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是怎么产生的?
精液在睾丸生成以及保存,睾丸可以产生精子,还可以分泌雄性激素
精液由精子和精浆组成,其中精子占10%,其余为精浆。它除了含有水、果糖、蛋白质和脂肪外,还含有多种酶类和无机盐。这些都是表面能看见的东西。要知道精液是能创造生命的一部分。就可以知道它有多重要。
大家发现没有,年纪越大,感觉尿尿越没力气。儿时经常比谁尿的远,现在呢,很多20多岁的小伙子都尿鞋子上了。悲哀啊
“精”有两种:
1、一种是"元精",即先天之精,秉受于先天,与生俱来,为生命起源的物质散布于身中各处,不限定于人体下部那一小块
2、一种是"浊精",也为"*精",仅限存于生殖器内
色心一动,元精就变为了浊精,也就是宝贝变成了垃圾。转换的越多,你的身体就越不好。逐渐呈现衰老象。这情况下就算你没有性生活,它也会溢出来,就是所说的精满自溢,这都是浊精。性生活中千万别憋精,或者克意不射,用手指压住不射,否则会导致精夜回流,轻则摄护腺发炎,重则
哎,千万别乱来。好好生活。做一个正常人,
先天之精,只会少,很难补回来。就会你会这法术,有密宗神咒,都不管用的。就算天天吃大补的东西,也无法补先天之精。
还有一点,千万别手*,不仅伤身体,而且折福,手*对身体的伤害大于正常的性生活。千万千万别乱来。
剩下的各位自己去想吧,不多说了。
第一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1来源
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宗气),并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此三者结合起来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
2气的生成
(1)肾为生气之根: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化生元气。
(2)脾胃为生气之源:脾胃相合,接受容纳饮食,腐熟运化水谷,化生水谷精微之气。
(3)肺为生气之主:肺为清虚之脏,主司呼吸,吸清呼浊,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
气机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人体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体现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中。如肺主呼吸,有出有入,有宣有降,肺主呼气(出),肾主纳气(入),心火下降,肾水升腾,以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协调状态,称为“气机调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气是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起激发和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体温的恒定,各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生理活动的进行,都需要气的温煦作用;血和津液在体内不停地运行,也依赖气的温煦和调节,故古人说“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如果体内气虚,温煦作用失常,便会引起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下降、血行滞缓、津液凝聚等病变。
3防御作用
气具有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的功能,表现在:一是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二是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气的防御功能,是通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而体现的,故《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4固摄作用
气具有防止精、血、津液等物质的无故流失,以及维护脏腑器官各自位置相对稳定的作用。
5气化作用
气通过运动可以使机体产生各种变化,称为气的气化作用。气化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即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具体地说,即是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1元气
元气由肾精化生,根于命门。通过三焦循行全身。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宗气
积聚于胸中,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下蓄丹田以滋先天。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关。
3卫气
运行于脉外。
①防御外邪;②温养全身;③调控腠理。
4营气
又称“荣气”,运行于脉内。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
主管生长发育是气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气是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起激发和推动作用。
患者自汗,多尿,滑精,是因气的何种作用失常所致
A推动
B温煦
C防御
D固摄
E气化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气的固摄作用:气具有防止精、血、津液等物质的无故流失,以及维护脏腑器官各自位置相对稳定的作用。
具有助心行血、助肺呼吸功能的气是
A元气
B卫气
C宗气
D营气
E中气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宗气积聚于胸中,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下蓄丹田以滋先天。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关。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元气由肾精化生,根于命门。通过三焦循行全身。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第二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脉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
