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因素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因素,第1张

国人较为的墨守成规,历史悠久,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下来,导致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也有坏。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糟粕。特别是对个体个性的扼杀,影响深远。

从宗族文化方面来说,既有道德传家、耕读人家等的优良文化,也有着宗族家法等与现今道德与法律相悖的糟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家庭的放大就是宗族,宗族的放大就是国家。这种文化背景下,家庭成员片面地依赖并服从家长,而广大臣民也是片面地依赖并服从国君。它强调的是个体服从整体,并不是服从自我,而是服从他人。服从是以奉献或者说自我牺牲为前提的。这种宗族文化环境中,个体只有服从意识,不具自我主张。一旦出现反叛行为,那将是大逆不道,将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不论宗族的行为是否符合一个社会的潮流,这个宗族中的所有的个体都得服从。在这样的传统文化中,整体意志代表了个体意志,个体的意志根本不能体现,整体也就实质性地扼杀了个体的个性。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儒家文化来说,也同样存在着精华与糟粕,也同样存在着对个性的扼杀。这种糟粕依然在影响着中国社会。这其中有可以作为现时代精神传承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优秀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执政思想等等,其实这些都已转化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还有一些儒家思想也一直在积极地影响着我们思想。如传统的“孝”文化,“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仍不乏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但传统的儒家文化中也不乏糟粕。诸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就拿我们今天提倡的“礼仪”来说,在儒家文化中,“礼治”思想就是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其实质就是为了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统治者的地位,建立起人类的等级观念。

虽然我们把一些传统文化定性为糟粕,但他却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仍然发挥着作用,中国家庭虽然正在走向民主式家庭,中国社会正在走向民主化社会,但家长制仍严重影响着我们的民主进程。在家庭,有一家之长;在单位,家长制作风仍然盛行;甚至在政府,主要领导说了算,主要领导权威不容侵犯。尊者言尊,卑者言卑的现象依然成为中国现实社会的普遍现象。

特别是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工作后,都是在父母、老师、领导的“要听话”声中长大,“听话”成为中国式好孩子的标准。不可否认,这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在孩子教育上的现实表现。上古至今,我们的孩子在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期,都是在家庭、学校中度过的。我们一代一代地传承着“要听话”的古训,我们的孩子又有多少不被强化为“听话”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我们还能期望他有多大的创造力,还会有多少个性的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有着历史缘源的。

早在西周以前,中国人的人身得到了空前的自由,人们可以随意的迁徙,可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因此,孔子之类的有思想的中国人,就可以到处去游说,传播自己的思想,因而,在那样的时代,就形成了诸子百家。

当然,文化发展与政治社会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西周、春秋战国这样的文化背景是建立在当时的诸侯分封这样的政治基础之上的。因为诸侯争霸,各国都极力网罗人才,发展国力,所以各国国君对变法革新十分的支持,这样的竞争,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力的同时,客观上也推进了文化和各种思想的大发展。

同样也是在这样的浪潮中,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促进了国力的强盛,统一了中国。但商鞅的变法,却是以钳制国民的人身自由、言论自由为代价的。在增强国力的同时,也压制了人们的思想。特别是言论治罪的法律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起到了“急刹车”的作用。人们有想法不敢说,有思想不能表露,人人缄口,人人自危。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完了一个高潮后,进入了低谷。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国人不敢直言当今。那么就有一些有思想的国人会借古喻今,批评秦国的政治制度。以李斯为代表的统治阶层,为了阻止人们的言论,极力主张秦王焚毁书典,钳制言论。随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就发生了灾难性的“焚书坑儒”事件。有大量的文化人因言论被治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量的精华被付之一炬。这不仅阻止了文化的发展,更是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倒退。

虽然秦国只存在了14年的,但这样的妄言罪等言论治罪先例被后来的历朝历代统治阶层所沿袭,甚至臣民连看一眼皇帝都被视为不敬,都将受到治罪。更别说有曹刿论战等平民指责国君的事件发生了。直至今日,虽然我们在努力消除这些残存的影响,社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虽然这种妄言罪、藐视罪等不能成为公开的法律条文,但却一直在流行,并发挥着作用,成为了我们现实社会的潜规则,成为杀人不见血的匕首,其作用往往不亚于正式的法律条文,还确确实实在某些地方、某些方面决定着我们一些人的命运。

分析其消极的一面,如孔子的保守、老庄的消极;过于注重其政治上的积极影响,如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抑制统治者的暴政;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姑且不说分析的错与对,这些就培养学生认识能力言,也是值得商榷的。

