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化(千年古都的文脉传承)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千年古都的文脉传承,使得北京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从古代的建筑、文化遗产到现代的艺术、文化产业,北京一直都在不断演绎着自己的历史文化。
北京的历史沿革
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当时的北京是燕国的都城。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先后成为了金、元、明、清等朝代的都城,历经了多次更迭。每个朝代都给北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积淀,使得北京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北京的古建筑
北京的古建筑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紫禁城和天坛。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建筑群之一。这些古建筑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也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北京的文化遗产
除了古建筑,北京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例如,北京的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等,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和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另外,北京还有许多古寺庙、古街巷等文化遗址,如大观园、南锣鼓巷等,这些地方都承载着北京的历史记忆,是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的艺术与文化产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的艺术与文化产业也在不断壮大。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聚集了大量的艺术家、文化从业者和创意人才。这里有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北京音乐厅等一批重要的文化艺术场所,举办着各种艺术展览、演出和文化活动。同时,北京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创意产业,如**、音乐、时尚设计等,为北京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北京的传统文化传承
尽管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北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传统戏曲、京剧、皮影戏等艺术形式在北京得到了保护和传承,成为了北京文化的瑰宝。此外,北京的传统手工艺也在不断传承发展,如景泰蓝、雕刻、剪纸等,这些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诡草堂原名晷草堂,始于唐朝文宗大和年间,历经沧桑一直延续到清朝光绪年间,后传承至刘平刘老山间隐居至2008年,机缘巧合也是福至心灵被当代传承人周爱军先生继承。当年的晷草堂由仁、妙、精、博、忠、勇、道、义共八个堂馆组成,如今的诡草堂传承于仁字堂,专门研究医治历节病(即痹症:现代传统的颈肩腰腿痛)。由于历节病发作时如锥刺骨,痛彻骨髓,医者必须以最大的慈悲之心为病患着想,故取“仁”字以传承。
晷草堂自成立之初就有着“采药用药精准如日晷”、“研究医书古方精确如日晷”等堂规,这一宗旨一直被延续千年。
颈椎病,腰椎病,各种关节病古代中医统称为“痹症”。
