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特色文化有那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山东特色文化有那些?,第1张

山东特色文化有:山东方言、山东宗教、山东饮食、山东戏曲、地域文化等。

1、山东方言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汉语方言分区资料,山东一百多个县市的方言均属于官话大区(也叫北方方言)。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方言又分别划归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

(1)冀鲁官话:指通行于河北省、天津市以及山东省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等40余县市在内的方言。

(2)中原官话:指分布在河南省、陕西省、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及山东临沂、菏泽、枣庄、济宁、曲阜等30个县市在内的方言。

(3)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其中山东青岛、烟台、威海,大致相当于人们常说的“胶东方言”的范围。

2、山东宗教

山东省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五种宗教。

佛教和道教在山东有千年以上历史,伊斯兰教主要自13世纪随回族穆斯林徙居山东后发展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是在鸦片战争后迅速传播起来的。

3、山东饮食

鲁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省内地理差异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胶东菜和内陆的济南菜以及自成体系的孔府菜三大体系。宋代后,成为“北食”的代表之一。

4、山东曲艺

山东是中国较早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隋代齐倡名动全国,到了唐代参军戏在山东流行。可以说长期流行的歌舞百戏,俳优活动,是戏曲孕育发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过程。

宋杂剧形成后亦波及山东,金末元初产生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即元杂剧,山东是主要流行地区之一,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和明初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篇》中记载的山东籍戏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

5、地域文化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齐鲁国地盘对照至今山东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阴阳、纵横、方术、刑、名、农、医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据当代作家田茂泉说,进入秦汉以后,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山东

  汉语演化图

  〈商代〉→〈西周〉→〈东周〉→〈汉代〉→〈西晋〉→〈唐代〉→〈南宋〉→〈现代〉

  ?燕语——→河北语

  ┌→巴蜀语—→蜀语—┐

  │ ‧

  ├→交州语—→‧‧‧┼→粤语—┬→粤语——→粤语

  │ ‧ ‧

  ┌→秦语—┼→秦晋语—→关中语┼→北语—┼→北语——→北语

  │ │ ‧ ‧

  │ │ ‧ ├→赣语——→赣语

  ┌→齐语—┤ │ ├→‧‧‧┤

  │ │ └→关东语—→中原语┤ └→客语——→客语

  │ │ │

  周语—┤ └→齐语——→齐语——→‧‧‧┼→闽语——→闽语——→闽语

  │ ‧

  ├→晋语——→晋语 ‧ ┌→吴语——→吴语

  │ ┌→吴语——→吴语—┴→吴语—┤

  └→楚语——→楚语—┤ └→徽语——→徽语

  │

  └→楚语——→楚语——→楚语——→湘语——→湘语

  语系——————————语言——————方言———————次方言

  ┌晋语(Jin) ——————————┬大同话

  │ └太原话

  │

  │ ┌陕甘语—————┬陕西话

  │ │ └甘肃话

  │ │ ┌东北话

  │ │ ├河北话(国语、普通话)

  ┌北语群————┤ ├北方汉语————┼山东话

  │ │ │ ├胶东话

  │ │ │ └河南话

  │ │ │ ┌鄂北话

  │ │ │ ├楚语

  │ │ │ ├湖南官话

  │ └北语—————┤ ├岑江话

  │ (Mandarin) ├西南汉语————┼桂柳话

  │ │ ├黔北话

  │ │ ├黔南话

  │ │ ├灌赤话

  │ │ ├昆贵话

  │ │ └滇西话

  │ │ ┌合肥话〔中国安徽省〕

  │ │ ├扬州话〔中国江苏省〕

  │ ├江淮语—————┼南通话〔中国江苏省〕

  │ │ ├九江话〔中国江西省〕

  │ │ └南平话〔中国福建省南平市〕

  │ └—————————军家话〔中国福建省武平县中山乡〕

浮华世相,掩盖了它本来的面貌

人云亦云,遮蔽了它独有的神奇

打开立体版的中国版图

穿越

三千里江山

三千年历史

我们发现

大山东

神奇美妙、独一无二的“三棱锥”

