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橘子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出处 4 拼音名 5 英文名 6 拉丁植物名 7 橘子的别名 8 来源 9 原植物形态 91 福橘(《泉南杂志》) 92 朱橘(《本草拾遗》) 93 温州蜜橘 94 黄巖蜜橘 95 天台蜜橘 96 乳橘 97 甜橘 10 生境分布 11 栽培 111 生物学特性 112 栽培技术 113 田间管理 114 病虫害防治 12 采收和储藏 13 化学成份 14 橘子的药理作用 15 性味 16 归经 17 功能主治 18 选方 19 橘子的用法用量 20 注意 21 橘的食用价值 211 橘子的营养价值 212 适合食用橘子的人群 213 橘子的食疗功效 214 与橘子相克的食物 22 各家论述 23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橘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橘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橘子 1 拼音

jú zǐ

2 概述

橘子是橘的通称[1]。

橘为中药名[2]。出《神农本草经》。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实[2][1]。栽培于长江以南各地[2]。味甘、酸,归肺、胃经。橘具有润肺生津、开胃、理气和胃、醒酒的功效。主治消渴、呕逆、食欲不振、胸膈结气。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橘子,但风寒咳嗽、痰饮咳嗽者不宜食用。

3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本草拾遗》:橘、柚酸者聚痰,甜者润肺,皮堪入药,子非宜人,其类有朱橘、乳橘、塌橘、山橘、黄淡子,此辈皮皆去气调中,实总堪食。

2《本草纲目》:夫橘、柚、柑三者,相类而不同。橘实小,其瓣味微酢,其皮薄而红,味辛而甘;柚大小皆如橙,味酢,其皮厚而黄,味甘而不甚辛,如此分之,不误矣。

4 拼音名

5 英文名

Tangerine

6 拉丁植物名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中华本草》)

7 橘子的别名

黄橘(《本草图经》)、橘子(通称[1])。

8 来源

橘子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实[1]。

橘子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变种的果实[2]。

《中药大辞典》:橘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

《中华本草》:橘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实。

橘的叶(橘叶)、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青皮)、成熟果皮(陈皮)、白色内层果皮(橘白)、外层果皮(橘红)、果皮内层筋络(橘络)、种子(橘核)、根(橘根)、成熟果实用蜜糖渍制成品(橘饼)亦供药用[1]。

橘的栽培品种甚多,主要有福橘 Ctangemna Hort ex Tanaka;朱橘 Cerythrosa Tanaka;茶枝柑C chachiensis Hort;四会柑Csuhoiensis Tanaka等[1]。

此外,尚有以下几种同属植物供药用:

1温州蜜橘(Citrus unshiu Marcor)分布于浙江。

2黄巖蜜橘(Csubpressa Tanaka)分布于浙江。

3天台蜜橘(Csuccosa Tanaka)分布于浙江。

4乳橘(Cdinokuni Tanaka)分布于江西、浙江。

5甜橘(Cpondi Tanaka)分布于广东。

9 原植物形态

橘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m。枝细,多有刺。叶互生;叶柄长05~15cm,有窄翼,顶端有关节;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11cm,宽15~4cm,先端渐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或为波状,具不明显的钝锯齿,有半透明油点。花单生或数朵丛生于枝端或叶腋;花萼杯状,5裂;花瓣5,白色或带淡红色,开时向上反卷;雄蕊15~30,长短不一,花丝常3~5个连合成组;雌蕊1,子房圆形,柱头头状。柑果近圆形或扁圆形,横径4~7cm,果皮薄而宽,容易剥离,囊瓣7~12,汁胞柔软多汁。种子卵圆形,白色,一端尖,数粒至数十粒或无。花期3~4月,果期10~12月。《中华本草》、[1]

91 福橘(《泉南杂志》)

别名:绿橘(《本草纲目》),红橘、大红蜜描、漳橘、红柑、扁柑、玉林柑、大红袍、朱砂柑、潮州柑。

小乔木,树形扩散,树冠常呈扁圆头状,一般高约3米。叶互生,叶片菱状长椭圆形,长55~8厘米,宽29~4厘米,两端渐尖,两侧易向内卷,叶缘有浅锯齿;叶柄细长,翼叶不甚明显。花丛生或单生,黄白色;萼5裂;花瓣5,长椭圆形;雄蕊15~18,常3~5枚彼此结合,与柱头相等长或略长于柱头。果实扁圆形,纵径4~45厘米,横径6~7厘米,顶部平或微凹,基部棱起,呈放射状;果面光亮,橙红色,油腺细密而平生;果皮易剥离,瓤囊10瓣左右,肾形;中心柱虚空;汁少,甜而带酸。种子20~30粒,扁卵圆形,外种皮灰白色,内种皮淡棕色;多胚。花期3月中旬。果熟期12月下旬。

分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福建等地。

92 朱橘(《本草拾遗》)

别名:朱红橘、赤蜜柑、朱砂橘、迟红、早衢橘、朱红、了红。常绿小乔木,高达5米,枝有刺或无刺。叶片椭圆形,长9厘米,宽4厘米,两端渐尖,全缘或有波状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翼叶线形。花腋生或簇生,白色或淡红色,芳香;花萼杯状,多数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矩圆形,质厚;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盘的周围,花丝含生。果实扁圆形,纵径38厘米,横径约45厘米,顶端稍凹,有 状突起,基部圆形,稍有肋起,果面朱红色,粗糙,油腺圆形,小而凹入;瓤囊7瓣,肾形;中心柱小,空虚。种子卵形,先端有嘴状突起,单胚。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下旬。

分布陜西、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93 温州蜜橘

分布浙江;

94 黄巖蜜橘

分布浙江;

95 天台蜜橘

分布浙扛;

96 乳橘

分布江西、浙江;

97 甜橘

分布广东。

10 生境分布

橘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1]。橘栽培于长江以南各地[2]: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1]。

11 栽培 111 生物学特性

喜高温多湿的亚热带气候,不耐寒,稍能耐荫,萌芽有效温度125℃,生长适宜温度23~27℃,高到37℃则停止生长,低于5℃则造成冻害。产区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年积温在3000℃以上,年雨量多在1000~2000mm,土壤含水量保持其最大持水量的60%~80%,相对湿度75%为宜。正常生长必需光照的强度为8500~12000lx;夏季可达35000lx。以选阳光充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通气性能良好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中华本草》)

