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四大名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4收藏

南宋四大名臣,第1张

南宋四大名臣——李纲、李光、赵鼎、胡铨 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五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后抑郁而死。宋代著名爱国民族英雄,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代表作为《六幺令》、《水调歌头》([一]、[三]、[六])、《水龙吟》(三)、《永遇乐》、《江城子》([二]、[七])、《念奴娇》([一]、[三])、《雨霖铃》、《喜迁莺》(三)、《望江南》([一]、[五]、[十])等。其中《六幺令》以江烟水云歌月以及玉树疏钟古寺高楼等背景映衬词人“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之感古伤今之情怀和“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之坚韧不拔之操守,读来令人肃然起敬。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李光(一〇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舆地纪胜》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〇六)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入为符宝郎,以言事贬监汀州酒税。钦宗即位,擢右司谏,迁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书少监。三年,知宣州。改知临安府。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抚使,改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寿春府,落职提举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五二、五八)。寻知湖州,历知平江府、台州、温州。七年,为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书卷一一七)。八年,拜参知政事。九年,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同上书卷一二四、一三三)。十一年,贬藤州安置;十四年,移琼州:二十年,移昌化军;二十五年秦桧死,内迁郴州;二十八年,复左朝奉大夫,任便居住(同上书卷一五二、一六一、一七〇、一八〇)。二十九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同上书卷一八二)。孝宗即位,赐讠益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八存《椒亭小集》一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庄简集》十八卷。《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曾任河南洛阳令、开封士曹等职。南渡后,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他荐任岳飞、韩世忠等爱国将领,有效地组织了军事力量以抵御金兵。他力□和议,遭到秦桧等人的打击、陷害。绍兴八年(1138),出知绍兴府。不久,贬潮州,又移吉阳军(今广东崖县)。卒前,自书"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忠义凛然,为人所钦仰。孝宗时,谥忠简。 赵鼎善文、诗、词。文章多为奏疏,气势畅达,"浑然天成"(《宋史》本传)。黄□称其词"婉媚,不减《花间集》"(《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四库全书总目》说他"本不以词藻争短长,而出其绪余,无忝作者,盖有物之言有不待雕章绘句而工者。"他身经靖康之变,词中不乏伤时念乱之作。如写于建炎元年(1127)的〔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怀念为金人占领的家乡,忧虑国家前途,真切感人。他的〔点绛唇〕《春愁》等词,也是佳作。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胡铨(1102~1180),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邦衡,号澹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建炎二年(1128)进士,此科由高宗策士,胡铨答策万余言,授抚州军事判官,转承直郎。绍兴五年(1135),兵部尚书吕祉荐,赐对,升枢密院编修官;八年,上疏反对秦桧主和,乞斩王伦、秦桧、孙近,而且指责高宗。秦桧认为"狂妄凶悖",于是下诏除名,贬昭州。由于朝臣营救,改监广州盐仓。十二年被劾,又贬新州,十八年又被谪移吉阳军。直至秦桧死,才得徙移衡州。孝宗即位,复奉议郎。历官至权兵部侍郎。由于始终反对和议,与朝廷政见分歧,于是力求去职。归庐陵,从事著述。卒谥忠简

《春秋列国名臣传》,北宋王当著

《廉吏传》,宋费枢撰。

《春秋臣传》,长乐郑昂著

《贞观政要》,(唐)吴兢著

《新刊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集二十七卷中集五十五卷下集二十五卷,宋杜大珪编。

《元朝名臣事略》 元朝人物传记资料选编。元苏天爵(见《元文类》)编,十五卷,原题《国朝名臣事略》。

《历代名臣奏议》,明杨士奇辑

《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著作。

《世说新语》,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李相国论事集》,旧本题曰《李深之文集》,唐李绛撰。

《杜工部年谱》,宋赵子栎撰。

《绍陶录》,宋王质撰

《象台首末》,宋胡知柔编

《魏郑公谏续录》,不著撰人名氏。

《忠贞录》,明李维樾、林增志同编

《诸葛忠武书》,明杨时伟编。

《名臣言行录前集》·十卷、《后集》·十四卷、《续集》·八卷、《别集》·二十六卷、《外集》·十七卷,《前集》、《后集》并朱子撰。《续集》、《别集》、《外集》李幼武所补编。

