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的历史文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2收藏

莆田的历史文化,第1张

地名含义

因历史上莆田平原地处浅海和沼泽地带,蒲草滋生,先民铲除蒲草、排泄海水造田而得名。别名莆仙,因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莆仙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行政区域出现而得名。别名荔城,因古时盛种荔枝而得名。

又称兴化,因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置兴化军,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而得名。还称莆阳,因北面是众多的群山,莆仙平原位于山的南面而得名。又有“兴安”之称,因宋景炎二年(1277年)兴化军城失而复得,端宗诏兴化军为兴安州而得名。

地方语言

莆仙话流行区域除莆田市全境外(包括莆田乌丘乡:大乌丘屿、小乌丘屿等), 还分布在广东潮州、汕 头、揭阳、汕尾、大埔县、丰顺县、海南省,湛江、雷州、茂名的电白、千年以来本来是隶属莆田县的新厝镇在1950年代割给福清等地的大部分地方。

部分分布的有:福建泉港北部、东部,永泰南边、福清西南边和原来的莆田县新厝镇东边、北边的镇的某些村、西边,广东的韶关、广西东部、南部,浙江温州南部、东部,舟山群岛、福建东部霞浦少量地方,江苏宜兴,兴化,安徽的歙县等市、县的部分地方。

莆田地区已渐渐没有了那淳朴的莆田话氛围,保护莆田话的任务严峻。  莆田乌丘村,包括大乌丘屿、小乌丘屿(下屿),原为莆田县湄洲乡乌丘村,全镇使用莆田话,乌丘屿六百多人原住民也全部保留使用莆田话。

地方习俗

莆仙民俗丰富多彩,同一个习俗在不同的区域里,就有所异样变化。例如春节元宵节,各地的活动日期不同,其项目内容、规模、形式等都存在差异性。元宵节期间,平原人举行游灯、枫亭游灯最为典型。沿海人元宵节,举行神祇出巡郊游、摆粽轿、演戏等。

莆仙各地宫观寺庙数不胜数,而各个地方的宫观所举行的神祗庙点活动地大大不同。但其功能或性质是大致相同的,却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怡神祈望:平安吉祥、子孙昌盛、万事如意。民俗不光在过节上,风行的不成文的生活样式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由于受到地域文化影响与制约,民间方言或普通行为习惯,亦产生出许多颇具特色的地方习俗。

扩展资料:

莆田,福建省辖地级市,古称“兴化”,又称“莆阳”、“莆仙”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剖面呈马鞍状,地处北回归线北侧边缘,东濒海洋,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截至2018年,辖1个县、4个区,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00万人。

莆田市历史底蕴深厚,史称“兴化”,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自唐以来,涌现出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基础设施完善,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湾环绕”,湄洲湾为深水良港,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福厦铁路、向莆铁路贯穿全境,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投入使用;福厦高速、沈海复线、莆永高速、湄渝高速形成“两纵两横”格局。 

同时,莆田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及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2018年10月,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2018年,莆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241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27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17991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94623亿元,增长86%。

-莆田

明正德君游五侯山时,从北麓下山走到一个村庄。这天,天气炎热,正德君一路辛劳精疲力竭,如饥似渴,看到这里有口井,便取水畅饮解渴。他觉得这井水既清凉又甘甜可口,就兴致勃勃地给这井取名“福井”。以后,村民们就把村名叫“福井”。大约在明末清初,四面八方的人肩挑货物来福井买卖,遂渐渐形成了一个小墟。

嗣后,福井小集市不知不觉地被迁往西外四里处的昆仑山下的“开文书院”(清嘉庆15年建)附近。书院前面有一棵邦枝树,终年茂密葱茏,有叶无花,据说叶子能治肠道疾病。肩挑而来的贸易集市就靠近邦枝树周围,商贸生意日益繁荣。久而久之,人们就在周围搭架凉棚,后又盖起稻草或芦苇茅屋,遂成一条小街,人称“街头”,那里的店铺也叫“街头店”(与莆田方言“肩头店”谐音)。金墩黄氏占五分之一。清乾隆间,莆田黄石金墩太师黄府十八世孙儒商黄国燧徙居兴福里街头店黄宅其裔析居江边、汀峰诸里。世系(旁系从略)1黄府-2黄安石-3黄近-4黄檟-5黄胜字应孙号学古-6黄源-7黄霁-8黄智名斌-9黄瑛-10黄莹-11黄大保-12黄文质-13黄光禄-14黄元甫-15黄东祖-16黄尧眉-17黄成德-18黄廷源-19黄国燧(配兴福里清进士内阁中书周玉春女)生于清乾隆庚申年三月廿三日,卒于嘉庆庚辰年十一月十五日。茔于五候山仙女洞南麓。 (一)黄石镇

