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注释版本哪个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荀子注释版本哪个好,第1张

问题一:荀子的译著哪本最好啊。 楼主应该找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找最好的。

首先,楼主为什么要阅读《荀子》呢?如果是为了学习文言语法,为了从文字学的角度去学习古汉语,那就应该看以学术价值著名的,比如楼上说的《荀子简释》。因为古书最早是靠传抄流传下来的。而传抄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比如抄错字、或者传抄者不理解作者的本意而擅改作者原文,学术价值往往就体现在通过严谨的考证去恢复文章的原貌,还原作者的本意。所以学术价值高的版本往往一个有争议的字或者一段有争议的话的取义会取好几家的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对于非文字学专业或者非古汉语专业的人来讲,不是阅读《荀子》最重要的意义。

如果楼主不是语言专业的学生,而是想通丁学习《荀子》让自己活得更明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那十分推荐楼主看王先谦的《荀子集解》。最好在配上一本带有白话文全文翻译的版本。因为对于没有一定文言文阅读基础的人,即便有些字、词、句给注释,要去推断文章的本义也是挺困难的一件事,这时配合白话文的翻译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会有帮助。

个人感觉对于一个非语言专业的人阅读《荀子》,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把你在阅读过程中认为作者说的有道理的都付诸实践。“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就算知道再多的真理,如果一条都做不到,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即使只知道一条真理,如果做到了,那又有什么遗憾呢?

问题二:想买一本《荀子》,需要有注释,最好有白话文翻译,哪个版本比较好? 这个还真不知道。昨天去一个小城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因为外面有塑料封皮,结账前没有拆开看,买了之后才发现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全古文带点儿译文的,买的却是多解析的,篇章都不全。

所以,给楼主的建议,先在网上看看全文,买的时候翻开看看全不全。我买的就没有《成相》、《礼论》等篇章。

荀子的理论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以偏概全算什么事儿啊?

问题三:那位教授注解的《荀子》最好? 宋明清有没有最好的《荀子》注解? 王先谦的《荀子注》挺不错。

了解宋明理学可读朱熹的《近思录》,令外还有介绍理学的《朱子年谱附朱子论学要语》,《朱子语类》,《二程遗书》等。

了解心学可读《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

黄宗义的《宋元学案》,《明儒学案》也可以看。

建议网络上搜索一下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这会对你很有帮助。

如果我的答案。

问题四:哪位有《荀子》的注释和讲解?谢谢!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酰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蛇无足而飞,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傲、非也,、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

问题五:颜氏家训有几个版本,哪个出版社的比较好,收录全本的,译注比较好,麻烦推荐一下,谢谢 20分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学者撰写了多不胜数的珍贵典籍,但因战乱及种种原因,散佚不少.清朝乾隆皇帝为保存文物国粹,下令广徵前代遗书和本朝文人学者著作,设馆纂修《四库全书》,历时十余年完成.《四库全书》收录图书3,480余册.其收书规模之大,涵盖范围之广,编辑时间之久,一时无两,是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四库全书》原本共抄录四套,后再加三套,即文渊阁、文源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汇阁及文澜阁.参与这项编纂工作的人超过三百多名专家学者,近四千名抄写人员.后来因为战乱,大部分藏本已散佚损毁,现在仅存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三套及文澜阁残本. 《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四十四类、七十属.内容涵盖甚广,包括哲学、历史、文艺、政治、社会、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文、地理、算学、生物学、农学、占卜等,是研究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其中包括很多为人熟识的经典著作,如:《论语》《春秋》《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本草纲目》《陶渊明集》《文心雕龙》等等. 文渊阁《四库全书》是现今在中华文化领域保存得最完整、抄写得最统一及最大的一部丛书,其有系统、有条理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大套百科丛书.因其收书极为丰富,文献资料繁多,实乃规模宏大的资料库. 四库全书 经部 十三经(简介)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仪礼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礼记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韩诗外传 大戴礼记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南史 北史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战国策 贞观政要  逸周书 古列女传 徐霞客游记 大唐西域记  荆楚岁时记 唐才子传 通典 东观汉记  前汉纪 后汉纪 华阳国志 洛阳伽蓝记  唐会要 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越绝书  竹书纪年 子部 兵书类  武经七书孙子兵法  吴子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唐李问对  孙武  旧题:吴起 [注] 旧题:姜尚 [注] 田和 [注] 旧题:黄石公 [注] 尉缭  阮逸 [注] 其他兵书  孙膑兵法 作者:孙膑  百战奇略 作者:刘基  握奇经 旧题作者:风后氏  鬼谷子 作者:王诩  将苑 旧题作者:诸葛亮  何博士备论 作者:何去非  三十六计 作者不详  守城录 作者:陈规  孙子略解 注者:曹操  兵制  阴符经  太白阴经 作者:李筌  历代兵制 作者:陈傅良  素书  《备论》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曾胡治兵语录  其他子部  梦溪笔谈 太平广记 孔子家语 韩非子 墨子  列子 庄子 荀子 公孙龙子 鬼谷子  搜神记 搜神后记 周易参同契 山海经 校注 归田录  艺文类聚 穆天子传 唐摭言 唐新语 颜氏家训  古画品录 盐铁论 弘明集 广弘明集 宋高僧传  道德经 钝吟杂录 申鉴 论衡 说苑  新语 宣室志 九章算术 吕氏春秋 世说新语  黄帝内经灵枢经 黄帝内经素问 备急千金要方 伤寒论注 金匮要略注  难经本义 神农本草经 棋经 茶经 抱朴子内篇  法言义疏 风俗通义 冠子 孔丛子 齐民要术  潜夫论 人物志 西京杂记 晏子春秋 中论  周髀算经 朱子语类 邓子 林泉高致集 山房随笔 集部 全唐诗 全宋词 李太白全集 乐府诗集 文心雕龙  文选 王右丞集笺注 楚辞 楚辞补注 观>>

问题六:有没有完整的《荀子》文章的注解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中国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藉也有相当的贡献。

生平

《史记・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子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著作

《荀子》(唐代杨为其作注,因为荀子受历代学者的抨击,其注者不多。直至清代考据学兴盛,注释校订者才增加。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为多。)

