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云门寺
韶关云门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郊,是广东省佛教名刹之一。云门寺建筑气势宏伟,环境幽静,是一处旅游和朝拜的胜地。
云门寺的历史
云门寺创建于唐朝,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唐代僧人法海禅师曾在此传授佛法,使得云门寺成为广东佛教的重要中心之一。在明清两代,云门寺更是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和资助,成为了广东佛教的中心之一。
云门寺的建筑
云门寺的建筑气势宏伟,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等。其中,大雄宝殿是云门寺的主殿,建筑面积达到了一千多平方米,内部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众多佛菩萨的塑像。观音殿则供奉着观音菩萨的塑像,是信众们朝拜的主要场所。
云门寺的朝拜
云门寺是广东省内的重要佛教圣地之一,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信众前来朝拜。朝拜的流程一般为:先到山门前烧香礼佛,然后进入大雄宝殿,向佛像叩头祈福。最后,到观音殿前,向观音菩萨祈求保佑。
云门寺的旅游
除了朝拜外,云门寺也是一处非常适合旅游的地方。在云门寺内,游客可以欣赏到古色古香的建筑,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此外,云门寺周边的自然风光也非常优美,游客可以在此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云门寺的交通
云门寺位于韶关市南郊,交通十分便利。游客可以在韶关市内乘坐公交车到达云门寺,也可以选择自驾前往。如果是从广州出发,可以乘坐高铁到达韶关市,再转乘公交车到达云门寺。
朱总司令的故乡是四川省仪陇县,他是在仪陇县出生的,也是客家人。
广东韶关乳源县是他的祖籍,也就是祖上居住的地方。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书中,开宗明义告知世人:“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
四川仪陇县档案馆馆藏的清同治十年《朱氏宗谱》,详实地记载了朱氏始祖朱聪、朱万父子从明成化年间自闽迁粤,在韶关乳源县龙溪枫树坪、梯下朱家陇定居二百多年后,至清康熙53年朱仕耀“携带家眷移居四川”,初定居于四川顺庆府广安县龙台寺李家岩,后再迁至仪陇县马鞍场琳琅寨。朱仕耀与林氏夫人有四个儿子,即开先、满先、兰先、文先。今在仪陇县的朱氏族人,是朱仕耀第四子朱文先的后裔,即朱德元帅的祖先。
如今四川仪陇县的客家人也多半是来自粤北韶关地区。
周姓文明仁、义礼的字辈是在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
据史书记载,周姓始祖周成旭是宋朝时期在广东地区定居的,他的后代逐渐在广东省各地发展壮大。而在韶关市始兴县,周姓家族也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在始兴县的周姓家族中,文明仁、义礼是其中的两个字辈。这两个字辈代表了周姓家族的高尚品德和家风。
实际解答方式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专业书籍来查找周姓家族在广东省各地的分布情况,以及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和贡献。同时,也可以通过走访当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和博物馆来了解更多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在拓展说明中,需要注意段落清晰,排版美观,避免段落过于稀疏或拥挤。同时,要注意序号的完整性和协调性,避免序号残缺或排序错乱,序号要采用统一样式。在拓展说明中,可以进一步介绍周姓家族在广东省的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家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以丰富回答的内容,使其更有参考价值。
