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醋制膏药的做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4收藏

祖传醋制膏药的做法,第1张

第一步是准备工具和药材。工具需要很多,且要求要高些,否则会影响膏药的质量。基本包括大漏勺(用于--会炸的药药--淋药),过滤勺(用于药油过滤),桑枝(用于搅拌),长把舀子2个(一个用于舀药油,一个用于舀膏药),5L以上的喷壶一个(灭火和去火毒用),风扇或大吸烟机(用于下丹排烟),筛子(用于中药去土),带盖大铁锅(可大可小,我们的是24印的,可熬近90斤膏药,经验说明不可再大,否则容易高温变焦),高温温度计一台(用于控制温度),60-80目筛子(用于筛章丹)。还有香油,最好选用香油厂里出的第一遍浮油,这样的油贵些,但出来的膏药黑亮细腻,亲肤性好,药力渗透性好。药物这里就不说了。

第二步是--会炸的药药--。我个人经验是将香油加温到180度左右,开始--会炸的药药--,毒性从大到小,密度从重到轻进行--会炸的药药--。--会炸的药药--要点:--会炸的药药--不能太过或不及,以药芯褐色为度,及时取出,且--会炸的药药--时桑枝要不停搅拌。

第三步是过滤。反复滤2遍最好,选用的过滤勺要细至80目。

第四步是量药油。将药油量好,锅清干净再倒入锅中。

第五步是炼药油。时间掌握在4-6小时,温度控制在240-280度为好。这期间要不停搅拌,如桑枝碳化及时更换。要有专人看护,防火,控制火候。

第六步是检验滴水成珠。这点不好领会,要反复观察总结。有兴趣的直接联系我交流。

第七步是炒丹。准备下丹收膏。丹要选好丹,用前20分钟左右要炒成褐色。

第八步是下丹收膏。将温度升到320左右,灭火,观察温下降时开始下丹,下丹时间要短且下丹要匀速。桑枝要不挺搅拌,防膏药外溢。下丹时要注意人员防护。下丹后要冷却30分钟左右

第九步取膏。用大澡盆盛井中凉水,将锅中膏药液倒入水中,同时用木棍搅成团。

第十步抻膏药去火毒。每天反复在冷水(泉水最好解毒力量强)中抻拉去火毒。这也许是最累的活了。

大体上熬膏药有以下几个步骤:\x0d\配料:按处方规定将药物称量准确,需要炮制的药依法炮制合格备用,另将需要兑入的细料研细(80目以上)另储备用(摊膏药时用)。\x0d\炒丹:将章丹(四氧化三铅)置铁锅内加热,翻炒至砖红色,取出放冷备用,炒丹的目的是去掉丹中的水分,防止下丹时由于丹中含有水分遇高温的炼油发生迸裂造成操作人员伤害。\x0d\炸料:将配好的炮制合格的药材按药材的大小,质地的不同,分别依次倒入油中加热处理,至炸枯(留有存性不能全部炸成黑炭)捞出药材,过滤药渣备用。\x0d\炼油:炼油是熬好膏药的关键,油炼不好是制不出好的膏药的,炼油的时间最快也需要35-----4个小时,在这期间要不断的用漏勺撩油,(目的防止窝烟,降温防止着火)要控制好火候,炼至滴水成珠(炼油滴水中不扩散类似形成一个小圆珠)即可。\x0d\下丹:有两种情况一是火上下丹,二是离火下丹。离火下丹必须有二人操作,将炼至滴水成珠的炼油迅速从火炉上移到锅架上,一人才持鲜木棍,一人通过细罗(60目的)将炒好的丹均匀撒入炼油中,并迅速搅动,使丹油充分化合,丹有**转为灰褐色最后至黑色,将油滴入请水中试膏药的老嫩,至合格,迅速细流到入冷水中并按一个方向搅动,用手不断的撕拔拧成拳头大小的陀,清水中泡之,每日换水两次。二十天后捞出晾干水分,沾上滑石粉装瓷瓶中密封即可。摊膏药:取已去火毒的膏药低温加热融化,60度加入研细的细料搅匀,就可摊膏药了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铅丹 21 拼音名 22 铅丹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状 25 炮制 26 性味 27 功能主治 28 铅丹的用法用量 29 注意 210 摘录 3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铅丹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铅丹的别名 35 来源 36 生境分布 37 性状 38 化学成份 39 铅丹的药理作用 310 鉴别 311 炮制 312 性味 313 归经 314 功能主治 315 铅丹的用法用量 316 注意 317 附方 318 各家论述 319 摘录 4 《三因》卷十七 41 方名 42 铅丹的别名 43 组成 44 功效 45 主治 46 铅丹的用法用量 47 制备方法 48 附注 附: 1 用到中药铅丹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铅丹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铅丹 1 拼音

