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茜草生地不让写在配料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4收藏

为什么茜草生地不让写在配料表,第1张

因为法律的明文规定。

茜草生地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材,常用于食疗或药用。根据相关规定,茜草生地属于中草药材料,不能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一些传统的中药材料,如黄芪、人参、茜草生地等,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不能直接加入到食品中,并且在配料表中也不允许单独列出这些中药材的名称。

如果在食品中加入茜草生地,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检测,并且必须在配料表中列出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和使用量等相关信息。

  银翘柴胡白虎汤:金银花、连翘、黄芩各15克、柴胡24克、生石膏(打碎)30克、知母、生甘草各10克。热重可加桑叶、菊花、葛根,咽喉痛加板兰根、元参、僵蚕,咳嗽加桑白皮、桔梗、瓜蒌、渴甚加竹叶、芦根。每日一剂,水煎分5次服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经治感冒发热者无数,效果非常好,一般1—2剂愈。 《医方拾遗》

  荆防败毒散加味治风寒感冒:

  荆芥、防风、苏叶、白前、杏仁、桔梗各10克、羌活、川芎各6克、生姜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或碾粉,每次6克开水冲服,每日3次。 《常见病中医效验方》

  银翘散加味治风热感冒:金银花、板兰根各20克、连翘15克、桔梗、薄荷(后下)、杏仁、黄芩、牛蒡子、豆鼓、荆芥、防风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 《常见病中医效验方》

  荆防银连汤治流感:荆芥、防风、苍术、白芷、黄芩、薄荷(后下)、生甘草各10克、金银花、连翘各20克、生地黄15克、川芎6克。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 《常见病中医效验方》

  乙肝专效方:

  太子参、五味子、灵芝、甘草10克、柴胡、郁金、鳖甲各15克、茵陈、猪苓各20克、生地黄、薏苡仁各30克 每曰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排毒、疏肝开郁。治乙型肝炎疗效显著,一般般连1—2个月,表面抗原可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肝炎诸症消失。方中太子参、生地黄、鳖甲益气护肝养阴。柴胡、郁金、丹参、白芍疏肝开郁、猪苓灵芝菌、甘草促肝细胞再生,茵陈、薏苡仁利湿排毒。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能杀灭乙肝的病原体HBV, 乙肝携带者(即HBV表面抗原阳性),只要保持相对稳定,肝功能无异常的,都不要乱服药,以免增加肝脏负担,加重病情。 《常见病中医效验方》

   过敏性鼻炎:黄芪20克、苍术、白术各15克、防风、辜夷花、苍耳子、桂枝、益智仁各10克、麻黄3克、蝉蜕、五味子、生甘草各6克。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益气固表、散寒通窍。一般连服20剂左右愈《常见病中医效验方》

  黄一峰治鼻窦炎验方:

  土藿香、苍耳子、辛荑、青木香、鱼脑石各15克、鹅不食萆9克。研粉,取少许用棉花包住塞鼻。 《名中医病绝部招》

  急性鼻窦炎:辜夷花、苍耳子、川芎、白芷、蔓荆子、菊花各10克、黄芩、连翘各15克、蒲公荚20克、生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清热解毒、宣通鼻窍,一般连服10剂左右愈 《常见病中医效验方》

  急、幔性鼻窦炎:金银花、蒲公荚、鱼腥草各20克、黄芩15克、辜夷花、苍耳子、川芎、白芷、桔梗、蒲荷(后下)各10克、黄芩15克、生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清热解毒、通窍排脓,一般连服20剂左右愈 《常见病中医效验方》

  萎缩性臭炎:生地黄12克、玄参、麦冬各15克、石斛、辜夷花、苍耳子、川芎、白芷各10克、生甘草3克。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清热润噪、宣通鼻窍,一般连服20剂左右愈 《常见病中医效验方》

  乌梅鼻痔散:乌梅肉(烘干)、枯矾各6克冰片1克。研粉,每天晚上用棉球蘸药粉塞鼻孔。连10余天愈 《常见病中医效验方》

  热痹汤治痛风:土茯苓50克、萆解、黄柏、泽兰、车前子各20克、泽泻、知母各15克、忍冬藤、生地黄、薏苡仁、益母草各30克、稀莶草10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清热化湿、活血通鼻络,一般连服一个多月愈 《常见病中医效验方》

