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蝼蛄 21 拼音名 22 蝼蛄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归经 26 功能主治 27 蝼蛄的用法用量 28 注意 29 备注 210 摘录 3 《中华本草》:蝼蛄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蝼蛄的别名 35 来源 36 原形态 37 生境分布 38 性状 39 化学成份 310 蝼蛄的药理作用 311 毒性 312 炮制 313 性味 314 归经 315 功能主治 316 蝼蛄的用法用量 317 注意 318 附方 319 蝼蛄的临床应用 320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蝼蛄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蝼蛄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蝼蛄 1 拼音
lóu gū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蝼蛄21 拼音名
Lóu Gū
22 蝼蛄的别名拉拉蛄、土狗
23 来源蝼蛄科昆虫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rois或大蝼蛄G unispina Saussure的成虫全体。夏秋捕捉,开水烫死,晒干。
24 性味
咸,寒。有小毒。
25 归经归膀胱、大肠、小肠经。
26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腹水、小便不利等症。
27 蝼蛄的用法用量3~5只,焙干研粉,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28 注意体虚及孕妇忌服。
29 备注(1)用于大腹水肿、小便不利等实症,可与大戟、芫花等配伍。如用治尿闭,可用蝼蛄焙焦,趁热研碎,用黄酒或开水调服。
210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蝼蛄31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纲目》:蝼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鸣而飞,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飞翔。吸凤食土,喜就灯光,人药用雄。
32 拼音名Lóu Gū
33 英文名African Mole Cricket, Chinese Mole Cricket
34 蝼蛄的别名蝼蝈、天蝼、蝚、蟪姑、蝼窒、蟓蛉、杜狗、炙鼠、津姑、蝼蜮、仙姑、石鼠、硕鼠、蛄、土狗、地狗、拉拉古、土狗崽、地牯牛、拉拉狗、拉蛄
35 来源药材基源:为蝼蛄科动物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的全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vois2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在夜晚用灯光诱捕,或翻地时捕捉。捕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36 原形态1非洲蝼蛄,成虫全体淡黄褐色或暗褐色,全身密被短小软毛。体长2833cm。头圆锥形,暗褐色,触角丝状,复眼卵形,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前胸背板坚硬膨大,卵形,背中央有一条下陷的纵沟。前翅革质软短,黄褐色。后翅大,膜质透明,淡**,前足发达,扁铲状;中足较小;后足长大,腿节发达,在胫节背侧内缘有34个能活动的刺。腹部纺锤形,柔软,尾毛1对。
2华北蝼蛄,与前种的主要区别是体形较大,体长3945cm,体色略浅,腹部圆筒形,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活动的刺1根,有时消失。数量较少。余同前种。
3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庭院、田园及潮湿处,尤其是在大量施用过有机肥料的地方,多而密集。昼伏夜出,有很强的趋光习性。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38 性状性状鉴别(1)非洲蝼蛄,虫体多断碎,完整者长233cm,宽410mm。头部呈茶棕色杂有黑棕色;复眼黑色有光泽;翅膜质多破碎,足多碎落,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刺34根。腹部近纺锤形,有节,皱缩,呈浅**。质软蝗碎有特异臭气。
(2)华北蝼蛄,体型稍大,长3945cm,体色稍浅,腹部圆筒形,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刺1根。
