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卦·《周易》原文注解与鉴赏
坤卦 《周易》
(下坤上坤)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注释〕 坤:象征大地。牝(pìn)马:雌马。利牝马之贞:对于询问乘牝马出征或出行的占卜吉利。攸:所。迷:迷失方向。主:主人。朋:朋友,一说指古代钱币。安贞:了解是否安全的占卜。履:踩踏。直方:为人正直,品行方正。不习:不熟悉某事和某个环境。含:具有,但不急于表现。章:色彩,花纹,比喻卓越的品质和才能。括:收紧。囊:盛物的袋子。黄:**,在周朝代表尊贵、吉祥。裳:古代男性下身服装,多穿在外衣的里面,似裙。元吉:大吉。玄:青色。玄黄:青黄混合之色。用:通。用六:六根阴爻其数都为六,按照传统筮法,都要变为阳爻。永贞:有利于关于长期之事的占问。
(施忠连)
〔鉴赏〕 坤卦与乾卦成对立卦,由六根阴爻构成,象征大地。在《周易》中阴的概念表示对立面中次要的、被动的、承受的、被支配的、顺从的、温和的、柔弱的方面,因此坤卦的卦辞用牝马、即柔顺的雌马为隐喻,讲述处下之道。
坤卦卦象纯阴,显示了一种极柔弱的状态,所以卦辞说君子有所往,先迷失方向,然而最后终究有所归。卦辞中“后得主”之“主”可以理解为主人、人生的依靠、政治首领、事业上的领导者,也可解释为信仰、信念、精神上的归宿。《周易》并不认为阴阳的地位与强弱是固定不变的,其基本的理念是认为世界处于阴阳消长的过程之中。原来属于阴的事物不会永远处于柔弱的状态而没有任何希望,由于主客体、内外两方面各种条件的变化会造成强弱转化和阴阳易位,“先迷而后得主”就是这一过程的反映。《周易》全书处处扶阳抑阴,就是说使用一切手段来弘扬刚健的精神,以转弱为强,由阴变阳。坤卦的卦爻辞以隐喻的方法所解说的处下之道就是促进这种转化。
“初六”是说第一根阴爻,位于最下面,爻象以霜比拟。霜在古人看来是阴气所凝,其势犹微,但是预示着阴气将盛,严寒将至。因此爻辞说“履霜,坚冰至”,其文字虽极其简短,但力透纸背,读来顿感寒气逼人,阴冷彻骨。此五字突出了阴积微必著的思想,就是说处境、形势的恶化其始甚微,然而其后必将渐趋严重,最后甚至变得不可收拾。因此,处下之道首先要有一种特别敏锐的眼光和深沉的忧患意识,善于发现细微难辨的恶化征兆;其次要对严峻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有任何侥幸的心理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此方能沉着应对,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逐步改变力量的对比和自己的处境。
自第二根爻起,爻辞告诉人们处于下位和不利的情况之下应当怎样做才是最明智的。“六二”即第二根阴爻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根据传统的解释,所谓“直方”就是正直,方正,走正路,做事讲原则,不走歪门邪道。处于下位,没有权力和势力,有些人又急于要达到自己个人的目的,常常不择手段,无所不为,由此或是弄得身败名裂,或是一时得逞,但是因此邪念更多,做坏事的胆子更大,最终招致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人生处于困境之时尤其要记取《周易》的智慧,保持正直的品行,行为决不能苟且。
第三根阴爻的爻辞中的“含章”,易学家注释为含有文章。这里所谓的文章指美丽的色彩和花纹,比喻卓越的精神和才能。而第五条爻辞则用“黄裳”、即穿在里面的精美的服装来比喻君子内在的美德,同第三爻的意思是一样的。显然,改变劣势绝对不能依靠不正当的手段,然而平庸无能,一味地循规蹈矩也不能开辟新的局面。只有内在的卓异的品质、杰出的才能和非凡的精神力量方能转变强弱之势。只要自身努力,就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和培育。然而坤卦爻辞指出,处于下位和劣势之中人们即使磨炼出一定的才能也不能自鸣得意,沾沾自喜,更不能恃才傲物,自命不凡,如此才不至于过早地招致敌对势力的摧残,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第三爻有个“含”字,而第五爻中之“裳”字则指点人们在内里下工夫。
“六四”中的“括囊”是说要收紧袋口,犹言守口如瓶。这既是指保守秘密,不透露要紧的信息,防止被对手利用,又是为了避免失言,造成误解,伤害他人。古代哲人都鄙视巧言令色,反对夸夸其谈,孔子就曾提出过:“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又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他怕话说多了做不到。这些看法都可以视为对“括囊”一语的诠释。