红线草的其他名称:茜草, 茜根, 拉拉秧, 红茜草, 四轮车, 茜草根, 倩染, 绯草, 牛蔓, 小活血, 挂拉豆

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和根茎。 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茜草

英文名

madder root

别名

锯锯藤、拉拉秧、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血见愁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的根和根茎。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原形态

茜草(《本经》),又名:茹藘(《诗经》),茅蒐(《毛诗传》),蒨草,地血、牛蔓(陆玑《诗疏》),红蓝(《史记》徐广注),染绯草(《蜀本草》),西天王草、四岳近阳草、铁塔草、风车草(《土宿本草》),蒨藤、五叶藤(《履巉岩本草》),土茜苗(《救荒本草》),八仙草(《纲目拾遗》),金线草、红丝线,锯子草(《植物名实图考》),红茜、四轮草、穿骨草、红髻巾、麦珠子,铁血藤、活血草、挂拉豆、山龙草、拈拈草、涩涩草、破血草、大仙藤、血茜草、草本入骨丹、红根藤、鸭蛋藤、染蛋草、红内消、红根草、拉拉藤、牛人参、锯锯草、粘蔓草,大锯锯藤、破血丹、小女儿红。

多年生攀援草本,长1~3米。支根数条或数十条,细长,外皮黄赤色。茎方形,有4棱,棱上有倒生刺。叶4片轮生,有长柄,叶片卵状心形或狭卵形,长15~6厘米,宽1~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脏形或圆形,全缘,叶脉3~5,自基部射出,叶柄和叶下面中肋上均有倒刺,聚伞花序圆锥状,腋生或顶生;花小,花萼不明显;花冠5裂,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联合,淡**;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喉内,花丝较短;子房下位,2室,花柱上部2裂,柱头头状。浆果小球形,肉质,红色转黑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原野、山地的林边、灌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此外,湖北、江苏、浙江、甘肃、辽宁、山西、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亦产。以陕西、河南产量最大,品质最佳。

性状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上侧有茎基,下侧丛生粗细不等的根。根呈圆柱子形,波状弯曲,长工10~25cm,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纹及少数细根痕。质脆,断面平坦,皮部紫红色,木部浅黄红色。气微。味微苦。性寒,味苦。

炮制

1茜草(雷公炮炙论):凡使茜草根,用铜刀于槐砧上锉,日干,勿犯铁并铅。

2茜草炭《十药神书》: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现行,取净茜草段或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再炒至水气逸尽,取出,晾干,凉透。炒炭后寒性降低,性变收涩,止血作用增强。

3炒茜草《日华子》:入药锉炒用。现行,取净茜草段或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黄。

4酒制茜草 《外科启玄》:酒洗。《得配本草》:酒炒行血。现行,取净茜草片与黄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每茜草片100kg,用黄酒25kg

性味

苦,寒。

归经

归肝经。

功能主治

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散。行血通经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注意

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鼠姑。

②《雷公炮炙论》:勿犯铁与铅。

③《本草经疏》:病人虽见血证,若加泄泻,饮食不进者勿服。

④《本草正》:气虚不摄血及脾寒者勿用。

⑤《本草汇言》:精虚血少者,脾虚胃弱者,阴虚火胜者俱禁用之。

⑥《本草从新》:无瘀滞者忌投。

附方

①治吐血不定:茜草一两。生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放冷,食后服之。(《简要济众方》)

②治吐血后虚热躁渴及解毒:茜草(锉)、雄黑豆(去皮)、甘草(炙,锉)各等分。上三味,捣罗为细末,井华水和丸加弹子大。每服一丸,温热水化下,不拘时服。(《圣济总录》茜草丸)

③治吐血:鸡血藤膏二钱,三七一钱,茜根钱半。煎服。(《医门补要》)

④治衄血无时:茜草根、艾叶各一两,乌梅肉(焙干)半两。上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乌梅汤下三十丸。(《本事方》茜梅丸)

⑤治妇女经水不通:茜草一两。黄酒煎,空心服。(《经验广集》)

⑥治风湿痛,关节炎 鲜茜草根120g,白酒500g。 将茜草根洗净捣烂,浸入酒内1星期,取酒炖温,空腹饮。第1次要饮到八成醉,然后睡觉,覆被取汗,每日1次。服药后7d不能下水。(《江苏验方草药选编》)