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媒体环境,提起山东这个向来以“儒家”、“好汉”、“喝酒”、“仁义”为标签的中国北方省份。我们的脑海中,会或多或少浮现出以下画面。

好汉省、大明湖省、不孕不育省、挖掘机省——这是媒体带给山东的几个标签。

山东省,中国华东地区最北的省级行政区。

你是哪里人?我是某某(省、自治区、直辖市)人。脑海中没有地理概念的时候,你最先被灌输的地名,往往不是所在的城市或乡村,而是所在的省份。走到外边跟人交流一定先说“我来自XX省”。省,也是地图炮和老乡会的基本单位,是形成各种无语问题的“躺枪者”

如:你们青海都住帐篷吗?你们西藏都骑牦牛吗?你们广东都吃蛇吗?某某省遍地大葱煎饼、某某省诈骗多、某某省美女多。

馆长十岁那年,给我们上地理课的语文老师说:我们生活的地方叫“山东”,意思是是太行山以东(太行山,是个什么鬼,让一个没出过本村儿的十岁骚年,去理解这个名词,实在是太惨无人道了)

俺家在广袤平坦的鲁西大地,时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的一部分,那里连一个隆起的小山包丘都没有——夏天在这里行走,一眼望去,除了麦子,还是麦子。

决定本省名的那条“山”——太行山脉,在隔壁河北西部。山之东,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他自己的生平与命运,从来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他就像一头耕耘的牛、一匹沉默的马。

描述一个区域不看地图的空谈,一定是耍流氓。评述一个区域只看平面图,不看三维图,比流氓还流氓。

经历了夏商周之后,中华文明迎来了从王国到帝国过渡的时期。我们灿烂的农耕文明在在一片坦荡的大平原上开花结果——它的范围在三维地形图上一路了然,像是一方天赐的家园与港湾——它基本上是以华北平原为主的区域,“逐鹿中原”的大舞台就是这里。

它是华夏文明的核心腹地也是中国第一个统一帝国秦的核心疆域。

成王败寇。胜利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西陲的秦,以自己的视角,将本国东部崤山以东的区域(东方六国)称为“山东”。也就是说,作为区域的“山东”,最早在记载中以秦国人的视角命名的。秦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都在崤山与山口的函谷关以东,故有“山东六国”之称。

随着中国统治中心走出关中,胜利者或者说,统治者的视野也发生了变化。不知从何时起(具体年代不可考,但隋唐时期已经开始说“山东豪强”,大体说的是太行以东的北方地区)。“山东”开始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南宋(今山东省属金朝统治)以前到战国,这1500多年里。只要提到山东,一定不是今天所说的山东地区。像电视剧和小说里说的“山东济南秦叔宝”、“山东好汉武二郎”、“山东及时雨松江”,这些都是后人,尤其是明清以来说书人讲述的。当时历史背景的人绝对不可能说如此穿越的话来。

直到公元1142年,南宋政权放弃淮河以北地区,金国在从原属宋朝的北方地区,设置了几个“路”(路,宋金时期的行政区,大体相当于今天的省)。今天的山东省地区,大体属于两个路——山东东路与山东西路

注意!作为行政区的“山东”第一次出现了!