1、沙坂金墩街550人 6、金山村656人 11、黄石沟边700。

2、登瀛村50人 7、清江村668人

3、水南上余50人 8、沙堤318人

4、和平村1020人 9、郑塘350人。

5、海滨村3200人 10、江东村500人。

(二)新度镇

1、沟口村160人

2、洋埕村306人

3、横山后墩205人

(三)北高镇

1、北高村180人

2、江边村800人

3、汀峰村406人

(四)白塘镇及市区金墩黄氏村庄

1、洋尾村886人 8、东进村71人

2、后宫120人 9、园头村418人

3、铺尾640人 10、林桥村420人

4、霞徐746人 11、下磨村181人

5、下孝义120人 12、横沟后墩578人。

6、渭阳村571人 13、灵川东港500人。

7、西墩村2268人 14、田厝1000人。

(五)东庄镇

1、东庄村400人

2、东沁村787人

(六)笏石镇

1、珠坑村1437人

2、坝津村1526人

3、岭美村1677人

(七)东埔镇

1、山前村1000人

2、沙塘边1200人

(八)东峤镇

1、汀塘村100人 4、下西村100人

2、东峤村50人 5、欧厝25人

3、上塘村115人

(九)平海镇

1、平海村335人 4、山星村2800人

2、东美村70人 5、江堤村2075人

3、石井村2400人 6、溪边村1098人

(十)湄洲岛

1、汕尾村1772人

(十一)南日岛

1、三墩村1000人

(十二)埭头镇

1、潘砣黄厝500人

2、翁厝村2120人

3、湖耽村2300人

(十三)仙游县

1、钟山镇钟山村1212人

2、象溪镇溪边村1022人

莆田市金墩黄府后裔还有:莆田城中金桥巷、刘桥巷、乌石;北磨、寺山、保尾、鉴后;陡门头;顶墩村后墩、涵西商城后墩、张镇村后墩、梧塘后墩;下坂后墩、新度锦墩下墩、南埕下墩;南梧塘下墩;丽港巷下墩、霞墩下墩、东墩下墩;渠桥横山、广业后坑、黄石黄园、横塘;东源、定庄、龙塘;仙游芦溪;枫亭、度尾中岳。城关大度、城关衙后等。

