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麻绳装订书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2收藏

怎么用麻绳装订书册,第1张

现代方法:需要电钻一把,台夹一副,大号缝衣针一枚,粗线若干。

把书册整理好之后用夹子夹紧,等距离打孔,用缝衣针缝上就好了。

古代方法,夹子若干,纳鞋底用的锥子一把,线若干。

整理好书册,夹子夹好,用锥子打孔,引线

编绳教程如下:

1、首先,穿绳,用火烧挂绳捋细使其能够穿过翡翠饰品的孔。视个人爱好留下适当长度的绑扎长度。将绳端打开,然后将两根绳子从上一步留下来的绳子后来绕过来打一个结。然后反复打结,反复将绳子一前一后的打结,留下自己觉得适合的绳头长度即可。

2、然后将多余的绳子剪掉,并在绳子的末端用打火机烧一下,注意别烧到编好的绳结,趁热将其捏到上粘牢。

3、用火把挂绳上的两条绳子的末端用烧一下,并趁热将绳子捏在一起并进行捋细,使其能够穿过翡翠饰品挂件的孔。将烧好的绳头穿过翡翠挂件的孔,视个人爱好留下适当长度的绑扎长度。将绳端打开,然后将两根绳子从上一步留下来的绳子后来绕过来。

4、最后以第二步留下来的绳子为轴,将其中一根绳子从前面绕轴而过并打一个结。同样以第二步留下来的绳子为轴,将另一根绳子从后面绕轴而过并打一个结。如此反复将绳子一前一后的打结,留下自己觉得适合的绳头长度即可。

装订步骤:

1、将线从凭证正面往凭证背面穿,线头保留在凭证背面那一面。

2、然后在凭证背面的时候,在同一个孔中将线往凭证正面拉,保留一部分,不用拉完。

3、再从凭证正面往凭证背面穿下去,同一个孔往凭证正面拉,保留一部分,不用拉完。

4、这时如图所示,将线头尾两边,离得近一边的侧边绕过,将两线头在凭证正面系牢打结,用剪刀将多余的线做一下修剪即可。

如何装订凭证?

将填写完成后的凭证装订起来,既美观,又方便收纳,也方便之后能够快速找到要用到的凭证。

方法

1

将记账凭证同封面、封底、封角弄整整齐齐的,用夹子固定住。

2

在凭证上打两个孔。(孔的位置、两孔的距离需要注意)。

3

然后针线穿过,要装订牢固(针线是财务专用的)。在背面线打结。

4

针线穿好,牢固后,封角上抹固体胶。

5

固体胶抹好后,封角延虚线斜向上折叠。

6

然后反到背面继续整齐折叠,利用刚刚涂上的固体胶将它们粘在一起。

7

这样,凭证九装订完成了。

书本线绳装订要用到以下几个步骤:

准备纸张,对折压平。

剪三条长度相同的织带或布条目的是加强纸本牢固度,织带不用也可;书脊需要做成圆脊的话则保留织带。

在纸背上作记号,穿针装订用,书背左右两边还有两列记号。

开始穿针装订,一帧一帧来。

第一帧:缝的时候,可以先按这一帧纸上的标记,用针把几个孔穿好,这样的话针从书页里边儿往外面缝时就方便。

往下一帧走针前,最好都先跟上一帧的线打个结,或者绕一下后再往下缝,目的同样是为了保持与上一帧的关联。

前面是从右往左走针,当缝完一帧后,进到下一帧,就开始从左往右行针,要注意:这时候返到上一帧去时,因为要求织带正面过一道线,故而这里的上一帧中间织带位置上要来回两遍走针,然后再绕回下一帧。

这样上下帧关联着缝完,线头打结。

提示:蜡线装订比较牢固,或者鱼线,可以按照喜好或者是使用度来进行选择。

这是我自己按照我自己的操作步骤写的,哪里有图呢

  演进形式以及优缺点:

  卷轴装

  在纸张发明之前,书用简帛制成。竹简缀连在一起,成为一卷。称为简策装。

  纸张发明后,仍然延续了简帛的风格。最早出现的装帧形式是“卷轴装”。这种装帧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现在的书法和绘画有时候也使用这种装帧方法。卷轴装的内容含量小,所以不见于后来的一般书籍,而它装帧精美,更多用于内容少又追求精致的书法、绘画、抄经,等等。

