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大米的历史沿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2收藏

原阳大米的历史沿革,第1张

原阳大米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朝,东汉时期已成为宫廷专用大米。宋丞相包文拯在原阳巧断大米案的传说妇孺皆知,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原阳县明代的墓葬中发现了碳化的稻谷谷粒。但由于黄河洪涝和盐碱的侵扰,原阳水稻种植并未得到繁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重修了黄河大堤,首先解除了原阳的水患之忧,并引来黄河水,用其沉淀的泥沙淤住盐碱地栽种水稻。1968年,原阳县原武镇试种水稻成功,“万亩碱区变良田,黄水引来稻花香”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原阳县水稻种植规模得以迅速扩大。1973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用《引来黄河水 碱区稻花香》为题目,对原阳县除盐碱收稻米脱贫穷进行了高度评价和赞扬,对原阳县干部群众科学种田和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进行了深入报道,“原阳大米”由此不胫而走。原阳县为打开大米市场,借助107国道穿越境内的交通优势,建起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大米专业市场—原阳大米市场。1991年11月15日,原阳县隆重举办了首届“大米节”,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李先念、田纪云为大米节题词。尔后,原阳大米以“米中珍品”的身份在电视台、电台、报纸上频频亮相,逐渐走上了中国人的餐桌。经过原阳县人民的辛勤探索和发展,到2012年原阳水稻种植面积近30万亩,平均亩产500公斤,年产稻谷近15亿公斤,原阳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大米之乡。

吴厂村位于获嘉县城南20公里处东邻新乡县,南接原阳县。距离省会郑州40公里,距离新乡30公里。107国道、228省道、紧挨京广铁路郑新段,京珠高速公路贯穿村庄 总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88亩。全村共3500余户,18000人口,劳动力10000人。全村社会总产值123922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5190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基础扎实,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种植小麦、水稻都农作物。

原阳古称博浪沙,因张良刺秦于此而闻名于世。自秦汉至元代,先后出过13位官抵宰相之职的著名历史人物。有张良刺秦古遗址,有保存完好、具有民族风格的明末清初民宅夏家院,以及陈平祠、张苍墓、毛遂墓、玲珑塔等名胜古迹。秦时始置阳武县,西汉置原武县。宋神宗熙宁年间,并原武入阳武,宋哲宗元祐年间复置原武县。1950年3月,原武、阳武二县合并为原阳县(以二县首字得名)。

有地须有名,名因地生,地由名而指代。原阳县在过去为原武、阳武两县,1950年3月,二县合并,取二县首字定名为原阳县。原阳现辖5镇12个乡,600多个自然村星散于黄河北大堤两边。

很小的时候,大人们就让我记住家是哪庄的,以防备走丢。因此本村的名字深深烙在了我的记忆里。年龄渐长,我又知道了周边几个村子的名字。参加工作后,我又有机会到全县那么多的乡村去走走,从而了解了许多关于这些村庄的传说和故事。

原阳地处黄河下游,从五代后晋开运3年到清朝嘉庆14年(946—1809)的863年间,黄河这条无羁的野马在原阳这块土地上横冲直撞。因此,原阳的许多地名都留下了黄河变迁的轨迹。如黄河故道有河底铺、东(西)川村、东(西)老河等;在古黄河的弯曲处,有杨湾、回湾等;黄河的滩涂上有毛滩、夹滩等;黄河古渡口有马头(码头)、下马头等;黄河决口处有口里、河头等。黄河滚过后,留下了漫漫荒滩、黄沙,带有这样的地理特征的村庄有:沙岗、沙岭、胡沙窝、沙圪当等。为防御洪水,就要修筑堤防,所以有关黄河大堤的村名也不少,如磁固堤(意为黄河大堤坚磁牢固)、仁村堤、堤头、夹堤等,全县有关黄河和大堤的村名有50多个。

原阳历史上名人辈出,有些村名就烙上了名人的印记。如张大夫寨是汉代丞相、数历家张苍的故里,娄采店是唐代宰相娄师德的采食地,杨大寨是明代太中大夫杨铎的故里,訾大夫寨是因为宋时村中訾姓一人在朝为御史大夫而得名,越石村是因晋代大将刘琨(字越石)在此驻军,桑园村是因汉代女作家班昭曾在此休息过,留侯村是秦末张良(后被刘邦封为留侯)刺秦前后在此居住过,金马张村则是因为汉代本村人张江任武威太守铸造铜奔马(现为国家旅游标志)而得名。

