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白石英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4收藏

古籍中的白石英简介,第1张

《中医大辞典》·白石英白石英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来源及产地氧化硅类矿物石英的纯白矿石。产江苏、广东、湖北、河北、福建、陜西等地。性味归经甘,温。入肺、肾、心经。功能主治功在温肺肾,安心神,利小便。主治肺寒咳喘,阳痿,消渴,惊悸,小便不利。用法用量煎服:9~15g。化学成分本品主含二氧化硅,尚含铝、铁、钠、钾等杂质。《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英拼音名BáiShíYīnɡ来源为一种块状的二氧化硅矿石。全年可采挖,拣选纯白色的供用。性状呈不规则的块状,多具棱角,大小不一。全体呈白色或乳白色,有的微带**。表面不平坦而光滑,有脂肪样光泽。质极坚硬,体重,破而不平齐,边缘较锋利,可划刻玻璃。无臭,无味。炮制煅白石英:取净白石英,打碎,置坩锅或其他容器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至红透,倒入醋盆中淬酥,反复2次,取出晾凉,用时捣碎即得(每100斤用醋20~30斤)。性味甘,微温。功能主治镇静安神,止咳,降逆。用于惊悸不安,咳嗽气逆。用法用量3~4钱。备注(1)历代有紫石英入血份,白石英入气份之说。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白石英出处出自1《本经》。2《吴普本草》:白石英,生太山。形如紫石英,白泽,长者二、三寸。采无时。3《别录》:白石英,生华阴山谷及太山。大如指,长二、三寸,六面如削,白澈有光。二月采,亦无时。4陶弘景:今医家用新安所出,极细长白澈者。寿阳八公山,多大者,惟须精白无瑕杂者。如此说,则大者为佳。5《唐本草》:白石英,所在皆有,今泽州、虢州、洛州山中俱出。虢州者大,径三、拼音名BáiShíYīnɡ英文名Quartz来源药材基源:为氧化物类矿物石英的矿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Quartz采收和储藏:采得后,拣选纯白的石英。原形态三方晶系。晶体呈六方柱状,柱体晶面上有水平的条纹,也常呈晶簇状、粒状等集合体产出。颜色为无色或白色,由于所含杂质关系

详见百科词条:白石英 [ 最后修订于2016/1/7 18:46:21 共208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出处石长生,始载于《本经》,一名丹草,列入下品。1.《别录》云:“石长生,生咸阳山谷。”2.《本草经集注》云:“近道亦有,是细细草叶,花紫色尔。南中多生石巖下,叶似藏而细,如龙须草大,黑如光漆,高尺余,不与余草杂也。”3.《纲目》引宋祁《益部方物记》云:“长生草,生山阴蕨地,修茎茸叶,色似桧而泽,经冬不凋。‘所述特征与本种相似,但所绘之图似为凤尾蕨。拼音名ShíChánɡShēnɡ别名丹草、长生草、丹沙草、生肌草、石中珠、巖浮萍、猪毛七、水猪毛七、猪鬃草、猪毛脚筋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单盖铁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monochlamysEaton[AvenustumDonvarmonochlamysKey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株高1630cm。根茎横生,连同叶柄基部被紫棕色、线状披针形鳞片。叶近生,或散生;叶柄长812cm,腹面略扁平,深棕色至紫棕色,有光泽;叶片薄革质,无毛,狭卵形,长1420cm,宽68cm,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三回羽状;羽片812对,互生,斜展,有柄,卵形,下部的长455cm,宽225cm,二回羽状;羽片14对,柄纤细,三角状卵形,下部的长152cm,宽115cm,一回羽状;末回羽片1对,互生,平展,有短柄,倒三角状卵形或扇形,长58mm,宽48mm,先端圆形有钝齿,基部楔形至圆楔形,顶生羽片倒卵形略大;叶脉为多回二叉分枝,直达小羽片的锯齿尖端,两面均明显。孢子囊群近圆形,背生于羽片先端凹缺内,每羽片1个;囊群盖近圆形或长圆形,红褐色,全缘或呈波状,宿存。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m左右的林下溪沟边。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台湾、四川等地。化学成份全草含铁线蕨烯(adianene),5铁线蕨烯臭氧化物(adian5eneozoni

