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道教的创始人到底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4收藏

中国的道教的创始人到底是谁?,第1张

道教创始人是老子李耳。

道教创立的时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道教信仰老子之“道”,认为道教徒如能真心修持其“道”便可长生久视,万古常存而成为神仙。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扩展资料: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

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参考资料:

:道教

道教网:道教的思想渊源介绍

姆指按在食指的第一和第二指节中间的纹上

掐诀和步罡

道教法术在施行中,法师常口念咒,手掐诀,脚步罡。掐诀和步罡是行法时法师的一两种基本的形体动作。要了解道法,对这两者就要有初步的了解。

步罡,全称踏罡步斗,又称步天纲。它是从古老的年代中传下来的:罡,原指北斗星杓尾的一颗星,斗即北斗,后来又扩大范围,泛指东南西北中五方星斗。法师假十尺大小的土地,铺设罡单,象徵九重之天,脚穿云鞋,在一片悠扬的道曲中,存思九天,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步之,以为即可神飞九天,送达章奏;禁制鬼神,破地召雷。因此道教(特别是正一派)徒行法、修炼,步罡踏斗都是一种基本功,也是法师基本的形体动作。

一般认为,步罡是从古代的禹步发展来的。但与禹的关系如何又有二说。一种说法,是汉代扬雄《法言.重黎》中说,「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李轨注说:禹治水土,涉山川,足得了毛病,所以走起路来是跛的。而民间的巫师多效法禹步。如此说来,禹步最初是模仿大禹治水得下的跛脚。另一种说法,见於《抱朴子内篇.仙药》和《洞神八帝元变经》等古籍,大意是说,大禹治水时,在南海之滨见到一种大鸟会禁咒术,走著一种奇怪的步子,能使大石翻动,於是大禹模拟其步伐,使成为法术,十分灵验,因为是禹制作的,故称为禹步。从这些说法中大致可以看出禹步形成甚早,与古代的禁咒术有关。禹步的基本步伐是三步九迹,后来扩大为十二迹、三五迹等不同的禹步。

禹步的三步九迹被认为有北斗之形,所以与踏罡步斗合一:《金锁流珠引.三五步罡引》说:「北斗,就是中斗。中斗是星,下变成为九灵,依法走下来,有九个足迹,称做星纲。」(北斗者,是中斗也。下变为九灵,步之九迹,谓之星纲。)所谓九迹,是象徵北斗七星和辅弼二星。纲,本作罡,原指斗末一星,后或借指北斗。称为纲,或许和将星图理解成天宇某一区域的纲纪有关。又说,禹治洪水时见鸟能禁咒,学了三年,术成之后踏九斗,将星配於足下。一般后世理解禹步、步罡与九宫八卦相一致,称「三步九迹,迹成坎、离卦。」由於星纲种类繁多,且根据法事的内容不断地编制出新的罡步,所以步星纲或者踏罡步斗的名目繁多,它往往与掐诀同时使用,为施法时两种最基本的形体动作,据说 至於唐宋时代,步罡与掐诀加在一起已经有七百馀种,真是洋洋乎大哉。

比较常见的罡步:前面说过,罡法或者说纲法种类繁多,但比较基本的则不过数种。东汉正一盟威道有《三五星纲箓》,其中步罡之法有东南西北中五斗。以后又推衍出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纲等。这些都是比较基本的常用的纲法。斗罡中最基本的一种称为北斗玄枢罡。罡图只有北斗七星。正步时以星名为步迹之名,转身返回时以星君名为步迹之名。二十八宿罡象徵天上的二十八宿--古代中国分天宇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以相应的星宿标识,称二十八宿,它们是整个天宇的代表,步之象徵著旋斗历箕,蹑行周天。

步罡的基本功能是象徵飞行九天,以及禁制外物与鬼神。罡,又称为天纲地纪,所以步罡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依图步之,更认为已经升九天、过九州,巡历天下,飞行於仙境。其中比较基本的有河图大豁落斗,简称为豁落斗。实际上它就是原来的北斗罡,北斗七星加上辅弼二星作罡图,但采取河图及所列后天卦位为规范。分冬至后和夏至后用两种。前者从坎卦起,步至离位;后者从离卦起,步至坎位。河图九数代表天上九个区域,或九个星宿,凡天英(坎一)、天任(坤二)、天柱(震三)、天心(巽四)、天禽(中五)、天辅(乾六)、天冲(兑七)、天芮(艮八)、天逢(离九)。步时念咒,依次点明所步方位、象徵意义,以及威力所在。比如冬至后步时用咒云:「斗要妙兮十二辰,乘天罡兮威武陈,气仿佛兮如浮云。七星动兮上应天,知变化兮有吉凶。入斗宿兮过天关,步六律(按:指音律。古人认为音律与天地运行节律相通,步六律指步伐踩著音律的节奏。)兮持甲乙(按:指天干,也即时间的变化。)。履天英兮登天任,清冷渊兮可陆沉。倚天柱兮拥天心,从此度兮登天禽。过天辅兮望天冲,入天芮兮出天逢。斗道通兮刚柔济,添福禄兮留后世。入窈冥兮千百岁。一阳之后步相随,豁落神兮除百魅,入在斗口万邪避。急急如律令摄。」从这一咒语中我们可以揣见步这罡主要是表示在天上飞行,而且具有消灾避邪的种种超自然功能。它和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罡等,都表示天上的某一区域或者仙境天府,所以步时都要存想这些场景。

比如有一种星珠熠耀罡,有两种罡法,一式有八步,一式有三步。道士上香时每要步此。步时念咒:「玉清敕素,大梵分灵。元罡流演,星珠冠周。急急如律令敕。」并要存想三境。三境,指玉清、上清、太清境,系三清尊神所居之境。步罡咒中已经点明道士点香烛时等於是将天上的星光移来凡间,那靠的就是步这罡。此类罡中也有代表九州的,称九州罡。九州,指雍、梁、兖、扬、青、徐、豫、冀九州,古人以之代表整个神州大地,所以步之代表巡逻整个大地。步罡的另一个宗教功能,是能够禁制鬼神和外物。本来,禹步、步罡,既有飞行九天的含义,又有禁制鬼神外物的功能,不过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专门化,某些罡以飞行九天为主,某些则禁制的作用更加突出。

比如雷法中的破地召雷罡,步之以破除阴气,放出阳气,使惊雷发生。又如考召法中的附体罡,步之使鬼神附於事先指定的儿童或其他人身上;召命神虎啸命灵罡,在炼度破幽一类法事中,步之以召役神虎将军(负责追摄幽魂的神将)。由於道教法术的主要功能在於运用超自然的力量来改变外物,控制外物的变化;而所信仰的神仙是居於天上或仙山洞府的,进入其世界必须要有超自然的能力,踏罡步斗被认为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它被广泛应用於法术当中,成为道法的基本手段。

--------------------------------------------------------------------------------

掐诀又称握诀、捻诀、捏诀、法诀、手诀、神诀,有时称斗诀,简称为诀:它是道法的基本方法之一。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手指间结成某个固定的姿势,起到感召鬼神、摧伏邪精的作用。它和步罡一起,是道法和行持时的基本的形体动作。

道士诵经、念咒、步罡、结坛、召将、气禁、收邪、治病、祈禳等的各个环节都要掐相应的诀。《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九:「凡行步、问病、治邪、入庙、渡江、入山、书符并须掐诀目。

