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浩》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殷浩》人物故事小传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殷浩》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殷浩》人物故事小传,第1张

《殷浩》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殷浩》人物故事小传

殷浩(公元—356年)字渊源。东晋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人。(《晋书》本传作“深源”,避唐高祖讳改之。)。善谈玄,负虚名。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官扬州刺史。时朝中辅政大臣庾氏兄弟及何准等相继去世,而穆帝年幼(公元343年生,公元344年即位),蔡谟与司马昱辅政。桓温继庾氏握重兵,朝廷深忌之,为抑制他,任用殷浩参与朝政。后赵灭亡,殷浩以中军将军、都督五州军事领军北伐,为前秦所败。又因姚襄倒戈,于山桑大败。桓温上疏责之,废为庶人,流徙于东阳信安(今浙江衢县东)。在流放期间,潜心研读佛经,以至虽被黜而无怨言。但是殷浩信佛只不过是为了求得安慰。桓温要任他为尚书令时,他高兴得手忙脚乱,竟发生了未把书信装入信封而给桓温送去一个空函这样的失误,于是尚书令也泡汤了。

〔正 史〕

殷浩字深源,陈郡长平①人也。父羡,字洪乔,为豫章太守,都下人士因其致书者百余函,行次石头,皆投之水中,曰:“沈②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其资性介立如此。终于光禄勋。

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与叔父融俱好《老》、《易》。融与浩口谈则辞屈,著篇则融胜,浩由是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

三府③辟,皆不就。征西将军庾亮④引为记室参军,累迁司徒左长史。安西庾翼复请为司马。除侍中、安西军司,并称疾不起。遂屏居墓所,几将十年。……

建元初,庾冰兄弟及何充⑤等相继卒。简文帝⑥时在藩,始综万机,卫将军褚裒⑦荐浩,征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浩上疏陈让,并致笺于简文,具自申叙。……浩频陈让,自三月至七月,乃受拜焉。

时桓温既灭蜀,⑧威势转振,朝廷惮之。简文以浩有盛名,朝野推伏,故引为心膂,以抗于温,于是与温颇相疑贰。会遭父忧,去职,时以蔡谟摄扬州,以俟浩。服阙,征为尚书仆射,不拜。复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遂参综朝权。颖川荀羡少有令闻,浩擢为义兴、吴郡,以为羽翼。王羲之密说浩、羡,令与桓温和同,不宜内权嫌隙,浩不从。

及石季龙死,胡中大乱,⑨朝廷欲遂荡平关、河,于是以浩为中军将军、假节⑩、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浩既受命,以中原为己任,上疏北征许洛。将发,坠马,时咸恶之。既而以淮南太守陈逵、兖州刺史蔡裔为前锋,安西将军谢尚、北中郎将荀羡为督统,开江西田千余顷,以为军储。

师次寿阳(11),……浩既至许昌(12),会张遇反,谢尚又败绩,浩还寿阳。后复进军,次山桑(13),而襄(14)反,浩惧,弃辎重,退保谯城,器械军储皆为襄所掠,士卒多亡叛。浩遣刘启、王彬之击襄于山桑,并为襄所杀。

桓温素忌浩,及闻其败,上疏罪浩……。竟坐废为庶人,徙于东阳之信安县。

浩少与温齐名,而每心竞。温尝问浩:“君何如我”浩曰:“我与君周旋久,宁作我也。”温既以雄豪自许,每轻浩,浩不之惮也。至是,温语人曰:“少时吾与浩共骑竹马,我弃去,浩辄取之,故当出我下也。”又谓郗超(15)曰:“浩有德有言,向使作令仆(16),足以仪刑百揆,朝廷用违其才耳。”

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浩甥韩伯(17),浩素赏爱之,随至徙所。经岁还都,浩送至渚侧,咏曹颜远诗云:“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而泣下。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永和十二年卒。

《晋书·殷浩传》卷七七

〔注 释〕

①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东北。②沈:同“沉”。③三府:汉代太尉、司徒、司空设立的府署合称三府,魏晋沿用。④庾亮(公元289—340年),东晋颖川鄢陵人(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字元规。历仕元、明、成帝三朝。死后,弟庾翼继其镇武昌。庾冰亦庾亮弟,公元344年出为江州棘史,镇武昌,寻病死。庾翼于公元343年北伐,公元344年兵败,寻病死。⑤何充(公元292—346年):成帝时与庾冰同参录尚书事。康帝死,辅幼主穆帝,两年后亡故。⑥简文帝: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20—372年),公元371—372年在位,司马睿少子。时为会稽王、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专总万机。⑦褚裒(公元303—349年):东晋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字季野。女为康帝皇后。官征北大将军,镇京口。永和五年(公元349年)石虎卒,他以征讨大都督率军进驻彭城,失利而退,忧病死。⑧桓温既灭蜀:桓温(公元312—373年)于永和元年(公元345年)任荆州刺史,继庾氏握长江中游兵权。永和三年(公元347年)灭成汉。有受禅之志。⑨“石季”句:石季龙即后赵皇帝石虎,公元349年卒。子侄为争权展开混战,中原大乱。⑩假节:即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以为凭证。魏晋后以持节为官名,为刺史总军戎者。(11)寿阳:今安徽寿县。(12)许昌:今河南许昌市东。(13)桑:今属安徽。(14)襄:姚襄(公元331—357年),羌族,姚戈仲之子。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戈仲死,领众归东晋,驻谯城(今河南夏邑北)。次年叛晋,袭破殷浩军。后为桓温败,入关中,遇苻坚,兵败被杀。(15)郗超(公元336—377年):时任桓温参军,深获信任。(16)令仆:尚书令仆射的合称。(17)韩伯:晋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字康伯。留心文艺,为清谈文章之士。被简文帝引为谈客。

[相关史料]

殷浩始作扬州, ①刘尹行,日小欲晚,便使左右取 ②,人问其故,答曰:“刺史严,不敢夜行。”[刘孝标“作扬州”下注]《浩别传》曰:“浩字渊源,陈郡长平人。祖识,濮阳相。父羡,光禄勋。浩少有重名,仕至扬州刺史、中军将军。”《中兴书》曰:“建元初,庾亮兄弟、何充等相寻薨 ③,太宗 ④以抚军辅政,征浩为扬州,从民誉也。”

《世说新语·政事》及注

殷中军读《小品》, ⑤下二百签,皆是精微,世之幽滞。尝欲与支道林 ⑥辩之,竟不得。今《小品》犹存。[刘孝标注]《高逸沙门传》曰:“殷浩能言名理,自以有所不达,欲访之于遁。遂邂逅不遇,深以为恨。其为名识赏重,如此之至焉。”《语林》曰:“浩于佛经有所不了,故遣人迎林公,林乃虚怀欲往。王右军 ⑦驻之曰:‘渊源思致渊富,既未易为敌,且己所不解,上人未必能通。纵复服从,亦名不益高。若佻脱不合,便丧十年所保。可不须往。’林公亦以为然,遂止。”

《世说新语·文学》及注

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初视《维摩诘》,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 ⑧

《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被废,徙东阳,大读佛经,皆精解。唯至“事数” ⑧处不解。遇见一道人 ⑨,问所签,便释然。

《世说新语·文学》

〔注 释〕

①始作扬州:作扬州刺史。②襆(bu):同纀。《尔雅·释器》:“裳削幅,谓之纀”郭璞注:“削杀其幅,深衣之裳。”江永《乡党图考·衣服》:“深衣等裳无辟积,其当旁之衽,须斜裁,谓之杀。”深衣,古代诸侯、大夫、士平时闲居所穿的衣服,上衣和下裳相连。③薨(hong):古时称诸侯或高官死。④⑤《小品》:佛经名。⑥支道林:东晋名僧支遁,字道林,世称林公。⑦王右军:王羲之曾为右军将军,故名。⑧《维摩诘》:全称为《维摩诘所说经》。现通行本为后秦鸠摩罗什所译,3卷本。维摩诘是和释迦牟尼同时代的大乘居士,为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般若波罗密》全称为《大般若波多密多经》。《小品》是鸠摩罗什对般若经的简译本,与东汉末支谶所译《道行般若》为同书异译。⑧事,指因缘生之一切有为法,即宇宙间千差万别的现象。与平等门之“理”相对。数,唯识宗作24不相应行法之一,胜论学派以之为24德之一。即表存在之数量。⑨道人:和尚旧称道人。魏晋时,社会上习惯称佛教徒为道人,称道教徒为道士。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五卷