112 栽培技术

用种子、嫁接繁殖。以嫁接繁殖为主。嫁接砧木可选生长快、根系发达、抗逆性强、与接穗亲和力强、抗寒的品种,有枳橙、枸头橙、红柠檬、酸橘、香橙、酸抽、宜昌橙等。采摘充分成熟果实,剖开,洗净种子,用湿沙贮藏分层堆积,于12月至翌年1~3月,播种前用35~40℃温水浸种1h,再用1%硫酸铜溶液或300倍甲醛溶液或01%高锰酸钾浸泡10min,用冷水洗净,晾干后播种;亦可用55~56℃温水消毒50min后再播种。经过催芽的种子7d左右出苗,不催芽的种子则需经1个月左右出苗。催芽方法:种子用35~40℃水浸种1h,再用冷水浸半日,放于垫有草的芦席上,再覆盖稻草,每日用35~40℃温水淋3~4次,翻动1~2d经5~9d露白后播种。苗床按宽窄条播种,窄行17~20cm,宽行50~60cm开沟,在沟内先施1层熟人粪尿,将种子均匀撒入,用肥泥盖种,厚15~2cm,盖草。冬季需加薄膜覆盖。待出苗后,具2~3片真叶时,5月或9~10月选壮苗移栽,用作两年出圃砧木,余下菌可用作三年出圃砧木,分级栽种,窄行15~20cm,宽行6070cm,株距10~15cm栽种,便于嫁接后管理。移栽砧木时要注意使根部舒展,与土壤密接,覆土至根颈处。栽种后要经常松土除草,抹去基部的芽,待梢生长后要摘心。接穗,选稳产高产,树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的成年果树,剪取树冠外围中、上部芽眼饱满的枝梢。春接的接穗可在萌芽前将穗砂藏备用,夏接的可随来随接。嫁接前用(1000~1500)×106盐酸四环素液浸泡2h,用水冲洗干净,可防治病害。嫁接方法,在嫁接前1个月,将砧木离地15cm以下的萌芽枝除去,并进行摘心。春季嫁接用切接法,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夏季89月用芽接法。嫁接苗在嫁接后15~20d进行检查,如果芽苞新鲜,接口愈合,叶柄易脱落,即是成活,否则要及时补接。嫁接成活后除去扎缚物,除去砧木上的萌蘗,剪砧应在芽接上05cm处剪除,芽眼一面稍高,背面稍低,待主枝新梢柚发后要设立支柱,以防苗木弯曲,同时要摘心、抹芽、整形,结合施肥,喷农药防病虫为害。从砧木至嫁接苗出圃需3年时间。定植在春季2~3月中旬或秋季10~11月,嫁接苗挖掘时应带有土团,将主根及大侧根伤面修光,剪除弱枝、病虫枝,蘸泥浆,按行株距3m×5m开穴,栽种。田间管理 栽种后幼树期可在行间间作豆类或蔬菜作物。冬季培土保暖防寒。雨季覆盖可防止土壤冲刷。(《中华本草》)

113 田间管理

栽种后幼树期可在行间间作豆类或蔬菜作物[1]。

冬季培土保暖防寒。雨季覆盖可防止土壤冲刷[1]。

幼树施肥:1~3年内勤施薄肥,3~7月施速效肥,促春梢生长,11月施堆肥[1]。

成年期施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发芽肥,以氮肥为主;5月下旬至6月下旬施稳果肥;7~9月施壮果肥,又可促使秋梢抽生。还需多次进行根外追肥,可于7~9月喷03%~04%的尿素或正说过磷酸钙溶液。春季多雨,要注意灌溉排水。幼年村整形,以矮干自然圆头形或自然开心四头形为好。选留骨干枝,使主枝和副主技、例枝合理配置,形成健壮的骨架。成年树修剪宜轻,疏剪与短截,通过抹芽和放梢等,调整营养生长与结果关系。蔽枝、密生枝、无叶枝等。衰老树修剪主要是更新修剪。冬季修剪可重剪;夏季修剪以疏剪和短截回缩修剪。保花结果措施,可喷(8~10)×106的2,4D、05%尿素,1%过磷酸钙浸出液,3%草木炭浸出液,敌百虫800倍液1~2次,在花期后喷射可得到明显的效果。冬季在冻前灌水,培土增温,枝干涂白、包扎、覆盖、熏烟、喷抑蒸保温剂、摇落树干积雪等。(《中华本草》)

114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溃疡病,早春喷波尔多液;流胶病,34月发病,可选抗病砧木,同时防治吉丁虫及天牛,消灭传染源,早春发现病斑,可行刮治,采用人4升汞桐油合剂(升汞01g,桐油100g,加入2,4D中)或用1:10高锰酸钾桐油合剂,涂抹伤口,亦可用50%托布津1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200信液喷射。疮痂病,多生于叶背面,使叶扭曲变形,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在萌芽后和花谢后喷射,脚腐病为害根颈部,可徐1:1:1:10波尔多液。黄龙病病毒引起传染,要防治蚜虫传播,发现病株立即拔除。虫害有柑橘木虱,在嫩梢抽发期喷易卫杀等,根部用味喃丹防治,有利于保护天敌幼虫。柑橘潜叶蛾,在新梢萌发不超过3mm或新叶受害率达50%左右时,用溴氰菊酯、杀灭菊酯、易卫杀、巴丹、杀虫双和亚胺硫磷等进行防治。还有柑橘实蝇、柑橘天牛等为害。(《中华本草》)

12 采收和储藏

10~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鲜用或冷藏备用(《中华本草》、[3])。

13 化学成份

橘子含挥发油,其中主含芳樟醇、柠檬烯、蒎烯等[2]。

橘子的果汁含黄酮类:橙皮苷(hesperidin)[4],柚皮芸香苷(narirutin)[5]),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6],苹果酸(malic acid),枸橼酸(citric acid)[7]等及维生素C[8]。

橘子的果肉含胡萝卜素(carotene),隐黄素(cryptoxanthin)[8],维生素岛B1[9]。纤维素(cellulose),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及果胶物质(《中华本草》)。

橘子的果实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香树脂醇(βamyrin)[10],赤霉素(gibberellins)GA1、GA4、GA8、GA9、GA17、GA19、GA20、GA24、GA29、GA44、GA53、3epiGA1等[11]。

福橘含橙皮甙、柠檬酸及还原糖(《中药大辞典》)。

温州蜜橘亦含橙皮甙,果皮中含量较多。果汁中含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蔗糖、维生素C 40毫克%。果肉中含胡萝卜素03毫克%,隐黄素2毫克%,维生素B193微克%。果皮中色素及维生素C的含量较果肉为多(《中药大辞典》)。

14 药理作用

抗癌作用:橘子的果皮和果肉中β隐黄素比β胡萝卜素具有更高的抗消化道癌活性[12]。

15 性味

橘子味甘、酸,性凉[2]。

橘子味甘、酸,性平[3]。

《中华本草》:甘;酸;平

《本草经集注》:味甘酸

《本草拾遗》:冷。

《本草纲目》:甘、酸,温,无毒。

《随息居饮食谱》:甘,平。

16 归经

归肺、胃经[3]。

《中华本草》:归肺、胃经

《品汇精要》:"行手太阴、足太阴经。"