1、明代黄佳黄霖季子(千七公派)元孙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上云乡  2、明代黄震(千七公派)贾公曾孙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洋城(阳城)陡门兜  3、明代黄寿(千七公派)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黄石上余  4、明代进士黄卷(千七公派)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迁居湖北麻城卫所黄宅  5、明代黄文著(千七公派)贾公七世孙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仙游鲤城黄厝  6、明代黄材(千七公派)大渊子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仙游鲤城黄巷  7、明代黄大辂(千七公派)大渊子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仙游鲤城黄大夫第  8、明氏黄大侠(千七公派)大保弟由莆田黄石金墩经崇安迁居浙江钱塘官巷口积善坊巷  9、明代黄幼泳(千七公派)贾公十世孙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迁居江苏南京下关区金墩  10、明代黄幼淳黄文芳(千七公派)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闽北浦城县黄厝  11、明代黄有贵(千七公派)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迁居江南江陵黄厝  12、明代黄有诚(千七公派)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横山乡  13、明代黄清(千七公派)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府城中刘桥巷  14、明代黄健(千七公派)贾公五世孙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府城中金桥巷黄宅  15、明代黄络(千七公派)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清浦乡黄厝  16、明代黄睿(千七公派)由福州莆田黄石金墩迁居于福州府闽县金桥巷分衍于山下黄厝  17、明代黄经官锦州巡检(千七公派)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迁居广东拱北黄厝  18、明代黄权(千七公派)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迁居江苏南京金陵黄宅分衍浙江上丰惠黄厝  19、明代黄震旦(千七公派)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迁居福州榕城台江洋中金墩街  20、明代黄泗(千一公派)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广东海口市黄厝  21、明代黄怡(千一公派)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浙江温州平阳黄厝  22、明代黄聊(千一公派)由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南安水头吴内  23、明代黄复祖(千一公派)由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大田城郊黄厝  24、明代黄俨(千一公派)由晋江安平金墩迁居漳州赤岭黄厝  25、明代黄永(千一公派)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浙江瑞安黄厝  26、明代黄荐(千一公派)尾英曾孙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广东惠来  27、明代黄应期(千一公派)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广东惠来麻街黄宅  28、明代黄金鼎(千一公派)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广东卖麻街黄宅  29、明代黄寿明代(千二公派)黄仕龙季子迁居晋江陈埭奄上分衍泉城东海石头街  30、明代黄香偕子黄显矮黄显奴(千二公派)黄仕龙四子由福建晋江潘湖徙南京金湖乡黄厝  31、明代翰林学士黄长治(千二公派)黄仕龙曾孙由晋江潘湖迁居永春城西官田市儒林里  32、明代黄长生(千二公派)黄仕龙曾孙由晋江潘湖经城门浯埔迁居泉郡县后街黄宅  33、明代黄真宝(千二公派)黄仕龙元孙由晋江潘湖迁居南安三都葵山董埔乡  34、明代黄真回(千二公派)黄仕龙元孙由晋江潘湖经洪濑黄厝徙居南安美林双溪口乡  35、明代黄心宇(千二公派)黄仕龙七世孙由晋江潘湖徙居南安洪濑街黄厝  36、明代黄转阳(千二公派)黄仕龙八世孙由晋江潘湖经南安董埔徙居南安杏塘黄厝  37、明代黄日习(千二公派)黄仕龙八世孙由晋江潘湖迁居南安桃源乡黄厝  38、明代黄日休(千二公派)黄仕龙八世孙由晋江潘湖迁晋江笋江糊口乡黄厝  39、明代黄应选黄应眷(千二公派)黄仕龙八世孙由晋江潘湖迁居浙江青田县黄厝乡  40、明代黄滨泉(千二公派)黄仕龙九世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晋江永宁梅林黄厝  41、清代黄光渊黄光长(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艋岬潘湖渡头  42、清代黄高拱(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台北艋岬潘湖渡头  43、清代黄光华黄光国(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台中黄宅  44、清代黄近年黄锦年(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台南黄宅  45、清代黄伯秤黄伯棚(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台北淡水黄宅  46、清代黄伯梳黄伯柳(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高雄黄宅  47、清代黄福生黄泉生(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基隆黄宅  48、清代黄钟清黄钟源(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中沥黄宅  49、清代黄芳环黄芳珠(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漉港黄宅  50、清代黄鸿恩(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台北万华龙山寺黄宅  51、清代黄光景(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彰化花坛金湖黄宅  52、明代黄乐吾(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三十一都霞坞(下浯)迁居莆田南日岛山中  53、明代黄甫亮(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福建晋江霞坞(下浯)迁居广东承德黄厝  54、明代黄太明(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晋江一都磁灶街黄宅  55、明代黄金定(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晋江三十都陈埭高坑  56、明代黄金范(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厦门金霞黄宅  57、明代道士黄永震(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东岳口九十九间  58、明代黄元达(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永春水口乡湖坂  59、明代黄维元黄孙英(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福建晋江霞坞(下浯)迁居浙江温州下浯  60、明代黄尔珍(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黄景贵长子由福建晋江下浯迁居广东潮州彭江钟会  61、明代黄尔瑞(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黄景贵次子由福建晋江下浯迁居广东揭阳金霞乡  62、明代黄尔瓒(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黄景贵次子由晋江下浯迁居同安鼎尾清军驿牛尖山  63、明代黄尔纯(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兴化县玉田村  64、明代黄岳(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下浯迁居晋江一都碧湖黄宅  65、明代黄荣贵(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福建晋江下浯迁居清源朋山岭后许塘  66、明代黄明祥(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漳州岳口埔黄霞  67、明代黄子国黄子昆兄弟(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下浯迁居同安铺前街黄宅  68、清代黄惠英(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台湾漉港后仑妈祖宫黄宅  69、明代黄对榕(千十公派)棣裔孙由福建莆田黄石清江下墩迁居莆田玉塘乡  70、明代黄锦(千十二公派)梧裔孙由福建莆田黄石清江下墩迁居莆田城南井亭街黄宅  71、明代黄铉(千十二公派)梧裔孙由福建莆田后墩迁居涵江铺尾黄宅

