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水利、文史专家还原文史古籍中繁华的“小秦淮”
导语
小秦淮河整治在即,记者昨从市城建档案馆找到几张小秦淮河的老照片,其中最早的为上世纪50年代初疏浚小秦淮河的照片,其余则为七八十年代的留存照片。这些照片年代虽不算久远,但对小秦淮河在城市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也可见一二。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水利、文史专家还从古文中的记载对小秦淮河的变迁作了解读,令人耳目一新。
桥梁名胜丰富“扬州城,十二门,四水关,六吊桥”
“小秦淮河原来是扬州新、旧城之间的一条夹河。如今是扬州城内南北向的一条排水河道。”市水利专家徐炳顺介绍,这条河北起北水关接北城河,南至龙头关接古运河,全长198公里。
“明嘉靖二十四年后,扬州增筑新城,小秦淮河开始繁荣起来。”徐炳顺介绍,小秦淮河及两岸街区,曾是清代扬州最繁华的地段,它是明清两代古城兴衰的见证。当时的小秦淮河犹如一条玉带,串起大东门桥、务本桥、三元路桥、萃园桥、小虹桥、新桥、公园桥、小东门桥、如意桥等十多座桥梁,也连接着两岸董子祠、基督堂、惜余春茶社、教场、富春茶社、大舞台、珍园等或存或湮的名胜。
徐炳顺表示,小秦淮河的由来现已难稽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明代就已出现。明代歌谣云:“扬州城,十二门,四水关,六吊桥”,其中有两座吊桥就是东城墙下的大东门和小东门。“小秦淮河就是大东门和小东门外的护城河。”徐炳顺说。
明时风景宜人“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
“清顺治年间,诗人冒辟疆客居扬州小东门外,著《小秦淮曲》,说小秦淮‘三十年前景最佳’。所指的便是明末时期,说明小秦淮河在明朝后期就已风景宜人,画船如梭了。”我市文化学者傅桂明考证说。
傅桂明介绍,“小秦淮”名初见于清初王士祯所撰《红桥游记》,其中云:“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再见于胡善麐所著《小秦淮赋》,文中说:“扬州城西而北,有虹桥焉,天下艳称之。其水号‘小秦淮’,盖与金陵相较,而逊焉者也。”胡善麐虽已交待“小秦淮”一名的由来,但未指明“小秦淮”源流所在。而赵之璧在《平山堂图志》中云:“小秦淮为旧城小东门外夹河”。指出小秦淮河的源流。
正如南京的秦淮河一样,明代开始,小秦淮河一带就聚集着众多秦楼楚馆,而每户的后门均有码头通向小秦淮河,河边停泊着画舫,曾经繁华一时。后来清军入关,两岸逐渐萧条了。
清时一度繁华“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经过清朝初期的稳定发展,加上交通便利和盐业兴盛,扬州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恢复。到了乾隆中期,小秦淮河两岸成了“人间天堂”。《小秦淮赋》中说:沿河十里之区,水抱高城,官柳连堤,两岸有别馆,有名园,有杰阁,有华堂,有广榭,有孤亭,有绀宇,有琳宫,有酒肆,有茶馆,有寺院,有宝塔,有风中铃语,也有暮鼓晨钟,还有路畔酒垆,桥边茶灶。
傅桂明介绍,当时扬州城中男女出游,往往从小东门上船,乘画舫出水关,一边欣赏两岸风光,一边聆听船娘歌声。郑板桥说的“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描写的正是这种景象。“而至清道光、咸丰以后,随着盐业衰败,加之战事频繁,小秦淮河两岸楼台陆续颓毁,花木凋零,河道淤塞,画舫也日渐稀少。”
解放前,小秦淮河由于年久失修,无人管理,河道垃圾成堆,河水严重污染。徐炳顺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扬州对小秦淮河进行综合整治,彻底疏浚从龙头关到北水关的河道,拆除了两岸违章建筑,同时修复河道两侧驳岸护坡,新建仿石水泥栏杆,进行灯光亮化,植以垂柳、桃树等花草树木,建设亭台码头等风景小品,使小秦淮河畔旧貌变新颜,成为扬州城内不可多得的一条景观河。”
通讯员徐敏记者姜涛
扬州(4)秦淮河(1)秦淮(1)
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古籍巨著《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明代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
小的时候,语文课本上就有《李时珍》这篇课文,学过这篇课文后,就对这位为我国医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学者李时珍了一些了解。李时珍对于医学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当他发现了一些发以前的本草书目中出现的错误后,就有了加以修正的想法,并加以实施。
中国古籍《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中,有药物,有医方,成为我国著名的医学宝典。《本草纲目》这本巨著是由李时珍带领着自己的父亲,儿子以及他属下的徒弟们一起编写完成的。这本作品耗费了27年的时间才编写完成,最大限度地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弥补了以往的不足,成为一本完整的医学巨著。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而且已经被入选为世界记忆名录之中。
