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银朱简介
银朱释名亦名猩红、紫粉霜。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贴在罐口的是丹砂,贴在罐内的是银珠。气味辛、温、有毒。主治1、小儿内钓(惊风,多啼)。用银朱半钱,乳香、煨蒜各一钱,共研细,捏成丸子,如粟米大。半岁儿五丸,薄荷汤送下。2、痰气结胸。用银朱半两、明矾一两,同研细。置瓦盏中,下加微火熔化。刮取,搓成丸子,每服一钱,茶和姜汁送下。此方名“鹤顶丹”。3、水肿,但大便尚通畅。用银朱半两、煅硫磺四两,共研细,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服三十丸。4、咽喉疼痛。用银朱、海螵蛸,等分为末,吹入喉中,涎流,痛止。5、火焰丹毒。用银朱调鸡蛋清涂搽。6、汤火伤。用银朱调菜油敷上。7、背疽。用银朱、白矾等分。煎汤温洗患处,再用桑柴火远远烘热。一天三次。8、鱼脐疔(按:疔初起,即呈长形,边缘带红色,中央带黑色。痛极者有救,不大痛者反而难救)。用水调银朱成丸,每服一丸,温酒送下。此方名“走马丹”。9、杨梅毒。用银朱、粉锡,等分为末。把纸卷成捻子,蘸油点燃,放在木桶中。令病人到桶边用鼻子吸取烧捻子放出的烟子。一天一次,七天可愈。又方:银朱二钱,孩儿茶一钱,龙桂香一钱,皂角子一钱,共研细,照上方作熏药用。又方:银朱、水银粉各一钱,黄蜡、菜油各一两,加热化开调药,摊在油纸上贴患处,疮痂自脱。10、筋骨疼痛。用银朱三钱、枯矾四钱,研细。裹入纸中做成三个捻子。每天早晨拿一个捻子蘸油熏肚脐,熏后蒙被而卧,汗出为好。11、顽疮久不收口。用银朱一钱、陈年石灰五分、松香五钱、香油一两,调匀,摊在纸上贴患处。12、血风臁疮。取黄蜡一两,熔化后,加银朱一两,搅匀,摊在纸上。先把臁疮刺孔,再把药纸贴牢。13、黄水湿疮。用银朱、盐梅,合捣敷上。14、癣疮。用银朱、牛骨髓、桐油,调搽。15、头上生虱。用银朱浸醋,每天梳头时带药入发。又一治法:纸包银朱,烧着,用碗盖住。烟结碗内成垢,以茶水洗下,倒入头发中,再把头发包起来。第二天,
详见百科词条:银朱 [ 最后修订于2009/1/12 18:50:09 共83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用到中药银朱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银朱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银朱 1 拼音
yín zhū
2 英文参考mercury sulphide
3 注解
银朱
释名 亦名猩红、紫粉霜。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贴在罐口的是丹砂,贴在罐内的是银珠。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1、小儿内钓(惊风,多啼)。用银朱半钱,乳香、煨蒜各一钱,共研细,捏成丸子,如粟米大。半岁儿五丸,薄荷汤送下。
2、痰气结胸。用银朱半两、明矾一两,同研细。置瓦盏中,下加微火熔化。刮取,搓成丸子,每服一钱,茶和姜汁送下。此方名“鹤顶丹”。
3、水肿,但大便尚通畅。用银朱半两、煅硫磺四两,共研细,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服三十丸。
4、咽喉疼痛。用银朱、海螵蛸,等分为末,吹入喉中,涎流,痛止。
5、火焰丹毒。用银朱调鸡蛋清涂搽。
6、汤火伤。用银朱调菜油敷上。
7、背疽。用银朱、白矾等分。煎汤温洗患处,再用桑柴火远远烘热。一天三次。
8、鱼脐疔(按:疔初起,即呈长形,边缘带红色,中央带黑色。痛极者有救,不大痛者反而难救)。用水调银朱成丸,每服一丸,温酒送下。此方名“走马丹”。
9、杨梅毒。用银朱、粉锡,等分为末。把纸卷成捻子,蘸油点燃,放在木桶中。令病人到桶边用鼻子吸取烧捻子放出的烟子。一天一次,七天可愈。又方:银朱二钱,孩儿茶一钱,龙桂香一钱,皂角子一钱,共研细,照上方作熏药用。又方:银朱、水银粉各一钱,黄蜡、菜油各一两,加热化开调药,摊在油纸上贴患处,疮痂自脱。