灼灼闽粤花·韶关之旅·罗浮山·“南土蓬莱”
“南粤名山数二樵”。西樵山以幽雅秀丽闻名,东樵山则以山势奇特雄伟见称。东樵山又名罗浮山,地处东江北面,横跨博罗、增城、龙门三县,纵横广袤500里,计有大小峰峦四百三十二座。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从高空往下眺,整座山脉宛如一朵千瓣莲花,昂首怒放;前后左右的山峦,如拱如抱,恰如一片片花瓣。史家司马迁云:“名山五千,五岳作镇,罗浮括苍辈十山,为之佐命。”可见早在汉代,就以罗浮为五岳之外第一名山了。罗浮山兼备西樵的幽雅秀丽,丹霞的陡峭峻拔,鼎湖的山光水色,因而“五岭众山皆拱附”,素有“岭南第一山”、“百粤群山之祖”美誉。
罗浮山还是扬名海内外的宗教圣地,道教称之为“天下第七洞天、第三十一泉源福地”。这里有罗汉、滴水、通天、伏虎等七十二个石室幽岩;有蝴蝶、夜乐、桃源、水帘等十八洞天;有冲虚、九天、黄龙、白鹤、酥醪五个道观;还有华首、延禅、宝积、明月、龙华五个佛寺。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尊崇的宗教地位,吸引着众多文人雅士登临题咏。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考罗浮始游者安期生;始称之者陆贾、司马迁;始居者葛洪;始疏者袁宏;始赋者谢灵运。”苏东坡《初食荔枝》诗,漾溢着热爱罗浮山的 :《“南土蓬莱”》古诗句出处: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后汉书·郡县志》载:“博罗有罗山,以浮山自会稽浮来傅之,故名罗浮。”《罗浮记》也云:“浮山乃蓬莱之一岛,尧时洪水所漂,浮海而来,与罗山合而为一。”民间有浮山泛海嫁罗山传说。东海龙女与南海龙子私定终身,两龙王盛怒之下,将龙女囚禁于蓬莱孤岛,置龙子于罗山下古井中。海底巨灵龟驮着孤岛漂向罗山,龙女紧抱龙子,刹那间天崩地裂,浮山与罗山合二为一,成了罗浮山。有诗歌吟此故事:“浮山泛海自东来,嫁与罗山不用媒;合体真同夫与妇,生儿尽作小蓬莱;四百三十二儿孙,上界飞云势并尊;浮岳不将罗岳去,白云长锁洞天门。”
从地质成因来看,罗浮山形成于约七千万年前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天崩地裂的燕山地质运动使地壳地层褶皱断裂,巨大的花岗岩体受挤压隆起,再经过几万年风雨侵蚀,逐渐形成奇峰突兀、洞壑处处的罗浮山。
冲虚古观话葛洪
罗浮山原有九观十八寺,寺、观建筑宏丽整齐,享有“神仙洞府”雅誉,宗教影响远及东南亚一带。不过西面的白鹤观、黄龙观,北面的茶山观、酥醪观等多已破败不堪,只有冲虚古观仍矗立于参天古木林中,依然昭示着罗浮山昔日显赫的宗教地位。
冲虚古观,建于东晋咸和年间,它坐北朝南,北倚狮子峰、南临白莲湖,初名南庵,是东晋葛洪炼丹、修道处。葛洪曾到广州拜南海太守鲍靓为师。鲍靓推重葛洪才华学识,将女儿鲍姑许配给他。葛洪夫妇共讨道教要旨,炼丹制药,并热心为当地群众采药治病。后葛洪回故乡江苏。晋元帝司马睿时,葛洪被任为丞相,赐爵关中侯。但葛洪醉心于寻仙访道,得知交趾出丹砂后,便弃官偕鲍姑再次来广州,为广州刺史邓岳挽留,居于罗浮山,在南庵修道炼丹、采药济世、著书立说,开创了岭南道教圣地。405年,晋安帝义熙初置“葛洪祠”,唐玄宗天宝年间扩建为“葛仙祠”,宋元祐二年(1087)哲宗赐名“冲虚观”,一直沿袭至今。冲虚古观历代香火鼎盛,唐宋尤为兴旺。据传杭州西湖的黄龙洞和香港九龙的黄大仙观,均为其分支。
冲虚观历代屡经兵燹,一再重修。现存殿宇为清嘉庆年间修葺。门口有楹联:“典午三清苑,朱明七洞天”及“玄景空不空,四百峰峦朝紫府;尊躬上不上,五千道启玄门。”观内有“长生井”,相传一千六百多年前,葛洪曾从此井取水炼丹,有诗曰:“传闻地献宝,灵液出凤草,每日汲三升,何必安期枣”盛赞该井水甘冽清香,经常饮用,不用吃安期枣这“仙果”也可长生永世、尸解成仙。
