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的辩证方法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伤寒杂病论》的辩证方法是什么?,第1张

《伤寒论》的六经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进行分折,综合,归纳,从而讨论病变的部位,证候特点,损失何脏何腑,寒热趋向,邪正消长,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因此《伤寒论》的六经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

六经辩证。把身体分成六经,从表到里,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在太阳,主体表,外感来了身体启动免疫排异功能,头痛身痛头晕发烧。如果病在此不解,体强的往往发展成阳明证,汗多大便不通畅,腹痛等。体弱者大都发展成少阳证,寒热交替没胃口,口苦咽干头晕,或呕吐腹痛等。以上阳证,不会死人。病进一步进入太阴,腹胀腹痛泻泄呕吐没胃口等。太阴病一般间杂少阴证,脉微细昏昏欲睡手脚冰凉,泄泻腹痛等。最危险就是厥阴证,寒热夹杂出死入生,上可见口腔溃疡失眠,下可见久泄泻手足凉。

每经病都有提纲,概括了外感病邪侵害人体的发展规律,包括所有传染病,这就是为何中医能淡定面对未知的外感病,传染病的原因,以不变应万变

《张仲景方论三十六卷》辩三阳三阴病脉证并治,六气标本中见所从不同,而分别论之。

伤寒杂病论不光是辨证,其提纲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首为病次为脉最后为证。

五运六气

正在学习,覚的很好。

中医治病有四大原则: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祛邪。

三,调整阴阳,脏腑经络,气血津液。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伤寒论六经辩证来源于五运六气。六经病证是五运六气客主加临,太过不及,乘侮胜复作用于机体后,与人体之三阴三阳六经气化作用后之异常表现与证候群。

《伤寒钤法》乃仲景先师将五运六气,时空,人体有机结合,用干支数字进行数学化编排,使伤寒论辨证施治用方达到量化,程序化,精准化。解决了疾病,症状,证候诊断不一的难题。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成功的地步”。

干支数字是宇宙的密码,宇宙万物皆在数中。数中有炁,炁中有数,能知气数者,可夺天地之造化。

祝王相钧老师再接再励,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二○二O年三日二十九日,王苏德。

以六经为纲领,以病情为提纲!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辩证治之。其核心:六经辩证,三阳三阴,手段:三部九候寸口诊脉,依据:望闻问诊切

只对自己负责:

16-逆:乱,错也。

70-汗不得法:虚?实?→体质(外因乃条件,内因乃根据)。

60-振寒→阳伤?微:阳虚,细:阴虚→人参四逆汤。

7-常:阴证,阳证。

11-变:知常达变。

①据患者愿望来判+舌,脉,二便。

②阴盛格阳(阴盛阳浮)

③阳盛格阴(热邪内伏,阳不外达)→胸腹灼热+渴烦,舌,大小便。

350-里热未成实。

→里热成实:厥应下之,而反发之,必口疮烂赤。

好好看看,伤寒论整个体系都是辨症,而不是辨证。脱离了中医整体观,你能辨出什么证?

恶寒为症状名 。指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仍不能缓解的表现 。诸邪郁遏表阳,或阳虚卫弱所致。《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丹溪心法·恶寒》:“阳虚则恶寒。”《张氏医通·寒热门》:“有卫气虚衰,不能实表分肉而恶寒者;有上焦之邪,隔绝营卫,不能升发出表而恶寒者;有酒热内郁,不得泄而恶寒者。背恶寒是痰饮。……外感、内伤、伤食、温痰、火郁、皆有恶寒,非独阳虚也。”《证治汇补·恶寒》:“此第言阴阳正虚之病,他如风、寒、暑、湿、痰、火、郁、瘀、痈、疮,一切邪气拂郁于表,表中之阳气不能发越者,皆令恶寒。”又:“恶寒者,虽居密室帏幕之中,猛火近热之处,仍觉憎寒拘急,甚则毫毛毕直,鼓颔战栗,非若恶风之候,见风则凛凛畏惧,无风则坦然自适也。” 恶寒证有外感恶寒、内伤恶寒两类。外感者,可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疟疾等病症。内伤者,有阳虚恶寒、痰饮恶寒、郁火恶寒等。

详见百科词条:恶寒 [ 最后修订于2016/1/2 11:48:14 共127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恶寒如下: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可惜忙于俗事,医书古籍读的极慢。今日来不及写心得了。小说更新也是明天,先摘抄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太阳病的辩证和治疗方法,以供学习。实则,手写摘抄极为重要,只能徐徐图之……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