掐诀是从古代的气禁之术中继承下来的。道教在发展中依据自己的神谱和法术理论,作了增益、改进,形成庞大的手诀系统。

手诀的基本成份是诀文:诀文指在掌指上的某一固定部位象徵北斗星、十二辰文、九宫八卦、二十八宿等。如在第二、三四指的九个关节纹上,以三指(中指)中纹为九宫中文,馀八个关节纹为八卦文(依据后天八卦位从四指根部关节纹为乾文起始);二至五指上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文。每掐该文,即象徵把握八卦、十二辰、二十八宿等。由於古人常用八卦、北斗、二十八宿等象徵宇宙中天象的运行、造化的奥秘、空间的位置和时间的变换,故通过诀文,在手上形成了一个浓缩的宇宙图景,如《阴符经》所说的那样,「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由诀文加上其馀指掌联结方式构成诀目,通常说的掐某诀即指某诀目。简单的诀目只掐一个诀文,复杂的诀目则要同时或依次掐多个诀文,比如飞捻北斗时,便须迅速捻过七星本文共七个点。有时尚要加上各指和指掌间的交结,甚至双手并用。

十二辰文的掐法如下:

子文,大指掐四指根部。(掌指之间的关节线上。下同。)

丑文,大指掐三指根部。

寅文,大指掐二指根部。

卯文,大指掐二指(从根部起算)一、二节之间(关节线上。下同。)。

辰文,大指掐二指二、三节之间。

巳文,大指掐二指顶部。

午文,大指掐三指顶部。

未文,大指掐四指顶部。

申文,大指掐五指顶部。

酉文,大指掐五指二、三节之间。

戌文,大指掐五指一、二节之间。

亥文,大指掐五指根部。

八卦和九宫文:

乾文,大指掐四指根。

坤文,大指掐四指二、三节之间。

坎文,大指掐三指根部。

离文,大指掐三指三、三节之间。

艮文,大指掐二指根部。

震文,大指掐二指一、二节之间。

巽文,大指掐二指二、三节之间。

兑文,大指掐四指一、二节之间。

诀目的构成主要依据於道教的神谱和要对付的对象:如前所说,所谓掐诀,是指掐某诀目。诀目是由诀文构成,简单的诀目只掐一个诀文,在这个意义上它与诀文可以通用。诀目的数量大,每一道派常绘成诀谱,在本门内授受和运用。诀目的设计,大抵一是依据著神仙谱系,一是依据所要对付的对象。

依据神仙谱系的诀目,相当典型地表现了道教的特点,表现了它的法术与散漫於民间的巫术的区别。道教的神谱极为庞大,而且不同的道派尚有某些不同。但就行法而言,经常要涉及到的有尊神、祖师和神将三大类。每一类都有相应的诀目。与尊神相关的诀,比较常见的有玉清诀、太清诀、上清诀、北帝诀等。玉清诀,又称上帝诀、玉帝诀,诀文在中指中节。上章表、统领天仙兵马、指挥行瘟使者时掐。上清诀,诀文在中指上节,召请上清兵马时用;又一法掐中指指甲下,问病时用。太清诀,在中指下节。与尊神相关的诀,有时不直接称尊神名讳,而用其坐骑、法器等来代表。比如炼度仪中请太乙天尊临坛,法师掐狮子诀:左右手掌交叉搭在一起,左手大指屈掌内,馀九指皆露於外。原来太乙天尊坐骑是九头狮子,这一手势九指外露即为象徵。类似的又如莲花诀、宝相莲、以及大小猪头诀等,掐之象徵斗姥降临。原来斗姥常趺坐於莲花上,又其拉辇的神兽名獬,形象是猪头上生角,故以之象徵接斗姥驾。

祖师诀中最重要的是天师诀和本师诀,代表本派祖师或者天师降临,有时法师存想自己化身为天师指挥神兵驱邪时用,掐法是左手大指掐二指第一节。

代表神将的诀目数量最多。因为道教神将的数目本来就很多,且各派法术所用的神将不尽相同。就比较重要的而言,有元帅诀,代表雷部元帅;都监诀,代表统领神兵的兵马都监;天丁诀,代表天丁力士;功曹诀,代表召唤神界管理案卷的功曹。其它还有日君诀,代表日君,月君诀代表月君,以及代表五方星斗的诀目。

至於据要对付的对象,以及相关科仪所设计的诀,就更难计其数。因为治病、驱邪、炼度、禳灾的法术门类繁多,相应的诀目也就数量庞大。这类诀目有以所要对付的邪秽立名,如虎目、鬼目;有以法师的行持为称呼,如煞鬼目、禁鬼诀、握雷局;也有以所持神器、手段为号,如三叉诀、剑诀、金桥诀等。相关的法术体系中都绘成诀谱一一载明,法师行法时必须严格依式掐之。诀目数量繁多,这里所说的只是其主要类型。由於它们的象徵所在,因此主要是掐之表示启请或召唤神

灵,或者以之表示布上神灵之气,克制作祟的鬼神。上述符咒诀步,加上使用剑、印、灵幡、灵图、照妖镜和其它法器,构成行法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

神咒 道教施法仪式中,常有咒语、掐诀、步罡等,它们和书符一起成为道法的基本手段。道士以画符念咒、掐诀步罡来施行法术,以增强人们战胜邪恶的信心。这些法术本身具有使人类在无法控制的异己力量面前保持心理平衡和生活信心的文化功能。

咒语是一种被认为对鬼神或自然物有感应或禁令的神秘语言:咒语常和以人体真气「禁制」鬼神、外物的气禁术结合在一起,称为禁咒。有时和符一起出现,称做符咒。道士在施行咒术时又往往借助某些中介物,如咒水、咒枣等,这些施过咒术的水、枣也有咒术的效力。

道门中对咒术的效力有极高的肯定。《太上正一咒鬼经》说:「吾含天地,咒毒杀鬼方,咒金金自销,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灭,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缚,咒鬼鬼自杀,咒祷祷自断,咒痈痈自决,咒毒毒自散,咒诅诅自灭。」道士认为有法力强大的尊神,不断把秘藏在天上的咒语传授下来,念动咒语即有几万乃至几百万的天兵天将应召来服役。因此,咒语在道法中越出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咒语在道教中运用广泛:道法凡结坛有净坛咒、镇坛咒;登坛先有卫灵咒;画符有书符咒;步罡有步罡咒;诵经先念开经玄蕴咒;至於召将咒则和道书记载的天将神吏一样多;杀鬼制魔、捉妖,也都有相应的咒。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咒就没有道教的法术。

同时,咒语已渗透到道士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融化进他们的人格中去。道士净手、吃饭、沐浴、理发等都要诵咒。不仅正一派擅於诵咒,全真道授戒也有相应的咒语。

道教咒语的特点:咒术不是道教特有的现象,佛教等其他宗教也使用咒语,特别是密宗更以诵咒(陀罗尼)著称。咒语起源於原始宗教的先民对语言魔力的崇拜,后来成为巫术的核心部件。道教继承了巫术的咒术并加以发展,同时又吸纳进一些佛教咒语,但从总体上来说道教咒语有自己的特点。

道教咒语常常用「如律令」、「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是因为道教兴於汉代,汉代诏书和檄文中多有「如律令」一语。「如律令」意指按法令执行,在语气上有违律必究的意味。这种申述法律、政令权威的官方套语,先是被民间巫师所吸收。东汉巫师举行「墓门解除」(即在殡葬中对墓厌镇,使人鬼分途,鬼不殃及生人)的解除文,末尾即以「如律令」结束。解除文的简单句式是:「百解去,如律令!」此类咒被道教所吸收,同时也产生某些变格,主要是嵌入神名。最常见的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有的还在其后加「摄」、「敕」、「疾」等字,以表示急急按咒执行不得有误。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