冲虚古观左边,是罗浮十八洞天之首的朱明洞。朱明洞乃道教称呼,意为“朱明耀真之天”。据屈大均《广东新语》介绍,秦时,道教安期生最早抵此;后朱灵芝、葛洪等先后来朱明洞修道炼丹。明南京礼部尚书湛若水(增城人)以九十多岁高龄,在朱明洞精舍讲学,“从游者三千余人”,逐渐为岭南道教圣地。
在冲虚古观前的白莲湖畔,葛洪建有南庵“都虚”,并于庵左侧盖“炼丹房”,丹房四角挂有宝剑古镜等物。炼丹灶基座由花岗石砌成八角形,按方位,分别雕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图形,以及瑞鹤、麒麟等灵禽异兽嘉树图案。据《稚川真人校正术》记载,丹灶四周还按道家五行学说,东南西北中,分别填上青、黄、赤、白、黑五色土。在炼丹灶上置“金鼎”,称“未济炉”。其底座为三个鼎足,座上呈罐形,恰似太上老君的葫芦药瓢;葫芦中间,有一条可转动的柄,鼎盖则为荷叶形。这样的炼丹灶,就当时工艺水平而言,可称世界之最了。葛洪炼丹时,据《抱朴子·金丹篇》载:“先斋戒百日,沐浴五香,至加清洁,勿近污秽及与俗人往来;又不令不信道者知之,毁谤神药,药不成矣!”同时,还要安心守护,致祈祷之词。这样,七七四十九天,九转丹成,金丹就可炼出。
中国金丹术和古代化学的最大发现,是硫化高锡。葛洪用硫黄、丹砂和锡等多种矿物质炼制成硫化高锡的悬浮液,即“金液”。他的炼丹理论,比八世纪阿拉伯炼丹家吉博早四百多年。
其实,金丹术宗旨,并不单纯是冶炼黄金,炼丹的过程,就是化学药物的制炼过程,而化学药物的生产和临床应用,正是我国古代医药学的伟大贡献。葛洪继承了炼丹家左慈、郑隐衣钵,在炼丹中逐步掌握了丹药的药性,并应用于医疗实践。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西斯学院院长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我深信,整个医学化学源于中国”,并认为“公元四世纪早期,道家中产生了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炼金术士抱朴子”,对葛洪的评价是很高的。
葛洪炼丹灶右侧有八角形的水池,池旁有一巨石,即古钓鱼台,上刻清代诗人丘逢甲题诗:“仙人洗药池,时闻药香发;采药仙人去不还,古池冷浸梅花月。”这即是葛洪清洗草药的地方——仙人洗药池。据《罗浮山志》载:“书堂坑南,有石臼三,药槽一,乃葛稚川炼药之遗石。槽亦天成,槽下为一瀑布。”葛洪有着广博的医药知识,炼丹之余常登山采药,对各种中草药进行鉴别,在《抱朴子·仙药篇》中记述了许多药物的特性和功效。他根据长期医疗实践经验写成《肘后备急方》和《金匮药方》二书,均为我国较早的珍贵医学著作,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仙衣化蝶共翩跹
“蝴蝶洞天”也是罗浮十八洞天之一。这里,每到春夏之交,团扇大的彩蝶,成双成对,翩翩起舞,五彩缤纷,迷人眼目。民间流传着一段葛洪尸解、仙衣化蝶的神话传说:据说葛洪临死时(363),把流传了几代的《灵宝经》、《太平经》、《 经》、《黄白要经》、《枕中五行经》、《白虎符》、《五岳真形图》等道家经典以及《抱朴子》、《神仙传》等著述传授给弟子安海君、望世等人。然后,写信给广州刺史邓岳,说是要“远行寻师、尅期即发。”邓岳收信后匆匆赶来与他告别。葛洪沐浴薰香来到朱明洞朝斗坛上,仗剑面南,默诵真经,“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时年八十一岁。葛洪仙逝后,“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葛洪经年采药济世,深受罗浮山民爱戴。当地百姓听说葛洪要升仙班,纷纷赶来送行。只见葛洪遗下的道袍,顿时化成碎片,变幻成千万只彩蝶,盘旋起落,好似在向送行者致意。最后,这些彩蝶聚集于云峰岩下,形成今日的蝴蝶洞。所以屈大均说:“大蝴蝶者,葛稚川之遗衣也,衣化为蝶,蝶化复为衣。”
清冽甘甜卓锡泉
