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论语》中的孝道?
《论语》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瑰宝,集儒学精神之大成。其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对于政治、伦理、教育等一些方面的思想和原则,主要与对话文体呈现,文风平实内涵深刻。它是由孔子的弟子整理而出的,寓意深远,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是研究儒学的一部重要典籍。由于《论语》一书当中包含的思想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广,而孝道是一种以血缘亲情作为纽带的一种敬老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承袭孝道对于后进样中华精神有重要的价值。在孔子的儒学精神当中孝道也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以“仁”为本的核心,是“礼”的重要的形式体现之一。故本文将着重对于孔子在《论语》当中对于孝的理解以及对于如今的影响做浅要论述。
《论语》当中的孝道
在《论语》当中对于孝道的阐述有很多,比如发在为政篇当中就有“子游问孝”等,学而篇当中也有,《论语》当中对孝道的阐述有很多,但是大都是以孔子和弟子问答的形式来呈现的,比较零散并没有对于孝道做出明确的定义。但是从他们的对话当中可以体现出孔子对于孝道的理解。
首先是“赡养”,对于孝来说“赡养”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子游问孝一篇当中子曰①:“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由此可见在孔子看来,为人子女谈及孝道最基本的就是要保证老人的温饱,让老人不会为了衣食去担忧劳碌。赡养双亲是孔子在《论语》当中界定孝道的物质标准也是一个最为基础的标准。
其次是“尊重”。赡养并不仅仅就是孝道的全部,做到了赡养也不能称之为孝,在为政篇当中孔子说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清楚地阐明了孔子的观念,他认为仅仅只是供给父母衣食是不够的,还需要去敬重父母,如果只是给吃给喝但是却不尊重,那也和养狗养马没有太大的区别。父母老人是一个人,需求的不仅仅是吃穿,更是需要子女的态度,也就是尊重,对于父母的意见还有言语要恭敬,虚心。
然后就是“色”这个色指的是你的脸色,前两者做到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第三点要求相对比较高。孔子认为不仅需要供给父母吃穿,在侍奉父母的时候神色也要保持愉悦,也就是发自内心的去愿意孝敬父母,把侍奉在父母身边当做一种愉悦的事情,而不是去为了“孝”而“孝”,父母会察言观色有思考,对于子女的神情最是关注,孩子是不是开心快乐,愿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其实父母是最了解的。天下的父母都是期盼自己的子女能够幸福快乐的,子女愉悦父母才能感觉到真正的快乐,父母需要的其实仅仅只是物质上的奉养更是精神上的。所以孔子对于孝道的第三个层次的定义“色”是相当的准确的。
“立身”,这最后一个孔子对于孝道的定义也是《论语》当中对于孝道的最高要求,也是很多人都很难做到的,因为这个界定是对于自身的一个严格的要求。孝顺的子女不仅需要做到前面三个去对待父母好,还要从严格要求自己,品行端正,拥有高尚的品德,让父母对于自己的立身行事都很放心,不用为你的处世而感到忧心。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计深远,父母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为担忧的,孩子的品行也是父母最为关心的事情,能够做好自己好好的去生活,让父母安心地安养晚年,这便是最大的孝道。
“孝”与“礼”的关系
在《论语》当中提到,尊敬父母要以“礼”待之。由此可见在孔子的心中孝道和礼法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儒家重视礼学文化,在《论语》当中关于礼的体现更可谓是淋漓尽致。礼可谓是儒学的核心,在孝道的界定当中更是把“礼”放在了首位,也就是礼是对孝的一种界定,孝道要符合礼节,生之以礼,死之以礼,祭之以礼。礼仪贯穿了孝道了全部,无论是父母生前还是死后,都需要以礼相待,方为孝道。
“礼”与“孝”结合来看的意义很广泛,包括言行举止各个方面,在孔子的观念里面侍奉父母是一件严谨的事情,要郑重相待,表情、言语、举止都要合乎礼仪规范去对待父母才能称之为孝顺,其实放在现在来看不能说错,但是未免有些严苛。“孝”与“礼”的关系和界定也是如今对于孔子孝道思想承袭的一个很关键的地方。
《论语》当中的孝道的发展及影响
