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了疫情是怎么控制的?自己消失了吗?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朝代都会有瘟疫的袭击。我们先不说国外,就说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甲骨文上就有关于瘟疫的记载,“疟疾”“疾年”等词巳记载在祭祀占卜活动中。 据邓拓《中国救荒史》记载, 中国古代史上有详细描述 的“大疫”共260次。其中:周朝1次,秦朝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74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
那他们是怎么被治愈或者说怎么消失的呢?
从古至今,瘟疫的传播不外乎三大必备因素,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所以,古人对于每次爆发的疫情控制办法主要是三种。
第一、切断传染源。
第二、设立疫情隔离区。据《周易》记载,“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其意思是告诫人们,疾病患者不应与人交际 ,以免相互传染。
第三、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防控措施。疫灾的侵袭突如其来,古代朝迋也会派专门宫员,对灾区百姓进行宣慰政策,派高医积极解救灾民于水火之中,他们用中国传统的中医中药积极应对,救治患者,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最终使疫情消失了!
举个例子
比如在古代乡村里甲制度的结构下,如果本地有疫情发生,那么乡长就要对疫情负责,要将已经得病的病人隔离开来,还要将疑似病例报告给上一级的官府,官府会派专门的医师对此地区的病人进行医治。
由于疫情传播速度太快,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为了使疫情不会大规模扩散,官府也会设立专门的区域作为隔离场所,比如宋代的“安剂坊”、清代的“留养所”等,这些地方都是对患者进行集中安置和治疗的地方。甚至于患者接触过的医生或病人也都要隔离观察一段时间,这就与如今的防疫措施有些相似了。
壬寅年,立暮春。当下大疫,染者数万。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道无车舟,万巷空寂。然外狼亦动,垂涎而候,华夏腹背芒刺。
幸龙魂不死,风雨而立。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政者、医者、兵者,扛鼎逆行勇战矣!商客、名家、百姓、仁者邻帮献物捐资。叹山川异域风雨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能者皆力,万民同心。
月余,疫除,终胜。此后百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今昔鄙人高呼!快哉!美哉!
同死亡一样,比较危险,历个朝代以来都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在欧洲传播了很多年的黑死病,到中国基本古代科技不发达,医疗水平有限,但是却经常面临着瘟疫的袭击,根据史料记载,夏季是瘟疫最容易盛行的季节。每个朝代大大小小都有过好几次瘟疫,但古人究竟是有何智慧克服这些瘟疫下面为大家一起揭晓。
开设疾病治疗医馆,派出御医集中医治。在古代一旦一个村子得了瘟疫,就要将所有患者病情与正常人隔离开,此时再由朝廷派有名御医到当地进行诊断分析。一般来说根据瘟疫规模大小会在不同方向以及远离人群之地开设相关医馆。然后由专门的御医进行临床诊断,并且观察病者面部状况,开设药方进行治疗。很多时候治疗周期长,很多病人也没办法坚持太久,但是古代医术还是能从一些中草药当中找到根治的办法。因为古代瘟疫盛行,大多是现在所说的流行性感冒或者是鼠疫。但从总体上医治效果虽然不够理想,但也是古人积极探索的一种智慧体现。
疏通河沟,清理屋舍。古时候人们认为某村患有瘟疫,是因为虫灾或者黄灾带来了邪气,亦或者是河道淤积以及人们生活环境不够干净所带来的疾病。早在汉朝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屋舍卫生问题。当时还有相关医疗案例证明,当地的流行瘟疫,与河床淤积以及排水渠道堵塞有很大关系。古书中记载,南宋时期某地出现瘟疫,其医生说城区内水沟淤积,污泥遍地,正值季节交替,气温过高使人们身体受邪气侵袭。只需要疏通河沟清理房前屋后便可以治愈此疾病。不得不说,这一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瘟疫传播,教会了人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隔断往来商路,限制人群流动。在我国古代无意义就如上看不见踪迹,这就主要得益于当时朝代比较重视商路传播,以及各种感染途径的防控。在当时某个地区得了瘟疫,朝廷会下令封锁此个地区更改商路,或者选择暂缓贸易。这些有利的措施,防止瘟疫传播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中华医学五千年传承,在全国疫情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瑰宝绽放光芒。作为医学爱好者,近三日遍查医学典籍,找到暖冬瘟疫流行的著作《时病论》,清代雷丰(少逸)1882年著成,为时病通论著作,该书为首部关于时病的专著。内有五方供天下医者共鉴:
辛凉解表法 薄荷 (一钱五分) 蝉蜕 (一钱,去足翅) 前胡 (一钱五分) 淡 豆豉 (四钱) 栝蒌 壳(二钱) 牛蒡子 (一钱五分)
清凉透邪法 鲜芦根(五钱) 石膏 (六钱,煨) 连翘(三钱,去心) 竹叶 (一钱五分) 淡豆豉 (三钱) 绿豆衣 (三钱)
祛热宣窍法 连翘 (三钱,去心) 犀角 (一钱) 川贝母 (三钱,去心) 鲜 石菖蒲 (一钱) 方中犀牛角可用黄牛角大量以代替
辛温解表法 防风 (一钱五分) 桔梗 (一钱五分) 杏仁 (一钱五分,去皮尖,研) 广陈皮 (一钱) 淡豆豉 (三钱)
凉解里热法 鲜 芦根 (五钱) 大豆卷 (三钱) 天 花粉 (二钱) 生石膏 (四钱) 生 甘草 (六分)
整理不易,转发注明出处。附录古籍原文,文辞枯燥供医务工作者参考,择用。
昔贤谓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人感之而即病者,名曰冬温是也。 其劳力辛苦之人,动作汗出,温气乘袭,多在于表;其冬不藏精之人,肾经不足,温气乘袭,多在于里。冬温虽发于冬时,然用药之法,与伤寒迥别。盖温则气泄,寒则气敛,二气本属相反,误用辛温,变证迭出矣。其证 头痛 有汗, 咳嗽 口渴,不 恶寒 而恶热,或面浮,或 咽痛 ,或胸疼,阳脉浮滑有力者,乃温邪窜入肺经也,宜用 辛凉解表法 加 连翘 、象贝治之,口渴甚者,温邪入胃腑也,再加 芦根 、 花粉 治之。如或下利,阴脉不浮而滑,温邪已陷于里也,宜以 清凉透邪法 加 葛根 、 黄芩 治之。倘热势转剧,神气昏愦, 语错乱,舌苔转黑者,不易治也,勉以 祛热宣窍法 治之, 紫雪丹 亦可用之。种种变证,不能尽述,须仿诸温门中之法可也。
或问∶冬温发热而不恶寒,倘恶寒者,为何病也?答曰∶冬温恶寒,偶亦有之,良由先感温气,即被严寒所侵,寒在外而温在里,宜用 辛温解表法 先去寒邪,继用 凉解里热法 而清温气。又问曰∶伤寒冒寒皆恶寒,何以别之?曰∶伤寒冒寒初起无口渴,以此别之?曰∶温邪当发为冬温,倘其微者,伏而不发,为何病也?