39 化学成份蝼蛄机体组织中含15种氨基酸,主要有精氨酸(arginine),胱氨酸(cystine),组氨酸(histidine),赖氨酸(lysine),牛磺酸(tau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及微量的亮氨酸 (leucine)等。前肠中有牛磺酸。中肠中含淀粉酶(amylase),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s),如麦芽糖酶(maltase),松三糖酶(melezitase),蔗糖酶(sucrase)及海藻糖酶(trehalase)。尚有β半乳糖苷(βgalactoside),β果糖甙(fructoside),胰蛋白酶样蛋白酶(trypsinlike proteinase),凝乳酶(chymosin,rennin),氨肽酶(aminopeptidase),氨基三肽酶(aminotripeptidase),氨基乙酰基L亮氨酸二肽酶(glycylLleucine dipeptidase)脂酸酶(lipase)等。
310 药理作用蝼姑粉混悬液灌胃,对家兔不能证实其利尿作用。
311 毒性蝼蛄长期喂饲,对家兔与小白鼠并未见中毒现象。
312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翅足,或焙至黄褐色用。
313 性味味咸;性寒;小毒
314 归经膀胱;小肠;大肠经
315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消肿解毒。主小便不利;水肿;石淋;瘰疬;恶疮
316 蝼蛄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5g;研末,12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317 注意体虚者慎服,孕妇禁服。
318 附方①治水病肿满喘促,不得眠卧:蝼姑五枚,晒令于,研为未。食前,以暖水调下半钱至一钱,小便通利为效。(《圣惠方》)②治面浮水肿:土狗一枚,轻松一字。共为细未,每用少许,鼻中,其黄水尽从鼻中出。(《杨氏家藏方》分水散)③治石淋,导水:蝼蛄七枚,盐二两。同于新瓦上铺盖焙干,研未。温酒调一钱匕服。(《本草图经》)④洽小便不通:蝼蛄三枚(微炒),苦瓠子三十粒(微炒)。捣细罗为散。每服以冷水调下一钱。(《圣惠方》)⑤洽颈项漂疡:带壳蝼姑七枚,生取肉,人丁香七粒,于壳内烧过,与肉同研,用纸花贴之。(《救急方》)⑥治小儿脐风汁出:甘草(炙,挫)、蝼姑(炙焦)各一分。上二味,捣罗为散,掺敷脐中。(《圣济总录》甘草散)⑦治紧唇:自死蝼蛄,灰,敷之。(《千金方》)⑧治齿牙疼痛:土狗一个,旧糟裹定,湿纸包煨焦,去糟,研未敷之。(《本事方》)
319 蝼蛄的临床应用治疗水肿:取蝼蛄去尽头、爪、翼,置锅内以文火焙焦,研成细未。每日2钱,分3次用开水或米汤送服,57天为一个疗程。临床试治各种类型水肿17例,多数患者于服药后12小时尿量及次数即开始增加;1天后大便亦由硬变坎或为稀水,次数增多;佳之水肿逐渐消退,轻者25天,重者815天,治程中来见毒性反应及副作用。
320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蝼蛄的方剂 蝼蛄散
台》卷八引《深师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四:蝼蛄散:处方:蝼蛄脑。功能主治:诸骨鲠及刺不出。用法
蚬壳膏nkégāo《卫生总微》卷五:方名:蚬壳膏组成:蝼蛄1个(去头翅足),麝香、轻粉各黄米许。主治:小儿
三不呜散úwūsǎn《中藏经》卷下:方名:三不呜散组成:蝼蛄(水边1个、灯下1个、道旁1个)。主治:小便不通
蝼蛄麝香散拼音:lóugūshèxiāngsǎn处方:蝼蛄(活者)1枚。制法:上生研,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小
二香内托散、乳香、乌药、防风、官桂、厚朴、桔梗。功能主治:蝼蛄三窜肿痛。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个,水煎,
更多用到中药蝼蛄的方剂用到中药蝼蛄的中成药 白及膏
》卷三一四:组成:良姜、白及、沥青各等分。主治:蝼蛄疮。用法用量:贴疮上。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嚼脂麻
更多用到中药蝼蛄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蝼蛄 《本草纲目》:[虫部第四十一卷虫之三]蝼蛄
梧鼠同飞生名,皆名同物异也。集解《别录》曰∶蝼蛄生东城平泽。夜出者良。夏至取,曝干。弘景曰∶此物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二下品]蝼(音娄)蛄(音姑)冷,有毒。治恶疮水肿,头面肿,入药炒用。图经曰∶蝼蛄,生东城平泽,今处处有之。穴地粪壤中而生,夜则出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三]九方三十一首大鼠余毒不去,其根在胃,貍骨主之。知母为佐。三曰蝼蛄,始发于颈项,状如蝼蛄,肿溃连生疮,其汁赤黄,得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三瘰门]蝼蛄(附论)夫蝼蛄者。由食果子。不避有虫。即便啖之。外绝于纲。内绝于肠。有毒不去。变化所生也。始发之时。