陈纪九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年(辛丑、581)

陈纪九 陈宣帝太建十三年(辛丑,公元581年)

[1]春季,正月,壬午(初一),陈朝任命晋安王陈伯恭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袁宪为尚书右仆射。袁宪是袁枢的弟弟。

[2]北周静帝改年号为大定。

[3]二月,甲寅(初四),隋王杨坚始接受相国、统辖百官的职务和九锡礼仪,并建立隋国台省、设置官吏。丙辰(初六),北周静帝诏令进封隋王妃独孤氏为王后,隋王世子杨勇为太子。

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庾季才劝说隋王杨坚应该在本月甲子日顺应天命,接受皇位。太傅李穆、开府仪同大将军卢贲也向杨坚劝进。于是,北周静帝颁下诏书,让位迁居别宫。甲子(十四日),北周静帝命令兼太傅杞公宇文椿捧着册书,大宗伯赵捧着皇帝的玺印,禅位于隋王杨坚。隋文帝戴着远游冠,接受了册书、御玺,又改戴白纱帽,穿上黄袍;然后进入临光殿,再戴上冠冕,穿上衮服,按照皇帝每年正月初一朝见百官群臣的元会礼仪登基称帝。隋文帝下令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开皇。并命令有关官员捧着册书前往南郊祭天,禀告上天隋已承天受命。又派遣小冢宰元孝矩替代太子杨勇镇守洛阳。元孝矩本名元矩,以字行世,是元天赐的孙子;他女儿是太子杨勇的妃子。

小内史崔仲方劝说隋文帝废除北周建立的六官制度,而恢复汉、魏旧制,隋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隋朝设置了太师、太傅、太保三师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以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以分别执掌和统领各类职事政务。又设置了上柱国至都督十一等勋爵,用来酬劳勤苦和立功的将帅;设置了特进至朝散大夫七等散官,用来加封有德行和声望的文武大臣。还将门下省长官侍中改称纳言。任命原相国府司马高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相国府司录京兆人虞庆则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相国府内郎李德林为内史令。

乙丑(十五日),隋文帝诏令追尊皇考杨忠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皇妣吕氏为元明皇后。丙寅(十六日),又诏令修建祖庙社庙。同时,册立原隋王后独孤氏为皇后,王太子杨勇为皇太子。丁卯(十七日),任命太尉赵为尚书右仆射。己巳(十九日),封北周静帝为介公,原北周宗室诸王一律降爵改封为公。

起初,刘、郑译假传北周天元皇帝诏命引用隋文帝辅政,天元杨皇后虽崐然没有参预谋划,却因为静帝年幼,恐怕政权落入别族手中,所以听说杨坚辅政非常高兴。后来杨皇后察觉到她父亲怀有异图,密谋篡权,心中愤愤不平,往往从言语态度上表现出来;及至北周静帝禅位于隋文帝,她异常愤怒和悲伤。隋文帝也感到非常对不起女儿,于是改封她为乐平公主。过了一段时间,隋文帝想作主将女儿改嫁,乐平公主人驻誓死不从,隋文帝只好作罢。

隋文帝和原北周载师下大夫北平人荣建绪有交情,在他将要接受禅让时,荣建绪被朝廷任命为息州刺史。在即将赴任时,隋文帝对荣建绪说:“请暂且耽搁一下,当共享富贵荣华。”荣建绪严肃地回答说:“明公的这些话,不是我想听到的。”隋文帝即位后,荣建绪入朝,文帝对他说:“你感到后悔吗?”荣建绪叩头回答道:“我虽然没有处在晋、宋禅让之际东晋秘书监徐广的位置,但和曹魏代汉后的东汉太尉杨彪情状相似。”隋文帝听了发怒说:“朕虽然不明白书上的典故,但也知道你此言不恭敬!”

原北周上柱国窦毅的女儿得知隋文帝接受了禅让后,气愤得扑倒在殿阶下,捶胸叹息说:“恨我不是个男子,以拯救舅家宇文氏于患难之中!”窦毅和夫人襄阳公主急忙捂住她的嘴说:“你不要乱说,那样会招致灭族之祸的!”窦毅由此对女儿感到惊奇。窦毅女儿长大后,嫁给唐公李渊。李渊是李的儿子

内史监虞庆则劝说隋文帝斩尽杀绝北周帝室宇文氏,尚书左仆射高、邗公杨惠也违心赞成,只有内史令李德林苦苦争辩,认为不能那样做,隋文帝变了脸色说道:“你只是一介书生,不值得和你讨论此事!”于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孙子谯公宇文乾晖、冀公宇文绚,孝闵帝宇文觉的儿子纪公宇文,明帝宇文毓的儿子公宇文贞、宋公宇文实,武帝宇文邕的儿子汉公宇文赞、秦公宇文贽、曹公宇文允、道公宇文充、蔡公宇文兑、荆公宇文元,宣帝宇文的儿子莱公宇文衍、郢公宇文术,全部被处死。因为这件事,李德林的官品职位再没有升迁过。

[4]乙亥(二十五日),南陈宣帝亲自耕种藉田。

[5]隋文帝封皇弟邵公杨慧为滕王、安公杨爽为卫王,封皇子雁门公杨广为晋王、杨俊为秦王、杨秀为越王、杨谅为汉王。

[6]随文帝赐给并州总管李穆诏书说:“您既素有德望,并且又是家父的同辈好友。您劝我顺天受命的来函,我不敢违背。已经于本月十三日恭承天命,登上帝位。”不久李穆自并州入朝,文帝即任命李穆为太师,。特许他在朝拜时不称名。李穆的子孙即使还在襁褓之中,也一律授予仪同三司。因此,李穆一门手持牙笏身居官位的多达一百余人,贵盛无比。隋文帝又任命上柱国窦炽为太傅、幽州总管于翼为太尉。李穆上表请求辞职归养,隋文帝下诏书说:“古代姜太公吕尚以百岁高龄辅佐周文王、武王成就王业,张苍以白发老人担任汉文帝的丞相,高才伟人佐命当世,不能拘泥于常礼。”于是以李穆年事已高,敕免崐除正常朝会。遇有军国大事,朝廷派人到府上征询他的意见。

美阳公苏威是苏绰的儿子,少年时即享有美名,北周晋公守文护硬碍把女儿嫁给他。后来苏威见宇文护专制朝廷,恐怕他一旦失势将会牵连自己,于是就隐居于山寺中,以读书为娱。北周高祖听说他有贤能,就任命他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不久又任命他为稍伯下大夫,可是苏威都称病不接受任命;北周宣帝时又任命他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隋文帝担任丞相后,高推荐苏威,文帝就加以召见并与他交谈,非常赏识他。苏威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得悉隋将受禅代周,于是就逃归故里。高请求追回苏威,隋文帝回答说:“他这样做是不想参预我的事,暂且别管他。”及至接受禅位后,文帝就征召并任命苏威担任太子少保,追封他的父亲苏绰为邳公,让苏威承袭爵位。

[7]丁丑(二十七日),隋朝任命晋王杨广为并州总管。三月,戊子(疑误),又任命上开府仪同三司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镇守广陵;任命和州刺史河南人韩擒虎为庐州总管,镇守庐江。当时隋文帝有吞并江南的志向,向高访求将帅,高向他推荐了贺若弼和韩擒虎,因此隋承文帝派遣他们二人驻守在南面边境,让他们暗中加以筹划。

