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痉散瘀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1收藏

解痉散瘀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解痉散瘀汤的用法用量 5 备注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解痉散瘀汤 1 拼音

jiě jìng sàn yū tāng

2 处方

丹参15g,白芍12g,赤芍12g,地龙6g,稀莶草12g,牛膝12g,归尾12g,桃仁9g,两面针12g,甘草6g

3 功能主治

外伤或劳损所致的局部拘急瘀肿疼痛。颈肩腰痛,外伤血栓性静脉炎,证属瘀滞型者。

4 解痉散瘀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天1剂。重症可每天服2剂。加减运用:局部疼痛较剧加乳香6g,没药6g,头痛加白芷12g;背部痛加葛根12g;肩部痛加姜黄12g;胸部痛加柴胡9g,腰部痛加杜仲12g

5 备注

本方用于瘀滞型各种疾病,疗效确切。近年治疗48例,痊愈40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典型病案:李某,男,1986年10月5日初诊。患者颈痛与左侧偏头痛半年,有颈部扭伤史。此后头痛反复发作,疼痛上午重下午轻,原诊为颈椎病,经 、牵引、西药等治疗未见明显效果。查:颈后伸活动受限,C5、C6压痛明显,颈肌痉挛,臂丛牵拉试验(一),舌有瘀斑,脉结涩,X线片示: C5、C6椎间隙变窄,C5后下缘变尖。血象。尿检未见异常,诊断:颈椎病(瘀滞型)。治疗:内服上方,每天1剂,连服6剂,原症基本消失,但夜梦甚多,原方去归尾、桃仁、加合欢皮12g、夜交藤12g,再服3剂,原症全部消失,观察3个月未见复发。

6 摘录

《广西中医药》

古籍中的解痉散瘀汤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下部]便毒

宜山甲内消散以消解之;若过于坚硬大痛者,宜红花散瘀汤舒通之。前药用之不应者,宜九龙丹攻之;若无痛无

《外科心法要诀》:[卷九下部]便毒

宜山甲内消散以消解之;若过于坚硬大痛者,宜红花散瘀汤舒通之。前药用之不应者,宜九龙丹攻之,若无痛无

《丹台玉案》:[卷之五胁痛门]立方

疏肝散瘀汤治瘀血凝结两胁刺痛。当归红花苏木青皮柴胡(各一钱)山楂(二钱)白芍乌药桂枝甘草(各八分)

《傅青主女科歌括》:[女科下卷小产]跌闪小产(五十二)

。故必补气以生血,新血生而瘀血自散矣。方用理气散瘀汤。人参(一两)黄(一两,生用)当归(五钱,酒洗

《正骨心法要旨》:[卷三四肢部]竹节骨

在中医学方面,隋唐时期出现的重要中医典籍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干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以及唐代公私修撰的一系列本草著作。另外,还完成了几部整理、注解《黄帝内经》的典籍,如隋代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唐代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释义》。所有这些著作,都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宋元时期中医学取得更为显著的成就,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这个时期的医药学典籍具有种类多、数量大、质量高的特点。方书方面有官修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私修的有《苏沈良方》《史载之方》等一百余种。疾病诊断方面,有崔嘉彦的《脉诀》、朱震亨的《脉诀指掌病式图》等。妇科方面,有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等。儿科方面,有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陈文中的《小儿病源方论》《小儿痘诊方论》等。法医学方面,有宋慈的《洗冤集录》。针灸方面,有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许希的《神应针经要诀》。研究伤寒病的,有庞安时的《伤寒病总论》、朱肱的《伤寒百问》等等。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不仅内部的分科更为细密,同时也出现了代表不同理论特色的医学学派,金元时期的四大家便各有多种著作,阐述各家的医学理论。如“寒凉派”的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问病式》等,“攻下派”的张从正著有《儒门事亲》等,“温补振”的李呆著有《脾胃论》等。“养阴派”的朱震亨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他们的著述都从不同的侧面为丰富祖国医学作出了贡献。

检索中医药古籍主要利用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唐代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解痉散瘀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解痉散瘀汤的用法用量 5 备注 6 摘录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