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PS:读《伤寒论》,得了解成书时的背景,医圣张仲景的生活环境。一来,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年,与曹操、刘备、华佗等为同时代的人物, 做过长沙太守,因此又名张长沙, 可惜其生前名声不显。二来,张仲景为汉时南阳人,也就是现河南邓州市,其著书时用了不少当地方言,诸君阅读时需多多了解,以免理解有误。三来,古文阅读,时隔千年, 建议参照《说文解字》 ,当可准确领悟书中之意。

当始于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即此之谓也。宋·朱肱随之于后,其《类证活人书》“将病对药,将药合病”。至柯氏,承前贤之旨,加以变化。以方类证之编次研究从兹定矣。细究柯氏之编次整理,具以下特点。其一、不依伤寒条序,仍从六经之次。柯氏依据自己对《伤寒论》具体方证之体认,将其分别归于六经之下,以利于临床辨证治疗。此与朱肱之以病症为纲显然不同。孙思邈虽亦按经分篇,但相较之下,欠于周详。其二、经证并行,以证为主。从临床看,六经虽可定位,但有宽泛之嫌。若于六经之下,再细辨诸方证之别,则临证有的。故柯氏之编可谓切于临床实用。相较之下,孙氏之编次过于笼统,粗疏,而朱氏之编则有症、证不分之嫌。其三、方证之名实始立。孙氏虽有桂枝汤、麻黄汤等标目,但言法不言证。朱肱虽有“药证”之说,但朱氏所言为“症”,非“证”。柯氏之编则不然,其以方名证,以方类证之编次,可谓主次分明,井然有序。故自柯氏始,《伤寒论》之方证始渐趋明确、具体。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辨证施治 31 阳虚心悸证 32 欲作奔豚证 33 腹胀满证 34 阴阳两虚证 35 肺热喘咳证 36 小逆证 37 内烦证 38 协热下利证 39 结胸证 310 痞证 311 阳虚烦躁证 312 阳虚水停证 313 里虚心悸证 4 阳明病变证 41 热扰胸膈证 42 胃寒气逆证 43 阳明发黄证 44 阳明蓄血证 5 少阳病变证 51 烦躁谵语证 52 上热下寒证 53 热入血室证 54 太阴发黄证 6 少阴病变证 61 下厥上竭证 62 少阴三急下证 7 厥阴病变证 71 邪出少阳证 72 热结旁流证 73 余热扰膈证 8 坏病 9 亡阳 10 除中 1 拼音

shāng hán biàn zhèng

2 概述

伤寒变证是指伤寒病因误治、失治,或因脏腑虚衰,病情变化所引起的一类较重或危重的病证。如坏病、亡阳、除中等。

《伤寒指掌·伤寒变证》说:“伤寒有本病、有变病。……变病者,本不应有此病,只因治不中窍,或迁延日久而变生诸症”。亦称伤寒变病。说明本证的病因,大致有二:其一为治疗失当,误汗、误吐、误下及误用火法等皆可致之;其二为病延日久,内脏虚衰,邪气鸱张而使病情出现变化。伤寒变证,六经俱有,证候较多,尤以太阳病变证为最繁复。

3 辨证施治

应据病情,正如《伤寒论》所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太阳病变证 太阳病为伤寒的初起阶段,治之得当,则较快病愈,如治不如法,易引起多种变化。在误治方面,有汗、吐、下、火等不同。少数由于正虚邪盛而致病变,病情有浅深、虚实之别。本证类型颇多,治疗各异。

31 阳虚心悸证

症见心悸而有空虚感,欲得手按,或耳聋无闻,脉象虚弱无力或虚数。本证由发汗太过,损伤心阳所致,《伤寒论》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治宜温通心阳,用桂枝甘草汤。方中桂枝入心温阳;甘草补虚益气,心阳复则心悸自愈。

32 欲作奔豚证

症见心悸,脐下跳动不宁,欲作奔豚,小便不利,苔薄润,脉濡等。本证系误治后心阳虚,下焦冲气上逆所致,即《伤寒论》所称:“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之证。治宜温通心阳,缓中定悸。方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桂、甘振心阳;茯苓定悸;大枣培土:

33 腹胀满证

症见腹部胀满,揉按则适,纳食不佳,神疲体倦,四肢无力,大便时有不实,苔薄舌淡,脉虚无力,或虚大,不耐寻按等。即《伤寒论》所说:“发汗后,腹胀满”之证。本证因太阳病过汗,阳气外泄,或误用清下,或素体中阳不足,脾虚气滞所致。治宜温运脾阳,宽中除满。方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绛雪园古方选注》认为: 厚朴宽胀下气;生姜散满生津;半夏利窍通阴阳,三者有升降调中之理,佐甘草和阳,人参培阳,补之、泄之即阴结散,虚满消。