《钱塘先贤传赞》,宋袁韶撰

《昭忠录》,不著撰人名氏。所记皆南宋末忠节事迹,故以“昭忠”名篇。

《敬乡录》,元吴师道撰。

《浦阳人物记》,明宋濂撰

《嘉靖以来首辅传》,明王世贞撰

《明名臣琬炎录》·二十四卷、《续录》·二十二卷,明徐编。

《今献备遗》,明项笃寿撰。

《百越先贤志》,明区大任撰

《元儒考略》,明冯从吾撰

《孙威敏征南录》,宋滕元发撰

《骖鸾录》,宋范成大撰

朱元璋

1、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魏国公徐达(洪武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长子辉祖嗣爵。成祖削爵幽之私第。永乐五年卒。)

注:看似善终,但有赐蒸鹅,病疽毒发死之说。

2、太保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鄂国公常遇春(拔开平,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太祖闻之,大震悼。丧至龙江,亲出奠,命礼官议天子为大臣发哀礼。议上,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制曰"可"。赐葬钟山原,给明器九十事纳墓中。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二。长子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后因过而安置茂于龙州,洪武二十四年卒。)

注:暴病薨,儿子跑不了。

3、大都督府左都督同知军国事兼领国子监事曹国公李文忠(洪武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贬中爵,放其家属于建昌卫,诸医并妻子皆斩。亲为文致祭,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父贞前卒,赠陇西王,谥恭献。长子景隆袭爵,至永乐末乃卒

注:毒死

4、同参军国事右御史大夫领台事兼太子谕德卫国公邓愈(洪武十年,讨吐番还。道病,至寿春卒,年四十一。追封宁河王,谥武顺。长子镇嗣,改封申国公,其妻,李善长外孙也,善长败,坐奸party诛。)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5、议军国事左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德信国公汤和(洪武二十七年,病浸笃不能兴。帝思见之,诏以安车入觐,手拊摩之,与叙里闬故旧及兵兴艰难事甚悉。和不能对,稽首而已。帝为流涕,厚赐金帛为葬费。明年八月卒,年七十,追封东瓯王,谥襄武。诸子皆早世,不得嗣。)

注;善终

6、大都督府同知西平侯沫英(洪武二十五年六月,闻皇太子薨,哭极哀。初,高皇后崩,英哭至呕血。至是感疾,卒于镇,年四十八。军民巷哭,远夷皆为流涕。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长子春嗣爵,世镇云南。)

注:病薨

7、太师中书左丞相录军国重事兼太子少师韩国公李善长(洪武二十三年,谓善长元勋国戚,知胡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会有言星变,其占当移大臣。遂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诛之。)

注:满门抄斩

8、右丞相忠勤伯汪广洋(洪武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节言刘基为惟庸毒死,广洋宜知状。帝问之,对曰:"无有。"帝怒,责广洋朋欺,贬广南。舟次太平,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书不发杨宪奸,赐敕诛之。)

注:诛死

9、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诚意伯刘基(洪武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孙畾,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嗣伯。正德八年加赠基太师,谥文成。嘉靖十年,刑部郎中李瑜言,基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达。下廷臣议,制曰:"可。")

注:失宠后被政敌下蛊死

10、翰林学士承旨宋濂(洪武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party,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其明年,卒于夔,年七十二。知事叶以从葬之莲花山下。蜀献王慕濂名,复移茔华阳城东。家属悉徙茂州。正德中,追谥文宪。)

注:流配

11、洪都知府叶琛(祝宗、康泰叛,愈脱走,琛被执,不屈,大骂,死之。追封南阳郡侯,塑像耿再成祠,后祀功臣庙。)

注解:烈士

12、御史中丞章溢(溢遭母丧,悲戚过度,营葬亲负土石,感疾卒,年五十六。帝痛悼,亲撰文,即其家祭之。长子存道,战死。)

注:病逝

13、同参军国事加太子太师宋国公冯胜(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洪武二十七,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注:赐死

14、同知大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师颖国公傅友德(洪武二十五年,友德请怀远田千亩。帝不悦。寻副宋国公胜分行山西,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是冬再练军山西、河南。明年,偕召还。又明年赐死。子忠不得嗣。嘉靖元年,云南巡抚都御史何孟春请立祠祀友德。诏可,名曰"报功"。)