1血液生化之源
(1)水谷之精化血。
(2)肾精化血。
2与血生成相关的脏腑
(1)脾胃 脾胃是气血的化生之源。
(2)心肺 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红色血液。
(3)肾 肾藏精,精生髓,髓化生血。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转化的关系,故有“精血同源”肾精化血之说。
三、血的功能
1濡养作用 反映在面色的红润、肌肉的丰满与健壮、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方面。
2化神作用 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四、血的运行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肝 藏 血——防止血溢脉外
脾主统血——控制血在脉中运行,防止血溢脉外
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
血的特性是“喜温而恶寒”,寒热变化,能影响到血的运行,寒凉能使血行缓慢,过热能使血行加速。脉为血之府,脉道是否通利完整,也是血液运行的重要条件。
血液生成与哪个脏的关系最密切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脾胃是气血的化生之源。
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是
A心、脾、肝、肾
B心、脾、肝、肺
C心、肝、肺、肾
D脾、肺、肾、肝
E心、脾、肺、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血的运行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肝 藏 血——防止血溢脉外。
脾主统血——控制血在脉中运行,防止血溢脉外。
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
故此题选择B最合适。
在下列各项中,对于血液运行起关键作用的是
A心血充盈
B肾气充盛
C心气充沛
D脾胃健运
E肺气如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对血液运行起关键作用。
第三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
二、津液代谢
1生成 脾胃的运化;小肠泌别清浊;大肠主津。
2输布 津液的输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①脾气转输布散津液;
②肺气宣降以行水;
③肾气蒸腾气化水液;
④肝气疏泄促水行;
⑤三焦决渎利水道。
3排泄 汗液和尿液;呼气;粪便。
三、津液的功能
1滋润、濡养全身。
2化生血液 ——“津血同源”之说。
3运输代谢废料 。
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是
A血府
B经络
C腠理
D三焦
E分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三焦,三焦决渎利水道。
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脾、胃、肝
B肝、胆、肾
C肝、肺、脾
D肺、肾、脾
E心、肾、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为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二为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三为肾为水脏,蒸腾气化水液,对津液输布代谢起着主宰作用;故肺肾脾对水液代谢关系密切。
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质地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则称为液。
第四节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三、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津血同源
中医治疗血虚证时,常加入一定量的补气药,其根据是
A气能生血
B血能生气
C血能载气
D气能行血
E气能摄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气能生血:指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血液的化生以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在这些物质本身的生成以及转化为血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这是血生成的动力。因此说,气旺则血足,气虚则血虚。
治疗血行瘀滞,多配用补气、行气药,是由于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生气
E血能载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气能行血:指气能推动和调控血在脉内稳定运行。血的运行有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及肝气的疏泄调畅。所以说,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A心与脾
B肺与脾
C脾与肾
D肺与肝
E肺与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肺吸收自然界清气,而脾运化水谷精微,为气生成的最主要的来源。
精液在睾丸生成以及保存,睾丸可以产生精子,还可以分泌雄性激素 精液由精子和精浆组成,其中精子占10%,其余为精浆。它除了含有水、果糖、蛋白质和脂肪外,还含有多种酶类和无机盐。这些都是表面能看见的东西。要知道精液是能创造生命的一部分。就可以知道它有多重要。
大家发现没有,年纪越大,感觉尿尿越没力气。儿时经常比谁尿的远,现在呢,很多20多岁的小伙子都尿鞋子上了。悲哀啊
“精”有两种:
1、一种是"元精",即先天之精,秉受于先天,与生俱来,为生命起源的物质散布于身中各处,不限定于人体下部那一小块
2、一种是"浊精",也为"*精",仅限存于生殖器内