在召集神兵收妖破邪有开旗咒:「五雷猛将,火车将军,腾天倒地,驱雷奔云,队仗千万,统领神兵,开旗急召,不得稽停。急急如律令!」这一咒先是称引雷部神将,兼说其神武,同时也是说明他们职司所在,接著说明开旗(展开召将令旗)召唤他们来到,且令其不许拖延时刻,立即降临。最后以「急急如律令」收尾。

道教咒语的这种定式便是区别於以赞念佛号为主的佛咒的显明特色。

道教咒语的这种结构首先表明它是托於神授、从而也是有神效的。称太上老君、称神霄玉清真王,称天师,都是直接说出尊神的名号,来召役神将、镇压妖邪。对於比较低级、专供法师役使的神灵,则是直呼其名,以示自己有控制他们的能力。因此道教咒语的施行,与其整个神仙谱系是紧密相联的,其中表现了他们的信仰,也反映了他们实践信仰的方式。不过称引神名,并不是道咒特有的现象,甚至不是咒语特有的现象。基督教徒在祈祷之后总要说「奉耶苏基督的名」。那是对神强烈的信赖敬仰的表现。所以道咒中的称引神名,表明的是许多宗教中共通的对神灵的信仰、依赖,只不过各自的神有不同的面貌罢了。其更能表达道咒本身特色的还是下一方面:它表明咒语是对祈使对象的命令,而「如律令」,既是催促,又是强调其命令必须执行,不执行,则依律惩罚。咒语的内容都直言不讳地讲清命令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是道教咒语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一般说来,中国的民众对待宗教的态度,以祈求解决眼前的困难为主导,求得平安便算有福。象西方社会和印度人那种对神灵的虔诚皈依,是有相当差距的。比如印度传来的《主夜神咒》:「婆涉演波底」,据说夜行时念它可以辟邪。但其辞实际上是印度人所奉夜神的音译。佛教的重要咒语《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即民间比较熟悉的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句句皆表示对观世音的皈依礼敬之意,八十三句系称呼菩萨(包括观音的种种变相)名。这部咒语,佛教徒认为其威力极大,使用也很广泛,《大悲心陀罗尼》详细记载有用它治病、催产、解蛊毒、辟蛇蝎等等的方法。就功能言,佛咒与道咒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从结构看又很不同。大悲咒的特点,在叫人先皈依,倘皈依了,一念它,观音就能帮助解决各种魔难,直至接引他上西方极乐世界,念咒的本身就是皈依。道咒则是直接驱策鬼神,让它们走开或者完成凡人无法完成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实的目的是前提,对神的敬仰,乃以当下直接的利益为中心。道教咒语的这一特点规定了每一咒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所以道咒各有针对性,数量极多。

念咒与气禁:念咒时常常要求与体内的运气、在意念中存想相关的神灵形象(存想)统一起来。认为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内气作用於对象,使之受到控制,或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禁咒,又称气禁,简称为禁。气禁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巫术中就已经使用。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吴越地方有称为禁咒法的,很有显著的效验,(那原因)是法师气充沛。」(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气耳。)从近几年来考古发现看,气禁流行的地区不限於吴越地区。楚、蜀等地区都有类似的方术。据葛洪的记载,禁咒的应用范围广泛,有入大疫不受传染、驱逐邪魅,禁虎豹蛇蜂、为人治病,乃至於禁水倒流等。气禁术被道教所吸收,成为道法的一部份,早期道教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阶箓中专有一种《禁气箓》,可见已经是整个法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一般道士在念咒时与内气的发放相伴随,念咒兼有以气作用於对象(通常称为布气,又称内气外运),因此对於道士平时的炼气,提出了一定要求。

--------------------------------------------------------------------------------

罗天大醮,罗天大醮的由来:罗天大醮是道教大型综合仪礼的名称。罗天,即大罗天,道教指天之三界以上的极高处。《无上秘要》称天之「三界之上,渺渺大罗」,以罗天指设醮之名,是极言其请降神灵数量之多,品位之高,以及设醮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设醮目的之广泛,参与醮仪的道士和祭祀、奉献的道教徒人数众多。醮,原是祭仪的意思。宋玉《高唐赋》云「祷旋宫,醮诸神,礼太乙」,醮神就是祭神之意。两晋之间,醮和斋对举,《太上洞渊神咒经》称「修斋设醮,不依科仪之考」。唐代以后,斋和醮才较普遍地连用,以指称道教仪礼。因此,醮是道教对其崇拜仪礼的一种称呼。《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称,「延真降圣,乞恩请福,则谓之醮」明代以后,道门与民间多以醮代替斋,罗天大醮之称遂流行开来。

罗天大醮的内容及其特点:明代正统《道藏》收有以罗天大醮冠名的科仪文献有《罗天大醮设醮仪》,《罗天大醮三朝仪》,《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罗天大醮上品妙经》等。据《罗天大醮设醮仪》,在罗天大醮中召请的有「三清至尊、十方上圣、玉京金阙天帝天真、十方师尊圣众、三界官属、一切威灵」等等天地间所有神灵。行仪的目的就是为国泰民安、忏罪谢恩、祈寿延生、拔幽荐祖等等。罗天大醮的规模比较大,时间也长,一般要举行三天、五天、七天等不等,每天所行科仪均不相同,因此内容十分丰富。罗天大醮在宋代也有称为周天大醮或普天大醮的。据《道门定制》称,宋代的周天大醮供奉的神灵有「二千四百分位」,普天大醮则设神灵「三千六百分位」。这两种醮只有「朝廷修奉,或大臣为国亦许修设,庶人不许奉修」。现在香港、澳门地区和台湾省道教常有举行太平清醮、祈安清醮,据其内容,就是地区民众自己邀请道士举行的罗天大醮。

道教使用念珠早于佛教,只是道教不留于形式

中国的念珠起源于道教,按记载,太极仙翁葛玄(三国时期)就开始使用了,作用是宣圣号计数。而佛教使用念珠是唐朝以后--------也是查找文献得到的结果,现在东南亚僧侣极少使用念珠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这一点。

常见的是古铜币{占扑,杀鬼},令旗{随时可以做法号令神兵},桃木剑{护法兵器},金钱剑{护法兵器},法印{可上奏天庭,召唤神兵,驱鬼役神。还可除妖灭魔},小八卦{作用很大很多你等的},黄纸{画符必须物},朱砂{画符就用朱砂,还可以治病},毛笔{为写符服务},小匕首{有自救,护身},绳索{有自救,做法要用的必要}就这几样。小饰品小褂饰以小八卦为主,还有印着八卦的布袋。就没有了。

   看过电视连续剧《武则天》的读者朋友,也许对剧中道士袁天罡登坛作法禳灾祈福的情景还有所记忆吧。只见他身披鹤麾手持宝剑,于念咒烧符之后骤然将剑往天空一指,叫声“急急如律令”,顷刻间雷鸣电闪,天地为之变色。

 那么,“急急如律令”这句咒语是怎么来的呢?

“急急如律令”是指什么意思?这句话听起来挺押韵挺高大上,但按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最初的意思其实就是——“哥,搞快点!”