在玉女峰罗汉岩峭崖下,有卓锡泉。其井沿以花岗石砌成六角,宽约2尺,深尺许,旁有九孔以通泉脉。诸泉在石上喷涌而出,水质清冽甘甜,深受苏东坡推崇,誉为“岭外诸泉之冠”。据《罗浮山志》载: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高僧景泰禅师来到罗浮山结茅为庵。因当地山中缺水,景泰高僧卓锡(即立锡杖)于地,泉涌而出,故名。又记载曰:泉水无论旱涝,不干不溢,永齐井口。泉水下注潭中,潭水清澄碧净,是为锡杖潭。唐中宗李显时,僧人怀迪于卓锡泉旁建“中阁”,宋初改名宝积寺。宋绍圣元年,苏东坡游罗浮山,“饮梁僧景泰禅师卓锡泉,其品味出江水远甚”。特地撰写了《书卓锡泉》赞道:“予昔自汴入淮,泛江浙归蜀,饮江淮水盖弥年。既至,觉井水腥,惟百余日然后安之。以此,知江水之甘于井也,审矣。今来岭外,自扬子江始饮江水,及至南江益清,驶水益甘,则又知南江贤于北江也。近度岭入清远峡,水色如碧玉,味益胜。今游罗浮,酌景泰禅师锡杖泉,则清远峡水又在其下矣!岭外惟惠人喜斗茶,此水不虚也。”从此,卓锡泉名声远播,扬名海内外。用卓锡泉水煎罗浮茶,芬芳勃发,经宿不消,深得人们好评。
广东韶关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这里曾经是石祥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马坝人的故乡。在这里有着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风景,更有许多古老传承的民俗习惯,值得大家来此进行一番探索。
1、风采楼
风采楼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风采路邮政大厦旁,西望武水,东临浈江,是明代宏治年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北宋名臣余靖而建,屡经重修。因余靖有“更加丰采动朝端”之誉,故名丰采楼。明代学者陈白沙所书“风采楼”墨迹柔韧苍劲、潇洒俊逸,镌刻成石匾高挂门楼。风采楼高约22米,楼体重檐碧瓦,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整座建筑物雄伟独特,气势轩昂,是韶关市的标记建筑。
2、韶州府学宫
韶州府学宫(即韶州孔庙坐落在广东省韶关市区繁华地带风采路,与韶关市标志性建筑风采楼相邻。史载,韶州府学宫始建于中国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明万历年间毁于火灾,随即重建。此后清康熙、雍正、道光、同治年间均有维修。现时看到的大成殿是韶关市现存惟一的明代建筑。韶州府学宫大成殿被省办公厅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韶州府学宫原是一组庄严雄伟的建筑群。包括有明伦堂、东西两庑、大成殿、崇圣殿、尊经阁、名宦祠、乡贤祠等,占地近万平方米。曾是粤北最重要的官方教育机构,学制分文武两类。
3、韶关芙蓉山国家矿山公园
韶关芙蓉山国家矿山公园园区总面积217平方公里,集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传承矿业文化和休闲观光功能于一体,是中国首批28个国家矿山公园之一。芙蓉山是韶关的历史文化名山,史书记载2100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道士于此修道炼丹,唐朝时又有僧人在此建庙,是道佛两栖的圣地,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许多诗篇。芙蓉山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曾经有过辉煌的煤矿和石灰岩矿开采历史,至今山上仍然残存大量采矿遗迹。
4、韶关市博物馆
韶关市博物馆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区工业西路,是一个以地方史志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新馆于2001年3月竣工,馆区占地17300平方米,是韶关市政府近年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重点文化设施,也是韶关的标志性建筑。韶关市博物馆收藏陈列本市出土的历史文物、革命战争年代遗留的革命文物以及其他各类传世文物。现有各类藏品5000余件,多数为本市出土的历代文物,其中以东汉及两晋时期的一批陶制模型器最为珍贵,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5、南华寺