qiān dān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铅丹

21 拼音名

Qiān Dān

22 铅丹的别名

黄丹、朱丹、红丹、漳丹、彰丹、朱粉、松丹、陶丹、铅黄、丹粉

23 来源

为纯铅经加工制造而成的四氧化三铅(PB3O4)。

24 性状

橙**或橙红色质重的细粉,光泽暗淡,不透明,用手摸之,光滑细腻。不溶于水,部分溶于稀液。

25 炮制

将纯铅放锅内加热炒动,利用空气使之氧化,然后放石臼中研粉,用水漂洗,将粗细粉分开,细粉再经氧化24小时,过筛。

26 性味

辛、咸,微寒。有毒。

27 功能主治

拔毒生肌,敛疮。外用治疮疡肿毒,创伤出血,烧烫伤。

28 铅丹的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作为熬制膏药的基础剂。

29 注意

本品有毒,不宜内服,慎防铅中毒。

210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铅丹

31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32 拼音名

Qiān Dān

33 英文名

red lead, minium

34 铅丹的别名

丹、黄丹、真丹、铅华、丹粉、黄龙肝、红丹、虢丹、国丹、铅黄、黄虢丹、朱粉、松丹、东丹、朱丹、陶丹、障丹、桃丹粉

35 来源

药材基源:为用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36 生境分布

产于河南、广东、福建、湖南、云南等地。

37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橙红色或橙**粉末。不透明;土状光泽。体重,质细腻,易吸湿结块,手触之染指。无臭,无味。以色橙红、细腻润滑、遇水不结块者为佳。

38 化学成份

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Pb3O4)。或写作2PbO·PbO2,理论上PbO2为349%,但实际上优质品为2325%。铅丹的红色颇不相同,但与Pb3O4含量则无甚关系。

39 药理作用

铅丹能直接杀灭细菌、寄生虫,并有制止粘液分泌的作用。

310 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02g,加热盐酸后,有氯气产生,可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色;并产生白色氯化铅沉淀。(检查铅盐)(2)取本品粉末约02g,加稀硝酸,使其溶解,滤过,取滤液3ml加铬酸钾试液2ml,产生**沉淀,分离,沉淀加2mol/L氢氧化铵试液或2mol/L稀硝酸试液均不溶解;加2mol/L氢氧化钠试液,沉淀即溶解。(检查铅盐)(3)取本品少许,置火柴杆上燃烧,可见有密集的微小铅粒。(检查铅盐)(4)X射线衍射分析曲线 623(1),337(10),310(2),290(4),278(4),262(3),225(1),203(1),196(1),182(1),175(2)。

