围,足见脸谱艺术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说明脸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许多国际友人、国内的有识之士出于对中国戏曲脸谱的好奇与喜爱,都在探索脸谱的奥秘。

-传统文化

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

文献

词目:文献

GB/T4894-1985定义: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基本解释

[document;literature] 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图书、期刊、典章。[1]

引证解释

1 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和多闻熟悉掌故的人。

《论语·八佾》:“ 夏 礼吾能言之, 杞 不足徵也; 殷 礼吾能言之, 宋 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朱熹 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宋 陆游 《谢徐君厚汪叔潜携酒见访》诗:“衣冠方南奔,文献往往在。”

2 专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元 杨维桢 《送僧归日本》诗:“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清 袁一相《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虽长老无存,文献莫考,而耳闻目见颠未可述,吾之忠贤子弟,其益绍前烈,共思葛蕾之诗。”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余邑先辈,文献无徵,每以为恨,故于羣书中遇邑人逸事逸文,辄掌录之。”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不过这原是一点文献,并非入门书。”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由于这些研究员的坚持,数学研究所继续订购世界各国的文献资料。”[1] 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文献称为情报工作的物质基础。

起源

(1)“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认为“文,典籍也;献,贤也”。所以这时候的文指典籍文章,献指的是古代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和自己的经历。《虞夏书·益稷》也有相关的引证说明“文献”一词的原意是指典籍与宿贤。

(2)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将文与献,作为叙事与论事的依据:“文”是经、史历代会要及百家传记之书;“献”是臣僚奏疏、诸儒之评论、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在他的影响之下,关于文献的认识,便只限于一般的文字记载,不能表达为文字记载的东西,则不能称之为文献。

基本含义

演变

今天我们所说的文献,主要指有历史意义的比较主要的书面材料,广义的文献定义就成了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依据国际定义文献乃是一切情报的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泛指古籍外,近人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石、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关于"文献"的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在这一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知识"是文献的核心内容,"载体"是知识赖以保存的物质外壳,即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着物。也就是说,除书籍、期刊等出版物外,凡载有文字的甲骨、金石、简帛、拓本、图谱乃至缩微胶片、视盘、声像资料等等,皆属文献的范畴。

数千年来,我国先人创造出丰富而灿烂的各类文化硕果,主要是录存于浩如烟海的古代图书典籍之中,这些就是古典文献。而其中与某一学科直接相关的图书资料,就是该学科的文献。古典文献学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古代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发掘、搜集、整理、研究这些文献,去伪存真,考镜源流,使之为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专业工作者所了解、掌握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科学文化,进而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作用

文献在科学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在:(1)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结果的最终表现形式;(2)是在空间、时间上传播情报的最佳手段;(3)是确认研究人员对某一发现或发明的优先权的基本手段;(4)是衡量研究人员创造性劳动效率的重要指标;(5)是研究人员自我表现和确认自己在科学中的地位的手段,因而是促进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活动的重要激励因素;(6)是人类知识宝库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第一,文献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具有可记录的内容与记录的工具、手段时)的产物,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人类认识社会与自然界的各种知识的积累、总结、贮存与提高,主要是通过文献的记录、整理、传播、研究而实现的。文献能使人类的知识突破时空的局限而传之久远。

第二,文献的内容,反映了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知识水平;而文献的存在形式(诸如记录手段、书写材料、构成形态与传播方式等),又受当时社会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例如在纸发明以前,我国的古人只能在甲骨、简牍、缣帛上作记录;在雕版印刷发明以前,古人只能凭手工抄写来记录文献。然而,正是在文献的初级原始阶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才发明了纸与雕版印刷术,使文献的记录方式更为便利,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人们又从文献中汲取、利用知识贡献于社会,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文献的内容与形式,而文献的继承、传播与创造性的运用,又反作用于社会,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有力因素。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之梯"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第三,文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资料的种种形态,探求其内在的联系,进而作更深入的研究。如英国李约瑟教授历数十年时间撰成举世瞩目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是在占有大量中国古代科技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纵观中国医学史,凡是在学术上有重大成就的医家,无不十分重视对文献的研究。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唐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历数十年,集唐以前医学文献之大成,先后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明代伟大的科学家李时珍"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家",编纂了不朽的名著《本草纲目》,被称为"博物之通典",据统计,其直接和间接引用的文献达900余种。他们都是研究和利用古代文献的典范。又如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古代病证、治法、方药的现代研究,无一不是在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古典医药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

据上所述,文献对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无论古今中外,凡从事科学研究,都需凭借有关文献。古典文献在许多学科的现代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信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古典文献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分类

