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背影散文
二零一三年,雨中三月,我独自在闽北的武夷山区,寻觅一个宋代名儒、“闽学鼻祖”的背影。
在一个叫泰宁的静美小城,我只寻得八百多年前,大师“传道东南”飘逝的讲学声音。便循声向南追寻到相邻的将乐县城,大师生长的故里。在一个年轻的杨姓后生引领下,沿着一条叫金溪的河流,驻足在县城四五里地的北郊水南乌石山下,也叫龟山的地方。数株合抱的古樟,疏枝散叶,荫蔽一座牌坊,上书“龟山陵园”四个大字。一座九曲桥中分一泓池塘,连起一线数百米长的条石步道,串起缀满绿珠样果实的枇杷,还有高过人头的巴茅和不知名的杂木,彼岸花在荆棘丛里露出惨白的脸蛋。在一片苍翠的杉木和松林里,挺立一亭名曰“道南”,半山腰的青砖阶梯上端,有一座坟茔。这里就是埋葬理学大师背影的地方。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三月十五日,八十二岁的大师在诸友陪同下,亲自勘定了自己的墓地。一个多月后,他病逝于家中,十月下葬于乌石山腰,但大师的灵魂在宋代的史册、在理学浩繁册页里不朽。
除了我们,还有两位中年男子在“道南亭”中观瞻。对于我的问询,一中年男子回答说,我们是在附近做工的,随意来看看,不知道这墓里埋的是什么人,应该是个古代当官的吧。
据说,龟山之麓曾建有“龟山书院”,南宋咸淳三年(1267)礼部尚书冯初心(梦得)奏请朝廷御准而建,宋度宗亲题“龟山书院”匾额。我向引路的小伙求证,他也说不清楚遗址在何处。是的,要介绍这座古墓的主人杨时,只得先从“吾道南来”、“程门立雪”的典故说起,这个故事也与杨时的生平有关。
“吾道南来”来自杨时与他的老师程颢的故事。杨时(1053—1135),子中立,号龟山,祖居闽北将乐。熙宁九年(1076)杨时中进士后,调官不赴。神宗元丰四年(1081),程颢寓居河南颖昌,杨时便慕名前往拜师,与游酢、谢良佐、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当杨时结束学业南归故里时,程颢送自己的得意门生出门,不舍地说:“吾道南矣。”“昌明正学,于是濂洛关闽,递接薪传。”岳麓书院有块皇帝赐匾“道南正脉”,还有清朝大学者王闿远书写的名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杨时的老师程颢程颐兄弟,正是北宋理学开山鼻祖、湖南人周敦颐的学生。
“程门立雪”则是讲杨时与程颢的弟弟程颐的师生轶事。程颢去世后,哲宗元祐八年(1093),杨时四十多岁了,又一次北上洛阳师从程颢之胞弟程颐,师事老师十分恭敬。一个大雪天,他与游酢去嵩阳书院拜见程颐,适逢老师在堂中闭目暝坐。二人不忍惊动老师,就在雪地静候,待老师醒来时,积雪已淹没二人膝盖,成了雪人。程颐对杨时破为赞赏:“学者皆流于夷狄,唯有杨(时)谢(良佐)二君长进。”杨时被再传弟子、同乡朱熹称颂为“功符孟氏,德续先声”,将其与孟子相提并论。而“程门立雪”的故事被朱熹写进了《朱子语类》,流传了八百多年。
一生精研二程洛学的杨时,特别是他“倡道东南”,兴教立学,对闽中理学的兴起,建有筚路蓝缕之功,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他的著述颇多,主要的都收集在《杨龟山先生文集》中。他得二程的心传之妙,整理他们的重要著作《伊川易传》、《二程粹言》等,使得二程遗著赖以传播。他的哲学思想继承了二程的思想体系,被后人称之为“程氏正宗”,从二程到朱熹,杨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中间环节。杨时的哲学思想影响了门生罗从彦,罗从彦传道李侗,而李侗再传朱熹,集理学之大成,达到中国儒学发展的高峰,这对中国的古代哲学,特别是思辨哲学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杨时的哲学思想流传到国外,在朝鲜、日本的影响很大。宋嘉定十六年(1223),宋使到高丽(今朝鲜),国王急切地问道:“龟山先生安在?”杨时、游酢后来讲学著述于武夷,终老于斯。他们的理学一派在武夷一带植根繁衍,历南宋、元、明、清数代,经久不衰。历代著名的理学家接踵而来,藏修著述。长期在湖南传授理学的胡安国、胡宏和“东南三贤”朱熹、吕祖谦、张栻,以及蔡元定、蔡沈、黄干、刘火仑、真德秀、魏了翁等,都长期在闽北武夷山传播理学,号称闽学。
