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文言文
1 理解文言文
留侯论〔宋〕苏轼 原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译文古代所谓的豪杰之士,必定有超过常人的节操,以及常人在情感上不能忍耐的气度。普通人一旦受到侮辱,就拔出宝剑跳起来,挺身去决斗,这可谈不上勇敢。
世界上有堪称“大勇”的人,当突然面临意外时不惊慌失措,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的抱负很大,而他们的志向又很远。
2 怎样1看就知道文言文的意思第1,要有相干的历史知识。
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1个时期里的,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定会对他产生影响。
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期,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冷淡屈原,后把他放逐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
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2,具有相干的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化。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衣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8个方面所触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
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3,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
我们生活在现今社会,面对灾害,会团结1心,众志成城;面对丑陋,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抗外辱。其实这类思想感情是1脉相承的。
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赤忱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1起对照联想,从而琢磨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应的实质。 第4,掌控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
平时的文言文学习,1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1词多义、词类活用。
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5,在学习1篇文言文中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整体掌控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掌控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1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3个条件的基础上,进1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经典的几句文言文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龋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夸耀自己。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1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12学不可以已。
——《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1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1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18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19好学而不罚 ——《左传》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2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
4 文言文大全《韩非子》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ī)乎?”。
5 知的文言文一词多义动词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矢矢为箭表示可以传递得很快、可以传递到很远 ”意思是:用口相传的认识本义:通过语言所获得的认识)2 同本义 [know][1]知,识也——《玉篇》知汝远来应有意——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心彻为知——《庄子·外物》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沈帅百口保其无他公(袁可立)曰:“吾固知其无他”──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3 又日知基所亡汝亦知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不知几千里——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知其不可而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4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晓军事);知古今(识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知命不忧(识天命者无忧虑)5 懂得,了解,理会 [understand]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李将军列传》食马者不知——唐· 韩愈《马说》6 又真不知马人非生而知之者——唐· 韩愈《师说》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知幸与不幸——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7 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窍(能见机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着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识趣(懂情意,善体贴);知高识底(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皎如白日,知公(袁可立)者宜莫如昌——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8 主持;管理 [administer]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 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王建《温泉宫行》9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内外事(主持内政和外交事务);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贡举(唐宋时特派主持进士考试的大臣)10 识别;区别 [distinguish]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淮南子》11 又如:知时达变(识时务,善变通);知人则哲(能识别人的贤愚善恶就聪明)12 赏识 [appreciate]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卢仝《有所思》13 又如:知爱(赏识喜爱);知器(赏识,器重);知遇(赏识;优待);知怜(赏识爱护);知重(赏识;看重)14 要好 [be close friends]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张胜相知——《汉书·李广苏建传》15 又如:知慰(关心;抚慰);知契(知心投合)16 感到,感觉,察觉 [perceive][君主]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吕氏春秋·情欲》识者固知——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17 参与 [participate in;have a hand in]高、鲍将不纳君,而立公子 角,国子知之——《左传·成公十七年》18古通“折”《大戴礼记·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知”《周礼·地官司徒下》:“三曰孝德以知逆恶”孔颖达疏:“以孝德之孝以事父母,则知逆恶不行也”俞樾云:“‘逆恶’之事无取乎‘知’之,‘知’当读为‘折’名词1 知识 [knowledge][3]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子罕》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2 又如:求知欲;真知灼见;无知;通过努力学习,可以由无知转化为有知3 知觉 [consciousness]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死而有知,有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4 知己 [bosom friend]绝宾客之知——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李商隐《凉思》5 又如:知心腹(亲信)6 “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wisdom;ability]故夫知效一官——《庄子·逍遥游》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汝多知乎?——《列子·汤问》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荀子·劝学》大知而察——清· 刘开《问说》7 又如:知力(才智能力);知士(才智之士)《说文解字》:知,词也从口从矢陟离切[3]。
尚书名句100句
《尚书》里的10条经典名句,古人智慧的结晶。
1 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尚书·咸有一德》
如果没有人民,君王就没有人们可以使用。如果没有君王,人民便会迷惘,无处用力。
2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尚书·盘庚上》
网结在纲上,这样才能够有条不紊,不混乱。农民耕种天地,只有尽力的耕种,这样才能够有所收获。
3 恐沈于众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尚书·盘庚上》
用不真实的言语来恐吓民众,这就像是大伙在原野上燃烧一样,无法接近,这难道还可以扑灭吗
4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尚书·洪范》
没有偏心,不结朋党,王道坦荡宽广;不结朋党,没有偏心,王道平坦易行;不反不乱,不偏不倚,王道就会正直大公。
5 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蒸民乃粒,万邦作乂。--《尚书·大禹谟》
和后稷一同去播种,为百姓提供谷物和粮食。发展贸易,互通有无,使得人民安定下来,万邦都能够的到有效的治理。
6 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有惟艰哉。--《尚书·秦誓》
指责别人的错误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自己能够像流水一样从容的接受别人的指责。
7 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尚书·盘庚上》
人还是那些熟悉的好,器具还是新的比旧的好。
8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语出《尚书·大禹谟》。任用贤能的人不要心中摇摆不定,去除邪恶也不要心存疑虑。
9 建官惟贤,位事惟能。--《尚书·武成》
选拔官员,要以贤德为标准;任职办事,要以能力为标准。
10 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尚书·君陈》
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译文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谦逊并感到自己的不足,能因此得益。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3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办到。
4毋意,毋必,毋因,毋我。——《论语》
译文不任性,不死板,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选取他的优点学习,对他的缺点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文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问题。小人常常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文君子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文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9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文不会迁怒于人,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10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文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11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文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2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文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文千里大堤,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1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文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忠告。
1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文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于行为有利。
