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名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3收藏

中医古籍名言,第1张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于内,治宜甘热。

28.热*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关于消渴 41 病因病机 42 辨证分型 43 针灸治疗 431 体针 432 耳针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阳消的穴位 2 治疗阳消的方剂 3 治疗阳消的中成药 4 阳消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阳消 1 拼音

yáng xiāo

2 英文参考

yang diabete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阳消为病证名[1]。见《景岳全书·杂证谟》。指因火盛所致的消渴病[1]。消渴病以阳消居多[1]。

4 关于消渴

消渴(consumptive thirst[2][3])为病名[4]。是指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4][5][2][3]。出《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亦作痟渴[4]。

41 病因病机

多因过食甘肥及情志失调,引起脏腑燥热、阴虚火旺所致[5]。

42 辨证分型

根据症状及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本病症分为上、中、下三消[4][5]。

《证治汇补·消渴章》:“上消者,心也。多饮少食,大便如常,溺多而频。中消者,脾也。善渴善饥,能食而瘦,溺赤便闭。下消者,肾也。精枯髓竭,引水自救,随即溺下,稠浊如膏。”

上消者,以烦渴多饮为主,小便清利、大便如常;中消者,以消谷善饥为主,形体消瘦、烦热便秘;下消者,以小便频数、量多而略稠为主,口燥多饮、头晕目花、腰膝酸软,久则面色黧黑、畏寒肢冷[5]。

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尿崩症、神经性多尿、急性热病之烦渴等,均属本症范畴[5]。

43 针灸治疗 431 体针

取胰俞、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等穴为主[5]。上消加尺泽、照海、金津、玉液;中消加胃俞、中脘、内庭、三阴交;下消加关元、行间、复溜[5]。口干甚加廉泉、承浆;嘈杂善饥加关门、内关;目昏糊加光明、行间;头晕加上星、百会;畏寒肢冷加灸命门、关元[5]。

432 耳针

取胰、屏间、脑、三焦、肺、脾、肾、心、肝等穴,每次酌选3~5穴,轻 ,每日或隔日1次[5]。

5

目录 1 拼音 2 《石室秘录》卷四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上消痈疮散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上消痈疮散 1 拼音

shàng xiāo yōng chuāng sǎn

2 《石室秘录》卷四 21 方名

上消痈疮散

22 组成

金银花2两,当归1两,川芎5钱,浦公英3钱,生甘草5钱,桔梗3钱,黄芩1钱。

23 主治

头面上疮。

24 上消痈疮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古籍中的上消痈疮散 《石室秘录》:[卷四(御集)]明治法

草五钱,桔梗三钱,黄芩一钱,水煎服。(〔批〕上消痈疮散。)一剂轻,二剂全消,不必三剂。一方治身上手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五十二消渴门]病机

独盛,则肾为之燥,故引水小便而不禁也。其病变多发痈疽,此因热气留于经络不引,血涩,故成痈脓。消渴有

《黄帝内经素问》:[卷第十]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死,

《顾松园医镜》:[卷十·御集]三消

满,勿过用寒凉泻火之药。能食而渴者,必发脑疽,背痈。故消渴病少愈,急宜用忍冬,少佐甘草熬膏,频饮预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五十二消渴门]治法

中医古籍名言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5.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