《神农本草经》:[卷三下经]蝼蛄目录 1 拼音 2 《伤科补要》卷三:玉红膏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玉红膏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伤科汇纂》卷七 31 组成 32 功效 33 主治 34 制备方法 4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41 组成 42 主治 43 玉红膏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疡科选粹》卷三 51 组成 52 主治 53 玉红膏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玉红膏 1 拼音
yù hóng gāo
2 《伤科补要》卷三:玉红膏21 处方
紫草60克 当归60克 生地120克 象皮60克 乳香60克 没药30克 甘草15克 合欢皮60克
22 功能主治止痛生肌。治一切疮口。
23 玉红膏的用法用量上药用麻油750毫升,煎枯去滓,再入黄占120克,白占60克,血竭15克,共煎至滴水不化成膏,备用。
24 摘录
《伤科补要》卷三
3 《伤科汇纂》卷七 31 组成
当归2两,白芷5钱,甘草1两2钱,紫草2钱,血竭4钱,轻粉4钱,白占2两,麻油1斤。
32 功效收敛,生肌长肉。
33 主治金疮棒毒溃烂,肌肉不生;痈疽溃疡,腐内已脱;并润肌肤枯燥。
34 制备方法前4味入油内浸3日,慢火熬至药枯,去滓滤净,次下白占、血竭、轻粉,即成膏矣。
4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41 组成轻粉末8分,飞丹3分,珍珠(生研极细末)3分,黄柏末3分(生),象皮(阴阳瓦焙微黄,见风稍脆,即研细末,如无,即以象牙末代之)3分。
42 主治刎伤。
43 玉红膏的用法用量临用以桑皮纸薄薄摊贴。
4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共1处研匀,取真麻油2两煎滚去沫,23滚后,入老黄蜡1两或8钱,冬季止用。搅化再煎56次,取起,盛瓷器内,置冷水中搅35遍,出热气,急入上细药,不住手搅匀,俟冷瓷器收贮。
5 《疡科选粹》卷三 51 组成松香(同好醋、加葱头打碎,或取汁同煮)1片,飞丹6两,枯矾6两,川椒2两(另研末),轻粉1两5钱。
52 主治小儿头上恶疮,及肥水疮。
53 玉红膏的用法用量上为末,先以猪肉汤洗净,菜油调涂。
古籍中的玉红膏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杂证部]杖疮之消肿并止疼。未破瘀血须当砭,汤剂急宜用大成,玉红膏贴瘀腐痛,搽之新肉自然生。注此疮有已破、未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头部]蝼蛄疖品一条枪插于孔内,化尽坚硬衣膜,换撒生肌散,贴玉红膏以收敛之,不致再发也。亦有暑热成毒者,大如梅李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刎伤实矣,则上生肌药。俟有大半新肉及新肉难生者,上玉红膏可望愈也。然总以先接内管为急,其外止血生肌皆易
《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门]瘰论第十九勿动泄气,七日后四边裂缝,再七日其核自落,换搽玉红膏,内服补药兼助完口。此药又治瘿瘤患大蒂小及诸般
《外科心法要诀》:[卷三头部]蝼蛄疖问题一:有没有人知道发际疮怎么治疗,越长越多 1、拔法治疗这种方法已经很少用了
X线脱发治疗 即利用X线照射后,使头发毛囊暂时缺血而易于拔除。
2、口服灰黄霉素
3、使用药物洗头膏
常用头癣头屑一洗净
问题二:发际疮的外治方法 初起用三黄洗剂外搽或双柏散水调外搽,也可用紫金锭磨水外搽。 皮疹密集或融合成硬块者,用双柏散、金黄散或发际散,水蜜调敷。 分泌物多者用马齿苋适量煎水湿敷,或用九里明、三桠苦、虎杖、苦参、金银花叶、野菊花各30克,煎水湿敷。
问题三:发际疮的发际疮中医治疗 1内治法:初期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若患者体表出现散在淡红色丘疹及小脓疱,自觉刺痒疼痛,舌质红,苔厚腻等湿热盛表现者,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金薏汤;若患者素体虚弱,病程迁延,出现面色萎黄,食少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气阴两虚表现者,治宜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方选蓝芪汤。
问题四:什么是发际苍,有什么药可以治 发际疮就是沿着头发边缘发生的毛囊炎,可以使用罗红霉素分散片015 一日2次治疗,疗程14天 外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勤洗头,保持清洁卫生,最好剃光头!!!希望采纳!!!