包括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 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荀子》全文

8181/x

哲学思想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弓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著名文章《荀子大略》荀况,即荀子,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二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中文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问题七:想看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荀子的书,哪个比较好 老子,庄子是道家思想。可以说是一个站在宇宙高出看问题的智慧思想。

孔子,孟子,荀子是儒家思想,是一种站在社会中剖析问题的智慧思想。

个人属于道家学派倾向的人,因此主要研究的是老子,庄子看的还是比较少些。(跟你同龄)不过具体看那种要以你的要求。

读道家首先《道德经》(老子)这是道家思想的基础。陈鼓应先生的《老子》是个人觉得最好的版本。(中华书局),另外《孙子兵法》也可以说脱胎于道家,男孩子应该都比较喜欢的,也推荐研究下。庄子有点难,没有注释读起来有点吃力。不过句式很华丽,读起来蛮享受的(恩,一般难懂的句子我就不深研究,嘿嘿,毕竟才疏学浅,累)

古人的习惯一般是少年时候学儒家,老年时候看学释道(佛家与道家),我觉得还是很科学的,毕竟道家的思想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超脱的意味。不如儒家的实际。

最基础的你去读《论语》,选一本好的注释的版本。毕竟是儒家智慧的精华所在。度国学不要一带而过,也不要着急,可能短短的一句话,就够咱们品味良久。

继而再看《孟子》《荀子》。可以说《孟子》是比较有趣的,他的用词很幽默,寓言也蛮多。读者比较容易理解。《荀子》说理想更强些,也不很难懂。(当然,只是建立在看明白这个基础上……具体深邃的思想就不是一朝一夕了)

PS:选国学的书,首选中华书局,都是比较权威的著作。再不就是上海古籍,商务印书馆。尽量别买市面上花花绿绿的版本,误人子弟。

1 赖永海 中国佛性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台湾佛光出版社1990年繁体字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2 赖永海 佛道诗禅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

台湾佛光出版社1992年繁体字版

3 赖永海 宗教学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修订版

4 赖永海 佛学与儒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台湾扬智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繁体版

韩国云住出版社1999年版(韩文版)

5 赖永海 中国佛教文化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6 赖永海 湛 然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版

7 赖永海 佛典辑要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台湾圆明出版社1994年繁体字版

8 赖永海 济公和尚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版

9 赖永海 楞伽经释译 台湾佛光出版社1996年繁体字版

10 赖永海 维摩诘经释译 台湾佛光出版社1997年繁体字版

11 赖永海 梁高僧传释译 台湾佛光出版社1997年繁体字版

12 赖永海 唐高僧传释译 台湾佛光出版社1997年繁体字版

13 赖永海 宋高僧传释译 台湾佛光出版社1997年繁体字版

14 赖永海主编 中国文化精华·佛道卷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15 赖永海 王月清 著名《宗教与道德劝善》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6 赖永海主编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11卷,280万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 1 "禅学丛书"(三辑 16册) 浙江人民出版社与台湾扬智出版公司共同出版

2 《禅学研究》(杂志) 第一至第五辑在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第六辑起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鬼神奇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鬼神世界》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0年7月

《宫廷文化》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3年10月

《陶渊明集校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12月

《中国诗歌史话》 黄山书社 1997年6月

《中国人的休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5月

《中国近代散文精粹类编·讽喻篇》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6月

《陶渊明传论》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年3 月

《情有千千结—青楼文化与中国文学研究》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1年12月

《北里琐话》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

《图说青楼》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3年12月

《慧远法师传》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4月

《世说新语校释》(上中下)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年3月

《鸠摩罗什传》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8月

《中国人的休闲》北京文津出版社 2013年4月

附一: 集大成的《世说新语校释》 日期:2013-04-15 作者:骆玉明 来源:文汇报    集大成的《世说新语校释》

骆玉明

《世说新语》的笺疏、校释一类工作自古以来就吸引了诸多研究者的注意。现代学者全面系统的考释工作始于余嘉锡先生的《世说新语笺疏》,其后不断有学者以各自的专长介入。香港中文大学杨勇教授的《世说新语校笺》开始有意识地广罗众家之说。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的华东师范大学龚斌教授的《世说新语校释》,从集大成而臻于完善的意义上说,达到了目前的最高水准。

《世说新语》是关于魏晋历史与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一代人物风流,玄谈旨趣,尽载于此。但这也是一部不容易读的书。它所记多为逸事传闻,作为史料而言真实性如何难以判断;人物的事迹往往只是片言只语,所牵连的政治背景和人物关系有待费心追寻;玄妙的谈论大抵言简旨远,有时则未免云笼雾罩。加上年代久远,名物制度,每有疏隔,传写讹误,在所难免,口语俗谚,不易索解,几乎每一条都需要考证辨析。

正因如此,《世说新语》的笺疏、校释一类工作自古以来就吸引了诸多研究者的注意。现代学者全面系统的考释工作始于余嘉锡先生的《世说新语笺疏》,这部始于抗战时期的著述到1983年才出版,以功力深厚而著称。其后不断有学者以各自的专长介入,成果越来越丰富,使得《世说》研究有了自成一门专学的规模。香港中文大学杨勇教授的《世说新语校笺》开始有意识地广罗众家之说,到2000年的修订版大致形成一种集大成的面目。杨书取材丰富,但校笺较为简约。书中大量以己意改动原文,似乎要做成一种终结性的新版本,而事实上许多改动毫无必要且不无失误,颇为可惜。

去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了华东师范大学龚斌教授的《世说新语校释》,是《世说》研究的新成果。它和杨勇先生的书一样,是个人研究心得与博采众人之长的结合,但做法上有很多不同。在我看来,从集大成而臻于完善的意义上说,它达到了目前的最高水准。《世说》研究群贤所聚,于此占一席之地殊为不易。龚斌教授不喜热闹,除学问之道别无所好,潜心十年,乃有今日的成就。