《本草求真》:"专入肺、胃。"

17 功能主治

橘子具有开胃,润燥,生津,醒酒的功效[2]。治食欲不振,呕逆,烦渴[2]。

橘子具有润肺生津、理气和胃的功效。主治消渴、哎逆、胸膈结气[3]。

《中华本草》:润肺生津;理气和胃。主消渴;哎逆;胸膈结气。

《中药大辞典》:开胃理气,止渴润肺。治胸膈结气,呕逆,消渴。

《食疗本草》:"止泄痢,食之下食,开胸膈痰实结气。"

《本草拾遗》:“甜者润肺。”

《日华子本草》:"止消渴,开胃,除胸中膈气。"

《饮膳正要》:"止呕下气,利水道,去胸中瘕热。"

《日用本草》:"止渴,润燥,生津。"

《医林纂要》:"除烦,醒酒。"

《国药的药理学》:"为滋养剂,并治坏血病。"

《食物中药与便方》:“治烫伤。”

18 选方

烂橘子(适量)放在有色玻璃瓶里,密盖封贮藏,越陈越好,搽涂患处(《食物中药与便方》)。

19 橘子的用法用量

生食[2]。

内服:适量,做食品;亦可蜜煎,酱葅,或配制成药膳。(《中华本草》、[3])

外用:适量,搽涂。(《中华本草》、[3])

20 注意

橘子不可多食[3],风寒咳嗽及有痰饮者不宜食(《中华本草》、[3])。

《本草经集注》:“食之多痰。”

《食疗本草》:“穰不可多食。”

《日用本草》:“多(食)则恋膈生痰,滞肺气,病人忌食。”

《本草纲目》:“其肉生痰聚饮。”

《随息居饮食谱》:“风寒咳嗽有痰饮者勿食。”

21 橘的食用价值 211 橘子的营养价值

1 橘子富含维生素C与柠檬酸,前者具有美容作用,后者则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2 橘子内侧薄皮含有膳食纤维及果胶,可以促进通便,并且可以降低胆固醇;

3 橘皮苷可以加强毛细血管的韧性,降血压,扩张心脏的冠状动脉,故橘子是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食品,研究证实,食用柑橘可以降低沉积在动脉血管中的胆固醇,有助于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逆转;

212 适合食用橘子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橘子,风寒咳嗽、痰饮咳嗽者不宜食用。

1 肠胃功能欠佳者,吃太多橘子,容易发生胃粪石的因扰;

2 橘子含热量较多,如果一次食用过多,就会“上火”,促发口腔炎、牙周炎等症;

3 过多食用柑橘类水果会引起“橘子病”,出现皮肤变黄等症状。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13 橘子的食疗功效

橘子味甘酸、性凉,入肺、胃经;

具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的功效;

主治胸隔结气、呕逆少食、胃阴不足、口中干渴、肺热咳嗽及饮酒过度。

214 与橘子相克的食物

橘子同螃蟹食,令患软痈。同獭肉食,令恶心。勿与槟榔同食。(引自《饮食须知》)

22 各家论述

1《本草求真》:橘穰与皮共属一物,而性悬殊,橘皮味辛而苦,而橘穰则变 味甘而酸也;皮有散痰、开痰理气之功,而穰则更助痰作饮,及有滞气之害也。至书有言能治消渴,开胃,并除胸中隔气,此为内热亢极,胃气不寒者而言,若使水亏脾弱,发为咳 嗽而日用此恣啖,保无生痰助气之弊乎。但用蜜煎作果佳。

2 《食疗本草》:止泄痢,食之下食,开胸膈痰实结气。

3《日华子本草》:止消渴,开胃,除胸中膈气。

4《饮膳正要》:止呕下气,利水道,去胸中瘕热。

5《日用本草》:止渴,润燥,生津。

6《医林纂要》:除烦,醒酒。

7《国药的药理学》:为滋养剂,并治坏血病。

每天1~3个

佛教认为一切善果、恶果皆由

梨树是高大乔木,生长旺盛,寿命长梨树干性强,枝条直立,顶端优势明显,萌芽力强,成枝力弱,在一枝上可抽生3~4个长梢;其他均为中短梢,层性明显。幼龄时,枝条常直立,树冠呈紧密圆锥形,随着结果增多,逐渐开张成圆头形或自然半圆形。

梨树开始结果年龄晚,但适当控制顶端优势和开张角度轻剪长放,加强土壤肥水管理,就可以促进枝条转化为结果枝,达到提早结果的目的。梨树以短果枝腋花芽结果为主,但腋花芽结果能力比短果枝差,结果也小,所以修剪时注意对短果枝的培养。

意念所生,故以意树喻意念;

樱桃习性

1 樱桃不仅色泽红润好看,对于女性来说多吃还能起到美容和预防妇科疾病的作用。

2 樱桃自古就被称做“美容果”。中医古籍里称它能“滋润皮肤”、“令人好颜色,美态”,常吃能够让皮肤更加光滑润泽。这主要是因为樱桃中含铁量极其丰富,每百克果肉中铁的含量是同等重量的草莓的6倍、枣的10倍、山楂的13倍、苹果的20倍,居各种水果之首。因此,多吃樱桃不仅可以缓解贫血,还能治疗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妇科疾病。

3 中医认为,樱桃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它全身皆可入药,鲜果具有发汗、益气、祛风、透疹的功效,适用于四肢麻木和风湿性腰腿病的食疗。

4 买樱桃时应选择连有果蒂、色泽光艳、表皮饱满的,如果当时吃不完,最好保存在零下1℃的冷藏条件下

5 樱桃虽好,但也注意不要多吃。因为其中除了含铁多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氰甙,若食用过多会引起铁中毒或氰化物中毒。一旦吃多了樱桃发生不适,可用甘蔗汁清热解毒。

6 樱桃性温热,患热性病及虚热咳嗽者要忌食。

7 樱桃的含铁量特别高,位于各种水果之首。常食樱桃可补充体内对铁元素的需求,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又可增强体质,健脑益智。樱桃营养丰富,具有调中益气,健脾和胃、祛风湿,“令人好颜色,美志性”之功效,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风湿身痛等均有益处。经常食有樱桃能养颜驻容,使皮肤红润嫩白,去皱消斑。

8 樱桃的果肉能去除毒素和不洁的体液,因而对肾脏排毒具有相当的辅助功效,同时还有温和的通便作用。

9 好吃的樱桃中含有更丰富的维生素C,是一个柠檬的38倍。而且樱桃中含有硫胺素,这种物质能够促进活性氧的分解,不仅能够美白,还有消除疲劳、缓解肩部酸痛的作用,应多饮用含有樱桃的果汁。