色心一动,元精就变为了浊精,也就是宝贝变成了垃圾。转换的越多,你的身体就越不好。逐渐呈现衰老象。这情况下就算你没有性生活,它也会溢出来,就是所说的精满自溢,这都是浊精。性生活中千万别憋精,或者克意不射,用手指压住不射,否则会导致精夜回流,轻则摄护腺发炎,重则 哎,千万别乱来。好好生活。做一个正常人,
先天之精,只会少,很难补回来。就会你会这法术,有密宗神咒,都不管用的。就算天天吃大补的东西,也无法补先天之精。
还有一点,千万别手*,不仅伤身体,而且折福,手*对身体的伤害大于正常的性生活。千万千万别乱来。 剩下的各位自己去想吧,不多说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命门穴的别名·精宫 41 命门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所属部位 45 命门穴的定位 46 命门穴的取法 47 命门穴穴位解剖 471 层次解剖 472 穴区神经、血管 48 命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49 命门穴主治病证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命门穴的配伍 412 文献摘要 413 研究进展 4131 对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4132 镇痛作用 4133 增强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 4134 显著提高肢体痛阈 4135 用于针麻 4136 治疗腰痛 4137 治疗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4138 治疗 减少症 5 志室穴的别名·精宫 51 志室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志室穴的定位 56 志室穴的取法 57 志室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志室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志室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志室穴的配伍 512 文献摘要 513 志室穴研究进展 5131 对肾功能的影响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精宫 1 拼音
jīng gōng
2 英文参考Zhìshì BL52 [中国针灸学词典]
Mìngmén GV4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精宫为经穴别名:1命门(穴);2志室。[1]
4 命门穴的别名·精宫精宫为经穴别名,即命门(穴)[1]。见《医学原始》。
穴位 命门 汉语拼音 Mingmen 罗马拼音 Mingmen 美国英译名 Gate of Lif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4 日本 4 法
国 莫兰特氏 VG4 富耶氏 IVG4 德国 LG4 英国 Gv4 美国 Go4
命门为经穴名(Mìngmén GV4)[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累属、精官[3]。属督脉[2]。命即生命,门即门户,肾为生命之源,穴在两肾之间,相当于肾气出入之门户,故名命门[2]。命门穴主要用于腰脊、肝肾疾患等:如腰脊神经痛,脊柱炎,急性腰扭伤,小儿麻痹后遗症,前列腺炎,遗精,阳痿,早泄,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赤白带下,肾炎,肾盂肾炎,小便不利,遗尿,白浊及贫血,神经衰弱,头晕耳鸣,小儿惊痫,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胎屡堕,尿频,泄泻,便血,痔疮,脱肛,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癫痫,瘛疭,腰痛,脊强反折,下肢痿痹,小儿惊厥,恶寒,汗不出,疟疾,水肿,疝气,腰脊强痛,手足逆冷,久泻,痔血,小儿发痫,下肢萎痹,虚损腰痛,寒热疟,胃下垂,肾功能低下等。
41 命门穴的别名属累(《针灸甲乙经》),精宫(《循经考穴编》)。
42 出处《针灸甲乙经》:命门,一名属累,在第十四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伏而取之。
43 穴名解命即生命,门即门户,肾为生命之源,穴在两肾之间,相当于肾气出入之门户,故名命门[2]。
命,指生命,重要之意。《说文》:“命,使也。”在此为生之极。门,为出入之处,指其为生气出入通达与维系生命之处。人身命门之处不一。以及此则以《难经·第三十六难》,谓两肾之间为五脏六腑之本,生命之源,是男子藏精、女子系胞之处,称为命门。《黄庭中景经》李注:“命门,一名玉都,下丹田也。精气出入,神之所居,当脐后是也。”命门为道教名词,指下丹田。下丹田位居人体中心,范围包括神阙、关元、气海、命门等重要穴位。《玉历经》说:下丹田是人命的根本,精神之所藏,五气之元,在脐下三寸。《道·黄庭篇》认为命门为性命之门,在脐下一寸三分,为下丹田。道教丹书多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呼吸之门、五脏六腑之本、人初生结胎之所,故称为命门。中医称两肾之间为生命之门,简称命门。此就内景而言也。若自外景观之,本穴两旁平于肾俞,本穴居其中间,亦犹内景命门居于两肾脏之间也,故称本穴为命门。以其横通足少阴之经,故本穴又为本经横通肾脏之门户。[4]
44 所属部位腰椎[5]
45 命门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下凹陷中[6]。
命门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当第二腰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卧取穴[2]。
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3]。
命门穴在督脉的位置
命门穴在腰椎的位置
命门穴在腰椎的位置
命门穴在腰椎的位置(肌肉)
命门穴在腰椎的位置(骨骼)
46 命门穴的取法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命门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当第二腰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卧取穴[2]。
俯卧位,先取后正中线与髂嵴平齐处,再向上摸2个棘突,于上方的凹陷处取穴[7]。