34 阴阳两虚证

症见汗后身反恶寒或寒战,汗出,脚部挛急,苔薄,脉细等。即《伤寒论》所称:“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本证因发汗太过,或误用下法,致阴阳俱虚,阳虚无以卫外则恶寒,阴虚筋乏濡养则脚挛急。治宜扶阳益阴。用芍药甘草附子汤。

35 肺热喘咳证

症见汗出而喘,咳嗽不畅,痰粘,身无大热,口渴,苔干薄,或薄黄,脉象浮数或滑数等。本证多因误汗,邪热壅肺,肃降失司所致。治宜清热宣肺,降气定喘。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6 小逆证

症见汗自出,不恶寒发热,关口脉细数,饥饿而不能食,甚者反欲冷食,朝食暮吐。本证因太阳病误用吐法,《伤寒论》所谓:“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误吐后,伤及胃阳,致胃中虚寒。治宜温中和胃。用半夏干姜汤,或小半夏加茯苓汤。

37 内烦证

症见不恶寒,不欲近衣,心中烦闷,口渴苔黄,脉数等。本证为表证误用吐法,致胃燥内热,《伤寒论》所谓:“太阳病吐之……此吐之内烦也。”治宜清热生津。用竹叶石膏汤。

38 协热下利证

本证或因表证不解,病邪传入大肠,或因误用下法而致下利,一般可分为热利挟表和虚利挟表两种。①热利挟表证: 症见下利、 有灼热感,大便多臭气,兼有发热、口渴,微喘、汗出,尿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本证多因表证不解,邪传大肠,或因太阳病误用下法,《伤寒论》所谓:“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病邪传里,肠胃热盛下迫为利,而表证依然未解。治宜清泄里热为主。用葛根芩连汤。芩连苦寒直清里热;葛根轻清升发;甘草甘缓和中。②虚利兼表证: 症见下利不止,胃脘痞塞,腹痛绵绵喜热按,兼有发热、恶寒,头痛,苔白,脉浮缓等。本证多因表证误用下法,《伤寒论》所称:“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由脾阳受伤,而为下利,表证则仍兼夹未解。治宜温中解表。用桂枝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枝。

39 结胸证

见“结胸证”条。

310 痞证

亦称“心下痞”。《伤寒论》称:“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医复下之,心下痞”。多由太阳病误下所致,有热痞、寒热错杂痞、气逆兼饮痞等之分。①热痞:症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不痛,兼心烦口渴,苔黄脉数等。即《伤寒论》所称:“心下痞,按之濡”之证。多因太阳病误用下法,邪热壅于心下,气机阻遏所致。治宜清热消痞。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若表阳虚,伴见恶寒,汗出,无头痛发热者,宜附子泻心汤,以扶阳固表,清热消痞。②寒热错杂痞: 症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不痛,呕而肠鸣,苔滑腻,或黄或白。多因误下伤胃,或表邪入里,中虚热陷,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和中降逆消痞。用半夏泻心汤。又《伤寒论》称:“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肠鸣”之证,乃伤寒病后,中土虚惫,难以腐熟水谷,胃弱食滞,热邪兼挟水寒所致。治宜和中消痞,宣散水气。用生姜泻心汤。又《伤寒论》曰:“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其证系误下后,中焦虚怯,寒热之邪痞结心下,致脾胃升降失常。治宜和胃补中,降逆消痞。用甘草泻心汤。③气逆兼饮痞: 症见心下痞鞕,噫气频频,或呕吐呃逆,苔白润,脉弦滑。由胃虚浊气上逆所致。治宜和胃降逆,化饮消痞。用旋复代赭汤。

311 阳虚烦躁证

症见昼间烦躁,不得安眠,入夜则宁静,不呕不渴,无表证发热,苔薄润,脉沉微等。即《伤寒论》所称:“下之后,复出汗,昼日烦躁不得眠……”之证。由误用汗下后,阳虚致躁,一般病情较重,常为虚脱之前兆。治宜急救回阳。用干姜附子汤。若症见烦躁、恶寒,心悸,四肢不温,下利或小便不利,苔薄润,脉微细等,为太阳病过汗伤阳,复误下耗阴,使阴阳俱虚所致。即《伤寒论》所称“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之证。治宜回阳益阴,用茯苓四逆汤。

