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翔古镇怎么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4收藏

上海南翔古镇怎么去,第1张

问题一:上海南翔镇的古镇从地铁站出来以后怎么走? 南翔地铁站2号口出,沿中佳路-民主东街-民主街一直走30分钟。

或者坐562路,3站路到云翔寺站下。

问题二:南翔古镇交通,如何到达南翔古镇 你自己从哪里出发都不说、谁知道怎么走?提问题都不会谁也帮不了你。

南翔镇有地铁22号线经过、上海西站、徐家汇、交通大学、东方体育中心、上海体育馆都可以坐11号线到南翔镇

上海火车站还有2班高铁停靠南翔北站

上海南站可以坐地铁3号线到曹杨路换乘11号线到南翔古镇

问题三:从浦东新区到南翔古镇怎么换乘公交车 公交线路:地铁2号线 → 地铁11号线,全程约276公里

1、从浦东新区步行约920米,到达上海科技馆站

2、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8站, 到达江苏路站

3、步行约260米,换乘地铁11号线4、乘坐地铁11号线,经过10站, 到达南翔站

5、步行约240米,到达南翔古镇

问题四:上海地铁东昌路到南翔古镇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264公里

起点:东昌路

1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沿浦东南路行驶140米,稍向左转进入世纪大道

2沿世纪大道行驶390米,过银城东路立交,右前方转弯进入陆家嘴环路

3沿陆家嘴环路行驶140米,过右侧的中国保险大厦约60米后,进入陆家嘴东路

4沿陆家嘴东路行驶240米,直行进入世纪大道

5沿世纪大道行驶250米,过银城路立交约170米后,直行进入延安东路隧道

6沿延安东路隧道行驶18公里,过右侧的延河大楼,直行进入延安东路

7沿延安东路行驶140米,过右侧的黄浦区机关大楼约150米后,朝 南(中)路/福州路/福建中路/世贸大厦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8沿匝道行驶220米,过左侧的东海商业中心约130米后,直行进入延安高架路

9沿延安高架路行驶140米,过右侧的港陆广场,朝南北高架路/卢浦大桥/共和新路立交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延安东路立交桥

10沿延安东路立交桥行驶820米,过延安东路立交桥,直行进入南北高架路

11沿南北高架路行驶66公里,过左侧的锦荣国际大酒店商务楼,朝中环路/虹桥枢纽/翔殷路隧道/军工路隧道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中环共和新路立交桥

12沿中环共和新路立交桥行驶11公里,过中环共和新路立交桥约170米后,直行进入中环路

13沿中环路行驶36公里,朝嘉定城区/沪嘉高速/S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中环沪嘉立交桥

14沿中环沪嘉立交桥行驶210米,过中环沪嘉立交桥约140米后,直行进入沪嘉高速公路

15沿沪嘉高速公路行驶74公里,过中槎浦桥,在南翔出口,稍向右转进入南翔立交

16沿南翔立交行驶470米,过南翔立交,左转进入丰翔路

17沿丰翔路行驶300米,过南翔立交,右转进入真南路

18沿真南路行驶420米,过右侧的中冶祥腾城市广场1号门约50米后,右转进入中佳路

19沿中佳路行驶21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南翔古镇

问题五:上海南翔古镇交通路线,怎么去南翔古镇,南翔古镇在 11号线就有南翔地铁站。很方便的

问题六:从地铁11号线南翔站几号口出去可以去南翔古镇?怎么走? 地铁下来2号口出站可以乘南翔2路(一般十分钟一班),乘二站路即可到达老街附近(站名是德华路德园路),乘南翔3路乘四站路(站名是和平街)也可到老街附近。

问题七:上海南翔镇的古镇从地铁站出来以后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10公里

起点:南翔

1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匝道行驶160米,右转进入丰翔路

2沿丰翔路行驶200米,右转进入真南路

3沿真南路行驶270米,直行进入沪宜公路

4沿沪宜公路行驶80米,到达终点

终点:南翔古镇

问题八:我要自驾车去南翔古镇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320公里

起点:上海市

1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行驶30米,右转进入人民大道

2沿人民大道行驶470米,直行进入威海路

3沿威海路行驶2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威海路

4沿威海路行驶100米,过左侧的振华大楼约120米后,右转进入成都北路

5沿成都北路行驶70米,朝北京西路/南北高架路/共和新路立交方向,直行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230米,直行进入南北高架路

7沿南北高架路行驶63公里,过左侧的锦荣国际大酒店商务楼,朝中环路/虹桥枢纽/翔殷路隧道/军工路隧道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中环共和新路立交桥

8沿中环共和新路立交桥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中环路

9沿中环路行驶35公里,朝嘉定城区/沪嘉高速/S5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驶340米,直行进入中环路

11沿中环路行驶460米,直行进入沪嘉高速

12沿沪嘉高速行驶124公里,过藻浜大桥,在马陆出口,稍向右转进入马陆立交

13沿马陆立交行驶940米,直行进入沪嘉高速

14沿沪嘉高速行驶45公里,在南翔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5沿匝道行驶36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南翔

问题九:美兰湖到南翔古镇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195公里

起点:美兰湖

1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沿沪太公路行驶74公里,朝S20/虹桥枢纽/外环高速(外环线)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外环沪太路立交桥

2沿外环沪太路立交桥行驶410米,直行进入外环高速

3沿外环高速行驶73公里,过一号桥,朝嘉定城区/沪嘉高速/S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外环沪嘉立交桥