47 命门穴穴位解剖命门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一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47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2]。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8]。
47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腰神经后支和腰动脉分布[8]。
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腰动脉后支[3]。
48 命门穴的功效与作用命门穴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命门穴有培元补肾,强健腰脊作用[2]。
命门穴在第2腰椎棘突下,两肾之间,有“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之说,故有补肾壮阳之效,主治各种肾虚所致妇科及男性病[9]。
肾主水,司二便,主骨生髓,又督脉贯行于脊中,故命门穴可治疗二阴病、腰腿病和水肿[9]。
督脉“入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因而命门穴可治疗神志病[9]。
督脉为“阳脉之海”,六阳经均交会于督脉,因而命门穴具有通调阳气、宣散解表的作用[9]。
命门穴用灸法善治虚寒性疾病[9]。
命门穴为培元补肾、固精壮阳、通利腰脊之要穴,主治脊强,腰痛,阳痿,遗精,月经不调,泄泻,完谷不化,带下[4]。
问足少阴经行下腹部,督脉何以得通?现今针灸图书较早年倍加精详,何以不曾提及?《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合并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背属肾。”观此段经文,可知督脉由本穴通少阴之经,又由肾俞穴透入内脏,分属两肾。但与阳关之通大肠,略同而小异。阳关先通大肠俞,经由足太阳经分布内外。本穴之通肾脏,乃由肾俞穴传导,随足少阳经而入,因足少阴经自涌泉上行至阴谷穴处,横交委中,合并足太阳经线,而行于足太阳经之里层,两经一表一里,叠并上通,抵肾俞穴处,得与督脉横通交会,故内经于督脉有“贯脊属肾”之文。足太阳之经,出肾俞穴处与少阴经分道径自上行。而足少阴之经由肾俞处独行入内,属肾络膀胱矣。[4]
49 命门穴主治病证命门穴主要用于腰脊、肝肾疾患等:如腰脊神经痛,脊柱炎,急性腰扭伤,小儿麻痹后遗症,前列腺炎,遗精,阳痿,早泄,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赤白带下,肾炎,肾盂肾炎,小便不利,遗尿,白浊及贫血,神经衰弱,头晕耳鸣,小儿惊痫,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胎屡堕,尿频,泄泻,便血,痔疮,脱肛,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癫痫,瘛疭,腰痛,脊强反折,下肢痿痹,小儿惊厥,恶寒,汗不出,疟疾,水肿,疝气,腰脊强痛,手足逆冷,久泻,痔血,小儿发痫,下肢萎痹,虚损腰痛,寒热疟,胃下垂,肾功能低下等。
命门穴主要用于腰脊、肝肾疾患等:如腰脊神经痛、脊柱炎、急性腰扭伤、小儿麻痹后遗症、前列腺炎、遗精、阳痿、早泄、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赤白带下、肾炎、肾盂肾炎、小便不利、遗尿、白浊及贫血、神经衰弱、头晕耳鸣、小儿惊痫、瘈疭等[2]。
命门穴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胎屡堕,遗精,阳痿,早泄;小便不利,遗尿,尿频,泄泻,便血,痔疮,脱肛;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癫痫,瘛疭;腰痛,脊强反折,下肢痿痹;小儿惊厥,恶寒,汗不出,疟疾,水肿,疝气[7]。
命门穴主治阳痿、遗精、带下、遗尿、尿频、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手足逆冷[10]。
命门穴主治腰脊强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久泻,痔血,脱肛,小儿发痫瘈疭,下肢萎痹等[3]。
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寒热疟,小儿发痫,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2][3]。
向上斜刺05~1寸[10]。
直刺或斜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深刺时可有麻电感向臀及下肢放散[7]。
注意: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7]。
4102 灸法可灸[2][7][10]。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作为强壮保健穴,常用温灸法或瘢痕灸法[7]。
411 命门穴的配伍命门穴配肾俞,有调补肾气的作用。治小便频数,老年腰痛[2]。
命门穴配灸百会、关元、三阴交、中髎治遗尿[2]。
命门穴配膀胱俞、肾俞、水道治肾炎[2]。
命门穴配大椎、膈俞、曲池、足三里治缺铁性贫血[2]。
命门配天枢、气海、关元,有温肾健脾的作用,主治肾泄、五更泄。
命门配百会、关元,治遗尿、尿频[7]。
命门配肾俞 、气海、然谷,有补益肾气,固涩精关的作用,主治阳痿,早泄,滑精。
命门配灸肾俞、气海、然谷、关元、上髎、次髎,治阳痿、遗精[7]。
命门配肾俞,治老者便多[7]。
命门配肾俞、环跳、委中,治腰背痛[7]。
412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汗不出,瘛疭(《备急千金要方》作头痛),寒热,汗不出,恶寒,里急,腰腹相引痛,命门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不可忍,身热如火。汗不出,瘛疚,里急,腰腹相引痛。
《针灸大成》:主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汗不出,寒热痃疟,腰脊相引,骨蒸,五脏热,小儿发痫,张口摇头,身反折角弓。
《类经图翼》:一云平脐、用线牵而取之……若年二十以上者,灸恐绝子。