与乾卦一样,坤卦也是按照物极必反的理念说明最后一根爻。“上六”是连续第六根阴爻,阴盛至顶点,意味着将有决战,所以爻辞说“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双方都会有损失,但是阴极返阳,新因素、新事物、新希望将会在斗争中萌发,阴阳消长将出现新格局,双方的力量对比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坤卦从让人不寒而栗的初爻爻辞开始,但是最后一根爻的爻辞却充满了鼓舞人心的战斗气息和不畏牺牲的英勇精神,中间的爻辞又多鼓励人们努力的言语。可见,坤卦中的处下之道不是要人们总是消极地顺从或保持无所作为的谨小慎微,它一方面要人们面对艰难、险恶的处境和形势时要谨慎小心,明智地应对;另一方面则是大力增强人的精神生命力,引导人们永远在完善自我和增强才干上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并且总是让人们对前途充满希望。《周易》是一部求成功之道的著作,坤卦的处下之道提供了求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精神和方法。
大过第二十八
题解
大过卦为异卦相叠(巽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巽,巽为风为木。上兑下巽,有泽水淹没木舟之象。兑、巽相叠,中间四爻为阳爻,“初”、“上”为阴爻,阳盛而阴柔,中壮而端弱,也兆示着折毁之象。喻指人君人臣行事大错,将有栋折梁摧之险。所以,卦名曰大过。阴阳两股势力的组合在动态过程中经常发生失衡现象:阳刚过度强大而阴柔相对薄弱,叫做“大过”;阴柔过度强大而阳刚相对薄弱,叫做“小过”。
大过卦形似一座大厦,中间四个阳爻是大厦的栋梁,上下两个阴爻是支撑栋梁的柱子。由于栋梁沉重,支柱薄弱,不堪重负,发生了“栋桡”的现象,也就是栋梁弯曲,整座大厦面临倾覆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扭转局面、稳定形势的唯一良策就是扶阴抑阳,拯弱兴衰,恢复阴阳之间的平衡,做到一个“中”字。
原文
大过:栋桡[1]。利有攸往,亨。
注释
[1]栋:屋正中最高的横梁。桡:弯曲。
译文
大过卦:屋梁在重压之下变得弯曲。有所往则必有利,通泰。
解析
将大过卦形当做一根木材来看,中间坚实(四个阳爻)、两端软弱(两个阴爻),用这种木材当做栋梁,便难以承受屋面的重压,以致中央向下弯曲。
原文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2]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注释
[2]巽:通“逊”,谦逊。
译文
《彖辞》说:大过,意思是大而过当。“屋梁在重压之下变得弯曲”,就是因为横梁中部太粗、两头太细,不堪负荷。本卦阳爻多、阴爻少,阳刚过盛。但是,九二、九五之爻分居下卦、上卦之中位,就像人得贞正之道,有谦逊而和悦的品德。秉此行事,“有所往则必有利”,所以又说“通泰”。大过卦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
解析
在动荡时期,不要采取鲁莽的行动,必须遵循正道,谨慎处事。
原文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3]无闷。
注释
[3]遁世:避世隐居。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巽为木。上兑下巽,泽水淹没木舟,这是大过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就应坚持自己的正道,不必畏惧别人的非议。即使避世隐居,也没什么苦闷的。
解析
生活于危机深重的大过时代,为了拨乱反正,力挽狂澜,就需要有超凡的才学,尤其需要有超凡的气势。君子观此卦象,应当树立坚忍不拔的人格意识,绝不畏惧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即使自己的言行遭到众人的排斥打击,也不会苦闷烦躁。
原文
初六:藉[4]用白茅,无咎。《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注释
[4]藉:铺垫。
译文
初六:祭祀时恭敬地用白茅垫着祭品,没有什么灾祸。《象辞》说:“祭祀时恭敬地用白茅垫着祭品”,是将柔软之物铺垫在下面。
解析
古人祭礼时,将装有供品的容器直接放在地下,下面铺着清洁白色的茅草,以示恭敬。初六属于阴柔,又在下卦巽即顺的最下方,所以极端柔顺。这一爻说明:在动荡时期,必须谦恭待人,甘居下位。
原文
九二:枯杨生稊[5],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6]也。