《论语》当中对孝的阐述为我国的传统美德奠定了基础,孝道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孔子围绕孝展开论述,深化了人们对于孝文化的认识,是一种对孝礼的推行,使给后世在治国齐家上面留下了一个道德参照基础。以孝以仁治国从汉朝以来孝文化开始逐渐走向巅峰,知礼懂孝能够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论语》当中的孝道文化深刻久远对于现今也是有借鉴意义和价值的,首先要赡养尊重孝顺父母,这是我们立身的根本。父母含辛茹苦的将我们养育长大,在正当壮年时期你努力奋斗都是为了我们,辛苦的将我们养大之后,父母变得年迈,生活上难免会有些力不从心,这个时候回报父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孔子提出孝顺父母不仅仅只是物质更是精神上的。在如今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温饱不再是一个问题,父母年迈之后都享有一定的医疗保障。对于父母而言其实对于孩子能够给予多少物质上的东西给他们其实真的要求不多,他们更加需要的其实是精神上的慰藉,他们需要的只是子女经常回家看看他们,说几句贴心的话。所以在当今社会孝道中的“赡养”这一项相对而言弱化了,但是更加强调“尊敬”和“色”而“立身”古往今来的父母皆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正是因为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所以对于孩子的品行,是否能够很好地在社会上面立足就是他们最为关心的。
从现在社会的一个整体态势来看,还有很多啃老族的存在,像是一个寄生虫一样依附于父母生活,不断的去榨取父母的精血,让父母年纪一大把还在为着生计子女发愁。或者是一些年轻人遇见了一点挫折便选择放弃生命,完全忘记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抛弃了自己的赡养职责,是不孝的表现是逃避责任的表现。这是一种忘记了礼法的行为,所以可见学习礼法,体会古人经典当中的内涵是多么的重要。《论语》礼法孝道对于今天的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
《论语》当中除了强调对于生者以礼,侍之以孝之外,对于逝者也要尊重虔诚的缅怀。曾子②在学而篇中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于逝者要慎重的去对待,要虔诚的去缅怀祖先,人民的道德会变得忠厚。通过祭祀来改善道德风气着实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在祭祀当中不仅仅只是在缅怀先人,更是一种对于孝文化的重温和弘扬,追思的不仅仅是先人更是先人的一种精神,对于后代也是值得学习和敬仰的。也更加有利于形成一种感恩的品质和习惯。
在后世对于《论语》的孝文化发扬过程当中其实有些走偏了,后来孝道变成了一种“愚孝”其实这样也是不好的,“愚孝”其实对于父母而言根本不是孝顺。在孔子的观念里面倡导的是一种合理的孝道,在孔子看来对父母耐心的提出谏言也是一种孝道的体现。父母有了过错,不应该盲目的去选择跟从,也不该去听之任之,任凭父母走向错误的深渊,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作为子女在发现父母的错误之后,应该找对方式方法,心平气和的耐心的去和父母进行沟通,去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父母交换意见,去倾听父母的内心真正的想法以及他们坚持的原因,不能去指责父母,一味地去批评父母不对。在《论语》的里仁篇③当中就明确的指出了为人子女在父母犯错之后,要抱着尊敬的态度去规劝父母的行为,这些都是与后面的愚孝是不一样的。
当然《论语》当中也有一些不太可取的地方,比如它重视礼仪,对于丧礼要求极为繁琐,这对于今天来说是不适用的,而且会有些靡费的成份在里面。祭祀更重要的是去追思怀念,更需要的是心意,而不是去以一些形式化的礼节来彰显孝道,那样就有些本末倒置了。而将祭祀发展成为一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事情去做的话,就更是不利于当今的社会发展了,这些都是要舍弃掉的,只要保留精华的对于我们的成长是有益处的发扬和传承就好了。
《论语》中还将孝界定为“无改于父之道”。孔子认为在父亲活着的时候要去观察他的言行和志向,在父亲时候要继续继承。有点子承父业的意思,但是在当今社会当中多元化发展,个体都是具有差异性的,每个人想要做的事情都不一样,所以这样去界定孝道在当今是不合理的,但是可以理解成为对于父亲优良品质的一种学习和继承。
《论语》当中对于孝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其中体现了孔子对于孝文化的理解,孝礼的提出无论是在当时的社会还是在现在都是极其具有价值的,不过随着时代的变革许多食物发生了变化,所以对于孝道的界定也不能太多过于的单一,也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去理解,有选择性的去加以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心去理解当中真正的奥义,然后付诸行动才更加具有意义。
论语中说
{学而第一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论语中关于孝的语句如下:
《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其中对于孝的讨论非常重要。孝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庄子》、《道德经》等古代文化著作相比,《论语》更注重对于人伦关系的探讨。
因此《论语》中的孝的内容得到了更深入和全面的阐述。本文将通过对于《论语》中与孝相关的语句的分析,探讨儒家思想中对于孝的理解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论语》朱子语注中提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孔子对于孝的最简单也是非常明确的定义。父母养育我们,如同根,离开了根,树就会枯萎,同理,离开父母,对于后代的培养和成长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孔子还提出了“敬而后爱之,亲而后识之”,即要先尊重和恭敬父母长辈,然后才能真正地爱他们。另外,《论语》还强调了孝顺不应该只是口头表态,更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
例如,曰:国无道,不遵礼乐,上且失其民。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南方之民,实辟之,礼乐往来,亦可以适兴。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一语句就表达了孝顺的具体实践方式,即要先弘扬文化、尊重传统,才能带领民众过好生活。
《论语》中也涉及了父母养老的问题。例如,“子路问‘父母年齿老,必由我养之’,孔子保留回答此问题,只是告诉子路,‘右事者棠人也,三椽迭载,而反不至其家。’”这个故事传达了孝顺的意义和价值。
虽然孝顺是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子女无法长大成人,也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拿孝顺来要求子女做出牺牲。相反,孝顺应该是互相尊重和照顾的结果,家庭成员应该共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孔子也强调了孝和忠的关系。他曾说,“一家老小,以大为尊,可以称孝矣。为国为民,可以为忠矣。”这一句话非常精简而又极具意义,意味着孝顺不仅仅是个人家庭的道德准则,同时也包括对于整个国家和人民的贡献和服务。
只有在孝和忠的同时体现,才能真正意义上具有品德高尚的价值。
仁爱孝顺。《史记·留侯世家》:“窃闻太子为人仁孝。” 唐·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考公之所尚,仁孝友爱。” 清·戴名世《郭烈妇传》:“一门之内,皆称烈妇仁孝人也。”
《孝经》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父母尊长而言的必备德行。生命的延续是人类得以前行的必要条件,我们的生命来自父母,父母养育我们长大,尽最大可能地让我们获得好的成长。对此,我们应该感恩并做以回馈,于是做人的德行开端就是从孝开始。动物中尚有“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更何况我们人类呢?
如何做到孝呢?《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有好几处,其中有四则,让人感触最深。第一处是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在论述某个事物或者道理的时候,不是一以贯之,而是“看人下菜碟”,针对不同的对象给出不同的回答。在这一对话里,孔子说“孝”是“无违”,强调了“礼”,这是因为孟懿子所属鲁国三桓,而三桓对鲁国国君,最缺的就是礼,他们基本架空了国君,是实际的掌权人。所以,孔子有此回答。而“无违”和“礼”在今天对待父母上也是可取的。有时,我们会因为爸妈是家人,就随性而为,对他们的话想听就听,不想就充耳不闻,甚至恶劣反对。这不能说是做到了“孝”吧?哪怕我们心里不认同爸妈的道理和做法,面上能做到“无违”和“礼”,相信,父母都会开心很多,让他们开心,就是我们的孝心。而死葬、祭祀如果也能按照礼来进行,则能将“孝”延续,也能有效地形成感恩孝顺的良好家风传承,从而积淀起家族底蕴。
第二处是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此处解释有两种,一是说忧虑父母之疾,一是说父母忧虑孩子之疾。杨伯峻先生采用了第二种说法,认为如何做到“孝”呢,就是不要让父母担心自己的健康。个人觉得第二种解释更好,忧虑父母疾病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而为了不让父母忧心自己的疾病而努力爱护自己,却不是大家所能意识到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伤在儿身,痛在母心。孩子的一点点不舒服都能引发父母的深深担忧,那么,爱护自己,能让父母免除这种担忧,不正是更深层次“孝”的表现吗?