中国是人类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古代文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伴随着改革、变法和朝代更替,产生了大量的文书史料。从殷商时期的统治者在祭祖活动和政务活动中刻写在甲骨上的文字记录来看,甲骨文书乃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书之一。尔后,在经历了从先秦到两汉留下的居延汉简,从南北朝到隋唐留下的敦煌遗书,从宋元明到清代的大内文书档案等等,无一不充分展示了我国文书事业洪纤巨细,绵直不断的悠久历史。可以说文书是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产生而出现的,文化发展促进了文书事业,而文书作为服务于历代统治集团的特设机构,担负着发布政令和服务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租税、户籍、司法等任务外,特别是它担负各个时期的兴衰记录,其褒贬记载的史料又极大地丰富和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国远在奴隶社会的第一个朝代——夏代就已有文字,至殷商时期文字已逐渐成熟。文字产生后最早主要是用来记载大事、保留经验、发号施令的,也可以说是文书的萌芽。在古代社会,人们要生存,就必须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人们对天文、气象、农业生产活动的经验、水利知识、以及岁时丰欠等,是极为关注,渴望了解的,为了增长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人们把观察到的各种自然现象加以记录,就形成了最早的一些关于农业、水利、天文、气象等方面的记事材料。很显然,文书作为人类文明因素中最抽象、最理智的代表,它是文明因素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文书记载的知识和内容,不但为人类积存了大技的信息资源和文化遗产,而且不断向人们提供了认识社会和自然,从而获得发展的丰富经验,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的保存观念与积累意识。正如日本学者安藤证人所说的:“文明社会之所以称之为文明社会,就在于人们能将这些信息在其原始的信息作用完之后,作为‘人类记忆’的源泉保存起来,为新的创造性的活动和社会的发展反复发挥作用”。人类社会最初的文书史料(如甲骨文书),正是在这种怎识指导下产生的。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3世纪的殷代王室就有了专门的文书机构和保存文史资料的地方。到了周朝,随着国家机构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产生了较为完备的文书体制和文书史料保管机构――天府。当时朝廷法令规定,凡国家贵重的宝器物类,以及官府州县的重要薄籍文书史料都由天府负责接收和谨藏,并被视同国家至宝,随王朝都城的迁徒而搬迁。我国道家学派的哲学始祖老子,就曾是周王朝掌管天府的守藏吏,即管理文书档案的官吏。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文化大圣人孔子,曾亲赴周国向老子借阅文书档案,同时他还利用保藏在鲁、齐、宋、相等故国的文书史料,整理、删定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后世所称颂为“六经”的宏篇巨作,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考试大我

文书发展史表明,它始终处于不断适应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变化过程之中,也就是说:“秘书工作的变化发展,总是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不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文书事业的发展水平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中国文化有几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春秋战国实际上是中国文化汇集交流的第一次大变动时期,这一时期的百家争鸣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发展最灿烂辉煌的一页。百家争鸣中的各家学说大多与文书典籍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由于社会变革,原存藏在周王朝中的文书典籍。一部分流散于诸侯国,但大部分已流散于民间,著书立说,开创学派的“士”族阶层更加积极从事文史典籍的收集、整理、编研工作。“史”拥有文史,文史促进写作,于是私人收藏、保管文书典籍的各种机构由此产生。与此同时,各诸侯国也分别设置了文书机构和禁室一类的文史馆库,收藏各类文书典籍。东周王室和鲁、楚、宋是当时的文化中心,所以文书机构完备,保存的文史典籍也最多,这从老子为周王朝守藏室之吏以及孔子广泛利用鲁、宋等国的文史典籍进而从事商、周文化的整理编研工作可以窥见一斑。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古代文书事业的发展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不仅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而且也为文秘人员秉笔直书、善恶不隐的“史权”思想的萌芽创造了条件。