注:清康熙间黄龙标即黄景星明进士参政玄孙迁湖北黄梅县城关。 (北高中心小学)内有“朱子庙”,旁边有座“北高楼”(解放后为镇政府所在地),其意乃取北部的烟岚山高于南部的昆仑山,因而得名。“街头”集市不断发展后,人们就渐渐不用“街头”的名称,而易名为“北高”,乃凭藉“北高楼”而美称其名。从前这一带是“万人冢”,夜间神嚎鬼哭,一片凄凉不堪。自从“街头店”落座于此后,热闹代替了寂寞,驱散了“神鬼”。庙宇书院,商贸集市,一派生机。传说,烟岚山为“凤穴”,钟灵毓秀,地灵人杰。曾有“七科八举”之盛名,震撼四方。之后,竟被太守岳正用三支铁钉钻钉在山顶上,结果“凤”被剌死,“风水”被毁破,从此,这里再也没有达官贵人出现了。

莆田名字的由来:“蒲田”二字,后代几乎都是写作“莆田”。改写原因很多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莆田这个地方在古时是一片大海,后来随着地壳运动逐渐形成平原,但其地蒲草从生,水患频繁,农田难以耕作,所以将“蒲”字删去三点水写为“莆”。

另一种解释是“莆”“蒲”二字古籍中本来就通用,写作“莆”只是更简易罢了。当然还有其他解释,如认为黄石旧时称为莆田里,“莆田”只是置县时最初治所在莆田里的缘故。但不管怎样,莆田的命名与海有关、与“蒲”有关,也与“田”有关。

扩展资料: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福建省份为8个专区及福州、厦门两市。莆田、仙游两县隶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50年4月起,第五行政督察区更名为晋江专区。至1970年5月,莆、仙两县隶属不变。

1970年6月,莆田、仙游两县由晋江专区划归闽侯专区,同时把闽侯专区机关从闽侯螺洲迁至莆田城厢。1971年4月,改闽侯专区为莆田专区。同年5月,改莆田专区为莆田地区。莆田地区辖莆田、仙游、闽清、福清、平潭、长乐、闽侯、永泰8县。

1983年5月,撤销莆田地区,原辖属的福清、闽清、平潭、长乐、永泰5县划归福州市管辖。

福建林氏开闽始祖林禄自晋代永嘉年间入闽开基以后,就以莆田为南方发祥地,在唐代和宋代,莆田林氏先后共有一门九兄弟登进士、任刺史,史称前九牧、后九牧。九牧后代,很多散居潮州各地。不单林姓,其他各姓莆田籍潮州官吏,也有很大一部分落籍潮州。迁居福建的林禄,传至十六代林披,已是唐代玄宗年间(公元712-755年),林披生有9个儿子,他们是:林苇、林藻、林著、林荐、林晔、林蕴、林蒙、林迈、林既、皆成进士,分虽担任端州、横州、韶州、循州、雷州、福唐、邵江陵、容州刺史(也称“州牧”)。这时林披已定居莆田。一个家族里一下子出了九位官刺史,可说是创了历史纪录,是家族的无上光荣。故后世称莆田林氏为“莆田九牧,双阙之荣”。

而潮汕林氏,也喜欢以“九牧世家”炫泡门庭,常把这四个字镌于门额之上,以此表明自己出自“莆田九牧”派下。

那么,潮汕林氏和“莆田九牧”到底之间有没有直接的关系呢?