《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
李时珍是明代的著名医药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医生,这样的家庭环境,对李时珍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历经几次科举考试的失败后,投身到了他从小就喜欢的医学,后来专注于医学的研究,为我国的医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不仅带领家人和弟子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著,他所编著的《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著作也成为中医的典范。
《本草纲目》造福于民
《本草纲目》这本书,李时珍携家人及弟子,呕心沥血历经近三十年的时间后终于问世,这本书的问世,书中详细记载了药物和一些医方,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每一味中药都进行分析再综合,非常严谨。因此,这部巨著是一部造福于民的巨著。
有一部分网友看到这样的新闻以后,觉得修复所谓的古籍是没有意义的,殊不知这样做的意义非常重大,这样做是延续了我们的文化,我们不仅可以从古籍中看到古人的智慧,也能够从古籍中看到人类的变迁和发展,如果修复古籍没有意义,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古代的画作、诗集和文物呢?我们又何必要去了解历史呢?一个不尊重历史的国家,绝对不会是一个优秀的国家。
首先,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位90后修复的是什么书,这本书是元代时期创作的《永类钤方》,《永类钤方》一共包含了二十二卷,每一卷都是详细记载了作者李仲南对医药的研究,以及对很多病症的治疗经验,虽然说我们现在的医疗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古代的很多医疗方案,其实也是很值得借鉴的,所以像《本草纲目》、《永类钤方》这一类医术古籍,是有非常重大的参考价值的。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还原文物其实也是还原作品,很多作品其实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历史价值就是最重大的意义,很多人不了解历史,觉得历史看不见摸不着,而且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何必要去纠结呢?殊不知历史最珍贵的地方,就是“已经过去了”,这些沉睡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文物,其中包含的价值实在是太高了,其中包含的研究意义也会万分重大的,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理解的话,恐怕这辈子都不会理解了。
最后,从视频中来看,这两位90后将《永类钤方》这本书,也是还原得非常好,也是他们让《永类钤方》这本书重获新生,或许这就是从医者所追求的传承吧。
楚国的楚人有一部分是苗族的事情是真的。楚国是周朝时期华夏族在中国南方建立的一个诸侯国。楚人当时也是楚族,楚族是多元的,在黄河、长江流域远古先民的长期交往、争战与融合中,终于在荆楚地区形成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楚族。楚族就是以楚地而得名。
楚族的族源来自何方,或者原本就是楚地土生土长的民族,历来众说纷纭。胡厚宣在《楚民族源于东方考》一文中进一步提出“楚之始祖为祝融”。此外,许多学者认为楚人属于苗蛮族。周谷城在其《中国通史》指出,楚人之自称“蛮夷”。
扩展资料:
苗族的历史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苗族在上古时代有“荆楚”、“荆蛮”、“南蛮”等的得名,便是如此。禹伐“三苗”的残酷战争以后,中原文献不再有“三苗”的记载。荆楚、楚荆、荆蛮、南蛮等不同的呼唤,都是泛指苗族人们的共同体,他的前身,还是三苗,历商、周至战国后期,三苗后裔在“荆”、“楚”、“蛮”的抽象掩盖下,又出现于史册 。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楚国
夷人,对今天的大连人来说,可能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字眼儿。不过,在历史与考古学者眼中,夷分九种,古代大连人正是这九种之一,《逸周书·王会篇》中,用短短5个字给这片古老的土地下了定义:青丘,狐九尾。
青丘是东夷人的一支部落建立的国名,而九尾狐则是这个部落王国的图腾。在历史学家眼中,大连的古文化在到达青丘古国时是一个顶峰,可神秘的青丘古国在历史中却只是昙花一现,很快便失去了踪影,并且只留下极少的一点文字,让人无法看清全貌。
那么,这个几乎和传说一样神秘的夷人古国是如何兴起,又是因何衰落的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多位历史与考古专家,试图解密这个古老部落走过的兴衰路程。
青丘部落兴衰史
旧石器时代
瓦房店古龙山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猛犸象骨等陆地动物化石,可以认定,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以狩猎为生。
新石器时代