413 研究进展 4131 对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有实验证明,艾灸家兔“命门”能显著提高正常家兔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菌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艾灸组灸前与灸后比较、灸后与对照组(不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艾灸“命门”确有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针刺命门对男子性功能障碍、 缺乏有一定疗效,可以增强机体抗病力,如以艾炷灸大鼠或豚鼠的“大椎”、“命门”,可使动物对二硝基酚致死性发热的耐受性提高、发热减轻、存活率提高。艾灸“阳虚”动物模型命门,有增加体重、减少死亡率、提高耐冻能力和肝脾组织DNA合成率的作用。促进细胞的 DNA复制。改善细胞的能量代谢的作用;有报道以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为指标,针刺命门和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效应相等。[7]
艾灸命门对羟基脲所致动物“阳虚”有增加体重,减少死亡率,提高耐冻能力,提高肝脾组织DNA合成率的作用。促进细胞的DNA复制。改善细胞的能量代谢。另用氢化可的松给小鼠肌注,其中一部分小鼠同时灸命门,经灸命门者其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所增高。
4132 镇痛作用针刺动物“命门”也有较好的镇痛效应,可使动物对电击或钳夹肢体的痛反应受到明显抑制。针刺命门对坐骨神经痛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7]
4133 增强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针刺大白鼠“大椎”“命门”,可使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显著增强[2]。
4134 显著提高肢体痛阈电针家兔或猫的“命门”“脊中”部位,可使肢体痛阈显著提高,后肢较前肢为好[2]。
4135 用于针麻以腰俞、命门、次髎穴组针麻行下腹部全子宫切除术,镇痛效果满意[2]。
4136 治疗腰痛取命门,针刺得气后留针10~15分钟,隔日1次。
4137 治疗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配关元,针刺得气后加灸2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
4138 治疗 减少症配肾俞、关元、中极,先针刺,出针后隔姜灸3壮。
5 志室穴的别名·精宫精宫为经穴别名,即志室[1]。见《医学入门》。
穴位 志室 汉语拼音 Zhishi 罗马拼音 Chihshih 美国英译名 Room of Determination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52 日本 52 法
国 莫兰特氏 V47 富耶氏 V47 德国 B47 英国 B47 美国 BI52
志室为经穴名(Zhìshì BL5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精宫。属足太阳膀胱经[11]。志即志意,室即房室,肾藏志,志指肾,此穴与肾俞并列,如肾气聚集之房室,故名志室[11]。志室穴主治腰、肾及前 的疾患:如腰脊强痛,小便淋漓,阴中肿痛,遗精阳痿,食不消,小腹痛,霍乱吐泻,水肿,大便难,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脊强痛,阴痛,阴中疼痛,头昏目眩,耳鸣耳聋,现代又多用志室穴治疗肾炎,肾盂肾炎,阴囊湿疹,前列腺炎,腰部扭挫伤,下肢瘫痪,膀胱炎,尿道炎,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肾绞痛,消化不良等。
51 志室的别名精宫(《医学入门》),神关(《针经摘英集》),志舍(《神灸经纶》),志堂(《医学入门》),精舍[4]。
52 出处《针灸甲乙经》:腰痛脊急,胁下满,少腹坚急,志室主之。
53 穴名解志即志意,室即房室,肾藏志,志指肾,此穴与肾俞并列,如肾气聚集之房室,故名志室[11]。
志,指肾之精气。室,人物所居之处,亦充实之意。志室者,必须肾气充实,意志方能发挥。志者,意之所存(《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意有所存谓之志”),心之所之(《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又藏也(《荀子·解蔽》:“志也者藏也”)。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释名·释宫室》)。志虽藏于肾(《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载:“意之所存谓之志……,肾藏精,精舍志”。)实成于心(《毛诗序》:“在心为志”),乃水之精、火之候(《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必须水火相济,神志乃成。此穴与肾俞平,肾属水,水之精为志,肾藏志,故以为名。[4]
54 所属部位腰部[12]
55 志室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志室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下,旁开3寸[6][13]。
志室穴位于腰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卧取穴[11]。
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13]。
志室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志室穴在腰部的位置
志室穴在腰部的位置
志室穴在腰部的位置(肌肉)
志室穴在腰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56 志室穴的取法俯卧位,平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志室穴位于腰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卧取穴[11]。
俯卧位,两髂嵴高点相平处正中再向上2个棘突,旁开3寸处取穴[14]。
57 志室穴穴位解剖志室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为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第一腰神经的外侧支。皮肤由第一、二、三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重叠分布。腰三角位于志室穴稍外侧,由背阔肌下缘、腹外斜肌后缘和髂嵴后部之间围成,其底为腹内斜肌。该三角为腹壁薄弱区,易发生腰疝。