虽然早在林披之前,福建晋安林氏已有人入潮,但大理移居潮州还是在“九牧”之后,由于“阙下林家”声名大震,出现了莆田林姓人纷纷外出为官的盛况。这时,家族系荣昌盛,人口也十分兴旺,在莆田被看作平常之辈的,到了外地就成了凤毛麟角。因此,这批人便“出仕为官,随处落籍”。既沾了家族之光,又能到外地寻求发展,自立门户,何乐而不为呢?

一般来说,现居潮汕的林姓人,大都是“二牧”林藻和“六牧”林蕴之后。如晋安林19世纪和义(林藻之季孙)生一子名大用,林大用生了7子,五子林华移居饶平县。元代至正年间,世居福建莆田的林得实,携眷来潮州做了一名小官,落籍海阳华窖乡。其长子林呈双,于明洪武年间到海阳县盐灶港头创乡,次子移居揭阳鲁湖,三子移居海阳县中外莆都。他们自称是“六牧蕴公之后”。在族谱上标自己是“六牧”林藻之后的还有泰国著名侨领林伯岐的先祖澄海南砂、董坑二姓林氏,至于明代以后由福建莆田直接移居为潮州者。他们自然也有资格称“九牧世家”了。

由福建闽林始祖文物古迹重修董事会编印的《闽林开族千年谱》中有这样一段话:“藻公子孙居莆田、仙游、漳州、泉州……广东潮州之地。”“蕴公子孙居福建莆田、江西吉安、广东(潮州)等地。”两相对照,十分吻合。

自莆田迁居潮州的林氏另一支人马,他们虽不是林披旗下的了孙,但有也资格称“九牧世家”。因为福建莆田也另有一支“九牧世家”。他们是晋安林氏的莆田开基祖林茂之后,传至八代为林攒,林攒传至林杞。林杞生有9个儿子,皆成进士,也分别担任刺史知州。此时已是宋代,故称“宋九牧”,以区别于“唐九牧”。今居潮安仙庭和揭阳东林、山下、秦厝头、蛟龙、桐坑、东浦、北坑、三洲、霖田等地的林姓乃“宋九牧”之大牧,曾任惠州刺史的林景渊的后代。“宋九牧”的另一儿子名居安者,“官至清光禄大夫,移官来潮,占籍澄海蓬州”(饶宗颐《氏族志》手稿本)。

总之,潮州林氏不是“唐九牧”之后,便是“宋九牧”的裔派,这是毫无疑义的。因为现今居住潮汕的林姓人,其先祖大部分“迁自莆田”,当然有资格把“九牧世家”高镌门额之上了。

九牧墓今尚在,位于莆田紫霄岩山坡,为莆田一著名文物古迹,每年海内外人士前往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尤其是祭扫九牧墓之日,林氏子孙更是数万人云集于此。 潮汕洪氏祖先:潮阳洪氏,源自闽南的莆田,自始祖洪圭开基潮州创业至今,已有1200多年。

洪圭,莆田县人,字大丁,生于唐天宝五年(746年);乃唐代天宝年间中书省洪适之子,生性豁达大度,慕义好施。广德二年(764年),登进士,大历二年(767年),任工部尚书。因秉性耿直,得罪朝中权臣,他被贬来潮州当刺史。莅潮后,他经常到潮属各地巡视,观察民情,很喜欢潮阳的山水风光。便从福建莆田县涵头携家眷到潮阳西北一个叫“歧北”的地方(明清时属贵山都,即今铜孟镇歧北村)创村。募夫垦荒,终成巨室,富甲潮郡。洪大丁的后代经过千余年的繁衍播迁,子孙遍及香港、东南亚、欧美各地。

洪氏故乡——铜盂镇歧北村近年来在海内外祖籍莆田的乡亲的共同努力下,兴学办厂,村民生活蒸蒸日上,潮阳洪氏,正蓬勃发展,逐步昌盛 !