详见百科词条:石长生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48:01 共113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矿物学的发展跨越了几个世纪。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发展历史相对来说并不算长,但在应用方面却与人类文明历史一样悠久。例如,在石器时代,人们就认识到当某些矿物被制成工具或武器时,能为人类提供食物和保护。早期被人类用于洞穴绘画的天然颜料,即由赤铁矿(红色)和磁铁矿(黑色)组成。在青铜时代,人类已开始找寻能够提取金属的矿物,并熔炼矿石制作用具。

矿物学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的出现是以德国物理学家阿格里柯拉(Georgius Africolar)于1556年著写的De Re Metallica(中文译为《矿冶全书》或《论金属》)一书作为标志。该书堪称欧洲采矿冶金技术的经典。因此,在欧洲各国有很大的影响。这本书共分12卷,全面总结了欧洲至16时期的找矿、采矿、选矿及矿石熔炼操作等技术经验;详细论述了从矿石中冶炼金属,分离和鉴别各种金属的方法;并首次提出了“矿物”这一名词。在此之前,人类也有一些关于矿物的记载,如我国的《山海经》(公元前约475年)是世界上最早记述矿物原料的书籍。之后,我国的《本草纲目》(1596年)一书详细考证了药用矿物,包括矿物的特征、鉴别方法、产地、产状及医药效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矿物学也在不断地发展着。许多科学家为矿物学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表1-1)。1857年,偏光显微镜问世,并成功应用于矿物的鉴定和研究。1895年伦琴(Rontgen)发现X射线,1912年劳埃(Max Von Laue)对X射线晶体衍射实验的成功,使得测定矿物晶体内部结构成为现实,从而获得矿物的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之间的统一关系。20世纪30年代以来,矿物学研究引入了相平衡理论和物理化学理论,用于探讨矿物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矿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和分布规律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系列现代测试技术和手段,包括电子光学和激光测试技术、各种波谱学手段、高温和超高压实验核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等,以及物理、化学方面的现代理论被用于矿物学研究,使矿物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以微区、高分辨、精细结构为特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新阶段。而以往较侧重的描述矿物学,现已被研究矿物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所替代。有关矿物成因、矿物结构的缺陷和不均匀性,以及生物对矿物的影响是现代矿物学研究的侧重点。

现代的矿物学已发展成为与行星科学、生物学、材料及环境科学等许多学科高度交叉渗透的综合性的矿物科学。矿物学的主要方向以及一些跨学科的方向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其研究内容广泛,并且高深。例如,①模拟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人造新矿物,如后钙钛矿;②凭借应用极高的压力或电子束辐射矿物探查从结晶质到非晶质态的转变,目的是为了寻找适合于存储核废物能力的矿物;③研究微生物造成的矿物沉淀或溶解,并控制元素在地表及地表以下的不同环境中的分布;④矿物表面所涉及的动力化学反应的研究;等等。以上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地球和其他行星所具有的复杂、异样的组成,并可获取矿物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的信息。

表1-1 部分著名科学家对矿物学科的伟大贡献

从事固体物质的研究及其应用,需要矿物学者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有志者需奠定扎实的矿物学基础,方能胜任。

山海经的神秘不仅仅在于他晦涩难懂的语言,它所描绘的世界让人无法堪透,即便是司马迁也只能对它说“不敢言之”。山海经的故事最早能后追溯到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研究者普遍认为山海经成书与4000多年前的上古世纪。到了最近的几个朝代,都将山海经当做神话巫学古籍来对待。但是很多对山海经十分痴迷的研究学者或者爱好者都认为,山海经是一本代表着上古文明的巨著,代表这中华民族之根。

对于山海经的作者到底是谁,其实有着很多的说法,有人说山海经的作者是炎黄二帝。也有人说山海经是印度人随巢子所写,他是墨子的学生。因为山海经的命名之中有一个“经”字,而且里面的仙人仙兽的形象实在颠覆中国人的普遍审美认知。

有西方学者在研究之后觉得山海经可能出自于希腊,因为很多奇人异兽都和希腊神话之中有着共同点。最震撼的是曾经有美国的学者根据山海经的地图进行了研究之后,发现它和美洲大陆非常相似,这一点还得到了很多中国网友的支持。

不过中国人还是普遍接受这本书是大禹所著,在传说之中,大禹曾经将山海图刻在九鼎之上,他的大臣伯益写下了文字记叙山海经,因为九鼎的失传,所以山海经的继承已经残缺不全,即使后人对他的释读很多,依旧没有人能完全看懂。

山海经的五藏山经实际上就是亚洲的地形图,也就是说在成书的时期,这些区域是大一统的,而那时候统治他们的是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天帝帝俊。所以整部山海经所描绘的世界是有多大,后人们难以彻底解读,也是因为世界观太过宏伟的原因。

那么在山海经之中的神兽和仙人到底是怎样的,难道我们居住的大陆4000年前,所有的生物都是几头几尾这样形态奇葩的怪物吗?