有木才成村,原阳的村庄以林木、园圃、花草命名的也为数不少,如柳园、朱柳园、桃园、梨园、杏园、菜园张以及杏兰等10多个村子。

原阳历史上曾是群雄逐鹿、剑戈扰攘之地,这从古县邑名称中皆有“武”字可看出。有的村庄就反映出了当时的军事活动,如:前(后)连营(宋辽对峙的兵营)、前(后)宋庄(宋军在此抗击金兵)、回回营(赢)等。

在大堤南的黄河滩里有许多类似刘庵、毛庵,王屋、毛屋的村庄,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想到,在一二百年前,在这里垦荒的人扯一些茅草折几根树枝搭起一个个茅庵和草屋,以遮蔽风寒。据统计,以庵为通名的有11个,以屋为通名的有20个,此外,还有因打麦场(场后来讹写为厂)的“厂”而命名的村庄19个。人群繁衍生息的地方必须有井水,因此以“井”命名的也比较多,如双井、马井、牛井等。

有的村子是以村人从事的职业命名的,如蒸馏店(酿酒)、窑匠庄(烧窑)、靛池葛(用池沤靛,染布用)、保铺(典当)、油房屯(榨油)、水牛赵(养水牛)、篦张(做篦子)、马铁庄(打铁)、扁担王(用扁担挑碱卖)等。有的以村庄创始人的名字来命名,如张守仁庄、李悦厂、张兰庄、赵美屋、郑皋、薛朋庄、乔连山庄等近20个村子。

还有的村庄流传着一个个动人的神话或历史故事,如张固村,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撰写的《欧阳文忠公集·尚书屯田员外郞张谷墓表》载:“于是,遂致仕而归,于原武营其德政乡之张固村,原将葬其亲,卜以皇祐五年十一月某日。用事前四日,君亦卒。遂以某日从葬于原土。”再如香时庄,原名时庄,是北宋徽宗年间的状元时彦的家乡,时彦出生之前,其母一直未育,深感愧疚就交给丈夫一笔盘缠,劝其到四川成都纳妾。其父到成都后,一日见到路边跪一戴孝女子,向过往行人乞讨。其父问之,方知该女子父亲身亡,只因家境贫寒,无钱葬父,只好沿路乞讨。其父闻言,深为女子孝父之心而感动,就将所带盘缠全部赐予女子,空手而归。回来不久,其母便怀时彦,待时彦出生时,全村香气扑鼻,村名遂改为现名。张居哕庄,传说三国时,张居偷喝了周仓的水。周仓把张居打得将水哕了出来,张居所在的村子便得名张居哕庄。杨草坡,民国六年,小杨屋杨氏一家因塌岸,迁此定居,闲时,向一卜者求取村名,卜者道:“你姓杨,羊得草而饱。”故得名杨草坡。九龙泉,据传,村里打井挖出九条蛇,蛇为龙,进水为泉,故取庄名为九龙泉,以图吉利。大宾村名的由来更被传为佳话。明初,一户人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数年后一位秀才朋友来看望,男主人不在家,其妻招待,因家贫,她便把空酒壶放到桌子上,让朋友坐下,自己出外剪掉头发,换来酒招待朋友。朋友大为感动,临别留言道:“空壶留故人,剪发待宾朋。”此村得名“待宾”,后演变为“大宾”。双井,清朝前,村十字路口,有两口水井,间距一丈,井下相通,从这口井掉下东西,可以从另一口井中捞出,故得名双井。马滩铺,南宋时,赵构被金兵追赶,有大河阻挡。危急时刻,旁边草丛中跑出一匹高头大马,赵构跨马渡过河。行到一村中关帝庙,见竟是匹泥马,浑身水珠直滴。赵构不禁道:“泥马浑身是水,怎不坍呢?”言毕,泥马便坍倒在地。此村便取名为马滩铺。板庄,宋朝时,高丽王随金国侵犯宋朝,病故在此,修庙祭祀。留此看守的高丽人姓板,后此地形成村庄,以姓名村。雁李,传说古时候,该村上空飞过一对雁,被猎人打伤一只,一姓李的将其抱回喂养。后来另一只飞寻过来,两只雁恋在一起,悲鸣不食而死,从此村子取名为雁李。大(小)石佛,明隆庆年间,曹姓在此建村,取名曹岗。清代,黄河决口马营,随河水冲出一大一小两尊铜佛,被供于村庙中。后来铜佛被盗,村人请石匠仿照铜佛模样,雕刻了两尊石佛,分别放于两个村庄,故得名。有的村庄变更名称,颇有意思。如判官村,原名李家屯,因为村民争地抢边常发生矛盾,本村一叫李判的人,为人公正,善于评理,村民遇有纠纷,便找他评判,称他为判官,后来连村名也改称判官村了。姑姑寺,原名郭庄,后朱姓迁入,因一年死去18人,迷信者认为村名与朱姓不合(锅煮猪死),遂以村中姑姑寺名为村名。何庄原名河庄,因常被河淹,以为“河”字不吉,便改名。范寨原名刘老君寨,后刘姓家族衰落,范家人旺势众,便改为范家寨,后演变为范寨。祝楼乡的大胡庄,古时因种植石榴树较多得名石榴园,后因皇姑路过此地,停辇观赏石榴花。村中一叫胡存真的人生性鲁莽,到辇前偷看皇姑,事后唯恐皇室问罪,故改村名为大胡庄。府庄的更名也和皇姑有关,明末清初时,村名为富庄,皇姑南游,路经此村休息,人们以此为荣,遂改村名为皇富庄,日久,演变为府庄。毛楼,传说一叫毛狗啃的人由大宾越石迁来此地,取村名毛狗啃庄。后来,他的五个儿子日渐富裕并盖起楼房,觉得村名不雅,改称毛楼。麦寨原为万俟寨,为南宋奸臣万俟卨故里,村人因万俟卨陷害岳飞而恨之,遂改村名。