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离韶关市区南约24公里。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祖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因禅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称六祖道场。南华寺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多平方米,由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建筑群组成。建筑除灵照塔、六祖殿外,都是1934年后虚云和尚募化重修的。
寺内文物
六祖真身
六祖真身像是南华寺最珍贵的文物,六祖真身像供奉在六祖殿内,坐像通高80厘米,据广东省考古学家徐恒彬、韶关市博物馆和南华寺僧人考证和研究,六祖造像是以六祖惠能的肉身为基础夹_法塑造而成。
五百罗汉群像
寺内木雕五百罗汉造像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宋代木雕五百罗汉群像。明朝曾经重新饰金,清光绪年间,曾补雕过133尊被火烧毁的罗汉。1936年,虚云法师主持修庙时,将大部分木雕罗汉藏在大雄宝殿里三尊高达15米大佛的腹中,直到1963年才被发现。现存360尊,其中有133尊为清代补刻。有154尊罗汉像上刻有铭文。从铭文中可以看出,这五百罗汉像雕于北宋仁宗庆历三年至八年(1043年-1048年,由“会首弟子”杨仁禧组织募化和雕造这批罗汉像,捐造者有商人、手工业者、僧人和平民等,匠师有张续、蔡文贽、廖永昌、王保、郝璋等。每尊造像都用整块木坯雕成,通高495至58厘米,直径235至28厘米,木料主要是柏木,少量为楠木、樟木或檀香木。每尊像由底座和坐像两部分组成。这些罗汉造具有相当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
千佛袈裟
千佛袈裟是罕见的唐代传世刺绣,绢底呈杏**,上面绣有一千个佛像,佛像全部为结跏趺坐式,手式有入定、接引、说法、合掌等,口、鼻、眼和发髻清晰分明。用金线绣出形象,然后以蓝色、浅蓝色、朱红色、**丝线陪衬,再绣蓝色背光。四周是十二条形象生动的蛟龙。据广东省博物馆有关专家考证,此袈裟是唐中宗赐给六祖惠能法师的。
武则天圣旨
唐代女皇帝武则天,于万岁通年元年(公元696年,御赐南华禅寺六祖惠能大师圣旨一道,长140厘米,宽42厘米,纸质,楷书首尾及边用绫装裱。
其他文物
南华寺还有北齐昭帝皇建元年(公元560年的铜佛造像、唐代花缎袜、六祖坠腰石、唐代铁质观音殿、天人像、释迦牟尼像、明代四大天王木雕、清代五百罗汉瓷瓶、明代金书《华严经》残卷等文物,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6、罗坑大草原
罗坑大草原在广东韶关市曲江区罗坑,有山有水有牛还有鸟。所谓大草原其实就是罗坑水库区草地,属韶关所辖。东连樟市镇,南接清远英德市英红镇、横石塘镇,西邻乳源县大布乡,北毗武江区江湾、龙归二镇。罗坑常年平均温度1910℃,昼夜温差较大,降雨量丰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为高山草原,穿插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别有一番风情。现在暂无开发,但是因为驴友去的较多也比较成熟,是烧烤、露营好地方,有停车场,有荷花池,有农家菜。
7、金鸡岭
金鸡岭,位于广东北大门岭南第一镇之称的坪石镇,距韶关市103公里,属乐昌市管辖。因岭的西北峰顶有座巨石,貌似雄鸡,昂首北望,引颈欲啼,故而得名,是广东省八大风景之一。从坪石镇中心街处金鸡岭大门拾级而上,就可看到高耸入云,丹崖绝壁的一字峰,一字峰长350余米,宽3-6米,似一巨大屏障,它正看成墙,侧视成峰,俯瞰成龙。