根据载体不同

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其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

(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

(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

(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它能存储大量情报,可按任何形式组织这些情报,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的情报。出现的电子图书即属于这种类型。

(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幻灯片等。

根据不同出版形式及内容

根据不同出版形式及内容,可以分为:图书、连续性出版物、特种文献。

(1)图书:凡篇幅达到48页以上并构成一个书目单元的文献称为图书。

(2)连续性出版物:包含期刊(其中含有核心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

(3)特种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档案资料、产品资料。

文献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深度可将文献区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1)零次文献是指未经加工出版的手稿、数据原始记录等文件。它是一次文献的基础。

(2)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

一次文献包括图书、剪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政府出刊物、产品样本、科技报告、标准文献、档案等。

图书的范围很广,它包括名著、一般性专著、教科书、科普通俗读物、资料性工具书等。

名著是指一个时代、一个学科、一个流派最具有影响的权威著作。如法国丹纳的《艺术哲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

专著是就某一学科、某一专门问题的系统、全面、深入的论述,内容专深,大多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教科书是专业性书籍,具有严格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科普读物是面向广大群众的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宗旨的通俗读物,有初、中、高级之分,文字浅显,但最新信息含量较低。

报纸属于连续出刊物,它是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出刊物。如《文汇报》、《中国教育报》等。

期刊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刊物,有 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等。它可分为 学术理论性期刊、情报性期刊、技术性期刊、事业性期刊和普及性期刊。常见的期刊有三类。一类是 杂志。一类是 汇报、集刊、丛刊、汇刊及高校的学报。还有一类是 文摘及复印资料。资料性工具书有 手册、词(辞)典、百科全书、年鉴等。 手册往往汇集了经常需要参考的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最常用的文献资料。如《药物手册》、《摄影手册》。 词(辞)典是汇集字词,按一定方式编排,并逐一予以解释的工具书。如《辞海》、《哲学大辞典》、《化学化工词典》、《中国美术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艺术家辞典》等。

百科全书是论述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只是的

马继兴先生深知,许多古医籍虽佚失国内,却收藏海外。因此他有一个心愿:尽早让先人留下的宝贵知识遗产——古籍善本回归故里。为此,数十年前他就开始积累海外收藏中医古籍的书目。先后三次申请经费,以“日本现存中国散佚古医籍的考察与出版研究”为题,复印、拍摄回归国内亡佚古医书155种。在主持完成“考察当前流散海外中医药善本古籍及其回收途径的研究”、“《海外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的编纂”等课题基础上,领衔国家课题“国内失传中医善本古籍的抢救回归与发掘研究”。已收集11个国家、2个地区(香港、台湾)230种中医古籍收藏目录,复制回归古籍266种,并影印、校点出版69种善本古医籍,复制古籍达17万叶。2003年出版的《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古籍整理图书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马继兴从事中医药科研工作60余年,出版学术著作25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带教学生数十名。这些成就与硕果,使马先生成为中医药文献研究领域当之无愧的大家。

1;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儒家学说

古典儒学 两汉经学 儒道释的交会与融通

义理之学 考据之学

·道家道教

老子哲学 庄子哲学 早期道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道教的鼎盛 金元时期新道教

道教的衰落

·中国佛教

教义教规 历史源流 教下诸宗 教外别传 礼仪制度 藏传佛教

·诗歌词曲

先秦诗 两汉魏晋 南北朝诗 唐诗 宋诗 元明清诗

·文章骈赋

散文 骈文 辞赋

·章回小说

形成与演变 流派与名著 民族风格

·书法篆刻

先秦书法 秦汉书法 魏晋南北朝书法 隋唐书法 五代两宋书法

元明书法 清代书法 书论与欣赏

篆刻

·中国绘画

教化人伦——人物画 山境水情——山水画 花鸟精神——花鸟画

玄妙之门——绘画理论

·雕塑造像

明器雕塑 陵墓表饰雕塑 宗庙造像 石窟造像 寺庙造像 建筑雕塑

工艺雕塑

·传统音乐

民歌 乐器和器乐 舞蹈音乐 曲艺音乐 戏曲音乐 乐论、

乐志和乐律学

·古代舞蹈

原始舞蹈 周代乐舞 秦代百戏 隋唐乐舞 宋代队舞 元、明、清舞蹈

·古典戏曲

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宋元南戏 元杂剧 明清传奇 清代地方戏 京剧 传统戏曲理论