清朝末年时期一位热爱医学的人士,名叫刘国春,出生于1883年,1988年逝世享年105岁。他二十多岁便开始翻阅古代中医历史书刊,曾拜各地方名医为师,并与当代名医施今墨、孔伯华等好友时常在一起借茶论医。曾与施今墨一起前往孙中山府上为孙中山治疗腰疼病,在此期间通过蒋介石的御医熊丸被邀请去治愈蒋介石的腿关节痹病。1946年曾给上海中央银行行长俞鸿钧治愈了他的颈椎病。其实刘国春当时已经掌握治愈痹病的药方,因当时通讯不够发达,宣传不够广泛,能够享用秘方的人少之又少,凡是有机会认识刘国春的患者无不受益。可当时因为政局不稳,社会混乱,刘国春居无定所,1950年因政治原因与义子刘平隐于云贵深山,并传授他医术。刘平在受义父传授医术的同时,翻阅很多古代医书,历史书刊,通过历代医学著作和著名医学家所论,刘平老先生从自传中总结:
考古学家发现痹证从猿古时期就已经存在。
春秋战国时期,两篇痹症的专论中提出:风寒湿邪与内在机体外内结合致痹。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东汉末年张仲景,首次以“历节病”来命名痹病。病因:肝肾先虚为病之本,寒湿外侵为病之标。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他认为用中药热敷是治疗痹病最有效的方法……
《中藏经》中提出七情致痹说。认为情志与痹的发病有着重要的关系……
隋代巢元方认为:短气,自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
唐代孙思邈认为:历风病的是因为风毒,同样认为需要用中草药热疗以治愈……
中唐时期王畴著将痹病称为“白虎历节病”病因风寒湿之毒,蓄于骨节之节,或在四肢,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即彻髓,酸疼不歇,发病如虎之嗤……
金元时期朱丹溪他认为痹病属于痛风。病因:湿痰浊血流注彼通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沸腾,其后或涉冷水,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行于足也……
明代王肯堂将历节病分为两个阶段:行痹,痛痹。他认为病因是风毒走注,骨节磋跌,脚肿如脱。他用中药发明了控涎丹来治疗历节病……
当代名医王清任认为病因是痹证有瘀说。
温学病派的叶天士认为病因是风寒湿气合为痹,久病入络,气血败伤……
刘平老先生通过父亲传授,总结古人所论,亲自采药配药,再加上自己无数次的临床试验研究,总结出痛风和痹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并且对痹证深入研究,分别研制出针对颈痹,腰痹,肘痹,踝痹的良药。更有疗效的治疗各部位的痹病。
诡草堂妙骨开创人周爱军先生颈部腰部都曾患有十几年非常严重的痹病。在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周爱军先生认识了刘老,彻底治愈了他的痹病。当刘老了解到周爱军先生多少年来一直坚持公益,资助了很多贫困山区孩子的就学问题,给他们建造希望小学,希望幼儿园,改变了无数孩子的一生。这些义举博得了刘老的关注与信任,并最终决定将自己治疗痹证的秘方和方法传授给唯一的弟子周爱军。
周爱军先生通过刻苦的学习,和刘老的细心耐心指导,如今已经完全熟练掌握该秘方的配制方法与使用。到现在为止,用该秘方已经治愈了很多被痹证所折磨的患者,让他们在康复过程中真体会到了“重生”的喜悦,克服了当代医学界对痹病无法根治这一难题。该治疗方法无需手术,用中草药热疗内服的传统治愈方式,让患者在享受中逐渐康复,并且永不复发。让大家再一次每见证中药的神奇!
为了让更多痹证患者恢复健康,2016年5月周爱军先生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诡草堂妙骨。诡草堂位于江苏省宜兴市花园豪生大酒店北侧红绿灯旁的怡丰花园别墅。环境闹中取静,安闲舒适、雅致,采用中国风的设计风格,让您在舒适优雅的环境中恢复健康。
阅读文学古籍,也可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相结合。古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则是靠记忆和口头传承的艺术或技能,二者往往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在阅读宋元话本的时候,就借助于听书的经验,解决了一些困惑的问题。现存的话本或详或略,或雅或俗,总的说都不会是实况录音的记录。因此有的被认为是拟话本,如鲁迅对《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宣和遗事》的判断。有人认为话本只是故事的代称,如日本的增田涉等学者。还有人不承认宋元话本的存在,认为都是明代人改写的小说。其实,说话人一般有底本,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北方的评书艺人,把提纲式的简本叫做“梁子”,把语录式的繁本叫做“册子”,但也不会是实况的记录。如现代评书名家刘兰芳播讲《岳飞传》的时候,每天要写上万字的稿本,但还是要加上许多临场发挥。我在参观苏州评弹博物馆的时候,注意到收藏的弹词话本,一般只有唱篇,没有表白;有的虽有表白,也很简略。也有已整理成书的,一般也不像场上说唱的那么详细生动。