洪大丁还是灵山寺的大施主。清代郑昌时所著的《韩江闻见录》卷之一有一篇叫《高僧袖里物》,记录了洪长者(大丁)纳田灵山寺的经过:

唐贞元七年(791年),灵山禅院竣工之后,大颠带其徒众,一边修禅,一边劳动,独创了“农禅并举”的修持方式,这事感动了舍地建寺的洪大丁施主,他见寺田沿缺,有心再纳田寺中,大颠见其心诚,问道:“佛法无边,然而施主田园有畔,未知施主所纳田地多少?”洪正色说:“但随大师化度!”大颠道:“既如此,田乃天下物,也即日下之物,便以贫衲民一袖影为施主所纳福田,如何?”大丁点头称:“可”。次日署眺初现,大颠施民灵术,举袖遮阳,不想袖影竟得田千亩,大丁奇之,欣然说:“此乃禅师袖里物也。我若把田留给子孙,沿怕他们守不住,如今将之布施入寺,则可永存矣!”遂立契献田。据有关资料介绍,洪大丁还疏通练江水路,筑后溪码头,并购木船数十只,与沿江各地开展货运活动,促进潮汕经济发展。洪大丁慷慨施田的事,历代相传,而其后裔更是秉承先祖遗志,以他为典范,诚心礼佛,乐善好施。洪奋虬是洪大丁之孙,考中进士后,曾任韶州通判。他颇具洪圭风度,不但献与灵山寺千余亩田地,还先后筑建了麒麟、潇湘、湄泥、洪使诸桥,以方便乡民;每逢饥荒之年,他还竭力救济灾民。他的玄孙洪宗启、号月山,后唐进士,任河县令,又舍田于灵山寺至2600百多亩,人咸颂之。洪大丁及其后代在乡里前后修筑道路逾50华里,方便了当地农民的交通。

此外,洪大丁之子洪璋任藤州知州,孙洪攀龙任封州推官,洪附凤任宣化县令,世孙洪立官司翰林院待讲转御史,洪遇春乡试第一(解元),也皆是洪氏后裔中佼佼之辈。

广东省潮州市澄海县澄海西门蔡氏开基始祖 《蔡襄七世孙规甫公号盘溪》

西门蔡氏肇基始祖规甫公号盘溪,是北宋名臣蔡襄七世孙,祖籍福建莆田县蔡宅村,公进士,知惠安,知古田,通判潮州。通判连州。南宋淳佑二年继又知潮州府。公淹通经史,勤读谦明,守祖遗训,朝夕佩铭,教诲子孙,唯有白清。惠安古田,民多欢声,连州潮州,誉彰公评。

广东省广州市西郊六房乃瑛祖之后,瑛祖乃福建莆田人忠惠公蔡襄之七世孙,任广州东节推官,始居广州城西(即今广州惠福路甜水巷、绒线行一带),傅四世而至道可(桂发),五世至子华乃开支八仲:(仲仁、仲羲、仲礼、仲智、仲信、仲壁、仲玉、仲宝),仲仁居西埸,仲羲居瑶台,仲仁分支增步、西村、澳口:仲羲分支南岸。仲仁之子德润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3)官拜四六从政大夫,颇有遗产,其公尝乃由六房轮流掌管,故我六房歴来均亲密舞间,虽公尝不复存在,而兄弟之情弥笃。其间已歴八百余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我们六房与分散各地之宗亲均有骈络,从明代之乐,宣德至清代之道光、光绪,至民围二十五年(1936年)为最盛,均有族谱记载。如民固二十六年,迁葬道可祖舆子华祖合墓并重修时,参舆者有三十馀房,遍及广东南、番、顺、东莞、三水、清远、四会、广西康茂、玉林等地。

明代从朱元璋开始就建立了严格的户口管理和移民管理。公元1388年,朱元璋经过 激烈战争,打败了元朝统治者和各路农民义军,建立了明朝。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生产力受到大规模的破坏,人口明显减少,大量土地也相对减少。朱元璋要巩固政权,当务之急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他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一条就是奖励移民。他移民的原则是把农民从“ 窄全”迁到“宽乡”,人多田少的地广的地方。小潮州自元代以来,经济文化已有了很大发 展,随着南宋统治势力的南移,潮州已成为重要州县。但是,莆田人民对元朝统治者的反抗 非常激烈,受到的镇压和屠杀也最惨重。南宋末,莆田人大量逃亡,人口锐减,急需补充,于是,莆田 这块肥沃而又待开发的土地就成为移民们的目标。时值中原地区战乱方息,瘟疫又起,中原 农民纷纷效法历代移民,沿着他们开辟的移民路线一路南下。