4沿外环沪嘉立交桥行驶640米,过新槎沛桥约600米后,直行进入沪嘉高速

5沿沪嘉高速行驶20公里,过中槎浦大桥,在南翔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520米,过南翔立交,左转进入丰翔路

7沿丰翔路行驶310米,过南翔立交,右转进入真南路

8沿真南路行驶270米,朝古猗园路方向,直行进入沪宜公路

9沿沪宜公路行驶90米,到达终点

终点:南翔古镇

郁氏在宋版百家姓一书中列为第一百八十一姓。

一、寻根溯祖

1、西陵嫘祖之后:三峡地区的诸多姓氏如与欧阳氏同源血亲的氏族有夏姚22家,如夏氏、姚氏、欧阳氏、娄氏、嵇氏、弋氏、韩氏、区氏、郁氏、畦氏、徐氏、寻氏、扈氏、灌氏、针氏、杞氏、储氏、共连氏、鲍氏、左氏、渎氏、越氏等,均与西陵嫘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大禹为西陵嫘祖五世孙,轩辕嫘祖生昌意,昌意生高阳,高阳生鲧,鲧生大禹。

2、古郁国之后:据《姓考》云,古有郁国,春秋时为吴国大夫采邑。其后裔以国名为姓氏。

3、郁贡之后:春秋时鲁相郁贡之后。胶东有郁秩县(在今山东省平度县),为鲁贵族封地,或以地名为氏。

4、汉代郡县郁夷居民之后:郁夷属北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及陇县一带。

5、汉代郡县郁致居民之后:郁致属北地,在今甘肃省庆阳一带。

6、汉代西域之郁立国国民之后:郁立国在今新疆奇台县之西北。

二、迁徙分布

南宋建炎初,郁孙随宋室南渡定居嘉善。自迁善第四世起分为三支:长房郁信为北支,二房郁行为南支,小房郁璋为中支。此后子孙繁衍,明清两代有中科甲者。今存《嘉善郁氏家乘》册和《凤溪郁氏家乘》1册。

1、上海地区

从全国范围来看,郁姓是个人口稀少的小姓,但在上海地区,它却是个影响较大的姓氏。

相传郁氏,有因郁国或郁立国,以国得姓;有因郁夷和郁秩地名得姓。

郁氏人居上海地区,有1000多年了。最早进入上海的郁姓家族聚居于嘉定外岗(嘉善青浦一带),唐代有郁朝泰官居上柱国;青浦出土过葬于唐永泰二年(766)的郁姓墓碑,墓主郁楚荣,由山东兖州迁来;唐咸通二年(861)所刻的亭林石经幢记,亦有郁姓。宋元以后,郁姓渐向东南海滩地带开拓。到明代,上海、华亭、青浦、奉贤和浦东,都已有郁姓的足迹。

1994年底,上海有郁姓255万人,居全市第87位。在嘉定,1987年时居第57位。

自明代起,上海地区郁氏迭出文化名人,如郁文博和郁松年,两人都是著名藏书家。郁文博,明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湖广副使,酷爱藏书校书,筑有“万卷楼”;致仕后,潜心于楼中校书,陶宗仪所编《说郛》,就是他校勘的。郁松年,字万枝,号泰丰,清道光间人,购书数十万卷,精选宋元珍本,刊为《宜稼堂丛书》,抢救、保存了不少珍稀古籍,如宋代大数学家秦九韶、杨辉的算书,宋单常和元郝经的两种《续后汉书》。清末的郁锡麒,是位出色的园林专家,贯通中西园林之长,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就是他设计的。民国年问,有名记者郁慕侠,他的《上海麟爪》,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上海滩方方面面的众生相。

有些郁姓人士投身经营活动。鸦片战争前后,在上海众多沙船行中,南翔郁家开设的郁森盛,是跻身当时号称八大家之一的大船行,行址今南市乔家浜,经营棉布、大豆等南北货运输和贸易。经营棉纱、洋布的是郁怀智、郁锡璜父子,并由此发迹,郁怀智被选为南市总工程局董事和华商会议会副总董,成为商界领袖。在攻打制造局的商团队伍中,郁怀智父子所率商余学会和洋布商团,占有很大比重。由于郁怀智在光复上海中的积极表现,即被委为沪军都督府财政司副司长。

以工商发迹的那些郁姓实业家,他们对文化教育事业情有独钟。仅郁怀智创办或资助过的中华职业学校和中小学等各类学校,就有25所,他捐银18599两,捐市2409元,临终还嘱付子孙“继续办理,毋隐先志”。青浦郁厚坤,是夏瑞芳创办商务印书馆的左右手。此外,他们还致力于社会慈善事业,郁怀智设“郁良心”国药号,以“良药利病,心田积善”为宗旨,还曾对同仁辅元堂与慈善公益组织,捐纳银钱。

外冈郁代,曾以医名著世,传到明末清初的郁士魁,己有20代。崇祯十四、十五年,地方上流行瘟疫,郁士魁悉心救治病人,救活病人无数。《嘉定县志》中所记郁氏名医,尚有郁士魁的儿子郁履豫,孙子郁维禄,曾孙郁廷钧,玄孙郁汉京,以及郁璞等。以刀针治溃疡尤是郁氏世医的一绝。

一些外省来沪的郁姓人士,在上海也崭露头角,如富阳人郁华、郁达夫兄弟。郁达夫,留学日本,著名文学家,上海是他长期居住和成名的地方。他哥哥郁华任公共租界内中国特区法院庭长,面对日伪威胁利诱,坚持民族气节,被暗杀于善钟路(今常熟路)寓所附近。《郁华烈士殉国纪实》