第三处是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是孔门七十二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经常向孔子请教学问,被誉为“南方夫子”。孔子在向子游说“孝”时,用了对比举例,将这个问题解释得十分形象、深刻。
供养父母,是每个孩子的义务。于是父母需要钱了就给钱,父母需要照顾了,就管好一日三餐,能做好这些,基本就会被人夸赞孝顺了。可是,在孔子看来,这并不是“孝”。家里的牲畜也能获得供养,区别在哪里呢?尤其是当下,不少家庭里的宠物获得的供养标准那是非常高的。所以,孔子说,不能用“有养”来判定是否“孝”,而应该看是否有“敬”,那么,对待父母,我们做到“敬”了吗?
第四处是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肴,长者先吃喝,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都不是真正的孝。而不好做到的“孝”是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礼记》里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一个深爱父母的孝子,那么他在父母面前必定是有柔顺谦和的仪容。每天都对父母有愉色,有婉容,我们做到了吗?
百善孝为先,人人都会成为被“孝”者,那么,如果人人都尽量向“孝”靠近,我们的未来应该会更加幸福吧!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翻译: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外出要尊敬兄长,做事情谨慎诚信,爱护众人,亲近有才德的人。这些都做到了,还有精力就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了。
品评:孔子认为孝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品德,而年轻人要先学会做人再学习知识,这一点和现在的很多主流教育观恰好相反。大概可以理解为什么现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越来越多了。
2)子夏曰:事父母,必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翻译: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对待自己的父母,一定要竭尽全力;对待君主,就要做到能在必要时献出自己的生命。
品评:对待自己的父母,要做到竭尽全力,不能敷衍了事,用心不诚。现在虽然没有君主,但可以以国比君,对待自己的祖国,也要有必要时献身祖国的觉悟。在父母没有过分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他们,这是孝的基本原则。如果父母做错了,还需要完全响应和满足么?下面一条回答你。
3)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翻译: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发现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就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应当恭敬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心内忧虑,但不要怨恨。
品评:孔子并不提倡愚孝,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是可以劝解的,不规劝是陷父母于不义。即使没有听从,也要等待机会再次规劝,中间不要发脾气,更不能心生怨恨。如果我们的子女都能做到这一点,家庭应该会和谐幸福吧。
4)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翻译:子游问怎样做才叫孝。孔子说:现在的人,是说能奉养父母就算孝。你想想那些狗和马之类的动物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待父母不尊敬,那和养狗和马有什么区别?
品评:所谓孝敬,孝由敬生,不敬何来孝?养育父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尊敬,如果不尊敬,那与养牛马无异。见过不少只给饭吃,各方面虐待或者是不管不问的子女,能够想想自己如何长大的么?这几碗饭真的能“报答三春晖”么?
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翻译:孔子说:父母还在世的时候,不要出远门。如果真要出,则一定要有特定的地方。
品评:这句话深层次的意思就是,父母还在世的时候,要尽力尽孝,不能随便就远游,让父母牵挂担忧。如果实在要去则要确定目的地,并做到”归必有期“。这里虽不着孝字,但字字皆是孝。
6)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翻译: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孝敬长辈的时候要保持和颜悦色。有事情要做的时候,是你去做。有好的食物时,要首先拿来孝敬。你认为这就是孝么?品评:有事弟子服其劳,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给上辈师长孝敬酒食,也是应当的。这些都不是孝道中最难的地方。最难的地方是在要这一过程中保持和颜悦色和恭敬的态度。如果不是心悦诚服,那就只有传说中的”戏精“才能做到了。
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翻译: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品评:父母年纪大后,光有丰衣足食和恭敬的态度还不够,为人子,还必须想到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实时关注,并适当提醒他们运动,供给他们补品,定时带他们去检查身体。这些是成年子女在尽孝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
如何理解《论语》中的孝道?
本文2023-10-09 05:57: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