  至今,书籍的章节单位“卷”仍受装帧卷轴装影响。

  经折装

  对于僧侣来讲,正襟危坐念经时翻阅卷轴很困难,于是,流行的卷轴装改革,首先从佛教经卷上发生了。唐朝开始,逐渐繁盛。大家看《西游记》中唐僧的通关文牒,就是经折装装帧。

  直到今天,绝大多数佛教典籍仍然是经折装形制。也许佛教典籍赋予经折装庄重的内涵,大臣给皇帝奏书也采用经折装,故称奏折。

  梵夹装

  梵夹装最早是将经书写在贝多罗叶上,然后码好,用两块木板夹住,中间穿孔订成。也有像卷轴装那样连续的页面,比卷轴装携带方便。这是一种从古印度传来的一种对佛教经典的装帧形式,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典籍中也有用贝叶写经的。

  后来经过唐代的改造,将贝叶改换为仿贝叶纸张,形成纸书梵夹装。再到后来,梵夹装有了进一步变化。国家图书馆藏有五代时期用回鹘文字书写的梵夹装《玄奘传》,没有穿绳的圆孔,但两端各画有一个红圈,这显然是钻孔的位置,钻孔成了一种象征意义。

  后来的蒙文大藏经以及清宫所藏泥金书写的佛经,都是长条仿贝叶纸片,上下装有厚重木夹,都决无钻孔,采用黄绫绕捆。成了变了态的梵夹装。

  旋风装

  唐代是诗歌的黄金发展时期,诗人写诗需要经常参看韵书。传统流行装帧形式——卷轴装书籍,由于其特性只能单面书写,不能方便查阅韵部。于是一种卷轴外表,以粗长厚纸做底,书叶片片粘裱于底纸右端,如龙鳞般排列,这种装帧形式叫“旋风装”。这样的装帧保留了卷轴装的外壳,又解决了翻检不方便的矛盾。

  写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 故宫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是现存中国古代书籍旋风装的唯一例证,弥足珍贵。

  蝴蝶装

  五代时期,政府开始允许并主持雕版印《九经》。至于宋,雕版印书事业空前发展。卷轴装帧的书可以不分段落的连写下去,雕版印书就不行了。这就需要将一书刊刻成若干版,一版一版印刷,印出来的是以版为单位的书叶。于是就有了蝴蝶装这种装帧形式的诞生。 古代的印刷技术不像现在那么发达可以双面印刷,而是采取单面的印刷。无论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都需要做一个书版,将每张印好的书叶,以版心为中缝线,以印字的一面为准,上下两个半版面字对字地折齐。集数页为一叠,折边居右戳齐为书脊,再在书脊处用浆糊彼此粘连。这样的形式很像现代的平装书,打开时版心像蝴蝶展翅。

  蝴蝶装书籍一版一页,版心集于书脊,即使磨损也伤不到文字,同时也没有穿线针眼和纸捻订孔,散了重装也不至于损坏,这些优点使它在宋元两代流传了将近400年。 包背装 蝴蝶装优点很多,但书页粘连两个文字区域的版面,容易造成两个半页文字彼此吸连。包背装从蝴蝶装发展,跟蝴蝶装不同,包背装的书口向外,书本的装订用浆糊黏贴,书背连在一起,跟现在的书一样。

  线装

  想到古籍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这个。线装由包背装发展而来,不同于包背装,线装是用线装订的,而且把包背改为露背。

  线装书的折法跟包背装一样,但跟蝴蝶装、包背装的不同就是,它的装订不用浆糊,而是用线。将书页码齐之后,再加上封面和封底(两页,而包背装和蝴蝶装是一页)在边上订四个孔,然后用线穿起来。古籍的装帧形式大抵就是这样。正是因为有这些古籍,才成就我们中华民族不断代的文化传承。

怎么用麻绳装订书册

现代方法:需要电钻一把,台夹一副,大号缝衣针一枚,粗线若干。把书册整理好之后用夹子夹紧,等距离打孔,用缝衣针缝上就好了。古代方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