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请问他的作者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请问他的作者是谁?,第1张

先秦诸子(古文《尚书》系晋人伪作)。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2018年11月,清华大学战国竹简研究成果发布,其中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

其「部份篇目」内容的来源可靠性从南宋开始遭受怀疑。清初,这些篇目在主流学术界被定作「伪书」,甚至排除出《尚书》之外。近十多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研究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对古代尚书文献的认识。

扩展资料

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

然而,在西晋永嘉年间,及一篇孔安国传和一篇《尚书序》,当时《秦誓》一篇已佚,所以这部《尚书》共有59篇。现今流传两千多年的《尚书》,大多是根据梅赜所献的这个本子编修。

《尚书》所遭劫难颇多。清代段玉裁在《古文尚书撰异》里说:“经惟《尚书》最尊,《尚书》之离厄最甚。秦之火,一也。汉博士之抑古文,二也。马、郑不注古文逸篇,三也。魏、晋之有伪古文,四也。唐《正义》不用马、郑,用伪孔,五也。天宝之改字,六也。宋开宝之改《释文》,七也。七者备而古文几亡矣。”

正国级甚至还要更高,比如吏部尚书相当于组织部部长,户部尚书相当于发改委主任加人民银行行长国资委主任,现在部门职能分的很细了,要知道,过去,六部尚书是位极人臣了,甚至手中实际权力比宰相还要大,比如清,六部尚书比军机大臣实权要大

  《尚书》内容提要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体史书,是关于上古时代的政事史料汇编。《尚书》按朝代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按文体分为诰、训、谟、誓、命、典六种。主要记载了上古帝王有关政事和治国的言论,也保存了古代经济、地理及社会性质等方面的珍贵史料。

 《尚书》原称《书》,系上古各朝史官记录,非成于一人之手,后由孔子编订,战国时已有很高的地位,在《荀子》一书中已把它称之为“经”,汉代改称《尚书》。尚者,上也。“尚书”意即上古之书,是汉人对它的尊称,也可见古人对它的重视。

 《尚书》有珍贵的上古文献价值,也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内中如周公诸篇,对中国后世政治思想影响巨大,堪称儒家思想的渊薮。《尚书》也有较高的文学成就,语言生动,有浑厚古雅的气势和质朴的美感,汉代《尚书大传》引子夏语,谓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离若参辰之错行”。不过,由于时代久远,对于今人而言,《尚书》文字佶屈聱牙,艰深晦涩,让人望而却步,差不多是十三经里最缺乏“亲和力”的了。但是,我们不能要求两千多年前的史官用我们今天的文字。不知古无以论今,看看古代名君圣主如何“协和万邦”,农业如何发展,盘庚如何迁都,武王如何伐纣,至少,看看古代的王侯将相如何说话,也不失为一件快事!

 《尚书》版本很多,有宋刊巾箱《八经》本等。注本中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较为完备。今据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整理。

《尚书》释义

 《尚书》的尚常见有三种解释方法:一种说法认为“上”是“ 上古”的意思,《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另一种说法认为“上”是“ 尊崇”的意思,《尚书》就是“人们所尊崇的书”;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尚”是代表“君上(即君王)”的意思,因为这部书的内容大多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所以叫做《尚书》。

 刘起釪的《尚书学史》认为《尚书》作为书名是汉代的事。

 《尚书正义》说郑玄“依《书》纬,以‘尚’字是孔子所加。”马王堆帛书易《要》篇,孔子就是称《书》为《尚书》的。“《要》篇中正是孔子称《尚书》,所以《书》纬和郑玄之说不为无本。这是以前我们不知道的。”