当然,也有老艺人自己整理成比较详备的底本,或徒弟继续加工的繁本,那是很少见的。例如苏州评话老艺人陆耀庭和顾宏伯,都有说《三国志》的脚本,是自己编写的抄本,都把一部分脚本送给了学生王忠元。王忠元自己又整理了一个脚本。2015年5月18日,王忠元遗孀华琦把三种脚本都捐赠给了苏州评弹博物馆,成为一时佳话(何兵《留住名家珍贵史料,三部手稿展现戏痴情怀》,据《古代小说研究网》转载2015年5月20日《姑苏晚报》)。师父整理了自己的底本,最后送给了徒弟,这是曲艺界常有的事,有些话本大概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因此就有了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征,形成了世代累积型的作品。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注意到宋元时期的特定背景,文化重心逐渐下移,特别是元代一度停止科举,文人没有出路,走向民间,出现了不少书会才人。他们为艺人编写脚本,杂剧、散曲是大宗的,都见于《录鬼簿》。但编写话本的只见陆显之《好儿赵正》一例。“腹笥有文史”的朱桂英女士,讲的是“道君艮岳及秦太师事”,则是讲史家(见杨维祯《送朱女士桂英演史序》),但有无话本留传,亦未可知。现存的《宣和遗事》则是收集了许多史料的一部话本,编者掌握不少史传和诗词的资源,文化修养较深,应该说是当时的“才人”。但《宣和遗事》可能并未全部付诸场上演说。我认为这也是话本的一种类型。因此我提出了讲史平话的多样性问题,对古代作品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但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有些艺术性不强的本子,却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如《宣和遗事》就是。
清代的话本如《清风闸》《飞跎子传》也是艺人自己整理的,但比较简略,又没有才人帮他润色。俞樾虽然对《三侠五义》作了一点修改,但没有仔细加工,所以没能像《水浒传》那样成为杰作。
苏州评弹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许多世代累积型的话本和多种流派的唱腔。我作为苏州评弹的老听客,很关心它的保护和传承。在探讨近体诗的格律及吟诵问题时,觉得苏州评弹在雅化和格律化的过程中,曾深受近体诗的影响,特别是以马如飞为代表的《珍珠塔》和马调系统的唱腔,最能体现传统的吟诵方法。因此写了《苏州评弹与格律诗的吟诵》等文章,希望能以吟诵的方式来扩展传统诗词的传承,包括对诗词格律的普及。另一方面,也希望苏州评弹的艺人,能继承并发展前人的经验,适当借鉴传统诗词的格律,提高评弹的艺术性。反过来,吟诵家也可以借鉴曲艺家的唱腔,适当改进吟诵的音乐性。例如平起式的七言诗,如果结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在苏州评弹里一般都是在第六字上延长行腔,而在第七字时却很快收束,与其他剧种大多在末字上延长行腔迥然不同。我觉得近体诗的吟诵,也可以适当夸张第六字的长音,显示“二四六分明”的平仄反差。最近在电视上听到上海陆锦花女士指导、培养的小学生,用苏州评弹唱腔吟唱的唐诗,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平长仄短的声调,也很好地给少年儿童传播了古典诗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诗教方式,值得重视和提倡。
“常州吟诵”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赵元任先生的吟诗方法为代表的。在目前百花齐放的吟诵流派中,我认为“常州吟诵”可以代表吴语地区及大多数方言地区的传统吟诵方法,以“平长仄短”的声调和两字节、三字尾为基本节奏,是和近体诗的格律相适应的,完全可以作为“非遗”保护并传承下去。其他流派的吟诵,是否分别列入“非遗”,还有研究讨论的必要。至于以音阶高低为艺术手段的歌唱方法则是在探讨和试验中的创新,同样可以为传统诗词的传播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中华书局)