312 阳虚水停证

本证有脾虚水停、胃虚水停、肾虚水停之别。①脾虚水停: 症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呕吐清水痰涎,头目昏眩,短气、心悸,苔白滑,脉沉紧等。多因脾阳不运,或误用吐下伤中,致水饮内停。即《伤寒论》所称:“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身为振振摇”之证。治宜健脾利水为主。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②胃虚水停:症见心下悸,不渴,四肢不温,或小便不利,脉濡,苔滑润等。本证由胃阳虚水停心下所致。水气上逆则心下悸,阳气受遏则四肢不温。治疗方面,《伤寒论》有“宜先治水”之大法,用茯苓甘草汤为主。③肾虚水停:症见心下悸,头眩,肌肉跳动,肢体振摇欲倒不能自主,苔白,脉沉迟等。多因肾阳虚弱,或误用汗法,致阳虚而水气内动,即《伤寒论》所说:“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之证。治宜温阳利水。用真武汤。

火逆证

指太阳病误用火法 (烧针、熏熨、艾灸等),而导致火邪内攻的许多变证。《伤寒来苏集》称“火逆诸证。”

太阳病邪在表,不宜火法劫汗。若误用之,可使气血流溢失度,甚则伤筋焦骨,产生种种变证,兹略举其要。①火逆惊狂证: 症见惊恐狂乱,卧起不安,心悸胸闷,脉象虚数等。即《伤寒论》所说:“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切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之证。因误用火法,重伤心阳所致。治宜温心固阳,镇惊安神。方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②火逆烦躁证: 症见烦躁惊惕,心悸有空虚感,心神不安,脉虚无力等。即《伤寒论》所称:“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之证。因火邪内攻,心阳受损,心神浮越所致。治宜温通心阳,潜镇安神。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③火逆奔豚证: 症见心悸,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或伴发热、恶风,苔白舌淡等。因误用火法,伤及心阳,或心阳素虚,下焦寒盛,寒气乘虚上冲所致。治宜温通心阳,平冲降逆。用桂枝加桂汤。

313 里虚心悸证

症见心悸而烦,虚怯少气,精神困惫,或腹中急痛喜按,苔薄,脉虚无力等。即《伤寒论》所称:“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之证,多因中阳不足,气血内亏,心失所养而又兼外邪所致。治宜温中健脾,调和气血。用小建中汤。若症见心悸,动惕不安,脉结代等,此乃阴阳两亏,阴虚则心失所养,阳虚则鼓动无力,即《伤寒论》所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证。治宜通阳复脉,滋阴养血。用炙甘草汤。

4 阳明病变证

本证有以下四种类型:

41 热扰胸膈证

症见心胸烦热,起卧不安,甚则胸中窒塞,或疼痛,胃脘部柔软,或少气,或呃逆,苔黄脉数等。本证多因太阳病经汗、吐、下法等治疗后,表证已解,而余热未已,内扰胸膈所致。治宜清宣郁热。用栀子豉汤。若少气加甘草; 呃逆加生姜;胸满加厚朴;便溏加干姜; 心下痞塞甚者加枳实。

42 胃寒气逆证

症见不能食,食则呕吐,饮水则哕,或胃脘疼痛,苔白,脉虚滑等。本证因胃阳不足,或吐、泻伤中,以致寒湿之气上逆所致,如《伤寒论》所称:“若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食谷欲呕,属阳明也”。治宜温中散寒,健胃降逆。用吴茱萸汤。

43 阳明发黄证

症见身目俱黄,**鲜明,小便黄赤而短少,发热口渴,心烦,脘痞不适,不欲食或恶食欲呕,腹微胀满,大便秘结,汗出不彻,齐颈而还,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等。多因湿热交蒸,阳明瘀热内结,不得宣泄所致,或由误用火法,火毒内逼而成,《伤寒论》所谓:“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治宜清利湿热,用茵陈蒿汤。若症见身目俱黄,小便短少而黄,脘闷,发热恶寒,无汗,身痒等,为湿热内蕴,兼感外邪所致。治宜清泄湿热,宣透外邪。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44 阳明蓄血证

见“阳明蓄血证”条。

5 少阳病变证

有以下三种类型:

51 烦躁谵语证

症见胸胁满闷,烦躁谵语,惊惕不安,小便不利,肢体困重,难以转侧,苔薄黄,脉虚弦等。即《伤寒论》所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之证。乃太阳病误用攻下,损伤正气,邪陷少阳,热扰心神所致。治宜和解少阳,泄热安神,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52 上热下寒证