 《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 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但这些散文,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 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李学勤先生指出:“《尚书》本为古代《历书》,是我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然而,由于真正的《尚书》 命运多舛,两千多年来,我国学术界一直对传世的古文《尚书》存在真伪之争。传统观点认为: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一般认为《 今文尚书》中《 周书》的《 牧誓》到《 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 费誓》和《 秦誓》为《 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 尧典》、《 皋陶谟》、《 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今本《 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 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李学勤先生一再强调:“史料不是只用真假来判断,而是有可行性高低的问题。” 因为研究先发现的大量简帛书籍,与现存古书相对比,不难看到,在古书的产生和传流过程中,有以下多种情形值得注意:

 1、佚失无存。

 2、名亡实存。

 3、为今本一部。

 4、后人增广。

 5、后人修改。

 6、经过重编。

 7、合编成卷。

 8、篇章单行。

 9、异本并存。

 10、改换文字。

 “总的说来,除了少数经籍早已被立于学官,或有官本之外,古籍一般都要经过较大的改动变化,才能定型。”

 在 清华大学2008年7月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出现了失传两千多年的《尚书》真正原貌。

 “ 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滕》、《康诰》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 。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篇。《傅说之命》与今本《说命》不是一回事。《书序》告诉我们《说命》是三篇。今天清华简的《傅说之命》真是三篇 。李先生订正说:“说简中有《康诰》,后来证明是误认。”

《尚书》本书目录

 虞书·尧典第一

 虞书·舜典第二

 虞书·大禹谟第三

 虞书·皋陶谟第四

 虞书·益稷第五

 夏书·禹贡第一

 夏书·甘誓第二

 夏书·五子之歌第三

 夏书·胤征第四

 商书·汤誓第一

 商书·仲虺之诰第二

 商书·汤诰第三

 商书·伊训第四

 商书·太甲上第五

 商书·太甲中第六

 商书·太甲下第七

 商书·咸有一德第八

 商书·盘庚上第九

 商书·盘庚中第十

 商书·盘庚下第十一

 商书·说命上第十二

 商书·说命中第十三

 商书·说命下第十四

 商书·高宗肜日第十五

 商书·西伯戡黎第十六

 商书·微子第十七

 周书·泰誓上第一

 周书·泰誓中第二

 周书·泰誓下第三

 周书·牧誓第四

 周书·武成第五

 周书·洪范第六

 周书·旅獒第七

 周书·金縢第八

 周书·大诰第九

 周书·微子之命第十

 周书·康诰第十一

 周书·酒诰第十二

 周书·梓材第十三

 周书·召诰第十四

 周书·洛诰第十五

 周书·多士第十六

 周书·无逸第十七

 周书·君奭第十八

 周书·蔡仲之命第十九

 周书·多方第二十

 周书·立政第二十一

 周书·周官第二十二

 周书·君陈第二十三

 周书·顾命第二十四

 周书·康王之诰第二十五

 周书·毕命第二十六

 周书·君牙第二十七

 周书·冏命第二十八

 周书·吕刑第二十九

 周书·文侯之命第三十

 周书·费誓第三十一

 周书·秦誓第三十二

 

一、尚书是负责具体部门的三品大员

二、尚书都隶属于尚书台,尚书台的长官为尚书令,掌管选举官员,总典纲纪,出征则以行台随从。尚书令官品为二品,官秩为千石,编制为一人。尚书令下设尚书仆射,三品;分为左右仆射。尚书仆射下设置吏部尚书、左民尚书、客曹尚书、五兵尚书、度支尚书,官品为三品。

三、各部门尚书分别掌管选举百官、修缮工程、外交事务、管理兵政、财政收支等政事。

古代的尚书是什么官

尚书官名。战国时亦作掌书,齐、秦均置。秦属少府,为低阶官员,在殿中主释出文书。秦及汉初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称"六尚"。武帝时,因系近臣,地位渐高。成帝置尚书五人,秩六百石,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职权始重。东汉政悉归尚书台,各曹尚书地位更见重要,其主客尚书令至成为总揽事权的贵官。时尚书分掌各曹,官名只称尚书,不冠以某曹名义。汉灵帝任梁鹄为选部尚书,始用曹名。魏有五曹,晋增为六曹。后尚书台改名尚书省,曹改称部,列曹(各部)尚书遂为贵官。隋以后尚书为六部长官。隋、唐正三品。明正二品。清未增设外务、邮传等部,主官亦称尚书。宣统三年,始改尚书为大臣。

