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大师杨救贫生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4收藏

风水大师杨救贫生平?,第1张

杨筠松,解放前宁都县许多堪舆师尊之为一脉相承的第十六代祖师爷,说他是山东窦州府人。据民国二十年五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戴:“窦州……故治在今广东信宜县南二里教场左。”据《宁都直隶州志·方伎志》[iv]载:“杨益,字筠松,窦州人,官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益窃秘书中禁术,与仆都监自长安奔虔化怀德乡(今宁都黄陂)。爱其山水,遂居焉。以其术授曾文辿、刘广东(一说刘江东),世称救贫仙人。卒葬雩都(今于都)寒信峡药口坝,今呼为杨公坝。著有《青囊经》、《疑龙》、《撼龙》、《穴法》、《倒杖》诸书传世(见《辛酉志》、《赣郡志》、《通志》)”。又据《早期客家摇篮——宁都》[v]:“杨筠松,生于唐大和八年(834年),自幼聪颖,喜观天象,才华过人,中大中庚辰(860年)进士。殁于天复三年(903年)……”杨筠松到宁都后,立即深入民间,为群众建房、筑坟寻找“风水宝地”,忙个不停。他平易近人,每到一处,渴了有茶水,饥了有饭饱。据《宁都直隶州志·杂志》第981页载,杨筠松客游瑞金县南冈村,因饿,向主人要饭。适屋内坐客满席,主妇端椅请杨坐在屋外吃饭,饱后离去。迨主夫得知,急忙追去。追到,恳请为择屋址。杨说:“无庸!汝归视吾坐椅未动,即于其地造门,当生子为郎官。”遵照他的话办,果然应验。到清道光四年(1824年)修志时,郎官第房屋早已倒塌,独有大门还在。此事虽夸耀杨预见性强,带神秘色彩,却也说明杨所到之处都能受到群众接待。像这样的事例很多。他素质聪敏,好学强记。治业施术,注重形势。如初到宁都,即为弃官归隐的鄂州(今武昌)刺史廖銮选择隐居地,一到中坝(今黄陂),拍手称好。黄陂河自西向东流去,到了中坝顶上,分出一条小溪与主干平行,流经约15公里处汇合。双溪夹住中坝,杨称之为“船形”。确实很像一条乘风破浪的航船。杨与仆都监都在此隐居。黄陂早已发达,成为宁都县一大巨镇。他遇事深究,观察细致。小物体如见河中一石,高过水面一丈多,上大下小,中间弯曲,名之为璜。其徒廖三传说:“溪中有璜,此即璜溪”。自此,宁都黄陂村名,由中坝改璜溪,沿用千年,解放后才改名黄陂。大物体如黄陂村后西北处有一山,杨考问廖三传:“此山像什么?”三传答道:“像牛”。杨问:“公牛还是母牛?”三传道:“像公牛。”杨故意说:“我看突而伏,像是母牛。”三传争辩地说:“常聆师父教诲,昂藏臃肿者阳象也。观此正如师言,故敢确认为雄牛”。杨说:“好!速回家取镐来”。取来镐,杨指定位置,命三传挖土,果然在山麓挖出二颗椭园形的白石,状如双肾(睾丸),俗称“牛卵袋”。杨哈哈大笑,夸三传已能观形察龙。此后,更耐心细致地授三传察物原理。今二白石仍在,明代已被列为“中坝八景”之一,名为“白石仙踪”。“仙踪”,含意为救贫仙人发现的胜迹(见《赣南客家》2003年总第七期第44页邓文钦撰《杨救贫三考廖三传》)。由于杨筠松治业注重形势,故被后人称其业为“形势派、峦体派”。他为客家人相宅址,特别注意选择山环水绕,背山面水、阳光充足、生机勃勃的“风水宝地”。并以此谆谆教诲其徒遵照施行。他还处处为贫民百姓造福,除择吉地造宅外,还有如传说中的“移山霸水口”、“移山烧石灰”、“掘热水净身洗物”等。因此,客家人尊称他为“救贫仙人”。

