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拍摄的圆明园365张珍贵老照片公布,何以从万园之园到废墟?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1882年拍摄的圆明园365张珍贵老照片公布,何以从万园之园到废墟?,第1张

圆明园曾在早年间遭到英法联军的焚毁,此后的圆明园渐渐地变为一片废墟,失去了昔日之辉煌。自建立以来,圆明园便经历了从万园之园到遗址再到废墟,从皇家园林到老百姓居住的村落再到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这些变化之前并没有很多文字记载。 圆明园辉煌的落败是不少国人内心的一块疤,从万园之园到一片狼藉的废墟,它昭告着曾经的中国受到了多少的侵害却无力反抗的历史,好在今时今日的我们终于站了起来。

据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李向阳介绍,在圆明园罹难后的一百年间,非常幸运的遇到了不少的摄影师,他们携带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照相设备对遗址进行拍摄,包括中国香港摄影师赖阿芳、德国摄影师奥尔末、法国人谢满禄、瑞典人喜仁龙等人,这些早期影像也成为了圆明园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此次365张珍贵的老照片在圆明园举行了一场生动的发布会,这些昔日的圆明园旧照大多数都是首次面向公众展示。这些照片对于复原圆明园昔日的光景有着非常作用的参考价值,是弥足珍贵的历史宝物。

在此次的照片发布会上,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刘阳向圆明园管理处捐赠正觉寺文殊亭文殊菩萨全身像电子版老照片一张,由圆明园档案馆收藏。文殊菩萨全身像是出自法国摄影师谢满禄之手。据悉,是目前已知拍摄过圆明园木构建筑在被彻底破坏前遗存照片最多的一位摄影师。发布会还首次公布了谢满禄拍摄的圆明园木构建筑未被彻底摧毁前的照片,这些木构建筑包括圆明园顺木天、北远山村、鱼跃鸢飞、舍卫城、濂溪乐处、汇芳书院(断桥残雪石桥)、鸿慈永祜、魁星楼,长春园宫门、海岳开襟、法慧寺多宝琉璃塔等建筑群,这些巧夺天工的建筑堪称世界闻名的景象,可惜却被英法联军无情摧毁。这些老照片清楚地呈现了这些建筑都还未被彻底破坏之前的盛世景象,打破了以往圆明园的中式建筑仅停留在文献记载或是画作中的呈现方式,让人可以一睹皇家园林曾有的辉煌气派。

 这些老照片能被收集起来并再次回到圆明园展示,其中的曲折漫长引人深思。我们应该敬重历史,也要勿忘国耻,抱着振兴中华的理念继续前进。

导语

小秦淮河整治在即,记者昨从市城建档案馆找到几张小秦淮河的老照片,其中最早的为上世纪50年代初疏浚小秦淮河的照片,其余则为七八十年代的留存照片。这些照片年代虽不算久远,但对小秦淮河在城市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也可见一二。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水利、文史专家还从古文中的记载对小秦淮河的变迁作了解读,令人耳目一新。

桥梁名胜丰富“扬州城,十二门,四水关,六吊桥”

“小秦淮河原来是扬州新、旧城之间的一条夹河。如今是扬州城内南北向的一条排水河道。”市水利专家徐炳顺介绍,这条河北起北水关接北城河,南至龙头关接古运河,全长198公里。

“明嘉靖二十四年后,扬州增筑新城,小秦淮河开始繁荣起来。”徐炳顺介绍,小秦淮河及两岸街区,曾是清代扬州最繁华的地段,它是明清两代古城兴衰的见证。当时的小秦淮河犹如一条玉带,串起大东门桥、务本桥、三元路桥、萃园桥、小虹桥、新桥、公园桥、小东门桥、如意桥等十多座桥梁,也连接着两岸董子祠、基督堂、惜余春茶社、教场、富春茶社、大舞台、珍园等或存或湮的名胜。

徐炳顺表示,小秦淮河的由来现已难稽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明代就已出现。明代歌谣云:“扬州城,十二门,四水关,六吊桥”,其中有两座吊桥就是东城墙下的大东门和小东门。“小秦淮河就是大东门和小东门外的护城河。”徐炳顺说。

明时风景宜人“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

“清顺治年间,诗人冒辟疆客居扬州小东门外,著《小秦淮曲》,说小秦淮‘三十年前景最佳’。所指的便是明末时期,说明小秦淮河在明朝后期就已风景宜人,画船如梭了。”我市文化学者傅桂明考证说。

傅桂明介绍,“小秦淮”名初见于清初王士祯所撰《红桥游记》,其中云:“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再见于胡善麐所著《小秦淮赋》,文中说:“扬州城西而北,有虹桥焉,天下艳称之。其水号‘小秦淮’,盖与金陵相较,而逊焉者也。”胡善麐虽已交待“小秦淮”一名的由来,但未指明“小秦淮”源流所在。而赵之璧在《平山堂图志》中云:“小秦淮为旧城小东门外夹河”。指出小秦淮河的源流。

正如南京的秦淮河一样,明代开始,小秦淮河一带就聚集着众多秦楼楚馆,而每户的后门均有码头通向小秦淮河,河边停泊着画舫,曾经繁华一时。后来清军入关,两岸逐渐萧条了。

清时一度繁华“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经过清朝初期的稳定发展,加上交通便利和盐业兴盛,扬州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恢复。到了乾隆中期,小秦淮河两岸成了“人间天堂”。《小秦淮赋》中说:沿河十里之区,水抱高城,官柳连堤,两岸有别馆,有名园,有杰阁,有华堂,有广榭,有孤亭,有绀宇,有琳宫,有酒肆,有茶馆,有寺院,有宝塔,有风中铃语,也有暮鼓晨钟,还有路畔酒垆,桥边茶灶。

傅桂明介绍,当时扬州城中男女出游,往往从小东门上船,乘画舫出水关,一边欣赏两岸风光,一边聆听船娘歌声。郑板桥说的“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描写的正是这种景象。“而至清道光、咸丰以后,随着盐业衰败,加之战事频繁,小秦淮河两岸楼台陆续颓毁,花木凋零,河道淤塞,画舫也日渐稀少。”

解放前,小秦淮河由于年久失修,无人管理,河道垃圾成堆,河水严重污染。徐炳顺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扬州对小秦淮河进行综合整治,彻底疏浚从龙头关到北水关的河道,拆除了两岸违章建筑,同时修复河道两侧驳岸护坡,新建仿石水泥栏杆,进行灯光亮化,植以垂柳、桃树等花草树木,建设亭台码头等风景小品,使小秦淮河畔旧貌变新颜,成为扬州城内不可多得的一条景观河。”

通讯员徐敏记者姜涛

扬州(4)秦淮河(1)秦淮(1)

如果是官方行为去找宣传部,以及建设局、规划局、城管局等和城市路面相关单位的宣传科、资料室等科室。

如果是个人行为,可以上上述部门的网站翻翻,剩下的只能从网上找了。库都是收费使用的。

另外,不妨在本地的贴吧、论坛发求助帖试试,会有意外收获。高人永远在民间……可以直接在人民网历史板块上看啊。

1882年拍摄的圆明园365张珍贵老照片公布,何以从万园之园到废墟?

圆明园曾在早年间遭到英法联军的焚毁,此后的圆明园渐渐地变为一片废墟,失去了昔日之辉煌。自建立以来,圆明园便经历了从万园之园到遗址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