道教的祖师爷张道陵,据说他在创建道教之前在朝廷当过官哈。所以在成立道教之后,它就也把这一习惯带到了道教的经文当中。同时还做了一定程度的夸张化处理,比如修改成了“急如律令”、“急急如律令”等等,主要意思就是号令鬼神“搞快点”,赶紧去做某件事情,对于鬼怪有很强的震慑作用,而对于神灵则相当于一个“强提醒”。

一种说法是,律令是传说中一名周代人,据说他跑得极快,所以死后做了雷公的部属。“急急如律令”,表示要如“律令”一样迅速。《土风录》曰:“令,音伶,律令,雷部神名,善走,用之欲其速。”《三教搜神大全》曰:“雷部有神名曰健儿,善走,与雷相疾速。”《搜神记》曰:“律令,周穆王时人,善走,死为雷部小鬼。”

最普遍的说法则存在于道教的知识谱系之中。道教咒语常用“如律令”、“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是因为道教兴起于汉代,而汉代的诏书和檄文中多有“如律令”一语,意思就是下属要严格按照法令执行,在语气上有违律必究的意味。这种申述法律、政令权威的官方套语,先是被民间巫师吸收。东汉巫师举行“墓门解除”的解除文,简单句式就是:“百解去,如律令!”后来也被道教吸收并广泛应用,同时产生某些变革,主要是嵌入神仙名号,最常见的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有的还在后面加上“摄”、“敕”、“疾”等字眼,用来表示急急按照咒语之行,不得有误。

在很多古装玄幻影视剧中,如果碰到有道长行法的桥段,在法事关键时,扮演道长的演员们通常都会有句台词——急急如律令,然后顷刻间,雷鸣电闪,神灵显威。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现实中,道长们进行科仪法事活动时,也时常会说一句“急急如律令”,那这句咒语到底什么意思呢?

而随着道教的壮大,“急急如律令”这五个大字也就成为了道教驱邪除魔的专用术语。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就是“律令”其实并不是什么法律,而是一个人名。

没错,这个人真名就叫“律令”。据传是周穆王时期的一个人物,本人走路超级快,死了之后在雷部当小鬼。他在整个道教体系中也被奉为迅速擅走的神

咒语的形式,较客气的有“今已知汝名,汝急速去--急急如律令”以及“吾知汝名,急去千里--急急如律令”等咒语。

东晋葛洪就强调人在登山涉水之时,必须带着各类精怪的厌胜图芨,并且熟知天下鬼之名字。则当这些精灵鬼怪出现时,人们只要能认出这时出现的精灵鬼怪,那些鬼怪就会退却,在此时的“呼名法术”就是与旅人的安全相关。

例如《山海经》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因为在《山海经》里,除了记载各处的地理特征之外,同时也记载了许多类型精灵鬼怪的名字、形状,后世的人就依照这类的材料来分辨精灵鬼怪。除了原先与旅人求平安的功能之外,在道教的发展之中,就将“呼名法术”吸收,应用在一些祭改的仪式之中。具体表现“呼名法术”的道经,以《洞渊神咒经》最具典型,这部经典的目的就是要克制各类凶鬼,因此记载了克制凶鬼的方法,通常是藉着一连串的咒语来克制这些凶鬼。

道教咒语常常用“如律令”、“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是因为道教兴于汉代,汉代诏书和檄文中多有“如律令”一语。

“如律令”意指按法令执行,在语气上有违律必究的意味。这种申述法律、政令权威的官方套语,先是被民间巫师所吸收。东汉巫师举行“墓门解除”(即在殡葬中对墓厌镇,使人鬼分途,鬼不殃及生人)的解除文,末尾即以“如律令”结束。解除文的简单句式是:“百解去,如律令!”此类咒被道教所吸收,同时也产生某些变格,主要是嵌入神名。最常见的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有的还在其后加“摄”、“敕”、“疾”等字,以表示急急按咒执行不得有误。

例如,在召集神兵收妖破邪有开旗咒:“五雷猛将,火车将军,腾天倒地,驱雷奔云,队仗千万,统领神兵,开旗急召,不得稽停。急急如律令!”这一咒先是称引雷部神将,兼说其神武,同时也是说明他们职司所在,接着说明开旗(展开召将令旗)召唤他们来到,且令其不许拖延时刻,立即降临。最后以“急急如律令”收尾。

从近几年来考古发现看,气禁流行的地区不限于吴越地区。楚、蜀等地区都有类似的方术。据葛洪的记载,禁咒的应用范围广泛,有入大疫不受传染、驱逐邪魅,禁虎豹蛇蜂、为人治病,乃至于禁水倒流等。气禁术被道教所吸收,成为道法的一部分,早期道教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阶箓中专有一种《禁气箓》,可见已经是整个法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道士在念咒时与内气的发放相伴随,念咒兼有以气作用于对象(通常称为布气,又称内气外运),因此对于道士平时的炼气,提出了一定要求。需要牢记的是,作为一句咒语,“急急如律令”不可随意说出,必须是受过法箓、道戒、有相应法职的道教法师才能够凭咒向鬼神发号施令,而我们普通信士如果在持诵经典时遇到此咒,跳过不读即可。

开 光 科 仪

说文:

举步朝金阙,飞身谒玉京,天外琳琅响,齐举步虚声。

步虚:

宝座临金殿,霞光照玉轩,万真朝帝所,飞泻蹑云端。

举天尊:

三清应化天尊。

三清圣号广宣扬,一句能消万劫殃。

七宝林中朝上帝,五明宫内礼虚皇,

常乘白鹤游三界,每驾青牛遍十方,

众等志心皈命礼,鸾歌凤舞阵道场。

香供养,三清应化天尊。

说文:

臣闻,阊阖升黄道八维通玄,珠之驾衣冠拜紫震,七径通碧玉之伦,兹当朝奏,必假香传,夫此香者香通三界烟透九重,信香缭绕,仰瞻万圣以临轩,宝香氤氲,俯陈微言而上达,熏风吹满后,龙章瑞气,凌空成风篆,一炉既腾,诸真洞鉴,传香有偈,宝号称扬。

举天尊 :

道经师宝天尊

一挂真香本自然 黄庭炉内起祥烟,

空中结就浮云篆 上祝祖师寿万年。

稽首皈依道……

说文:

伏以,香烟降彩,瑞气腾空,瞻宝容以临凡,望高真而启奏,云天空凌,万信朝谒,传达室香有偈,宝号宣扬。

举天尊 :

大罗经宝天尊。

钟鼓琳琅响彻底天,十方肃静得安然,

天无气秽朝无始,地无妖尘谒圣颜,

稽道皈依经……

说文:

伏从道香德香无为香,无为清静自然香,妙洞真香,灵宝慧香朝三界香,三柱真香满空供养,供养上界,行云达信,传香有偈,宝号称扬。

举天尊:

大罗师宝天尊

三挂真香达玉京,九重呈进九重诚,

阊阖门开鹤驾下,凤翘鸾舞到坛庭,

稽道皈依师……

说文:

伏以,天高所卑,仰灵光于咫尺,人微意迫,祈妙应于斯颜,吲璇玑七政之权,五叶含芬合,于千之元莫,三炷真香,焚向炉中,端伸供养。

举天尊:

行云达信天尊。

道香德香无为香,无为清静自然香,

三炷真香炉内梵,表文一函达上苍,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

威灵咒 :

九天之上,谓之大罗,玉京金阙,云层峨峨,

中有天帝,仁慈惠各,至道无敌,降伏众魔,

天宝灵符,玉律金科,神仙亿万,幢幡众多,

闻者罪天,永出爱河,臣等皈命,与道合真。

提纲:

恭对瑶坛,清称职位。

称职:

臣系太上……

圣班:

渺渺大罗天上,晃晃金阙宫中,虚无自然,玉皇始祖,说法度人,铁师元阳上帝,沤蒙混沌天尊,经内高经,玉震灵宝天尊,玄之又玄,混元道德天尊,上极无上,玉皇郝罪天尊,天中之天,伽邪霹坜天尊,像外无像,中皇玉镇天尊,圣像玉圣,大乙元皇天尊,色寂非色,后土掌劫天尊,慈佑供慈,斗明显佑天尊,天地水火,四帝真君,东西南北,四圣真君,光队始祖,五老上帝,天地人甲三皇上帝,高上神霄,九震上帝,度人无量,三十二天上帝,中央元灵元老,焚天上帝,元阳慈父,大道帝君,灵宝玉母,大道元君,东华木公,上清童君,西灵金母,大道元君,上相上宰上保上传四司立帝,十二台阁金仙,恭望洪慈,俯垂恩光。斗父龙汉祖劫同御国王天尊,斗姥先天大圣,元明道姥天尊,东斗六阳,注算星君,西斗六阴,纪明星君,南斗六司迎寿星君,北斗七元,解厄星君,辅大道星君,隐光右弼上道星君,天罡大圣,合明威灵,普天星斗,河汉群真,恭望洪慈,俯重恩光。

东方玉清,降福天尊,南方延寿益算天尊,东北方紫青赐福天尊,东南方长生保尊,西南方福生无量天尊,西北方九宫捍厄尊,止主保命护身天尊,下方兴福,大力天尊,十方太上,灵宝天尊,十方无极至真大圣,长生度也飞天神王,九天转元,开化主宰,七曲灵应,保德宏仁大帝,更生永命天尊,二界伏魔大帝,昭明翌汉天尊,金阙门下四大真人,东华紫座五祖七真,玉堂演教,五师真君,阳座至尊,丹段大帝,三洞四辅法录官将,三界十方巡察真宰,三天门下引进仙官,功曹符使,传奏等神,虚空过往,采访真仙,琳庭兵马,助道神,太上城隍,里域社令,随坛演教,护法诸神,悉仗真香,普通供养。说文:

表坛肃静,钟鼓停者,俱有升光疏文,谨当宣读。

向伸疏文,宣白云周,就于坛前,用凭火化

志心皈命礼……

(三清四御土地)

(某祖师升光念某诰)

众唱:

道筵海会郁罗萧台,金童玉女两边排,香花满瑶坛,赐福消灾,众真降驾来。

众唱:

中山神咒,元始玉文……

三拈香,天日运,出,三击令,接说文

说文:

恭闻宝座森严,移金炉玉殿于法界,琳琅振响,降琼轮羽盖于霄衢,瞻龙舆以来临,望凤辇而拥待,青都严虚豹,非凡捆以能通黄道,拥龙鸾惟志诚而可格,香花灯烛结,成悬日之光华,宝殿瑶坛,权作弥罗之境升,今则天开黄道,志发祥相,上帝鉴观于下土高真巡察于凡间,羽众齐集,各整朝班,臣洗心涤滤,谨备苍碧黄,祀天地于八极,青赤璋祭东南之雷火,白虚玄黄,安西北之兵将,礼备法物,乐和音律,无任恭香茶上献。

(表白:献茶,坛行献名礼)

说文:

夫茶者,末结黄金籽,先开白玉花,秋冬不洞叶,春夏常令伢,名献已具真驭共品,臣诚惶诚恐,信可格天,谨仰紫禁之肃场,惟冀黄道以开通,无往自恭,酒当奉献。

表白:献酒

说文:

夫酒者,礼行再献宾呈百祥,是光贤之礼制,为微臣之祭,仅略献具张万范之式,圣语玄微宣演九天之境,帝讳密藏于宝笈,仙兵常侍于琅函,恭望大慈,水当酌献。

表白:献水

说文:

夫水者禀五龙之零点气,作万物之祯祥,北斗中藏于璇玑,日月内隐至三台,洒天地去其秽,旋人神得其灵,法天象地,无不极。(击鼓功三拈香击敷)

说文:

臣闻纲之四维,礼首为重,虽非威仪之谓,无则其不虔,盖得其要,万法而法失其所守,天人难容,今三献已具,仪已周隆,俯赐恩光,证盟修奉,

(功下行十方礼,上案接灯,莲花诀,奉灯,目运灯讳,旁递火铜上,功执令出,三击令,持火望案书 )

说文:

伏以,上帝临汝就有降鉴之神,大明当空,守问覆盘这影,恭祈宝炬之炎,仰希珠纬之缠念,滤精纯,坛场斋洁,一面万万而一,同是华辉,终而始始而终,主乎诚敬,遍九理之真气,开百倔之祥光,见前清袅谨为分辉,羽众共称同声赞扬。

举天尊:

辉华耀极天尊

说文:

估闻五行法元离火居中,德沛天地,辉衍古今,臣令恭行道范诚怕至恐,禀烛师,信格诸天,离火炎心,上照太极天宫,普现大千之祥端,银烛米陵下耀北丰幽冥,遍布无际之光明,擎灯耀日金身,八万七千毫孔窍,窍得灵,举火耀用玉像三十六十藏腑节节夜生宝,座森森,俨然巍峨,帝阙法像庄肃,范彰九天御都,惠光普照,施慈愿救众生于沉论,剑光青冷发神咒,断隆孽于魔城,覃恩遍布于五行,香火绵延乎甲西,

(功下,执令步二十八宿,又步八卦,罡东西南北中五方,令书讳: 上案)

说文:

臣闻阴首判轻浊分太极于乎涵三,两仗法自一元伏仪掌乾坤,三才佐理四象成神农尝百草,五行生纪六合现轩辕皇帝制衣由,七星彩帛映云端,干坎良震来赴会巽离坤与兑变然北极霞光显南斩瘟,今奉上帝传敕令,命与微臣开光点起鼓,功手试光,书讳,混真雷坛,本坛今已恭依道范,是早申召告,时天清地良,玄微在瞎,三阳开泰,五福临坛,希冀诚信之上通,斯恭真圣以助玄谨召左青龙猛章,右白虎监兵,前朱淮灵光,后玄武证盟,又召四灵神,飞翔下九冥,天官飞火甲,地官报金精,水官统虎将,三元护我身,本司焚香下令宣告,

(功下,将剑盂盟威步罡)

说文:

雷坛主将(剑出 )勇猛先,闻吾宣召火连到庭,钦奉玉皇上帝敕(一法主玄天上帝( )老祖天师律令( )巽水于剑(接说步罡)

说文:

坎水天乙清,蛟龙潜真形,神牛大海通神兵,太乙尊居此,七星镇坛庭,(荡秽罡)

(功中立巽水于剑毕上)

说文:

今开光之际阐事之时,四灵童子,想至来临,坛有请光之像,羽众同称,九气青天,明星大神,焕照十方洞映九门,转烛阳光,日童飞灵,月灵童子,侍为坛庭,正道赦行,星童齐骄,点光童子,流火随形,帝君有命,普天安镇

(近毕功持令旗,而外说)

说文:

光照日光童子(摇令旗)速至法会,次召目光童子,齐,赴坛场,真召星光童子,点光童子令敕西童子速驾云台会(太极,转案)临赴都坛各胜已任,谨安职司,助吾神通,开通圣像百,畅通赞真有偈,宝号称扬。

举天尊:

威光显扬天尊

法韵声声赞洞玄,四时神真赴会筵,

圣号奉罢风云开,五德锦风落琼台说,

此鸡不是非凡鸡,太阳客中展羽翼,

身居五德冠映丹,翱直上九万里,

太上赐与增颜色,雷坛之内描神祗,

十方真宰得珠润,颜臾神通游寰宇

(点鼓功执令于五德书,持针剌冠,备于原砂)