311 炮制

《纲目》:凡用,以水漂去消盐,飞去砂石,澄干,微火炒紫色,地上去火毒,入药。

312 性味

辛;咸;寒;有毒

313 归经

心;脾;肝;胆;肾经

314 功能主治

解毒祛腐;收湿敛疮;坠痰镇惊。主痈疽疮疡;外痔;湿疹;烧烫伤;溃疡;金疮出血;口疮;目翳;惊痫癫狂;疟疾;痢疾;吐逆反胃

315 铅丹的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熬膏。内服:入丸、散。

316 注意

虚寒吐逆忌服。

1《本草经疏》:吐逆由于胃虚及因寒发吐者,皆不宜服。

2《本草汇言》:惊癎由于血虚者,毋乱投也。

317 附方

①治一切痈疽发背,疼痛不止,大渴闷乱,肿硬不可忍,黄丹七两,蜡二、三两,白蔹二两(锉),杏仁三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乳香二两(末),黄连一、二两(锉),生油一升。上药白蔹等三味,以生锦袋盛,入油慢火熬半日,滤出,下黄丹,以柳木篦搅,候变黑,膏成,入蜡,乳香更熬,硬软得所,用瓷盒内盛,故帛摊贴,日二换之。(《圣惠方》黄丹膏)②治臁疮久不愈,并风癣疥癞血风等疮:黄丹(淘洗七次,净取)一两五钱,黄连五钱,川芎五钱,海螵蛸三钱,轻粉、潮脑、水龙骨。上为极细末,以生桐油调为膏,夹纸做成,着肉面针刺数十孔,第一日用二贴,第二、三日用一贴,第四、五日用一贴,第六、七日以后,三日换一贴。尚存如钱大一处,不能收口,以松香四两,葱头一把,共捣烂,置于碗中,以滚白水冲下,良久去水,取药捻成饼贴疮上。尚有针细一孔,流水不完,取蒜头、葱头内第二层白皮,贴三、四日。(《疡科选粹》黄丹膏)③治破伤水入,肿溃不愈:铅丹、蛤粉等分。上二味,同炒令变色。掺疮上水即出。(《圣济总录》铅丹散)④治外痔:黄丹、滑石各等分。上为细末。新汲水调涂,日三、五次上。(《婴童百问》丹石散)⑤治金疮并一切恶疮:上等虢丹、软石膏不以多少(火煅通红)。上细研和令如桃花色。掺伤处。(《百一选方》桃红散)⑥治痘毒,脓水淋漓:黄丹、轻粉各五分,黄连末二钱。上研匀。搽患处。(《小儿痘疹方论》丹粉散)⑦治小儿口疮:黄丹一钱,生蜜一两。上相和深瓯盛,甑内蒸令黑为度。每用少许,鸡毛刷蘸口内。(《普济方》大效金丝膏),⑧治目赤及翳:铅丹、乌贼骨大小等分。上二味合研细,和白蜜如泥,蒸之半食久,冷,着眼四眦,日一。(《千金方》>⑨治眼卒生珠管:铅丹半两,鲤鱼胆汁量铅丹多少用。上二味,合调如膏。点注目眦中,日三、五次。(《圣济总录》铅丹膏)⑩治汤火伤:黄丹一两,潮脑五钱。为末。以蜜调匀,涂患处。(《疡医大全》)11治蝎螫人:黄丹醋涂之。(《补缺肘后方》)12治风癎:铅丹二两,白矾二两。为末,用砖一口,以纸铺砖上,先以丹铺纸上,次以矾铺丹上,然后将十斤柳木柴烧过为度,取出细研。每服三至五分,温酒下。(《博济方》驱风散)13治赤白痢:黄丹一两(炒令紫色),黄连一两(去须。微炒)。上药捣罗为末,以面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煎生姜、甘草汤下五丸。(《圣惠方》)14治消渴:铅丹二两,栝楼八两,茯苓、甘草(炙)各一两半,麦冬八两(去心)。上五味捣筛为散。旦以浆服方寸匕,日二。(《千金翼方》铅丹散)15治腋气:腻粉、明矾、红丹各等分。上为末。临睡时抹之。(《续本事方》)

318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吐逆胃反,惊癎癫疾,除热下气。

2《别录》:止小便利,除毒热脐挛,金疮溢血。

3《药性论》:治惊悸狂走,呕逆,消渴。煎膏用,止痛生肌。

4《日华子本草》:镇心安神,疗反胃,止吐血及嗽,敷金疮,长肉,及汤火疮,染须发,可煎膏。

5《本草衍义》:治疟及久积。

6《医学入门》:主中恶心腹胀痛。

7《本草衍义补遗》:丹出于铅而曰无毒,又曰凉,予观窃有疑焉。曾见中年一妇人,因多子,于月内服铅丹二两,四肢冰冷强直,食不入口。时正仲冬,急服理中汤加附子,数帖而安,谓之凉而无毒可乎?8《纲目》:铅丹,体重而性沉,味兼盐、矾,走血分,能坠痰去怯,故治惊癎癫狂,吐逆反胃。能消积杀虫,故治疳疾、下痢、疟疾有实积。能解热拔毒,长肉去瘀,故治恶疮肿毒、及入膏药,为外科必用之物也。