曰∶伏而不发,来春必变为温毒也。凡治时病者,新邪伏气,切要分明,庶不至千里毫厘之失。
又问∶先生之书,专为六气而设,风、寒、暑、湿、燥,皆已详明,何独火证不详?恐为不全之书,而火证可补述否?答曰∶子不知君火秉权之候,有温病、温毒也;相火主政之时,有热病、暑病也。君相司令而病者,非火证而何?何不全之有哉!况火为阳邪,其证最着,如 脉数 有力, 舌苔黄 燥,或 目赤 ,或口渴,或喉痛,或溺红,皆火证也,法当清凉治之。其余五志之火,龙雷之火,悉属内伤,兹不论之。
所用古方
辛凉解表法 ∶治风温初起,风热新感,冬温袭肺 咳嗽 。
薄荷 (一钱五分) 蝉蜕 (一钱,去足翅) 前胡 (一钱五分) 淡 豆豉 (四钱) 栝蒌 壳(二钱) 牛蒡子 (一钱五分)
煎服。如有口渴,再加花粉。
此法取乎辛凉,以治风温初起,无论有无伏气,皆可先施。用 薄荷 、 蝉蜕 ,轻透其表; 前胡 、淡豉,宣解其风;叶香岩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故佐蒌壳、 牛蒡 开其肺气,气分舒畅,则新邪伏气,均透达矣。
清凉透邪法 ∶治温病无汗,温疟渴饮,冬温之邪内陷。
鲜芦根(五钱) 石膏 (六钱,煨) 连翘(三钱,去心) 竹叶 (一钱五分) 淡豆豉 (三钱) 绿豆衣 (三钱)
水煎服。
此治温病无汗之主方,其伏气虽不因风寒所触而发,然亦有有汗无汗之分。无汗者宜透邪,有汗者宜保津,一定之理也。凡清凉之剂,凉而不透者居多,惟此法清凉且透。芦根中空透药也,石膏气轻透药也,连翘之性升浮, 竹叶 生于枝上,淡豆豉之宣解, 绿豆衣 之轻清,皆透热也。伏邪得透,汗出微微。温热自然达解耳。
祛热宣窍法 ∶治温热、湿温、冬温之邪,窜入心包,神昏 语,或不语,舌苔焦黑,或笑或痉。
连翘 (三钱,去心) 犀角 (一钱) 川贝母 (三钱,去心) 鲜 石菖蒲 (一钱)
加 牛黄 至宝丹 一颗,去蜡壳化冲。
是法治邪入心包之证也。连翘苦寒,苦入心,寒胜热,故泻心经之火邪;经曰∶“火*于内,治以咸寒,”故兼 犀角 咸寒之品,亦能泻心经之火邪;凡邪入心包者,非特一火,且有痰随火升,蒙其清窍,故用 贝母 清心化痰, 菖蒲 入心开窍∶更用 牛黄 至宝之大力,以期救急扶危于俄顷耳。
辛温解表法 ∶治春温初起,风寒寒疫,及阴暑秋凉等证。
防风 (一钱五分) 桔梗 (一钱五分) 杏仁 (一钱五分,去皮尖,研) 广陈皮 (一钱) 淡豆豉 (三钱)
加 葱白 五寸煎。
是法也,以 防风 、 桔梗 ,祛其在表之寒邪; 杏子 、 陈皮 ,开其上中之气分;淡豉、 葱白 ,即 葱豉汤 ,乃《肘后》之良方,用代 麻黄 ,通治寒伤于表。表邪得解,即有伏气,亦冀其随解耳。
凉解里热法 ∶治温热内炽,外无风寒,及暑温冬温之证。
鲜 芦根 (五钱) 大豆卷 (三钱) 天 花粉 (二钱) 生石膏 (四钱) 生 甘草 (六分)
新汲水煎服。
温热之邪,初入于胃者,宜此法也。盖胃为阳土,得凉则安。故以 芦根 为君,其味甘,其性凉,其中空,不但能去胃中之热,抑且能透肌表之邪,诚凉而不滞之妙品,大胜寻常寒药;佐 豆卷 之甘平, 花粉 之甘凉,并能清胃除热;更佐 石膏 ,凉而不苦, 甘草 泻而能和,景岳名为 玉泉 饮,以其治阳明胃热有功。
凡寒凉之药,每多败胃,惟此法则不然。
古代有了疫情是怎么控制的?自己消失了吗?
本文2023-10-09 08:06: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