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6收藏

元曲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第1张

元曲四大家:

1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2白朴,代表作《梧桐雨》;

3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

4郑光祖,代表作《 倩女离魂 》。

其中以关汉卿最负盛名。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 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元曲是汉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阳春曲(题情)

白朴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你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

阻越情锨。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

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

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双调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

夜阑灯灭。

[乔木查]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

荒坟横断碑,不辩龙蛇。

[庆宣和] 投至狐踪兴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知他是魏

耶?知他是晋耶?

[落梅风] 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奴硬将心似铁,

空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兴

鞋履相别。莫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妆呆。

[拨不断] 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

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 蛩吟一觉才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

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穰穰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元曲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 1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2白朴,代表作《梧桐雨》; 3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4郑光祖,代表作《 倩女离魂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