戊戌(疑误),隋朝任命太子少保苏威兼任纳言、度支尚书。

当初,苏绰在西魏时,因为经常国用不足,所以制定的税收很重。颁行后他慨然叹道:“我今天所制定的重税法,就譬如张满的弓,只是为了在战乱之世满足国用,并不是治平之世的作法。后世的君子,谁能把弓弦放松呢?”苏威听了父亲的话,就把这件事当作自己的使命。现在他担任了度支尚书,于是奏请减免赋税徭投,尽量从轻从简,隋文帝全部采纳了他的建议。苏威因此逐渐受到隋文帝的信任倚重,和高一起掌管朝政。隋文帝曾经恼怒一个人,将要杀死他;苏威来到殿进谏,文帝不听,将亲自出去杀掉那人,而苏威挡在文帝面前不离开;文帝避开他又想出去,苏威又上前遮挡。于是文帝非常生气,拂衣返回宫中;过了很长时间,文帝才又召见苏威,致歉说:“你能够这样做,我就不用担忧了。”并赏赐给他马两匹,钱十余万。不久,又任命苏威兼任大理寺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来的官职仍旧

治书侍御史安定人梁毗认为苏威一身兼领五项职务,安于繁碎,眷恋于烦杂,没有举荐贤才接替自己的念头,于是就上表弹劾他,隋文帝说:“苏威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而且志向远大,抱负不凡,你为何突然提出要他让贤?”并因此对百官朝臣说:“苏威如果没有遇到我,就无法施展他的抱负;我如果没有苏威,又如何能够推行安邦定国之道呢?清河公杨素虽然辩才无崐双,至于博古通今,辅助我宣扬教化,就远不能和苏威相比。苏威如果遭逢乱世,肯定会像西汉初年的南山四皓那样隐居避世,岂能轻易使他屈服出仕!”苏威曾经对隋文帝说:“我的父亲经常告诫我说:“只要熟读《孝经》一书,就足以安身立命,治理国家,那里用得着读很多的书!”隋文帝深表同意。

尚书左仆射高想避开权势,上表请求辞职,让位于苏威。隋文帝想成全他让贤的美名,允许解除他仆射职务。数日后,隋文帝又说:“苏威在前朝北周隐居不仕,高能够推举他这样的贤才。我听说举荐贤才的人应该得到最高的奖赏,怎么能让他去官离职呢?”于是命令恢复高的职务。高和苏威同心协力,朝中政事无论大小,文帝都先和他们商议,然后才公布实行。所以隋文帝称帝数年来,天下升平,国泰民安。

太子左庶子卢贲因为高、苏威执掌朝政,心中愤愤不平。当时柱国刘也受到隋文帝的猜忌和疏远,于是卢贲就暗中鼓动刘以及上柱国元谐、李询、华州刺史张宾等人密谋废黜高、苏威,由他们五人共同辅政。同时,卢贲又因为晋王杨广正受到隋文帝的宠爱,因此私下对太子杨勇说:“我本想常来看望殿下,但恐怕被后皇上知道了必定会遭到谴责,愿您明察我的一片诚心。”后来他们的密谋败露,隋文帝下令彻底追查,于是刘等三人把罪责全推到张宾和卢贲头上。公卿大臣上奏说张、卢二人应当处死,隋文帝因为这两人都是他的旧交,不忍心将他们处死,而是将他们除官为民。

[8]庚子(疑误),隋文帝颁下诏令,百官大臣凡在前代北周所受封的官品爵位,都仍旧不予降低。

[9]丁未(疑误),后梁国主派遣弟弟太宰萧岩入隋庆贺。

[10]夏季,四月,辛巳(初二),隋朝大赦天下罪人。戊戌(十九日),全部释放录属于太常寺演奏散乐的乐户为平民百姓,但仍然禁止演出杂戏。

[11]陈朝派遣散骑常侍韦鼎、兼通直散骑常侍王到北周聘问。辛丑(二十二日),韦鼎等人到达长安,当时隋朝已接受了北周的禅让,于是隋文帝就把他们送到北周静帝受封的介国。

[12]隋文帝征召汾州刺史韦冲入朝,任命他为兼散骑常侍。当时征发稽胡族修筑长城,汾州胡人有一千多人在征发途中叛逃。隋文帝召见冲问计,韦冲回答说:“夷狄之族反复无常,都是由于州郡长官不称职造成的。我请求前去以理安抚他们,这样可不劳用兵而平定叛乱。”隋文帝认为他说的对,就派遣他前去采用怀柔政策招附叛逃胡人,不出一个月,那些胡人都来归附,并去服役修筑长城。韦冲是韦的儿子。

[13]五月,戊午(初十),隋朝封邗公杨雄为广平王,永康公杨弘为河间王。杨雄是高祖杨坚的族子。

[15]六月,癸未(二十九日),隋文帝诏令内外百官,在郊祀上天和庙祭先祖时,冠冕服饰都必须依据《礼经》;在朝会时所穿的朝服和国家所用的各种旗帜、祭祀所用的牲畜都崇尚红色,将帅兵士的军服使用**,官吏平民的常服通用杂色。秋季,七月乙卯(初八),隋文帝首次穿**衣服,百官群臣都表示祝贺。于是百官大臣的常服与庶民百姓相同,都穿黄袍;隋文帝的朝服也是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系以十三环金带。

[16]八月,壬午(初五),隋朝废除东京洛阳的六府官署。

[17]吐谷浑侵犯凉州,隋文帝派遣行军元帅乐安公元谐等统率步、骑兵数万人反击吐谷浑。乐谐率军先在丰利山打败吐谷浑军队,又在青海湖打败吐谷浑太子可博汗,共俘虏、斩杀一万多人。于是吐谷浑举国震骇,共有王、侯三十人各自率领部落前来投降。吐谷浑可汗夸吕带领亲兵逃奔远方。隋文帝封吐谷浑高宁王移兹裒为河南王,让他统领归降的吐谷浑部族。又任命元谐为宁州刺史,留下行军总管贺娄子干镇守凉州

[18]九月,庚午(二十四日),陈朝将军周罗率军攻打隋朝的故墅城,并夺取了它。萧摩诃也率军攻打隋江北地区。

[19]隋朝奉车都尉于宣敏奉命出使巴、蜀还朝,上奏说:“蜀地土壤沃饶,人才辈出,物产丰富,因为周朝衰败,于是王谦得以在那里起兵作乱。所以陛下应该在那里建立藩国,封赐子孙。”隋文帝认为他的建议很好。辛未(二十五日),任命越王杨秀为益州总管,改封蜀王。于宣敏是于谨的儿子。

[20]隋朝任命上柱国长孙览、元景山同为行军元帅,发兵攻打南陈;又下令尚书左仆射高负责节制协调诸军。

[21]当初,北周、北齐官府所铸造的钱币先后共有四种,加上民间私自铸造的钱币,名称和品种很多,轻重也不一样。隋文帝对此深为忧虑,于是下令重新铸造五铢钱。所铸钱的背面、正面、钱身、钱孔的边缘都有凸起的轮廓,每一千枚重四斤二两。完全禁止使用前代古钱和民间私铸钱,在各处关口放置新五铢钱样品,凡发现和样品不符合的钱币,即没收入官予以销毁。从此,隋朝流通的钱币得到统一,民间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22]隋朝郑译以上柱国退休归家养老,隋文帝给予他丰厚的赏赐。郑译自认为被文帝疏远,于是请来道士设坛做法事,为他消灾祈福。事情被他家的婢女告发,被认为是巫师诅咒;郑译又因为和母亲分开居住,也遭到御史台弹劾,因此销除了郑译的所有官爵。隋文帝还下诏书说:“如果把郑译留在世上,他就成了不守臣道的人;如果把他处死于朝,他到了阴间则成了不孝父母的鬼崐,看来无论如何处置,都将玷污阴间、阳间两个世界,实在没有地方安置他。应该赐给他一本《孝经》,让他去熟读。”仍然让他和母亲一起居住。