自然山水好风水 天地乾坤良云天;横批:风生水起 ,据杨筠松国师记载,大门张贴此对联风水好。 据史书记载,廖、曾两姓都从宁都徙居兴国三僚,“盖两家冢宅,皆筠松所卜而贻之谶云”。(明·嘉靖董天锡编撰《赣州府志·人物志》)。可能是因为这一缘故,三僚人非常愿意跟外人介绍杨救贫为三僚卜地开基的传说。据说曾文辿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也是三僚曾氏的开基祖先,自从在黄禅寺偶遇杨救贫之后,便与杨救贫云游天下,但是曾文辿一直都想寻找一块吉壤,世代定居下来。在宁都的赖村,曾文辿希望在那里安家,在他看来,那里的风水可以出大官,杨救贫说那里的山是秃头山,只会出大盗。后来在雩都的平头寨,曾文辿说这里是“五虎下山,狮象把水口”,将来子孙肯定兴旺发达,谁料杨救贫又说他看错了,这是“五鼠下山,猫儿把水口”。曾文辿发现三僚的风水不错,子孙可以世代为官,于是告诉杨救贫,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好地方。杨救贫来到三僚一看,果然是一块肥沃的盆地,山水环绕,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在遥远的盆地边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树底下卧着一块圆形的巨石。但是,在这位风水大师的眼里,看到的却是一块适宜风水先生世代居住的地方,整个盆地就是一个硕大的罗盘,盆地中间的长条形石峰酷似罗盘的指针,而松树和巨石则是风水先生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包裹。他说,住在这里,子孙后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原来杨救贫担心死后风水成为绝学,希望徒弟们能够世代继承他的风水地理学问。杨救贫和他的两个弟子(曾文辿和廖姓开基祖先廖瑀)一起,在盆地中间搭起茅棚住了下来,一人一座茅棚,茅棚为“寮”,故称“三寮”(如今为“三僚”)。曾文辿将全家迁往三僚村定居时,杨救贫特地为他择址定向,并作了一份地钳记流传至今:“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畔好山峦;甲上罗经山顶起,西北帘幕应;南方天马水流东,仙客朝拜中;出土蜈蚣艮寅向,十代年中官职旺;今卜此地为尔居,代代拜皇都;初代钱粮不兴大,只因丑戌相刑害;中年富贵发如雷,甲木水栽培;兔马生人多富贵,犬子居翰位;今钳此记付文辿,三十八代官职显”。明清以来,曾氏后裔人文蔚起,出了许多人才。据说海外的风水考察团来到三僚,都会拿着这份地钳记,寻找其中的“天马水”、“出土蜈蚣”、“罗经山”和“甲木水”。

四局水法及高压

四大局乃木火金水四局。如死帝旺向水出本库虽通窍,生冠过前会旺衰通本库正房房兴旺,切忌下砂高。倘若下砂高丁财亦薄,休囚,二子平三子必败大福悠。二十四山高压宅墓主绝房份,如壬山甲高克长子戌高次子绝辰高三子败。无论水口合局而且分金坐度怎么好,如有此高峰必绝。 杨救贫一生致力于风水之术,扶危济困,晚年却不幸为政客所害。在他所处的时代,唐帝国已经衰微,诸侯称霸。统辖虔州(今江西赣州)的诸侯是卢光稠,他早有独霸天下的野心,于是自立为王,号称卢王。卢光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便请杨救贫为其卜天子地,卜得后,将其母改葬。在答谢杨救贫的宴席上,卢光稠问杨救贫还有天子地否?杨救贫答道: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卢光稠不愿别人也得到天子地,与他争夺天下,于是在酒里下毒。杨救贫察觉后,立刻带着徒弟回家,可惜船到雩都药口坝,便毒性发作,杨救贫问弟子曾文辿此处何地,曾文辿说是药口,杨救贫叹道:药到口死矣!仇不可不报也。临死之前告诉曾文辿游说卢光稠在赣州磨车湾安装水碓,十字路口开凿一口水井,则世世代代为天子矣。曾文辿不解,询问其中的奥妙。杨救贫解释道,磨车湾安碓,单打卢王背,十字路口开井,卢王自缢颈。在不同的位置上安碓凿井,在风水上破了赣州的“天子气”,制煞了卢光稠。后来卢光稠果真背长痈疽,疼痛难忍,自缢身亡。

风水赣州 殚洽其人

——访赣州著名风水文化学者刘诗芸

《商务·旅游》记者 何海涛 杨和平

仲秋八月,天气初凉。我们来到了中国风水文化的发祥地——江西省赣州市。

赣州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街巷整洁光鲜,道旁花草葳蕤,树木葱笼;的士司机举止礼貌,路人答话和气;赣州方言甜脆谦婉、呢喃动听。初入赣州,即感受到被风水文化熏陶过的赣州人的文明气息。

我们登上了赣龙大酒店的顶层,如约来到“赣州杨救贫风水文化研究中心”的写字楼,采访赣州著名风水大师刘诗芸先生。握手寒暄之中,我们即感到刘先生气度不俗,举止端方。略显富态但很健朗的身躯,红润的气色,有点上翘的宽厚的口唇棱角,透露出学理深邃、沉稳刚毅的性格。环顾楼里,虽然古桌旧椅,没有豪华装饰招摇,但却书橱满载,书稿叠垒,窗明几净,茶具雅洁,硕大的风水罗盘和教学黑板端放墙边。眺望窗外,视野开阔。城外三江环抱,波光如练。远处峰峦苍翠,黛色连天。城区及周围山水景致在秋天的斜阳里越显淡雅秀美。登斯楼,景情悠悠,神怡体舒,悟灵顿生。

