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的五大译经师
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人。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父亲原是国相,鸠摩罗什7岁时随母亲出家,长大后精通大小乘佛法,成为一代宗师,声名远播。前秦君主苻坚征服龟兹,想把他接到长安,因后来亡国,使鸠摩罗什在后凉滞留达16年之久。之后,后秦君主姚兴把鸠摩罗什接到长安,让他安心从事译经工作,最后圆寂于长安,终年69岁。
鸠摩罗什在长安组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办性质的译经场。鸠摩罗什与弟子共译出佛典74部584卷。鸠摩罗什的翻译以意译为主,而且注意修辞,译文流畅,很有文采,主要有《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金刚经》、《阿弥陀经》、《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系统介绍了大乘中观派的思想体系。 真谛(公元499~569年),印度优禅尼国人,精通大乘佛教。真谛在南北朝梁武帝时携带大量梵文经典乘船来到梁都建康,正准备开始译经之时,发生“侯景之乱”,真谛于是辗转来到富春,才开始译经。之后,真谛又多次辗转各地,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始终坚持译经。
真谛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49部142卷,著名的有《无上依经》、《十七地论》、《摄大乘论》、《俱舍释论》等。 五、六世纪间之著名译经僧。梵名Parama^rtha 。 音译作波罗末他、波罗末陀。又称拘罗那陀(梵Kulana^tha )。西北印度优禅尼(梵Ujjaini^ )人,婆罗门种,姓颇罗堕(梵Bha^rata )。聪敏强记,辩才不竭。少游诸国,历事诸师,精研四韦六论,贯练三藏五部,究明大乘之妙理。南朝梁代中大同元年(546)携经典抵中国南海。太清二年(548)入建业(南京)谒武帝,时值侯景之乱,遂潜行南归,辗转游历今苏、浙、赣、闽、广州等地,而所至译经不辍,每亦撰疏阐释经论理趣。陈太建元年示寂,世寿七十一。自梁武帝末至陈太建元年,共译经论纪传六十四部二七八卷,今仅存三十部,大多为佛教研究之重要典籍。与鸠摩罗什、玄奘、义净同称四大翻译家。其翻译之方法与学识,为我国佛教传译史上之泰斗。主要译作除转识论、大乘唯识论等唯识论典外,另有金光明经、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律二十二明了论、中边分别论、十七地论(此书乃瑜伽师地论之别出本)、俱舍论释、大乘起信论等。其中以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影响最大,此二论乃南朝摄论学派之主要理论根据,真谛亦因之被尊为摄论宗之祖。 玄奘(公元600~ 664年),中国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玄奘12岁出家,遍读佛典。因觉得当时佛典多有出入之处,令人迷惑,玄奘于是决定去印度取经。玄奘在贞观元年时,一人从长安出发,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玄奘拜住持戒贤为师,后升至该寺副主讲。玄奘在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其后,玄奘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在长安大慈恩寺设译经场,与弟子等人专心翻译所带回的佛典。
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5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
唐代僧人,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幼年出家 玄奘家贫,父母早丧。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槃经》等经论,造诣日深。 西行求法 通过多年来在各处讲筵所闻,他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瑜迦师地论》以会通一切的念头。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 赤建国(今苏联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 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 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 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 )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历游五印 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 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 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槃、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 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 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回国译经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寺,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主要学说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胃“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玄奘毕生致力于佛教事业,共事迹多见于《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续高僧传·玄奘传》。研究玄奘一派学说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弟子 玄奘之学,博大精深。一时硕彦,俱集门下。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新罗高僧圆测,为玄奘神足,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证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 不空(公元705~ 774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不空唐朝时来华,是“开元三大士”之一,对中国密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空随其师金刚智先来到洛阳,后又到长安,然后不空在长安大兴寺设立道场,翻译密宗经典,度僧受戒,使密宗在中国的影响大增。
不空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100多部,主要有《金刚顶经》、《般若》、《华严》、《大集》唐代僧人。密宗祖师之一。全称不空金刚。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人。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14岁在阇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随金刚智来华。唐开元八年(720)至洛阳。一说西域人,幼随舅父到内地,10岁游武威、太原,15岁遇金刚智。开元十二年在洛阳广福寺受比丘戒,此后学习汉、梵经论,并随金刚智译经。金刚智卒后,奉遗命至天竺龙智处秉受密法。初至南海(广州)为探访使刘巨邻留请传法。开元二十九年(一说天宝二年),奉诏赍送国书,率弟子等37人人普贤阿阇黎重受灌顶,学习密法3年。后又周游印度,于唐天宝五载(746)返长安。携回梵本经100部,计1200卷,以及师子国王尸罗迷伽的国书、大般若经夹和方物。天宝十五载奉诏住长安大兴善寺开坛灌顶。安禄山攻陷长安后,他秘密派人与肃宗通报消息。至德二载(757)唐室还都后,备受肃宗礼遇。乾元元年(758)肃宗敕命将长安、洛阳诸寺及各县寺舍、村坊凡旧日玄奘、义净、菩提流支、善无畏、宝胜等携来的梵夹全部集中大兴善寺,交不空翻译。所译显密教典共110部,143卷。卒后,代宗敕赠“司空”,谥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和上。受法弟子数以万计,受比丘戒弟子也有2000人。著名的有含光、惠超(新罗人)、惠果、惠朗、元皎和觉超,号称六哲。惠果后传法于日僧空海,空海归国后创真言宗,后世称为东密。