朱元璋虽奖励移民,但又怕流民失去管理,“惹事生非”,影响政权的稳定。于是在奖 励移民的同时又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在全国几个重要的移民必经之地,设立类似现代移民局 的机构,如山西通河南的洪洞县古驿道,陕西、河南二省交界的潼关及福建莆田县等。莆田 县成为朝廷“设局驻员”的移民管理机构的驻地,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地理优势。据《明实录》载,“凡民欲他迁”,需先在朝廷指定的地点集中,编排队伍,等候官府放行。移民多于“晚秋前后启程,发给川资凭照”。于是大批从中原南来福建的移民,便纷纷涌来莆田县。当然,有的到来之后,只作短暂逗留,等领到过关照,便结伴沿着古驿道,翻过分水关 ,进入潮州境,各择地安居,繁衍生息。有的则在莆田就地安居,过了几百年再继续迁徙。明 代这种有组织的移民活动,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直到永乐末年才结束。朱元璋时代的移民 活动史称“洪武移民”,朱棣时代的史称“永乐迁民”。以后,全国人口渐趋平衡,由朝廷 组织和给予物质奖励的移民活动便中止,但设在各地的管理官员并未裁撤,自发的移民仍须 来莆田集结等候领取“凭照”。

通过对明代移民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明白”先祖迁自莆田”的部分历史背景。在明初的全国性移民活动中,各地都留下不少文字记载和歌谣,如山西洪洞县,至今在当年朝廷设局驻员负责管理移民的机构广济寺旁,还有古大槐树下的迁民遗址,并广泛流传一首民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老鸹就是乌鸦。可以想象,晚秋时节,槐叶凋零,乌鸦的叫声又是那样的使人心烦。这首民谣道出了移民者离乡别井的心境。在莆田,至今还能搜集到关于移民依依惜别家乡时哀怨的吟唱。或许这和移民者将要迁徙的目的地有关吧。潮州,明代时才有“海滨邹鲁”的美称,有宜人的气候,有肥沃 的土地,他们未来的定居地是渔米之乡,这是饱经中原战乱的农民所祈求的,于是心中没有牵挂,一路向所向往的福地走去。

不过,我们翻阅族谱,仍可以发现从莆田入潮州的莆田人,在字里行间留记下自己对祖籍的怀念之情。族谱中常有这样的记载:“先世居住莆田乌衣巷××门楼”或“居住客鸟巷乌门楼”等等。查遍莆田县城,就是找不到乌衣巷或者客鸟巷。莆田县志办的同志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因为移民历史距离现在太久远,很多地名都消失或改变了,现在很难再找到这些古地名。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乌衣巷很可能 就是移民者给自己的寄居地编造出来的地名,大家都记得“金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诗句吧,乌衣巷是南京名门望族王、谢二姓的聚居地。原来他们南迁之后,仍不忘自己的显贵身世!而客鸟巷则明显地表达了客居此地的心境。这种假想有没有根据呢?有的,如跟澄海邓氏同出一源的韶关邓氏,原居南京珠玑巷,南迁入韶关之后,也命名居住为“珠玑巷”。屈大均说这是“不忘枌榆所自”,也就是表达了对祖籍的怀念。不过,邓氏从 此在韶关南雄定居,现在南雄珠玑巷还出名。随着他们继续迁徙人潮,这些巷名便在当地消失了,但仍停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并把它们传述给后代,于是一代代传下去,到了修族谱的时候就以讹传讹,子虚乌有的“乌衣巷”、“客鸟巷”便出现在各姓撰修的族谱上了。

但是不管如何,先祖迁自莆田的说法是有根据的。

状元和宰相在中国古代社会里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他们往往是读书人和官员的最高荣誉。一般来说,这些人的分布都是比较散的,但是,福建一个普通的地级市里,却出了了二十多个状元和宰相。这个地方,就叫做莆田。

文脉昌隆的莆田

莆田这个地方在现在不是很出名,一般人们提起莆田往往会想到一些不好的东西。但是,在古代,莆田却是一个文脉昌盛的宝地。如果说状元都是文曲星下凡的话,那莆田就是一个地上落满了星星的地方。

