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枳实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麸炒枳实的炮制方法 4 麸炒枳实的性状 5 枳实的性味归经 6 枳实的功效与主治 7 麸炒枳实的炮制作用 8 麸炒枳实的炮制研究 9 麸炒枳实的贮存方法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炒枳实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麸炒枳实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麸炒枳实 已经自动替换为 炒枳实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chǎo zhǐ shí
2 概述炒枳实为枳实的炮制品。炒枳实宋代已有,见《太平圣惠方》。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 eck的干燥幼果[1]。炒枳实切面**,略有焦斑,质脆易折断,气焦香,味较弱[1]。炒枳实可缓和其峻烈之性,以免损伤正气,以散结消痞力胜[1]。用于食积胃脘痞满,积滞便秘,湿热泻痢[1]。
3 炒枳实的炮制方法汉代有去穰炒(《金匮玉函经》)、制炭(《金贵要略方论》)、炙(《注解伤寒论》)等炮制方法[1]。
唐代有熬制(《备急千金药方》)、炒黄(《外台秘要》),并提出“炒令黑,拗破看内外相似”(《颅囟经》)[1]。
宋代有麸炒(《太平圣惠方》)、面炒(《史载之方》)、醋炒(《校注妇人良方》)等方法[1]。
元代有“苦寒炙用,破水积以泄里除气(《汤液本草》)”[1]。
明代增加了米泔浸后麸炒(《普济方》);“以蜜炙用,则破水积以泄气,除内热”(《本草纲目》);“面炒,若恶心加姜汁炒”(《证治准绳》);饭上蒸(《景岳全书》)等炮制方法[1]。
清代有酒炒(《幼幼集成》)、麸炒(《得配本草》)、土炒(《医方丛话》)等方法[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麸炒等[1]。
枳实片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清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1]。
炒枳实的炮制方法: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的麦麸,用中火加热,待冒烟时投入枳实片,急速翻炒至淡**时取出,筛去麦麸,晾凉[1]。
每100kg枳实片,用麦麸10kg[1]。
4 炒枳实的性状本品为不规则弧状条形或圆形薄片,条片长达25cm,宽达12cm,圆片直径03~15cm[1]。切面外果皮黑绿色至暗棕色,中果皮部分黄白色至黄棕色,近外缘有1~2列点状油室,条片内侧或圆片中央具棕褐色瓤[1]。质脆[1]。气清香,味苦微酸[1]。
炒枳实切面**,略有焦斑,质脆易折断,气焦香,味较弱[1]。
5 枳实的性味归经枳实味苦、辛、酸,性微寒[2]。
枳实味苦、辛、酸,性微温[1]。
归脾、胃经[1][2]。
6 枳实的功效与主治枳实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能[1]。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2]。
枳实生品性较峻烈,以破气化痰为主,但破气作用强烈,有损伤正气之虑,适宜气壮邪实者[1]。用于胸痹、痰饮;近年亦用于胃下垂[1]。如治痰浊内阻,胸阳不振,胸痹疼痛的枳实薤白桂枝汤(《金贵要略方论》);治痰厥吐逆,头目眩晕的导痰汤(《严氏济生方》)[1]。
炒枳实可缓和其峻烈之性,以免损伤正气,以散结消痞力胜[1]。用于食积胃脘痞满,积滞便秘,湿热泻痢[1]。如治食积不化而致脘腹胀满的枳术丸和治下痢泄泻的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治大肠热结,便秘腹满的大承气汤(《注解伤寒论》)[1]。
7 炒枳实的炮制作用枳实生品性较峻烈,以破气化痰为主,但破气作用强烈,有损伤正气之虑,适宜气壮邪实者[1]。用于胸痹、痰饮;近年亦用于胃下垂[1]。如治痰浊内阻,胸阳不振,胸痹疼痛的枳实薤白桂枝汤(《金贵要略方论》);治痰厥吐逆,头目眩晕的导痰汤(《严氏济生方》)[1]。
炒枳实可缓和其峻烈之性,以免损伤正气,以散结消痞力胜[1]。用于食积胃脘痞满,积滞便秘,湿热泻痢[1]。如治食积不化而致脘腹胀满的枳术丸和治下痢泄泻的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治大肠热结,便秘腹满的大承气汤(《注解伤寒论》)[1]。
8 炒枳实的炮制研究枳实主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和辛弗林、N甲基酪胺等[1]。
枳实经麸炒后,挥发油含量降低[1]。通过枳实中挥发油对离体肠管作用的研究结果看,它可使肠蠕动频率增加,振幅降低,肠蠕动收缩张力加强,舒张不完全,平滑肌处于痉挛状态[1]。所以麸炒后挥发油的减少必然导致减弱枳实对肠道平滑肌的 [1]。另外对不同贮存期炒枳实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1]。结果表明,不同贮存期的炒枳实定性结果一致,但定量结果相差较大[1]。4年贮存期与0年贮存期样品比较:辛弗林、挥发油含量明显降低,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也均有降低[1]。相同贮存期的炒枳实,辛弗林含量亦有差异,RSD>5%[1]。说明贮存期和炮制过程对炒枳实质量有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炒枳实制定炮制标准,以控制其内在质量[1]。
9 炒枳实的贮存方法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化铁丹眼水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化铁丹眼水 1 拼音