10、筋骨疼痛。用银朱三钱、枯矾四钱,研细。裹入纸中做成三个捻子。每天早晨拿一个捻子蘸油熏肚脐,熏后蒙被而卧,汗出为好。
11、顽疮久不收口。用银朱一钱、陈年石灰五分、松香五钱、香油一两,调匀,摊在纸上贴患处。
12、血风臁疮。取黄蜡一两,熔化后,加银朱一两,搅匀,摊在纸上。先把臁疮刺孔,再把药纸贴牢。
13、黄水湿疮。用银朱、盐梅,合捣敷上。
14、癣疮。用银朱、牛骨髓、桐油,调搽。
15、头上生虱。用银朱浸醋,每天梳头时带药入发。又一治法:纸包银朱,烧着,用碗盖住。烟结碗内成垢,以茶水洗下,倒入头发中,再把头发包起来。第二天,头虱尽死。
附方 银朱的功效,和水银粉大致相同:祛痰,破结,杀虫,治疮。
用到中药银朱的方剂 全指散ǐsǎn《仙拈集》卷四:组成:诃子(焙)、半夏、银朱。主治:拶伤手指。用法用量:蜜调搽。制备方法:上
油胭脂成:生猪板油(去筋膜)1两,黄占5钱,白占3钱,银朱5分,黄丹5分。主治:冬月手足开裂。用法用量:敷
代灸散音:dàijiǔsǎn处方:官粉1钱,雄黄1钱,银朱1钱,麝香2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瘰疬溃
银松散sǎn《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方名:银松散组成:银朱3g,松香9g,冰片6g。功效:解毒杀菌,消炎止
丹拼音:zǐyángdān处方:水银银朱生铅百草霜轻粉杭粉雄黄各等分麝香少许制法:上药研极细末。功能主
更多用到中药银朱的方剂用到中药银朱的中成药 肺热普清散
香50g铁棒锤(幼苗)10g诃子50g木香50g银朱50g甘草100g丛菔50g制法:以上十四味,除
九华膏九华膏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滑石粉、硼砂、川贝母、银朱、龙骨、冰片。具有消肿,止痛、生肌、收口的功效。
解毒消炎红药膏Gao标准编号:WS3B404198处方:银朱225g冰片105g乳香45g没药45g石膏(煅
长春烫伤膏Gao标准编号:WS3B379298处方:银朱100g冰片10g人发50g龙骨30g苦杏仁30
红花清肝十三味丸子、栀子、紫檀香、麝香、水牛角浓缩粉、人工牛黄、银朱、丁香、莲子。红花清肝十三味丸的功能主治:清肝热
更多用到中药银朱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银朱 《本草品汇精要》:[续集卷之一玉石部]银朱
有毒银朱主破积滞劫痰涎散结胸疗疥癣恶疮杀虫及虱功同粉霜(本草纲目)名猩红紫粉霜(李时珍云)昔人谓
《本草纲目》:[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银朱亦由此。集解时珍曰∶胡演《丹药秘诀》云∶升炼银朱,用石亭脂二斤,新锅内熔化,次下水银一斤,炒作青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痈、疽,粉之即合。)磁石(同忍冬、黄丹熬膏,贴溃疡。)银朱发背,同矾汤洗,以桑柴火炙之。)食盐(溃疡作痒,
《济世神验良方》:外科附录。如有鲜者,渣敷尤妙。又方铅粉三两血竭朱砂各一两银朱五钱乳汁调敷,外用猪腰子(竹刀切片)粘贴,待粘贴
《疡医大全》:[卷七]痈疽门膏药主方目录 1 拼音 2 《辨证施治》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羌活蒲蓝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羌活蒲蓝汤 1 拼音
qiāng huó pú lán tāng
2 《辨证施治》 21 方名羌活蒲蓝汤
22 组成羌活35钱,蒲公英5钱至1两,板蓝根5钱至1两。
23 主治感冒风热,咽喉肿痛。
24 羌活蒲蓝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古籍中的羌活蒲蓝汤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头部]头风伤目