症见胸中烦热,欲呕吐,腹中疼痛,或痞满不适,苔黄白相兼,脉稍数等。即《伤寒论》所说:“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之证。本证乃素体胃寒,热邪传里,寒热错杂所致。治宜清上温下,和胃降逆。用黄连汤。

53 热入血室证

症见妇人寒热往来如疟状,发作有时,或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或昼间神清,入暮谵语,神志失常,心烦不寐。月经或多或少,或中途停止等,《寿世保元·伤寒总论》说:“妇人室女,经水适来适断,寒热如疟者,即是热入血室。”本证系妇女月经期间,感受外邪,热邪内陷,热结血室所致。治宜和解枢机,透达外邪。用小柴胡汤。

54 太阴发黄证

症见身目发黄,其色晦暗,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而不多饮,畏寒身倦,胸脘胀满,食少便溏,小便不利,舌淡苔滑,脉浮迟等。即《伤寒论》所说:“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医学心悟》称“阴黄之证”。本证因脾阳不振,寒湿内盛,或阳黄久延,中阳受累而致。治宜温中散寒,健脾除湿。虚寒湿郁者,用茵陈术附汤。湿盛小便不利者,用茵陈五苓散。

6 少阴病变证

分下厥上竭证和少阴三急下证:

61 下厥上竭证

症见四肢厥逆,汗出,口鼻出血,目血,脉象细微等危重表现,即《伤寒论》所说:“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本证乃少阴病误用汗法,重伤其正,阴血欲竭于上,阳气欲亡于下,阴阳有离决之虞。治宜回阳滋阴。用张景岳六味回阳饮。

62 少阴三急下证

症见口燥咽干,自利清水,色清,心腹疼痛,或腹胀大便苦秘,即《伤寒论》所说:“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之证。皆因少阴病热从燥化,复传阳明成实;或阳明腑证失下,伤及少阴阴液所致。治宜急下存阴。用大承气汤。

7 厥阴病变证

有以下三种类型:

71 邪出少阳证

症见呕而发热,苔薄,脉弦等。本证虽邪已在厥阴,但正气来复,病邪由阴转阳,由脏出腑,乃厥阴病转出少阳的变证。治宜因势利导,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

72 热结旁流证

症见下利、谵语,腹部胀满拒按,或腹痛,口渴,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数等。本证因厥阴之邪外出,邪热与肠胃积滞互结,致燥实结于阳明之腑。治宜泻热通便。用小承气汤。

73 余热扰膈证

症见下利后更烦,胸脘痞满,烦闷不适,按之心下濡不痛,苔黄,脉数等。即《伤寒论》所谓:“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之证,乃厥阴病余热未尽,内扰胸膈所致。治宜清热除烦。用栀子豉汤。

8 坏病

出《伤寒论》。指伤寒屡误用汗、吐、下等法,使正气受损,病情转剧,而成为较难治疗的病证,《伤寒论》所谓:“伤寒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诸病源候论》称“坏伤寒候”;《普济方》称:“坏伤寒”;《伤寒论纲目》称“伤寒坏病”。坏病的临床证候颇繁多,据体质强弱、发病新久、误治情况而异。《医宗金鉴·辨坏病脉证并治篇》指出:“自汗后亡阳,眩冒振惕,魄汗不收;有下后中虚,结胸痞硬,下利不止; 有吐后烦乱腹满;有温针惊狂,甚则阳毒发狂,阴躁欲死,神昏谵语,循衣摸床之类是也。”治疗当据具体证情,分别治之,如《医学心悟·坏病》所称:“见某证用某药以救之也。”

9 亡阳

参见“伤寒亡阳”条。

10 除中

1序言

      《伤寒杂病论》和《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主要是方药治病,而《黄帝内经》包含了中医基础理论及针灸等众多内容。

      《伤寒杂病论》是操作层面的,其内容是实实在在的临床总结,理论的东西并不多,而内经的内容有很多是哲学思辨的结果,很多并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其理论有很多只是作者提出的假说,实践上不一定靠得住。

      伤寒杂病论传承1700年,至今仍然被中医奉为经典,然而,由于该书文法古奥,残简缺失,要顺利阅读理解,存在不小的困难,本人长期钻研伤寒论,自以为有些心得,意图在读懂方面下些功夫。

      如何算读懂呢?我以为,需要符合以下几点:

1)理论自洽

自身理论不能互相矛盾,互相打架。

由于《伤寒杂病论》近两千年来的传抄、辗转、遗失、其本来面目已经不可考,传下来的不多的理论也产生很大歧义,以至于上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中医之所以不能被很多人认可,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中医中的五运六气等理论近乎玄学,一般人很难理解。而中医中的基础理论存在很大争议,以伤寒论为例:目前对伤寒论的解读五花八门,这些理论就互相打架,如何能取信于人呢?有人说医学就是在争论中发展的,这话是不错,可这里的争论应该是在医学前沿争论,而不是在医学基础理论上争论。现在有人对物理学的量子力学这种前沿学科还有争论,有人对牛顿力学争论的么?