[23]当初,北周的法令和北齐相比,条文烦琐而不得要领,于是隋文帝下令高、郑译以及上柱国杨素、率更令裴政等人重新加以修订。裴政熟悉前代典故,通晓执政之道,于是汇集魏、晋旧律,下迄南齐、南梁各朝各代的因循变革,轻重宽严,取其量刑适当的作法或规定,编订为新律。当时参预修订的有十余人,凡有疑难的地方,都由裴政裁定。于是废除了前代斩首后挂于木杆上示众的枭刑、车裂于市的刑以及鞭打的鞭刑。如果不是犯了谋叛以上死罪,不收捕家族连坐治罪。新律所规定的死刑有绞刑和斩刑两等,流刑有自二千里至三千里共三等,徒刑有自一年至三年共五等,仗刑有自六十下至一百下共五等,笞刑有自十下至五十下共五等。又制定了八议、申请减罪、官品减罪、纳铜赎罪、官职抵罪的条款,以优待士大夫。新律也革除了前代审问囚犯经常使用的残酷刑法,规定拷打不能超过二百下;就连刑具、枷杖的大小,也都有一定的规定。同时,还规定平民百姓如果有枉屈而县里不受理的,允许依次向郡、州提出申诉;如果郡、州仍不受理的,允许直接向朝廷提出申诉。

冬季,十月,戊子(十二日),隋朝开始执行新律。隋文帝下诏书说:“绞刑可致人毙命,斩刑能使人身首异处,除灭作恶的罪犯,这样做已经是非常严厉了。前代的枭首、身等极刑,于道义上讲并不可取,因为它并不具有惩恶肃纪的功能,只不过表现了残忍苛刻的心性。使用鞭刑肆意摧残囚犯的身体,使囚犯痛彻骨肌,其残酷并不亚于脔割肌体。鞭刑虽说是自古代就有的法律科条,但它不是实行仁政的君主所应采用的刑法。因此,枭刑、刑以及鞭刑,一律予以废除。同时,在新律中尊崇功臣元勋,不对他们使用徒刑;优待乘轩服冕的高官显贵,以及他们的亲属。前代流放六年,改为最多五年;前代徒刑五年,改为最多三年。其余以轻代重、化死为生的条款,还有很多,在文本中都规定得相当完备。还有前代的杂格、严科等条目,也都一律削除。”自此以后,隋朝法律就固定下来,后世各代也多遵用隋律。

隋文帝曾经恼怒一位郎官,就下令在殿前笞打他。谏议大夫刘行本上奏说:“此人平时为官清廉,现在所犯过错又小,希望能够宽免他。”文帝置之不理。刘行本于是站在文帝面前说:“陛下不以我不肖,把我安置在您的身边任职,我说的如果对,陛下怎能不听从;我说的如果不对,陛下可将我送到大理寺治罪。”说着就把朝会用的笏板扔在地上,想要退朝以示抗议。于是隋文帝郑重向刘行本道歉,赦免了被笞打的郎官,刘行本是刘的侄子。

隋文帝皇后独孤氏的家族世代尊贵昌盛。但她性情谦恭,喜欢读书学习,议论政事经常与文帝的意见不谋而合,所以文帝对她是既爱又怕,宫中称帝、后为“二圣”。文帝每日临朝,独孤皇后都乘坐车子与他并排前往,一直陪送到文帝坐朝的大殿门口。她又派遣宦官伺察文帝的行为,如果发现朝政有错,就立即加以劝谏纠正。等文帝退朝后,她又与文帝一起返回寝宫。百官群臣上奏说:“按照《周礼》规定,百官大臣妻子爵位品级的封赏,应该由王后发布。请求依照古代的制度办事。”独孤皇后说:“妇人干政,或许从此就会逐渐盛行,我不能开这个头。”大都督崔长仁是独孤皇后的中表兄弟,犯法应当斩首,隋文帝因为他是皇后的亲戚,打算赦免他的罪行。但是独孤皇后说:“严格执法是国家的大事,怎么能徇私枉法呢?”崔长仁终于被依法处死。独孤皇后秉性俭约,隋文帝曾经配制止泻的药,须用胡粉一两。这种东西平常宫中不用,多方搜求,最后还是没有得到。隋文帝又曾经想赏赐柱国刘嵩妻子一件织成的衣领,宫中也没有。

但是,隋文帝吸取了北周任用外戚而失天下的教训,从不把大权要职授予外戚,独孤皇后的兄弟任职不超过将军、刺史。文帝外家吕氏是济南人,一向贫寒微贱。北齐灭亡以来,文帝虽然多方求访,始终不知道在哪里。直到即位称帝后,才找到舅舅的儿子吕永吉,于是追赠外祖父吕双周为太尉,封齐郡公,让吕永吉承袭爵位。吕永吉的叔父吕道贵性情特别愚钝,言谈话语鄙陋庸俗,文帝虽然给他以优厚的待遇,但不许他与朝士大臣结交往来。又授予他上仪同三司,出朝担任济南太守。后来济南郡被废,吕道贵终老于家。

[24]壬辰(十六日),隋文帝驾幸岐州

岐州刺史安定人梁彦光治理有政绩,隋文帝下诏书予以表扬,并且赏赐给他一束绢帛和一把御伞,以勉励天下的官吏。过了一段时间,又调梁彦光为相州刺史。岐州民风质朴纯厚,梁彦光无为而治,每年上奏报给朝廷的户口、垦田和赋税都是全国第一。及至迁为相州刺史后,仍然采用在岐州的治理办法。但是相州治所邺城自北齐灭亡以来,衣冠士大夫多迁入关中居住,只有那些手工业者、商人、乐户都迁居邺城,因此民风险诈刻薄,人们喜欢造谣诉讼,称梁彦光为“戴帽的饴糖”。隋文帝听到了这些传闻,就免了梁彦光的官。一年以后,又任命他为赵州刺史。梁彦光请求再任相州刺史,文帝答应了他。相州的豪强猾吏听说梁彦光再次来相州任职,都纷纷嗤笑他。梁彦光到相州后,惩治不法,审理案件,料事如神,因此豪强猾吏纷纷潜逃,相州境内社会秩序大为好转。梁彦光又招致了一些名儒,在各地建立乡学,亲自主持考试,表扬奖励勤奋用功的学生,并开除那些懒惰不求上进的学生。对于被州郡荐举的秀才,他亲自在邺城郊外设宴为他们送行,并资送路费。于是相州的社会风气大变,官吏百姓都非常感激和爱戴梁彦光,再没有打官司的人了。

当时又有相州刺史陈留人樊叔略,因为有特别突出的政绩,隋文帝颁下玺书于全国表扬他,并征召他入朝拜授司农卿。

新丰县令房恭懿的政绩是三辅地区最好的,于是隋文帝赏赐给他粟米绢帛。每当雍州所属县令朝谒天子时,文帝见到房恭懿,一定把他叫到坐榻前,向他征询治理百姓的方略。并多次加以提拔,后任命他为德州司马。隋文帝还对各州朝集使说:“房恭懿一心想着国家,爱护黎民百姓,这实在是上天和祖先保佑我大隋王朝。朕如果视而不见,不加奖赏,那末上天和祖先一定会责备我。你们都应该向他学习。”于是提升房懿为海州刺史。因此,当时州县官吏大多称职,能够勤政爱民,致使社会安定,百姓富庶。

[25]十一月,丁卯(二十三日),隋文帝派遣兼散骑侍郎郑到陈朝聘问。

[26]十二月,庚子(二十五日),隋文帝返回长安,恢复了郑译的官爵。

[27]广州刺史马靖,在岭表地区深得人心,手下兵强马壮,屡立战功。朝廷因此猜疑他,派吏部侍郎萧引前去观察他的动静,并含蓄提出让他向朝廷送交人质,对外假称是督收岭表地区蛮、等部族向朝廷交纳的财物。萧引到达广州治所番禺后,马靖立即遣送子弟入朝作为人质。