龚书的显著特点是详赡和全备。它的篇幅在余嘉锡书与杨勇书的两倍以上,即约略可知。《世说》本文及刘孝标注的有些内容,看上去好像很平易,仔细考察,却有值得推敲的地方。譬如《德行》之十三,述“华歆与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是一个有名的故事。“难之”习惯上理解为“对此表示为难”,这确实也说得过去。龚书则引《尚书·舜典》之孔传:“难,拒也”,认为此处“难之”应是拒绝之意。当然,龚注虽于义为顺,却也并不是说习惯的理解完全不成立。我特地选这个很小的例子,是想说明龚书考察特别细致深入的特点,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对读者有很大的帮助。

龚书的另一个重要的长处是对各家之说的取舍与辩证。古今众多学者在《世说》的校释、考证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或见于专书,或见于报刊论文,或见于杂著。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倘能汇其菁华,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方便,更是一种学术总结。但一人之见得失相参,各家之说彼此9牾,乃是常事。勤于搜讨、精心爬梳固然重要,在各家意见中明鉴是非、确定取舍,补充不足,更需要高明的眼光和深厚的功力。龚书的做法,不是简单地于诸说中择取一种,而是尽可能深入考察,是者以更多的材料证其所是,误者以细致的考辨论其所误。取一例来说,《世说》中以职衔称王羲之为“王右军”,人所习知。但“右军”为省称,具体而言是何官职,由于不同史籍记载有出入,导致混乱。姚鼐《惜抱轩笔记》认为“王羲之是右将军,而本传误作右军将军”。杨勇赞同其说,并将《言语》之六十二刘注引《文字志》中“右军将军”四字改为“右将军”。龚书详证“右军将军”与“右将军”是不同的官职,而“右军”只能是前者的省称,“右将军”则不能省为“右军”,其论坚确不移。凡此种种,实际上是对以往的《世说》研究成果作了一次系统的清理,于将来研究工作的推进大有助益。

《世说》的记载产生于中国历史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学者往往借此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大问题申发自己的认识。陈寅恪先生论王导江东事业,汤用彤先生论玄学的思辨精神,宗白华先生论晋人人格之美,皆见识远大,启发后人。我对余嘉锡先生深怀崇仰,读其《笺疏》,于其以儒者立场痛斥魏晋人物的虚诞,既觉未免苛严,又能确切感受先生于民族危亡之际慷慨的情怀。要之,谈《世说》而局限于考定史实、辨校语辞,总不能使人满足。而龚书的第三个特色,正是有意承诸前辈之绪,研求幽邃,及于宏通,努力揭示魏晋时代的精神创造及其历史意义。虽然所谓“微言大义”的发挥总有见仁见智之异,但作者尊重前人而不为所囿,以成一家之言,正是学者的精神。

《世说新语校释》是一部规模宏大的著作。一二缺失或许难免,某些议论也颇可商榷。如山涛举嵇绍出仕,自顾炎武、余嘉锡皆严厉斥责,龚书亦指为“陷人于不义”,我以为这里面种种复杂的因素,人情的委曲,以“不义”一言蔽之,未必妥切。但读者只要通观全书,对其用力的辛勤,内涵的宏富,识断的精确,是能够看得清楚的。

这些年来人心浮躁,学术有荒疏之象,端赖一二君子远离世俗,不辞劳苦,维持其不坠。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附二:信道笃而自知明 日期:2014-01-06 作者:阎诚骏 来源:文汇报    信道笃而自知明 ——读龚斌《慧远法师传》和《鸠摩罗什传》

□阎诚骏

去年,读了龚斌教授的《慧远法师传》(江西人民出版社)以后,很有些感慨。前不久,又读了他撰写的《鸠摩罗什传》(上海古籍出版社),掩卷而思,似乎更有些话想说说。

慧远和鸠摩罗什这两位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了解他们,就很难透彻地理解中国文化。而这两位大德法师的史迹很多,在枝枝蔓蔓的史料中,能够删繁就简,择善而从,使读者尽得其妙义,已属不易;由于两位高僧的事迹又涉及到众多佛经和佛理奥义,作者也抓住精要,解释得清晰而明白,更属难能可贵。

法师与佛经

众所周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其创始人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国(现尼泊尔境内)净饭王之子,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5年,与我国孔子所处的时代相当。传说他一生下来就能说会走,浑身呈金**,更有32种异相,“悉达多”这个名字,意思就是“奇异吉祥”。29岁(一说19岁)时,悉达多放弃王位,离家出走,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悟出解除人间“生、老、病、死”痛苦的真理,也即佛教说的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了。

释迦牟尼悟道之后,就开始收徒传法。起初,他到鹿野苑(今波罗奈城)去度化曾经跟着他苦修、后又离开的憍陈如等5人,途中,释迦牟尼接受了几个商人的供养和皈依,这些商人是佛陀的第一批未出家的信徒。到鹿野苑以后,憍陈如等听了释迦牟尼的说法,大为感动,心悦诚服,也皈依了佛陀。这样,历史上的第一个佛教团体便建立了起来。接着,释迦牟尼“初转法轮”,宣传他已证悟的“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法。此时,佛教一切宗派都承认的“三宝”(三皈依),即“佛、法、僧”,已具备。“佛”就是释迦牟尼、“法”就是“四圣谛”等佛法,“僧”就是憍陈如等信徒。于是,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就正式创立了。

释迦牟尼成佛的年龄,史书上有不同的记载,有的说30岁,有的说35岁。此后50年中,直到他80岁逝世前,足迹所至,从未间断过向大众宣示他自己证悟的真理。

但是,释迦牟尼一生宣示佛法,却从未用文字把他自己说的经、律、论用文字记录下来。现存所有经典,相传都是他的弟子们在佛逝世后记诵出来的。其弟子结集经、律,均由阿难和优波离、摩诃迦叶诵出。所以一般认为佛经开卷(如《金刚经》、《无量寿经》)有“如是我闻”的句子,即是阿难亲自诵念的佛经,后来也有不是阿难诵出的佛经也冠以此句,表示取信。

佛教史上共有4次重大的结集,第一次结集,是释迦牟尼圆寂后不久,由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第二次结集是在佛圆寂百年后。第三次结集在佛圆寂235年后的阿育王时代。第四次结集在佛圆寂后400年,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所谓结集,就是整理编辑的意思,参加者都是学德兼优的僧众。