1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文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人,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1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文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1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文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19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2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文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灭于不经大脑的随性中。
2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译文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2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文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2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译文不积累一步半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译文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26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文在强者中间还有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夸耀自己。
2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2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文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文知道自己不足的人爱学习,以请教别人为耻的人自满自足。
30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译文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3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译文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3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文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3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译文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3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文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3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译文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矣。
36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译文学习却不能够融会贯通,不是有意义的学习。
37好学而不贰。——《左传》
译文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3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
译文学习知识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39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文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一样。
40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文聪明的人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41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译文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42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晞
译文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43博观而约取,厚职而薄发。——苏轼
译文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师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4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译文一点微小的误差,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4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4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4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文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48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文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4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文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5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文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错误,去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5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文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5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文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53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文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
54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文以自己的错误比别人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55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文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5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文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浍,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5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文对任何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
58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文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5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文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6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文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与此相反。
6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文看见有德行或有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内心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6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文自己不想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63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文遇到应该做的发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成成语“当仁不让”。
6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文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6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文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6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文君子有卓越的才能或超群的技艺,不会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施展出来。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里。——陶渊明
译文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译文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瀚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
译文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受仁。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译文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文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文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翔。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文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译文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文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
7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译文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文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文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文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译文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文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文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文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文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译文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译文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译文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译文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文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文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译文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文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而小人之间的交情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97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文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文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译文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文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
猜你感兴趣
1 关于问问题的诗句
2 关于纸的诗句问题
关于问问题的诗句 1有关问的名言警句
有关问的名言警句:
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郑燮
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 名
4、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5、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陶行知
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8、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9、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10、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
2关于多问问题的名人名言
一、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出处:
出自《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白话译文:
善于提问的人就像木工砍伐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入手,然后再砍木头的节疤。
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处:
《论语·公冶长》