人口骤增,文化发展。完成了从猎人到渔民的角色转换。
青铜时代
丰富的渔业资源,让青丘人的食物唾手可得,并形成发达的农业。
春秋战国
秦始皇对青丘人进行了全面的汉化,青丘部族不再是主角,逐渐衰落。
东汉末年
魏吴争霸,大连地区的其他居民纷纷逃往山东。青丘文化支离破碎,再也没能恢复。
旧石器时代:沧海桑田几乎无人类居住
在远古时期,大连是一片沉睡在海底的土地。大约距今7万年左右,由于海平面突然下降50余米,使大连与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露出水面,形成一片新大陆,被地质学者们称为胶辽古陆。到了3万年前,海平面又下降了140余米,将胶辽古陆与日本列岛连成一片。
那时,这片辽阔的大陆上生机勃勃,出没着各种巨型动物。 2011年11月,旅顺口区北海镇渔民王振卫打捞出的猛犸象牙化石就是一个例证,近代考古发现,在那段黄金岁月里,大连曾是猛犸象、剑齿虎、披毛犀等史前巨型动物的乐土。但是到了距今2万年左右,海平面接连多次出现大幅上升,灾难性的海侵将大部分陆地动物吞没。
由海洋变陆地,由陆地又变回海洋。所以直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前,这里几乎没有人类定居。目前,大连发现的最早人类遗址,是距今17000年前的瓦房店古龙山遗址,它也是大连唯一一个被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大连自然博物馆专家孙玉峰,是第一批进入这座遗址探查的专家之一。他回忆:“那是1981年的秋天,我们几个考古人员拿着手电钻进了山洞,一进去就看到,里面到处都是白花花的动物骨骼化石。 ”
在这处遗址里,考古人员发现了猛犸象骨、马骨、棕熊骨、野猪骨等陆地动物化石,可以认定,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以狩猎为生。考古人员也发现了两种鱼类化石,这也从侧面证明,最早踏足大连的探险者,也品尝到了鱼肉的鲜美滋味。
新石器时代:青丘先民是捕鱼高手
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海侵灾难的减少,地处大海之滨的这片土地赢来历史上的第一个人类繁荣期。近年的考古发现证明,进入新石器时代后,大连不仅实现了人口骤增,同时在文化上,也成为了东北地区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大连现已发现的新石器遗址多分布于黄、渤海沿岸与海岛上,其中以长海县广鹿岛小珠山遗址最为典型,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渔具、大型鱼骨和成堆的贝壳表明,那时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已经完成了从猎人到渔民的角色转换。
这些学会了捕鱼的先民,就是青丘部族的先民。这是一个人口众多的部族,从长海县的广鹿岛、大长山岛,到甘井子的四平山;从旅顺口区的郭家村、王家村、大潘家村,到普兰店的安波镇;从长兴岛的三堂村,到庄河的黑岛镇……物产丰富的大海,养活着这支古老的夷人部落,而这支极具冒险精神的部落,不仅控制了近海,而且还敢于驾驶着简陋的船只向远方出发,去捕捞深海里的巨型鱼类。
从旅顺郭家沟出土的舟形陶器中可以看出,那时生活在大连的青丘人,掌握着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先进的造船术。这些精于造船与航海的渔业先民,在一次又一次的航海冒险中,与山东半岛的先民有了紧密联系。后来,青丘部族中一支先民南下,与山东半岛的夷人融合,势力逐渐强盛,于公元前14世纪,在其首领盘庚率领下,迁移至河南安阳一带,建立了殷商王朝。
青铜时代:靠煮海盐兴起的部族
青丘人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开放的海洋性,夷人生成之时,逐海而居。周代逸书《竹书纪年》中,就有夷人“东巡于海,获大鱼”的记载。丰富的渔业资源,让青丘人的食物唾手可得,人口实现了快速增长,如今遍布大连各地的大小石棚可以看出,当时青丘古国是多么的人丁兴旺。
可是食物太过充足,反过来也阻碍了他们发明创造的热情。从大连地区的考古发现看,那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青丘人虽然也进入了青铜时代,但他们仍在大量使用石器,几乎见不到青铜器。生产资料过于落后,必然会造成国力衰落,但大海再一次拯救了这个崇拜九尾狐的部族。考古显示,那时的青丘人虽然错过了青铜文化,却掌握了先进的煮晒海盐技术。而更为幸运的因素是,盐业的发展与航海技术实现了同步。这样,青丘部族得以大规模地沿着海路,将食盐贩运到山东半岛,交换回其他生产资料,这种“以盐兴邦”的模式可能一直持续了数百年。
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青丘人的青铜文化才逐渐发育成熟,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在多处遗址中发现了数量较多、制作精良的曲刃青铜短剑。它们分布在普兰店的安波、花儿山,瓦房店的元台、赵屯、曲屯、庄河的城山当铺村,金州的卧龙泉、亮甲店、旅顺的三涧堡、龙王庙,甘井子的双台沟、牧城驿等地,在发现曲刃短剑的同时,还发现了铸铜用的石范及其他铜器,这说明当时青丘人的冶铜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青铜器的大量出现,也悄然改变了这个“靠盐而兴”的部族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大连的青丘人主要沿海而居,而青铜器的出现,提高了青丘人的生产技能,让他们从渔民渐渐转变成了农民。最典型的是在甘井子区的大嘴子遗址,这里出土了大量用于战争和农耕的青铜器具,也发现大量碳化稻谷,说明那时的青丘人已经有了发达的农业。一些人开始向大连的北部山区转移,成为了青丘部族中的第一批全职农民。