现在我们见到的汉语佛经,就是从印度梵文、巴利文翻译过来的。佛经之难读,在于佛教术语多,语法文体又是古印度式的,最大的障碍在于不易明白其背景。其次,很多佛经以讲宗教信仰的道理为主,讲道理的部分,又有很多潜台词,弄不懂其内容,甚至会越看越糊涂。

我之所以推崇龚斌教授的《慧远法师传》和《鸠摩罗什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两本书文史并重,关键是把与慧远法师和鸠摩罗什法师有关的佛经都作了明白的介绍,对他们所持的佛教观点更是诠释得清清楚楚,使读者起码能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体会到佛教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意义。

慧远以玄证佛的净土思想

慧远是东晋时期佛教界的著名领袖,他隐居庐山东林寺30余年,由于他在佛学造诣和学问、品行方面的吸引力,许多人慕名而至。久而久之,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人,其中不乏饱学之士,从而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研究、宣扬佛教的团体,使庐山成为当时江南的佛教中心。

从《慧远法师传》中,我们可以看到,慧远从小就学习儒家经典和老庄之学,博通六经。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战乱、分裂的年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处在一个特殊的无奈境地中。正是这种信仰无常、人生无常的时代,催发出历史上被称为“魏晋玄学”的思想花朵。玄学继承儒家和老庄经典,直接追究起宇宙之根本,当时上流社会的士族显官、文士学人,莫不竞相学习、诠释、发挥、辩论、成为一种风尚。

慧远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走上一条从儒学到玄学再到佛学的道路。因此,以玄证佛便成为他净土思想的基本特点。

慧远从研习儒学到崇尚玄学、杂引儒道之言入于佛学,更多的还是从玄学中寻找依据。玄学探讨宇宙的本体究竟是“有”还是“无”,并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慧远出于老庄对人生短促的感叹,把玄学的“本无”观引来阐述他的“因果报应”说,以此解释人生的痛苦、烦恼及解脱的出路,即信奉阿弥陀佛,往生阿弥陀净土。为此,他还约了100多人组织“莲社”,来提倡推行。正如龚斌教授所说:“慧远弘扬的净土法门,在中国佛教史上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净土宗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因此被奉为‘莲宗初祖’。”(见《慧远法师传》第134页)

慧远开创的净土宗这一佛教宗派,到了唐朝盛行起来,直到今天,仍然信徒众多。阿弥陀佛流传众口,名声甚至高过释迦佛。阿是无,弥陀是量,合起来就是无量,阿弥陀佛也称做无量寿佛。据说,若有人口念他的佛号,他必知道,又说,临终者若一心念他的佛号,他必接引此人去西天佛国,就是往生净土。

除了奠定净土宗的基本思想理论之外,让佛教真正合法地进入中国社会,慧远的贡献也是莫大的,这源于他千古传颂的护教之作《沙门不敬王者论》。有关这篇文章的背景,《慧远法师传》交代得非常清楚,并且立出专章,作了重点阐述。《沙门不敬王者论》共分5个部分:在家,出家,求宗不顺化,体极不兼应,形尽神不灭。第五部分“形尽神不灭”是全文的核心,在中国佛教史、中国哲学史上影响巨大。尤其是以“薪火之喻”来说明形尽神不灭,显示出慧远的博学和缜密的逻辑辩驳才能。“薪火”一词,在佛教典籍屡有言及,但慧远的“薪火”之喻,则采之《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起尽也。”意思是说,薪有燃尽之时,火却一直传下去,不会穷尽。

总之,慧远以自己的饱学,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思想与源于印度的佛教思想糅合起来,创立了自己的佛学理论,不愧为一代高僧,读者若读一读《慧远法师传》,自会明白。

鸠摩罗什译经之虔诚

翻开龚斌《鸠摩罗什传》,开篇看到的是古代西域地区我国境内的景象。这样的写法,既具文学色彩,也符合历史真实。因为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先是东传西域,然后再传入我国中原(见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

鸠摩罗什就是西域龟兹(qiūcí)(今新疆库车县一带)人。他在中国佛教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带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说鸠摩罗什7岁就跟着母亲剃度出家,9岁学经,12岁开座说法,20岁时,名声远播以至惊动了远在中原的前秦王苻坚。公元383年,苻坚派手下将领率7万大军破龟兹,目的竟然只是为了得到鸠摩罗什。可惜短短一两年后,苻坚就和他的前秦迅速消亡成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羌族人姚苌建立的后秦。讨伐龟兹的大将吕光在回中原的途中驻扎于凉州,并登基称帝,鸠摩罗什只得做了史称后凉的子民。可惜吕光等人并不器重他的佛学造诣,但是鸠摩罗什并没有荒废岁月,在凉州的10多年里,他通晓了汉语,学习了大量中国历史典籍。

又过了将近20年,后秦大败后凉。公元401年,崇佛的姚兴(姚苌之子)终于在长安迎来了两代人朝思暮想的已经58岁的鸠摩罗什。从此,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国家出面支持并组织的宏伟的佛经翻译,拉开了帷幕。

从公元401年开始到413年圆寂,鸠摩罗什和他的弟子们一共翻译了大小乘经、律、论35部,294卷。其中主要有《法华经》、《大品般若(bōrě)经》、《阿弥陀经》、《维摩诃所说经》、《金刚经》以及《百论》、《中论》、《大智度论》等。由于他佛学造诣精深,又精通汉语,弟子中又有一批杰出人才,所以他主持翻译的佛教经论,质量非常高,其中部分经论成为世代流传的译本,佛教很多宗派的宝典,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他翻译的《法华经》,又称《妙法莲华经》,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日后成为天台宗的立宗之本。其中有一章(一品)专讲观世音菩萨的神迹。菩萨都是男身,但观世音菩萨常显女像而显得慈悲,经中说他闻声救苦,危难中念他的名号,他就来救苦救难。因此在民间流传广远。这部《法华经》和《维摩诃经》等,为历代文人所喜爱,不但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还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

