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顺治,乾隆,雍正四位皇帝的功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康熙,顺治,乾隆,雍正四位皇帝的功过,第1张

雍正是最勤政的皇帝,兴水利,重吏治,加皇权设军机处。过,大兴文字狱,功大于过。

康熙的功绩最多,统一台湾,平定三藩,签定雅克萨条约,平定准噶尔,康熙晚年吏治腐败。

顺治也是位好皇帝。乾隆过大于功。

总的来说,四位皇帝都是好的。都是比较勤政的。

  帝王之术分三个层次:下者御人,中者御权,上者御心。而御的对象又可以分民、将、士三类。你所提的这五位帝王都可以算是优秀的帝王,但仔细分析也各有差距。

  五位帝王都是御心术的高手,但首先要排除的是刘备,刘备得天下民心,可谓御心高手;在御将方面以诚待人,以义待将,也可谓高超;但在御士方面刘备却要欠缺很多,对于川蜀士族的态度决定了蜀汉缺才短命的结局。

  第二个排除的应该是孙权。孙权“以吴治吴”的大策略出色的解决了三御,但他的几任军事主管都是出自东吴贵族(除周瑜),由于担心尾大不掉,致使孙权一直不能完全的放权给之,君将之间不能达成完全的信任,所以他在御将方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他的御将理念更像中国宋朝的皇帝们。

  第三个排除的应该是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让他在三国时期占领了先机,也面临了比上两位更大的难题。但他依然能够把大多数士族利益集团拢在旗下,使之平衡,实在是不容易。在御人方面曹操也可谓古今少有的奇才,“放关公”随便让他失去了一员猛将,却得了天下更多将才的心,天下人才归心,他竟能神奇般的把每一个人才都放到合适的位置,实在是古今帝王少有。如果说曹操的缺陷,应该就是御民方面了,虽然他也有“割发代首”的美传,但“谋权篡汉”的民论始终让他无法完全得到人民的信任。

  刘邦是我个人比较欣赏的帝王。虽然各类史书对他多有诟病,但我认为他的帝王之术已经不是术了,已经是得道了。他在创业过程中完全放弃了“小我”,甚至做到了“无我”,而最终成就了“大我”。对于文化素质不高的他来说,我只能用“天才”这个词来形容了。在三御方面刘邦的做法也可谓是混然天成,无懈可击,如果非要给他找个问题的话,御“女人”的失败可能是他最糗的方面吧。

  康熙大帝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史上数一数二的皇帝,在三御方面也可谓完美无缺,“永不修长城”的雄心伟略更是千古一人。他在位期间满汉的融合,更显示出他御民方面的卓越超群,奠定了满清几百年来的大国基础。

  客观来说,康熙和刘邦这两个最优秀的帝王也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由于历史时期的特殊性,两位顶级大哥在国家经济方面似乎都有些大手大脚,这也许是他们优秀帝王术最大的代价吧。

  除了这五位之外,中国历史上还有几位卓越的帝王,如赵匡胤,李世民,都有各自无以比拟的长处,就不一一论述了。

康熙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康熙的崛起之路是怎样的呢?

玄烨在八岁之前就生活在父母的宠爱之中,但这份宠爱其实是一种补偿因为他的父亲顺治皇帝心中已经把美貌看得更重了,他准备让玄烨接班。玄烨,作为一个孩子,实际上承担了如此沉重的负担。年轻的皇帝继位,然而康熙不是这样的。他很可怜,他继承王位后不久,就患了天花,差点死去。后来天花刚好,脸上都是麻子。他的母亲又去世了,这让他从此失去了母爱,他只能和唯一的亲人奶奶在一起。从鳌拜下台到九子夺嫡的40年间,是一部帝王崛起的史诗。因为玄烨年轻,资历浅,没人把他当回事。鳌拜直接封了八个大臣,做了和多尔衮一样的事。玄烨生来骄傲,注定不会长期被权贵们拒之门外。尽管当时他还很年轻,但他却用超越那个时代的智慧,以攻下鳌拜、开启了他的崛起之路。