10 樱桃酒适量饮用,能活血润肤。樱桃树叶子也有温胃、止血、解毒之功能。

(一)李树地势与坡向选择

李树的适应性强,对栽植地要求不严格,无论丘陵、平川、河滩和山地都可栽培。但是要使李树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栽植地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地势的选择

李树是耐旱、耐涝、耐寒、耐高温高湿、较耐瘠薄的树种之一。在较平坦的地区栽植李树,有利于机械化操作,方便运输。地势平坦,树体生长量大,根系深,产量较高。但通风、日照及排水方面往往不如丘凌和山地,果实品质也较山地、丘陵差。一般来说,缓坡地、沙滩地排水通气良好,有利于李树生长,是发展鲜食,加工李的良好基地。但沙滩地有机质含量少,土壤瘠薄,保水保肥性差,因此,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才能获得较好的优质果品。低洼地一般地下水位 较高,尤其在降水量多的地区,土壤含水量增高,排水不畅,常 常产生硫化氢等对果树有毒物质,李树根系易受毒害死亡。同时 地势低洼,通风不良,易造成冷空气沉积,李树开花期易受晚霜危害,使产量不稳。因此,在低洼地区不宜建立李园。

二、坡向的选择

一般土层较厚的山地均可建李园,但在 栽培上应注意坡向和坡度等情况。各坡向的特点是:南坡较北坡 暖,南坡春季地温上升快,日照充足,因而,物候期开始早,果 实成熟也早,色泽、品质好。但因物候期早,花和幼果易遭受晚 霜危害,同时南坡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易干旱。北坡保水、保 肥较南坡强,物候期开始晚,受晚霜危害轻或可以避开其危害。 同时果实成熟晚,可延长鲜果供应期,但北坡的果实风味、色泽不如南坡。东西坡的优点,近于南北坡之间。坡度对李树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在 5 度~ 20 度的斜坡是发展李树的良好地段。坡度过大,水分易流失,因而易干旱,土层也较瘠薄。李树是适应性最强的树种,只要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措施,也可在坡度较大的地带发展李树。

(二)栽植密度

李树属于小乔木,幼树生长快,成形早,多数品种能早期丰产,经济寿命较长(管理好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密植。但不同地区,不同地势条件的栽植密度的确定,要根据栽植品种的生长特性,砧木类型,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和管理水平来考虑。一般在地势平坦、土层较厚,土壤肥力较高,气候温暖,条件较好的地区栽植密度可大些。株行距可为 3 米 × 4 米 或 3 米 × 5 米 ,每公顷栽植 675-840 株。也可以进行高密度栽培,株行距为 15 米 × 25 米 ,待 6-8 年生时,隔行去行,或隔株去株,以此栽植方式提高前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壤利用率。在山地、河滩地、肥力较差、干旱少雨的地区栽植密度要小些,株行距为 2 米 × 3 米 或 2 米 × 4 米 ,每公顷 1245- 1665 株。机械化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也可以采用带状栽培,栽植株行距为 15 -2 米 × 4 米 ,每公顷栽 1665 株。

(三)花红李栽培主要技术要点

一、全园深耕

建园前,全园进行一次深耕改土,深度在 20 -30 厘米 。

二、大穴栽植

按 3 × 4 米 株行距定点挖深 80 厘米 ,宽 100 厘米 的大穴。挖穴时必须把表土和必土分别堆放两边备用。冬季定植时先把表土混入腐熟的厩肥、垃圾、磷肥等回填在上层,轻提苗木使其根系舒展后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以后每两周灌一次水,连续 3 次后可以保证成活。

三、加强管理

1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可通过合理间种矮杆作物(豆类、蔬菜或药用植物)和种植绿肥等来提高地力,增加产量;肥的管理主要是掌握施肥时间、数量和种类。基肥一般用迟效性有机肥,于果子采收后一个月进行 ; 追肥以速效性肥为主,一般追三次:花前追肥在 2 月下旬至 3 月初;保果肥在 4 月下旬,谢花座果时;硬核期追肥在 5 月中旬,果实迅速膨大,果核开始硬化。施肥量由树龄、生长势、结果量等情况决定。施肥方法采取条状沟施肥,在树冠外围相对方挖宽 50 厘米 ,深 80 厘米 的条沟,埋入麦秆、玉米秆施入厩肥。水管理主要是在早春干旱时( 2-3 月)灌一次水以利枝、芽萌动, 6 月下旬灌一次水。梅雨天注意排水。

2 、整形修剪管理

根据李树生长结果习性,采用树形主要有自然开心形和主干疏散分层形。

自然开心形:定植成活后,春季在 50 -60 厘米 处定干,定干后从剪口下发出的新梢长至 30 厘米 以上时,选留 3-4 根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用为主枝加以培养。其余的枝条,生产旺的疏除,生长中等的摘心。在冬季修剪时,主枝留 60 厘米 左右短截。第二年春季各主枝剪口下长出的新梢,分别选出一根方向正、开张角度大的健壮枝条作为主枝的延长枝,并分别培养 2 个侧枝。其余的枝条加以适当控制。冬季修剪时,主枝延长枝留 60 厘米 左右短截。第三年按上述方法继续培养主枝延长枝,并培养 2-3 个侧枝,基本构成丰产树形。

主干疏散分层形:定植成活后,春季在 50 -60 厘米 处定干短截,从剪口下长出新梢,在上部选一根生长健壮的直立枝作为主干延长枝,接着选出三根长势较强,分布均匀,开张角度大的枝条作为第一层的三大主枝。对其余的枝条,生长旺的疏除、生长中等的摘心。冬季修剪时,每层的三大主枝留 50 厘米 短截,主干延长枝剪留 60 厘米 。第二年春季从主干延长枝的剪口下长出的枝条 中,在上部选 1 根直立健壮的枝条继续作主干延长枝,接着选 2 根生长良好,分布与第一层主枝相互不重叠的枝条作为第二层的主枝,并在第一层的三大枝上分别培养 1-2 个分布均匀的侧枝,其余的枝条,生长中等的不剪,生长势强的轻剪,生长势过旺的疏除。第三、四年按上述方法再培养第三层、第四层各一个主枝,基本完成整个树体的整形。

四、病虫害防治

李树病虫害防治大多采取人工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通过合理施肥、灌水、修剪来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抵抗力。还可以人工捕虫、清除枯枝落叶等人工方法防治。物理防治是根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用糖醋液诱杀成虫,树干缠草绳消除虫卵,还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药剂防治是果树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虫天敌来消灭害虫。

李树害虫主要有:李小食心虫、扁刺蛾、黄刺蛾、黄褐天幕毛虫、蚧壳虫。主要病害有:李树流胶病、李细菌性穿孔病、李红点病。

李树常用农药:杀虫剂有氧化乐果、辛硫磷、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甲胺磷。杀菌剂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代森锌、敌克松、波尔多液、白涂剂。