huà tiě dān yǎn shuǐ
2 处方雄鸡化骨(在肚内,红色圆形,形似苦胆,但非苦胆)3个,乌梅3个,杏仁7个,川椒6g,砂仁3g(打),风化消9g,古铜钱1文,新绣花针3支。
3 制法将上药放在瓷瓶内,以蒸馏水05公斤浸泡,将瓶口用蜡封,浸7日,以铁化为标志,经二次过滤消毒后使用。
4 功能主治椒疮。
5 化铁丹眼水的用法用量每日滴眼3次。
6 摘录
《中医眼科学讲义》
古籍中的化铁丹眼水 《普济方》:[卷六十四咽喉门]骨鲠(附论)
一切骨鲠。或竹木签刺喉中不下。蓖麻(去壳一两)凝水石(研如粉二两)上先研蓖麻为膏。旋入石末。同研成
《鸡峰普济方》:[卷第二十一]杂治上为细末掺凸出 上炙旧履底以按熨之令入永不出化铁丹误吞物在喉中不下者贯众赤茯苓(各半两)道人头(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四]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痹,此为欲作黄汗也。痛在骨节,似伤寒也,但其状如水肿,咳喘不渴,此为肺胀也。以上四证,皆初病皮毛,状
《金匮要略浅注》:[卷六]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方自薛立斋极赞其妙。而张景岳李士材和之。至今奉为水肿气肿等证之神丹。而不知一派阴药中。杂以些少桂附。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十四]水气病脉证第十四目录 1 拼音 2 猪膏发煎的别名 3 处方 4 功能主治 5 猪膏发煎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7 《金匮》卷中 71 方名 72 猪膏发煎的别名 73 组成 74 功效 75 主治 76 猪膏发煎的用法用量 77 猪膏发煎的临床应用 78 各家论述 79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猪膏发煎 1 拼音
zhū gāo fā jiān
2 猪膏发煎的别名膏发煎(《伤寒总病论)卷五)。
3 处方猪膏250克 乱发如鸡子大3枚
4 功能主治润肠消瘀。治黄疸,少腹急,大便秘结者。
5 猪膏发煎的用法用量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作二服。病从小便出。
6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中
7 《金匮》卷中 71 方名
猪膏发煎
72 猪膏发煎的别名膏发煎
73 组成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3枚。
74 功效润燥通便。
75 主治湿热化燥,腑气不通,致患黄疸、阴吹。诸黄。谷气实,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由大劳大热交接,交接后入水所致女劳疸,身目皆黄,发热恶寒,小腹满急,小便难。
积聚症瘕。
76 猪膏发煎的用法用量上药都拌匀,煎之,发消药成。分2次服。病从小便出。
77 猪膏发煎的临床应用1黄疸:予友骆天游,黄疸,腹大如鼓,百药不效,用猪膏4两,发灰4两,1剂而愈。
2妇女阴吹:沈某,38岁,1947年7月间分娩一孩,将近弥月。一日中午,因气候甚热,神疲欲睡,遂将竹床于阴凉处迎风而卧,约2小时;是夜即发生前阴出气作声,如放屁然,但无臭气,自后经常如此,迁延56年。诊其色脉及各部,惧无病证,唯询得大便经常秘结,遂按《金匮》法用膏发煎治之。猪油半斤,乱头发如鸡子大3团,洗净油垢,共熬至发溶化,候温度可口,分2次服。服2剂,果获痊愈。
78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阳明不能升发谷气上升,变为浊邪,反泄下利,子宫受抑,气不上通,故从 作声而吹出。猪脂补下焦、生血、润腠理;乱发通关格。腠理开,关格通,则中焦各得升降,而气归故道也。
2《金匮要略心典》:湿热经久,变为坚燥譬如盦曲,热久则湿去而干也。《本草》:猪脂利血脉,解风热;乱发消瘀。开关格,利水道;故曰病从小便出。
3《金匮要略浅注》引沈目南:此黄疸血分通治之方也。寒湿入于血分,久而生热,郁蒸气血不利,证显津枯血燥,皮肤黄而暗晦,即为阴黄。当以猪脂润燥,发灰入血和阴,俾脾胃之阴得其和,则气血不滞,而湿热自小便去矣。盖疸皆因湿热郁蒸、相延日久,阴血必耗,不论气血二分,皆宜兼滋其阴,故云诸黄主之。
4《金匮悬解》:前阴气吹而正喧鸣,此谷气之实,后窍结塞而不通也。猪膏发煎,猪膏、乱发利水而滑大肠,泄湿而通膀胱也。
79 附注膏发煎(原书卷下)。
古籍中的猪膏发煎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四黄胆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论二首、脉证十四条、方七首此方有大青龙之意。当随证撰用。故附于此。诸黄。猪膏发煎主之。〔程〕扁鹊有疗黄经。明堂。有烙三十六黄法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五]黄胆病脉证并治第十六肠,便如黑漆。其目青与脉浮弦,皆血病也。诸黄,猪膏发煎主之。按诸黄,谓一切黄也。皆主猪膏发煎,恐
《医宗金鉴》:[卷三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六]栀子大黄汤方如黑漆,其目青与脉浮弦,皆血病也。@@@诸黄,猪膏发煎主之。按诸黄,谓一切黄也。皆主猪膏发煎,恐
《张氏医通》:[卷十一妇人门下]疮疡厥有旨哉。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猪膏发煎导之。导之者。服之使病从小便而出。非外用导引之
《金匮要略心典》:[卷下]黄瘅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炒枳实简介
本文2023-10-09 03:09: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