注: 赐死

15、中书平章政事德庆侯廖永忠(洪武八年三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年五十三。子权,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爵除。)

注:赐死

16、参知政事兼太子副詹事南雄侯赵庸(洪武二十三年,以左副将军从燕王出古北口,降乃儿不花。还,坐胡惟庸party死。爵除。)

注:族诛

17、湖广行省平章营阳侯杨璟(镇北平,练兵辽东。洪武十五年八月卒,追封芮国公,谥武信。子通嗣,二十年帅降军戍云南,多道亡,降普定指挥使。二十三年,诏书坐璟胡惟庸party。)

注:死后追罪

18、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临川侯胡美(洪武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长败,帝手诏条列奸party,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

注:赐死

19、苏州卫指挥使都督同知江阴侯吴良(洪武十四年卒于青,年五十八。赠江国公,谥襄烈。子高嗣侯。)

注:病薨

20、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康茂才(洪武三年复从大将军征定西,取兴元。还军道卒。追封蕲国公,谥武康。子铎以父功封蕲春侯。)

注:病薨

21、凤翔卫指挥使丁德兴(卒于军。赠都指挥使。洪武元年追封济国公,列祀功臣庙。子忠世袭。)

注:战死

22、秦王左相都督佥事长兴侯耿炳文(燕王称帝之明年,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劾炳文衣服器皿有龙凤饰,玉带用红鞓,僭妄不道。炳文惧,自杀。子璇,永东初,杜门称疾,坐罪死)

注:自杀

23、前军都督府佥事武定侯郭英(永乐元年卒,年六十七。赠营国公,谥威襄。孙玹得嗣侯。)

注:善终

24、都督同知兼燕王左相淮安侯华云龙(洪武七年,有言云龙据元相脱脱第宅,僭用故元宫中物。召还,命何文辉往代。未至京,道卒。子中袭。子中李文忠之卒也,中侍疾进药,坐贬死。二十三年追论中胡party,爵除)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25、山东行省平章政事东平侯韩政(洪武十一年二月卒,帝亲临其丧。追封郓国公。子勋袭。二十六年坐蓝party诛,爵除)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26、佥大都督府事安襄侯仇成(洪武二十一年七月,有疾。赐内昷,手诏存问。卒,赠皖国公,谥庄襄。子正袭爵。)

注:病薨

27、佥大都督府事凤翔侯张龙(以老疾请告,洪武三十年卒。孙杰,永乐初,失侯。)

注:善终

28、大都督府佥事安陆侯吴复(洪武十六年十月,金疮发,卒于普定。追封黔国公,谥威毅。子杰嗣。)

注:病薨

29、都督佥事东川侯胡海(洪武二十四年七月,病疽卒,年六十三。子观未嗣,卒。)

注:病薨

30、大都督府佥事督海运事航海侯张赫(病卒,追封恩国公,谥庄简。子荣为水军右卫指挥使。

注:病薨

31、行省平章政事广德侯华高(初,有言高殖利者,故岁禄独薄。至是贫不能葬。帝怜之,命补支禄三百石。以无子,纳诰券墓中。赠巢国公,谥武庄。)

1谢缙,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1369年出生,于1415年逝世,明朝第一才子,主编《永乐大典》。

2郑和,明朝太监,原姓马,1371年出生于云南昆阳,1433年逝世,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官、宦官。成就:郑和下西洋、经历靖难之役。

3朱能,字士弘,怀远人,今安徽怀远,1370年出生,1406年逝世,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收降十万南军。

4邱福,1343年出生,逝世于1409年,凤阳人,今安徽凤阳,于建文年间随成祖靖难,作战勇猛,屡次担任前锋,靖难功臣第一。

5杨士奇,出生于1366年,1444年逝世,辅政,内阁首辅,兵部尚书,主修《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

徐达,常遇春(徐达,濠人,死后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追封中山王,谥武宁常遇春,怀远人,死后追封开平王,谥忠武, 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二):

明太祖奋自滁阳戮定四方,虽曰天授,盖二王之力多焉,中山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左无以过之,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而公忠谦逊,善持其功名,允为元动之冠身依日月,剖符锡土,若二王者,可谓极矣!