金朝统治时期,今天挨得很近的济南和泰安,分属于山东东路与山东西路。

一个济南人跟泰安人见面,可能会有这样的对话。

金代时期的“山东西路”+“山东东路”大体相当于,比今天山东省少了西北、西南一部分,多了苏北一块。

今山西、山东、河北及内蒙的一部分为统治中心的“中央行省”。当时,山东是中央直属特别行政区特区的一部分

金国的两个“路”合二为一为“山东布政使司”(相当于后来的省),而且还代管一块东北的“飞地”——辽东半岛。

所谓飞地,说的是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又游离于行政区主体范围之外的土地。要想去往一块行政区的飞地需要“飞跃”其他行政区的属地。

明朝,今天辽宁中南部大部分居民,当时都算是“山东人”。女真在明朝后期攻下的沈阳,曾经是山东省的地盘。

明朝山东行政区全称叫“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东布政司”,诞生于大明洪武九年(1376年)下辖6府15州89县,布政使司衙门驻济南府。可以说,济南的“省会”身份,就是这一年确立的

《三国演义》:“那纪灵乃山东人”;《金瓶梅》:“山东清河县”;《水浒传》:“山东梁山泊”。这些说法,其实都是以明代人的口吻讲述的。三国、北宋,绝对不可能有“山东人”这样的词汇。

清朝沿袭明朝行政制度,确立今山东省雏形。清朝统治者将关外视为龙兴之地,原来属于山东的“飞地”辽东划出,成立“盛京将军”,即今辽宁省前身。明代山东去掉辽东半岛,剩下的区域称为“山东省”,跟今天范围相当。

以上图文梳理了——“山东省”是怎么来滴?接下来要说的是地理上的山东,到底长啥模样?

不管是各种百科知识,还是课堂讲授,关于山东的介绍大体如此山东省位于XXX,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这里XXXX……号称“齐鲁大地”。

学生基本不问,老师基本不讲。这“自古以来”是从何时而来?“齐鲁大地”说法如何产生?

我并非质疑知识本身的对错。宏观上来说,这样的描述有其合理性,这样的归纳也是为了让初学者容易记忆。这样的例子还有河北的“燕赵”、山西的“三晋”。

但是,从初等教育的小学阶段 到高等教育的大学可能,因为地理教育的畸形——多数人脑子里的地理知识基本定格在这个层次。约定俗成和框架一旦形成,以这样的地理观指导工作实践,模棱两可的知识误差,将层层累积。偏差会不断放大,久而久之,人们做出的判断和决策,其实已偏离真实的地理面貌。

地理思维,是思辨的,不是固化的。地理格局,是三维的,不是平面的。包括“山东”在内的许多区域,正在被看似准确、实则模糊的地理观所描述着、遮蔽着、误读着。

我们的先祖认知世界时,十分注重地理观的建构和地理知识的累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以形容某人知识渊博。

我们中国有个代称叫“九州”。最早的时候,这“九州”,其实是我们先祖的一种地理观,一种规划蓝图,对于自己生活的世界的形象建构。

智慧的先人建构了“九州”思想,并以它为指导完成了现实版图的区划。记住,九州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行政版图,而是一种规划思想。

这个思想的规划师,传说叫“大禹”。“九州”的范围不是确定的——一个王朝打下多大地盘,“九州”就有多大。

“九州”产生时间说法不一,具体名称也有不同版本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其布局是按“九宫格”排布的。现实中,各州的界限,是以大山大河为界划分的。

理想的九州模式是这样规划的:

九宫八卦”是我们先祖创造的最早的地理规划思想,以两大河流为横轴,主要山脉为纵轴,生活的大地分成了九个部分。居于中间的为“中国”或“中央”,周围八州对应八卦,象征四面八方

落实到地图上,九州的格局是这样的。尽管版本不同但格局大同小异:

蓝图与实物、梦想与现实,总会有些不太一样。最先把规划师“大禹”的九州规划蓝图,变成现实版的,是汉代。此时疆域比先秦时期更加广阔,“九州”简约10版升级为豪华20版。

在原来“九州”基础上,汉代版图增加了北方的幽州、南方的交州,并特别设置了“司隶州”(大致意思就是“中央直属特区”)

无论是先秦的“九州10”,还是汉代的“九州20”,我们会发现:有一块区域“太拥挤”了!答案就在山东身上。

打个比方:如果国家版图是一份蛋糕,把它分成了九份,山东省地面就占去了三份——今山东省地区,跨了兖州、青州、徐州!(注意,这里的州不是城市,而是大区)

全国各省区中,山东面积已经算是较小的,不到16万平方公里古人为何如此“偏爱”这方天地?为何让青州、兖州、徐州三大区,拥挤在这狭小的地方呢?