我曾在数年前,一个人夜游无锡的东林书院。东林书院也叫龟山书院,是杨时创办。宋政和间,杨时“从京洛南旋,侨寓于此”,并聚诸贤讲学。明万历年间顾宪成、顾允成兄弟重建书院修建“道南祠”,祭祀杨时及宋明诸贤。杨时曾前后在常州、无锡讲学达十八年之久,从北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初寓居常州,至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因为当时常州知名学者邹浩和曾任过北宋宰相的无锡人李纲,是杨时的密友,于是,他在五十八岁到七十六岁的晚年时光,就是在两地授受理学。
东林书院的声名,在北宋声名鹊起,是因为杨时。“东林书院”的名称来历与杨时游庐山东林寺时所写《东林道上闲步》这首诗有关:“寂寞莲堂七百秋,溪云庭月两悠悠。我来欲问林间道,万叠松声自唱酬。”一进东林书院大门,我首先想到的是要到书院的“道南祠”去拜谒。是夜,我见到东林上空的月,还是九百多年前龟山先生见过的月色,可惜祠堂已关门落锁。在粉墙朱门前,想及杨时不仅是一个著名的理学家,还是一个很有影响的政治家,他在担任地方官吏时,所到之处“皆有惠政、民思不忘”。绍圣年间,他在湖南浏阳任知县时,曾上书朝廷,反映实情,赈济灾民。我朝着“道南祠”大门,深深一揖,代湘人表示一份谢意。
绍圣元年至四年(1094—1097),杨时在浏阳做知县,留下了被人称颂的政绩,赈灾济民,革除浏阳“妓乐随处张设”等恶习。在浏阳,他遥想师祖周敦颐先生,学术传承,又有诗心继承。他在浏阳县治南向阳门内西街建了个书院,后人以其谥名为“文靖书院”,是浏阳最早的书院,明成化(1465—1487)间重修过,现已不存。他还在县署仪门外,修建一亭一阁,即飞鷃亭和归鸿阁,并都作记文铭刻于石。“鸿阁斜阳”、“鷃亭芳草”,后成为浏阳人游览的胜景“浏阳八景”之一。杨时在浏阳知县四年任期曾作诗多首。“薄书投老岂身谋,朱墨纷纷晚即休。平世功名归稷禹,一瓢吾欲慕巢由。”《县斋书事》三首为政治感遇诗。《浏阳五咏》则是高远清雅的抒情小品:“帘卷晴空独倚栏,冥鸿点点有无间。秋风注目无人会,时与白云相对闲……”
杨时的这些生平事迹,在宋元学案有说:“始解褐徐州司法。数转,知浏阳县,安抚张舜民礼之,不以属吏待,而漕使胡师文恶而劾之。”《龟山年谱》对他在浏阳为官的经历记载得稍微详细些:“元祐八年,四十一岁,授知潭州浏阳县事,四十二岁赴浏阳任,四十三岁官浏上程漕各书,四十五岁始去。在任四年,有惠政,于县治作《飞鷃亭》,又作《归鸿亭》,自为石刻记。”
《浏阳县志》对他在浏阳的履历记载得最为详尽。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春至秋,浏阳县干旱数月,杨时在《久旱》一诗中说:“农郊阡陌起黄尘,望断天涯绝点云。疏懒无情讼风伯,幽窗时读退之文。”杨时见灾民缺粮谷价暴涨,立即递交《上州牧书》等三章,请求州府拨付粮钱赈灾和减免灾民的赋庸调,并着手先自救,让寺庙救济灾民,动员县衙官差和有粮人家捐粮捐钱,安排县衙膳房煮粥济民,等到潭州府批文一下来,立刻开官仓出谷三千石赈济灾民。因此浏阳当年积欠赋庸调较多。朝请大夫、潭州知州事张舜民与杨时交好,湖南漕使胡师文却与张舜民不和,对他们的交谊“羡慕嫉妒恨”,于是迁怒于杨时,以不积极催收积欠为由奏劾杨时。其时杨时任期已满,因尚未离任,被坐冲替,寓居浏阳,催欠近一年才得以离开浏阳。浏阳百姓不忘杨时的勤政惠民,建起“道南祠”供奉他的肖像拜祀,杨时主持建造的飞鷃亭和归鸿阁成为浏阳百姓游览的胜景,阁壁上书写着杨时在浏阳所作八首诗歌。