现今知名的郁姓,有著名画家郁风,郁华之女。1916年出生于北京,原籍浙江富阳。她是黄苗子夫人,更是我国著名的老艺术家、画家、美术评论家、散文家。全国劳动模范郁广初,上海工业系统负责人郁品芳,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郁贤皓(《辞海》修订者之一),热心扶持上海足球运动的申花集团董事长郁知非,著名歌唱家郁钧剑等。

曾为郁姓聚居而冠以郁姓的地名,有嘉定南翔镇南的南郁村,浦东洋径镇西郁家巷桥,真如镇的郁家弄,今延安东路1264弄旧名为郁家宅。

颇有趣的是崇明郁姓,于清乾隆四年(1739)建造了“有子祠”,祭拜孔子高徒有子,称他们是有子后裔,并将郁姓改为有姓。

三、郡望(郁氏堂号)

1、黎阳:在今河南省中部浚县一带。黎阳郡:西汉置黎阳县,北魏改置郡。

2、胶东:在今山东省东部平度县一带。

3、鲁国:自句容迁崇明。

4、高平:郁姓望族居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

5、宜家:嘉定县南翔乡

6、敦本:先世迁吴地,数传至日新,始居常熟沙溪。始迁祖开宗,明成化间自沙溪迁锡邑青城乡泉州后塘沧,后代分迁邑之太平桥、大池、蠡桥及宜兴、昆山、常熟、常州、江阴、蓟州等地。

四、历代名人

1、春秋时:鲁相郁贡。

2、宋代:名医郁继善。深于医术,为时所重。

3、明代:

户部尚书郁新:明代临淮人。字敦本。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以人才征,官至户部尚书,长于综理,规划甚备。

校勘家郁文博。

郁采:明正德年间进士,授刑部主事,后迁任裕州同知,时遇战乱灾荒,盗贼四起攻打裕州,他率领州民抵抗,连战数日后城陷,巷战而死。

画家郁勋:字元绩。弘治九年(一四九六)进士。善画。《虞山画志补编》

4、清代:

诗人郁贞:女,字兰隐,浙江平湖人。载瑛姊。性纯孝,能画,写墨兰颇有致。工诗,著吟香阁诗钞。《平湖县志-味雪斋诗钞》

画家郁文名:字雷门,江苏吴江人。善画花鸟,山水亦工。家贫甚,不肯以画市。遇友所善,欣然挥洒。《江震续志稿》

旅游家郁永河:字沧浪,清浙江仁和县人,曾考取秀才。生卒年月不详。好远游。康熙三十五年(公元一六九六年),福建福州火药库爆炸,典守者被责求偿还,派人到台湾地方淡水采集硫黄。永河是幕客,自告奋勇。次年正月起程,二月廿五日抵台南府备办用具。四月初七北上,经各个台湾少数民族部落,抵甘答门(今台湾地方关渡)。最终,完成炼硫任务,十月初七离台。沿途以诗文记录见闻,写就《稗海纪游》。详细记载台湾地方的地理气候、风俗民情、产物历史,文笔细腻,是最早也是内容最丰富的一本台湾地方游记文献。

5、现代:

小说家与散文家郁达夫。

著名作家郁钿。

新党主席郁慕明。

五、郁氏辈分

1、“锡汝树焕在,锦洪桂柄堂。”仔细看你会发现这是按照五行来排列的。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反复循环

  根据清乾隆年间沪人李行南在《申江竹枝词》中所记,这八景分别为——

  海天旭日旧时上海的海滨

  黄浦秋涛黄浦江上观赏两岸景色

  龙华晚钟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的龙华寺

  吴淞烟雨吴淞口地区

  石梁夜月小东门外陆家石桥

  野渡蒹葭苏州河野外

  凤楼远眺新开河古城公园

  江皋霁雪古城墙大境阁所在地

  这些文绉绉的景观名折射出旧时沪人讲求自然风雅的赏景视角。这老上海八景如今却只剩下龙华晚钟一处了。不过,老南市的上海老饭店却存着完整的老八景图。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景观,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上海地区,同样也不例外。早在1989年2月,《上海滩》杂志社就曾在刊物上登出启事,发动市民点选自己心目中的景观,并在众人推举的百余处景点中又初选出35处候选景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沪上的宗教活动场所,如天主教圣堂所在地佘山、徐家汇主教座堂;佛教的龙华、玉佛、静安等沪上三大名刹;道教的白云观;伊斯兰教的松江元代清真寺、小桃园清真寺等,都榜上有名。倘若再将那些带有宗教意味的去处,如青浦朱家角放生桥、南翔寺砖塔、天马山护珠塔、嘉定孔庙、南市文庙等也计算在内,则真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了。两年之后,在类似的评选中,评出得票最多的12处景点为外滩、豫园、淀山湖大观园、玉佛寺、龙华寺塔及龙华烈士陵园、古猗园、上海展览中心和上海商城、南京路、松郡九峰、上海植物园、吴淞口、大小金山。有关的宗教去处却只占到其中的六分之一。而这12处新上海景观中,不少是在近现代历史中形成的,如外滩、植物园、南京路、烈士陵园、大观园等,甚至还有当时甫告落成的上海商城。它们在候选景点中的得票率高,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国人的宗教意识普遍淡薄,才会使那些宗教景观纷纷落榜;二是市民的审美情趣及外出“白相”(沪语游玩之意)的去处,已和古代的沪人大不相同,楼台亭阁、登高远眺和观花赏月等雅兴,早被全家外出野餐、逛店购物或在硬件设备措施一流的娱乐场所看进口大片等时尚所取代。这也是当时簇新的上海商城和享有“中华第一街”美号的南京路会受到市民如此青睐的重要原因。