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鸠摩罗什翻译佛法,是以极其虔诚认真的态度进行的。每译一经,他总是先当众解析,然后以西域本口译为汉语,另有一僧人览阅译本核对,如果西域本有谬误,再用天竺梵本校正,并且反复斟酌汉语字义,直至数百人详加审定后才笔录下来,最后全面校正一遍,方才定稿。为了保证译本的质量,他甚至在众人面前发誓:“若所传无谬,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后来在他圆寂后果然应验了生前的誓语,现存甘肃武威的罗什寺塔,便是葬其舌头的地方。

鸠摩罗什的这种宗教精神、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一种敬业精神。这种精神,《鸠摩罗什传》第二十一章“形碎舌存”作了详尽的叙述,读来令人感动不已,慨叹万千。

有学者说,中国佛教是从鸠摩罗什才真正开始。从某种意义上,我以为并不为过。读完《鸠摩罗什传》,也许会有人认同这样的观点。

“名僧”与“高僧”之别

南朝梁代的慧皎在《高僧传·序》中说:“自前代所撰,多曰名僧。然‘名’者,本实之宾也。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寡德失时,则名而不高。”

现代著名佛教史家汤用彤先生针对这段话解释说:“盖名僧者和同风气,依傍时代以步趋,往往只使佛法灿烂于当时。高僧者特立独行,释迦精神之所寄,每每能使教泽继被于来世。至若高僧之特出者,则其德其行其学识独步一世,而又能为释教开辟一新世纪。”(《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先生精辟地、具体地指出了“名僧”与“高僧”之别,尤其强调“高僧”是“特立独行”,能够为佛教开辟新世纪的人物。根据汤先生的见解,《高僧传》里的慧远和鸠摩罗什,正是“佛教史上不数见”,能创宗立派,使佛教文化流光于后世的人物。

龚斌教授的《慧远法师传》和《鸠摩罗什传》,用丰富的史料,明白晓畅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这两位高僧的生平和思想,德行和学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慧远既是一位高僧,又是当时的一个大名士,其学问和人格,得到东晋时代上自帝王贵胄,下至学人释子一致的推崇。而鸠摩罗什则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奇人,他才华横溢,崇佛敬业,所翻译的佛经准确达意。对大乘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生活在同一时代,虽然一在南方,一在北方,这两位高僧互相交流佛法学术,更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广泛流传,成为佛教史上的佳话。从他们的事迹来看,不愧为汤用彤先生所赞誉的“特立独行”的大德高僧。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韩愈在《伯夷颂》里的一段话:“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慧远、鸠摩罗什不正是这样“信道笃”而“特立独行”的先哲吗!

龚斌教授青年时代就深爱中国文学,还写得一手好诗。从教后,专治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数十年里,他不改初衷,“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苏氏文集序》)。不管世风如何浮躁,终日劳筋苦骨,矻矻于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世说新语校释》三大卷、陶渊明研究等专著,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当他把目光转向东晋十六国时代的两位佛教人物时,他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六朝散文般的文采、通畅准确的语言所描绘出的栩栩如生的世态和人物形象,以及其中传递出来的浓浓的人文气息,再次令我感动,因而不揣浅陋,匆匆写些文字,供读者参考。

  全面总结陈寅恪的学术论题及其价值取向,不是本文能力所及。由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陈寅恪文集影响广泛,所论问题也相对集中,以下主要以此次新辑的《书信集》、《读书札记二集》、《读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杂稿》四种以及作了较大增补校订的《读书札记一集》为重点,就其所涉及的中国中古史的相关学术问题予以简要疏理和介绍。必须声明的是,我们对陈寅恪所涉及学问中的众多领域并无专门研究,仅就对以上诸书的阅读略谈体会并对其内容稍作介绍。

  最能够体现新版《陈寅恪集》在辑佚和增补方面的工夫的,是《书信集》。它收录了作者致数十位亲朋、学者及机构的二百余通书信,对于了解陈寅恪从事学术探索的环境和心态,了解他的性情与为人,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将《书信集》与陈寅恪的其它论学文字(包括大量的序跋和论文中的按语)结合起来研读,一个陈寅恪自己眼中的陈寅恪将比较完整地呈现出来。这对于了解其学术历程至关重要。实际上这是新版《陈寅恪集》提供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有待研究陈寅恪及近代学术史的专家进一步探究。该集的初步评介可参看钱文忠的书评。[5]至于其中一些信函年代可考而未考的问题, [6]包括个别时间误植的问题等,则都已经有人指出,兹不赘。

  从三集《读书札记》与《讲义及杂稿》中,可以看出陈寅恪后来成文的许多问题都已或多或少在读书过程中提出,或者说他的主要论文都是读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由于许多在读书和授课过程中经过认真构思的专题没有整理成文刊行,所以其《读书札记》与《讲义及杂稿》,对于我们了解陈寅恪的学术就显得更加重要。此外,《读书札记》所录读史眉批按语,更直接地表现了其观察视角。陈寅恪的思维方式并非从干嘉学派继承来,不是细密考证的归纳方法,而是带有强烈的西方逻辑推理色彩的演绎方法。

  《读书札记一集》是作者读两《唐书》的札记,反映出陈寅恪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注重宋人对汉唐故实的研究,如在《旧唐书》卷首空页处注《石林燕语》关于宋代经筵进讲汉唐故事的记载;另一方面重视新史料的运用,包括敦煌文献和石刻材料,如在高祖本纪之批注中引用敦煌写本《唐忌辰表》和《金石萃编》所收大海寺唐高祖造像记等(页26)。至于他所关注的内容,则涉及面非常广泛。陈美延在《编者说明》中指出,“作者一贯重视之民生、财政、胡族等问题,诸如霜俭、米价、汴路或追踪黄头军、银刀军、沙陀、回纥阿布思来龙去脉等等均一一标出”(页651)。除此之外,比较集中关注的问题依次还有李武韦杨婚姻集团、武则天与佛教、宪宗暴崩与顺宗实录、李德裕抑退浮薄与奖拔孤寒及山东旧门之好尚、唐代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两唐书所载与元白诗相关者、枢密使、宋人对三省制的议论、府兵制及其破坏、翰林学士、唐代开国背景及其与突厥之关系、山东豪杰、常何碑反映的玄武门事变真相、河北藩镇及五代将帅的胡化与蓄养义子、饮茶之普及、武则天的革命及其社会意义等。大量的批语还标出了与唐代各种制度相关的名词和概念。