春秋战国:荆轲刺秦与大连汉化
青丘文化曾经有过辉煌的顶峰,那是在他们刚刚掌握捕鱼技术的年代。但后来,当青铜和铁器陆续开始主宰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时,青丘人落伍了。所以尽管他们拥有丰富的渔业与盐业资源,却仍不可避免地一步步走向衰落。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兴盛起来,为了积累资本与中原诸国争雄,燕人派大将秦开东拓北伐,掌握着先进武器的燕人很快就吞并了技术落后的青丘部族。燕人非常重视这片美丽富饶的新疆土,他们在这里建设了多座人口密集的城池,如花儿山的张店城、杨树房的黄家亮子城、旅顺的牧羊城等。
同时,为了永远统治这片土地,燕王还大力推行了移民政策,将河北等地的燕国人移民至大连,与青丘人混居。在更为先进的中原文化面前,青丘文化被一点点地同化。
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燕国走向衰落。为抵御秦国,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未果,但上演了中国历史上一出壮烈的悲剧。这场悲剧也改写了青丘人的历史——秦王大怒之余,派大军灭掉了燕国,自然也就从燕国人手中接管了青丘部族的土地。提倡“书同文、车同轨”的秦始皇对青丘人进行了全面的汉化,大量新移民的涌入,让这片土地更加繁荣,但土地曾经的主人青丘部族,却不再是主角。
考古资料显示,春秋战国时期,青丘人已经开始使用汉字,这是被汉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同时,这里的盐业更加发达,盐业贸易成为地方支柱型产业。如今,大连地区发现的战国货币窖藏数量是全国最多的地域之一,如甘井子区鞍子山,一次性出土刀币30多公斤,金州八里村,一次性出土刀币100余公斤。这些战国遗物说明,那时大连地区的商贸活动已经十分普及,青丘人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已经非常频繁。
东汉末年:管王之地的苍凉背影
从战国后期到秦代,青丘文化已经明显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到了两汉时期,落后的青丘文化终于无力挣扎,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秦末汉初,中原大乱,而青丘古国因为远离战场的中心,所以尚且安全。于是,一些中原百姓为了躲避战争,大量迁入进来。他们将中原文化及各种生活习俗带入大连,并占据了主导地位,九尾狐的后人们渐渐地被边缘化。从这一时期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看出,青丘人使用的贝壳墓、大小石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是汉人的砖石墓、壁画墓。从墓葬群排列秩序可见,汉人的宗法观念和丧葬习俗已渗透到民间。
而到了东汉末期,大量中原的名儒也纷纷来到青丘古国,其中以管宁、王烈、邴原等人最为著名,青丘古国也因此被称为管(管宁)王(王烈)之地。随着这些东汉大儒们的定居讲学,汉文化进一步兴盛,青丘文化更加衰弱。
到了三国时期,辽东太守公孙渊联吴抗魏,被曹魏派大将司马懿征服。东吴大军败走时,将大连地区的大批人口和财产劫往江南。这场魏吴争霸,成为压死青丘古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大连地区的其他居民也纷纷逃往山东,在山东建立了新沓县。从此,青丘文化支离破碎,再也没能恢复。
自魏晋南北朝以后,青丘部族退出大连,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逐渐崛起。于是青丘古国先后成了鲜卑、高句丽、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表演的舞台。而曾经的九尾狐,已变得越来越模糊和不可追寻。只留下一处处遗址里那些精美的玉器、陶器和渔具等,默默记录着一个部族远去的苍凉背影。
链接:有关青丘古国的历史记载
关于青丘古籍上是这样记载:唐代学者徐坚等人编辑的《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有:“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郭璞注谓:“太平则出而为瑞。”
《山海经·五藏山经·南次一经》记有:“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镬。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需,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山海经·海外东经》记有:“青丘国在其(朝阳之谷)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阳北。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大荒东经》又说青丘位于朝阳谷之北,黑齿国之南。 青丘国位于黑齿国、明星山之间,与白民国和嬴土国相邻。
扬州水利、文史专家还原文史古籍中繁华的“小秦淮”
本文2023-10-09 06:04: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