注释
[5]稊(tí):通“荑”,草木新生。
[6]相与:婚姻。
译文
九二:枯萎的杨树生出新的嫩芽,老大爷娶少女为妻,并没什么不吉利。《象辞》说:“夫老”、“妻少”,这是年龄不当的错误婚配。
解析
九二是这一卦四个阳爻最下方的一爻,正当阳刚盛大过度的开始。九二在上卦无应,与下面的初六接近,阴阳相吸,有亲近的可能。但九二是盛大过度的阳,这就如同老大爷讨得年轻的妻子,得以生子,所以没有什么不吉利。这一爻说明:要想在动荡的年代获得新生,就不能拘泥于常规,而应突破常规地选人、用人。
原文
九三:栋桡,凶。《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7]也。
注释
[7]辅:支撑。
译文
九三:房屋的栋梁受压而弯曲,这是凶险之象。《象辞》说:“房屋的栋梁受压而弯曲”之所以“凶险”,是因为栋曲则屋倾,无法支撑。
解析
九三属于刚爻在刚位,过度刚强,就像栋梁下弯,不久就有倒塌的危险。九三虽与上六阴阳相应,但由于九三刚强,过度自信。上六虽有心相辅,却不能化险为夷,因而凶险。这一爻说明:非常行动必然暗藏危机,不可过度自信,失去对自己有利的态势。
原文
九四:栋隆[8],吉。有它[9],吝。《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注释
[8]隆:挺直。
[9]它:意外之患。
译文
九四:屋梁高高隆起,吉利。如有意外之患,则不好应付。《象辞》说:“屋梁高高隆起”之所以“吉利”,是因为屋梁不弯曲则房屋不倾倒。
解析
九四属于阳刚,但在阴位,虽然大过卦阳刚盛大过度,而九四却刚柔兼备,就像栋梁高高隆起,能负担重荷,所以吉祥。不过,九四与初六阴阳相应,阴柔的初六前来辅助时,就会使本来刚柔的九四变得过于柔和,向下弯曲,以致不能承受外界的压力。这一爻说明:在采取非常行动时,需要各方助力,但切忌被小人利用。
原文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10],无咎无誉。《象》曰:“枯杨生华”,但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注释
[10]士夫:青年男子。
译文
九五:枯萎的杨树开了花,老妇人嫁给年轻人,这种事不好也不坏。《象辞》说:“枯萎的杨树开了花”,其花怎能长开不谢。“老妇人嫁给年轻人”,这种事总不大光彩。
解析
在非常时期,正义往往不能通过正常手段得到维护。为了伸张正义,我们有时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但由于这种做法往往违背了常规的原则,并不值得提倡。这一爻说明:尽管属于非常行动,如果手段不正当,也不值得称道。
原文
上六:过涉[11]灭顶,凶,无咎。《象》曰:“过涉”之“凶”,不可无咎也。
注释
[11]过:错,盲目。涉:徒步涉水。
译文
上六:在涨水时去渡河,水深过顶,虽遇凶险,但终归没有灾难。《象辞》说:“在涨水时去渡河”会招致“危险”,但事已至此,谴责亦属无益。
解析
上六是这一卦的终极,又是阴爻,软弱无力,却又想要有所作为。由于缺少自知之明,当然凶险。这就像渡河不知深浅,盲目前进,必然蒙受灭顶之灾。这一爻说明:在混乱年代,当违背大道的风气如潮水般汹涌而至时,我们理应勇敢抗争,即使遭遇不测也无怨无悔。
履第十
题解
履卦为异卦相叠(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天下泽,尊卑鲜明,从而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君民有别。这是封建礼节的重要体现,也是统治阶级强制执行的社会准绳。所以,卦名为履。履卦阐释实践理想、履行责任的原则,以“履虎尾”来象征,充满危机感,不可不戒惧。应以柔顺、和悦、中庸的态度,小心翼翼地去践履。坚定平素的志向,不为世俗诱惑,甘于寂寞,矢志追求。应知量力守分,不可逞强冒进。应知戒慎恐惧,学会以柔制刚。原则问题不可妥协,力求尽善尽美。
原文
履:履虎尾,不咥人[1],亨。
注释
[1]咥(dié):噬,咬。
译文
履卦:用脚踩老虎尾巴,老虎却不咬人,吉祥。
解析
人生之路充满艰辛和磨难,但千万不要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否则,就会因为自己的胆怯而丧失成功的良机。只要谨慎小心,终究会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原文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2],光明也。
注释
[2]疚:愧疚。
译文
《彖辞》说:履卦是指阴柔踩到阳刚,好比和颜悦色与刚正强健者相对。因此,卦象说:“用脚踩老虎尾巴,老虎却不咬人,吉祥。”卦象还显现:上卦为乾,乾为天,九五居乾卦中位,即天位,就像君王身居帝王之位而问心无愧,自然前途光明。