汉代首次将九州思想理论,用在国家版图实践中,对应今天的行政区。“州”相当于“省级”,但体制有所不同,最早的州是监察区域,不是严格的行政区,到了东汉变成具有行政性质的大区。早期王朝疆域有限,当时“省级”本来就少,汉代将九州扩展到13个。即便如此,

今山东地区占了汉代“三个省”的地盘,这也是很值得大书一笔的。

此图深色部分为汉代兖州、青州、徐州,及豫州大的部分区域。今山东省主体部分跨了兖、青、徐三个州。

山东地图上,兖州、青州、徐州的地缘关系,让我想到了方向盘,或者更形象地说奔驰的LOGO。我们将三者的区位关系简化为下图:

山东为何会占据三个州的地盘?有人会提到:当时的山东地区文明成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这是原因之一,但绝不是最根本原因。

因为:经济发达程度和人口抽密度不亚于山东的今陕西、河南、河北,也只对应一个州。

开头我们已经说了:研究地理问题,只看平面图,不看三维图,纯属耍流氓。

九州的划分,以重要的大山大河为界。以华北平原为主体的那片大三角形的“大中原”,秦汉疆域的核心腹地,其内部基本上没有起伏,在周边山地的包围之中,好似一个背西北、面东南的大簸箕。

这里绝大部分是冲积平原。一个比较意外的区域:恰恰发生在山东地区。

松软的黄土冲积平原上,矗立着泰山这个庞然大物,它的海拔高度不算高,但因为起点是海拔几十米的平原,所以显得气势雄伟,在华北平原上显得尤为突出。人看到他的时候一定会被其绝对高度的落差所惊呆:好大呀!“泰”原来写作“太”,作为当时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华北平原的视野中,泰山很容易被人发现的目标。

从北京到济南附近的地形起伏剖面图。济南市在泰山北坡,黄河在济南市以北流过,这一带过去还有一条跟黄河下游并行的大河叫“济水”,济南,因“济水之南”而得名。

说一个有趣的现象。因为早期词汇,尤其是形容词数量有限。山的名字来来回回就是这几个单调的词语:“大”、“高”、“广”。华山,它一开始也叫“太山”,意思是“大山”;再说嵩山,意思是“高山”。天山、祁连山、腾格里山,其实都是“天山”之意。昆仑山与冈底斯山,本来的意思都是“众山之王”。这些名字听起来五花八门,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高大的山”。

一句话:古老的山名,其实意思基本就这两个:1、大山、2、高山

山东为啥能有“三州”呢?因为:泰山和黄河在平原上画了几刀,把山东所在地分割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早期区域规划,非常讲究“山河形变”。

青州、兖州、徐州,三者在山东形成了“奔驰LOGO”格局,主要缔造者就是泰山+黄河。

如果没有泰山,从黄土高原、太行山、秦岭中冲出来的黄河,一定会更直截了当地奔向大海。到了华北平原,携带众多泥沙的黄河本来就已经非常疲惫,加上泰山的阻隔,水流放缓的河流,不得在阻隔之下,在山北泰山北边拐个弯进入渤海——当然,黄河还经常在山南夺淮河入海。(注:黄河曾多次改道,但最稳定的河道还是在泰山以北山东、河北之间的区域)

黄河、泰山,将山东所在地大致分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板块。大致就是“禹贡九州”里的青、兖、徐三州。

这个奔驰LOGO的现实版是这样的:

结合汉代青州、兖州、徐州的管辖范围我们沿着泰山山系(包括鲁山、沂山、蒙山等)和黄河走向大致划出了上图,关于山东这“三大州”,我们有必要用文字解释一下

1、海岱-青州

泰山又叫“岱岳”,所谓海岱指,的就是泰山与大海之间的区域。正如《禹贡》所言“海岱维青州”,通俗地说:大海和泰山之间的区域,是青州。

2、河济-兖州

河济说的是泰山以北,黄河与济水之间这块区域,古地理上称为“河济平原”,这块地盘被划入“兖州”,跨今山东、河北、河南,以山东为主。这个“兖州”的治所主要在山东西部。

3、淮海-徐州

大家听过“淮海战役”主战场就是苏北徐州到山东南部,古时大徐州地区就是这块区域。虽说古籍说“淮海维扬州”,但淮海地区北部基本是徐州的地盘,而大扬州地区的文化中心在淮河与长江之间即江淮地区或淮扬地区。淮河干流以北,泰山以南,东到黄海,这一区域为“徐州”。

将这张地图进行进一步凝练,我们就得到了这个示意图,它其实是一个扁平的三棱锥。

周代分封诸侯国的时候,显然看到了三个地块的相对独立。于是齐国被封在了青州、鲁国被封在了徐州、卫国被封在了兖州。不过各国后来强弱不同,强国不停蚕食弱国领土,地域此消彼长。齐国最为强大几乎占据今山东大部分地盘,鲁、卫一开始虽占据兖、徐二州,但因为国力弱小,后来基本只剩下都城周围区域了汉代统一天下继续,遵从地貌格局,将山东地区分为三州,顺应山河走向。这是山东“一省占三州”的主要原因。

特别声明:我们不赞成“地理决定论”,但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如人力资源有限、技术条件落后)地理环境对文化和几乎是主导性的。这三个区域,在此后两千年中几乎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而且对文化、经济、交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前边说了:古代全国分九州,小小的山东就占了三州,是因为泰山与黄河的分割,从古到今,山东这个地方就一直是三种势力、三种文明的交相辉映。

从内部分区来说,“齐鲁大地”并不能概括它的地理本质。地理上的山东,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是一个“一分为三”的区域。

青州:对应胶东地区独流入海的流域(这个流域,丘陵较多,形成了一群既不汇入大河,又互不汇入的小河)。

兖州:对应海河流域(古河济平原)

徐州:对应淮河流域

关于流域:

地貌单元影响文化景观的差异。但是,随着技术能力提高,人类突破自然障碍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强。所以,语言文化区块跟流域并不尽一致。但是,山东的区域文化,大体还保持着青州、徐州、兖州时期的格局

多出来的辽东半岛之所以有大片分布,跟山东人闯关东活动有密切关系。

由以上可知:山东的方言分成了三大区块。这是山东人文现象的缩影。从这意义上说,大家平时所谓“山东话”,其实严格来说是不存在的一个概念。

以我所在的鲁西某县为例,当地说的是“冀鲁官话”,这种方言是跨省分布的。看地图可以知道:就说话沟通而言我这个鲁西北的山东人,跟邯郸地区的河北人没有沟通障碍,但跟同是山东人的胶东同胞,如果不说普通话就几乎没法交流了。

一句话,山东是个由三种方言区拼凑构成的省份。

山东从古到今的几个重镇:济南、淄博、青州、青岛,按照三大州的划分它们都属于“大青州”行政区。按照方言区块,济南、淄博人说的是“冀鲁官话”;青岛、青州人说的是“胶辽官话”。

铁路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和象征。蒸汽机车发明以及与配套的铁路的出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标志性事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津浦铁路(京沪铁路前身)、胶济铁路出现在山东大地。