平定三藩

三藩指的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起初清朝统治者还没有强大到可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的地步,所以封这三个诸侯来管辖云南、贵州、广东三省。但是后来康熙决定撤三藩,三藩发生了叛乱,以康熙获胜告终。

收复台湾省

台湾省的问题一直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清康熙二十二年,康熙帝发动了收复台湾省的战役。开始时,清政府采取了招贤纳士的政策,但郑成功的儿子郑经拒绝了。终于在1683年,施琅率领水军攻下台湾省。

重视文化发展

他整理编辑经典,引进西方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让汉语言流传下来,对当时的风气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再比如和俄国缔结和约,治理蒙古,修水利。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很难去直接说孰优孰劣,个人认为打天下的朱元璋更有传奇色彩一些。当然开创康雍乾盛世的康熙帝文治武功也不差。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评判标准去评判人物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要评价两位帝王,就要评价他们各自的文治武功。其中文治指的并不是简单的写文章能力,这里指的是治理国家的能力,包括对政权机构的设置,君臣关系的处理等等,武功指的并不是个人战斗力,而主要指的是统军带兵打仗所取得的成就。

首先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开创者中真真正正的“布衣天子”。朱元璋出身卑微,当过和尚,乞讨过,讨口饭吃都不容易的存在,所以我们常说朱元璋是能够真正体会感受到民间疾苦的皇帝。确实也是这样,朱元璋在作为皇帝之后,也是很勤俭的,勤俭可以算是古代帝王中最为出名的一个,每天只吃一道素菜外加豆腐。勤奋到什么程度,朱元璋借胡惟庸案件直接裁撤掉丞相这一职位,六部关于全国所有上报的事情,他都亲自处理,据记载他每天要 处理国事400多件,他的儿子朱棣也受不了这样的工作量,设置内阁分担政务。

朱元璋他十分憎恨贪官,十分理解其实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些小官小吏往往是最直接的迫害者,对贪污六十两以上的官吏就要杀掉。在武功方面,朱元璋的成就主要就在于推翻元王朝,扫灭其他割据势力(陈友谅,方国珍和张士诚等势力),一统天下建立明王朝,是位开国君主,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

康熙帝是少年天子,8岁登基,14岁亲政。少年时16岁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保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从康熙五十年开始,不再增加人头税,也能做到轻徭薄赋,与民生息。

康熙皇帝编成的六部典籍为:《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

1、《康熙字典》

作者是张玉书、陈廷敬等,它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即公元1710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即公元1716年,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

2、《古今图书集成》

原名《古今图书汇编》,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是清朝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1650-1741)所编辑的大型类书。该书编辑历时28年,共分6编32典,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

3、《历象考成》

《历象考成》是清代的一部论述历法推算的著作。康熙年间,由钦天监内外人员加以修订,编成《历象考成》一书。

4、《数理精蕴》

《数理精蕴》是一部融中西数学于一体,内容丰富的「初等数学百科全书」,包括上编五卷,下编四十卷,数学用表四种八卷。上编名为立纲明体,主要内为《几何原本》,《演算法原本》。

5、《康熙永年历法》

1678南怀仁编成《康熙永年历法》三十二卷。这部天文表分为八个部分——日、月、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以及交食,每一部分名四卷。各部分的开始给出一些基本数据,然后给出某一天体两千年的星历表。根据这些星历表,就可以很容易地编出民历。

6、《康熙皇舆全览图》

《康熙皇舆全览图》是聘请西洋传教士经过经纬度测量绘制而成。该地图经过十年的实地测绘,于1718年初步完成。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 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贝加尔湖),南至崖州(今海南岛)。