  若追溯历史上的上海地区景观,实在是不胜枚举,北宋时华亭县有所谓的“华亭十咏”,为北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任华亭知县的唐询所作,当时十景分别是南朝顾野王曾寓居过的亭林湖、杭州湾大金山北的寒穴、吴王猎场(因三国东吴名将陆逊出生于此,其后代在此游猎,又称陆机茸)、柘湖(今奉贤柘林为其遗址)、秦始皇驰道、位于松江城西的陆瑁(陆逊之弟)养鱼池、华亭谷、陆机宅、昆山、三女冈等,唐询的“十咏”还得到北宋另两个名气更大的文人王安石和梅尧臣的唱和,为此“十景”增辉许多。至南宋时,辖境包括今天市区大部分和7个县的华亭县,更有人作百景之咏,作者为许尚,今存84首,可见其时景物之盛。各县镇还有自己的特色景观,如南翔八景、松江十景、七宝镇的“七宝”等等,其实都是当地的历史古迹。

  明朝又有所谓“沪城八景”之说,首见于官修的万历《上海县志》,根据清朝乾隆年间沪人李行南在《申江竹枝词》中所记,这八景为:海天旭日、黄浦秋涛、龙华晚钟、吴淞烟雨、石梁夜月、野渡蒹葭、凤楼远眺和江皋霁雪。斗转星移,时过境迁。随着上海地区的飞速发展变化,城市的面貌也早已非复旧时模样,喜欢怀旧的人把手中的摄影机、照相机对准的是那些行将消失的旧屋老房子或带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景观,至于昔日文人津津乐道的“沪城八景”,更多只是载见于泛黄的古籍,不再为今人所提及。原因在于它们折射的是更加贴近自然的生活习俗,只属于古代沪城民众特有的文化欣赏视角,与今人的生活节奏、环境、习性和释放宣泄情感的方式等,都大相径庭。当然,随着“回归自然”的理念又重新时髦起来,亦有依循旧俗的。我们且来看看“沪城八景”的实际内容:

  “海天旭日”是指清晨去海塘边观看日出。“海日初升恰五更,红光晃漾令人惊。须臾已见腾腾上,碧落分明挂似钲”。近些年来已有旅行社组团,让市民去那因陆地向东延伸而形成的南汇芦潮港,专门观赏旭日初升于东海的美景。笔者就因单位组织职工和子女共度儿童节的活动,在 1998年6月1日的凌晨,与儿子一起在该处得享眼福。

  “黄浦秋涛”本指沪人在农历八月“陆家嘴上看潮头”的传统习俗,“三江入海接潮还,申浦秋涛涌若山”,虽没有浙江海宁观潮那般壮观,想来也颇具观赏性,否则不会留下如此佳话。如今陆家嘴早已成为著名的金融贸易区域,黄浦江两岸高楼耸立,狭仄的江面船舶密集,哪里还有半点波涛汹涌的气势,只有每天载着千百游客的游艇在波平浪静的黄浦江上游弋,让绝大多数是来自外地的游人巡览浦江两岸建筑而已,该旅游项目美其名曰“浦江一日游”,但本地居民鲜有光顾者,因为每天来往两岸的摆渡轮,同样可让人们将岸边的风光尽收眼底。

  至于“吴淞烟雨”、“野渡蒹葭”和“石梁夜月”等景观,有的因自然环境变换而不复存在,有的因城市建设需要而拆除。如污染严重的吴凇江(俗称苏州河),在近代上海人心目中已成黑臭浜的同义词,原来的烟雨朦胧荡然无存,还是从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市府开始着手治理苏州河的黑臭现象,两岸柳枝婆娑,河面重新泛绿的景况,才让人能稍稍体会古人笔下“别有归舟烟雨里,迎潮无那泊吴淞”的意境。

  “野渡蒹葭”本来只是描述浦南一带莲径苇塘、遍地蒹葭和石桥野渡的溪舍渔庄景象,这种宛如图画,充满诗意的农家生活,在以往的上海郊县俯拾皆是,所谓“金风飒飒响回塘,渡口呼船正夕阳。知否侬家烟水外,蓼花红处近渔庄”,可在乡镇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乡村中,已很难再觅到这样的天然野趣。更有甚者,有的乡间竟然还充斥着一些生产伪劣冒牌产品的小工厂或作坊,从而沦为工业污染严重的受害地!

  另如小东门外的陆家桥(明代正德年间翰林学士陆深出钱所造,又名学士桥),由于在填没方浜筑路时,该大石桥被拆,致使“携伴良宵出城去,陆家桥上月如霜”的景况不可能重现于今世。上海的妇女向有“走三桥”之习俗,在“桂樽环饼答秋光,处处氤氲朝斗香”的中秋夜携伴同行,须到三座桥上赏月,还要看水中月穿桥洞,其中学士桥是不可或缺之处,这才逐渐形成“石梁夜月”之佳景,此种悠乎悠哉的闲适意境和传统习俗相融共合的场面,已非驾驶小车穿梭于现代高架桥之间的今人所能想象,也许只可从古装戏中去欣赏那种踱步于青石板桥或抬头赏秋月的扮相了。