319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4 《三因》卷十七 41 方名

铅丹

42 铅丹的别名

催生铅丹

43 组成

水银2钱,黑铅1钱(铫内熔,投水银结成砂子)。

44 功效

催生。

45 主治

难产横逆。

46 铅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2丸,临坐草,时以香水吞下。

47 制备方法

用熟绢巾纽出水银,细研,以汗衫角纽做丸,如绿豆大。

48 附注

催生铅丹(《济生》)。

用到中药铅丹的方剂 铅丹丸

iāndānwán《圣惠》卷五十二:方名:铅丹丸组成:铅丹1分(炒令紫色),人参1两(去芦头),天雄

铅丹散

ndānsǎn《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铅丹散:处方:铅丹胡粉各15克栝楼根甘草各75克泽泻石膏赤

铅丹膏

ndāngāo《圣济总录》卷一八二:方名:铅丹膏组成:铅丹10两,风化石灰1斤,猪脂1斤。主治:小儿

大通水银丸

dàtōngshuǐyínwán处方:水银1两,铅丹(研)1两,丹砂(研)1两,胡粉(研)1两,铅霜

神应膏

半两,东南槐枝2条,柳枝2条(各长7寸,锉细),铅丹3两,巴豆3分(去皮研),清油6两。功效:去恶肉

更多用到中药铅丹的方剂

用到中药铅丹的中成药 拔毒生肌散

方剂约有2首。中成药拔毒生肌散的主要成分为红粉、铅丹、轻粉、煅龙骨、炉甘石、煅石膏、冰片、白蜡末。《

艾烟丸

,去皮尖双仁,炒,研)14粒,胆矾(研)半豆许,铅丹(研)半两,腻粉1分。制法上药再同研匀,入粟米粥

千金散

)1两1分,白石脂(研)1分,赤石脂(研)1分,铅丹(炒,研)1分,胡粉(炒,研)3分,石膏(碎,研

阳和解凝膏

渣再煎诸药至枯,去渣隔宿使油冷,每油一斤,入炒透铅丹七两搅和,次日文火再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

黑锡丹

全录》卷一五四:方名:黑锡丹别名:二味黑锡丹、黑铅丹组成:黑铅2两,硫黄2两。主治:口疮。阴阳不升降

更多用到中药铅丹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铅丹 《普济方》:[卷三百十三膏药门]总论

。再入乳香末三两。松脂六两。更煎烊后滤去滓。细罗铅丹三斤。别炒紫色。旋入药油内煎。柳枝搅紫色去火。滴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三十]一切痈疽诸疮膏药

扑损。乌犀膏方白芷板蓝根苦参芎(并细锉各一两半)铅丹(六两)清麻油(一十五两)上六味,先将油并前四味

《本草述钩元》:[卷四五金部]铅丹

一名黄丹。可入丸散。熬膏药。不入汤用。炒铅丹法。用铅一斤。土硫黄十两。硝石一两。熔铅成汁。下醋点之。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铅丹

)、铅华。正误见粉锡下。集解《别录》曰∶铅丹生于铅,出蜀郡平泽。弘景曰∶即今熬铅所作黄丹也。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八消渴门]消渴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洛阳市老城区有一位76岁的老人,她叫杨秀清,是杨氏沙园膏药第八代传承人。她和女儿吴建丽坚守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店,专营膏药。据她介绍,中国医药学源远流长,膏药是五大药物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其制作方法和疗效颇为独特。她家的膏药现在已经成为洛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杨秀清说,洛阳杨氏沙园膏药创始人杨瑞生活在清初,老家在现在的伊川葛寨沙园村,他遍习医学书籍,医术超众。1947年,杨氏沙园膏药第六代传人杨宝天携子杨守铭(杨氏第七代传人)举家迁至洛阳老城行医。在解放前,杨家的膏药熬制方法严格保密。新中国成立后,杨守铭毅然打破“传男不传女”、“传本姓不传外姓”的家规祖训。1956年,杨守铭献出祖传秘方,他和女儿杨秀清一起到当时的洛北区公疗门诊部工作,继续熬制膏药。由于膏药供不应求,1971年由洛阳洛北区政府和洛阳医药公司牵头成立西关膏药厂,杨秀清调到膏药厂负责技术工作,工厂人数最多时有30多名职工,膏药行销全国各地。20世纪8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膏药厂停产。1986年,为了不使膏药技术失传,杨秀清开始继续熬制膏药。杨秀清说,膏药多以植物油和铅丹为基质,经过熬制掺以其他药味而成。膏药的制做方法分以下几个程序:配药,熬药,下药,摊药,磨药。其中,熬药是最关键的技术,熬制的火候和方法很重要,连搅拌膏药的木棍都很讲究;熬成的膏药要去除“火毒”,确保膏药使用安全;另外,在膏药使用前,还要在上面撒上磨制好的药面,以确保疗效。