尚书大人是什么官职

从隋唐至清末每个朝代中央行政机构都设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尚书,没一个部门尚书都为该部门的一把手,待郎为二把手。这些尚书对应我们现代官职的话如下

吏部: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户部:财政部、民政部;

礼部: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

兵部:国防部;

刑部:司法部、公安部;

工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工信部;

在明朝的时候尚书的地位是最高的,那时候是直接对皇上负责(各部尚书一般都是一品大臣,有特殊的一品上面加三级的特殊待遇)

古代官职(尚书)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 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在各国家部委的部长。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

比如刑部尚书就是现如今的司法部、公安部、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首脑。尚书令,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又称中书令),汉成帝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道脑。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唐初秦王李世民曾任其职,后不复置,故唐代尚书省长官仅为左右仆射。宋代为亲王及使相兼官,班次在太师上,非实职。明废。

六部尚书是什么职位?

六部与尚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尚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

吏部:又称天官,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

礼部: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等;

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驿站等事物;

刑部: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物;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各部的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

古今对比:吏部:中央组织部。

户部:财政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口计生委、审计署、人民银行。

礼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互国家民委、文化部。

兵部:国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

刑部: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

工部:工业和资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农业部、水利部。

(其余:发展改革委职权由内阁控制、公安部职权分散在地方行政、国家安全部被东厂及锦衣卫分权、监察部即监察院、商务部职权应属内廷、无卫生部概念、无中央外联部概念、国资委职权应属内廷)

古代的六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官职大体相当于现在的一部之长。

现在的 机构职能已经细化了,对应古代六部大体为:

兵部=国防部+国安部

刑部=公安部+司法部+监察部

吏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户部=财政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

礼部=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

工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

职能多有交叉大概如此。

另外,六部之上尚有3省,类似于国务院的存在。

六部尚书官职是几品?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外官:提督、八旗都统、将军

尚书是什么职位

各部的尚书就相当于现在各部的部长

官到尚书吏到都什么意思了?

古代皇权社会,皇帝(天子)独尊。治下臣属,称为官僚、官吏。每个历史时期,官员称谓均有变化。既然说到“官到尚书吏到都”,就应该考虑“三省六部”什么时代完善的。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 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在各国家部委的部长。比如六部尚书。

吏,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在本句中的解释应该为“小公务员”或“工勤员”,如《陌上桑》中的“十五府小吏”。都,古代称头目、首领。如都司、都头。在本句中,应该理解为“官”和“吏”是不同的。

结合从隋文帝开科举到清朝光绪皇帝废科举的一千多年历史与“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官是考上的,吏则不同?

再结合“对仗句”的出现(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推测这句话应该形成于唐代以后。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 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在各国家部委的部长。比如六部尚书。

吏,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在本句中的解释应该为“小公务员”或“工勤员”,如《陌上桑》中的“十五府小吏”。都,古代称头目、首领。如都司、都头。

综合起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理解为“做官做到了尚书,就到头了,上面就是皇帝一家人了”,“做吏做到都头也到 头了,上面就是官了”。

个人之见!

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

在明代,兵部尚书属于文官,而且由于明朝的“以文制武”(同品级武将权力低于文官权力)政策,兵部拥有军队调动权,当地方武将需要调动军队时,还需经中央批准。

古代 尚书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兵部尚书——国防部长吏部尚书——中组部部长礼部尚书——外交部部长户部尚书——财政部长工部尚书——建设部长刑部尚书——司法部长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

《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请问他的作者是谁?

先秦诸子(古文《尚书》系晋人伪作)。《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