说文:

再运真香讶诚上启伏闻,日吉时良,天开地长,臣今执笔犬吉大昌(令)此笔不是非凡笔,元始传下五支笔,一支笔太上置书五千言,天道地德通古今,留下金林水火土,神符,仙录镇乾坤,二支笔东方孔圣求至道,书写四书与五经,留下仁义礼制信,三证大道,留下生老病死苦,弘誓慈愿救万灵,四支笔治世高士书国文,修文量武万民乐,尊奉天地国亲师,天下和平无征论,臣今手执五支笔,依奉宗祖道经师,灵灵神笔制于手,九瞿个披列端头号,一点龙笔开风目,二点万真生灵慧,神笔点点风云现,万载香火永长绵。

(击敕,开光令于盘中物事一如印堂)

眼、鼻、口、心、耳、手、雷、足、身、 毕紫微,金光盖之时,离案至神像前,开光)

说文:

开身之光明,点仙真之灵性,将心对口,将口对心,隔山叫隔山应,隔水叫隔水应,有求有应,有感有灵,开光之后,水彰显应,千年香火千年盛,万载香火万载灵,赞真有偈,羽众同声唱。

众唱:

大道慈悲万 东雍熙。

说文:

向事开光功德,上奉高真下保平安,赐福消灾,同赖善功,证无上道,一切信礼,志心称念,飞去捧送天尊,不可思议议功德。

174枚道教法印说明

1元始符命印

三清神像供奉必用此印,放于元始天尊神像下,用于镇坛。

2上清灵宝大法司印

在文、贴、牒、榜等上用此印,可示三界鬼神,见此印之如见灵宝天尊。也可以印在符录上。此印应放于神坛上镇坛用。放于灵宝天尊神像下。从事符咒法术必用。

3太上老君敕令印

凡一切符录上均可用此印。随意应用。平时可放在神坛上拜祭。

4太清教主印

请黄老君降真,请神,考召,奏表章,操作所需的法事时,须奏请黄老君相助者的符录中用此印。相关符录可见上乘符录辑要一书。

5元始一气混沌太极之印

供养于神坛上可获长生,并用于长生简之上。此印如从事符咒法术放于神坛中间镇坛用。

6玉帝印式

玉皇大帝印文,统辖天界。

7太极之印

统召万灵,又称天灵神宝之章。

8道君玉印

道君主教之印,此印掌诸天星宿,三界鬼神,劫运之数。如做法,执此印,可变身为灵宝天尊。也要印于符录之上。在敕符时应用此印放于坛上。

9酆都大帝心印

酆都大帝系列杀鬼伏魔斩怪系列法术用此印,此印捉鬼,万神自伏,天兵拱手相助。

10道经师宝印

道教最为经典的与最常用的法印。用于各种情形之均可。凡未授录的道士或自行修行的人员均可以使用此印,用法随意。道、经、师为道教之最高信仰,也为万法万术之根本。

11天皇印

施印时,需焚香拜请三皇高真以及五岳尊神,然后念咒,吹气于印上。此印召五方之鬼,印风风停,印雨雨停,印星星落,印月月缺。威力作用相当大。

12地皇印

施印时,需焚香拜请三皇高真以及五岳尊神,然后念咒,吹气于印上。印地地裂,印草木则化为灰,印飞鸟则坠地,印虎虫则死伏。

13人皇印

施印时,需焚香拜请三皇高真以及五岳尊神,然后念咒,吹气于印上。此印印一切病患皆康复,若遇灾祸,以香汤吞服此印,则可变为吉庆旺气。如用印救人命,需吞服人皇真形符。

14天信印

此印回天驻日留月,变化春秋四季,左手掐乾亥决,右手执印,冲天门上印一印,再向震天门印,则仙女下降,问其所愿者皆成。如果想游日月之宫,先沐浴,再铺一苇席,将云信印印其上,则可乘席而升空,至月宫,如若想回来,则将天信印印地。若想变化夜晚景色,则将备一水盆,将印印其上,日便沉没。若要天明,则将准备一竹杆,竖起。将此印印于天南角,则夏月降雪。

15地信印

此印动地摧山,海枯石烂,伏鬼降神,开山建河,成沟断涧。将印印在地户上则地动,若收回则将印印天罡上。印鬼神,则鬼神求饶。将此印印山路上则山开。若遇灾难急险,将此印印大道写水字,则会有江河奔腾,人不敢近也。将印印十字路上,则会出现沟涧。

16人信印:万灵胜宝印

此印能令草木皆兵,若行军时,可将此印印于林首,饮水一口,其林皆尽成人形,各持兵器,若要隐形,持净草七枝,面向 门持,即先踏七星步,万人皆隐形不见。若有急难,印于自身 头部,则变化为老翁,印足为童子,印腰为妇人,印面成兽类,印膊成飞鸟,印背成林木,印胸成大石,用此印,皆要带水方可施用。

17龙信印:降龙宝印

此印能降龙,驾龙升空,凡要变龙,将白绸三尺,用印印其头尾,中心写龙字,饮水一口,喝变三声,即化成龙。跨其任意飞空。欲要止,印地则可。若要自己变龙时,将印印心上与水三口言变三声立化成龙。要变成蛇书蛇字等,皆可随意。

18虎信印:伏虎宝印

此印能伏虎,降服一切恶兽。在猛虎盘距的地方,朱印布绢之上贴之。虎不敢动。若要让虎带路,将印印于桃板上,青色袋盛佩,其虎自如狗羊一样追随左右。若自己变虎时,将印印于 背上,喷水立变为虎虎生威。

19云信印:起云宝印

此印能起云登空,生出五色祥云,驾云升天,游日看月,来去自然。将此印印于足下,则生云,若要驾云,则将印印于云上,印一下云,则云会高一丈,印越多,云越高。若天雨不止,想生五色祥云,则用青布上用红字写金、木、水、火、土,印于字上。

20风信印:生风宝印

此印能平地起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其法为:用瓷碗一个,用朱砂画:速生风三字,随向空中掷出,用印照之,其风速来。如向鬼门用印照之,则黑风速起,昼夜不分。

21金信印:碎剑宝印

此印能斩金断铁。一切兵器用此印可不近身,伤害不了。临敌时,用朱砂印于白绢上七颗,烧化成灰,用一碗清水,搅印灰 ,向敌方阵前喷出,再将左膊印一印,则刀枪不入。如想验证,可选一只鸡,鸡翅下绑此印,用箭射,则鸡毫发无伤。

22木信印:返木宝印

此印能生一切草木及凌空飞起,能令草木搬运物品。其法为:选一草木,将此草木两头用印印之,则会平地飞起,搬运物品。最好选择一木料,刻成鸟形。来运用此法。

23水信印:泛波宝印

此印可兴水,若求波浪,用一铁板,将印印其上,投于江河之中,立有大波浪至。若想过河,则将此印印于足上。印于地面上,挖井,井中自会出水。

24火信印:烈阳宝印

此印可发万里之火。烧尽一切。其法为:将印印南方丙上,取气吹于印上,向方位照之,其火从印中出,如想灭,则用水信印可止。如想焚烧房屋草木,用青纸包圆石,投掷于室上,立即起火。可将此印印山石之上,立成火山。