韶关是客家大本营地区,客家方言是该地区最为通行的方言,客家话在韶关民间有韶关话之称(区别于老韶关话即土话),根据韶关地区移民来自不同的地域,比较韶关各方言点语音的异同,将粤北东北部的南雄、仁化、始兴一带的方言划归客方言,看作赣南客家方言往粤北方向延伸的老客家话,而自乐昌、曲江、乳源一带韶关中轴的方言则划为新客家话,这是符合粤北客方言分布的实际的。熊正辉同志曾把粤北的客家话划分为粤北片和粤台片的韶南小片两个地区。包括南雄乌迳和仁化长江在内的粤北东北部方言也应当划归为该地区的客家方言。
据《简明广东史》记载,西晋永嘉年间已有少量中原人经鄱阳湖沿赣水进入粤北(含韶关),说明早在两晋时期,韶关境内就已有客家方言流行,但今日韶关大多数客家人,他们的迁徙年代一般早者始于宋,晚者止于明末清初,其中以元末明初迁入者为多。韶关客家人有直接从福建迁来者,亦有经今江西湖南两省或粤东、粤北各县辗转迁来。对于一些自称祖先于清代从粤东、粤北各县迁来的客家村民,再追究其渊源,仍然会与福建发生渊源关系。已知宋代较早徙入粤北的客家人,是翁源昆山和周陂的部分陈姓人氏。其祖先原在江西聚族而居,因地少人多,于嘉佑七年 (1062 )分迁度岭入粤。稍后,有原籍彭城的刘姓人为官入粤,初居潮州,后转程乡 (今梅县)、兴宁及翁源。到了明朝取代元朝之际,陈友谅曾经在南方称帝,传说朱元璋在粤北地区攻打陈友谅时,不慎中了一支冷箭,一怒之下便下令把韶关荡平杀光,历此浩劫,整个韶关只剩下百十号人丁,许多客家人在这之后,才由闽西赣南粤东等地填补进粤北,如今居住在韶关的便是明清两朝迁来的客家人后裔,尤其是明代成化年间,是闽西等地客民向粤北入迁的高峰期,只有到了这个时期,粤北客家民系才逐渐形成。此后在明末至清朝与其他客家大本营城市共同参与客家人第四、第五次大迁徙,如南雄新丰客家人迁徙广州增城、从化,翁源客家人迁徙到广西陆川,乳源乐昌客家人迁徙到四川邻水、仪陇等等,都体现了韶关在客家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韶关的客方言,分布面很广;翁源、新丰、仁化、始兴、南雄五县市,为纯客方言区;曲江、乐昌、乳源三县市,客方言区占多数;浈江、武江县,客方言虽不占优势,但相当部分乡镇、尤其在城区,客方言基本可以通行。因此,客方言是韶关最主要的汉语方言。引用谭元亨和广东客属海外联谊会组编的《韶关客家》的韶关客家分布资料提到韶关客家,韶关(2003年)现有人口约315.69万,客家人占了80%以上,约有263.64万人。可知道当时韶关其他方言使用人口有5205万。
2012年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汉语方言卷》B1-17将韶关客语按语音类型区分,主要划分为两大片:一是广东客家方言粤台片龙华小片,主要分布在韶关的曲江、 武江 、浈江、乳源、新丰,人口约1013万;二是广东客家方言粤北片,主要分布在韶关的乐昌、仁化、翁源、始兴、 南雄,人口约17696万。
韶关是一个以客家人为主的地区,在韶关市及其下辖的七县市三区中,客家人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80%,整个韶关市通行客家方言的地区大约占80%以上,通行土话方言和粤方言的地区加在一起来还不到20%。韶关市区客家人占608% (其中曲江835%⑵ ,浈江武江不详,保守各占当地一半); 2个县级市南雄9761% 、 乐昌70% ;1个自治县乳源80% ;4个县 新丰100%、 翁源9955% 、始兴98%、仁化98% ;照理来讲,韶关方言以客家话为主,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在韶关城区中心地带却出现了以白话为主的“方言岛现象”。据当地人介绍和资料查找得知,白话传入韶关的时间不长,早期白话人口为清末从清远县迁来。大部分农村及墟(街)镇白话人口为民国时期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1938年)前后从广州市及周边白话县份迁来(时称“走日本”),当时韶关由于省府迁韶成为了广东省的临时省会(1935-1945),广州、南番顺、中山等地的难民大批逃入韶关,仅韶关市区,人口就从六七万人一下子增加到24万人。光复以后, 大部分逐步回迁原籍,但也有部分在本境安居落籍。今韶关市各地操粤语的居民其中相当一部分即那时流落粤北的广府人的后裔,原住民称之为“韶三代”。