  《读书札记二集》涉及的史籍文献有《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后汉纪》、《资治通鉴考异》、《唐律疏议》等十九部,是作者研读两《唐书》之外的正史和其它与唐代相关文献的读书札记。这说明陈寅恪并非真的不读三代两汉之书。遗憾的是大都没有标出札记所写的时间。其《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后汉纪》的札记主要是对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关注,包括后来成文的清谈与清议、王导处理东晋政权与吴姓士族的关系等问题。《资治通鉴考异》的札记,则多处指出司马光的疏忽和失误(页99、101、103),其隋纪考异部分,则基本上是在做《说郛》本《壶关录》的辑佚,考证出今本《壶关录》乃后人掇拾而成,原书元时已佚(页104—105)。批注《唐律疏议》,则意在证明隋唐制度承袭北齐而不承北周的结论,是对其《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的补充。

  《读书札记三集》涉及的是三部《高僧传》,并附有《高僧传笺证稿本》。一般认为这是体现陈寅恪早年学问根基的成果,尤可显现他的语言文字功力。札记中标出了许多梵文、巴利文等外国文字,侧重关注的问题则主要包括来华译经高僧大德的国别与民族、不同佛经或教派之出处与传播路线、佛学与魏晋玄学的高下之别、佛经翻译问题及其解释传统、佛教思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佛教名胜考辩等等。陈寅恪对僧传下的功夫很深,并着手撰写《高僧传笺证稿》,可惜只完成了引论部分。札记中对于佛教东传、佛教理论及佛教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皆参引佛教典籍互相补正,互相解释,是研究佛教史和研读几部高僧传的重要参考书。陈寅恪对僧传的史料价值高度肯定,对僧传中体现的文化传承十分重视,同时也针对其它研究者的错误予以批评。日本学者在佛教史领域的贡献突出,但陈寅恪毫不客气地指出境野《支那佛教史讲话》中对《释道猷传》的误读“可笑”!)(页136)。据杨联升听隋唐史的笔记,陈寅恪在课堂上对日本的所谓“东洋史”研究评价并不高。他说:“日本人常有小贡献,但不免累赘。东京帝大一派,西学略佳,中文太差;西京一派,看中国史料能力较佳。”[7]

  《讲义及杂稿》主要是备课笔记和讲义,以及未收录于其自定文集中的一些序跋文字,还有其夫人、助手和学生等人所做的听课笔记、学生论文的评语等。但未收万绳楠整理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8]陈寅恪做备课笔记和讲义,主要是汇编史料,所要表达的观点并未明确标出,但参看所附几则听课笔记,则知其在史料汇编背后所要表达的观点非常明晰。如讲两晋南北朝史时,明确强调司马氏代魏是东汉儒家大族统治权的复辟,在讲隋唐史时,指出唐诗可以增补武宗以后历史的许多缺漏,并说李牛两党弄权,其实是两党宦官的斗争等等。陈寅恪治史的一大特点,就是他对史料的考察视角。一些学者曾提到过陈寅恪所选用的史料背后有其极强的主观判断在内。如本集收录的陈寅恪在中山大学时为中国高等院校所编的《两晋南北朝史》参考数据,此书印数原本不多,不易查考,今日重刊,恰可为考察陈寅恪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思路提供帮助。本集的价值,不仅如《整理后记》中所说,可见其早年备课过程及授课所涉内容之一斑,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陈寅恪敏锐捕捉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出的许多题目和史料线索,也是中国中古史研究不可忽略的重要前提。即使时至今日,拿陈寅恪当年备课笔记和讲义中提出的问题和揭示的史料来衡量,某些人发表的论著仍然显得落后。这也就是说,陈寅恪的备课笔记和讲义仍然具有作为研究前提征引的价值。

  结合陈寅恪的长篇论著和《读书札记》、备课笔记及讲义,我们可以看出他关注的中国中古史的重大问题非常之多。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中古史研究的,至少还有如下数端。

  关于《唐六典》的性质问题。至今仍是隋唐制度史研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陈寅恪虽然没有系统的论文和专门的读书札记[9],但他敏感地注意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标注出若干关键史料。在《旧唐书.礼仪志》载太常博士顾德章的奏议所引“定开元六典敕”之后,特别批出“六典”二字,注意到《六典》并非开元之法。[10]在读《唐律疏议》的“书末补记”中,标出《玉海》卷五一引韦述《集贤注记》关于《唐六典》的说法,“(开元)二十六年,奏草上(六典),诏下有司,百僚表贺。至今在书院,亦不行用”。并引用韦述自己在《集贤注记》序,证明其时在天宝十五年,说明整个开元后期和天宝时期,《唐六典》都置于集贤书院中而未行用。 [11]在《唐诗校释备课笔记》中,陈寅恪引程大昌《考古编》九关于《唐六典》的若干考评文字,提示程大昌对《唐六典》是否行用问题的关注和考证。程大昌一方面“据(韦)述此言,即六典书成而不以颁用也”,另一方面,据白居易〈阳城不进倭奴〉诗中所说“城云臣按六典书,任土贡有不贡无”,阳城尝援六典为奏,“岂是六典成而不用耶?”程大昌还据《新五代史·桑维翰传」说明“六典之书,五代犹遵用之,不知韦述何以言不用也。元佑诸公议更元丰故事,则痛诋六典,以为未尝颁用,殆有激而云耳”。很明显,程大昌的看法是《唐六典》是行用了的。陈寅恪很慎重,没有遽下结论,而是在进一步寻找数据考证,并加按语说明“杜牧上宰相求宁杭州书亦言及六典。余见四库书目史部职官类提要”。[12]

  关于武则天时代社会变革的性质问题。至今还在讨论的“唐宋变革论”和中古史分期便与此有关。《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指出,“故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这是从“关中本位政策”的崩溃立论的。在《新唐书.刘宪传》记吏部糊名考判条后批注,“若糊名则不能论门第矣”。在讲授唐代史时,特别强调武则天有许多改革,而体现为注重诗词以打倒门阀的科举制改革,更促进了政权社会基础的扩大。 [13]