中医必须在基础理论方面取得共识,而取得共识的前提是理论自身要能自洽,而目前关于伤寒论的所有理论都还做不到这一点,自己都互相打架,要说服别人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以经解论长期以来是业界的主流,直到近现代陆渊雷、胡希恕等人的出现,他们吸收了日本古方派在伤寒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近现代以来的西方医学理论,提出了伤寒六经并非内经理论的经络之经,伤寒属于神农学派传承的观点,其理论朴素实用,没有玄而又玄的五运六气、阴阳八卦,容易掌握,切合临床,发展到目前成为影响很大的一派,也是我认为目前对伤寒论解释的最合理,自洽方面最好的一派。

胡老的学说仍然没有达到尽善尽美,比如对于厥阴病的看法,对于伤寒和杂病的关系、对于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关系的阐述等等,仍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这也是本人不自量力写这个新解的原因,事实上,本人高度认可胡老的理论,文中自然也会多处引用,请读者理解这一点。

2)不违反现代科学理论

中医要走向科学,才能被人接受。五行学说可以作为一种看法存在,但是,对于具体的方药应用,应该尽量用现代科学的知识来重新理解,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就存疑。

3)符合临床实践

2 什么是伤寒、什么是杂病

《伤寒杂病论》包括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有人说本来是一本书,因为原著失传,后人给编辑成了两本,我不这样认为。

我认为《伤寒杂病论》就是两部分,即便是一本书,也是分成两部分写的,因为,这两部分的叙述方式有明显的不同,伤寒论对疾病的发展变化描述细致入微,而《金匮要略》不愧是要略,往往几笔带过就处方。写作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伤寒论的论述的是外感急性病,金匮要略论述的是杂病。

伤寒从字面看是伤于寒,这个寒字代表了所有外感病以及与外感关系密切的病, 这里需要明白的是古文的一种习惯,古人为了节省笔墨,往往用局部代替整体,伤寒,虽然只有一个寒字,其实代表的是外感,包括了古人认为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候特征,这就是所谓的广义伤寒,也称为热病,意指外感病就是会引起人体发热或者恶寒的病。

从现代医学看来,这种发热或者恶寒是人体对抗病毒或细菌紧急入侵人体时表现出来的特征,或者我们可以说,所有与病菌、或者病毒突然侵入人体有关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病,考虑到大多数的与病菌或病毒侵入有关疾病往往表现出的紧急特征,所以伤寒就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急性疾病。而伤寒论不过是借由外感这个典型的染病过程对急性发作的疾病的治疗的全过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展示,由此来说明其理法方药。

疾病发生时,身体的免疫系统就会起作用与之相抗争,展现出的正邪斗争明显,出现发热、恶寒的症状,表现出急性病的特征,不及时医治就会迅速恶化,这就是伤寒。

按照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伤寒以发热为主要特征分为三阳病---

阳性病三种:

太阳:发热恶寒、

阳明:发热而不恶寒、

少阳:往来寒热,恶寒。

以恶寒、以身体机能虚衰为主要特征分为三阴病---

阴性三种:

少阴:恶寒、脉微细,或有发热(但相比恶寒脉微居于次要地位)、

太阴:不发热,吐、下利、

厥阴:心下痞、呕,兼有舌尖红,烦等上热特征

正邪斗争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发热恶寒,所以发热为主导属于阳性病,恶寒为主导属于阴性病。三阴三阳这些对疾病状态的描述都是医生的专业语言,是以医生的角度看待疾病,六经辨证是经方派医生的专业术语。

对疾病按三阴三阳划分,就是六经辨证,张仲景伤寒论从普通的感冒入手,展示了六经辨证在治疗疾病时的应用。一般疾病发作往往源于病毒细菌的侵入,人体也奋起反抗,展现出明显正邪对抗的特征,所以六经辨证可以囊括所有急性疾病。任何急性疾病都有正邪斗争,根据正邪斗争的状况判断其类别,就可以执简驭繁,应对一切急性疾病。