1秦始皇

2汉武帝

秦皇画皮,汉武铸骨,二人铸就中华民族现有的意识形态,奠定两千多年中国的制度与文化,其影响深远远超时代。

3唐太宗

文治武功集于一身,帝制王朝中个人能力最强者,唐太宗以前,尧舜禹为帝王垂范,太宗以后,圣人乃有楷模。

4明太祖

开局一个碗的传奇皇帝。驱除挞虏,恢复中原,再造华夏,居功甚伟。文有洪武之治,武则建立明朝。

5隋文帝

第二华夏的缔造者,结束五胡乱华三百年来的乱局。建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6汉高帝

帝制王朝第一布衣天子,仅仅七年就廓清寰宇。其知人善任,堪称历代之最。

7汉光武帝

名为光复汉业,实则以布衣之身把天下从头到尾又打了一遍。光武中兴号称“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8宋太祖

结束五代十国的一代雄主。可惜天不假年,死得太早,要是多活十年,宋朝未必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9明成祖

文治武功俱称的一代雄主。五次亲征蒙古,遣郑和六下西洋,修永乐大典等等,功业远超历代守成君王。

10 元世祖

武功浩盛,文治不足,元开国帝王。

清朝十二帝最厉害的是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在1662年继位,这时候华夏大地基本统一,但清朝的统治还未稳定。此时康熙才8岁,大权掌握在议政王大臣会议手中,四辅臣相互争权夺利,党争不断,腐败现象严重;在地方,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真在按照发展势力;台湾的郑氏也试图卷土重来。

1667年,朝廷局势恶化,鳌拜独揽大权。1669年,年仅14岁的康熙用智谋擒拿了鳌拜,掌握了大权。很难想象,一个帝国的命运竟然就这让掌握在了一个少年手中。

康熙亲政不久,就毅然下令“撤藩”,平定了“三藩之乱”,清朝的统治至此稳定了下来。三藩之乱规模大,时间长达8年,但由于康熙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阵,使得叛乱并没有如“安史之乱”那样破坏帝国的根基。相反,平定叛乱后,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基本稳定了下来。

全国稳定之后,康熙就开始消灭台湾郑氏。在此之前,清朝已经多次诏谕台湾郑氏,康熙甚至同意台湾不剃发,像朝鲜那样做一个藩属国,不过均被拒绝。康熙认为,必须使用武力。

1683年,康熙派遣施琅平定了郑氏,第二年设置了台湾府,至此台湾岛首次纳入到了中央王朝的版图。统一台湾后,东南沿海的威胁基本解除,海禁宣布废除。之后,康熙又马上调集兵马进入东北。在清朝入关之际,俄罗斯人乘机占领了黑龙江地区。

康熙为此发动了两次雅克萨之战,将俄罗斯人驱逐出了黑龙江。之后,又展开了边境谈判。1689年,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外兴安岭作为国界线。签订条约时,第一次将“中国”一词作为正式国名写入国际条约,奠定了中国版图的法理依据。

之后,康熙又和准噶尔汗国大战。尼布楚谈判期间,噶尔丹乘机征服了喀尔咯(外蒙古),使得清朝在谈判中让步。1690年年,康熙亲征噶尔丹,噶尔丹众叛亲离,服毒自杀。1691,康熙和喀尔喀蒙古各部会盟,从此外蒙古纳入到了中国版图。

1717年,准噶尔军队占领了拉萨,灭和硕特汗国。1720年,康熙遣军进藏,驱逐准噶尔,将青藏高原纳入到了清朝的版图。康熙末年,清军已推进到吐鲁番,这里曾是明朝势力的最西边—哈密卫。这为后来乾隆灭整个准噶尔汗国奠定了基础。

康熙,顺治,乾隆,雍正四位皇帝的功过

雍正是最勤政的皇帝,兴水利,重吏治,加皇权设军机处。过,大兴文字狱,功大于过。康熙的功绩最多,统一台湾,平定三藩,签定雅克萨条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