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其动因首先是巩固统治者的地位,然而史学对于中华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史学一经兴起,就与文书有着密切关连。“中国古代历朝正史基本上取材于文书档案及其二次加工文献如起居注、实录等,历代会要及‘十通’更是取材于文书档案,有些甚至就是文书档案汇集”。由于史学与文学史料的密切关系,中国历代王朝每一次历史著作的编纂,大部头丛书、类书的汇辑,历史文献的整理与诗文集的出版,都会导致对文书史料利用的增加,从而推动了我国文秘机构的不断健全和发展。唐朝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史学研究的鼎盛时期,“二十四史”中的《晋史》、《北史》、《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都成书于唐代。这一时期修撰的本朝史书也是相当丰富的,如各皇帝的实录,以纪传体编写的《唐书》和《国史》,以编年体撰写的《唐历》与《唐春秋》等。为从事历史著作的纂修,唐朝的文秘人员在诏书、诏令的起草和文书史料的收集、整理、编研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据史料记载,为了切实作好文秘工作,唐王朝对文书工作做了若干法律规定,明令中央及地方各部门必须将制定政策、机构设置、社会经济、治安司法、藩国朝贡、天文历法、自然灾害等文书材料摘要上送中央存档。与此同时,朝廷还设置了“掌固”、“典书”等文书职官,专门负责文书史料的整理、编次和抄录。从而使唐代的文书工作成就达到了极盛。文书工作的发展既是当时文秘人员敬业勤奋的成果,也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密切相联的。

历代王朝都利用文书典籍进行广泛的文化研究与学术交流活动。早在周代,官学兴起,收藏大量文书典籍的秘书机构太史寮,即为当时的学府。统治阶级利用多年积累起来的文书典籍,作为教育子弟的教材,使他们从中学习文化知识和治国统治经验,这就是古籍中所说的“学在官府”,“官师合一”,代表了我国早期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西汉高祖刘邦为收藏秦代的文书典籍,下令修建“石渠阁”;东汉时期又专门设立了收藏保管中央现行文书资料的“东观”,这些均是群儒议定五经、校勘书籍和从事著述的处所。唐代的秘书省既是皇家集中收藏中央文书典籍的史学家孔颖达、欧阳询、李淳风、刘知几等常出入其中。明清时期的大本堂、后湖黄册库、古今通集库、皇史宬、内阁大库都是举世瞩目的王朝文书机构,学术研究水平之高,为世人称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内阁大库,“藏历代策籍,并封储存案之件。汉票签之内外记,则具载百余年诏令陈奏事宜”,在这里,清王朝组织了庞大的学术队伍,不仅编修和出版了《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大清会典则例》、《皇朝通典》、《皇朝通志》、《大清统一志》等大书,而且还编纂了其它各种书籍300余种。这些书籍的编纂,大部分是以文书典籍为直接素材,特别是《方略》的纂修,完全是以某一军事行动始末所形成的文书材料为依据。乾隆一朝所修辑的方略书就达十一种之多。清朝大量我和出版史学著作;为我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一方面反映了朝廷对史学研究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皇家文书之丰富与研究水平之高。

在我国古代特定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下;朝廷及地方官府的文书典籍流散民间及寺观并被收藏,则成为社会文化产品积累、保藏、整理和传播的一个重要系统。同官方一样,他们既收藏典籍,又从事整理、著述、出版事业,担负着文化交流、信息传播及文书典籍的保管几种责任,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仅以寺观中收藏的文书典籍为例,佛藏中那些天文、数学、建筑、雕塑、绘画和医药等翻译作品的传人,促进了中国与外界的学术交流。在语言文学方面,佛教中的声明学及其华严字母,对中国声韵学的产生发挥了强有力的催化作用。正是佛学传播中的“转读”、“焚呗”,使得佶屈聱牙的佛经转化为朗朗上口的中国通俗唱本。对此,甚至连近代学者梁启超、章太炎和梁漱溟等仍精心研习,至于道观中道教文书收藏,其中又在医学、化学、药物和地理等方面丰富了我国的精神宝库。正是在寺观文书收藏的基础上,中国博大精深的佛道思想,还对邻近的日本、朝鲜、新加坡、越南以及欧美等国有相当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大致了解我国古代文书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灿烂辉煌的古代文书不仅丰富了人类文化,而且通过文书典籍,文史书刊及其网络、媒体等的传播和利用,实现了文书的交流、继承和创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满清对中国的愚昧统治造成了中国的倒退与落后。大家都知道宋朝工商业极为发达,而明朝则有进一步发展,铁产量为北宋的两倍半,永乐年间的铁产量高达9700吨,到了17世纪当时欧洲产铁量最多的俄罗斯才2400吨。但是到了清,政府严禁采矿,冶金业从此衰落。明代棉布取代麻布成为纺织品的主流产品。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轻工业,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而康乾盛世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康乾盛世结束不久,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