57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竖脊肌→腰方肌[11]。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7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第2腰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第1、第2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第1、第2腰背动脉分支分布[15]。
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第一腰神经外侧支;并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通过[13]。
58 志室穴的功效与作用志室穴具有益肾固精,清热利湿,强壮腰膝的功效。
志室穴有补肾益精、利溲导湿的作用[11]。
肾藏志,志室穴在肾俞之旁,为肾气之所处,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发育,故志室穴可治疗前阴病、妇科病和男性病[16]。
志室位居于腰部,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上,其循行背腰部,腰为肾之府,故可治疗经脉病[16]。
志室穴有滋补肾阴、清利下焦湿热作用,主治遗精、记忆力减退等,针灸本穴有壮肾添髓之效[4]。
59 志室穴主治病证志室穴主治腰、肾及前 的疾患:如腰脊强痛,小便淋漓,阴中肿痛,遗精阳痿,食不消,小腹痛,霍乱吐泻,水肿,大便难,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脊强痛,阴痛,阴中疼痛,头昏目眩,耳鸣耳聋,现代又多用志室穴治疗肾炎,肾盂肾炎,阴囊湿疹,前列腺炎,腰部扭挫伤,下肢瘫痪,膀胱炎,尿道炎,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肾绞痛,消化不良等。
志室穴主治腰、肾及前 的疾患:如腰脊强痛、小便淋漓、阴中肿痛、遗精阳痿、食不消、小腹痛、霍乱吐泻、水肿、大便难等[11]。
志室穴主治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脊强痛[14]。
志室穴主治遗精、阳痿、阴痛、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15]。
志室穴主治腰脊强痛,遗精,阳痿,小便不利,阴中疼痛,头昏目眩,耳鸣耳聋,月经不调,以及肾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13]。
现代又多用志室穴治疗肾炎、前列腺炎、阴囊湿疹、腰部扭挫伤、下肢瘫痪等[11]。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精,阳痿,前列腺炎,肾炎,膀胱炎,尿道炎;
2.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3.其它:阴囊湿疹,肾绞痛,消化不良。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有时可向臀部放散[14]。
一般直刺或向椎体方向斜刺05~10寸[11]。
直刺05~1寸[13][15]。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有时可向臀部放散;可灸[14]。
注意:志室穴不能深刺,以免刺伤肾脏[14]。
5102 灸法可灸[11][14][15]。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13]。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15分钟。
511 志室穴的配伍志室配肾俞、关元,有补肾益精,壮阳固涩的作用,主治阳痿,遗精。
志室配命门、委中,有强壮腰膝,活血祛瘀的作用,主治腰膝疼痛。
志室配肾俞、心俞、三阴交,治失眠[14]。
志室配肾俞、命门,治腰痛[14]。
志室配关元、肾俞、中极、足三里、三阴交,治遗精、阳痿[14]。
512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腰痛脊急。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小便淋漓。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饮食不消,肓门主之。
《针灸大成》:主阴肿,阴痛,背痛,腰脊强直,俯仰不得,饮食不消,腹强直,梦遗失精,淋沥,吐逆,两胁急痛,霍乱。
513 志室穴研究进展 5131 对肾功能的影响针刺志室能改变尿液成分和尿量,也可调节肾功能[16]。
先天之精:所谓“先天之精”,即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具有生殖、繁衍后代的基本功能,并决定着每个人的体质、生理、发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寿命。在出生离开母体后,这精就藏于肾,成为肾精的一部分,它是代代相传、繁殖、生育的物质基础。
后天之精:所谓“后天之精”,即指脏腑之精,是饮食水谷所化生的各种精微物质。因为这精来源于出生后,依赖于脾胃所化生,故称之为"后天之精"。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主要分布到五脏六腑、皮毛筋骨,以发挥其滋养濡润作用。其通过代谢平衡后所剩余的部分,则输注到肾脏,成为肾精的一部分。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后天之精的化生,依赖于先天之精的资助,先天之精亦依赖于后天之精的补充,才不致耗尽。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从而保证了肾精的充盛。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虽然有异,但均藏于肾,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所以肾精的盛衰,除了和先天条件有关外,还和后天营养是否充盛有密切关系。
在中医界有一句话,“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是一味泻下攻积的中药,性子很猛,但是如果一个药方中,如果出现大黄,就算是这个方子有很好的效果,这功劳也归不到大黄头上。
而一个方子中,有了人参,就算把人给医死了,这个过错也不是人参的。这其实也反映出一般人喜欢补,而畏惧泄的心理。从佛教教义上说,这就是贪嗔痴三毒中贪的体现,体内有了邪,理应泄,为何惧怕?