数据显示,从唐朝开始到清朝末年,也就是科举制存在的时间里,莆田一共出了2485个进士,其中有21个状元。要知道古代的进士已经非常厉害了,很多人都喊他们是"老爷"。就算是比进士更低一级别的举人和秀才那也都是非常了不得的,即便是秀才都可以见到县官不下跪,自己的天地不交税了。而举人、进士则更是厉害。

其中的状元更是站在科举考试的最顶端。自武则天开创武科以来,科举就分为文、武两个不同的路径。整个古代,有名有姓的状元也不过883人,其中文状元599个,武状元284个。在这不到一千人里,莆田就占了21个,可谓是非常令人瞩目的。

而这些在科举考试中站到了顶端的举人们也把自己家乡的名字记载在了中国的历史上。

状元和宰相

其中,武状元有12个,南宋时期出了薛弈、蔡必胜、叶岂页和陈从龙四个人,明朝时则有廖标、林定元、陈安定三个,清朝也出了吴泰来、康荔芳、黄振邦、林洪和周宇辉整整五个人,这似乎和中国农业发展的脉络相关。当然,宋朝武状元少可能也和当时重文轻武的风气有关系。

文状元则是九个,和武状元不同的是,文状元就主要集中在宋朝。宋朝出过5个人,分别是宋朝的徐铎、郑侨、陈文龙、吴叔告以及黄公度,元朝和明朝则分别出过2个,元朝是林济孙和林亨,明朝为林环和柯潜。

其实,除了这21个人以外,同样来自莆田的徐寅也中过状元。可是当时的梁太祖朱温觉得他《人生几何赋》里面"一皇五帝不死何归"这句写得不好,似乎是在暗讽他这个皇帝,就让徐寅改了。可是徐寅恃才傲物,宁可不做官也不愿意修改自己的文章。

朱温被他气得不轻,一怒之下当时就把徐寅的功名给削了。所以,徐寅就没能算进莆田的状元名单里

而相对于状元,莆田地区走出的宰相主要集中在唐到宋这段时间,分别是唐朝的郑露、翁郜,五代十国的翁承赞、潘承佑、萧项、陈洪进,北宋时期的留居道、黄中庸、陈靖、蔡汴、蔡京、蔡攸、南宋时期的叶颙、龚茂良、陈俊卿、郑侨、黄镛、陈卓、陈文龙以及明朝时期的黄鸣俊、周如磐、朱继祚等22人。

其中,很多人是既当了状元又当上了宰相的,可谓是达到了读书人的巅峰,位极人臣,让自己的名字在史书上留下了深刻的一笔。

那么,莆田地区为什么能出这么多"读书种子"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天上有文曲星在照耀吗?

文脉昌隆的真相

其实,一切社会现象背后都有其自然和地理环境上的原因。莆田之所以能出那么多的读书人,和当地特殊的地质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古代人最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种田。但是,因为莆田大部分地方都是山区,一面临海,可以耕种的地方很小。所以人们想要生活下去就要想别的办法,而除了出海打鱼或者做买卖以外,另一部分家有余财的人们就选择了读书。

尤其在宋朝,经济发达商业活动多发的时代,人们口袋里的钱也就越发的多了起来,就能买得起书本、笔墨纸砚,能请得起教书先生,县里村里说不定还能修起私塾来。这样一来,能读书的小孩子多了,能成材的自然也多了起来。所以,宋朝也确实是莆田状元和宰相最多的时代。

而到了明清两代,政府都执行海禁政策,做生意很不方便,赚的钱少了,他们也就没那么多钱去发展教育,所以读书人的数量也就比不上宋代。

而有名的蔡京、陈文龙等人也是出在莆田发展良好的宋代的。

所以说,一个地区如果想要发展教育,就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否则,人们没有钱读书的话,学校也开不好。而如果每个人都能读书上学,不用为了学费发愁,那么当地的学校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莆田的历史文化

地名含义因历史上莆田平原地处浅海和沼泽地带,蒲草滋生,先民铲除蒲草、排泄海水造田而得名。别名莆仙,因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莆仙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