  “凤楼远眺”亦属同样情况。沪地民众旧有重阳登高之俗,在“题糕醉菊酒新刍”的日子里,“携朋共有龙山兴,海邑龙山是凤楼”。现已荡然无存的丹凤楼,原在小东门外供奉天后的顺济庙内,明嘉靖年间筑城墙后,此楼被移至城头万军台上,在尚无高楼广宇遮蔽人们视野的当时,丹凤楼本身所具有的一定高度,显然成了重阳节里上海人的首选去处。每年端午节时,黄浦江上举办龙舟大赛,丹凤楼自然也是最佳的观赏之地。清季上海贡生秦荣光的《上海县竹枝词》中称:“鼓角声中焕彩游,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看客多登丹凤楼。”丹凤楼在民国拆城风兴起之时,遭到同样的厄运。其旧址上建有大楼,楼旁的马路就叫丹凤路。前些年,丹凤路一带的居民,曾一度伸着脖子等盼着拆迁那鳞次栉比的老式石库门旧屋,目前已经有部分地段已经变化为城市绿地,恐怕很少有人会相信,当年这里居然还是赫赫有名的沪上景观哩。

  与上述景观相比,“江皋霁雪”和“龙华晚钟”两景所在地总算硕果仅存,前者指民国初期拆城墙时仍被保留的大境关帝庙,始建于明代,清代多次修葺,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扩建为三层杰阁,底层倚城墙,二、三层在城楼上。后有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陈銮为东首新建石坊题“大千胜境”额,遂有“大境”之称。由于城外是空旷田野,遇冬日雪至,放眼望去,是一片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昨夜天公剪鹅毛,北风吹散遍江皋。垆头买得双蒸酒,同上楼头劈蟹螯。”从李行南的竹枝词中反映的习俗来看,上海人也喜欢登此处城楼,持螯饮热酒,邀友共赏雪,能够列为 “沪城八景”之一,足见当年“江皋霁雪”的景况之盛。尽管大境阁一隅尚残存于今日上海城区,市府还有意拨款修复,而“大境”的名称,从同名的市级重点中学上,也还能让老上海依稀感到几分熟悉和亲切,该学校“螺丝壳里做道场”,在教育战线上栽培大量人才的卓越成就,亦曾在沪上传为佳话。但“江皋霁雪”这一意境悠雅,更多地带有文人闲云野鹤况味的习俗,却因再无白雪蔽野可言,而永久地从人间蒸发了。

  后者所发生之地,即沪上天台宗名刹龙华寺,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左右皆有庙会,因此引来远近各地的大量香客。所谓“三月十五春色好,游踪多集古禅关。浪堆载得钟声去,船过龙华十八湾。”来自梵宫的晨钟暮鼓之声,传到朝至夜归、载满善男信女的船上,肯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龙华庙会至今犹存,千年古刹的钟声,也仍响遏行云,其特殊的穿透力,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使龙华寺从古代的沪城八景之一,转圜为今天新上海的城市景观。

包子、馄饨、饺子是如何诞生的?

品牌农业智库

2019-05-17 · 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

文 |郭晔旻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中国北方有句俗话,叫作“好吃不过饺子”。追根溯源,“好吃”的当然不是那层面粉做的饺子皮,而是包裹其中的馅料。三鲜馅、鸡肉冬笋馅、鱼肉韭黄馅、香菜猪肉馅……正是各式各样的馅料,才使得以饺子为代表的中国面食散发出如此夺目的光彩。

从馒头到包子

在当今世界上,同样是小麦制成的面食,西方人喜欢吃面包,中国人却爱好吃馒头。其实馒头指用面粉掺水及酵母揉和经过发酵蒸制而成的一种食品,它与面包的不同只不过是“蒸”与“烤”的区别。“蒸”是中国饮食的一大特色,古代中国的炊具鬲考虑到下面只煮东西,有点浪费热能,所以上面放上个东西,用煮东西的热气来蒸,因此才出现了上面的“笼屉”,古时候叫“甑”。古代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明了陶甑,其使用到龙山文化时期已十分广泛。新石器时代的陶甑是完全使用陶砂烧制而成的,在器具的底部刺出一些小孔,以使蒸汽能从下面穿过,将热量带到上面,加热食物。小麦传到中国后,我们已经有了成熟的“蒸煮”制作工艺及炊具,因此理所应当就沿用原来的工具,所以才产生了“馒头”这种食品。

最早的“馒头”出现于何时,是个迄今尚未有定论的问题。许多人都把“馒头”的发明权授予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民间观念中智慧的化身。所谓“昔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也,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首祭之,神明飨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像人头,以祠。神亦飨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从这个记载看,诸葛亮南征孟获时,用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真正的人头去祭祀河神。

但这个说法其实颇为可疑。关于诸葛亮发明馒头最早的记载见于北宋开封人高承所撰《事物纪原》卷9中的《酒醴饮食·馒头》。此时距离诸葛孔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时间已经过去了800年,而期间魏晋南北朝的古籍中竟未见到诸葛亮创制馒头的任何记载,此事若是出于后人附会,倒也不无可能。

上海某小店厨师正在蒸制包子。清代以前,无论有馅无馅,由发酵面团蒸制而成的面食都可称为馒头,清后包子和馒头才分开。至今,在上海话中依然保存了有馅的“菜馒头”“肉馒头”,以及没有馅的“淡馒头”的说法。与此同时,上海的汤包则以重馅薄皮,入口卤汁四溢,满口生津而著称

至于“馒头”一词,在三国之后的晋代的确也出现了。西晋束皙《饼赋》中有“三春之初,阴阳交际,于时亨宴,则曼头宜设”的说法。东晋的卢湛《祭法》中亦有“春祠用曼头”之句。“曼头”后来加食字旁,即成了“馒头”。说明在春初阴阳交泰之时,举行宴会祭祀要陈设馒头。因春为四季之始,所以也有祈求一年吉祥之意。作为一种祭祀食品,古代的馒头内包有馅,并且馅的主要组成是肉,这显然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所不能负担的,这暗示着馒头在最初时期并不是一种平常百姓日常消费的一般性食品。