[28]这一年,隋文帝下诏听任黎民百姓出家为僧,并下令按人口出钱,营造佛经、佛像。于是社会风气随风而倒,崇尚佛教,民间的佛教书籍,多于《六经》几十、几百倍。

[29]突厥佗钵可汗病重将死,对儿子庵逻说:“我哥哥木杆可汗没有立他的儿子大逻便,而传位于我。我死后,你们兄弟应该让位于大逻便。”佗钵可汗去世后,突厥国人将要拥立大逻便为可汗。但是因为他的母亲出身微贱,众人不服;而庵逻的母亲出身高贵,突厥各部落首领素来尊重他。统领东面部落的小可汗摄图最后一个来到,对国人说:“如果拥立庵逻,我就率领兄弟们侍奉他。如果拥立大逻便,我必定坚守边境,与大可汗兵戎相见。”摄图年长,并且雄勇果敢,国人不敢反对他,于是最后立庵逻为大可汗。大逻便没有被立为可汗,心里对庵逻不服,经常派人去辱骂他。庵逻无奈,就让可汗位于摄图。国人都相互议论说:“在四位可汗的儿子中,摄图最为贤能。”于是就共同迎立摄图为大可汗,称为沙钵略可汗,居于都斤山。庵逻让位后居住在独洛水,称为第二可汗。大逻便对沙钵略可汗说:“我与你都是可汗的儿子,各自继承父亲的事业。可是如今你被立为大可汗,尊贵之极,而我却没有任何地位,这是什么道理?”沙钵略有些惧怕,就封他为阿波可汗,回去统领原来的部落。又有沙钵略的叔父玷厥,居住在突厥国西面,称为达头可汗。诸位小可汗各统帅所领部落,人居四面。沙钵略可汗作战勇敢,深得众心,于是北方的各少数民族都因惧怕而臣服于他。

隋文帝即位后,对突厥的礼遇冷淡,突厥非常怨恨。千金公主因为隋朝灭了自己的宗族 ,日夜向沙钵略进言,请他为北周宇文氏复仇。于是沙钵略对他的大臣们说:“我是周室的亲戚,现在隋文帝代周自立,而我却不能制止,还有何面目再见夫人可贺敦呢?”于是突厥与原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合兵来入侵。隋文帝忧惧,就下敕书令沿边增修要塞屏障,加固长城,又任命上柱国武威人阴寿镇 守幽州,京兆尹虞庆则镇守并州,驻守数万军队以防备突厥。

当初,奉车都尉长孙晟奉命送北周千金公主入突厥成婚,突厥可汗爱慕他的箭法,于是留他在突厥整整一年,让自己子弟和部落贵族与长孙晟结交往来,希望能学到他的箭术。消钵略可汗的弟弟处罗侯称作突利设,非常得民心,因此受到沙钵略的猜忌,就秘密派遣心腹与长孙晟结盟。长孙晟就和他到到处游猎,顺便察看突厥的山川形势和部众强弱,没有不了解的。

及至突厥兴兵入侵,长孙晟上书说:“现在华夏虽然安定,但是北方突厥仍然不遵王命。如果兴兵讨伐,条件还不成熟;如果弃之不理,突厥又时常侵犯骚扰。因此,我们应该周密谋划,制定出一套制胜的办法。突厥达头可汗玷厥相对于沙钵略可汗摄图来说,兵虽强大但地位低下,名义上虽然臣服于摄图,其实内部裂痕已经很深了;只要我们加以煽动离间,他们必定会自相残杀。其次,处罗侯是摄图的弟弟,虽然诡计多端但势力弱小,所以他虚情矫饰以争取民心,得到了国人的爱戴,因此也招致摄图的猜忌,心中忐忑不安,表面上虽然竭力弥缝和摄图之间的裂痕,但内心深感恐惧。再者,阿波可汗大逻便首鼠两端,处在玷厥和摄图之间。因为惧怕摄图,受到他的控制,这只是由于摄图的势力强大,他还没有决定依附于谁。因此,目前我们应该远交近攻,离间强大势力,联合弱小势力。派出使节联系玷厥,劝说他与阿波可汗联合,这样摄图必然会撤回军队,防守西部地区。再交结处罗侯,派出使节联络东边的奚、部族,这样摄图就会分散兵力,防守东部地区。使突厥国内互相猜忌,上下离心,十多年后,我们再乘机出兵讨伐,必定能一举灭掉突厥。”隋文帝看了长孙晟的奏疏,大为欣赏,因此召见长孙晟面谈。长孙晟又一次一边口中分析形势,一边用手描绘突厥的山川地理,指示突厥兵力分布情况,都了如指掌。文帝十分惊奇,全部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派遣太仆卿元晖经伊吾道出使达头可汗,赐给他一面上绣有狼头的大旗;达头可汗的使节来到长安,隋朝让他坐在沙钵略可汗使节的前面。又任命长孙晟为车骑将军,经黄龙道出塞,携带钱财赏赐奚、、契丹等部族,让他们做向导,才得以到达处罗侯住地。长孙晟与处罗侯作了推心置腹的交谈,规劝他率领所属部落臣服隋朝。隋朝的这些反间计实行之后,突厥沙钵略可汗与其他部落果然互相猜忌,离心离德。

[30]陈朝始兴王陈叔陵是太子陈叔宝的二弟,与太子同父异母,他的生母是彭贵人。陈叔陵任江州刺史,性阴险狡诈。新安王陈伯固因为擅长诙谐戏谑,受到陈宣帝和太子的宠爱;陈叔陵因此疾恨他,于是就暗地里搜求他的过失,想将他绳子以法。后来陈叔陵进京担任扬州刺史,政务多关涉到中书、尚书两省,如果谁顺从他的意旨,就劝说皇上提拔他;如果谁稍微违忤不从,就必定设法诬以大罪,以至重者被处死,身首异处。陈伯固因为害怕遭到陈叔陵的陷害,于是就对他阿谀奉承,投其所好。陈叔陵嗜好发掘古墓,陈伯固喜欢射雉,因此两人经常结伴到郊外田野游玩,亲昵异常,沆瀣一气,进而密谋作乱。当时陈伯固担任侍中,每当听到宫廷秘密,一定告诉陈叔陵。

有字数限制,只能发这么多了~ 希望对你家有帮助

《施世纶》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施世纶》人物故事小传

施世纶(公元—1722年),字文贤,汉军镶黄旗人。施琅仲子。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以荫生授江南泰州知州。廉惠勤民,州大治。擢扬州知府,禁游荡民俗。捐修泰州范公堤圮。授湖南布政使,尽革徭费,民立石颂之。授顺天府尹,疏请禁司坊擅理词讼、奸徒包揽捐纳、牙行霸占货物、流娼歌舞饮宴,饬部议,定为令。调漕运总督,察积弊、劾贪弁,以严明为治。陕西遇灾,发帑金50万,命总其事。令分12路察饥民,按户分粮,远近皆遍,所至有惠政,民呼“青天”。

〔正史〕

施世纶,字文贤,汉军镶黄旗人,琅仲子。康熙二十四年,以荫生授江南泰州知州。世纶廉惠勤民,州大治。二十七年,淮安被水,上遣使督堤工,从者数十辈,驿骚扰民,世纶白其不法者治之。湖北兵变,官兵赴援出州境,世纶具刍粮,而使吏人执梃列而待,兵有扰民,立捕治,兵皆敛手去。二十八年,以承修京口沙船迟误,部议降调。总督傅腊塔疏陈世纶清廉公直,上允留任。擢扬州知府。扬州民好游荡,世纶力禁之,俗为变。三十年八月,海潮骤涨,泰州范公堤圮,世纶请捐修。三十二年,移江宁知府。三十五年,琅卒,总督范成勋疏以世纶与情爱戴,请在任守制;御史胡德迈疏论,世纶乃得去官,复居母丧。岁余,授苏州知府,仍请终制,辞不赴。三十八年,既终制,授江南淮徐道。

四十年,湖南按察使员缺,九卿举世纶,大学士伊桑阿入奏,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事偏执。民与诸生讼,彼必袒民;诸生与缙绅讼,彼必袒诸生。处事惟求得中,岂可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谷之事,则相宜耳。”是岁授湖南布政使。湖南田赋丁银有徭费,漕米有京费。世纶至,尽革徭费,减京费四之一,民立石颂之。四十三年,移安徽布政使。