经常在各村去走走,就会结识好多兄弟,当你一口喊出他的名字时,他就会给你一个热情的拥抱。

河南新乡市原阳县

原阳由历史上的原武、阳武二县合并而成。位于豫北平原,黄河北岸,南接省会郑州,北拱市府新乡,东毗封丘、延津县,西与焦作市为邻。

人世沧桑,历史嬗变。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无数惊心动魄的事件,涌现出许多流芳百世的风云人物,勤劳的祖先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许多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珍品 。

您好 原阳欢迎您

原阳县属河南新乡地区,地处豫北平原,南临黄河,北面是余河通道,地势西南偏高,东北偏低,土系黄河冲积平原,其地理坐标东经自11336~11415度,北纬3455~3511度,其四邻,东接封丘,西邻武陟、获嘉,背靠新乡、延津,南于中牟和郑州郊区隔河相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全县辖14个乡,3个镇,一个农牧场,总人口68万,区域总面积1339平方公里。

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原阳,积垫了丰厚的文化,哺育了杰出人才,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改革开放以来,乘天时、地利的东风,又孕育了令人烁目的诸多优势。

原阳县南依省会郑州,北接市府新乡,西傍工业重镇焦作,东与七朝古都开封隔河相原阳县

望,居四市交汇之中心。

与省会郑州一河之隔、四桥相连,被誉为“郑州后花园,新乡南大门”。

交通优势

原阳县西靠京广大动脉,北依新荷新线。

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新原快速路纵跨博浪南北,焦(作)珠(海)高速连接线、国道106—107连线,郑滑公路横贯原阳东西,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京珠高速公路黄河大桥和即将动工建设的中原黄河铁(公)路大桥以及建设中的花园口黄河浮桥将郑州市与博浪大地紧原阳县

紧连在一起。

国道、省道纵横交织,一派繁荣。

前往省会郑州的路程约30分钟,新乡市路程仅需20分钟,原阳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仅需约40分钟,形成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路。

电力优势

全县有220KV变电站一个,110 KV变电站2个,35KV变电站12个,年供电量6亿KWH。

充足的电力供应,低廉的电费价格,确保企业低成本运营。

水资源优势

原阳县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水资源充沛。

共设三个大型引黄灌区,年供原阳县

水量达1亿立方米。

地下水质优良,且有多处地下温泉遍布县区周围。

劳动力优势

原阳县是河南省劳务输出基地县,全县有20余万高素质和经过培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向非农行业转移,劳动力成本远抵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生态优势

原阳县地处黄河故道,黄河滩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黄河湿地面积全省最大,水域广阔,无污染,树林覆盖率居全省平原地区首位。