刘先生说,赣州历史悠久,山川秀丽,物产丰富,人文荟萃。古为百越之地。汉代即始建县制,历代在此设置过郡、州、路、道、府治。南北朝时设城,宋高宗时定名为赣州。赣州是宋明理学和风水文化的发祥地。赣州为历史文化名城并非自我标榜。我们翻阅了他收藏的历代豪杰、名人志士,英雄豪杰,如苏轼、孟浩然、黄庭坚、辛弃疾、朱熹、文天祥、王阳明、蒋经国等在赣州留下的咏志吟景的诗词歌赋、轶文的集本。

刘先生介绍说,风水一词,最早源于东晋郭璞《葬书》。其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浅深得乘,风水自成。”明代乔项《风水辨》亦云:“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土色之坚厚。冲冒四面之风,所谓地风者也。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夫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曲屈而弯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综合诸说,“风水”可表述为: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对地质、地貌等各类建筑环境因素与吉凶的关系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种种禁忌的总概括。

赣州之所以成为风水文化的发祥地,成因颇多。一是晋室东渡和安史之乱后,直到清代。中原人士大批南迁,知识分子将精神文明带来南方。赣州成为南迁后的所谓客家人的聚居地。此地多山多水,风土温润、物产丰饶、经济发达。相对于兵祸战乱的北方,南方比较安和宁静。南迁先民,为避凶趋吉,祈求平安福佑,“仓禀足而知礼义”。故风水之俗在赣州地域随之兴盛;二是宋代以后,宋明理学、阳明心学在此地影响颇深,因而风水术在此有了适宜发展的良好精神环境;三是风水术的发展与赣州客家人的伦理和礼仪观念密切相关。客家人重孝道、讲礼仪,崇宗敬祖。当父母去世,悲痛之时,思念起的养育之恩,常有歉疚之感。为寄托哀思,缅怀恩泽,总是希望找一处山清水秀,可避干旱,不受水淹蚁侵,又符合“葬乘生气、骸能庇荫,气感而应”规则的佳地埋葬父母。如是,传统的孝道、伦理和礼仪的文明在墓葬时的风水术上找到了载体。

他特别介绍说,赣州之所以成为中国风水文化的发祥地,还得缘于晚唐唐僖宗时,一位官封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名杨益,字筠松的朝官。他主管宫廷建筑、天象观察及祭祀礼仪。后黄巢攻陷长安。杨益私携宫廷长期垄断御用的风水秘籍逃离长安,迁徙奔波,游历寓寄于在赣南这块风水人文佳地,潜心研究、实践并收徒讲学。由于他德艺双馨,救贫扶弱,百姓恭称为杨救贫。故此,遐迩闻名,流芳至今。他在赣州推动了风水说。据《人事须知》载,他著述有:《疑龙经》、《撼龙经》、《四大穴法》、《立锥图》、《拨砂图》等。

刘先生说,赣南历史风水名人很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堪舆部名流列传》及附录所列历代风水名人共111人,其中江西48人,占总数的40%以上。而江西风水名人的80%为赣州人。《江西通志》载,今存北京的明陵(十三陵),就是赣州历代诸多风水名师之一的廖均卿选址定位的。由于他在明代皇家葬坟时勘察选址给皇室带来了吉祥,因而得到了升官封爵的皇帝赏赐。现今,赣州从事风水职业者数以百计,风水在赣州民间成为一种根深广植的民俗。许多古籍对赣州历史上风水术的风靡均有文载。

刘先生感慨道,风水民俗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现象,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学说,风水是论“生气”的。它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归结为“生气”的运动。在中国古代,科学尚不发达,它以“气”、“生气”来解释变化无穷,祸福难测的世界,应当说这是一种朴素唯物论思想的体现。根据风水术进行的住宅的布局和设计,已不仅仅是只从属人们的生活舒适方便。在中国传统礼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古代乃至近代,“三纲五常”、长尊幼卑、男尊女卑等封建礼制思想也渗透到住宅的布局和设计中。围墙院落、阶梯门楼、厅堂卧室之布局,无不体现了内外有别、众子拱主、八卦阴阳等诸多约束,这就使住宅的格局与形式本身就是一个进行“修身”、“齐家”的道德教化场所。《黄帝宅经·序》:“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明贤未能悟斯道也。”也就是说,住宅不仅应当是天地阴阳交汇平衡、人们物质生活的场所,而且还应是人们社会精神生活准则的空间存在模式,是建筑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住宅营建是一门极深的学问。“非博物明贤”者是不能深察其奥妙的。古人认为,治国先治家,风水好的住宅配合人文教化,方可达到“家代安昌”,进而实现“治国、明德,平天下”的最终抱负。杨益在其著述《玉尺经·逐吉赋》中写道:“常闻英雄豪杰,实钟岳渎之灵。是故龙来入局,固有清浊之殊途。群砂翕聚,岂无吉凶之异应。”是说山川之灵秀,是会感应人的。“人杰”是因“地灵”。环境之异同,会有吉凶之异应。