好种植

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 宜选无低温地区和潮湿疏松肥沃的土壤。坡变较大的可开行距3米的等高环山梯田。梯田面向坡内倾斜角15°左右。定植前1~2个月按株距2米挖穴。让土壤充分风化。穴宽50厘米,深40厘米,每穴施土杂肥或厩肥10千克

作基肥,同时回表土至满穴。另外,可在行间种速生快长的飞机草或豆科植物作临时荫蔽,有抑杂草生和保土壤湿度作用。

2.繁殖方法

(1)选种 母树应选择15~30年生,结果正常无病虫害,单株结果不少于300个,果托不少于3托,叶片8片以上,茎干上部节间较短的植株。一般选第二、第三托的果实作种适宜。成熟的果实以卵形、椭圆形为好,果熟时呈金**为最佳。

(2)催芽 产区多采用堆积催芽法。果实采下后晒1~2天,果皮剪去1/4。然后在选好的地上堆种,一般堆种厚度20厘米以下,若种子多应每隔1~1.2米留一条人行小道,以便淋水、检查等管理工作。堆好后,盖上一层稻草保温,经15~20日后每7~8日检查1次发芽情况,同时拣出发芽种子育苗。苗床日平均温度低于36.1℃。日最高温度低于36.5为宜。若超过上述温度时就可能烂果。

(3)育苗

①营养袋育苗 营养袋为长25厘米、宽18厘米的塑料薄膜制成。袋下有4个小孔以便通气透水。营养土按1:1的表土与腐熟牛粪混匀,占袋4/5,再装入河沙至满袋,以免表面土板结,每袋放1粒种子,淋透水,保持湿润。

②苗床育苗 选近水源土质疏松肥沃砂质壤土或壤土为育苗地,经犁翻耙平施下厩肥或塘泥作基肥与土壤拌匀做畦,畦长4~5米,宽1米左右,高12~15厘米,并在畦面铺一层4厘米的细沙。按20厘米×30厘米株行距挖穴,每穴1粒种子。待第一片小叶展开时施稀薄人粪尿或硫酸铵,每月1~2次,年除草及培土3~4次。

③定植 槟榔苗生长约1年,高50~60厘米,5~6片叶便可定植。海南以春季2~3月或秋季8~10月,云南以5~6月,温暖多雨时节定植。最好选阴天定植,定植前1~2天浇透水。定植时去营养袋,盖草、淋足定根水,保持荫蔽和土壤湿润。

槟榔

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成熟种子。槟榔常绿乔木,生于热带地区,常栽培于阳光充足、湿度大的林间地上。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11至12月把采下的青果煮沸4小时,烘12小时即得榔干。3至6月采收成熟果实,晒3至4日,捶破或用刀剖开取出种子,晒干,亦有经水煮,熏烧7至10月,待干后剥去果皮,取出种子,烘干者,称为榔玉。槟榔子是劣等儿茶的原料,其主要生物碱是槟榔碱,兽医用作驱虫药。槟榔咀嚼物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入一类致癌物名单。

1药材性状

本品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高15~35cm,底部直径15~3cm。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味涩、微苦。

2应用介绍

1.肠道寄生虫病

本品驱虫谱广,对绦虫、蛔虫、蛲虫、钩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都有驱杀作用,并以泻下作用驱除虫体为其优点。用治绦虫证疗效最佳,可单用(《千金方》),亦可与木香同用,如圣功散(《证治准绳》),现代多与南瓜子同用,其杀绦虫疗效更佳;与使君子、苦楝皮同用,可治蛔虫病、蛲虫病;与乌梅、甘草配伍,可治姜片虫病。

2.食积气滞,泻痢后重

本品辛散苦泄,入胃肠经,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常与木香、青皮、大黄等同用,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等证,如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与木香、黄连、芍药等同用,可治湿热泻痢,如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3.水肿,脚气肿痛

本品既能利水,又能行气,气行则助水运。常与商陆、泽泻、木通等同用,治疗水肿实证,二便不利,如疏凿饮子(《重订严氏济生方》);与木瓜、吴茱萸、陈皮等配伍,用治寒湿脚气肿痛,如鸡鸣散(《证治准绳》)。

4.疟疾

本品截疟,常与常山、草果等同用,如截疟七宝饮(《伤寒保命集》)。

3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伏尸,疗寸白。”

2.《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

3.《本草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息。疗诸疟,御瘴疠。”

6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03%~06%,主要为槟榔碱,其余有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高槟榔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等,均与鞣酸结合而存在。又含脂肪油14%,其中脂肪酸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十四碳烯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等。尚含鞣质及槟榔红色素。

第一步:选种

准备好向日葵的种子,向日葵有不同的品种,如果要种在花盆里的话,可以用观赏的小棵的向日葵种子,种在大面积的花坛或者院子里的话,建议用食用的类型。

第二步:播种

播种时间建议在4月,气温大约在20摄氏度左右时进行播种,切记保证种子的新鲜程度,不要出现发霉的情况,将种子埋进土里,3天左右就可以发芽,5天左右就可以移植。

第三步:移植

等向日葵种子发芽挺出土面,张开子叶时就可以移植到大盆里。移植以后,要浇足定根水,一定要浇透。建议放在室内有阳光的地方,如果要放在太阳底下的话,就要经常浇水。

据文献记载,世界上的蜘蛛估计有30000余种,分属于66个科,在我国生存的有39科,约3000种左右。最大的蜘蛛体长达9厘米,最小的仅1毫米。我处饲养的捕鸟蛛,最大体长近10厘米,堪称“世界毒蜘蛛之王”。

在我国古籍中,记载蜘蛛的异名甚多。如网虫、扁珠、圆珠等,在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蜘蛛即尔雅土蜘蛛也,土中有网”。

蜘蛛对人类有益又有害,但就其贡献而言,主要是益虫。例如,在农田中蜘蛛捕食的,大多是农作物的害虫。同时许多中医药中,都有用蜘蛛入药的记载,因此,保护和利用蜘蛛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保护稻田蜘蛛有三大好处:一是有效地稳定了生物种群的平衡;二是减少了稻米化学农药残毒,保障人畜安全;三是降低了生产成本,可获得增产增收。所以,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中,提倡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开展生物防治,保护天敌,两项并举。

蜘蛛的种类繁多,分布较广,适应性强,它能生活或结网在土表、土中、树上、草间、石下、洞穴、水边、低洼地、灌木丛、苔藓中、房屋内外,或栖息在淡水中(如水蛛),海岸湖泊带(如湖蛛)。总之,水、陆、空都有蜘蛛的踪迹。

蜘蛛,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蜘蛛目,属蛛形纲的是中小型或极小的节肢动物,共有14个目,已有5个目绝灭了种群。我国已发现7个目,属蜘蛛目的有66个科。 比如狼蛛科、蟹蛛科、园蛛科、舞蛛科、金蛛科……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别称: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白雨金、洛阳花、富贵花等。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为落叶亚灌木,这一地区尚有野生单瓣品种存在。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牡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以洛阳、菏泽所产最富盛名。 生长环境