杨时多次路过洞庭,均有诗韵留存。“鸟鼠荒庭暮,秋花覆短墙。苍梧云不断,湘水意何长。泽岸蒹葭绿,篱根草树黄。萧萧竹间泪,千古一悲伤。”《湘君祠》是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杨时从京都开封返乡途中,十月游览湘君祠时所作。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十一月,杨时从荆州到达岳州,又赋二十四行即景抒怀的《岳阳书事》:“洞庭水落洲渚出,叠翠疏峰远烟没。重楼百尺压高城,画栋沉沉依天阙……”
在三月的细雨中,我在将乐寻找杨时的故居而不得,被领进隐藏于僻静巷陌里的一个小院落:电信巷6号林氏贞节坊,门额上挂着“杨时纪念馆”的牌子。大门壁上写有文字,清雍正年十三年(1735),为旌表杨时后裔杨祖绳妻节妇林氏,县衙奉旨给银设立。二门是贞节牌坊,“贞节”二字被勒刻在坚硬的石头里,在两百年的风霜雪雨中,高高地树立在空中,一把大锁把牌坊的大门紧紧地禁锢了,也锁住了门内的杨时纪念馆,清圣主亲题的“程氏正宗”等杨时的多种史料也被锁在了“贞节牌坊”里面。
一提到理学,很多人就联想到“存天理,灭人欲”,世俗化地理解为,这些理学冬烘,就是要剪断凡夫俗子的尘根,就是宣扬“好女不嫁二夫”,要做节妇,于是那些丧夫的苦命女子便被活生生地掐灭了再婚的念头,孤老余生,就是为了竖起那流传百世的冰冷无情的“贞节牌坊”。杨时后裔的贞节牌坊,锁住了林氏的“贞节”,也扭曲了杨时心性修养的本意,是否也进一步误导了凡人对理学本质的认识?便觉得有一种讽刺的意味,在天理早已不存的历史烟尘里,该灭的是统治者无限膨胀的钱权色的贪欲,而不是草民的基本生存的欲念……
透过门缝,我只能窥见一方天井与散落的几尊柱础,龟山先生的身影漂浮不定。贞节牌坊门外,几个真人高大的武士石像守护着精巧的小院,有的在与时光的搏斗中伤残了臂膀、损毁了面容,门口散放着雕花精工敦实的粗壮柱础,墙壁下靠着两口密布青苔盛满天雨的石缸,还有高出墙身的几株古树,它们在小城侥幸留存的这个古建筑遗存里,静守着这方寸寂寥的天空。
一位高挑的老妇在纪念馆门口徜徉。我与她搭讪,语言不通。同访的有位闽南朋友翻译说,老妇说的是闽南话,是惠安人,九十一岁了,在将乐住了六十多年。我要她转述我的提问,知道这个院子里曾是谁住的吗?她说,是古代有钱人家的房子吧。老人并不知道千年来关于理学以及杨时理论的一星半点,更不知道关于那些伦理的曾经激烈论争。老妇的步态身形像个中年女人,清瘦淡定的背影,又像一个丁香女子,穿越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抛却身后贞洁牌坊的阴影,沿着小院围墙悠悠地远去。
“吾道南来”,理学的光芒借助大师如炬的注视,像一柱无极宇宙聚光,投射并光照着杨时的千年背影之后,最后凝固在千年讲坛的一副对联里。“程门立雪”,那雪地里肃然的雕像,也从千年的镜头里不断拉伸,雪与火的洗礼,在镜头里不断更迭……
人物简介
少年时就聪慧过人,老师和名儒都十分推崇他。16岁以后就受教于族父游复和江侧等人,研读经书,擅长文学。熙宁五年(1072年),游酢举乡贡,到京城游学,拜见程颢,程称赞他“其资可以进道”。八月,程颢任扶沟县(今属河南)知县,提倡圣贤学说,荐举游酢主管县学教育。在扶沟,他得颢亲炙,精研儒家经典,学识大有长进。
元丰四年(1081年),游酢与杨时到颍昌拜程颢为师,著有《明道先生语录》。游酢和杨时南归,程颢目送他们,深有感触地说:“吾道南矣!”翌年游酢中进士,任越州萧山县(今属浙江)县尉。县衙内有积案10年得不到判决,一经游酢讯问,分析案情,即予结案。