中国古人深信天、地、人三者之间存在一种深奥莫测的因果关系。为能找到一块顺天应人,得地脉之利的风水宝地,根据《易经》、《易传》等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及其宇宙人生序列规律,风水学建立起了一套具体的准则和方法。我认为,这种对自然与人类作用的解释,对万事万物的内在联系和彼此的感应关系,以及在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 “象、数、理”的因果排列,它是具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对待风水文化遗产,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去其糟粕,吸其精华,精准奉事,诚实做人。

刘先生说,无容置疑,由于历史的原因,近代功利思想的浸染,现在风水业界,善者无多:风水先生多如牛毛,良莠不齐,真讹难辨。一些江湖先生既无理论规则,又无业绩实践,冒用一点风水伪诀、片言只语,走村串镇,口如悬河,滔滔不绝,竟做起风水来。有的风水先生,知识浅薄,品位低下,不懂装懂,信口雌黄,说出了许多无知话。有的自封“风水名师”,却让“乙丙交而趋戌,辛壬会而聚辰”等风水经典解释出笑话。不懂《九星法》,就说“天上的九星难道会管地下的事?”不懂罗盘,就说传统风水罗盘全是错的。在形法与理气规则的运用上,全然不懂也不顾“魂魄相依,阴鬼变阳神;魂魄相悖,阳神变阴鬼。”的警语。虞弊多多,荒诞至之,可叹可悲!

刘先生一番关于风水文化内涵的严谨理性、快畅流利的概论,使我们耳目一新,大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我们了解到,刘先生是江西赣州人,“文革”前,毕业于江西教育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文革”后,又考入并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上世纪70年代,年青在家务农时就开始从师学风水。现今,他的书柜里收藏着七十余本师祖们传袭给他的字迹娟秀的毛笔手写本及印迹粗糙的古印本。由于他天资聪颖、勤奋刻苦,所以风水造诣很深,实践多有建树、声誉极佳。多年来,他的风水业绩遍布江西、广东、福建、上海、山东、北京、黑龙江各地。许多风水东家与他成了良友。他的品行深得弟子及达贵人士的尊敬。东南亚华人圈与他多有联系,常向他请教风水之道。

我们还看到了二○○○年泰国商联总会吴诚主席及泰国工商总会郑继烈主席在泰国曼谷给其发来的《邀请函》。文中除表达对刘先生品学兼优、博学多才、风水造诣深广的敬意之外,还特邀他赴曼谷讲学并亲莅“风水论坛大会”指导。二○○四年秋冬,马来西亚风水总会会长王建珉先生和马来西亚来拿督叶清海大师,先后到赣州造访了刘先生。对其品学赞赏有加。王建珉总会长已邀请刘先生尽早择时赴吉隆坡讲学指导。我们还翻阅了马来西亚《玄机》杂志刊载的刘先生的近照与推崇介绍文字。

在吐谈中,我们感觉他文字功底及风水理论基础十分扎实。他的许多风水经典古文的白话译,文字风格轻车熟路、文清意合、一言中的;对风水流派的分析点评的有条不紊与娴熟老练;以及对风水格局吉凶评判时,语调明快清晰、眼神炯炯放彩的神态,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他虽业务繁忙,但仍笔耕不辍。我们浏览了他的部份著述:《中国风水发展简史》、《中国罗盘52层详解》、《四库全书堪舆类经典评析》、《晋·郭璞〈葬书〉考证及白话解》、《杨筠松〈玉尺经〉白话解》、《杨筠松辑〈分金秘旨〉解析》、《清、红鸾秘旨概要》、《择课要旨》。

采访结束,即将告别时,我再次端详了他写字楼里悬挂的由著名书法家,八十八岁高龄的袁清夷老先生赠给刘先生的题字:一幅写道“严谨、开阔、飘逸”。另一幅写道“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我想,这或许就是刘先生的学识才智与人品气质最真实的写照吧。

风水大师杨救贫生平?

杨筠松,解放前宁都县许多堪舆师尊之为一脉相承的第十六代祖师爷,说他是山东窦州府人。据民国二十年五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的《中国古今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