京沪线、胶济线,这两条铁路不仅串起了山东最重要的城市,而且将山东分成三块区域——跟旧时青州、兖州、徐州地盘惊人相似。

两条铁路干线,竟然与三大流域、“三州”的界线大致吻合。

在山东省的城市群区划中,大体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的半岛城市群、济南为中心的鲁西北城市群和群龙无首(其实是山东与江苏交界处的徐州)的鲁南城市群(跟苏北同属大徐州区域)。

综合以上陈述:我们用一张含有地形、水系的卫星遥感图,标注了山东境内及周边古国分布。三种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呈现出一个“三元文明”格局的山东。各个区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交织,而他们交汇的制高点,就是山东地形的高地——泰山山区。

泰山就是花托,将三瓣莲花,盛开在山东大地。以泰山为原点,衍生出三种色彩的地理单元。泰山不仅是山东地理的结点,更是华北平原上崛起的天然神探,被大中原所仰望的高点,所以成了华夏文明的图腾,成为“五岳独尊”的圣地。

至此:传统的认知可以被刷新了,将山东等同于齐鲁并不准确,甚至偏离原本面貌。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山东不是“二人转”,而是一出精彩的“三国演义”。

无论跟广大中原省份相比

还是跟边疆沿海省份相比

我们的大山东

三元地貌格局、三元文化格局

独此一家、绝无分店

是山东最鲜明的标签

三大州郡版图

青州、兖州、徐州

三大流域版图

胶东诸河流域黄河;黄河、海河流域;淮河流域

三种文明版图

海岱文明、河济文明、淮海文明

三大方言版图

胶辽官话区、冀鲁官话区、中原官话区

三方交通干线

以济南及泰山山区为结点

铁路干线向北一条、向南一条、向东一条

三大城市群

胶东半岛城市群、鲁西北城市群、鲁南城市群

“山东”一开始指秦国以东的中原;金朝“山东西路”+“山东东路”约等于今山东大部;明朝确定今“山东省”格局。

汉朝人首次把大禹老师的九州变成现实,黄河与泰山的出现,把三个州分在了山东。

山东“三州”各自独立了大约1500年。到了明代才被正式捏合成一省。

明代以来六百余年,“山东”作为三元合一的名新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但并没有完全同化为一体。

“三元格局”依旧清晰。

天娘六神子是山东济南方言。山东话,实际各地差异明显,但有一定规律,山东方言自鲁西到胶东是慢慢过渡的,山东人的发音习惯以郯城县、临沂市、蒙阴县、沂源、莱芜向北,以东的所有地区(包括东部临沂,整个潍坊市、日照市、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的各县市)在发r这个音时,均为y,例如:人,日头,热发音为银,易头,耶,以西,特别是鲁西南地区(枣庄市、济宁市、菏泽市、聊城市、泰安市、临沂市的费县。

摘要:山东方言有自己的历史渊源,风趣幽默,言简意赅,背后可浓缩了市井草根的语言文化,蕴藏了祖祖辈辈山东人的点滴生活。山东省各地分别划归三个不同的方言区:冀鲁方言区、中原方言区、胶辽方言区,正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下面就来看看山东有哪些日常方言。山东方言有几种

山东方言,又称鲁语,属于汉语官话方言。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方言根据地区不同又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官话区: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

1、冀鲁官话:冀鲁官话指通行于河北省、天津市以及山东省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临沂等40余县市在内的方言。

2、胶辽官话:中原官话指分布在河南省、陕西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该省鲁南、鲁西南包括菏泽、济宁、枣庄、临沂费县及聊城莘县南部等近30个县市在内的方言。

3、中原官话: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其中该省有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40个县。