25土信印:长春宝印

此印可生一切草木五谷植物。印土成金成玉。五谷种后,饮水喷之于其上,一口生,二口长,三口成形,四口结果,五口熟 。

26混合百神印

修道之士佩受,可役使万灵。凡印所在之处,万神朝礼,三界侍卫。可召法中符吏,符录皆以此印印之,立获感应。

27总监鬼神印

为五帝大魔王所持之印,可总管监查鬼神所用。此为灵宝法术之总制。用时掐总监决,取灵宝中气吹而用之。专印玉札。供养于阳耀坛中,用绛袋盛之。

28总监鬼印

用法与作用等同于总监鬼神印。此印为监鬼,总监鬼神印为监鬼神,切勿混淆。

29混洞赤文印

符录上通用此印。用法随意。

30召集群仙印

此印可召集众仙神到坛前。可用于符录、度牒、表文、奏章之上。

31混元印

三界混元总摄万鬼之印。

32北帝第一煞鬼神印

此印治一切疾病。

33北帝酆都召鬼神印

印于患病者患病部位必平安。可用于涉及此方面的符录上。

34北极杀鬼印

杀鬼,驱邪,伏魔。可用于治鬼附其身类的邪病及符咒上。

35北酆杀鬼印

不论男女,若被妖魔鬼怪所迷,胡言乱语,行事疯颠者,用此印印于病人之心上可解。用于此方面的符咒之上。此印用枣木心刻印,一年内要祭炼三次用起来方可神通。

36都召鬼魂印

此印召人魂魄,统召各路鬼魂。用时念咒

37酆都召鬼神印

若人被厉鬼、妖精、邪气所附身或加害,用此印印病者心上,其诸邪魔鬼怪精狐自去。

38仙都滋摄印

此印可召蓬莱将吏所用。退鬼伏魔,斩邪退煞,仙官护卫等。

39总摄印

摄召三界众鬼神之用。

40应灵摄妖玉文

摄妖魔鬼怪,不可近身,护身。可以配合文昌天心玉文印合用 。

41雷霆都司印

召役雷部诸神将之印。役使风雷驱除神怪,诛斩妖魅,治病救人。

42雷霆都司符玺

元始上帝付受三洞飞仙五岳丈人其符玺皆玉为之。黄帝得之佩印登天,雷公风后得之成仙。许都仙得之同吴猛丁义统领邵阳 雷公,以此符玺照其毒龙,当时毒龙两目迸血方始斩之。其印为尸气所触则微裂小缝后复祭谢,乃合如旧,邵阳雷公随此驻此守护。

43三五邵阳雷公之印

雷霆火师称此印上帝专降五雷使院统领五雷,总摄三界鬼神,可以役使五雷诛斩妖孽,与云致雨,降伏水怪,凡有飞空走地 猛毒邪神,但将此印贴其所,自然消灭。凡人一切疾病以印印水服之立愈。邵阳五帅吏兵准此法印奉行。

44都天大雷火印

此印为上帝专降雷霆都司役使风雷驱除神怪,诛斩妖魅,祈雨祈晴祈风雪用。凡人一切疾病以印印之立愈或有烫伤以印印之自凉,或风毒疮肿立消。鬼神见此印自为消灭。

45雷光火文印

用于符录之上。可召请五岳,雷神,城隍,社令相助,佩带,贴于门上皆可。投入江河湖海之中,可平地生风。急发雷电斩鬼灭魔。

46雷火印

以金为之或枣木刻印,以丹砂涂印,此印为八威毒蛇之篆,管玉府雷神祈求雨泽,焚烧邪鬼伏斩水怪。以印印万病立消。此印为雷部立到,其功不可具言。

47雷火大将印

镇潭源祈雨类符录上用此印。

48五雷火车印

发五雷火车拷召鬼魔精怪用印。

49雷部通真达灵金玉之章

此印专为申奏而设。为天门雷门认识之私印。方一寸一分,凡召雷部将吏及邵阳雷公皆经此印符牒谓之暗号。昔邵阳将军得 遇六波天君,密付此印,同雷部辛天君于海南与陈泥丸真人传 流至此。

50禹步雷光火云大统印

祭神将用。

51五雷使院印

行雷法时,表文、符录上印之,五雷院获之,立助感应。

52回风灭雷印式

如遇大风雷雨之日,望风雨雷电雹之处用印迎之,后闭气默念六丁咒。

53北帝火铃印

此印用于治病。其法为:到病人面前,左手执印,右手掐元帅决喝声曰。再叩齿二通,用罡气举印印之。

54北极驱邪院印

此印用于治病。

55北极天蓬印

制服阴魔,厉鬼,驱邪等,可用于治鬼附其身类的邪病及符咒 上。

56北极监杀神印

摄管诸神魔鬼。听吾号令差役。

57北极大将军印

佩此印,可伏强敌,与人作战时,如有神助。

58通灵印

此印为一切法术之根本。可以用来招财进宝等诸多法术。详见本文附录。

59八史印

此印为一切法术之根本。可以用来招财进宝等诸多法术。详见本文附录。

60摄鬼印

能役鸠般茶鬼罗刹鬼,能为天下众生作变怪之事。详见本章附录。可以令人变化。

61策鬼印

能使社君河伯水官,能视千里,伏藏金玉宝物皆见眼前分明。详见本章附录。可以令人变化。

62召鬼印

若欲使鬼神,左手提符,提四方一切鬼百千万众皆来到。即语与鬼兵言:详见本章附录。

63束鬼之庭延字

捉鬼之用。可印于符录上或印于门上,也可印于鬼出没之地。用时念七次咒可将鬼入水中变为水妖,也可入火中受炼。

64禁鬼之房由字

捉鬼之用。可印于符录上或印于门上,也可印于鬼出没之地。用时念七次咒可将鬼入水中变为水妖,也可入火中受炼。

65急催追捉印

发兵派遣符神急催追捉鬼怪精邪所用。当可用于欠债或寻人等类的符录上。

66急捉之印

以雷震枣木刻印,随事行用,凡遇急切之事,以印印之其所司,则使奉行无敢积滞。捉神遣鬼立到,行司万神侍卫,不敢离坛也。

67治都总摄之印

统辖天、阳界、阴界三界之鬼神、仙官、城隍、兵马、社庙吏兵等,皆可差役,见印则行,听命于你。用法颇多。如在符录中或道术中发兵将等术常用。

68神虎内讳印

印在召魂旗幡上。为北魁夫人内讳之章。玉司之专权也。专印于招魂摄魄之灵幡之上。用时掐斗决,步斗罡,取北方玄气吹而用之。供养于阳耀坛中,用绛袋盛之。

69神虎雄左印

带于左肘之上,用于召请神虎主伯,别盖于神虎主伯符之上。又称北魁玄范之印。印于主伯吏真符之上。供养于阳耀坛中,用绛袋盛之。

70神虎雌右印

用于右肘之上,用于召请神虎功曹、玉女等,用于阴坛。印于主吏使者玉女功曹真形符上。供养于阴精坛中,用毕以绛袋盛之。

71斩邪断瘟印

斩断瘟疫之邪怪所用。

72斩邪印

此印有神兵八百万随印驱邪斩怪,若设坛,用此印印坛四面,则邪魔自灭。

73真武印

此法印用于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所述的六丁合同符咒之上。以下阴形印与阳形印为其印的阴形与阳形。