⑦治荨麻疹:茜草根五钱,阴地蕨三钱。水煎,加黄酒二两冲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⑧预防疮疹:服茜根汁。治时行瘟毒,疮痘正发:煎茜草根汁,入酒饮之。(《奇效良方》)

⑨治疔疮:地苏木,阴干为末,重者八钱,轻者五钱,好酒煎服;如放黄者,冲酒服:渣罨疔上。(《纲目拾遗》)

⑩盅毒(吐血、下血如猪肝)用茜草根、蓑荷叶各三分,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服。

⑾治脱肛不收 茜草、石榴皮各一握。洒一盏,煎七分,温服。(《圣惠方》)

⑿治咯血、尿血 茜草9g,白茅根30g。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⒀治月经过多,子宫出血 茜草根7g,艾叶5g,侧柏叶6g,生地黄10g。水500ml,煎至200ml,去渣后,加阿胶10g,溶化。每日3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⒁治跌打损伤 茜草根30~60g,水酒各半炖服;或茜草根和地鳖虫各15g,酒水各半炖服。(《福建药物志》)

⒂治脚气并骨节风痛因血热者 茜阜根一两,木瓜、牛膝、羌活各五钱。水煎服。(《本草汇言》)

⒃治黄疸 茜草根水煎代茶饮、(《本草汇言》引《方脉正宗》)

⒄治肾炎 茜草根30g,牛膝、木瓜各15g。水煎备用。另取童子鸡1只,去肠杂,蒸出鸡汤后,取汤一半同上药调服,剩下鸡肉和汤同米炖吃。(《福建药物志》)

⒅治热病、下痢脓血不止 茜根一两,黄芩三分,栀子一分,阿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圣惠方》茜根散)

⒆治牙痛 鲜茜草30~60g。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⒇治风热喉痹 茜草一两,作一服。降血中之火。(《丹溪治法心要》)

(21)治痈疽,蚀恶肉 漆头芦茹、矾石、硫黄、雄黄各二分。上四味捣筛,搅,令著兑头,纳疮口中,恶肉尽止,勿使过也。(《刘涓子鬼遗方》芦茹散方)

(22)治乳痈 茜草、枸橘叶各9g。水煎,酌加黄酒服。外用鲜茜草茎叶捣烂敷患处。(《河南中草药手册》)

(23)治时行瘟毒,痘疮正发 煎茜草根汁,入酒饮之。(《奇效良方》)

临床应用

1十灰散(《十药神书》)

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咳血、咯血、吐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白茅根、茜根、山栀(栀子)、大黄、牡丹皮、 棕榈皮各9~15g。温水调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食后服下。方中茜草活血化淤,使凉血止血而无留淤之患,为臣药。

2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治妇女血崩及月经过多,色淡质稀,心悸气短,舌淡,脉虚大或细弱。炒白术30g,生黄芪18g,煅龙骨、 煅牡蛎各24g(先煎),山茱萸24g,白芍12g,海螵蛸12g,茜草10g,棕榈炭6g,五倍子(研末冲)15g。水煎服。方中茜草活血化瘀,为佐药。

……

茜草根煎剂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离体兔肠痉挛,有解痉作用。根的水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

其他作用。

茜草根温浸液有扩张蛙践血管的作用。茜草素与芦丁相似,能抑制大鼠皮肤结缔组织的通透性。

临床应用

治疗出血临床治疗支气管扩张、肺癌之咯血,肾癌、泌尿系结石之血尿,以及齿鼻衄血、月经过多等。

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茜草双酯片可治疗肿瘤化疗、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治疗冠心病。

(三)茜草的性味归经

性味 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咸,平,无毒。"

归经 入心。肝经。

①《纲目》:"手、足厥阴血分。"

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手、足少阴。"

③《本草新编》:"入脾、胃二经。"

功能主治 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崩,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黄疸,慢性气管炎。

①《本经》:"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

②《别录》:"止血,内崩下血,膀胱不足,踒跌。""主痹及热中,伤跌折。"

③《药性论》:"治六极伤心肺,吐血,泻血。"

④《日华子本草》:"止鼻洪,带下,产后血晕,乳结,月经不止,肠风痔瘘,排脓;治疮疖,泄精,尿血,扑损瘀血。"

⑤《伤寒类要》:"治心瘅、烦心,心中热。"

⑥《珍珠囊》:"去诸死血。"

⑦《纲目》:"通经脉,治骨节风痛。活血行血。"