大年初一央视频道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一经播出社会对于《尚书》的反响巨大,影响力极强,“尚书”一词甚至一度登上热搜。“禹覆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大家也记住了华夏九州是“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记住了伏生是守护《尚书》的第一人,记住了伏生将《尚书》传给了晁错,而《尚书》至今依然在被传承,记住了伏生的老家在山东,记住了……而这些内容曾经都是记录在古籍里,而现在我们以全新的视角,用舞台剧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了,让古籍里的智慧为今人所受用,让古籍里的内容代代相传,这是古籍的使命,也是古籍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尚书》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部典籍,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同时,《尚书》也是一部非常复杂的经典,研究《尚书》的学问,叫“尚书学”,是一个非常专门、非常庞大的学问。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学者为之皓首穷经,相关的著作也是汗牛充栋。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用现场表演、嘉宾对话的方式展示《尚书》传承中的一些关键点,感人至深,特别是伏生传经的故事,让很多人流下热泪。
一部典籍,一个故事,走进典籍,从而更好地理解典籍背后的故事,以及典籍所蕴涵的无穷无尽的历史智慧。解读一部古籍,了解一段历史,弘扬中华文化。让我们用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诠释经典、解读古籍,传承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的活起来,让历史的智慧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它的民间故事流传至今。这些故事有些是神话传说,有些则是历史传说,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凝聚着人们对黄河的敬畏之情。
黄帝和蚩尤的战争
相传,在古代,黄河流域曾经发生过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那就是黄帝和蚩尤的战争。蚩尤是一个凶恶的魔神,它率领着无数妖魔,攻打黄河流域的人类。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率领着勇敢的战士,与蚩尤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在战争中,黄帝用五行八卦之术,成功地将蚩尤打败,从而保卫了黄河流域的安全。为了纪念这场战争,后来的人们在黄河畔修建了蚩尤祠,以示对英雄的崇敬。
黄河龙王的传说
另一个著名的黄河民间故事是黄河龙王的传说。相传,黄河龙王是黄河的守护神,它可以掌控黄河的水流,保护黄河流域的人类。但是,有一天,黄河龙王被一个恶霸所迷惑,它开始破坏黄河的堤坝,让黄河泛滥成灾。
为了制止黄河龙王的恶行,一个勇敢的青年决定前往黄河龙宫,与黄河龙王展开一场决斗。在激烈的战斗中,青年最终打败了黄河龙王,并让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以后,黄河龙王重新回归到守护黄河的岗位上,保护黄河流域的和平与安宁。
黄河的重要性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着中华文明的源头。黄河流域是中国最古老、最繁荣的文明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黄河的水资源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但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污染,黄河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保护黄河这条神圣的河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保护黄河的行动中来。
1 有没有关于“平遥古城”的诗句
1、《平遥夜坐》[明]韩邦奇。
漠漠荒城暮,飘飘旅笛哀。坐看寒烛尽,愁绝夜更催。
译文:广漠的荒城的晚上,飘来阵阵旅客哀鸣的笛声。独坐着看着寒烛燃尽,满心惆怅夜色更是漫长。