白话译文: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三、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出处:
汉·王充《论衡·实知篇》:夫可知之事,惟精思之,虽大无难;不可知之事,厉心学问,虽小无易。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白话译文:
可以知道的事,只要精心去思考它,事情再大也不难明白;
不可以知道的事,即使用心学习和请教别人,事情再小也不容易弄懂。
所以即使有智能的人,不学就没有成就,不请教别人就不会知道。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处:
《论语‧述而》
白话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
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五、问清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处: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白话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3关于提问的名言警句
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郑燮
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 名
4、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5、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陶行知
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8、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9、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10、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
4问一些关于诗句的问题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题西林石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维的《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山 :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5问有关诗句的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①。散入珠帘湿罗幕②,狐裘不暖锦衾薄③。
将军角弓不得控④,都护铁衣冷难着⑤。瀚海阑干百丈冰⑥,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⑦。纷纷暮雪下辕门⑧,风掣红旗冻不翻⑨。
轮台东门送君去⑩,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狂风席卷着大漠北塞,吹折坚韧的白草,倒落如踩。
北疆的八月,就有大雪将天地铺盖。好似突然一夜间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飘飘而落,打湿了帘珠,结冰在帷幕绮罗。狐皮裘再不觉暖和,锦缎被褥也感到单薄。
将军的兽角硬弓也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铁衣难穿着。浩瀚的沙漠处处纵横百丈巨冰,惨淡的愁云凝滞,仿佛压低了天空。
中军帅中摆下酒筵,为武判官归京送行,胡琴、琵琶伴着羌笛,起舞和鸣。纷纷扬扬的暮雪飘落在军营辕门,寒风狂舞的红旗,此时也冻挺凝结,成为一抹静止的红云。
在轮台东门送居离去,那飘飘洒洒的大雪已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回路转,再也见不到君。
雪地上空留着一排马行的蹄痕。 [赏析]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离愁别恨的俗套,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是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似乎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象像,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纷纷瑞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动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
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以雪生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方面,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被人传颂的名句。
《归园田居》中写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6表达疑问的诗句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双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州桥 范大成
州桥南北是天街,老父年年等架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7关于思考问题的诗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注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作蒙蔽,欺骗解;
殆,书指危险
朱子云: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程子云: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解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8关于我国古诗文的问题(写诗句)(答得好加分)
1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 人寿几何?逝如朝霞。
时无重至,华不在阳。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难留,时易损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欢娱不惜时光逝 时间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拉丁美洲)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雷巴柯夫) 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 刘向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莎士比亚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 章学诚 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
----- 谢觉哉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 波罗果夫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达 · 芬奇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 约翰森 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
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 眠 --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 比丰 谨慎的勤奋带来好运 —— 英国 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 —— 约瑟夫·鲁 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 约翰·塞尔登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 富兰克林 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
隆礼:尊崇礼义)——《荀子。。
关于纸的诗句问题 1关于纸的诗词名句
心怀天下却轻鸿
无语柔情动苍穹
千彩总是意不定
一纸千载风华涌
自己做的诗,希望能喜欢
意思
首联:写纸上记录了天下事,他是世界上最大文学家,但他心怀天下却是照样轻如鸿毛,写出了一种淡然处天下的大气的情怀
颔联:纸发不出任何声音却完美呈现了一幅幅情动天地的故事,写出了他的伟大无私与淡薄名利
颈联:写世界上的千姿万色总是经不起岁月的洗礼,像一位情意未定的姑娘
尾联:但纸上之物,千载岁月也只是徒增了他的风采,岁月也只能带给他的是让他风华绝代
2关于“纸”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1、《拜年》
明代: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译文: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人们只会嫌弃简慢,而不会嫌弃这其实只是空虚的礼节。
2、《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3、《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4、《逢入京使》
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因为你: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3有关纸的名言句子+唯美
纸——丁谓
妙制剡溪人,多名锦水春。
卷疑方絮重,开觉露桃新。
左氏三都贵,张芝径雨珍。
谢公如就乞,九万一纤尘。
纸——毛氏
家住稽山剡水头,陈玄毛颖忆同游。
荣封楮国金符在,尺素修成五凤楼。
纸——李峤
妙迹蔡侯施,芳名左伯驰。
云飞锦绮落,花发缥红披。
舒卷随幽显,廉方合轨仪。
莫惊反掌字,当取葛洪规。
4有关纸的诗词,典故,谚语,俗语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季米特洛夫)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5关于“折纸”的诗句有哪些
(1) 姥姥,眯起眼角边的皱纹像一把打开一半的折纸扇。
(2) 户田拓夫标志性的纸飞机可不是日本折纸术的小把戏。
(3) 那一月,桂花纷飞,漫了洛阳城。那一日,折纸鸢飞,羞了伊人颜。失落叶 。
(4) 在附近另一间教室,另一群孩子在一边折纸花,一边用阿拉伯语问纸花的颜色。
(5) 一个六星级指出扔纸是一个简单的折纸项目,可利用彩色纸完美的方片。
(6) 在西班牙、南美和德国也很流行折纸。
(7) 纸堆给纸器自动给纸的机械结构:是印刷机或折纸机的输入装置。
(8) 混合式折纸机:结合刀式折和栅栏式折的折纸机
(9) 我老爸有点神经失常,把作业剪裁开来折纸玩偶了。
(10) “折纸工程师”沿着固定的皱褶折叠刚性片状材料,从而获得了一系列的物体。
(11) 折纸飞机碰到雨天终究会坠落。
(12) 魔术师迈克尔模式将教你如何轻松地捻餐巾变成现实折纸上升。
(13) 折纸艺术是脆弱的和微妙的这与数字化的过程是相同的。
(14) 流水式给纸器印刷机或折纸机的快速给纸器;送纸时,每张纸部分重叠,像流水的连续不断。
(15) 折纸能细腻表达准确、精美、想象与专注,同时又可表示形状、对象、动物和字母。
1、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2、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
3、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
4、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5、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6、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7、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
8、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省心录》
9、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10、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11、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12、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13、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劝报亲恩篇》
14、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15、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严格要求别人,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使自身端正先要使自己的心正直。
这是两句组成的。律人先律己出自《省心录》。原文如下: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译文:
礼义廉耻,可以用来约束自己,不可以用绳子人。要求自己是很少超过,用人就少合,我们应该就不是处世之道。所以君子严格要求自己,一些人责备人。
正身先正心出自《大学》,原文如下: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
所谓修身在于正心的人,身有忿恨懥,就其不能正;有恐惧,就其不能正;有喜好,就其不能正;有忧虑,就其不能正。心不在了,看它看不见,听不到,食而不知其味。这就是在正心修身。
扩展资料
《省心录》内容简介
《古人云》丛书是从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相关著作中,选出几十种小书编辑而成,并不受文体、篇幅、作者名气等限制。原文选自《丛书集成》、《百川学海》、《津逮秘书》等古代丛书,明显的文字讹误已作改正。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绵延久远,历史典籍更是浩如烟海。历史的长河滚滚而过,大浪淘沙,沉淀保存下来的文献乃是片金碎银尤为珍贵。我国民间(私人、家庭)流传下来的训诲劝诫类文献,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所倡导的道德理想,比那些堂皇的官方儒家经典更直接、真切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征。
这些读书人、士大夫教诲其子孙后代的教育读本,全面周详地阐述了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家庭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更涉及到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和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可和为当今我们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建设的参考资料。
此类名言家训往往文字精炼玲珑、生动直白、琅琅上口,极具欣赏价值。作为历史的产物,它们自然会恶化杂一些消极落后的东西,我们持扬弃的态度,做了整理、剔除的工作,同时希望读者有正确的判断和理解。
知道文言文
本文2023-10-09 00:51: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