此时广州话还未普及,本城人内部基本还是讲本城话,只有对外才使用客家话和本城话,而本城话真正受广州话影响是20世纪50年代反地方主义的政治运动,在这场政治运动中,当时韶关市区的街委会干部因外地人听不懂本城话,要求本城人不要讲本城话,因此本城人只能偷偷在家讲本城话,对外讲广州话。政治运动结束后,本城人也就慢慢地习惯了讲广州话,本城话也就逐渐退出了交际的舞台,三大改造后由于国际上的原因,特别是冷战时期,中国和苏联关系持续恶化,战争气氛浓郁。国家为了保护工业,看上了韶关这里多山,易守难攻,水源充足。决定将广东的重工业迁到韶关,同时建立了韶关钢铁厂、韶关冶炼厂、韶关齿轮厂、凡口铅锌矿、大宝山煤矿、曲仁煤矿等重工业企业,以至于迁徙的时候,带来了很多广州劳动力参加小三线建设,再加上“文革”时,一批广州知青和文化人的“流放”,广州一带的“广府话”使用广州话的人口逐渐增多,在韶关市区( 浈江和武江的城区)取代了客家话成为具有权威性的地方方言,成为了白话方言岛。而韶关市区城郊与广大农村通行客家话,以说土话或客家话为主,在境内城区客家话亦有少量分布,白话在农村人口不多却占优势,但因广播电视日益普及和广韶人员来往日益频繁,使韶关市区的本地年轻人多以会说白话为荣。越来越多其他方言人口学讲白话,一些土话村庄已经或正转变为白话村庄,船民后代已基本改说白话。82年前本城土话虽然在韶关市区很通行,但周边客家人进城同本城人交往时,不是客家人使用本城话,而是本城人使用客家话,如今,韶关市区由原来的客土方言区经过82多年的时间演变成现在的一个客粤方言方言区,形成了“客中有粤土”的方言格局。
不过,自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珠三角和韶关市区在政治、经济上的强大优势,粤语的势力不断扩展。现在粤语通行区已经从韶关市区逐渐延伸到各县(市、区)的城区甚至乡镇中心地带,如乐昌原来通客家话和土话的乐城镇和河南乡(今乐昌市区),坪石镇在近年来有人开始说着已经是很接近广州话的粤语了,而仁化和乳源(除古母水和大布一带的部分操勾漏片阳山话的居民外)则是讲广府白话的人少数来自粤语区,多数则为自觉学习和运用第二方言的本地客家人。
韶关像广州、深圳等市一样,是个移民城市,包容性强,具有先天的语言天赋,具有先天的语言天赋,讲客家话不比梅州人差,讲广州话不比广州人差,讲普通话不比深圳人差。韶关人不排斥外来人员,也不排斥他们的语言,粤语和普通话在韶关传播开来以后,得到韶关本地客家和土话市民的认可而通行。现在城区土话和客语者大部分都会说普通话,约七成半以上的人会说粤语,但在非正式场合,人们比较喜欢用客家话和土话交谈,遇上不会说客家话和土话的人,韶关人是很乐意使用普通话还有粤语的,许多在韶关市生活了二三十年的广府人和外省人至今仍不会说客家话和土话,却并不感到生活上有多大的不便。
游汝杰、邹嘉彦(2004)认为,就中国社会语言生活而言,根据语言(或方言相同)的社会功能,可以把它们分为顶层语言、高层语言和低层语言,顶层语言一般都是普通话,高层语言和低层语言不同的地方不同。在韶关,韶关土话属于低层方言,普通话属于顶层方言,客家话和粤语属于哪个层次的方言呢?在粤语未进入韶关之前,客家话无疑是韶关的高层方言,而粤语主要是从抗日战争时期起逐渐在韶关境内通用成为韶关市区主流语言,虽目前有望取代客家话成为韶关市的高层方言,但客家话千百年来天天传播,人人传播,空间之广,频率之密,其在韶关的区域面积、人口均占全市的绝大部分,广大城乡普遍使用,而且还是瑶族与韶关本地汉族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由此可见,客家话在韶关方言中的“领主”地位,粤语广州话虽然在韶关市区也很有市场,但是客家话属于韶关本土语言,韶关的本地族群是客家人,韶关的7县市1区,日常生活语言就是客家话,在这些地方的政府机构,虽然要求用普通话,但是客家人之间工作交流通常还是会讲客家话,客家话是会唤起乡亲情感的语言。且从文化上看,客家语言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客家文化是韶关的主流文化,韶关作为客家文化的大本营,在维持客家文化核心价值观上起着重要作用。