解析
有时候,不善于抓住机遇,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越是光明正大地面对机遇,就越容易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原文
《象》: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3]民志。
注释
[3]定:安定。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兑,为泽。上天下泽,尊卑鲜明,这是履卦之象。君子观此卦象,分清上下的职责,遵循礼仪,安定民心。
解析
为人处世要合乎礼节,才能避免矛盾的发生。只要谨慎小心,人生道路终将顺畅无阻。
原文
初九:素履[4],往[5]无咎。《象》曰:“素履”之往,独[6]行愿也。
注释
[4]素:白色无文采。履:行为。
[5]往:进入。
[6]独:特立独行,不随世俗。
译文
初九:以朴素坦率的态度处世,不会有风险。《象辞》说:“以朴素坦率的态度处世”,只是单单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解析
初九是阳爻,在最下位,象征有才能,却心甘情愿安于较低的地位。这是踏步前行的第一步,还不曾被富贵诱惑,仍然坚守自己的志向前进,所以不会有过失。这一爻说明:只要按照规律办事,就能避免祸患的发生。
原文
九二:履道[7]坦坦,幽人[8]贞吉。《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注释
[7]履道:施行道义。
[8]幽人:指隐居不仕者。
译文
九二:行道之人心怀坦荡,长期隐居的人吉祥如意。《象辞》说:“长期隐居的人吉祥如意”,是因为他们秉性中正,不被世俗所惑。
解析
隐居之人之所以会得到吉祥如意的卦象,是因为他们心怀坦荡。没有对欲望的无限追求,能有效地避免灾祸的产生。这一爻说明:减少对欲望的过分追求,就会获得平安幸福的生活。
原文
六三:眇能[9]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10]。《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注释
[9]眇(miǎo):目盲。能:通“而”。
[10]大君:国君。
译文
六三:目盲了却要视物,脚跛了却要走路。不知不觉踩着老虎的尾巴,终将被老虎所伤。这是凶险之事。武人纂夺国政,更是凶险之事。《象辞》说:“目盲了却要视物”,其眼力不足以辨物。“脚跛了却要走路”,其脚力不足以行路。“老虎伤人”的凶险,是由于六三爻居于阳位,所处位置不当。“武人纂夺国政”,这是以六三之位而行九五之志,必遭祸殃。
解析
六三属于阴爻阳位不正,离开下卦的中位,属于居位不当。阴爻本性柔弱,阳位性情刚暴。以这样一种性格尾随在刚强的乾后,必然非常危险。这一爻说明:做事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不量力而行只会徒劳无功。
原文
九四:履虎尾,愬愬[11],终吉。《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注释
[11]愬愬(sù):惧怕的样子。
译文
九四:已经踩着老虎尾巴了,惧怕警惕,最后还是吉祥的。《象辞》说:“惧怕警惕,最后还是吉祥的”,说明意愿终将得行。
解析
九四不在中位,阳爻阴位不正,尾随在九五之后,当然危险。前一爻的六三柔弱却要逞强,九四刚强却在柔位。强而有力,但态度柔顺,戒慎恐惧,自能避免伤害,当然吉祥。这一爻说明:处于危险境地时,尽管内心充满恐惧,也要坚强面对、谨慎处理。
原文
九五:夬[12]履,贞厉。《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注释
[12]夬(guài):决断。
译文
九五:大人的决断能够践履,占问要继续激励。《象辞》说:“大人的决断能够践履,占问要继续激励”,大人的地位中正而恰当。
解析
九五属于阳爻阳位,又处于至尊地位,刚强果决。下卦兑象征九五的部下,又和悦服从,唯命是听。这就造成九五的独断独行,肆无忌惮。这种作风,即使动机纯正,仍然十分危险。这一爻说明: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是极其危险的。
原文
上九:视履考祥[13],其旋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注释
[13]视履:行为谨慎。祥:通“详”。
译文
上九:行为谨慎,遇事周密而反复考虑,大吉大利。《象辞》说:“大吉大利”,是由于上九之爻居全卦之首,说明将有喜庆之事。
解析