需要指出的是,六经辨证并不是仲景的原话,张仲景伤寒论是三阴三阳六种病,六经的经是后人以经解论的结果,用六种经络来代替六种病,或者以五运六气的六种气化理论来代替六种病,而这并非仲景本意,但是六经辨证已经约定俗成,在此只好将错就错,只是我们不要理解成六种经络或者六种气化方式,理解成六种疾病分类就可以了。

杂病字面意思是各种各样的病,杂病与伤寒一个区别在于没有传变的迹象,伤寒由于外部致病细菌、病毒的侵入,体内免疫系统层层抵抗,展现出不同特征,分为六个大类即六经辨证,杂病往往并非源于外部病菌或病毒侵入,或者病毒病菌的活动已经被人体免疫系统控制,只能在局部活动(如脚癣等癣疥之疾)不存在进一步传变的表现。杂病主要是人体自身虚实失衡的表现,比如痰多表现出咳嗽,血虚表现出的虚劳等等,而人体的虚实状况是不会短时间发生剧烈变化的,所以杂病的特征就是长时间内,病情稳定,症候变化不大。

所以:伤寒是外部致病为主,杂病是自身虚实失衡为主。

杂病的症状在很长时间保持相对的稳定表现,因为一个人的痰、水、血、食等内部环境的失衡往往不易短时间改变。所以杂病往往可以普通人的视觉,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语言来给疾病分类。

例如:普通病人是不知道什么太阳、太阴、少阳、少阴的,但是很多人是知道腹满寒疝、咳嗽上气、痉湿喝病、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病、疟疾这些杂病名称的,杂病的各种名称就是对疾病的的通俗分类和大众叫法。

杂病的分类更关键的是虚实,主要根据人体痰、水、血、食、津的虚证、实症进行相应的治疗。

《 伤寒论》展示了六经辨证理论的专业理论,主要是治疗具有明显寒热特征的外感病或者说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病

《金匮要略 》其实是治疗人体虚实失衡引起的痰水血食方面的疾病。

3 伤寒论的理论核心—六经辨证

伤寒论的理论核心是六经辨证,六经辨证是经方派的法宝,然而六经是什么却众说纷纭,长期以来,对六经的解释五花八门,林林总总一二十种,期间多有不能自洽之处,与临床实践往往不符,都不能让人满意,近年来胡希恕先生关于六经辨证的看法因为比较实用,很少玄而又玄的东西,应用于临床颇为方便,逐渐被更多人接受。但胡老师的解释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下面提出本人的看法,并以此作为解读整个伤寒论的理论核心。

中医神农学派很早就有对疾病的八纲辨证,根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遣方用药,伤寒根据阴、阳、表、里、半表里分为六经、半表里的概念可以说是对八钢辩证的进一步发展,是伤寒论独居的特色,这个理论符合临床实践,从而成就了伤寒论的千年成就。从此以六经囊括万病,每一经根据虚、实情况又有众多的方剂,从而,八纲辨证就发展成了六经辨证。

伤寒六经:根据疾病的阴、阳特征、发病部位(表、里、半表里)来确定,其组合的结果就是六种病。

1太阳病

症状: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解读:阳性病表证

所谓表就是人体能够接近外界空气的部分 ,比如皮肤、肺部、器官粘膜等,主方桂枝汤、麻黄汤,主药桂枝、麻黄。

( 古人是天人合一理论,空气属于天阳之气,与体表接触,属表,食物属于地里长的东西,与人体内部肠胃接触,属于里。这种看法虽然看似不够科学,但是却与临床相符合,这是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我认为天人合一理论应该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现代有一种理论叫全息理论,与古人的天人合一理论其实有相近的地方,可对比。)

桂枝汤的特点是汗出,麻黄汤是无汗,这是区分二者的最明显特征。或者说麻黄汤偏于实证,桂枝汤偏于虚证(关于实证、虚证后文有详解)。

2阳明病

症状:里证胃家实、外证发热不恶寒

解读:阳性病里证

与消化系统相关,里是人体能够接近里部食物的部分。 主方白虎汤、承气汤、主药、石膏、大黄。

口干、脉数、烦躁都是阳明病特征,因为阳明病是热在人体内部,消耗人体的体液,故口干,人体发热必然脉数,发热影响到脑神经,就会烦躁,根据情况一般要用白虎汤,不大便要用承气汤

3少阳病

症状:口苦咽干目眩 胸胁苦满 往来寒热 心烦喜呕 默默不欲食

解读:阳性病半表里证

半表里指的是与人体的循环系统(与表病相关)、消化系统(与里病相关)相关的脏腑如肝、胆、十二指肠等

主方柴胡汤、泻心汤 主药柴胡、黄芩、黄连。

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所以,小柴胡汤的应用相当广泛。

少阳病作为半表里的病,具有和太阳病相关的方面,除了柴胡作为少阳病主药,小柴胡汤中的生姜具有引邪出表的作用,显示出类似太阳病的治法,黄芩具有清除里热的作用,显示出类似阳明病的治法。