性喜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恶热。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怕热,充足的阳光对其生长较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晒。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砂壤土中生长,忌粘重土壤或低温处栽植。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长不良。 多采用嫁接方法进行栽培,因为与芍药同属芍药属,又多选用芍药作为砧木。牡丹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历史上有不少诗人为它作诗赞美。如唐诗赞它:“佳名唤作百花王”、“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又宋周敦颐“爱莲说”中写有:“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中国人民把牡丹看作是人类和平、幸福、繁华与富足的象征。李时珍指出:牡丹只取红、白两色的单瓣者入药,其他品种皆人工培育而成“气味不纯,不可用”红花者偏于利,白花者偏于补。牡丹花适用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可使气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

主要产地

我国牡丹资源特别丰富,因牡丹原产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史,南北朝时代(420年~589年),南朝诗人谢康乐就有“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之说。根据全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专组人员调查,我国滇、黔、川、藏、新、青、甘、宁、陕、桂、湘、粤、晋、豫、鲁、闽、皖、赣、苏、浙、沪、冀、内蒙古、京、津、黑、辽、吉、海、南、港、台等地均有牡丹种植,大体分野生种、半野生种及园艺栽培种几种类型。

如今栽培面积最大最集中的有菏泽、洛阳、北京、临夏、天彭、铜陵等。通过最内几年中原花农冬季赴广东、福建、浙江、深圳、海南等地进行牡丹催花,促使了牡丹在以上几个地区安家落户,使牡丹的栽植遍布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河南洛阳自古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有“牡丹之都”、“中国之都”之美誉; 山东菏泽素有“牡丹之乡”之美称; 甘肃紫斑牡丹; 安徽铜陵; 河北柏乡有株千年牡丹; 陕西汉中有、牡园; 安徽巢湖银屏山有一株千年牡丹; 四川彭州市丹景山为中国天彭牡丹的发源地。 药用价值

牡丹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将牡丹的根加工制成“丹皮”,是名贵的中草药。其性微寒,味辛,无毒,入心、肝、肾三经,有散瘀血、清血、和血、止痛、通经之作用,还有降低血压、抗菌消炎之功效,久服可益身延寿。养血和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气血活肺,容颜红润,改善月经失调,痛经,止虚汗,盗汗。 花语

喜欢牡丹的人以宽大的心胸和献身的爱情与人交往。 牡丹:圆满、浓情、富贵、美丽 秋牡丹:生命、期待、淡淡的爱 品质

牡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自秦汉时以药植物载入《神农本草经》始,散于历代各种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可洞察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

历史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史书记载,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皇家园林,涉足园艺学。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千古绝唱。宋代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宋代有十几部。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余鹏的有《曹州牡丹谱》等。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赋,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数见不鲜。

解放后,牡丹种植有长足地发展,牡丹文化被人逐渐重视,出现了大批牡丹研究工作者和专家。

牡丹文化兼容多门科学,其构成非常广泛,它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风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领域。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间的“全息律”。

文化

牡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类型的文化相比,牡丹文化有其: 较浓重的生物学特点; 较浓重的药物学特点; 较浓重的园艺学特点; 较浓重的美学特点; 较浓重的文学特点; 较浓重的乡土气息; 浓重的富贵之感; 浓重的人生回味; 浓重的生活氛围; 浓重的旅游氛围等特点。 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结合产物,从古今中外牡丹发展的历史来看的确如此,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国运昌时花运昌”,历史又一次证明了这一深刻的哲理。历史上,古都洛阳的牡丹为最多、最好,有两个传统名种,一个开黄花的名姚黄,另一个开紫花的名魏紫,一直流传到今天。“洛阳牡丹天下无”,牡丹已被洛阳市定为市花,并确定每年4月15日~25日为“洛阳牡丹花会”。每当花会期间,中外游人群集,共赏花王。除此之外,牡丹在中国称为花之富贵者也。

相关诗词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李白《清平调》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宋 杨万里  君不见,沉香亭北专东风,谪仙儿词天无功。  若不见,君王殿后春第一,领袖众芳捧尧日。  此花可令转化钧,一风一雨万物春。  十分整顿春光了,收黄拾紫归煤表。  天香染就山龙裳,余芬却染水云乡。  青原白鹭万松竹,被渠染作天上香。  人间何曾识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呼洒抚招野客看,不醉花前为谁醉。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  独占人间第一香。

典故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富丽堂皇,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传说,天授二年腊月初一,西长安大雪纷飞,武则天饮酒作诗,乘兴醉笔写下沼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连夜开放,独牡丹不违时令,闭蕊不开。武则天盛怒之下,将牡丹贬出长安,发配洛阳,并施以火刑。牡丹遭此劫难,体如焦炭;却根枝不散,在严寒凛冽中挺立依然,来年春风劲吹之时,花开更艳,被誉为“焦骨牡丹”。洛阳牡丹遂驰名天下被称作“花魁”,洛阳人培育牡丹、观赏牡丹亦日盛成俗。又传,唐玄宗李隆基有一次在后苑沉香亭畔,与杨贵妃一起观赏牡丹。为记眼前美景遂召李白来赋诗,此时诗仙酒醉未醒,半梦半醒之间提笔作《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玄宗贵妃皆大喜赞叹,马上让李龟年谱成曲让梨园乐人演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唯牡丹花开时节也。唐代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有诗记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丁一 编辑整理)

洛阳牡丹观赏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洛阳牡丹可在公园和风景区建立专类园;亦可在古典园林和居民院落中筑花台种植;在园林绿地中自然式孤植、丛植或片植。也适于布置花境、花坛、花带、盆栽观赏,应用更是灵活,可通过催延花期,使其四季开花。根皮入药,花瓣可酿酒。

洛阳牡丹品种繁多,花色甚丰,至今已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等9大色系1100多个品种,以及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绣球型、皇冠型、金环型、千层台阁型、楼子台阁型等十种花型。如今洛阳牡丹商品已具规模,全市商品牡丹面积4万多亩,4800余万株,初步建立“邙山万亩牡丹产业带”和洛南“隋唐城遗址万亩高效农业观光园”。牡丹遍布全城园林景点、街头花坛、机关庭院和城郊园圃。在科技进步推动下,洛阳牡丹已实现四季开花,盛花期不断延长。洛阳牡丹源源不断地进入国际花卉市场。

1982年9月21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命名牡丹花为洛阳市“市花”,每年根据牡丹开放情况于4月某日至5月某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从1983年起,洛阳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27届牡丹花会(2009年),并且第28届牡丹花会也将于2010年4月1日在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隆重开幕。二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扩大开放”的指导思想,“洛阳搭台,全省唱戏”,将牡丹花会办成一个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