上九已是履卦的最后阶段,是祸是福,须视实践结果而定。如果践履圆满,没有瑕疵,当然大吉大利。功成名就之时,要学会克制自己,不能过分陶醉于成功之中而迷失自我。这一爻说明:越是成功,越要不断地反省自己,争取创造新的辉煌。
益第四十二
题解
益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巽上)。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震,震为雷。风雷激荡,其势愈增。所以,卦名曰益。益是损的综卦,下震上巽,巽为风为顺,震为雷为动,风传雷声,雷助风力,风雷互增其势。本应是三阳在上、三阴在下而成“天地否”卦,现一阳移居初爻,有损上益下之象。卦中阳刚与阴柔两两相应,六二与九五各得中正,故“利有攸往,利涉大川”。贞得此卦,吉在其中,不言而喻。又上卦巽是风、木,下卦震是动,被风吹动的木,象征船。因此,用有利于涉水渡河来比拟,暗示可以冒险犯难。此卦的爻辞是以周王朝内部的权力分配来设计的。据史料记载,武王病死后,成王年少,由周公摄政,代管国事。成王遵武王之遗愿,在殷地营建洛邑。洛邑建成后,成王来到洛邑并举行盛大的庆祝大会,周公要还政于成王,成王将回镐京登基,命周公仍留守洛邑治理国家大事。
原文
益[1]: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注释
[1]益:卦名。本义是指增益。
译文
益卦:利于有所往,利于涉水渡河。
解析
此爻是说作为获益的益卦,它利于前去办事,也利于建立和扩充政权。强调要施行恩惠给百姓,因为这对双方都极为有利。
原文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2]。自上下下[3],其道大光[4]。“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5]。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注释
[2]说:通“悦”。无疆:无边。
[3]下下:深入民间。
[4]光:通“广”。
[5]无方:不分种类,不分地域,一视同仁。
译文
《彖辞》说:益,就是指减轻赋役,纾解民困,这样老百姓就会欢喜无边。君王谦卑,深入民间,体察民意,他的道义就广庇四方。益卦辞说“利于有所往”,是因为九五、六二分别居于上卦下卦中位,就像君臣百姓各守其道,所以吉庆安宁。卦辞又说“利于涉水渡河”,是因为益卦的上卦为巽,巽为木,下卦为震,震义为动,这一卦象表示刳木为舟,浮水而行,平安顺利。巽义为谦逊,敢于作为而心怀谦逊,其事业必定与时俱进,不可 。上天泽润万物,大地生育万物,天地对于万物一视同仁,泽惠无边。天地对于万物,君王对于百姓,施恩布惠的主要原则是:贵在及时,要在应急。
解析
君王给予百姓恩惠必须及时,这样才能消除百姓的痛苦。这一爻说明:君王和百姓都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君王要施恩于百姓,百姓要效忠于君王,天下就会太平。
原文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6],有过则改。
注释
[6]迁:跟从。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震,震为雷。风雷激荡,是益卦之象。君子观此卦象,敬畏于风雷的威力,从而见善则从之、有过则改之。
解析
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见到善的就向善迁移,发现过失就及时改正。只有这样处理,才能真正受益。
原文
初九:利用为大作[7],元吉无咎。《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8]也。
注释
[7]用:于。大作:大兴土木。
[8]厚事:厚通“后”,拖延工程进度。
译文
初九:利于大兴土木,大吉大利,并无灾祸。《象辞》说:“大吉大利,并无灾祸”,是因为百姓努力工作,加快了工程进度。
解析
初九在最下位,本来不能有所作为。但现在正当上损下益的时候,由于在上者的施予,使初九增益,会有回报,可以担当大事。但如“象辞”所说,在最下位的人民本来不能胜任大事,必须以“元吉”为先决条件。换句话说,大事必须绝对是善事,才不会有过错。这一爻说明:只有施予,才能得到百姓支持,共创伟大的事业。
原文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9]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注释
[9]弗:不。
译文
六二:有人赐予价值十朋的大龟,不可拒违其命。卜问得到长久的吉兆。君王祭祀天帝,吉利。《象辞》说:“有人赐予”我们宝龟,说明这大宝龟是从外面送来的。
解析