这种有馅的“馒头”按今天的说法,倒是应该叫作“包子”。今天新疆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里,也有一种有馅的面食,维吾尔语与乌孜别克语叫作“manta”,柯尔克孜语叫“mantu”,哈萨克语则叫“manti”。这些大同小异的叫法显然都是汉语借词,来自古代的“馒头”一词。至于“包子”这个名称,则始于宋代。王栐在《燕翼诒谋录》里就提到,“值仁宗诞生之日,真宗皇帝喜甚,宰臣以下称贺。宫中出包子以赐臣下”,他专门在注脚里写了一句“包子,即馒头别名”。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馒头”与“包子”是混用的。北宋陶谷的《清异录》就谈到当时的“食肆(食品店)”中已有卖“绿荷包子”的。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亦称汴京(今河南开封)有“更外卖软羊诸色包子”的记载。吴自牧《梦粱录·荤素从食店》亦说南宋的临安(今浙江杭州)城有“且如蒸作面行卖四色馒头,细馅大包子杂色煎花馒头糖肉馒头、羊肉馒头、太学馒头、笋肉馒头、鱼肉馒头、蟹肉馒头假肉馒头、笋丝馒头、裹蒸馒头、波菜果子馒头、辣馅糖馅馒头”的记载。可见,这种食品当时已非常普及了。其中的“太学馒头”是宋代太学中供太学生吃的伙食,应该是非常好吃,所以连皇帝都说好。宋神宗在元丰初年视察太学时曾品尝过这种馒头,并说:“以此养士,可无愧矣!”究其原因,这种太学馒头的做法是将猪肉切丝,拌入花椒面等佐料做馅,再用发面做皮,上笼蒸熟,故而味道“芳馨”,令人“流涎”。而北宋名相王安石则非常喜欢吃羊肉馒头。陈文蔚在《克斋集》卷七里写道:“介甫(指王安石)喜食羊馒头,家人供至,或正值看文字,信手撮入口,不暇用箸,过食亦不觉,至于生患。”这位大诗人、大政治家竟也有着“吃货”的一面。

西汉铜甑和双耳铜釜,出土于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青义校区2 号西汉土坑木椁墓

南北包子

到了元代,馒头(包子)的制作方法基本上与现代相同了。当时人们已经知道用碱和盐解决面团发酵产酸的问题。从清代开始,对带馅与不带馅的馒头在称呼上有了区分,清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有“厨下捧出汤点来,一大盘实心馒头,一盘油煎的杠子火烧”的说法,此处实心馒头即无馅。清末的《清稗类钞·饮食类》则记载:“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这些材料表明,清代“馒头”的概念出现了分化: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主要是吴方言地区)则沿用旧时的说法,有馅、无馅的统称馒头。比如上海话里,以馅料的不同,有“菜馒头”“肉馒头”等说法,至于没有馅的则叫作“淡馒头”。

另一方面,虽然传统上有“南稻北麦”的说法,但实际上包子已经成为一种跨地域的美食。小笼包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今天的河南开封有一种 “小笼灌汤包”,是著名风味面点。它的原名就叫“灌汤包子”,俗称“汤包”。起先是用大笼蒸制,20世纪30年代时,由“第一楼”店主黄继善改用小笼蒸制,每笼15个,就笼上桌,故名小笼包子。其特点是皮薄馅大,满汤满油,提起似灯笼,放下像朵白菊花,别具风味。

大概早在北、南宋之交,这种灌汤包子的做法已经传到了南方。在《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食》中有载,作为南迁北人聚集的南宋首都,当时临安城中的包子酒店就专卖灌浆馒头。乾道五年(1169年)十月,楼钥出使金国时,曾在金兵占领的开封吃过这种灌浆馒头。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南传的北食。

20世纪50年代左右,天津包子铺改用现代机械流水线方式生产包子,能够实现每分钟一屉包子的生产速度。天津包子素有盛名,其中“狗不理”包子,更是闻名遐迩

到了如今,各种灌汤包更是已然成为江南各地的特色小吃。“蟹黄汤包”是镇江传统名点,俗称“蟹包”,成名至今已经超过百年。它是以猪肉糜、螃蟹油(黄)和鲜皮冻为馅,精面粉为皮加工制成,选料精细,制作讲究,质优形佳,脍炙人口。具有体积小,外形美,放在笼子里像座钟,夹在筷子上像灯笼,及皮薄、汤多、馅足、味道鲜等特点。与镇江一江之隔的扬州,传统上也将“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指泡脚)”作为人生两大享受,其中“皮包水”即是指汤包而言。“小笼馒头”则是无锡的特产,原名叫鲜肉馒头,用大笼蒸制。清同治二年开设在无锡北门外游山船滨口的拱北楼面馆做得最好,底厚皮薄,透过白色的皮子甚至可以看到馅心的颜色,并且皮子拿放不脱底,不露馅,顶部捏有十六七个折叠纹,外形美观。馅心采用鲜猪腿肉,另外用鲜肉皮煮烂剁碎,加入调料烧成皮冻,然后再将皮冻与鲜肉末拌和,味香汁鲜,名满江南。