问题五:头生疮怎么办? 毛囊炎(folliculitis)是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脓性炎症。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耿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查看更多>>
就诊科室:皮肤科、中西医结合科
典型症状:毛囊性呈鳞片状角化、丘疹、脓疱、毛囊角栓、上半身热 性多汗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皮肤
常用药品:莫匹罗星软膏、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乙酰麦迪霉素干混悬剂、盐酸洛美沙星乳膏、复方片仔癀软膏
问题六:毛囊炎怎么治? 毛囊炎系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症,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发于头部、项部。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毛囊炎好发于成人的多毛部位。患者要避免物理性 ,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酒类及酸、辣等 性食物,反复发作者平时应少吃油腻之物,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意,保持大便畅通。同时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另外中医认为,毛囊炎系因湿热内蕴,外受热毒,郁于肌肤所致;或因素体虚弱,腠理不固,外受热邪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湿热型:证见臀部或四肢有散在的红色丘疹,肿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薄黄,脉弦。 2.阴虚型:证见素体虚弱,面色苍白,舌质淡或红,脉沉细。 一、可选用的西药 1.局部治疗:剪去毛发后选用下列药物: (1)2.5%碘酊: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2)1%新霉素软膏: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3)百多邦软膏: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2.全身治疗: 多发性者可酌情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口服复合维生素。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疮疖膏药:外用,视疮疖大小选用小张或大张药膏,加温软化后乘温热贴于患处,稍加按压,2-3日换药1次;如果疮疖溃破出脓,则宜每日换药1-2次,待脓出净后可再贴1-2次,使其根盘硬节完全吸收。凡正常皮肤在贴膏药后发生红斑、皮疹或瘦痒,应及时停用本品。 2.连翘败毒丸:每次口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清血解毒丸:每次口服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丸圣散:外用,用花椒油或食用植物油调敷或撒布于患处。 5.拔毒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隔日换药1次。 6.小败毒膏:每次口服1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一)局部治疗 以消炎、杀菌、干燥为原则,可剪去毛发后外搽含抗生素的酊剂、25%碘酊或5%白降汞、10%鱼石脂软膏或百多邦软膏或1%新霉素或利福平软膏等。 ■(二)全身治疗 1.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搔抓、摩擦。复发性毛囊炎患者应注意有无糖尿病、贫血或全身疾病,若有应予以相应治疗。患者应忌酒及辛辣 性饮食。 2.根据病情轻重适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及卡那霉素等。 3.对顽固性反复发作的毛囊炎,可注射丙种球蛋白,亦可注射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有人提倡采用注射多价葡萄球菌菌苗来治疗复发性毛囊炎,理由是虽然注射自家菌苗有一定疗效,但需要一定条件,费时费力,而多价金葡菌菌苗对于各种皮肤金葡菌有相对特异性且疗效较好,可成批制备,无明显副作用。具体方法:在上臂三角肌处皮下注射菌苗,第一次05ml,以后每次1ml,每周注射1次,5次为一疗程,有效后连续注射2~3个疗程。注射后局部可能有轻度红肿反应。若红肿显著,则应减少注射量,并缓慢递增。 ■(三)物理疗法 可选用紫外线、超短波等,早期应用,效果较佳。 ■(四)中医药治疗 中医称本病为发际疮。认为系体内蕴积湿热,外受风、毒之邪引起。常分两种证型论治。 ①热毒证:颈项发际多发红疹,有小脓头,疼痛明显,舌红,苔黄。治宜清热解毒、祛风胜湿。方用五味消毒饮合防风通圣散加减。 ②气虚邪实证:素体虚弱,面色眈白,疮色淡红,间有脓头,疼痛不著,反复发作;或见小疮硬结,疮色暗红,舌质黯有瘀斑。治宜益气解毒,兼以活血通络。可用黄芪15g、>>