明末的对外贸易量是惊人的,美国的弗兰克,他在《白银资本》一书里,凭籍已有的各种研究成果,估计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即明中期到明末)的百年间,由欧亚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在七千到一万吨左右,约占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1/3。一万吨白银,相当于当时中国的三亿二千万两白银。不是欧洲而是中国占据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而清朝由于闭关锁国在鸦片战争前的对外贸易远远低于明代。

明朝的知识分子心胸是开放的,海上军事力量很强大,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引进一直抱着欢迎和学习的态度,“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李约瑟明代的火器装备已经很先进了,明末军营营一级编制里除了1000人为骑射外,其余都是火器手。每一营(5000人)用霹雳炮3600杆,大连珠炮200杆,手把铳400杆,盏口160位。这是何等现代化的装备啊。随着明王朝的彻底灭亡,经过康雍乾三世之后。先进的火器武装技术被满清埋葬了,到鸦片战争时,手持大刀长矛的清兵对火器已经陌生了。

二,五四运动把满清奴役中国的后果强加到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身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对的,但导致了太多的崇洋媚外!

三,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破坏。

四,当今社会虚汉主义盛行,驴叫洋奴甚至部分少民对汉文化进行抹黑!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 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 ,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 、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

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即如二程所主张:“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 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 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 的仪式。我们要把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 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 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 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权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 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 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 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 在,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 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 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 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 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 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 。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 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 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 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气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 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 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 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 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 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 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 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 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 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 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 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 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

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 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 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 ,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影响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产生、发展的因素

(1)政治、宗教因素:①原始时代戏曲的起源——傩仪就带有巫术色彩。②先秦至唐代,“傩”成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举行活动时载歌载舞。③政治黑暗成为宋元南戏、杂剧的创作素材;元朝轻视知识分子的政策,使仕途无门的文人专致于戏剧创作。④京剧产生的标志是徽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

(2)经济因素:在宋代以后,南戏、元杂剧发展的根本条件就是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

(3)文化因素:①知识分子群体队伍的壮大。无论是上层、中下层知识分子还是民间艺人,无论是古代戏曲的创造者,还是表演者,正是由于他们的贡献,戏曲艺术才发展成熟。②其他文化形式的影响。南戏吸收了宋词的曲调和唐宋乐曲的成分,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影响书法特点的因素有:社会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其中社会历史因素主要包括历史变迁,政治因素包括统治者偏爱,经济因素包括商品市场发展,文化因素包括宗教、哲学、文学发展

书法,是我国文化艺术形式之一,从夏商周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字体上,大致分为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五大类。不同字体有不同的特点,或刚健,或阴柔,体现了其背后蕴含的华夏文明。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影响书法特点的因素,具体包括:

一、社会历史因素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社会历史因素是决定书法特点的决定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书法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首先受到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体现在字体随时代的演变而演变。

二、政治因素

从夏朝以来,我国开始建立了阶级社会。统治者对于不同书法艺术形式的偏爱,也是决定书法特点的因素,比如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在形式上极具个性。

三、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影响书法主要体现在,有的书法作品可以通过变现取得其存在的价值。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那些容易变现的作品更容易受到人们的追捧。历史上就有唐伯虎卖字为生的例子。

四、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影响书法主要体现在:宗教、哲学、文学方面。人们往往通过文字表达心志。不同的信仰,对于世界不同的认知,以及对于文学领域的独到的简洁,往往渗透在书法艺术中。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其实很容易去发现一些书籍经历了时间的摧残,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如果人们进行了辅助,对于这一类的书籍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书籍的保存时间。但是并不排除一些外界的因素对于书籍的影响,战乱其实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熟知的焚书坑儒其实也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有所损失,这其实都是人类文化瑰宝上的损失。

 

而且在之后的文化生活中,我们其实已经可以发现这对于我们儒家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之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其实也有着很多的文学著作和书籍被销毁,这其实也表现出了我们的生活中是不能缺少文化的存在的,在之后我们也会反思自己做过的事情可能会对文化的传承造成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保存一些重要的书籍或者文物,虽然现在出现的很多的博物馆都是保持着这样的观点,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放下戒心。

 

所以战乱的影响其实是我们不可估量的,这时候我们的生活都会被打乱,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还有自身的生命安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我们需要在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再去追求精神上的慰寄,所以这个时候是需要我们一直对于知识保持着尊崇的。

 

所以十分浩瀚的文化典籍是我们必须要在生活中吸收和借鉴的文化,在战乱中被摧残的文化有的被保留了下来,有的已经完全消失在了我们的生活当中,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出现,我们是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进行保存的,在高新科技出现的今天,使用电子的方式去保存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