“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在损卦六五的爻辞中,也有同样的句子。损卦倒过来,成为益卦。所以,益卦的六二相当于损卦的六五,但受益的在下位。六二柔顺、虚心、中正,与九五相应。不过,六二属于柔爻柔位,过于柔弱。必须永远坚守正道,才会吉祥。古代君王祭祀天帝时,须先行占卜。如果得到这一爻,举行祭天的大典就会是吉祥的。这一爻说明:柔顺、谦虚、中正,必然得到助益。
原文
六三:益之用凶事[10],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注释
[10]凶事:丧事,此处指武王逝世。
译文
六三:因为武王逝世,增加祭祀鬼神的祭物,没有灾祸。武庚乘国丧作乱,周公发兵征讨,大获胜仗,抓获俘虏。有孚信于中以行,可以执用桓圭向周公报告,从而举行祭祀。《象辞》说:“因为有丧事”,便增加祭祀鬼神的祭物,这符合自然之理。
解析
六三在下卦的最上位,与上卦邻接;下卦震是动。所以,六三自动前往,向六四请求援助。对君子来说,乞求别人是可耻的行为。但当发生凶险事故时,则是例外,不是过失。但这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行为必须符合中庸之道;第二,在向王公报告时,须带着圭当作礼物。“圭”用玉制成,方正有棱角,以象征诚信。在发生凶险事故时,可以向他人求援,但不可违背中庸之道,而且要诚实不欺。这一爻说明:诚实的求助并不违背基本的原则。
原文
六四:中行[11]告公从,利用为依[12]迁国。《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注释
[11]中行:仲衍,又称微仲。
[12]依:殷。
译文
六四:仲衍向周公报告处理殷室遗民之事,周公听从了,顺利地将殷商遗民分封给各封国。《象辞》说:“周公听从了”,说明君臣关系更加和谐。
解析
这一爻辞与前六三的爻辞意义连贯,“公”指六四,前来求告的是六三。当否卦变为益卦时,自己损失一个阳,增益下卦“初”的,就是六四。所以,求告这一损己利人的王公就会听从。前一爻,六三是将凶事告诉邻国。实际上,并不限于凶事。如有吉事时,也会告诉邻国,相互赠送贺礼,获得增益。不过,必须以履行中庸的原则为条件。可惜,六四不在中位,因而特别予以强调。迁移国都,以获得强大友善的邻国庇护,当然是有利的。“象辞”说:这是因为王公素有损己利人的志向。这一爻说明:中庸是获得助益的必要条件。
原文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13],元吉。有孚惠我德。《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注释
[13]惠心勿问:安抚俘虏,不追究其罪责。
译文
九五:捕获了很多俘虏,安抚他们,不必追究,大吉大利。这些俘虏将感戴我的恩德。《象辞》说:“捕获了很多俘虏,安抚他们”,不要追究他们的责任。“感戴我的恩德”,可以笼络人心。
解析
九五在中央君位,阳爻阳位,因而刚毅中正;在下卦,又有同样中正的六二相应。所以,有力量,也有诚意,对百姓布施恩惠,用不着问卜,就知道这是非常吉祥的。这样一来,百姓必然诚心诚意地回报,使自己也有许多收获。“象辞”说:这样就可以大展抱负了。这一爻说明:应懂得“施即受”的道理。
原文
上九:莫[14]益之,或击之。立心无恒,凶。《象》曰:“莫益之”,偏[15]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注释
[14]莫:没有人。
[15]偏:通“遍”,周遍。
译文
上九:没有人帮助他,还有人攻击他。立志不坚定,就要坏事。《象辞》说:“没有人帮助他”,这是周遍之辞。“还有人攻击他”,说明这攻击来自外部。
解析
上九属于阳刚,已经到达益卦的极点,贪得无厌,要求他人奉献,没有人再理睬;甚至引起愤怒,加以攻击。正如《论语》中所说的:“行为只放纵在利益上,就会招致许多怨恨。”更何况,只看重利益,意志必然摇摆不定,当然凶险。“系辞传”说:“在危险时采取行动,人民不会参与;在疑惧中说话,人民不会响应;彼此意志不能沟通而有所要求,人民不会给予支持;不给予支持,伤害就要来临了。”“象辞”说:没有人给予协助,是因为上九所说的都是片面说辞。甚至有人攻击,是说攻击将来自意料不到的场所。这一爻说明:不可贪得无厌。
序卦
题解
《序卦》是《易传》中说明“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篇名,属于《十翼》之一。《序卦》明确提出:“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此外,又强调提出:“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未济”是“六十四卦”的最后一卦,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序卦》还提出了“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已益”等理念,阐释了事物向反面转化的深刻道理。