四十四年,迁太仆寺卿。四十五年,坐湖南任内失察营兵掠当铺,罢职。三月,授顺天府府尹,疏请禁司坊擅理词讼、奸徒包揽捐纳、牙行霸占货物、流娼歌舞饮宴,饬部议,定为令。四十八年,授左副都御史,兼管府尹事。四十九年,迁户部侍郎,督理钱法。寻调总督仓场。五十四年,授云南巡抚,未行,调漕运总督。世纶察运漕积弊,革羡金,劾贪弁,除蠹役,以严明为治。岁督漕船,应限全完,无稍愆误。

时西陲用兵,转输馈运,自河南达陕西。陕西旱饥,五十九年,上命世纶诣陕西佐总督鄂海督军饷,并令道中勘河府至西安黄河转运路径,并察陕西现存谷石数目陈奏。世纶乃溯河西上,疏言:“河南府孟津县至陕西太阳渡,大小数十余滩,牵道高低不等,或在河南,或在河北。渑池以下,舟下水可载粮三百余石,上水载及其半;渑池以上,河流高迅,仅可数十石。自砥柱至神门无牵道,惟路旁石往往有方眼,又有石鼻,从前挽运,其迹犹存。自陕州至西安府,河水平稳,俱有挽运路径。谨绘图以闻。”又言:“河南府至陕州三门,今乃无舟。请自太阳渡以下改车运,太阳渡至西安府党家马头舟行为便。党家马头入仓复改车运,谷二十万石都银十万三千两有奇。但运谷二十万,止得米十万。请令河南以二谷易一米,则运价可省其半。若虑米难久贮,请照例出陈易新。”奏入,上念陕西灾,发币金五十万,并令酌发常平仓谷;又以地方官吏大半在军前,令选部院司官诣陕西,命世纶总其事。世纶令分十二路察贫民,按口分给,远近皆遍。六十年春,得雨,灾渐澹。上命世纶还理漕事。六十一年四月,以病乞休,温旨慰留,令其子廷祥驰驿省视。五月,卒。遗疏请随父琅葬福建,上允之,诏奖其清慎勤劳,予祭葬。

世纶当官总强果决,摧抑豪猾,禁戢①胥吏。所至有惠政,民号曰:“青天”。在江宁以忧归,民乞留者逾万。既不得请,人出一钱建两亭府署前,号一文亭。官府尹,步军统领托合齐方贵幸,出必拥驺从。世纶与相值,拱立道旁俟。托合齐下舆惊问,世纶抗声曰:“国制,诸王始具驺从。吾以为诸王至,拱立以俟,不意为汝也!”将疏劾,托合齐谢之乃已。赈陕西,陕西积储多虚耗,将疏劾。鄂海以廷祥知会宁,语微及之,世纶曰:“吾自入宫,身且不愿,何有于子”卒疏言之。鄂海坐罢去。

《清史稿》卷二七七

〔注 释〕

①戢(ji):收敛、约束。

〔相关史料〕

施世纶居官,廉强恤下①。初知江苏泰州。值淮安下河被水,诏遣两大臣莅州督堤工,从者驿骚闾里,白其不法者治之。湖广兵变,援剿,官兵过境,沿途攘夺,具刍粮②以应,而令人各持一梃,列而待,有犯者治之,兵皆敛手去。守杨州江宁,所至民怀,以父靖海侯琅忧去,乞留者万人。不得请,乃人投钱一文,建双亭于府署前,名一文亭。累迁督漕运。奉命勘陕西灾。全陕积储多虚耗,而西安、凤翔为甚。将具疏,总督鄂海以施子知会宁也,微词要挟③。笑曰:“吾自入官,身且不顾,何有子”卒劾之,鄂以失察罢官。

《清稗类钞·吏治类》

坊间小说,所传《施公案》者,为靖海侯施琅之次子漕督施世纶。世纶历守扬州江宁,所至民怀。将去任,士民遮道乞留,不得请,乃人投一钱,建双亭以志去思,名一文亭。生平不畏强御,不侮矜寡。奉命勘陕灾时,陕省常平储谷多不实。总督鄂海,知公素正直,乃以公子知会宁事讽挟之。公曰:“吾为国不知有身,遑知④有子”卒据实疏陈。其他惠政甚多。

《清代野史》《慧因室杂缀》

漕督施世纶有权术,尹京兆时,步军统领记和诺行骄纵,轿前常拥八驺⑤,施遇诸途,乃拱立道旁,长揖以俟。记惊骇,下轿问之。施忽厉声曰:“国制非王公不设驺马,吾以为诸王至此,拱立以俟,孰意汝也。”欲劾之,托谢,乃已。俗呼曰:“施青天。”

《清稗类钞·正直类》

〔注 释〕

①廉强恤下:廉洁能干而且体贴下级。②刍粮:干粮。③微词要挟:以巧妙的言语相威胁。④遑知:怎么知道,不知。⑤八驺:八匹马。

扬州府,为明,清两代的一个行政建制。明朝初年,扬州府属京师,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为京师后,改属南京(南直隶),时为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境内两府之一(另一府为淮安府),以江都县(今扬州广陵、邗江、江都3区)为附郭县,府署驻地。清初沿袭明朝制度,仍置扬州府属江南省,后江南省东西分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后属江苏省,辖境较明朝略有缩小。民国元年(1912)1月,废扬州府。

宋史卷四百二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陈敏 张诏 翠再遇 安丙 杨巨源 李好义

陈敏

陈敏字元功,是赣州石城人。父亲陈皓,有才能武力,建炎末年,因为击破赣州盗贼李仁的功劳,补授官职直到承信郎。陈敏身高六尺多,精通骑马射箭,累积做官到忠靖郎。因为杨存中的推荐,提升合门祗候。当时闽地盗寇较多,殿司的士兵去防卫,都不服水土。从这时候开始,招募三千当地士兵安置在左翼军中,让陈敏任统制,驻扎在漳州。陈敏勘察各郡的要害地方,共有十三处,全都分派兵力扼守,盗贼一出动就将他们捕获。赣州的齐述占据赣州城叛乱,响应聚集的有数万人,准备放弃赣州往南窜犯。陈敏听到消息后说:“赣州兵精悍强劲,善於奔走险地,如果朝廷发的兵没有到,万一奔突冲出,江、湖、闽、广等地就要受骚扰震动了。”不等命令,率领他的部队奔驰七天,直接抵达赣州并将城包围起来。过了一个月,朝廷命令李耕统率各路大军来到,击破了叛军。累积功劳任命为右武大夫,封为武功县男,领兴州刺史。徵召到朝廷,高宗见他外形相貌魁武伟岸,授任破敌军统制。不久母亲去世,下诏命服丧未满重新起用,率领他的部队驻守太平州。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来进攻,成闵任京湖路招讨使,将陈敏的军队隶属他,升任马司统制,驻军在荆、漠之间。陈敏劝成闵说:“金人的精锐骑兵都在淮河一带,汴都一定没有守备,如果从陈、蔡两地直捣大梁,击溃它的心腹,这是救援江、淮地区的办法。”成闵不听。跟随成闵退到广陵驻守,此时金兵还没有渡过淮河,陈敏又劝说成闵拦击返回的金军,又不听,陈敏於是称病回到姑孰。

孝宗即位,张浚巡视安抚江、淮地区,上奏任命陈敏为神劲军统制。张浚检阅部队后,陈敏改任都督府武锋军都统制。朝廷派遣李显忠北伐,张浚想派陈敏同去,陈敏说:“盛夏发兵不合时宜,而且金国人的重兵都在大梁,我是客方他是主方,胜败的形势先已形成了。希望稍微等一等。”张浚不听,命令陈敏屯兵盱眙。李显忠到了符离,果然失利,陈敏於是进驻泗州防御。金人议和,皇帝下诏命陈敏退守滁阳。陈敏向朝廷请求,说滁阳不是迎击敌人的好地方,改守高邮,兼任知军事。与金人在射阳湖交战,打败他们,烧了他们的船,追到沛城,再次击败他们。乾道元年,迁任宣州观察使,召入朝授任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在任一年多,陈敏上书直言说:“长期担任皇宫警卫,没有机会效鹰犬之力,何况敌人性情多诈,和谈不足以依靠。如今两淮没有设防,臣请求率领旧部士兵,再次驻守高邮。”接着请求重新修筑高邮城。於是取消常任官阶,授任光州观察使,将武锋分成四个军,升任陈敏为都统制兼知高邮军事,并且赐给筑城和屯田的费用。陈敏到郡,将板筑城墙的高度和厚度都比旧时标准有所增加。从宣应到高邮,按照原来的旧址建十二座石闸,从此运河流通顺畅,没有冲激奔突的祸患。