1、选择膏体。黑膏药主要分为膏和药两种,在制作前走的时候,通常需要选择香油,然后可以适当的加入铅丹。要注意尽量不要选择豆油,也尽量不要选择其他的油,一般香油和麻油是比较好的选择。

2、选择药材。制作不同功效的膏药就要用到不同的药材,而药材之间的搭配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可以根据具体的配方来完成,接着需要将所有的药材加工成粉末状,越细渗透的效果就会越好。

3、炸药。黑膏药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将由微微的加热,然后将所有的药材放进去,不断的搅拌均匀,直到药材变成黄褐色,然后就可以将药渣处理干净。

4、炸油。取出药渣过后,需要继续炼制一般,此时需要将火开小,然后用大火加热至320度,一般以滴水成珠为好。

5、练膏。油脂在高温时可以适当的加入铅丹,就会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又促使油脂氧化,聚合,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而呈膏状。最后需要将炼好的膏药放入清水当中,朝着一个方向不断的去搅拌均匀,直到完全变成膏状,接着需要浸泡3~7天,需要注意每天都要更换水即可。

膏药的制作方法如下:

药料提取: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不断搅拌,直至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止。此时温度可达220,扎好后筛掉药渣,留下药油。将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320度,改为中火。药油炼成滴水成珠,就可以了。

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加入少量丹,变加边搅拌要同一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最好。膏药制成后加入冷水,浸泡,一日换一次水,七天后膏成。

取膏药团置于容器里,在水浴或文火融化,将细料兑入,搅拌,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最后撒上藿香。

1:传统黑膏药:以麻油铅丹炸制收膏,用丹区别有可分(黑膏药,白膏药,之分)制作可分为炸料——炼油——下丹——收膏——去毒——滩涂。优势:传统黑膏药在临床运用广泛,疗效肯定,认可度高。缺点:工艺烦琐,技术复杂,环境污染,制作不规范,成像不投影,重金属含量高,季节性制作,不宜操控。

2:传统油蜡膏:以麻油煎熬取药油后下白,黄,石蜡等收膏。制作可分为炸料——炼油——下蜡——收膏——滩涂。优势:不含重金属,操控方便,宜学宜用,塑形性好。缺点:高温炼药,污染环境,持粘性差,固定不稳定宜脱落。

3:现代橡胶膏:以氧化锌,羊毛脂,乙醇提留成膏。制作可分为药物乙醇提留——基质收膏——滩涂——裁切。优势:工艺现代,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缺点:载药量小,不可反复使用,致敏率高,制作设备复杂。

4:软膏剂:以药粉加入凡士林,蜂蜜,香油等油性物调制而成。制作可分为研粉——下油性物质——收膏——使用。优势:工艺简单,制作方便,灵活使用。缺点:不宜固定,持粘性剥离强度根本没有,依靠粘剂敷料固定。

5:粉装剂:以药粉置于粉袋内加工而成。制作可分为研粉——装袋。优势:制作简单,不宜污染,皮肤无残留,外观美观,运用灵活,使用方便,(有方再使用前将渗透剂撒在药粉上使用,效果更佳)缺点:粉袋不宜直接接触皮肤,生药量大,影响药性发挥,粘剂敷料固定。

6:松香膏:以松香,樟脑熬制后下药粉收膏。制作可分为下料——融化——下药——收膏——滩涂。优势:制作简单,操控自如,低温熬制,揭贴自如,成像不投影,塑形性好,无铅。缺点:松香等级过多,高温易燃,季节性制作。

祖传醋制膏药的做法

第一步是准备工具和药材。工具需要很多,且要求要高些,否则会影响膏药的质量。基本包括大漏勺(用于--会炸的药药--淋药),过滤勺(用于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