产业优势

农业以小麦、水稻两大作物为主,玉米、花生、苹果、大杏具有传统优势。

原阳为国家确定的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县,全县优质小麦种植面积50万亩,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业标准示原阳大米

范县验收,优质小麦名冠全国。

优质水稻种植面积50万亩,引用黄河水浇灌的享誉“中国第一米”的原阳大米,以其晶莹剔透,营养丰富、无污染、无公害五次荣获国家金奖,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定位绿色食品,2002年获得河南省首枚原粮类证明商标,并被授予 “河南名牌农产品”称号。

工业生产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综合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乳产品生产、棉纺、酿酒为主的工业体系。

原阳县已成为河南省汽车制动器最大生产基地。

工业园区与产业聚集区 全县共规划两个工业区和两个产业聚集区。

县城工业区总体规划布局为“一个综合中心区、两个副中心区、两纵两横“井”字形城市发展轴、三个工业区、七个居民区”,城市用地规模将达到2200公顷,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23万人。

桥北新镇规划面积位80平方公里。

定位位“新乡市域南部新兴的副中心城市,郑州都市圈核心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北岸有水乡特色的现代化生态新区”。

其起步区规划面积169平方公里,规划有“一个综合中心区”“两条景观轴”“四个城市组团”“四个居住区”,为加工业、仓储、物流配送、人居和会展的最佳选址。

目前,投资11亿元的河南省农科院高新技术试验基地项目、投资105亿元的省农垦集原阳县

团 牛羊养殖屠宰加工项目、投资35亿元的浙江万向集团制动器工业园区项目、投资12亿元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乳制品生产项目等都已在两个工业区落户,投资18亿港币的香港仁基集团30万吨车用乙醇生产项目已签合同,澳大利亚、台湾、福州、深圳、郑州等一大批工业项目正在签约。

福宁集和太平镇产业聚齐区都已做科学规划,按照高起点、环保型、现代产业聚集型模式兴建,是投资兴业的好去处,园区内一大批工业项目、三产项目已相继进驻。

原阳大米

最值得原阳人民骄傲的,当属素有“中国第一米”之称的原阳大米。

原阳大米是种在了经过黄河水淤平改良后的土地上,并经过了有机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黄河水的浇灌,在加上该地区昼夜温差大的特殊气候,从而造就了原阳大米的一流品质。

有趣的是,该县盐碱地又赋予了原阳县

大米先天的碱性,使原阳大米煮饭时不需加碱就香味十足。

所产大米独具特色,米质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香味纯正,适口性强,经国家权威部门化验对比,原阳大米的蛋白质、淀粉以及铜、铁、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国际有名的泰国香米。

1990年被指定为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专供食品,曾在“七。

五”星火博览会和第一、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连获金奖,1996年3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绿色食品,2002年10月原阳大米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原产地证明商标”,成为河南省第一枚获准注册的原产地证明商标,也是全国大米行业第一家,被誉为“中国第一米”。

原阳大米黄金晴品种曾于2006年1月份出口加拿大,该次出口是采用美国粮食进口标准。

该标准不仅在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黄曲酶素含量等58种理化指标上有严格的要求,而且要求成米破碎率不超过5%,含水量不超过14%,夹杂物为0。

为此,原阳县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水稻标准化生产规程,专门配备了技术人员进行田间指导,并引进了先进的稻米加工、除杂和烘干设备。

原阳唯一米常年加工供应“黄金晴”、"“豫原一号”、“H301”等优质原阳大米。

生产出的大米产品完全符合国家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

保证食品安全是我们服务的第一宗旨!用文化和内涵包装产品,以产品传播文化,展现原阳独特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

近两年经农业科技人员攻关的富硒、富铁米,硒、铁含量分别提高4倍、10 倍以上。

目前全县水稻种植面积 45 万多亩,其中黄金晴、H301 白香梗等优米达15万多亩。

素有“中国第一米”之称的原阳大米,因黄河水有机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以及盐碱地改良后的特种地质和昼夜温差大的特殊气候等共同原因,让原阳大米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高,微量元素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四项指标均优于风靡世界的泰国米。

原阳县 ://baikebaidu/view/141260wtp=tt

原阳大米的历史沿革

原阳大米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朝,东汉时期已成为宫廷专用大米。宋丞相包文拯在原阳巧断大米案的传说妇孺皆知,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