74阴印形

若用印日中用印,阳印感君候之梦,祈雨祈晴祈雪一切天象,为阳印之事。此印召丁卯丁丑丁亥三玉女之印,故属于阳。请查看附录中说明。

75阳印形

阳印当悬左臂上,阴印法悬右臂上,阴印为夜中用印,为求财役鬼祛妖,夜间求祷地下动作。入水入幽,一切象地法阴之事。即以此印印之。请查看附录中说明。

76黄神印

为修真之士出入佩带,守护其身。凡道士未授经法者通称小兆,常与越章印合用,用于斩伐天地,鬼神吏兵,救助疾患。规格为一寸八分。其印佩于左,越章印佩于右。

77越章印

能制伏万妖邪魔,镇服灾害急难。所祈求心愿如愿达成,常佩腰间阴兵护助。此印绝不可外传于他人。此印常与黄神印一起佩带,佩于右。

78天宝君印

元始上帝主教之印,可镇天地,运阴阳,此印可召役万灵,此印传于汉代天师专用,凡人不可用。

79天帝神咒印

收邪伏魔,令人吉享。可用于涉及此方面的符录上。

80天蓬印

此印令人功成道合乘印升天。若此印与北极驱邪院印及北帝火铃印合用,此可治一切病症,用法省略。

81天帝神印

佩之能身得长生,神灵护卫,可用于获得吉祥如意类及延年益寿类的符录上。印病者心上,一切病症恢复快速。

82天罡印

甲乙日将此印印于患病者的纸人替身上,上写出生八字及姓名,可治病症速愈。

83天女印

此印可令万事成就,多用于祈求好运气类的符录上。可令万事成就。

84六丁玉女印

凡佩带此印者,刀剑不侵身。

85六丁六甲印

甲子日卯时,入室焚香持六甲印,念六甲神咒五次后,将印放在香案上,午时焚香,又至亥时,呼溪女名、那延天女名,取 六甲神印印在黄纸上五颗,烧成灰,净水调洗眼睛,右手执印,向本日方而立案前,闻异香满室,则十二溪女、那延天女下 降,则对其言所求之事,可令万事成就。

86摄召万神中章

如操作摄召神灵下坛帮助符法或道术的奏章上所用。

87敕制地祗印

召土地,城隍,听候差遣速办某事之用印。如召门口土地财神招财进宝,或召土地城隍发兵查失踪或欲寻找之人皆可用此印 。

88太微帝君印

带之令人畏惧,摄召神灵,令其震伏。用于改变人际关系方面的符上。或压服小人的符录之上。

89九天玄女印

可召役六丁六甲神,来扶持道术、道法、符录、符法获得神灵相助,可随意用于符录之上。

90太玄天帝神印

佩之能身得长生,神灵护卫,可用于获得吉祥如意类及延年益寿类的符录上。印病者心上,一切病症恢复快速。

91帝君印

佩之让人尊敬,魔邪不侵。

92合君印

此印带之可常遇贵人相助,贴宅内可大吉利。用于改命或改变人际关系方面的符上。

93金阙化身天尊印

诛鬼凶灭恶灵之用途。掌雷部诸兵将。可用于制化小人,惩治恶人的符录上。

94元皇帝君印

镇一切邪煞,可改变恶人心性,令人从善,除尽阴险恶毒之念,化育滋养圣人之因。可用于制化小人,惩治恶人的符录上。

95三茅妙行圆满天君印

禳灾驱恶,正直保身用,可用于制化小人,惩治恶人的符录上。

96九老仙都印

遇大危难时佩印必有人相助,能延年益寿,伏万鬼。用此印吞服可使不育之人怀孕,驱除霉运,能令人聪明异常。

97文昌天心玉文

辟恶除邪,清诸魔障,可令人聪明大进,加官进爵,获得官禄。适用于学习、升官、升学类用。佩此印需念咒如下:。

98紫光丹天之文

可奏上帝诸仙神,男左女右系于肘部,可令人长寿延年,除身中秽气,令人聪明,保命护身。可用于相关的符录之上。

99紫光丹天印

也称此印为召龙符,为雷雨职司所掌,印中直事从而召之。

100天丁治疾病神印

此印带之大吉利。也可用于治疗疾病类的符录之上。

101随身逐带印

延年益寿,安宅,大利人口。可用于涉及此方面的符录上。

102北岳使者印

带之或吞服,可驱除顽症。此印带右肘上吉利。

103流金火铃神印

此印丹华映日,金火腾辉,檄龙召雷,炼魂登真,剪伐水怪,驱汤阴爽,愈灾却厉,度厄辟病,焚烧九丑,降伏五魔,为赤帝之总章,韩君之火令。详见附录。此印多用于降鬼收鬼狐所用。

104与道合真印

上帝降付得道之士佩,登天于三天金阙门下,此为信物。如度魂于地府,功德众文牒内列各书合同符契,以印印之,则阴府视之如上帝亲临,不敢不奉令。可用于涉及此方面的符录上。

105五帝大魔印

上帝所赐,修道之士佩带,可制化万魔、镇凶治恶,志心佩受,则五帝侍卫,群妖束形。可用于涉及此方面的符录上。

106力士神玉印

有百万神兵,力士护法,行符法,画符时施此印,可有天兵助法,以获得神通。在给人发信时或写信时,印上此印可获得吉利。

107上清天枢院印

中界、下界诸神不论高低职位,均听候差遣,此印佩身,则有鬼神护身左右并相助。服之此印文可治病。

108都天大法主印

此印掌管天下六洞邪精魔王,用于符录上可解除冤债、诅咒,前世冤仇,宿债,经济纠份等一切痛苦。吞服此印文可除恶梦,可令人长寿,清除顽疾病症。令万事和合。

109灵宝玄坛印

法师在操作科仪法事时,所需要的方奏表函度牒上通用此印。如想修炼法术,必须将此印放于法坛上镇坛。

110太清黄神印

能制伏万妖邪魔,镇服灾害急难。所祈求心愿如愿达成,常佩腰间阴兵护助。此印绝不可外传于他人。

111元景丹天府印

可镇家宅中一切邪煞,用于镇宅方面的符录上。此印常与北极驱邪院印配合使用。

112玉神洞灵之篆

常佩之,可入神仙列。此印可感动天地神灵,凡修道之士必佩,可退一切邪,诸鬼不近身。此印若贴于坟墓之上,可使子孙得富贵,一生平安。茅君受此印,仙至司命上卿。将此印文贴于肘后,可消灾免祸,贴于门上,可家庭兴旺,百事享通。可用于此相关的符录上。

113伏魔神印

治病、驱邪、镇鬼、护身、除怪、驱恶梦,治眼病等。用法详见本章附录所述。

114青玄左府太一救苦回骸起死之印

救助重病人祈求延长生命时间,超渡亡魂,治肢体损伤等用此印。

115青玄黄录左府印

建青玄黄灵斋用此印,以代灵宝大法司印。

116青玄救苦印

上帝降付。东极救苦天尊地度三界十方一切苦魂,此印一出,有百宝光明现身。狱司若见此印,皆可炼放幽冥,达生极乐世界。可印于符录之上。

117治病使者印

用于治病所用的符录上。佩之可辟百病。吞服此印,可治百病。

118元应太皇府印

统治万类,消灭害气,招真命灵,伏魔除怪,管辖万神,荡涤鬼邪,劾地界法官,斗邪驱治。

119提举城隍司印

此印在手,可行使城隍之权。印在手,无论出行在哪里,身边总有鬼神、阴官护持,听候差役。

120太极玉符印

此印也称为太极神篆虚皇灵符。可以致真,召气,辟禳万凶。用青袋盛之。用时掐上帝决

中国的道教的创始人到底是谁?

道教创始人是老子李耳。道教创立的时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道教信仰老子之“道”,认为道教徒如能真心修持其“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