右太阳穴效。产后风寒侵脑,头痛不可发汗,宜用四物汤,倍川芎加荆芥穗服之,其效缓。杨梅毒入脑髓,以致
《外科心法要诀》:[卷三头部]头风伤目右太阳穴效。产后风寒侵脑,头痛不可发汗,宜用四物汤倍川芎加荆芥穗服之,其效缓。杨梅毒入脑髓,以致头
《张氏医通》:[卷八七窍门上]目青出在气轮之内。故色变青蓝。瞳神必有大小之患。羌活除翳汤去麻黄、川椒、薄荷、荆芥。加升麻、川连、甘草
《广瘟疫论》:[卷末]诸方黄芩黄连人参桔红元参甘草桔梗柴胡薄荷连翘鼠粘子板蓝根马屁勃白僵蚕升麻白水煎。吴氏蒌贝养荣汤知母花粉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目]外障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杨梅痘的方剂 2 治疗杨梅痘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杨梅痘 1 拼音
yáng méi dòu
2 注解
杨梅痘 证名。梅毒病病程发展中之一种形如赤豆之证。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又名杨梅痘子。因其形状如赤豆,嵌于肉中,质甚硬而坚。证治参见杨梅疮等条。
治疗杨梅痘的方剂 外表汤天花粉3钱,木通1钱,泽泻2钱,柴胡2钱,黄芩2钱,生甘草2钱。主治:杨梅痘子。用法用量:水煎服。
杨梅鲜根拼音:yángméixiāngēn英文:概述:杨梅鲜根以杨梅鲜根、茶油为主要原料,用于治烫伤、烧伤。
二黄汤
甘草2钱。主治:《外科真诠》卷下方之二黄汤主治杨梅痘,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铁。用法用量:水煎
金蟾脱甲酒酒、捷验酒处方:好酒5斤,大虾蟆1只。功能主治:杨梅疮,不拘新久轻重;杨梅结毒,筋骨疼痛,诸药不效者
护从丸。烧酒打飞罗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预防杨梅疮传染。主用法用量:杨梅疮发疮时,令侍从人服之。
更多治疗杨梅痘的方剂治疗杨梅痘的中成药 水杨梅片
an标准编号:WS3B151993本品为水杨梅(花果)制成的片剂。制法:取水杨梅(花果)100
千紫红胶囊00g大红袍200g鉆地风200g紫地榆200g杨梅根200g制法:以上五味,加水浸渍30分钟后,煎
千紫红颗粒处方:大红袍200g紫地榆200g千里光200g杨梅根200g鉆地风200g制法:以上五味,加水浸渍
止泻利颗粒eli标准编号:WS3B209596处方:杨梅根400g鉆地风400g山楂400g金银花200
川贝枇杷露甲酸8钱8分,尼泊金6分,杏仁香精175ml,杨梅香精125ml。功效:清热宣肺,止咳化痰。主治
更多治疗杨梅痘的中成药古籍中的杨梅痘 《外科启玄》:[卷之八]杨梅痘子
杨梅痘子\p04a55a121bmp痘子者是毒瓦斯之微也。气体壮实。或感之轻也。宜用土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杨梅疮湿而生白泡。有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铁,名杨梅痘。有形如风豆作痒,名杨梅疹。有先起红晕后发斑点
《类证治裁》:[卷之八]梅疮结毒论治反外突,名翻花杨梅。形如赤豆嵌肉,坚硬如铁,名杨梅痘。其症多属厥阴阳明,而兼及他经,以相火寄于肝,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发无定处]杨梅疮而生白疱也。有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针,名杨梅痘;有形如风疹作痒,名杨梅疹;先起红晕,后发斑点
《外科启玄》:[卷之十二]杨梅疮部古籍中的银朱简介
本文2023-10-09 08:16: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