山东方言日常用语

1、一霎儿:一会儿的意思。如;你等俺一霎儿,俺上上茅房。

2、得(dei)为的:故意的。如:他就是得为的气我。

3、丧门:不吉利。如:你在这里丧门么啊。

4、难揍儿:一般指人不容易满足如:你说你难揍儿吧,气也不行,不气也不行。

5、半截不拉块儿:不完整的意思,如:把你的馒头都吃了,别剩个半截不拉块儿。

6、点化儿:骗,如:他点化儿你,你别上他当。

7、木哥张:指人木讷,如:他是个木哥张,你别理他。

8、胡罗罗:闲聊,如:别胡罗罗俩,快睡觉俩。

9、拼拼的:指人出汗多,如:今天天真窝们儿热,你看我这汗,拼拼的。

10、趋啦:踢,如:你小了嘛,一边走还一边趋啦石头。

孔子讲课并非使用山东话,而是用当时使用的普通话。

       

一、孔子弟子三千

孔子是鲁国人,也就是现代的山东人,他的弟子众多,分别来自鲁国、齐国、晋国、卫国等等,可以说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都有孔子的弟子。

如果孔子说着一口地道的山东话,各个诸侯国弟子是听不懂的,话听不懂怎么跟着孔子学习呢?难不成他们也要学习山东话不成。

       

二、普通话——雅言

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我们所说的普通话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到了春秋时期,人们称这种共同语为“雅言”。从汉代起,汉民族共同语又被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一直到辛亥革命以后,称我们民族的共同语为“国语”,新中国成立以后才称之为普通话。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那个时期的雅言就等同于普通话,雅的意思就是正,雅言同方言是相对的。在《论语·述而》里面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也就是说孔子在教弟子读《诗经》《书经》和执行礼节的时候,用的都是当时的普通话—雅言。

这样一来孔子可以很轻松的讲课,弟子也很轻松听懂孔子讲课。

       

最后:并非只有孔子讲雅言,他的弟子们也是讲雅言的。孔子周游列国,他熟悉很多种语言,虽然有些个别方言听不懂,但是他身边有来自各个诸侯国的弟子,他的弟子可以给他做翻译,让他可以很轻松地了解到信息。

孔子是做学问的,做老师的,他读书必定要用普通话来读,否则字的意思很容易被曲解,那样的话他又该怎么传授他的三千弟子呢?

山东人不算东北人。山东即山东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中国东部的一个沿海省份,东北即东北地区,一般情况下,东北地区主要包括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内蒙古东五盟市等区域,所以只有在这些地区的人才算是东北人。因为山东属于我国北方地区,所以人们会有山东算不算东北人的疑问,下面我将详细为大家介绍山东及东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往下阅读了解。

山东人不算东北人

1、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秦岭-淮河一线将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山东与东北地区都属于北方地区。

2、山东省主要位于北方地区的东部,与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相接壤,省会济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3、东北地区顾名思义就是位于我国北方东北部的地域,在古时被称为冀青二州、关外,属温带季风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4、东北地区面积大约有145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蒙东地区,所以东北人一般是指这些地方的人。

山东的方言有哪些

山东省的方言有中原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是中原民系的母语,冀鲁官话属于汉语官话方言的一个分支,为北方官话的一种,胶辽官话类型较多,可分为登连片,青莱片、营通片。

山东话日常用语方言有:

1、夜来,夜儿,夜门,决里=昨天。

2、今儿,几们,今个,几没儿=今天。

3、明个,明里,赶明儿=明天。

4、故意=得(dei)为,得易,得意哩。

5、东张西望=撒么,撒木。

6、扔=楞,料,横,拽,讧。

7、聊天=拉呱。

8、挖苦,身体发痒=刺挠。

山东各地方言:

1、济南话(济南市,冀鲁官话石济片)。

2、平阴方言(济南市平阴县,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

3、德州话(德州市,冀鲁官话石济片)。

4、乐陵方言(德州市乐陵市,冀鲁官话沧惠片黄乐小片)。

5、聊城话(聊城市,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

6、莱芜方言(莱芜市,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

山东特色文化有那些?

山东特色文化有:山东方言、山东宗教、山东饮食、山东戏曲、地域文化等。1、山东方言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汉语方言分区资料,山东一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