⑧杜文燮《药鉴》:"功专活血,治跌扑痈毒,症瘕,经闭,便血,崩中带下,痔漏,风痹,臌胀,黄疸,虫伤。"

⑨《纲目拾遗》;"《葛祖方》治疯气痛,通经下胎,黄疸,瘕痞,蛇伤。"

⑩《本草撮要》:"疗霉毒。"

⑾《现代实用中药》:"有强壮作用。适用于小儿及孕妇软骨病。"

茜草配伍应用

配白及:白及性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咯血,吐血及外伤出血。白及能收敛止血,主要用于肺、胃出血之证。茜草根,性味苦、咸,性寒,归肝、脾、胃经,功效凉血止血,活血祛瘀;可用治吐血、衄血、尿血、血崩、血滞闭经及跌打损伤。二药配伍,茜草根以活血祛瘀见长;白及味甘、涩,以涩血为主;二药一动一静,一活血一收敛;相须使用,可用治吐血、衄血、尿血、子宫出血。

配乌贼骨:乌贼骨性味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用于崩漏下血,肺胃出血,创伤出血。茜草根,性味苦、威,寒;归脾、胃、肺经;功效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二药配伍,一温一寒,均可入血;互展其长,各补其短;用治妇女崩漏下血,疗效增加。

配当归: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止痛。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本品既能补血活血又善止痛,故为妇科调经要药。茜草根,苦,寒,咸,归肝、心、脾、肺经。功效: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二药配伍,相须使用;功效:活血止血,补血调经。可用治血滞闭经。水煎黄酒冲服。

配阿胶:阿胶性味甘,平。归肺、肝、肾经;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肺。茜草根苦、成,寒;归脾、胃、肺经。功效: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二药配伍,茜草根寒凉,清热泻火;阿胶甘,平,滋阴生津;二药一清一补,用于二便下血兼有热者,泻火滋阴,凉血止血,疗效大增。

配鸡血藤:鸡血藤苦,温,微甘,归肝经,功效行血补血,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血虚闭经,以及关节酸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等证。本品苦甘性温,既得活血,又能补血,且有舒筋活络之功。对上述诸证,无论血瘀,血虚或血虚而兼有瘀滞之证者,皆可使用。茜草根苦、咸,寒,归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活血祛瘀,疏风通络。二药配伍,鸡血藤温通,茜草根寒通。相须使用,对寒热错杂之风湿痹痛诸证,有祛风通络,舒筋活血之效。

茜草的附方

吐血。用茜根一两,捣成末。每服二钱,水煎,冷眼,用水调末二钱服亦可。

妇女经闭。用茜根一两,煎酒服。

盅毒(吐血、下血如猪肝)用茜草根、蓑荷叶各三分,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服。

脱肛。用茜根、石榴皮各一把,加酒一碗,煎至七成,温服。

治衄血无时:茜草根、艾叶各-两,乌梅肉(焙干)半两。上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乌梅汤下三十丸。(《本事方》茜梅丸)

治风湿痛,关节炎:鲜茜草根四两,白酒一斤。将茜草根洗净捣烂,浸入酒内一周,取酒炖温,空腹饮。第-次要饮到八成醉,然后睡觉,覆被取汗,每天一次。服药后七天不能下水。(《江苏验方草药选编》)

治荨麻疹:茜草根五钱,阴地蕨三钱。水煎,加黄酒二两冲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预防疮疹:服茜根汁。治时行瘟毒,疮痘正发:煎茜草根汁,入酒饮之。(《奇效良方》)

治疔疮:地苏木,阴干为末,重者八钱,轻者五钱,好酒煎服;如放黄者,冲酒服:渣罨疔上。(《纲目拾遗》)

跌打损伤:茜草根120克,红花20克,川芎30克,白酒1000毫升。将上药置白酒中浸泡7天,每次服30毫升,每日两次。

慢性腹泻:茜草、山药适量,炒黑存性,研为细末,加少许红糖。每天3次,每次9克,饭前服,一周为一疗程。

过敏性紫癜:茜草根30克,生地黄15克,元参12克,牡丹皮10克,防风10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一剂。

口腔溃疡:茜草20克,黄连5克。水煎。每日一剂,连服14天。

外伤出血:茜草根、三七适量,研细末,外敷伤处,每日一次。

鼻血不止《本事方》:茜根、艾叶各50克,乌梅肉15克,研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次乌梅汤送服五十丸。