·史官史学

史官史家 史书体裁 历史思想 史学理论

·汉字的形质

汉字的基本类型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语方言 汉语语音 汉语词汇 汉语语法

·书简典籍

古籍形态 古籍整理 古典书目

·教育科举

教育制度 教育思想 科举制度

·中华武术

拳术 武术器械 对练 集体项目 攻防技术

·中华气功

渊源探踪 历史发展 门类划分 研究方法 理论基础 要领简述

应用价值 外气研究

·棋艺博戏 围棋 象棋

·兵家韬略

韬略的形成与发展 韬略的理论原则 国防韬略 治军韬略

用兵韬略

·政治谋略

政治谋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 政治谋略的类型

·刑名律令 渊源与发展

理论基础 形式特征 主要罪名及处罚 刑罚体系主要适用原则

·中医中药 基础理论 临床基本原理 针灸学 中药学 养生学 名医名案

·建筑园林 构造与材料 色彩与布局 传统居住建筑 城市和城市公共建筑

宫殿建筑 礼制与祠祀建筑 陵墓建筑 佛教建筑传统园林建筑

·古玩器皿

陶器 玉器 铜器 瓷器 漆器 金银器 文房四宝

·衣冠服饰

起源与初步发展 周礼缙绅与汉官威仪 从魏晋的日月改易到唐代博采兼收

宋代的守古尚简与明代的恢复汉俗 满汉并存的清代服侍

·美食名饮

斗茶品茗 琼浆美酒 玉盘珍馔

·中国民俗

鬼神 丧葬 婚姻 宗法 节日 禁忌 相术 风水

自己选吧!

2;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特征是突出的地域性。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自周秦以来除个别分裂割据时期外,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一政治机构。因而,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体系之中,既有源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作为主体,也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补充,相得益彰。中华传统市场早在数千年前就与异国文化开始了交流。汉唐时代,中国文化是相当开放的。在许多方面,中华民族的祖先曾非常勇敢地、毫不犹豫地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并加以改造,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从意识形态方面看,中国接受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这是世界主要文明体系之间的最大规模的交流之一。从艺术方面看,中国大量吸收了沿丝绸之路传来的异国音乐、舞蹈,并使之中国化。“胡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重要代表,但如同其名称所示,它原来是外来品。从饮食、服饰、民俗等方面看,中国所吸收的异国文化内容也十分惊人。与此同时,中国也将自己的文化向外输出,如造纸等四大发明、丝绸与瓷器等工艺制作等,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传统文花的许多精华,如中医、气功、武术等,至今仍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是文化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需要加以专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若干文化的交流必将进一步扩大,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华文化,必将以崭新的资态迈进未来的世界文化体系之中。

检索中医药古籍主要利用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唐代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老子今译》(古籍出版社,1956年8月)

《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略论》 (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范缜“神灭论”今释》 1957 (译注)

《墨子》1961 (专著)

《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73年)

《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1985年又出修订本)

《中国哲学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中国佛学论文集》 1984 (合著)

《中国哲学发展史》1985 (专著)

《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1月)

《佛教史》1991 (专著)

《老子全译》(巴蜀书社,1992年)

《汉唐佛教思想论集》 1994 (专著)

《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

《佛教与东方文化》 1997 (专著)

《墨子与墨家》(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

《天人之际》 1998 (专著)

《墨子与墨家》 1999 (专著)

《任继愈自选集》 2000 (专著)

《竹影集》(任继愈自选集)(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1月)

《任继愈禅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

《皓首学术随笔·任继愈卷》(中华书局,2006年10月)

《老子绎读》(书目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 韩非的社会政治思想的几个问题(《文史哲》1955年04期)

从“内经”看中医的理论基础(《江西中医药》1956年06期)

鲁迅同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们的关系(《科学通报》1956年10期)

魏晋清谈的实质和影响(《历史教学》1956年10期)

禅宗哲学思想略论(《哲学研究》1957年04期)

春秋时代天文学和老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年04期)

论老子哲学的唯物主义本质——兼答关锋、林聿时同志(《哲学研究》1959年07期)

天台宗哲学思想略论(《哲学研究》1960年02期)

庄子探源——从唯物主义的庄周到唯心主义的“后期庄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1年02期;《哲学研究》1961年02期)

法相宗哲学思想略论(《哲学研究》1962年02期)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教学与研究》1962年02期)

墨子生卒年简考(《文史哲》1962年02期)

关于《物不迁论》—一篇形而上学的佛学论文(《学术月刊》1962年02期)

孔子——奴隶社会的保守派、封建社会的“圣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年04期)