乾道四年,北国人侍旺在涟水军反叛,秘密联络本朝,声称联系约集山东十二个州的豪杰起义,要恢复中原。皇上就这事询问陈敏,陈敏说:“侍旺想藉我国的力量来做打劫的事,一定不会成功,请不要听从。”正值屯田统领官与侍旺有来往,侍旺失败后,金国有离间的话,皇上知道不是陈敏的罪遇,於是召陈敏入朝任左骁卫上将军。

论事的人议论准备戍守清河日,陈敏说:“金兵每次出清河,必定派遣人马先从上游偷渡,如今要想固守这个地方,应先修筑楚州的城池,因为楚州是连结南北方的咽喉,敌我必争的要地。长淮二千多里,河流通向北方的有五条,就是清河、汴河、涡河、颍河、蔡河;通向南方汇入长江的,只有楚州的运河罢了。北国人的舰船从五条河下行,如果要谋划渡长江,不得到楚州的运河,就没有可能到达。过去周世宗从楚州北神堰开凿老鹳河,使战舰通行进入长江,南唐於是失去两淮地区。从这方面来说,楚州实在是南朝命运的掌管者,希望朝廷留意。”到这时,再次出任高邮守臣,於是诏命他与楚州守臣左棺共同修筑楚州城,左佑去世后,就调任楚州太守。北朝使者有经过的见到城墙坚固崭新,号称“银铸城”。

因为归附的人有二百家又逃回去,降职任忠州团练使,罢官为福建路总管,改任江西路总管,驻扎在赣州。一个多月后,朝廷命令他去福州挑选士兵,又命返回豫章教习训练江西团结各郡的人马。不久提举佑神观,仍任奉朝请,接着恢复为蕲州防御使,又授任武锋军都统制兼楚州知州,重任光州观察使,因病去世。特旨赠官庆远军承宣使。

张诏

张诏字君卿,成州人。青年时隶属张俊的帐下,累积功劳任和州太守。曾经遵照圣旨负责接待使者的工作,一天金国人拿着他们画的徽宗、钦宗的像到驿馆中,二帝穿的都是北方服装,张诏对着画像一再礼拜。住馆的人间他,回答说:“张诏虽然不认识这二人,但他们如龙凤的风姿,像天日的外表,使我怀疑不是北朝的祖宗,岂敢不拜!”孝宗听说后十分高兴,因此骤然得到重用。

绍熙五年,授任兴州都统制兼兴州知州,替代吴挺。庆元二年,赵彦逾任蜀帅,因为关外离兴元远,事情紧急时恐怕失去时机,又请求分东西为二帅,张诏於是兼任西路安抚司公事。在这之前,赵汝墨作从官时,时常上奏说吴氏世代掌握蜀兵权,对国家不利,请求用张诏代管武兴的军队。大概赵汝愚的意思是要用吴坠作文臣帅,以便杜绝以后掌握兵权局面的形成,但没来得及施行。赵汝愚被任命知枢密院后,极力推辞不接受,禀告光宗说:“如果武兴早晨任命了帅臣,那麽臣晚上就接受任命。”皇上答应了他,於是任命张诏为成州团练使、兴州诸军都统制。张诏在兴州,十分受士兵拥戴。庆元六年去世,郭呆代替了他。

毕再遇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父亲毕进,建炎年间跟随岳飞护卫八陵,转战江、淮地区,积累官阶到武义大夫。毕再遇靠父亲恩荫补授官职,隶属侍卫马司,武艺超人,拉弓能到二石七斗,背后能拉一石八斗,步射二石,马射一石五斗。孝宗召见他,十分高兴,赏赐战袍、金钱。

开禧二年,下诏进行北伐,让殿帅郭倪招抚山东、京东,派遣毕再遇与统制陈孝庆攻取泗州。毕再遇请求挑选新刺字的敢死军作前锋,郭倪将八十七人交给他。招抚司限定日期进军,金国人听到消息,关闭榷场、堵塞城门加以防备。毕再遇说:“敌人已经知道我方出师的日期,打仗要出奇致胜,应当提前一天出其不意。”陈孝庆听从他的建议。毕再遇犒赏士兵,用忠义加以激励,进军到泗州城下。泅州有东西两座城,毕再遇命令将兵器旗帜船只在石匝下排开,像是要攻打西城,自己却带领手下士兵从陡山抄近道到达东城南角,率先登城,杀敌数百人,金国人大败溃散,守城的人打开北门逃跑。西城还在坚守,毕再遇立起大将旗帜,喊道:“大宋毕将军在这裏,你们是中原的遣民,应该赶快投降。”旋即就有淮平知县用绳吊下城墙请求投降,於是东西两城都攻占。郭倪来犒赏士兵,拿出加盖皇上玺印的刺史牙牌授给毕再遇,毕再遇推辞说:“国家在黄河以南有八十一个州,如今攻下泗州两座城池就得到一个刺史的职位,在这以后拿什麽来奖赏而且招抚能从朝廷得到几个牙牌来”坚决推辞不接受。不久授任环卫宫。

郭倪调遣李汝翼、郭倬攻取宿州,又派遣速孝庆等增援他们。命令毕再遇带四百八十名骑兵做先锋攻取徐州,到达虹时,遇到郭倬、李汝翼部下士兵裹着伤回来,询问他们,回答说:“宿州城下大水漫延,我军失利,统制田俊迈已被敌人捉去了。”毕再遇督促士兵急速前进,到灵壁暂驻,遇到陈孝庆带兵驻留在凤凰山,正准备撤回,毕再遇说:“宿州虽然没攻下来,但兵家胜败并不一定,怎麼能够马上就自认失败!我奉招抚的命令攻取徐州,从这裏路过,宁愿死在灵壁北门的外面,不愿死在南门外。”恰好郭倪有信送达陈孝庆,命令撤退,毕再遇说:一‘郭倬、李汝翼的部队溃败,敌贼必定追击,我应当自带部下阻击他们。”金国果然派五千多骑兵分两路追来,毕再遇命令二十名敢死士兵守卫灵壁北门,自己带领士兵冲入敌阵中。金国人见到他的大旗,喊叫说“毕将军来了”。於是逃遁。毕再遇手中挥舞双刀,渡水追击,杀死敌人特别多,铠甲衣裳都染成了红色,将败兵追杀了三十里。有个拿双铁简的金将跃马上前,毕再遇用左手刀格开铁简,右手刀砍他的胁下,金将落马而死。各路军离开灵壁,只有毕再遇留下不动,估计大军行出有二十多里,就放火烧了灵壁。将领们问:“夜裏不烧,今天白天烧,为什麼”毕再遇说:“夜间火光会照见我军虚实,白天时浓烟尘埃弥漫什麽都看不见,敌人已经失败不敢靠近,各路军马才可以安全行军不用担忧。你们哪知道进军容易撤退难呢”

回到泗州,因为功劳第一,从武节郎破格提拔为武功大夫,授任左骁卫将军。这时丘崈取代邓友龙任宣抚使,发文让郭倪回惟扬,随即放弃泗州。命令毕再遇回盱眙,於是任盱眙军知军,不久改任镇江中军统制,与过去一样兼任太守。因为凤凰山的功劳,任命为达州刺史。当年冬天,金人以数万步骑兵、五百多艘战船渡过淮河,停泊在楚州、淮阴之间,宣抚司发命令让毕再遇增援楚州,派段政、张贵代替他。毕再遇离开盱眙后,段政等惊慌溃散,金人占领盱眙;毕再遇重新攻下盱眙,授任镇江副都统制。