慢性气管炎:茜草20克,浙贝母10克,杏仁10克,麻黄5克,石膏30克,甘草10克。水煎,每日一剂。

茜草的副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浸酒。

注意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慎服。

《本草经集注》:"畏鼠姑。"

《本草蒙签》:"勿犯铜铁。"

《本草经疏》:"病人虽见血症,若加泄泻、饮食不进者,勿服。"

《本草正》:"气虚不摄血及脾寒者勿用。"

《本草汇言》:"精虚血少者,脾虚胃弱者,阴虚火胜者,俱禁用之。"

《本草从新》:"无瘀滞者忌投。"

《本草求真》:"血虚发热者忌用。"

茜草的食用方法

茜草茵陈茶

出处:《急难重症新方解》

组成:茜草、茵陈、淮山药各20克,甘草15克,白糖适量。

功能:活血化瘀,清热利湿。

主治: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症见发烧,食少疲惫,厌油腻,巩膜、皮肤黄染,尿黄便秘,或伴肝脾肿大,舌红苔黄,脉弦滑。

制法:上方前四味药量加大2O倍,共研为末。每次用5O—7O克,置于保温瓶中,冲入适量沸水,盖闷20分钟后,代茶频频饮用。饮时取清汁,参加适量糖。逐日1剂。

宜忌:脾胃虚寒、消化不良患者不宜长期饮服。

茜草乌龟汤

原料:乌龟1只,海螵蛸30克,茜草根20克。

做法:将乌龟去壳及内脏,清水洗净后切成块。锅中加入适量水,放入乌龟肉块、海螵蛸、茜草根,先以大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煮3小时,调味即可。

药膳功效:本汤具有滋阴凉血,调经止血的功效。

茜草猪蹄汤

原料:猪蹄2个,茜草20克,大枣10枚。

做法:先用纱布将茜草包裹好。再把猪蹄洗净剁成小块,与大枣一起放锅煮至猪蹄熟烂,除去茜草可食。

药膳功效:本汤滋阴养血、凉血止血,适用于鼻衄、便血等症。

抗癌章鱼汤

主料:章鱼800克。

辅料:寻骨风50克,茜草25克。

做法:

(1)将章鱼洗净。

(2)章鱼同寻骨风、茜草一起置入锅内,加水适量,上火熬至鱼肉熟烂,去渣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此汤清热解毒,活血抗癌,适用于鼻咽癌及其他热象明显的癌瘤;鼻咽癌、肝癌、宫颈癌、血癌患者尤为适宜。

茜草酒 —(关节疼痛)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配方鲜茜草根1-2两,白酒2斤。

制法洗净,浸入2斤好白酒中,7日后可服用。

主治关节疼痛。

用法每日1次,空腹热服。第1次喝七、八成醉,盖被取汗,以后酌减。

茜草预防和治疗粒细胞缺乏症

粒细胞缺乏症在临床发生率较高,部分为原发性粒细胞缺乏症,有些是在甲亢、痛风、各种肿瘤、糖尿病、难治性肾病、狼疮肾等病治疗中因药物而引起,有些出现在再障等其他血液病中。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茜草提取物及人工合成的茜草双酯,均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茜草治疗及预防粒细胞缺乏症,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在免疫抑制剂应用初始,预防为主,以补肾强髓、活血补血为治则,药用茜草30g、黄芪15g、枸杞子30g、当归15g,并配合健脾和胃法,选用陈皮、白术、茯苓、山楂、麦芽等,可减少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率。笔者应用此方药在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肾病中,均未发生粒细胞减少症,效果较好。

在免疫抑制剂应用后期,或者已经发生粒细胞缺乏、减少症,以补气活血、温肾益髓为主,药用茜草30g(煎浓汁),高丽参5g、菟丝子10g、冬虫夏草3g、仙鹤草30g,配合健脾和胃法,选用陈皮、白术、茯苓、山楂、麦芽等。在临床应用当中,可较快升高粒细胞,同时中药具有调整免疫稳态作用,对原发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所以茜草可以广泛应用于粒细胞缺乏症。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9136 字) 展开全部内容

为什么茜草生地不让写在配料表

因为法律的明文规定。茜草生地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材,常用于食疗或药用。根据相关规定,茜草生地属于中草药材料,不能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