此前看一大神的解读觉得很有道理,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山海经成书的过程之中可能也是文字发展的过程,所以很多对于山水、动植物、人物的描述,只能靠人和人口口相传。在人与人用语言的形容之中,很容易出现同音字的误解。包括从图画变成文字过程之中所出现的误差,所以很多山海经之中的生物是和想要记载的物种有着偏差。

加上后世几代人对于它的编纂,各地方言的汇入,政治的避讳影响……毕竟是几千年前的巨著,能够保存到现在已经实属难得,如果想要一层层剥开这些后人的影响,可能山海经真的是当年大禹留给我们的地理、历史、生物、文化百科全书。

对于《山海经》的具体创作时间并没有明确记载,目前人们所掌握的资料表明,《山海经》被创造于先秦时期,是我国先秦时期非常重要的一本古籍。在《山海经》当中记录了非常多的神话传说,可以说它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奇书,是一本奇幻之书。不过关于《山海经》的作者一直没有详细描述。现代的学说一直认为《山海经》并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且虽然说《山海经》出现在先秦时期,但是整本《山海经》的完成并不仅仅局限于先秦时期。在《山海经》的创作过程当中,它跨越了非常长的一段历史长河,而且经过了很多人的编著。

01、与其将《山海经》看过一本科幻小说,不如说它是一本玄幻小说。

其实用科幻小说这个词来形容《山海经》是不准确的。科幻一词来源于现在,来源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提到科幻小说所畅想的是未来人类科技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而在《山海经》当中,它除了描绘一些地理风貌以外,更多的技术了一些神话传说故事。在这些故事当中,故事里的人物,它们所使用的力量并不是现在所理解的科技的力量,而是一种更偏向于人们所理解的神力,是一种超脱于大自然的力量。因此,与其说《山海经》是一本科幻小说,不如说它更偏向于现在的玄幻小说,但是《山海经》当中所有的故事并不是连贯的,而且也不仅仅只有神话。

02、充满了神奇色彩,内容无奇不有。

如果用几个词语来形容《山海经》的话,那么就是神奇,包容。神奇指的是《山海经》当中所描写的那些神奇之事,而包容指的是《山海经》所描写的范围。在《山海经》当中,它所涉及的方面不仅仅只有神话,它涉及了地理,涉及到了科学,也涉及到了宗教,甚至涉及到了医学。虽然说如今人们对于《山海经》的研究没有太大,太突出的发现,但是这依然无法撼动《山海经》在中国传统文献里的地位。

也许正是由于《山海经》的神秘,才使得人们对它无比向往。

《中医大辞典》·长石长石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别名方石、直石、土石来源及产地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的矿石。分布山西、湖北等地。性味味辛、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热生津,下气利尿,明目祛翳。1治发热烦渴,热甚肢厥。2热淋,小便不利。3翳障遮睛,视物不明。用法用量煎服,15~90g。化学成分天然产的不含结晶水的石膏。主成分为硫酸钙,常杂有微量的氧化铝、二硫化铁及碳酸盐等。《辞典》·长石出处《本经》拼音名ChánɡShí别名方石(《本经》),直石(《吴普本草》),土石(《别录》),硬石膏(《纲目》)。来源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的矿石。原形态斜方晶系。晶形板状或短柱状,惟不多见,一般成致密粒状、大理石状集合体。颜色白灰、淡蓝、淡红及黑色等。条痕白色。玻璃或脂肪光泽。透明或微透明。断口参差状。硬度3~35。比重295。性脆。产于沉积巖层、热液矿脉、火成熔巖及接触交代矿床中。性味①《本经》:"味辛,寒。"②《别录》:"苦,无毒。"功能主治①《本经》:"主身热,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脉,明目去翳眇。"②《别录》:"主胃中结气,止消渴,下气,除胁肋肺间邪气。"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3两。摘录《辞典》

详见百科词条:长石 [ 最后修订于2015/11/17 15:56:01 共50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白石英简介

《中医大辞典》·白石英白石英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来源及产地氧化硅类矿物石英的纯白矿石。产江苏、广东、湖北、河北、福建、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