另一种“小笼馒头”的知名度可能更高一些,这就是上海的“南翔小笼馒头”。开笼时,只只馒头鼓胀饱满,逗人喜爱。入口卤汁四溢,满口生津,滋味鲜美,与姜丝、米醋等佐料同食,美味无穷。传说,嘉定南翔古漪园乃江南文人墨客聚会之处,诗人们作赋之余,难免饥肠辘辘,于是小贩们便兜售农人常吃的大肉包子,可销路甚差。在同治十年(1871年)左右,一个叫黄明贤的小吃店老板灵机一动,将包子由大改小,重馅薄皮,竟大受欢迎,于是他的“日华轩糕团店”从此声名远扬;“南翔小笼”也从此诞生了。到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原本黄明贤店里的学徒吴翔升,拉了点心师傅赵秋荣前往上海县城另起门户,在今天城隍庙豫园的九曲桥畔开了家“长兴楼”点心店,新店在小笼包子原有的制作基础上发扬光大,加入了固体肉皮冻,使其在蒸煮时能巧妙地融化于皮馅中,“南翔小笼”也从此由“干包子”演化成“汤包”,这才有了“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吃汤”的十二字南翔小笼吃货秘诀。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翔小笼馒头已深受沪上大众欢迎,人称上海城隍庙著名的“三头”之一,与“蜡烛头”与“五香豆(头)”齐名。据说,张爱玲在与友人闲聊时,就曾夸南翔小笼不仅好吃,而且形状雅致,乃“灵秀之物”。而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上海时游玩城隍庙,就在南翔馒头店厨房外被师傅们包小笼的飞快动作所吸引,陪同人员事后说,“老太太看傻眼了,居然停留了三分钟”。毫无疑问,民间流传的许多与之有关的中外名人轶事,则使“南翔小笼”变得更加出名。这种面食在今天事实上已经成为习惯吃米饭的上海标志性的风味小吃。

北京城卖馄饨的小贩。19世纪,画家不详,水粉彩画。该画描绘了清朝时期北京城中的市井风俗。从画中可以看出,这名小贩挑着右边担子中正有炉烟冒出,说明其挑着小型炉具,可以保证现卖现做

天下通食

比灌汤包子流传更广的有馅面食,当属“馄饨”。其制作的方法为“用很薄的面片,包馅而成,形状似耳朵”。可以说,神州大地,五湖四海都能发现这种美食的存在,虽然名称不见得都叫作“馄饨”——譬如四川有“抄手”、江西有“清汤”、广东更有“云吞”等诸多称谓,但其实都是一类食品。唐代的《群居解颐》记载,“岭南地暖,入冬好食馄饨,往往稍暄,食须用扇”,说明那时的广东人还是把“云吞”叫作“馄饨”的。

馄饨约起源于汉魏之时。今日所见最早载录文献是魏国博士张揖的《广雅》,其中就有“馄饨,饼也”的说法。古人对馄饨的起源,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馄饨“象浑沌不正”的天象而得名。也有人认为馄饨的产生和祭祖相关。孰是孰非,迄今难以定论。

实际上,混沌正是魏晋时期开始流行的面食——饼的一种。到了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北齐的颜之推写道: “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由此可见,远在1500年前,馄饨已在中国大地上广为流行而成为“通食”了。

到了唐代,馄饨已经沿着丝绸之路扩散到边疆地区。1959年,在新疆吐鲁番一座唐代墓葬出土的木碗中,保存着数只和今天馄饨形状大抵相同的馄饨。其形似现代人的耳朵,长3厘米,宽19厘米,皮均为小麦面粉所制。这无疑表明唐代的高昌(今吐鲁番)人早有了吃馄饨的习俗。因为当地气候干燥,所以许多面食点心才能完整地保存下来。据文献记载,唐代的馄饨制作精良。中晚唐时期的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说,长安城中,萧家制作的馄饨特别精致,其煮馄饨的汤可以用来煮茶。唐代馄饨的名品很多,最出名的有两种。其一叫“五般馄饨”,五般即五色。馄饨能做出五种花色,当非易事。其二叫“二十四气馄饨”。唐代韦巨源《烧尾宴食单》记有“二十四气馄饨”,能做出花形、馅心各不相同的二十四种馄饨,技术要求更高。不过,这顿烧尾宴是请皇帝吃的,一般人自是无福消受。

宋代林洪撰《山家清供》说,当时馄饨又有新品种,如椿根馄饨、笋蕨馄饨,就是它的馅分别选用了香椿的根和冬笋、蕨菜。《武林旧事》也说,“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 元代的忽思慧则在《饮膳正要》里记载了奇特的“鸡头粉馄饨”。其用鸡头粉(芡实粉)、豆粉加水调和为皮,以羊肉、陈皮、生姜、五味制馅,然后包成“枕头”形,煮熟食用,据说,这种馄饨有“补中益气”的功效。

大抵在明代以前,馄饨多用沸水煮后食用,要诀有二:汤要清、馅要细。至清代,开始煮、蒸、煎多种方法并用,与现代的做法已十分近似。这一时期的馄饨在各地可以说是到处开花,许多地方均出现馄饨的名品,制法更精,风味更加多样化。譬如当时京城有名的致美斋馄饨享誉极高,馅味讲究,汤料齐全。民间流传诗云:“包得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吻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扬州则有“小馄饨”,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里称赞,“小馄饨似龙眼,以鸡汤下之。”广州则以上等猪肉、虾肉、芝麻屑、鱼肉、鸭蛋黄、冬菇丁为馅制作“云吞”,皮薄馅满,软滑鲜香,其中尤以“虾肉云吞”最为出名……