如果您要留名,就在末尾说明咯,如果您选择匿名或者不留名,就写:三宝弟子恭印。 记得要用比较好的排版,比较好的纸质哦。好的纸质会让人自然生恭敬心。
记得不要印伪经哦,不然功德就差很多了。
伪经目录网上有,可以查。 一般助印高僧大德的著作,还有原版的佛经,比如乾隆大藏经里面有的。
温馨提示:
《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是被删减了的佛经,严格来说也不能叫佛经。 因为这部经少了几十位佛陀的名号。
我自己上网对照了其他的五个译本,发现其他译本都有几十位佛陀的名号,唯独《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没有。 佛陀名号的位置,是在佛陀介绍世自在王如来和法藏比丘(法处比丘)之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具体是不是邪知邪见,是不是妄语,您亲自查阅其他译本,对照便知。 一目了然。
某人口口声声说,《汇集本》是最完美的版本,真是睁眼说瞎话。
按《大正新修大藏经》玄奘翻译佛经77部,共1346卷,分别是:
大正新修大藏经目录
经号 册 页码 经名 卷数 朝代 译者 作者
124 2 P0547 缘起经 1 唐 玄奘
220 7 P000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200 唐 玄奘
220 6 P000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200 唐 玄奘
220 5 P000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200 唐 玄奘
251 8 P0848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 唐 玄奘
289 10 P0591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1 唐 玄奘
310 11 P0195 (十二)菩萨藏会(大萨菩藏经二十卷) 20 唐 玄奘
367 12 P0348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1 唐 玄奘
390 12 P1112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1 唐 玄奘
411 13 P0721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10 唐 玄奘
436 14 P0107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1 唐 玄奘
450 14 P0404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1 唐 玄奘
476 14 P0557 说无垢称经 6 唐 玄奘
515 14 P0786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1 唐 玄奘
592 15 P0124 天请问经 1 唐 玄奘
648 15 P0723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1 唐 玄奘
676 16 P0688 解深密经 5 唐 玄奘
680 16 P0720 佛说佛地经 1 唐 玄奘
689 16 P0782 甚希有经 1 唐 玄奘
691 16 P0785 最无比经 1 唐 玄奘
714 16 P0827 缘起圣道经 1 唐 玄奘
717 16 P083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2 唐 玄奘
765 17 P0662 本事经 7 唐 玄奘
840 17 P0910 称赞大乘功德经 1 唐 玄奘
918 19 P0001 诸佛心陀罗尼经 1 唐 玄奘
1034 20 P0017 咒五首 1 唐 玄奘
1071 20 P0152 十一面神咒心经 1 唐 玄奘
1094 20 P0402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 1 唐 玄奘
1162 20 P0666 持世陀罗尼经 1 唐 玄奘
1360 21 P0878 六门陀罗尼经 1 唐 玄奘
1363 21 P0882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 1 唐 玄奘
1365 21 P0883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1 唐 玄奘
1395 21 P0912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1 唐 玄奘
1499 24 P1104 菩萨戒羯磨文 1 唐 玄奘
1501 24 P1110 菩萨戒本 1 唐 玄奘
1530 26 P0291 佛地经论 7 唐 玄奘
1536 26 P0367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20 唐 玄奘
1537 26 P0453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12 唐 玄奘
1539 26 P0531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16 唐 玄奘
1540 26 P0614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3 唐 玄奘
1542 26 P0692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18 唐 玄奘
1544 26 P0918 阿毗达磨发智论 20 唐 玄奘
1545 27 P0001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200 唐 玄奘
1554 28 P0980 入阿毗达磨论 2 唐 玄奘
1555 28 P0989 五事毗婆沙论 2 唐 玄奘
1558 29 P0001 阿毗达磨俱舍论 30 唐 玄奘
1560 29 P0310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1 唐 玄奘
1562 29 P0329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80 唐 玄奘
1563 29 P0777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40 唐 玄奘
1570 30 P0182 广百论本 1 唐 玄奘
1571 30 P0187 大乘广百论释论 10 唐 玄奘
1578 30 P0268 大乘掌珍论 2 唐 玄奘
1579 30 P0279 瑜伽师地论 100 唐 玄奘
1580 30 P0883 瑜伽师地论释 1 唐 玄奘
1585 31 P0001 成唯识论 10 唐 玄奘
1586 31 P0060 唯识三十论颂 1 唐 玄奘
1590 31 P0074 唯识二十论 1 唐 玄奘
1594 31 P0132 摄大乘论本 3 唐 玄奘
1597 31 P0321 摄大乘论释 10 唐 玄奘
1598 31 P0380 摄大乘论释 10 唐 玄奘
1600 31 P0464 辩中边论 3 唐 玄奘
1601 31 P0477 辩中边论颂 1 唐 玄奘
1602 31 P0480 显扬圣教论 20 唐 玄奘
1603 31 P0583 显扬圣教论颂 1 唐 玄奘
1605 31 P0663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7 唐 玄奘
1606 31 P0694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16 唐 玄奘
1609 31 P0781 大乘成业论 1 唐 玄奘
1612 31 P0848 大乘五蕴论 1 唐 玄奘
1614 31 P0855 大乘百法明门论 1 唐 玄奘
1615 31 P0855 王法正理论 1 陈 玄奘
1624 31 P0888 观所缘缘论 1 唐 玄奘
1628 32 P0001 因明正理门论本 1 唐 玄奘
1630 32 P0011 因明入正理论 1 唐 玄奘
2030 49 P0012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 1 唐 玄奘
2031 49 P0015 异部宗轮论 1 唐 玄奘
2087 51 P0867 大唐西域记 12 唐 玄奘译.辩机撰
2138 54 P1262 胜宗十句义论 1 唐 玄奘 最胜子着 玄奘
佛经的五大译经师
本文2023-10-09 10:18: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3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