2、《平遥古城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43032》[当代]谢虹。一本典藏的古籍。
吹动了历史。一百零八年的是非恩怨。
谁来诠释。光阴阻滞。
收拢于风雨之后的古城。被喧哗惊扰了。
打磨得又黑又亮的漆器。端坐在货架上。
睁着眼睛。找不到自己的出处。
3、《平遥古城》[当代]范国栋。平心凡人走春秋, 遥征远途记初心。
古圣前贤留遗产, 今才后杰营新城。 4、《沁园春平遥古城》[当代]李生荣。
三晋大地,百花飘香。看太、吕二山,生机勃勃。
汾河两岸,春意滔滔。商道先驱,文明故里,历史名城声誉高。
迎友人, 赏文化遗产,无不妖娆。风水宝地藏娇,激千年寿龟舞身腰。
历六朝五代,诉说文明;千秋百世,引领 。一睹芳容,为之倾倒,大笔如椽恣意雕。
好去处,赞平遥古城,能有今朝。 5、《吟平遥市楼》[当代]李生荣。
镇城之宝井上楼,历经沧桑岁月稠。每当回忆峥嵘史,早有印记刻上头。
今日雄姿重抖擞,继往开来写春秋。无限风光填新意,笑迎宾客到此游。
巍峨秀挺拱北斗,大名兆起四海酬。绝好胜景长看取,彪炳青史千古留。
6、《平遥三宝》[当代]范国栋。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描金彩绘,独具匠心。
平遥牛肉,古法炮制,色香味美,誉满华夏。古陶山药,地方小参,滋补圣品,传世佳肴。
美哉!平遥古城,晋商之心,世界遗产,中外驰名。叹哉!三晋大地,晋善晋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壮哉!盛世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安康,雄于地球。
2 有关平遥古城的诗句1,《送王子寿之平遥 其一》 金朝 段成己 卜筑谋南迈,回辕遽北之。
有情惭见厚,无语只空悲。 译文:南行寻找定居之地,调转车头匆忙的往北走。
心中的感情越来越压抑不住,默默无语只能在心里哀伤。 2,《归平遥》 宋代 颜奎 少年湖上风日,问天何处觅。
湖山画屏晴碧,梦华知夙昔。 译文:少年在湖面上风吹日晒,问着天何处寻觅去处。
湖光水色像画屏一样晴空万里,梦中年华回想着前夕。 3,《平遥夜坐》 明代 韩邦奇 漠漠荒城暮,飘飘旅笛哀。
坐看寒烛尽,愁绝夜更催。 译文:广漠的荒城的晚上,飘来阵阵旅客哀鸣的笛声。
独坐着看着寒烛燃尽,满心惆怅夜色更是漫长。 4,《游平遥城》 近代 朱帆 县小城墙固,千年今尚存。
新风观闹市,旧迹见衙门。 译文:平遥城很小但城墙坚固,有千年的历史如今还存续。
新的风景是观看闹市,遗迹可以看见衙门。 5,《与斗全、时新登平遥古城》 当代 熊盛元 古愁莽莽集平遥,雁断虚空梦寂寥。
风满吟襟尘满面,不因醉酒也魂销。 译文:无边无际的古代惆怅聚集在平遥古城,大雁的踪迹消失在天空梦中寂寞无聊。
大风吹着衣襟尘土满面,不是因为醉酒但是也很销魂。
3 有关平遥古城的考察报告平遥城墙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西周宣王姬静派大将尹吉甫北伐猃狁时驻兵于此并修筑夯土城墙,周长九里十八步 ,城墙墙体用素土夯筑,夯土墙基用自然土夯填。
四方开门,南门曰焚口,北门曰洗戎。东门二:一曰械口,一曰口顺,西门二:一曰刺口,一曰威敌。
元朝至正九年(1349)时 ,今城内沙巷街以西尚属城外,那里"桑园成林,百鸟争鸣"。北城墙在今窑场街一带,明洪武二年(1369),大水成灾 ,冲垮西城墙,留滞了红色泥砂,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重筑,由原周长“九里十八步”扩为“ 十二里八分四厘” 现存古城墙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城墙周长616268米,东城墙长147848米,南城墙长171380米,西城墙长149435米,北城墙长147605米,城墙高10米,垛堞高2米,底宽8 米-12米,顶宽3米-6米。
墙身素土夯实,夯土层中有直径6 厘米-7厘米的木栓,由地面以上起,每二米为一层,木栓平面分布的间距为2米-3米。夯土内的夯窝直径为15 厘米,深2厘米-3厘米,夯层12厘米-15厘米。
墙体收分15%-20%。 外以特制的青砖(34厘米17厘米77厘米)包砌做挡土墙。
挡土墙厚度由底至顶分别为87厘米、70厘米、53厘米 ,各层高度约占墙体总高度的三分之一 ,墙体收分为9 %。墙身的断面形成一个梯形。
城墙顶以青砖海墁,外檐墙头砖砌垛口3000,垛高2米,厚53厘米,每垛长139米,上施檐砖3层,中有高25厘米、宽177厘米的了望孔。垛堞间留有垛口,宽 53 厘米,好供射击。
每段垛口墙下,辟一与垛口同样大的矩形"铳眼",用以容纳炮身,跪姿发射。 城墙马面顶筑堞楼72座,堞楼深宽各3米,高近7米,是为士兵提供登高眺望、躲避风雨、贮藏兵器的军事建筑设施。