  关于李德裕及其代表的社会阶层问题。这是理解唐代社会结构及其转型的关键问题。李德裕奖拔孤寒与强调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表面看起来似乎矛盾。陈寅恪在多处关注此事,其实也已揭示出其中的奥蕴。在读《旧唐书.武宗纪》的札记中,多次引用唐人笔记说明“李卫公颇升寒素”,[14]在读《新唐书》诸多列传的札记中,也都特别注意李德裕恶进士与山东旧门之好尚,《唐诗校释备课笔记》又引《南部新书》载李德裕在涯州所作之诗。 [15]既然进士已由与李德裕另一路线之高官把持,成为高级官僚世袭高位的工具,抑进士与奖拔孤寒就并不矛盾,而公卿子弟与进士浮薄之间则有矛盾。这种矛盾陈寅恪往往称之为“气类”之不同。孤寒与公卿子弟则不对立,“八百孤寒齐下泪”中的孤寒,有的当是李德裕强调的未“成名”的公卿子弟。

  关于唐代的种族与文化问题。这是陈寅恪中古史研究的核心论题,也集中体现了其学术取向。此类问题的提出,是那个时代“道”与“治”、“国”与“学”等论争背景下的结果,[16]其影响也一直不减。[17]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开篇,陈寅恪引用《朱子语类》所谓“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指出此简略之语句“亦含有种族及文化二问题,而此二问题实李唐一代史事关键之所在,治唐史者不可忽视者也”。实际上,种族与文化,正是陈寅恪以中国中古史为研究重心的学术取向的关键因素。新版《陈寅恪集》的《读书札记》和备课笔记、讲义之中,种族与文化是最受关注的问题,许多地方都有助于进一步探究陈寅恪的种族文化史观,以及这种史观背后的学术转型背景。

1 4 0

吴于古白话起涯问题的再思考

徐正考张或或薄刚

(吉林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13 0 12 )

摘要: 古白话 是与 丈言 相对的一种古代汉语书面形式 江蓝生等学者认为 古白话的起源以东

汉末年佛教的传入和汉译佛经的大量涌现为契机 我们在此基础上对古白话的起源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认为古白话书面语虽然出现于东汉 但 古白话口语 却早于此而存在 东汉译经的需要与纸张的普遏使用

相结合 使古白话书面语于公元2 世纪中期应运而生

关键词: 古白话; 文言; 东汉译经; 造纸术

中图分类号: H 109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 7一0246 20 11) 10 一01 40 一04

古代汉语书面语有两种形式 即 文言 和 古白话 ¹ 汉语语言学界较早使用 古白话 这

一术语的是黎锦熙先生的 国语运动史纲 序 也有人称为 早期白话 或 旧白话 当时这些

提法的主要目的是与指现代语体文的 白话 相区别 º

在此之前 胡适先生曾对 白话 的范围做过界定: 白话 的 白 是指戏台上说白的

白 清白的 白 和明白的 白 并依此认定 史记 汉书 里有许多白话 古乐府歌辞大

部分是白话的 佛书译本的文字也是当时的白话或很近于白话 唐人的诗歌 尤其是乐府绝句

也有很多的白话作品 » "

尽管胡适在 白话 的起源 界定等问题上并没有给我们足够理性的结论 却为我们留下来许

多可供深人研究的问题 汉语语言学界对于 古白话 的研究 肇始于20 世纪40 一50 年代吕叔湘

高名凯等先生对于禅宗语录词汇语法现象的探求 其后日本学者太田辰夫先生的 中国语历史文法

也对此作了细致的探讨 ¼

关于古白话的起源 目前尚无专文论述 但学者们对 古白话 的界定曾有分歧 王力先生认

为 古白话是 以唐宋以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 ½ " 吕叔湘先生指出: 虽然在某些类型的文章

中会出现少量口语成分 但是以口语为主的

白话 篇章 如敦煌文献和禅宗语录 却要到晚唐五

代才开始出现 并且一直要到不久之前才取代

文言 的书面汉语的地位 并据此把汉语的历史分

为以晚唐五代为界限的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 ¾郭锡良先生认为其 萌芽于六朝 ¿ "

基金项目: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项目(N C ET 一07 一 367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7J A7 4叨23 )

作者简介: 徐正考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汉语史 古文字学; 张或或 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

生 专业方向: 汉语史; 薄刚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 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 专业方向: 汉语史

¹ 王力: 古代汉语 第1 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年 第l 页

º 柳士镇: ( 略论<三国演义> 的语言面貌 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版) 20 3 年第6 期

» 胡适: 白话文学史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9 年 第7 页

¼ 柳士镇: 略论<三国演义> 的语言面貌 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版) 20 3 年第6 期

½ 王力: 古代汉语 第1 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年 第1 页

¾ 吕叔湘: 近代汉语指代词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85 年 第1 页

¿ 郭锡良: 古代汉语 第1 册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1 年 第l 页

关于古白话起源问题的再思考1 4 1

李峻愕先生认为古白话起源于南北朝 以王梵志的白话诗为早期古白话作品的代表 ¹ 张中行先生将

白话分为三期 指出第一期上限为 两汉时期 º 江蓝生先生认为: 白话的产生也有悠久的历史

比较保守地说 它是以东汉末年佛教的传人和汉译佛经的大量出现为契机而发展起来的 »

徐时仪先生的 汉语白话发展史 第一次系统地探讨了汉语白话的发展历程 书中指出: 白话

是一个与文言相对而并存的反映了东汉至今历代口语成分的汉语书面语系统 ¼认为文 白之分大

致始于汉代 许威汉先生在 汉语白话发展史叙 中也指出: 从汉末魏晋以后到

五四 前(权

作这样划分) 还有一种与口语基本一致的书面语 这就称为古白话 成片的系统的白话书面语的

形成 汉代已发其端绪 要之 古白话语体 始自汉魏 渐成熟于汉唐五代 ½

我们认为 江蓝生等学者的论断及论证是可信的 即作为古代汉语书面加工形式之一的古白话起

源于东汉 这里要继续思考的问题是 作为古白话形成之基础的口语(或许可以叫做 古白话口

语 ) 起源于何时 如果东汉以前已有古白话口语 为什么直到东汉才出现作为书面形式的古白话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 古白话口语 的起源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不能不先回顾一下前人