原文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生[1]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2]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3]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4],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5],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6],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7]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8]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9],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10]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11],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12]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13]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14]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15]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16]者,丽也。
注释
[1]生:产生。
[2]受:继,承继。
[3]稚:幼稚。
[4]讼:争讼。
[5]比:亲附。
[6]礼:礼仪。
[7]泰:亨通。
[8]归:归顺。
[9]盈:满盈。
[10]蛊:事端。
[11]大:盛大。
[12]嗑,相合。
[13]饰:文饰。
[14]妄:妄行。
[15]颐:养育。
[16]离:依附。
译文
有了天地,然后万物产生了。充满天地之间的只有万物,故《乾卦》、《坤卦》后继之以《屯卦》。屯,盈满。屯,万物开始生长。万物生长必然蒙昧幼小,所以,继之以《蒙卦》。蒙,蒙昧,是指万物幼稚。万物幼稚不可不养育。所以,继之以《需卦》。需,饮食之道。饮食必会发生争讼,所以继之以《讼卦》。争讼必会将众人激起,所以继之以《师卦》。师,聚众。众必有所亲附,所以继之以《比卦》。比,亲附。亲附必会有蓄养,所以继之以《小畜卦》。物既积蓄,众人温饱,然后礼仪产生,所以继之以《履卦》。履礼而泰和,然后民安。所以,继之以《泰卦》。万物不会永远亨通,所以继之以《否卦》。万物不会永远闭塞,所以继之以《同人卦》。与人同志,万物归顺,所以继之以《大有卦》。拥有大而不可满盈,所以接着是《谦卦》。有伟大的成就而又能谦虚的人必定能够和乐,所以接着是《豫卦》。安逸豫乐的人必定有事随着而来,所以接着是《随卦》。以喜悦追随人的人必定会有事,所以接着是《蛊卦》。蛊的意思是事情多。事端经治后,功业可以盛大。所以,继之以《临卦》。临,盛大,物盛大然后才能仰观。所以,继之以《观卦》。可仰观必有所合,所以继之以《噬嗑卦》。万物不可以只合而已,所以继之以《贲卦》。致力于文饰然后亨通则会穷尽,所以继之以《剥卦》。剥,剥落。万物不会永远极尽剥落。上穷尽必复返于下,所以继之以《复卦》。回复了以后就不会虚妄了,所以接着是《无妄卦》。有了不虚妄的精神,然后可以存蓄很多,所以接着是《大畜卦》。万物有了积蓄,然后可以养育。所以,继之以《颐卦》。不养育则不可有所作为,所以继之以《大过卦》。万物不会永久过极,所以继之以《坎卦》。坎,陷险。陷险必定要有所依附,所以继之以《离卦》。
解析
开篇以天地索引,道出万物始生,以乾坤(天地)二者衍生物卦。其抽出“六十四卦”中的《屯卦》,意说万物荟萃之象。继而以《屯卦》反向之《蒙卦》,续说物初始生的性态。这样一来,宇宙天体的朴素唯物观理念就彰显了。