这种趋势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维持。而韶关白话属于广义上的广州话,是广州话北上韶关和韶关本地语言融合形成的一种方言,和香港白话、省内的湛江白话,广西的梧州白话、南宁白话一样语言面貌新,是近代广州话移民扩张的产物。相对于韶关其他方言来说,才是真正的客家话。严格来说韶关白话不算是最符合本土定义的语言,如果从1938年广州沦陷开始算起,韶关白话包括乐昌白话、英德白话、连州白话在内,也就只有83年的历史,是晚近的抗日战争期间由珠三角迁入韶关的。所以这也就为什么韶关市区内说着广州话的居民,至今能称得上“老韶关”者,大都亦不过仅有三四代的居住历史而已,而在郊区说着客家话和土话的人,在韶关族谱记载都有五六百年的居住历史,子孙繁衍也有15-20代。韶关白话虽为强势方言,但其距离粤语核心大本营远,在韶关往往以白话方言岛的方式存在,处于本地客家话包围之中,受其影响的痕迹明显,某些特点已带上本地客家话的成分,这也是长期融合和双语渗透的结果。
在韶关的历史名人中,最为知名的当属唐代名相张九龄了,在政治方面,他官居同平章事,对国政和时局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为唐玄宗所重用;文学创作上,他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都为后人所传诵。
唐仪凤三年(678),张九龄出生于韶州曲江,也就是今韶关曲江区一带。他虽然不是出生于名门望族,但祖上三代为官的经历,对他有着很大的影响。据《旧唐书》记载:“九龄幼聪敏,善属文。”十三岁时,张九龄将自己所写的文章交给时任广州刺史的王方庆,王方庆看罢,“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
韶关还出了一位名将,他就是南朝陈朝的开国元勋侯安都。梁天监十八年(519),侯安都出生于始兴郡曲江县,即今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带,据《陈史》记载:“安都工隶书,能鼓琴,涉猎书传,为五言诗,亦颇清靡,兼善骑射,为邑里雄豪。”
出身富贵的侯安都从小并没有像很多富家子弟一样不思进取,而是学文习武,全方位发展。太清二年(548),侯景之乱爆发,侯安都很快集结起一支三千人左右的队伍,准备进京救援。后来,当地太守陈霸先起兵救驾,侯安都便率众归附。
宋朝名臣余靖
余靖(公元1000-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曲江人。自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以及佛道之书,无所不通。以尤以文才拨萃,著称乡里。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中进士,初为赣县尉,后到京任秘书监,负责掌管典籍文书,入崇文馆主持校勘《史记》、《汉书》、《后汉书》,并写出了《三史勘误》四十卷。景右二年(公元1035年),余靖因谏留范仲淹,与尹洙、欧阳修一同被贬。他们被天下称为四贤。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余靖、欧阳修、王素、蔡襄一起被擢为谏官,时论重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明朝大将陈璘
陈璘(1543-1607),字朝爵,号龙崖,翁源县龙田铺人(今周陂龙田村)。遴少怀大志,身材魁梧,膂力过人,结交多贤豪,相与谈剑术,讲韬略,尽得其秘。在国家民族内外患之际,璘决心从军报国。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潮州、连江等地区数万人起事,粤中大震,总督下令熟兵法者爵万户。此时,璘献策军门,总督大为赏识,即署把总军衔,命璘领兵前往平息,升为指挥佥事。平息英德起事,升广东守备。
韶关云门寺
本文2023-10-09 02:27: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1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