方法1:如病人体表出现散在淡红色丘疹及小脓疱,自觉刺痛,舌质红,苔厚腻等湿热蕴结表现,宜清热利湿,方用金薏汤;如病人体质虚弱,病程迁延,出现面色萎黄,食少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等气阴两虚表现,治宜益气固阴,清热解毒,方选蓝芪汤。外涂黄连膏或如意金黄散蜂蜜调匀,口服四环素、麦迪霉素或肌注青霉素,并加用维他命B类药。如反复发作,可肌注胎盘球蛋白,也可用紫外线或超短波照射治疗。
方法2:治疗毛囊炎可以外用复方氯霉素洗剂。如果是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或者项部瘢痕性毛囊炎就需要在口服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的基础上加用异维a酸,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引起毛囊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金**葡萄球菌,偶尔有葡萄球菌链球菌或者类大肠杆菌等。
方法3:一般毛囊炎可以恢复,期间可考虑局部热敷、按摩、理疗,可采用软膏治疗,此外,需要保持皮肤清洁,通常需要用稀释盐水清洗以减轻症状,还可以用碘酊或酒精进行消毒处理以减轻症状,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很多,但也比较复杂,因此在治疗中应谨慎,避免盲目治疗,生活中也应加强保健和护理。
方法4:毛囊炎是因为单个毛囊被化脓性细菌入侵,皮肤免疫功能下降的表现,可以形成局部红肿疼痛。严重的可以出现发烧,做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如果毛囊炎处于病变初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口服抗生素类药物,比如选择阿莫西林胶囊或者阿奇霉素分散片。经过抗炎治疗是可以治疗痊愈而不化脓的。如果抵抗力比较弱,或者治疗不及时,毛囊炎往往会产生脓液,需要切开引流。
方法5:出现了毛囊炎的症状是可以恢复的,可以考虑进行局部的热敷、按摩、理疗处理的,涂抹软膏进行治疗就可以的。另外,需要保持皮肤的清洁的,平时需要使用淡盐水进行清洗减轻症状的,另外也可以使用碘酊或者酒精进行消毒处理减轻症状的。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有很多,而且也很复杂,因而对于患者来说,在治疗的时候应该要慎重,切忌盲目的治疗,生活中还应该要加强保健和调养。
蝼蛄是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昆虫的总称,俗名拉拉蛄、土狗、天蝼、地拉蛄等,可入药。中医古籍记载如下:《吕氏春秋》称为“蝼蝈”。《神农本草经》记载:“蝼蛄味咸性寒,主产难,出肉刺,溃痈肿,下哽噎,解毒,除恶疮”。《本草图经》记载: “利大小便,治口疮立效”。《千金方》记载: “塞耳治聋”。《圣济总录》记载: “治牙齿疼痛见效”。临床应用如下:
1 治疗大小便不通。蝼蛄的药用部分为干燥成虫和大个若虫全体,有利尿解毒之功效。内用可消水肿利尿,能治跌打损伤,外用可治疗脓肿疮毒。
2 疗水肿和肝硬化腹水症。取蝼蛄粉约6g,分3次用开水或米汤送服,其疗效明显,适用于各性水肿症,如贫血性、营养性、心脏性、肾脏性、膀胱性、脚气性引起的水肿、其他疾病引起的水肿等均有不同效果,仅是疗程长短不同。
3 治疗癃闭。自拟蝼蛄汤用于治疗前列腺肥大导致的癃闭。
4 治疗肾炎。凯里区舟溪乡70多岁苗族杨老医生的单方: 蝼蛄鸭蛋糕,用于临床治疗肾炎效果显著。多数患者在服药后1h尿量逐渐增多,3~7d利尿作用显著。在肿消的同时,化验结果也趋向改善。
5 治疗结核病。将鸡蛋一端打小孔,将蝼蛄放入鸡蛋中,用纸糊住小孔,用文火将鸡蛋烧熟后剥皮后服用,治疗淋巴结结核,同样的方法还可以治疗脾胃受损而引发的疳积。
6 治疗尿潴留。蝼蛄治疗尿潴留出自清朝鲍相王敖编辑的《验方新编》,用干蝼蛄6g,研末,以温开水冲服,服药后2h内即可小便通畅。用蝼蛄单方治疗产后尿潴留,以干蝼蛄5g研末,温开水送服,1~2h内恢复排尿60%以上。
7 治疗泌尿系统结石。蝼蛄合剂以蝼蛄为主组方,辨证论治泌尿系统结石,排石率可达795%。
你好,毛囊炎(folliculitis)是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脓性炎症,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建议你用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为局部外用涂于患处抗生素,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尤其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皮肤感染,对耐药金葡菌也有效。对某些阴性菌有一定作用。如:脓疱病、疖肿、毛囊性及湿疹合并感、溃疡合并感染、创伤合并感染
适宜人群
皮炎,湿疹患者
用法用量
本品应外用,局部涂于患处。必要时,患处可用辅料包扎或敷盖,每日3次,5天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