元v元年(1086年),游酢被召升为太学录。翌年授博士(待次)。因生活困难,向朝廷请求外放,得任河清县(今属江苏)知县。当时范纯仁任知府,待游酢为国中贤士,遇有疑难政事,总是同他商量。后来范纯仁转任颍昌知府,推荐游酢担任府学教授。元佑八年,范纯仁回朝廷任宰相,任命游酢为太学博士。他和杨时到洛阳拜程颢之弟程颐为师,编有《伊川先生语录》。一天,游酢与杨时谒见程颐,程颐正在闭目 ,他们两人在门外侍立。等程颐醒来,不觉门外已雪深三尺,因而留下“程门立雪”的佳话。游酢在程颐席旁诵读张载的《西铭》,读后说:“这就是中庸的道理。”程颐先生称赞他有创见,能理解言外的道理,赞许他道德品质纯良,学问日益长进,办政事能力,也超过别人。
宋哲宗亲政,罢范纯仁官,游酢请求调离京都。绍圣三年(1096年)赴任齐州(今属山东)判官。同年冬,他回建阳为父守孝。过两年,在家乡长坪D山之麓建草堂,讲学著述,所著有《论孟杂解》、《中庸义》等。
元符二年(1099年),游酢调任泉州签判,赴任前,筑水云寮于武夷五曲,作为著书立说的处所,撰《易学》、《诗二南义》。次年十一月,徽宗即位,游酢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他励精图治,议论士风,侃侃而言。次年,出知和州(今属安徽)。崇宁四年(1105年),主管南京鸿庆宫,居太平州。两任祠官后,于政和元年(1111年)复任汉阳军知军。以后任舒、濠州二州(今皆属安徽)知州。所到之处,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
在濠州任上,因属官违法遭贬,游酢受到牵连,宣和二年(1120年)被罢知州,寓居和州含山县(今属安徽省)。宣和五年五月乙亥(二十三)日(1123年6月18日)病逝于寓所,终年71年。葬含山县车辕岭,谥号“文肃”。有文集10卷传世。
游酢传略游酢,字定夫,建阳人。少颖悟,过目成诵。程颐一见,谓其资可适道。后程颢令扶沟,设庠序,教人召酢职学事。元丰五年,登进士,调萧山尉,改博士。以便养,求河清县。范纯仁出判河南,待以国士,有疑义辄与参订。移守颍昌,辟为学教授。还朝复相,即除酢太常博士。纯仁罢,酢亦乞外。徽宗立,召为监察御史,出知和州,岁余,管勾南京鸿庆宫,居太平州。复知汉阳军,历舒、濠二州。罢归,寓历阳,因家焉。卒葬其处。酢操行纯粹,处事优裕,历官所至,民载之如父母。所著有《中庸义》、《易说》、《诗二南义》、《论语·孟子杂解》、《文集》各一卷。学者称D山先生,谥文肃。
(原载 乾隆二年《福建通志》)
译文 游酢:字定夫,建阳人。自幼聪颖好学,经书看过一遍就能熟记在心,倒背如流。程颐刚一见到 他,就知道他将来可以担当重任,传承道统。后来,程颢调任扶沟知县,筹备设立学校,派人迎请游酢到学校赴职。元丰五年游酢中进士后,初任萧山县尉,改任博士。嗣后,游酢以便于奉养双亲为理由,请求就近调任河清县。范纯仁贬官后,出判河南,将游酢视为当作国家栋梁,在学术上遇有疑难问题,经常与他一起切磋交流。范纯仁出任颍昌府长官时,又聘请他担任学府教授。范纯仁回朝复职,执掌宰相大权后,立刻任命游酢担任太常博士。后来范纯仁罢官,游酢也请求外任。宋徽宗即位后,游酢被召回任监察御史,出任和州州官。一年之后,调为宫观官掌管南京(商丘)鸿庆宫,居住太平州。过了不久之,游酢又被起用治理汉阳军,历任舒州和濠州州官。罢官后寄居历阳,在此安度晚年。游酢逝世后也埋葬在这里。游酢一生品行纯正,高风亮节,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在任期间,足迹所到之处,百姓拥戴犹如父母。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中庸义》、《易说》、《诗二南义》、《论语·孟子杂解》、《文集》各一卷,被学者尊称为D山先生,谥文肃。
宋帝赞游皇天眷命,泰运南旋。祈我邦国,亿万斯年。
伟哉圣道,光载南传。允矣君子,德业精专。
春光融融,秋月娟娟。泰山之峻,河海之渊。