“ 马面 ”是城墙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因为它形体修长,如同马的脸面,故称“马面”。“马面”之设,既增强了墙体的牢固性,又在城池守卫战中得以消除战场的死角:一旦敌人兵临城下,相邻的马面上的守军可组织成交叉射击网,让来犯者左右受敌而一败涂地。
平遥城墙每隔60米-100米即有马面一个,马面上筑有了望敌情的堞楼,称“敌楼”。据旧志称,明代初年重修平遥城墙时,仅建“敌台窝铺四十座,隆庆三年(1569)增至94座,万历三年(1575),在全城以砖石包城的同时,重修成砖木结构的敌楼72座,后经历代修葺,遗存至今 。”
敌楼平面呈方形,占地1024平方米,双层,四壁砖砌,硬山顶,筒板瓦覆盖(太和门瓮城左右的两敌楼顶有脊饰),底层面向城内的一面辟拱券门,楼内设木楼梯,上层置楼板,楼上四面各开拱券窗两孔。仰望那一座座敌楼,如同林立的岗哨,莫不令人敬畏。
楼上的窗孔酷似巨人的耳目,有多数的敌楼,尚且正对着城内的某条街巷,从中进行监控。可见不论在平时和战时,敌楼又具有治安防范的功能。
城门楼:是“城池”的标志建筑,修筑于城门顶,古时亦称“谯楼”,平遥城墙共有六座城门楼,创修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 )补修重筑,城楼高1614米,宽五间1372米,进深四间 1004 米。南、北二门的城楼为三重檐二层七檩歇山造回廊式,东西四门的城楼为重檐二层七檩歇山造回廊式。
砖石台基,立通柱,施斗拱彩绘,楼顶施彩色琉璃瓦。造型古朴、典雅 ,结构端庄稳健。
城楼是城墙顶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登高了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 角楼:建在城墙四角突出的墩台角台上,平面呈方形,占地27平方米,正立面辟拱券门,内有砖阶可通往二层,二层四面开圆形了望窗,楼身为砖砌,置木楼板,楼顶歇山式,五脊六兽。
角楼之朝向与大墙呈135°角,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战时,角楼内的守御者居高临下,视野广阔,可监控和痛击来自多种角度的进犯之敌。
平遥城墙四座角楼分别是西北角的“ 霞叠楼”,东北角的“栖月楼”。西南角的“瑞霭楼”,东南角的“凝秀楼”。
魁星楼:在平遥城墙的东南角上,创修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魁星,又名“璇玑”是北斗七星中前四颗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的总称。
因为这四颗星排列如“斗”,所以用魁(魁是古文中“羹斗”的意思)来命名。另外它也指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的“魁星”。
魁星楼楼身通高24米,上下双层,底层砖砌,正中辟有拱圈式通道,旁设砖台阶盘曲而上,顶层建八角攒尖亭,造型精巧有加,层顶满布琉璃瓦,色泽亮丽,光彩夺目。 点将台:位于上东门和下东门之间城墙顶上,现为砖砌高台。
点将台为古时王者点将出征的地方,相传公元前 827年周宣王即位后,派大将尹吉甫率兵北伐猃狁,连战连捷,后奉命屯兵今之平遥,增筑城墙,并在此训练士卒,点将练武。明代中叶,人们为纪念尹吉甫功绩,在尹曾点将阅兵的地方修筑了高真庙。
明清维修城墙时一并将“高真庙”连成一体,是城顶宽阔的高台,登高远眺,心旷神怡,诗曰:“层台百尺县城连,吉甫勋名雉堞前。塞草久消征战垒,龙旗怯意出车年”。
城墙:平遥城墙外侧墙有条石作基,外檐。
4 平遥古城素有什么之称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
人称平遥有三宝。砌成的古城墙便是其一。
平遥 城墙周长6157 7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砖石,墙高10米(垛口墙除外), 墙顶宽3至6米,底宽9至12米。城墙形制按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规 划。
东、西、北墙为方直,南墙随中都河蜿蜒而筑。共有城门六座,每座城 门外都有重门瓮城,瓮城就是围在城门外的小城,或圆或方,平遥的瓮城均 为方形,高与大城同。
城顶建战棚,瓮城门开在侧面,以便在大城、瓮城上 从两个方面抵御来攻之敌。瓮城设内、外门,平时检查来往过客,有可疑时 报警即可关上两座门,瓮城内被关之敌人即成“瓮中捉鳖”之势,故名之。
北京历史文化(千年古都的文脉传承)
本文2023-10-09 05:11: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