蟹肉饺子。饺子馅料众多,用螃蟹肉做馅是一种较为高端的吃法

举国皆食饺子

各式各样的古代混沌,最终衍生出另一种面食——“饺子”。

饺子多以冷水和面粉为剂,揩成中间略厚四边较薄的圆皮,包裹馅心,捏成月牙形或角形,经沸水煮熟而成。饺皮也可用烫面、油酥面或米粉制作;馅心可荤可素,荤馅有三鲜、虾仁、蟹黄、海参、鱼肉、鸡肉、猪肉、牛肉、羊肉等,素馅又分为什锦素馅、普通素馅之类。将包好的饺子用水煮熟而食叫“水饺”;用笼蒸熟称为“蒸饺”;用油煎熟则称为“锅贴”。

起初的“饺子”写作“角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追忆北宋汴京的繁盛,其卷二曾提到市场上有“水晶角儿”“煎角子”。吴自牧的《梦粱录》记南宋朝廷皇帝寿宴礼仪宴事有文:“进御膳,御厨以绣龙袱盖合上进御前珍馐,内侍进前供上食,双双奉托,直过头。凡御宴至第三盏方进下酒咸豉,双下驼峰角子。” 为什么会将这种馄饨叫作“角子”?大概是出于象形的缘故,因为饺子的形状有点像牛、羊、鹿等兽类头上初萌之角。

大约到明清时,饺子在整个中国北方已成为定俗。明代刘基《多能鄙事·饼饵米面食法》提到一种用烫面做的烙饺子与另一种用烫面做成的油炸饺子,即宋元文献里的“市罗角儿”和“时萝角儿”。反映明代市井生活的小说《金瓶梅》提到的市井小吃或富人家美食,有 “水角儿”“蒸角儿”“葱花羊肉角儿”“匏馅肉角(可能是一种瓠瓜肉馅饺子)”。明宋诩撰《宋氏养生部》有“汤角”“蜜透角儿”“酥皮角儿”。“蜜透角儿”是一种以去皮胡桃、榛、松仁或糖蜜、豆沙为馅的油煎饺子。《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也曾提到螃蟹馅的油炸饺子

可能是由于“角”字的书写表意不够明显,故而在明清之际,又出现了“粉角”或者更明确的“饺”的写法。方以智(1611-1671年)在《通雅·饮食》里指出,“北人读角如矫,遂作‘饺饵’”。作者之所以要强调“读角如矫”是“北人”,是因为作为入声字的“角”在以《切韵》-《广韵》为代表的传统韵书里,与“矫”是截然不同音的。《万历野获编》引述的是流传于京城中的一些有趣的对偶句,原句是“细皮薄脆对多肉馄饨,椿树饺儿对桃花烧麦”,句中对馄饨、饺子、烧麦已有明确区分。清无名氏《调鼎集》中对饺子与馄饨也有了明确区分,不再将它们混为一谈。

此后,在清人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里讲到苏州市食有“水饺”和“油饺”;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扬州名店,有品陆轩以“淮饺”著名,小方壶以“菜饺”著名,可谓各有千秋。甚至《广东新语》也记载了“粉角”(亦曰“粉果”)。汉族之外,很多少数民族也都喜欢吃饺子。像东北满族和赫哲族的鱼肉水饺、朝鲜族的肉汤饺、天津回民的羊肉圆笼蒸饺与“白记水饺”、 甘肃裕固族的羊肉冻饺、新疆维吾尔族的羊肉饺子等都是很有名的民族食品。其中,维吾尔百姓用羊肉汤煮饺子,汤中放进葱头、番茄丁、胡椒粉、香菜,别有风味。

饺子不仅是一种大众食品,还上升到了“民俗”的高度。早在明代,在广大北方地区,饺子已经是春节期间当之无愧的主角。饺子在明宫中被称为“扁食”。按照明代天启年间的大太监刘若愚宫廷杂史《酌中志》的说法,正月初一这一天,明朝人在五更时起,焚香,燃放爆竹,开门迎年。北京皇城宫内人将门杠向院内地上抛掷三次,称为“跌千金”。然后“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这种“扁食”就是日后的饺子,后世称为更岁“饺子”,谐音更岁“交子”。在新年到来的子时食用扁食,有着庆贺与祝福的意义。有的饺子内包着一二枚银钱,吃到这样的饺子就表示得到吉兆,此人新年大吉。到了清代,按照富察敦崇(晚清文人,生卒时间不详)在《燕京岁时记》里的说法,“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食之,谓之煮饽饽(饺子),举国皆然,无不同也”。这话就稍有些夸张了,改成“北国皆然”就妥帖多了。旧时人们在新年包饺子时,常常往某个饺子中放进糖、花生、如意或铜币。如果谁吃到含糖的饺子,就意味着在新的一年中生活很甜美,吃到有花生的饺子意味着健康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内有如意的饺子则意味着来年事事如意,吃到含铜币的饺子更是意味着有好运气。 时至今日,饺子已经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中国最典型的传统食品,每当工余闲暇或节假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真是妙不可言……

(参考文献:邱庞同:《食说新语:中国饮食烹饪探源》,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徐吉军:《南宋临安馒头食品考》,赵敏:《小笼包风味特点及形成因素》,陈绍军:《从我国小麦、面食及其加工工具的发展历史试谈馒头的起源问题》)

175阅读

搜索

蟹棒大馅馄饨

40款汤面的做法

饺子和混沌的起源

馄饨皮怎么包饺子步骤

包饺子的象征

芹菜肉馅饺子的寓意

上海南翔古镇怎么去

问题一:上海南翔镇的古镇从地铁站出来以后怎么走? 南翔地铁站2号口出,沿中佳路-民主东街-民主街一直走30分钟。 或者坐562路,3...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