先生风教,丽日中天。四方其训,朕有赖焉。
——宝v三年(1255年)
游酢诲子三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
门前獬D公裳在,只恐儿孙不读书。
福建文化福州乌山上有“九贤祠”,奉祀着福建省历史上九位著名学者:游酢、杨时、胡安国、罗从彦、李侗、蔡元定、蔡沉、黄干、真德秀。游酢便是九贤之首。
游酢,字定夫,号豸山,又称广平先生,谥文肃。生于1053年,卒于1123年。福建建阳禾平里长坪村人。宋元丰进士,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家。历官太学博士、教授、监察御史、知府、知州、将军等职。追封朝奉大夫、赠大中大夫。他理政有方,为官清廉。学术上师承二程,并将理学传于福建,为闽学的创始者,誉为“闽学鼻祖”,着有《易说》、《中庸义》、《诗二南义》、《论语杂解》等。游酢20岁,在京城上太学时相遇著名理学家程颐,程赞他:“其资可以适道。”
程颢、程颐两兄弟,以传道兴学为己任。当年八月程颢赴任河南扶沟县令时,特邀游酢为该县教谕,一面担任学职,一面又受业于程颢。游酢以灵利高才而见称。
游酢28岁(1081年),会见杨时,并一起前往河南颍昌,引荐给明道先生,就学于程颢。同年游酢、杨时学成南归时,以师礼见明道先生,程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从此二程的理学传播到东南各省,传播到福建,同时形成了独特的闽学体系。
游酢40岁(1093年)时,与杨时早已登进士第。这年严冬,他与杨时前往洛阳拜程颢之弟、大理学家程颐为师。二人来到程家,欲拜程颐,却见程先生瞑目养神。二人进退两难:进,恐惊动先生休息r退,虑耽误学业。只好候之门外,立于雪中。程颐既觉,已雪深尺余,程子感慨地说:“贤辈尚在此乎!”游、杨勤学尊师,传为千古佳话。这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引以骄傲的典故“程门立雪”。
游酢46岁(1099年),任泉州签判。为拓展福建文化,他弃官回故里。在建阳县禾平里荐山之麓构筑草堂,他在此著有《中庸义》和注解《孟子》、《论语》等文章。次年他又在武夷山五曲筑“水云寮”,著有《易说》、《诗二南义》等,并广收学生,传道授业,使闽学理论得以完善与推广。
游酢书法艺术造诣很高,尤以草书著称,游体草书于清朝编入《草字汇》,称其“草圣”且与宋“苏、黄、米、蔡”四大名家齐名,当代的《中国书法大字典》、《草书大字典》等均有收入,部分书法拓片今存南平市博物馆。他的诗论是我国古代儒学、理学家的文学观的一个缩影。
游酢从政四十余年,勤政廉洁,惠政在民,受任越州萧山尉时,该县积案甚多,经游酢审理,疑案均解,决狱有方,其精明干练,使人诚服。他政绩卓著,勤政更新。征敛有度,虽有兴作,而不劳民。功绩斐然,有口皆碑。
游酢的学生中著名的有黄中、胡文定、胡宪、吕东莱等人。黄中既是游酢门人,又是游酢的外甥,深受游酢的器重,实得游酢理学之真传。朱熹是黄中的学生,所以朱熹是游酢的三传弟子。
朱熹对游酢极为崇拜,深受游酢理学思想之影响。朱熹在他的《四书集注》中引用了许多游酢语录。所以说朱子理学体系的形成是受游酢、杨时的影响。游酢、杨时对传播洛学、开创闽学做出巨大贡献,堪称闽学的“开山鼻祖”。福建人民纪念他,文人学者崇拜他,才在福州乌山建祠奉祀。
北宋理学建阳因朱熹集理学思想文化之大成而成为闽学的发祥地;游酢则因将中原洛学南传入闽成为开闽学先河者。
熙宁五年(1027),20岁的游酢行冠礼之后,离开长坪,慕名赴洛阳拜见明道先生程颢。先生对这位风华正茂的弟子十分赞赏,便断言“其资可以进道”。同年八月,程颢出任河南扶沟县知县,特意举荐游酢任该县教谕。从此,注重酢学有专攻,成为福建闽北最早接受“洛学”的学者。元丰四年(1081),游酢又荐将乐杨时一道拜程颢为师。不到一年,两人同时告别老师。程颢嘱咐他俩把理学传向南方,目送他俩离去,怡然自得说:“吾道南矣!”其时,游酢已师事程颢十年,而杨时还不到一年,“吾道南矣”,主要还是对游酢而说。然而,如今学者津津东道“吾道南矣”这个典故时,只说杨时而不提起游酢,有悖于历史事实。