与时贤对 文言 的界定

张中行先生认为 文言 的定义难下 其原因就在于 文言 是 只见于文而不口说的语言

但又不能不承认 文言 有时并不脱离口语 ¾ 吕叔湘先生也给出一个并不明确的界定: 白话是

唐宋以来的语体文 此外都是文言 也就是所谓的 超语体文 ¿ 后来他在 近代汉语指代词序

中又说: 秦以前的书面语和口语的距离估计不至于太大 但汉魏以后逐渐形成一种相当固定的书面

语 即后来所说的

文言 À 王力先生指出 文言 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

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Á 许威汉先生指出 古代汉语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两个支

流 即文言文和古白话 周代和周代以前所遗留下来的书面语 秦代至汉初的某些书面语 大致是

和当时口语相近或相一致的 汉初以后 各时代文人的书面语仿照前人的词汇语法用法和行文格调

成为一种脱离当时口语的

特殊书面语 这种

特殊书面语 被称为文言文 Â 李峻愕先生将

文言 界定为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 以先秦两汉散文为语言规范 长期发展形成的书面形式 À

江蓝生先生指出: 简单点儿说 那些句中带有

之 乎 者 也 矣 焉 哉 的书面语是文言

文言最初也是建立在口语基础上的 但是后来日益脱离口语 变成一种僵化的 基本上保存先秦语

法和词汇特点的书面语 Â

既然 文言最初也是建立在口语基础上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推测: 文言产生之初(应是商

周甲金文时代) 是没有脱离口语的 也就是说二者是很接近的 换个角度说 文言产生之初的口语

还不是古白话口语 那么古白话口语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我们知道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全社会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庞大的系统 社会性是

其本质属性 这种性质决定着它不可能发生突变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¹ 李峻铸: ( 古白话界说与近代汉语上限的探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杜会科学版) 198 年第3 期

º 张中行: 文言和白话 北京: 中华书局 2(X) 7 年 第10 页

» 江蓝生: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江蓝生卷) : 古代白话说略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 2 年 第247 页

¼ 徐时仪: 汉语白话发展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X) 7 年 第1 页

½ 许威汉: 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 叙 载徐时仪 汉语白话发展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加7 年 第2 页

¾ 张中行: 文言和白话 北京: 中华书局 2砚刃7 年 第10 页

¿ 吕叔湘: 文言和白话 国文杂志) 194 年第3 期

À 吕叔湘: 近代汉语指代词)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85 年 第l 页

Á 王力: 古代汉语 第l 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6 2 年 第1 页

 许威汉: 徐时仪( 汉语白话发展史> 叙 载徐时仪 汉语白话发展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以y7 年 第2 页

À 李峻得: ( 古白话界说与近代汉语上限的探索)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 8 年第3 期

O 江蓝生: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 江蓝生卷) : 古代白话说略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仪介年 第24 页

1 4 2 社会科学战线 201 1 年第10 期 语言文字学

语言的发展变化 需要经历一个新的语言要素逐渐积累 从而取代或部分取代旧的语言要素的过

程 汉语史上出现过的种种语言演变现象 足以证明任何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的出现都不是偶发事件

而是有着相当的社会 文化以及语言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作为背景 ¹

白话文的形成并不是一墩而就的 而是在口语的基础上逐步影响文言文 增加文言文中的白话

口语成分 进而形成与文言文相抗衡而并峙的反映实际口语发展的古汉语另一书面语系统 白话文书

面语系统在其整个历史时期内并不完全相同 它逐渐演变 以适应口语本身的变化 º

因此 从语言发展理论的角度来看 不可能从先秦到西汉口语中说着文言 至东汉发生突变

如果回顾一下东汉以前我们的先民所使用的书写材料 也许会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答案

我国已知最早的文献是殷商甲骨刻辞与铜器铭文 殷墟卜辞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 龟甲兽骨十分

坚硬; 由于当时尚未冶炼出钢铁之类的硬金属 刻字工具缺乏必要的硬度 而这一时期的铭文一般是

铸成的 个别是刻成的 » 从书写材料的角度讲 不能不 炼字 使刻 铸之字达到最简 这样一

来 刻辞与铭文便无法反映当时的口语 而刻辞与铭文所带有的明显的模式化风格 也会使其脱离口

语 阮元 文言说 称: 古人无笔砚纸墨之便 往往铸金刻石 始传之远; 其著之简策传事者 亦

有漆书刀削之劳 非如今人下笔千言 言事甚易也 ¼在这种书写材料极其不便的情况下 书面语

言必然要对口语进行加工和润色 以经济便捷的方式记录言事

西周至西汉 书写(刻 铸) 材料日趋多样化 但也无非是龟甲兽骨 铜器 玉石 陶 简犊

嫌帛等 这些材料的性质 书写(刻 铸) 难度虽然不尽相同 但正如江蓝生先生所说: 在发明造

纸术和纸张广泛使用之前 书面语是一笔一笔刻在龟甲兽骨 铜器 石器或竹简上的 刻起来很费

事; 有的写在丝帛上 这成本又多么昂贵! ½ 由此江先生作出了合理的推想: 最初的书面语要比古

人实际运用的口语简约得多 粗略得多 即所谓

书不尽言 ¾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

的推想: 今天人们见到的东汉以前的书面语文献 都是远离口语的

但东汉以前的口语在同时文献(文言) 中毕竟也露出了一些蛛丝马迹 这些蛛丝马迹同时也可

以证明当时口语与书面语分离的事实 如 孟子 尽心下 : 诸侯之宝三: 土地 人民 政事 接

下来又说: 民为贵 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推测: 当时的口语中通行 人民 而书面语中一般还

是用 民 这正是 惜墨如金 的反映 又如 史记 陈涉世家 : 伙颐! 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