相传武则天(心月狐下界)酒醉曾写下一道圣旨,命冬季群花齐放。牡丹不开,武便命将牡丹全部斩伐。

人文寓意

牡丹团花,寓意“富贵团圆”;牡丹连根整枝花,寓意“富贵根基”;牡丹串枝(或缠枝),寓意“富贵万年”;牡丹满开,寓意“富贵全盛”;单独一朵大牡丹花,寓意“富贵一品”。牡丹被誉为中国国花。 牡丹栽植应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栽在背风向阳,不易积水的地方。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栽植。栽植深度以根、茎交接处齐土面为宜,栽植坑的大小以根能伸展为度,坑内留些细土拢成小墩,使根在土壤上坐定,理顺根系,然后复土,踏实,浇二、三次透水,株行距以50×50(cm)为宜。

培育方法

1、播种

牡丹种子在8月上旬成熟后及时采收,立即播种。播种过晚,种子来春不宜发芽。播种牡丹5~6年才开花,故此法一般只在培育新品种时采用。

2、分株

把生长五年以上的大株牡丹连株挖出,放阴凉处晾置2~3天,待根变软时将其分成2~3枝一组的小株,植于圃地。

3、嫁接

剪取大株牡丹发出的土芽或一年生的短枝将其部2~3厘米削成楔形嵌接于15~20厘米长的芍药根上,用麻皮缠紧,抹上泥巴进行栽植,嫁接时间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嫁接苗应挖沟栽植,其株距10~15厘米,行距30~40厘米,栽后培上土埂,以接穗不露出土为宜。

养护管理

1、施肥

每年至少施三次肥,第一次在花前施,以促进开花;第二次在花后半个月施,以补充开花消耗的养分;第三次在越冬前施越冬肥。肥料以腐熟的饼肥为主。肥量以每株每次05~1千克为宜,也可掺拌化学复合肥。

2、浇水

牡丹较耐旱,但干旱季仍需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保持空气湿度,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

3、病虫害防治

牡丹病害常见的有褐斑病,防治方法是,每年花后开始,每半月喷一次波尔多液或托布浸,多菌灵液。入冬前及时剪除病叶烧掉,春季发芽前喷洒石硫合剂。

牡丹虫害主要有吹绵介壳虫,夏秋季节白色虫体附着在枝干和叶背上,可用500倍的氟乙酰胺或1000倍液的氧化乐果药液喷杀或在入冬后用石硫合剂涂刷枝干。

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防治方法:用50%的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洗浇根部20~30厘米深处,以每亩地025千克为宜。

4、光照与温度 

充足的阳光对其生长较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晒,温度在25℃以上则会使植株呈休眠状态。

伍兴益,男,布依族,59岁,龙宫镇克妈村前任党支部书记,2009年12月,与20多户村民创办克妈南源中药合作社,任克妈村南源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支部书记。从2008年开始,村支两委在支书伍兴益的带领下,从市场上收购了野生中药独脚莲(学名重楼,亦叫七月一枝花)进行驯化栽培,取得较大成功,填补了中药材市场的空白。重楼的药用价值分析,重楼又称为七叶一枝花七叶一枝花,治病一把抓”。民间流传的这两句俗语,说明它药用很广,是中药材的珍贵药物之一。七叶一枝花,属百合科草木植物,为多年生,它一般高1米左右,开花结实。花色深绿,形状如线,果形似球,色呈绛紫,取根茎入药,生长一年一节。人们要了解七叶一枝花的生长年龄,取根茎数节便一目了然。七叶一枝花的药性,主要是消炎、消肿、消毒,多用于外伤,如跌打损伤,淤血红。七叶一枝花的优良品种是云南的滇重楼。

七叶一枝花的栽培管理技术

一、 概述

七叶一枝花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yunnanensis (Franch) Hand-Mazz或七叶一枝花P p S Var chinensis (F) Hara的干燥根茎。又名蚤休、重楼、草河车。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切片生用。

性能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应用

1痈肿疔疮,咽喉肿痛,毒蛇咬伤。本品苦以降泄,寒能清热,故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为治痈肿疔毒,毒蛇咬伤的常用药。用治痈肿疔毒,可单用为末,醋调外敷,亦可与黄连、赤芍、金银花等同用,如夺命汤(《外科全生集》);用治咽喉肿痛,痄腮,喉痹,常与牛蒡子、连翘、板蓝根等同用;若治瘰疬痰核,可与夏枯草、牡蛎、大贝母等同用;单用本品研末冲服,另用其鲜根捣烂外敷患处,治疗毒蛇咬伤,红肿疼痛,也常与半边莲配伍使用。

2惊风抽搐。本品苦寒入肝,有凉肝泻火,息风定惊之功。如《卫生易简方》单用本品研末冲服,或与钩藤、菊花、蝉蜕等配伍,用于小儿热极生风,手足抽搐等均有良效。

3跌打损伤。本品入肝经血分,能消肿止痛,化瘀止血,可单用研末冲服,治疗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也可配三七、血竭、自然铜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患处。

使用注意体虚、无实火热毒者、孕妇及患阴证疮疡者均忌服。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

2《本草汇言》:"蚤休,凉血去风,解痈毒之药也。但气味苦寒,虽为凉血,不过为痈疽疮疡血热致疾者宜用,中病即止。又不可多服久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蚤休苷、薯蓣皂苷,单宁酸及18种氨基酸,肌酸酐,生物碱,黄酮,甾酮,蜕皮激素,胡萝卜苷等。

2药理作用:蚤休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杆菌、绿脓杆菌、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化脓性球菌的抑制作用优于黄连;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含甾体皂苷和氨基酸有抗蛇毒作用;蚤休苷有镇静、镇痛作用;本品的水煎剂或乙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咳、平喘作用;蚤休粉有明显的止血作用;此外,还有抗肿瘤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本品解毒消肿力强,现在临床上常配伍相应的药物广泛用于多种癌症,如食道癌、喉癌、直肠癌、肺癌、肝癌、脑瘤、宫颈癌、急性白血病等,均有一定疗效(抗癌治验本草1994:64)。蚤休尚可用于其他疾病,如:用蚤休、瓜蒌炒黄研末内服,白糖水冲服,同时又用上药以白糖水调敷神阙穴,治疗小儿癫痫9例,8例痊愈(浙江中医杂志1994,11:522);有用蚤休虎杖丸(蚤休70g、虎杖70g,配伍皂刺、连翘、当归等药及雷米封片01g×100片)炼蜜为丸,治疗卵巢囊肿96例,总有效率为92%(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8,3:35);另有用蚤休、青黛,配以石膏、黄芩等药,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口腔炎38例,全部治愈(时珍国医国药1999,4:291)。此外,蚤休尚能治疗腮腺炎、咽喉炎、牙痛、虫咬皮炎、宫颈糜烂以及皮肤感染性炎症等。