元v八年(1093)游酢已是进士出身的太学博士,仍好学不辍。这时程颢已辞世。这年冬天,游酢为了进一步探索孔孟理学思想,便冒着大风雪偕好友杨时一起到洛阳拜伊川先生程颐为师。游酢、杨时来到程家时,正巧先生在瞑目 ,两人见状,不敢贸然惊忧先生,恭敬地侍立一旁静候。待先生醒来时,天色已晚,先生叫他俩改日再来,待他俩走出门外时,雪积一尺多深。这就是尊师重教“程门立雪”的典故。游酢正是凭着这种勤勉好学的精神,尽得理学的真谛,成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游酢学成南归,悉心传授理学,使理学得以南传,“中兴于南”与后来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师承关系,被尊称为“道南儒宗”。
在程门四大弟子中,游酢被列为第一大弟子:“二程得孟子不传之秘于遗经,以得天下,而升堂睹奥号称高弟者,游(酢)、杨(时)、谢(良佐)、吕(大然)为著。”
游酢传播“二程”理学的主要功绩在于作《明道先生语录》,将程颢平时的言行记录整理成书。以后杨时准备收集伊川先生语录时,也请游酢提供材料,因为游酢占有二程的第一手资料。
朱熹与“二程”生不同时,无缘当“二程”的学生,只能算是再传弟子。朱熹后来成为“集理学之大成者”,其中也有游酢传播理学的功劳。朱熹整理的《程氏遗书》、《伊洛渊源》等书,都采用了游酢整理的史料。
“若非载道来伊洛,安得传心到考亭。”明代学者苏章的诗句,公正地评价了游酢开闽学之先河的历史功绩。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杨时。“程”就是指孝感著名理学家、“凤凰二程”中的弟弟程颐。
程门立雪的故事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颖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
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
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后来就有了“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从师必须尊师。
杨时简介杨时(1053-1131)字中立,号龟山,福建将乐人。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谥文靖,北宋著名学者,程门四大弟子之一。令萧山任满(1111)后,寓居常州龟巢巷十八年,讲道于邹浮先、恭先兄弟创办之城东书屋,从者云集。南宋绍兴五年迁居武进雪堰龟山脚下,并以龟山自号,元初书屋改名龟山书院以纪之。
程颐简介程颐(1033-1107105),汉族,字正叔,祖籍河南府伊川县(今嵩县田湖镇程村)人,1033年出生于湖北黄陂(今红安县二程镇),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
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明代后期与程颢合编为《二程全书》,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千年的背影散文
本文2023-10-09 10:12: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