金兵七万人围在楚州城下,三千人守卫淮阴的军粮,又把军粮装了三千艘船停泊在大清河。毕再遇侦察知道这个情况,说:“敌人比我们多十倍,难以靠兵力取胜,可以用计击破。”。於是派遣统领许俊抄小路到淮阴,夜裏二鼓时悄悄来到敌人营垒,各人都携带火石偷偷进入,埋伏在粮车之间五十多个地方,听到哨声一齐点火,敌人惊慌奔窜,活捉了乌古伦师勒、蒲察元奴等二十三人。

金人又从黄狗滩渡淮河,涡口守将望风逃跑,濠州、滁州相继失守,安丰又被攻破。毕再遇对将领们说:“楚州城墙坚固士兵众多,敌人粮草已空,所担忧的只有淮西了。六合是最重要的地方,他们一定会合力进攻它。”於是带兵奔赴六合。随即受命指挥淮东的兵马。金人到达竹镇,距离六合二十五里,毕再遇登上城墙,偃旗息鼓,将士兵埋伏在南土门,在土城上排列着弓丅弩手,敌人刚靠近濠沟,所有的弓丅弩一齐发射,宋军出城迎战,听到鼓声,城上旗帜同时高举,金人惊慌逃命,宋军追击将他们打得大败。金国的万户完颜蒲辣都、千户泥鼹古等率领十万骑兵驻扎在成家桥、马鞍山,派兵将六合围了几层,想烧掉坝上树木,决开濠沟裏的水,毕再遇命令用强弩将他们射退。此后纥石烈都统集丅合兵力进攻更加猛烈,城中的箭用完了,毕再遇让人撑着青罗盖在城上来回走,金人认为是主帅,争着用箭射它,很快城楼城墙上聚集箭就像刺猬一样,共获得二十多万枝箭。纥石烈带兵撤退,不久就增加兵力,环绕六合城四面兵营帐篷绵延三十里。毕再遇命令在城门边弹奏音乐来显示闲暇,同时暗地裏派出奇兵去袭击他们,敌人白天夜裏得不到休息,於是撤退。毕再遇预料他们马上就会再回来,於是亲自带兵夺取了城东的野新桥,出现在敌人的背后,金人於是逃走,追击到滁州,天下大雪,於是凯旋。缴获骡马一千五百三十一匹、鞍六百个,衣服铠甲旗帜与此相当。授任忠州团练使。

三年,授任镇江都统制兼代理山塞、塞塞招抚司事。回到扬州,授任骁卫大将军。金兵围困楚州已经三个月,营房沿续六十多里,毕再遇派将领分路去骚扰游击,宋军声威大大振奋,楚州的包围解除。兼任扬州知州、淮东安抚使。扬州有北方军士二千五百人,毕再遇请求将他们分别隶属建康军和镇江军,每队不超过几个人,使得他们不能哗变。重新打造轻型铠甲,长度不超过膝盖,披臂不超过肘部,头盔也减少重量变轻,马的护甲改用皮革,战车挡板换成木头并在下面设置转轴,使它用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推动或举起来,务求轻便快捷不使它笨重迟缓。敢死军,本来都是亡命之徒乌合之众,毕再遇能够驾驭并发挥他们的作用。陈世雄、许俊等人都是毕再遇推荐的。张健雄自恃勇力凶暴不驯,毕再遇把他的罪行上报朝廷,命令依照军法处死他,其他将领都畏服。

嘉定元年,授任左骁卫上将军。和议达成以后,多次上疏请求退休归乡,赐诏书不允许,授任保康军承宣使,下诏奖励表扬,随即命令他兼领职务奏论政事,提举佑神观。六年,提举太平兴国宫,十年,以武信军节度使退休。去世,享年七十岁。赠官太尉,累积赠官为太师,谥号忠毅。

毕再遇身姿体貌雄伟杰出,早年以拳术勇力闻名,因为当时战事止息,没有机会表现自己。一旦边界战事兴起,其他将领望风奔逃,毕再遇的威望名声才开始显著,终於成为名将。

安丙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淳熙年问进士,调任大足县主簿。任满来朝,陈述蜀地利弊共十五件事,言论都很切实。父亲去世,服丧结束后,徵召任利西安抚司干办公事,调任曲水丞。吴挺任帅臣,知道他有才能,将他邀请来。改官阶,任新繁县知县。母亲去世,服丧期满,任小溪县知县。通判隆庆府,嘉泰三年,郡中发大水,安丙禀告守臣张鼎,发放常平仓的粮食赈济灾民。随即又开凿山石把溪水改道,从此不再有水灾。任大安军知军,发生旱灾,百姓吃饭困难,安丙用自家财产到下游买了几万石米来救济。事情报告皇帝后,下诏增加一级官阶。

开禧二年,边境战事正兴起,程松任四川宣抚使,吴曦作他的副职,安丙向程松陈述十件值得忧虑的事情。接着程松到汉中开立府署,经过三泉,夜裏延请安丙商谈。安丙又向程松说吴曦一定会贻误国事,程松没有理会。因为安丙曾做过他父亲的门客,素来了解吴曦。不久吴曦奏请安丙任随军丅转运司,住在河池。此时梁、洋两地的义士正袭击攻取了和尚原,不久又被金兵夺回,守将弃甲逃走。十一月戊子,金兵进攻湫池堡,攻破天水,从西和进入成州,宋军溃败,吴曦搁置不问。金兵大肆抢掠关外的四个州,如入无人之境,宋朝军民无处逃命。吴曦已暗地派他的门客姚淮源与金国人交往,到这时吴曦回到兴州,将安丙留在鱼关,不久又发命令让他回到武兴。十二月丙寅日,金国人拿着他们的诏书以及金印到置口,吴曦秘密接受,公开说金国使者想取得四个州以便讲和,写信劝程松离开。癸酉日,吴曦接受金国的诏书称蜀王,在四川各处贴榜宣告。三年正月甲午日,吴曦冒称伪号建置百官,向金国称臣,用那个月作为元年,改兴州叫兴德府,任命安丙为中大夫、丞相长史、代理行都省事。

在这以前,从事郎钱巩之跟随吴曦在河池,曾经梦见吴曦在神庙祈祷,用银杯作玻来扔,神站起来对吴曦说:“公有什麼怀疑的公有什麼怀疑的以后的政事已经交待给安子文了。”吴曦没有领悟,神又说:“安子文有才能,足能够办理这些事。”钱巩之醒后,心裏对这事很惊异,就一一告诉了吴曦。事情发展严重,安丙不能够脱身,考虑到白白送死没有好处,表面上参与暗地裏却在谋划。於是和杨巨源、李好义等人谋划诛杀吴曦,记载见杨巨源、李好义传。徐景望在利州时,驱逐朝廷官员,把持财务赋税。安丙派弟弟安焕去联络各位将领,相互击掌约定,等到徐景望被诛杀,军民没有敢喧哗的。於是传达文告到各道,安居如前。吴曦僭位共四十一天。三月戊寅日,陈述吴曦反叛的经过以及假藉圣命平定叛贼乘便赏赐有功人员的情况,自我弹劾等待治罪,用盒子装着吴曦的首级、违反圣制的器物与吴曦接受的金国人的诏书金印以及隐藏的庚牌交给驿使。

朝廷刚听到事变时,不知该怎麽办。韩侂胄给吴曦的信中,也说“接着就颁布领地的封赏”,紧急召见镇江府知府宇文绍节询问,宇文绍节说:“安丙不是依附叛逆的人,一定能讨平叛贼。”於是秘密用锦帛写信说:“安丙素来以才能受到称赞,有志向建立功劳,如今听到吴曦图谋不轨,你被他们胁迫,考虑到凶徒的气焰正嚣张,恐怕重新给蜀造成灾祸,所以权且听从他们罢了,哪有一天忘记君王父亲的如果能够对付吴曦报效国家,来证明自己的本来心意,就应当特别奖赏,即使是二府这样高的职位也不吝惜。更应考虑合适的时机,务必使事情成功,以不辜负委托嘱咐的意思。”信还未送到,捷报传来,朝廷上下喜形於色交相

《殷浩》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殷浩》人物故事小传

《殷浩》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殷浩》人物故事小传 殷浩(公元—356年)字渊源。东晋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人。(《晋书》本传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