原文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17]。夫妇之道[18],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终[19]遁,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20],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21]于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22],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23]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24],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25],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26],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27]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28],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29],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30]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31]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注释
[17]有所错:有所区分。错:错落,差别。
[18]夫妇之道:夫妇阴阳交感。
[19]终:终久。
[20]终壮:长久隐退。
[21]反:返回。
[22]难:险难。
[23]缓:缓慢。
[24]遇:交遇。
[25]聚:聚会。
[26]困:陷入困境。
[27]莫若:莫过于。
[28]归:归宿。
[29]容:容身。
[30]散:涣散。
[31]信:诚信。
译文
天地生成,万物衍生。万物之灵,脱颖而出。物呈阴阳,人分男女。人类繁衍,在于夫妇。于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长幼辈分,上下序位就确立了。位序既成,天道、物道、人道,以礼仪有所区别。夫妇阴阳交感,人类得以衍发。其道不可不久,它将与天地同在。《恒卦》阐述的正是这个道理。所谓“恒”,即是指天长地久。万物不可以长久居于一个地方,所以继之以《遁卦》。“遁”是隐退的意思。万物不可以终久地退藏,所以接着是《大壮卦》。万物不可以长久盛壮,所以继之以《晋卦》。晋,上进。上进必遭伤害,所以继之以《明夷卦》。夷即伤。在外遭受伤害,必返回家内。所以,继之以《家人卦》。家道穷困必定会发生乖异,所以继之以《睽卦》。睽,乖异。乖异必定带来险难,所以继之以《蹇卦》。蹇,险难。万物不可以始终有险难,所以继之以《解卦》。解,缓解。解难脱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中必有所失。《损卦》解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损者去,益者来。因祸得福的道理,正是《损卦》与《益卦》阐述的精髓。不断增益充盈必会决去,所以继之以《夬卦》。夬,决去。决去必定有所交遇,所以继之以《姤卦》。姤,交遇。万物相遇之后而相聚会,所以继之以《萃卦》。萃,聚会。聚会之后共同上进叫做升,所以继之以《升卦》。进升不停,必定陷入困境。所以,继之以《困卦》。穷困于上,必定会返于下。所以,继之以《井卦》。井水之道不可不变革,所以继之以《革卦》。变革诸物莫过于鼎器,所以继之以《鼎卦》。主管鼎器的人莫过于长子,所以继之以《震卦》。震,动。事物不可能永久运动,使它暂时停止,所以继之以《艮卦》。艮,止。事物不可能永久停止,所以继之以《渐卦》。渐,渐进。渐进要有所归宿,所以继之以《归妹卦》。能得到归宿的必定盛大,所以继之以《丰卦》。丰,盛大。盛大穷极必定会失其居所,所以继之以《旅卦》。旅行而无处容身,所以继之以《巽卦》。巽,入。入而后安定欢悦,因而以《兑卦》来接续。兑就是喜悦。喜悦之后就会涣散,所以继之以《涣卦》。涣,离散。万物不可以长久离散,所以继之以《节卦》。能节制而又有诚信,所以继之以《中孚卦》。有诚信必然行动,所以继之以《小过卦》。有超越事物能力者必能成功,所以继之以《既济卦》。事物永远不穷尽,所以继之以《未济卦》。“六十四卦”在《未济卦》中结束。
解析
下经以《咸卦》开释,咸者,感也。天地万物,均在阴阳二气的交感中,繁衍生息。宇宙世界之所以能有序运行,就在于各遵位序。天人共性,男女、夫妇、父子、君臣,各种礼仪演绎着万千人事。这其中彰显定数,但也论及变数的成因。
坤卦·《周易》原文注解与鉴赏
本文2023-10-09 08:39: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2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