庄子探源之四——“后期庄学”(内篇)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年05期)

孔子的“仁”的保守思想中的进步意义(《学术月刊》1962年07期)

王弼“贵无”的唯心主义本体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年03期)

关于《不真空论》(附今译)(《学术月刊》1963年03期)

如果老子是唯物主义者(《哲学研究》1963年06期)

李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军事辩证法思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年06期)

孔子讲的“仁”能不能是人类普遍的爱(《学术月刊》1963年08期)

研究哲学史首先要尊重历史(《哲学研究》1963年04期)

儒教的再评价(《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2期)

宗教研究与哲学研究(《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05期)

中国文化的特点(《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5年01期)

道家与道教(《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1987年03期)

禅宗与中国文化(《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02期)

唐代三教中的佛教(《五台山研究》1990年03期)

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民族的融合力,文化的融合力(《学术研究》1991年01期)

从中华民族文化看中国哲学的未来(《哲学研究》1991年11期)

把《周易》研究的方法问题提到日程上来(《哲学研究》1992年01期)

中国哲学的过去与未来(《中国哲学史》1993年03期)

弘忍与禅宗(《佛学研究》1994年01期)

李贽思想的进步性(《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05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齐鲁学刊》1994年06期)

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的继承和发展(《齐鲁学刊》1996年02期)

老学源流(《寻根》1996年02期)

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老子的“无”(《中国哲学史》1997年01期)

天台宗与中国佛教(《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02期)

齐文化的产生和研究齐文化的意义(《济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郭店竹简与楚文化(《中国哲学史》2000年01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光明前景(《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4期)

李贽的悲剧结局(《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朱熹格物说的历史意义(《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2001年01期)

宗教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实际和现状(《中国宗教》2001年02期)

谈谈孝道(《人民日报》2001年7月24日)

五台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五台山佛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讲话(《五台山研究》2002年03期)

李贽改革悲剧给后人的启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说忠孝——儒学的回顾与前瞻(《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一,2004年)

无神论教育与科教兴国——2003年11月28日在中国无神论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上的讲话(《科学与无神论》2004年01期)

中国封建社会忠孝规范的历史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月29日)

对忠孝传统应给予新评价(《北京日报》2004年2月23日)

现代文明与宗教对话(《中国宗教》2004年12期)

汉字识繁用简的必要与可能(《光明日报》2006年5月17日)

再谈儒家和儒教(《北京日报》2007年3月12日)

再谈儒学(《中国文化报》2007年4月26日)

《墨子·非攻》读后 《中国哲学史》(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63年7月初版)

《中国哲学发展史》(七卷本,已出四卷,人民出版社,1983—1998年)

《佛教经籍选编》1985 (选编)

《中国佛教史》(八卷本,已出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

《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增订本)

《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7月)

《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 1993 (主编)

《中国哲学史通览》 1994 (主编)

《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1996 (主编)

《北京图书馆同人文选·第三辑》 1997 (主编)

《禅宗与中国文化》1997 (主编)

《宗教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8月)

《儒教问题争论集》 2000 (主编)

《中国藏书楼》 2001 (主编)

《宗教小辞典丛书》 2001 (主编)

《齐鲁人杰丛书》 2001 (主编)

《中国版本文化丛书》 2002 (主编)

《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 2002 (主编)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宗教学》 2002 (主编)

《佛教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中华大藏经》 2004 (主编)

《墨子大全》 2005 (主编)

《新版宗教史丛书》 2006 (主编)

《国际汉学》(1-16辑 ) 1998-2007 (主编)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 2008 (主编)

《中国文化经典》2008 (主编)

《中华大典·哲学典》 2008 (主编)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论集》序(《哲学研究》1983年06期)

《印度佛教史》汉译本序(《晋阳学刊》1984年05期)

《五台山古诗选注》序(《五台山研究》1987年01期)

《中国佛性论》序(《哲学研究》1988年06期)

《禅宗的形成及其初期思想研究》序(《哲学研究》1989年11期)

《阴符经素书释义》序(《中国道教》1992年03期)

《苏轼禅诗研究》序(《佛学研究》1995年01期)

《中国儒教史》序(《中国哲学史》1997年04期)

《惠能评传》序(《中国哲学史》1999年03期)

《汤用彤全集》序二(《中国哲学史》2001年02期)

《十六国帝王列传》序(《文史月刊》2003年01期)

对中国儒教的全面剖析——《中国儒教论》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12月1日) 熊十力先生的为人与治学(1988年)

有关蔡元培校长几则轶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散记(《北京日报》2006年4月3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