李文忠, (追封歧阳王,谥武靖)邓愈(追封宁河王,谥武顺)汤和(追封东瓯王,谥襄武)沐英(追封黔宁王,谥昭靖)

明兴诸将,以六王为称首非独功茂,亦由其忠诚有以契主之焉,亲莫如歧阳,旧莫如东瓯,而宁河, 黔宁皆以英年膺腹心之寄,汗马宣劳,纯勤不二 歧阳敦诗说礼,以儒雅见重, 东瓯 乞身归第以明哲自全,皆卓然,非人所能及独黔宁威震遐荒,剖符弈世,动名与明相始终,而宁河尽瘁驰驱,功高龄促,后伺亦少所表现

李善长(定远人)汪广洋(高邮人):

独惜善长以布衣徒步,能择主于草昧之初,委身戮力,赞成鸿业,遂的剖符开国,列爵上公,乃致富极贵溢,于衰暮之年自取覆灭广洋谨厚自受,亦不能发奸远祸,俱致重谴,不亦大负爰立之初心,而有愧置诸左右之职业也夫

刘基,宋濂(刘基,青田人,正德八年赠太师,谥文成, 宋濂,祖籍金华潜溪,正德中追谥文宪)

基,濂学术醇深,文章古茂,同为一代宗工而基则运筹帷幄,濂则从容辅导,于开国之初,敷成王道,忠诚恪慎,卓哉佐命臣也…基以儒者有用之学,辅诩治平,而好事者多以签纬术数妄为传会其语近诞,非深知基者,故不录云

杨廷和(四川新都人,武宗朝首辅,隆庆初,赠太保,谥文忠)

武宗之季,君德日荒,辟幸盘结左右廷和为相,虽无能改于其德,然流贼炽而无土崩之虞,宗藩叛而无瓦解之患者,固赖庙堂有经济之远略也至于诛大奸,决大策,扶危定倾,功在社稷,即周勃,韩琦殆无以过储虽蒙物议,而大节无玷

<评徐阶:

徐阶以恭勤结主知,器量深沉虽任智术,要为不失其正,(谥文贞,赠太师)

评高拱

高拱才略自许,负气凌人,及为冯保所逐,柴车即路倾轧相寻,有自来已(谥文襄,赠太师)

评张居正:

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相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书>曰:”臣罔以宠利居成功,”可弗戒哉

单谥“文”的是文官最高的谥号了,单谥“文”的就王安石和韩愈,历史上也只有这个两个。

从宋代以后“文正”便是对大臣的最高谥号,比较有名的如司马光、范仲淹等死后都谥“文正”。

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清代权利核心机构为军机处,但军机处给大臣上谥号时最高只能谥到“文忠”。一般情况下,只有为人臣者道德功业皆极其出众,经内阁草拟由皇帝亲赐这一无限哀荣。所以直到大臣去世后上谥号时皇帝对大臣的最终看法才可见端倪。有名的如晚清红人李鸿章谥“文忠”,左宗棠、张之洞都谥“文襄”都没有得到最高谥号。“生晋太傅,死谥文正”是明清之际千百万为人臣者追求的最高目标。

有清一代共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谥“文正”。汤斌是康熙时期理学名臣,在朝以敢于争议闻名,乾隆元年谥“文正”。朱珪、杜受田、李鸿藻、孙家鼐皆以帝师谥“文正”,曾国藩在清王朝风雨飘摇之际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挽狂澜于既倒,位列同治中兴名臣之首,谥“文正”当之无愧。刘统勋是乾隆朝名臣,曾任首席军机大臣,刚正不阿,功业非凡,为百姓所爱戴,最终得谥“文正”。只有曹振镛乃一平庸之辈,谥“文正”一直为后世诟病。

明朝的谥法与清朝略有不同,武将谥号都以“武”始,如:徐达谥“武宁”。文臣如刘基、王守仁都谥“文成”。据本人所知,有明一代谥“文正”的有李东阳、谢迁、倪元潞,但还很不全面,欢迎朋友们补充。

南宋四大名臣

南宋四大名臣——李纲、李光、赵鼎、胡铨 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