三阳病过程人体都表现出激烈的抵抗外邪特征——发热,这是人体正气尚足的特征,太阳在发热同时恶寒,少阳往来寒热,阳明确是但热无寒。

4太阴病

症状:自利不渴 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

解读:消化系统功能不足,与阳明病相对,对付这种病,以恢复消化系统正常的机能为主,主方四逆汤、理中汤、厚姜半甘人参汤、甘草干姜汤、主药附子、干姜、

5少阴病

症状:脉微细 但欲寐 四逆

解读:身体抗病机能不足,有表病而抗邪无力,一方面有类似于太阳病的表证,脉浮、头疼、恶寒 、甚至有的也有轻微发热,但是脉微细、但欲寐,显示机能的虚衰之象,血循环系统功能低下,主方以恢复循环系统的正常机能为主,同时作为表证还是要通过发汗来治疗,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真武汤,主药附子。

6厥阴病

症状: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 饥而不欲食 下之利不止

解读:一方面表现出类似少阳病的阳性特征:心下痞(气上撞心与少阳病胸胁苦满类似),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肌体虚衰特征、呕、厥、利等,典型表现是上热下寒。主方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干姜、乌梅丸、吴茱萸汤。主药附子、干姜芩连等。

三阴病中,厥阴病是有发热的,少阴病有时有发热,太阴不发热,事实上少阴病存在太阳病的一部分特征,有人干脆称为太少两感。厥阴病上热下寒,更是有发热特征了。只有太阴但寒无热,而对应的阳明但热无寒。

厥阴病长期以来争议最大,这种看法是否正确,有待于进一步临床检验。但是以此定义厥阴病,能够自圆其说,而且三阴三阳整齐排列,条理清晰,方证对应,容易应用于临床辩证。

7虚实辨方证

六经确定后,根据虚实不同,任何一经都会分出更多的方剂,虚实包括了津、血的虚证、痰、水、血、食的实证。

六经是大框架,根据虚实不同可以在六经之下进一步辩症,从而用药更加精准。

例如:虚实不同,太阳病分为桂枝、麻黄两大类

桂枝类又根据虚实程度不同,虚实种类不同,分为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新加汤、炙甘草汤等等。

少阳病的大柴胡汤属于实症,相对的小柴胡汤可看成虚症

阳明病的承气汤可看成实症,相对的白虎加人参汤就是虚症

三阴病基本上都是虚症,也有痰饮严重的三阴实症

例如真武汤的水饮证 大黄附子细辛汤的痰阴证

结论:

六经辨证理论是伤寒杂病论的核心:

1 太阳是阳性的表病,少阴是阴性的表病,多与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二者均与氧气的供应相关)相关,二者的共同特征是都有表证

2阳明是阳性的里病,太阴病是阴性里病,与消化系统有关 中医认为消化系统属于后天之本,所谓后天之本就是能够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而已,二者的共同特征是均与消化系统相关。

3少阳是半表里阳性病, 厥阴是半表里阴性病,与肝胆系统、神经系统、胰腺、十二指肠相关,这些都是调节呼吸和消化的器官,所谓起到枢的作用,二者的共同特征是都有上热的特点。

4六经辨证将所有疾病分成六大类,但是每一类根据虚实不同,又形成众多的方证,而临床必须详细辨别以形成最终的方证。单单六经辨证是粗线条的,六经辨证结合虚实辨证才是辩证的尖端。根据阴阳表里辨六经、根据虚实辨方证为经方治病的指导原则。注意胡希恕老师指出辩方证是辩证的尖端,并没有指出如何辩方证,而本人在此明确提出:根据阴阳表里辨六经、根据虚实辨方证为经方治病的指导原则。为医者指出辩方证的具体方法。

5针对外感病,以伤寒论为指导,以六经辨证为主,先辨六经,再根据虚实辨证,辩方证。

6针对疑难杂症,以金匮要略为指导,以虚实辨证为主,先辩虚实,在结合六经辨证。

      以上四条就构成了伤寒论的全部的理论基础。伤寒论的所有理法方药都将在以上六条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实施。以下将根据上述结论来对伤寒论的条文进行解释。

《伤寒杂病论》的辩证方法是什么?

《伤寒论》的六经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