这是体内不虚,误用峻补的人参会出大问题。那么体内虚,用补药就一定有效果吗?一去世数年的友人,时年二十多岁,直肠癌晚期,已行根治术,人很消瘦,从中医角度,是非常虚的程度,家里虫草、人参不知道用了多少,可就是补不起来。
此外,历朝历代的皇帝,享受的医疗条件无疑是当时最好的,所服用的补益之品何其多,千年野山参等所谓仙药都有可能,可是寿终正寝的帝王没有一人超过九十,然而古往今来民间不乏长寿之人,比如西汉初年的“商山四皓”,唐代的孙思邈等等。那么补药真的能补身体吗?
这需从中药的本质来分析其作用原理,所有药物都有四气五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而四气五味不同的组合代表了不同的阴阳属性,比如,温热是阳,寒凉是阴。辛甘是阳,酸苦是阴。
那么利用药物的阴阳属性干什么呢?作用于人体的阴阳偏性。人体出现疾病,本质都是阴阳失衡,要治疗疾病。就得利用外界的药物来纠正人体阴阳的失衡。
比如,人体感冒受寒了,属于阴,那么就用属于阳的药物来驱寒,所以生姜、桂枝、紫苏、麻黄等辛温属阳的药物就起效了。人体消耗过度了,阴液不足了,比如肾阴不足了,那么就用滋阴的熟地、龟甲等滋补。
但是对于滋补药物,前提是这些滋补的药物,要被人体能同化,由外界的滋补阴液变成人体的阴。那么这个同化的动力是什么呢?就是人体的先天之精所化的先天之气。
人体的先天之精是定量的,从娘胎里出来就一直消耗,一直到生命的终结,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人体肾精的量按照正常的消耗,可以活两个甲子,也就是120岁,打一个比方,这个先天肾精好比一罐煤气,正常的烧火做饭可以用120年。
可是现实 社会 鲜有能活到这个岁数的。那么原因在哪?一句话,就是消耗太过了,熬夜,纵欲,精神压力等等,把这个煤气开得大了。自然用的就快,走得也就早。
那么说到底补药的作用是什么呢?就好比一辆车坏了,补药只是把零件给修好了,车虽然修好了,但是磨损的程度还是加重了,车的寿命在减少。所以,补药并不能补充先天之精,或者延长寿命,他只是利用先天之精来修复人体。
通俗的说,补药就是个媒介,连通先天之精和虚损的桥梁。所以,弄懂这些,那么 养生 保健最关键的就是少消耗,减少人为的补,人为为伪。要想获得长寿 健康 ,就要符合天道,而天道最排斥人为的。
一方面熬夜到凌晨,担心身体吃不消,而又去健身房运动一番,挥洒汗水;或者各种养身保健的营养品,比如复合维生素等保健药物。这其实就是人为,就是做伪,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 健康 ,无疑是缘木求鱼,那么真正的补益之法还是少消耗,少做作,慢下来,比如呼吸慢一点,吃饭慢一点,性格慢一点。
人体真正的补药其实是自己的先天之精,如何这个消耗没了,那就是再多的补药都是回天乏术,所以,弄清这点,就不要对补药有盲目的崇拜。用孟子的话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而世间最好的药就是自身之精,莫向外求。
人体之气古人分为先天、后天两种。一般古书上说的元气大都是指人的先天之气。它是人的生命之气。父母生下你时,元气就是个定数。俗话说:母壮则子肥。人的元气生下来就定了。在后天的生长壮老的过程中,它在不断消耗中。当你元气耗尽之时就是你离开世界那天。元气和寿命是什么关系呢?元气就象煤气,如果爸妈给你的这一罐煤气很多,而你一天到晚让火门老是开着,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内外煎焦,给你再多的元气你也活不长。反之如果给你的不算太多,但是天天节约使用它,恐怕你的寿命就长了。古人说元气可以补,那是古人良好的愿望。中医有句话,说医生治得了病,救不了命。当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时候,医生的责任是让你把元气的消耗限制在最小的程度。如果这人真正的元气没了,你拿人参堆着,他也活不了。不少古代中药书上说,某味中药可以大补元气,以我个人的经验,元气不能补。如果元气可补的话,秦始皇、汉武帝就甭死了。所以那些说“取天地之气补人之元气”的话最好不要相信。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中医说,春气和肝气相通。肝体阴而用阳,它是你调动气血的重要脏器。