+头孢呋辛酯片本品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除外)及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般一日05g;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一日1g;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患者:一日025g。均分2次服用。单纯性淋球菌尿道炎单剂疗法剂量为1g。5~12岁小儿急性咽炎或急性扁桃体炎:按体重一日20mg/kg,分2次服用,一日不超过05g;急性中耳炎、脓疱病:按体重一日30mg/kg,分2次服用,一日不超过1g。
囊炎(folliculitis)是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脓性炎症。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本症为整个毛囊细菌感染发生化脓性炎症。初起为红色丘疹,逐渐演变成丘疹性脓疱,孤立散在,自觉轻度疼痛。在成人主要发生于多毛的部位,在小儿则好发于头部,其皮疹有时可互相融合,愈后可留有小片状秃发斑。根据长期临床使用统计结果发现,最佳治疗方法是外涂帝韵堂奇草霜,对于毛囊炎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毛囊炎产生原因有很多,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除此之外毛发的牵拉、搔抓、皮肤的浸渍、局部蜜封包扎、皮肤受损、经常接触焦油类物质、或长期应用焦油类软膏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以及皮肤经常摩擦等刺激,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中医学认为,毛囊炎多由湿热内蕴,外受热邪,熏蒸肺系,蕴结肌肤,郁久化热,热盛肉腐成脓,脓毒流窜,相互贯通,发为本病。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外感热毒;或因皮肤不洁,复遭风毒侵袭,风外搏结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之病原菌为金**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孢菌属和类大肠杆菌,主要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多因抓搔,皮肤受损,病原菌乘机入侵毛囊,而引起炎症。或与职业,或与某些治疗因素有关。经常接触焦油类物质,或长期应用焦油类物质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以及皮肤经常接受磨擦等刺激,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职业中接触矿物油、沥青、煤焦油,治疗中外用皮质激素软膏、焦油类软膏,以及伤口包封治疗等均能引起毛囊炎。
毛囊炎应该要如何治疗呢
脓疱疮
本病应与寻常性痤疮鉴别,后者见于青春期,惯发于颜面、上胸背部,有黑头损害。囊性脓疱疮它的症状多为为毛囊性红色丘疹,而且在顶端常有红晕,脓疱,而且像丘疹一般群集分布,特别是在中心部丘疹消退后会有少量色素,鳞屑沉着,并且在边缘又有新起的丘疹,可能还会逐渐向四周扩大。而且毛囊性脓疱疮比较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毛囊性脓疱疮比较容易发于面部,特别是像颏部、额头、脸颊胸部、腰部、肩部、上肢伸侧、背部这些地方。[3]
疖
疖是金**葡萄球菌所致的深部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的化脓性炎症,故炎症浸润深而大,局部红、肿、热、痛明显,中央有脓栓,易于鉴别。系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头面部、颈部和臀部。皮损初起为毛囊性炎性丘疹,基底浸润明显,以后炎症向周围扩展,形成坚硬结节,伴红肿热痛,数天后中央变软,有波动感,顶部出现黄白色点状脓栓,脓栓脱落后有脓血和坏死组织排出,以后炎症逐渐消退而愈合。
痈
表面有多个蜂窝状脓栓,局部红肿更为明显,疼痛剧烈,全身症状明显有助于鉴别。系多个相邻毛囊及毛囊周围炎症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皮肤深部感染。好发于颈、背、臀和大腿等处。皮损初起为弥漫性炎性硬块,表面紧张发亮,界限不清,迅速向四周及皮肤深部蔓延,继而化脓、中心软化坏死,表面出现多个脓头即脓栓,脓栓脱落后留下多个带有脓性基底的深在性溃疡,外观如蜂窝状。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中毒症状,亦可并发败血症。
痱疮
亦称假性疖病,是汗腺化脓感染所致,常与红痱同时存在。好发于小儿头皮等处,似疖肿,但无脓栓,浸润较局限,且局部疼痛与周围炎症不如疖明显。
蝼蛄简介
本文2023-10-09 06:05:0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