4不良反应:据报道,本品中毒量为60~90g,中毒潜伏期约1~3个小时,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严重者可导致痉挛。临床用药当引起注意。

(一) 滇重楼的药用价值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重楼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风抽搐等症。

通过对滇重楼植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已从中分离鉴定了50 余种化合物,主要有脂肪酸酯、甾醇及其甙、黄酮甙、C 27甾体皂甙、C21孕甾烷甙、β-蜕皮激素及多糖,其中甾体皂甙44 种,占总化合物的80% 以上,甾体皂甙元为螺甾烷醇类、异螺甾烷醇类、味甾烷醇类以及变形螺甾类,均有很强的生理和药理活性。现代药理研究重楼有止血、祛痰和抑菌、镇静镇痛、抗早孕杀灭精子、抗细胞毒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神经性皮炎、外科炎症以及肿瘤等,具有显著的疗效。在我国,重楼是著名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片、宫血宁胶囊等的主要组成药物。

重楼化学成分复杂,药理活性强,临床应用范围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着眼于其生理活性和独特的药用价值,通过现代药理研究,为重楼的一些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发现了一些新的作用,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 滇重楼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

迄今为止,中药重楼仍主要来自野生,尚无大规模人工种植的产品。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重楼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用药量大幅度增加,长期掠夺性采挖使野生重楼越来越少。重楼从种植到收获利用需8-10年的时间,制药企业为获取更多原料,大幅度提高重楼收购价格,现在的收购价格已达100元/kg以上,是5年前的5-6倍。收购价格上涨刺激药农采挖积极性,采挖速度远远超过了自然生长速度,导致重楼资源已呈稀缺状态。据资料显示,分布于我国境内的野生重楼80%已被开发利用,仅剩下20%的资源。我国每年消耗重楼1000吨以上,且全部为野生重楼,现有资源再经过5年左右的采挖可能枯竭。重楼资源的稀缺有可能成为制约云南相关制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仅依靠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工种植成为解决重楼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而且随着中药材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重楼本身所具有的良好药效,重楼的需求量必然将大幅度提高,价格还会上扬。

从1994年市价8~10元(千克价,下同)左右,属不引人注目的小品种。1995年随四川光大制药厂抗病毒冲剂拓开省外销路,重楼用量加大,市场走势加快,价格开始上扬,升至14~17元。1996年15~20元左右,1997年17元左右,1998年18元左右。货源主要为药厂自购和国有公司提供。1999年~2001年价格20~22元,2002年价格继续升至25元左右,引起各方注意,但此时的产地之一的云南昭通野生滇重楼的年收购量已不足两年前的30%。2003年4月,受“非典”的影响,因其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价格一夜之间飙升至120元左右。因2003年春节前后,广州、香港、台湾发生“非典”,急调几千件四川光大厂抗病毒冲剂支援疫区,把药厂上年正常储备量几乎销之一空。到了4~5月,各地订单如蝗而至处处告急,此时药厂生产线已是夜不停机,加班加点抓紧生产,把各处原储中药原料也消耗殆尽,所以药厂急补原料,重楼价很快升到38~40元左右。5月以后随国家对疫情的控制,重楼价格陡然降至30~35元左右。但之后重楼价格便如虎发威不可收。虽然各产区产量比往年增产30%以上,几百吨货几乎都落入药厂囊中,但自然资源却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2005年产新时重楼价格高开48~50元左右,下年药商们在76~80元还进场压货,这些人也认为这个野生品种资源有限,越挖越少。2006年重楼价格居高不下,新货上市90~110元左右。几乎快要与“非典”时期价格持平。药农要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才能挖到重楼。显而易见,重楼经过几年连续采挖,资源临近枯竭。2007年重楼价格到了96~120元。2008年产新,重楼货源更少,6月时选货价格达到了160元以上,统货140元以上。随着价格走高,部分药商开始出部分货源,加上边境过来货源,重楼价格稳定在了130~150元左右。最近两个月,由于药厂组织购买货源,重楼价格又上涨10元左右。加上目前集散地成都荷花池和产地的库存已经达到20年以来最低点,市场上很难买到500千克货源。

我们可以从上面下结论,重楼作为野生品种,其资源枯竭显而易见。在四川和云南进行的驯化家种未产生效益,还不能大规模提供原药给市场,供需矛盾会随着人们的不断消耗越来越突出,因而刺激原药的涨价,这毋庸置疑。那么,这个品种后势必佳。

很多人心中都有疑问,假设重楼涨到1000元,如此高的原料价格药厂能够承受住吗?药厂会不会用替代品种?药厂可否停产该品种?

有知情人士称,药厂的中成药配方一旦被核定,就必须按照申报材料中的处方进行投产,不可更改。而且,具有确切疗效的配方品种更不可能更改,因为更改配方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很难估计,所以药厂不可能用替代品种进行投产,代价太高昂。作为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品种且占企业产值90%以上的中成药品种,药企不可能随便放弃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口碑和市场,一般采取的应对策略是请物价局重新审价,提高价格。2005年12月云南白药散剂、宫血宁胶囊的提价便是明证。

我们再从其他现象分析,每年各医药集团在中央和地方等电视台做长期的广告宣传,按照央视公布出的广告费用,以秒计算的广告费用和明星的代言费用可谓巨额,相比巨大的宣传费用和包装费用,原料药材价格上涨产生的影响就不大了。药品只要疗效确切就畅销,抗病毒冲剂由5元多涨到9元多仍销好。最大的风险在于客户对品牌的不信任,若不出现“刺五加注射液”的类似事件,抗病毒和白药系列就能够畅走,重楼必将更展风采。

在该品种辉煌机遇的背后还有一个较好的机遇,就是该品种的种植。该品种种植的成功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也有利于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野生品种快速驯化家种,才能够为市场解开瓶颈。

二、分类及形态特征

(一) 植物形态特征

滇重楼,别名独角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茎高20-100cm,无毛,常带紫红色,基部有1~3 片膜质叶鞘抱茎。叶5~11枚,绿色,轮生,长7~17cm ,宽22~6cm,为倒卵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全缘,常具一对明显的基出脉,叶柄长0-2cm。花顶生于叶轮中央,两性,花梗伸长,花被两轮,外轮被片4~6 ,绿色,卵形或披针形,内轮花被片与外轮花被片同数,线形或丝状,黄绿色,上部常扩大为宽2-5mm的狭匙形。雄蕊2~4轮,8~12枚,花药长5~10mm,药隔较明显,长1~2mm。子房近球形,绿色,具棱或翅,1室。花柱基紫色,增厚,常角盘状。花柱紫色,花时直立,果

橘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出处 4 拼音名 5 英文名 6 拉丁植物名 7 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