到春天的时候,气血从内里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所以我劝大家春天的时候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一方面养肝阴,一方面行肝气,助于它的生发。到夏天,天气特别热的时候要吃一点人参生麦饮。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生麦饮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制成,这是著名医家孙思邈的方子,他用这个方子治暑热。在暑热季节你的阳气都跑到外面去了,内里的阳气不足,所以用人参补气;汗出得太多了,用五味子收敛,敛心气;汗出了以后里面的津伤阴,所以用麦冬养阴。夏天来到的时候,老人可以吃一点生麦饮。秋风一起,它和肺气相通,肺是主闭藏的,宣发与肃降。这时候你要让气血能跟着季节往里走,用一点秋梨膏。秋梨,梨得金气最重,开的花是白的,结果是在秋天。用秋梨膏你就不会在秋天由于肺气不降而生咳嗽。冬天和肾气相通。男同志重在补肾,比如说六味地黄丸呀、桂附八味丸呀都可以用。女同志以补血为主,冬天可吃些阿胶呀,大枣呀,核桃仁呀等膏滋药。鱼生火 肉生痰中国人吃饭用筷子,原是因为饮食以纤维性食物为主。《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住,五畜为益。畜就是猪肉、羊肉。孔子还说过这样的话:60岁以后的老人如果体力不行的话还要吃点肉。那就说明我们祖先在过去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的,这是几千年遗传基因的结果。西方不是,西方人一手拿刀一手拿叉,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吃肉,老吃肉就想喝冰水,因为“鱼生火,肉生痰”,身体里面热太多了就喝冰水,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变成了好食肉者。于是就吃成了高血压、高血脂,而且是一种直线上升的趋势。由于你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去对付那牛排呀,鸡腿呀,你不得代谢病才怪呢!吃饭也要顺应天地之阴阳男同志以阳气为主,他的数是偶数,8。女同志以阴为主,她的数是奇数,7。《黄帝内经》讲,女同志每7年转一圈,28岁是女同志的顶峰年龄,28岁以前往上走,过了28岁就往下走。再美的女同志皱纹都开始出来了。男同志老得慢。因为8年转一圈,男同志的顶峰年龄是32岁。32岁以后发福了,其实是代谢缓慢了,体内存积的东西多了,看似发福,不是个好现象。男同志过了32岁,女同志过了28岁,这时候要注意了,早上中午的饭要吃得好一点,晚上的饭要尽量少吃,因为代谢的缓慢主要在晚上。人和自然界是个统一的整体。早上太阳出来了,天地的阳气都在升发中,那时候你的脏腑功能也处在旺盛的状态,你这时候吃好一点没关系。到晚上太阳下山了,外面一片阴寒之气,阳气没有了,你吃进去的东西运化不了,你不发胖谁发胖?晚上的饭清淡些有好处,老年人尤其如此。勤动脑体不动心《黄帝内经》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为你要和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第二句话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很多人说,谁能真正的恬淡虚无呢?恬淡虚无并不是让你不想事呀,恬淡虚无的本质是勤动脑、体,不动心。脑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中医学把人的生命活动分成体和用两部分,《黄帝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四肢为诸阳之末”、“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就得动,不动就要老化。但是五脏藏精而不泄,心不能动,心要一动五内俱焚。
精液是怎么产生的?
本文2023-10-08 23:56:5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