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古代各名典籍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2收藏

求中国古代各名典籍简介,第1张

1、《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2、《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019年2月报道,从海昏侯墓出土简牍5200余枚,专家释读后发现包括《春秋》在内的儒家经典及其训传。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4、《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5、《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古代文史典籍

合治内腑为针灸术语。针灸取穴原则之一。《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合,指下合穴,即六腑有病取其所属的下合穴进行治疗。如胃病取足三里,大肠病取上巨虚,小肠病取下巨虚,膀胱病取委中,三焦病取委阳,胆病取阳陵泉等。

详见百科词条:合治内腑 [ 最后修订于2016/6/27 11:27:47 共38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合治内腑如下:

内视作为养生方法,在先秦被道家发展的很丰富,《列子·仲尼》篇说: “务外游者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 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指做任何 事情,都不能忽视内观(视)的重要 作用,即要观心照己,静养元气。可 见内视作为修身养性之术,在春秋时 期已经形成并且加以应用。内现之 “视”,即用意“观心”或“照己”,说的是气功人静状态中所自我保持 的意念。在练功过程中,必须保持这 一意念,一是可代替诸多杂念,因为 人们的意识总是受累于外界事物,攀 缘外物,触境生情,内视时以一拒万, 转外向为内向,断外缘以求内静;二 是功中内视一念尚存,可避免人静后 出现的昏沉或困顿的现象。《干金要 方》云:“常当习黄帝内视法,存想 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古乐器)。 五色了了分明,勿辍(停)也。”内 视的练法,既可内视脏腑的形态色 泽,如心像莲花,脾气色黄等,也可内视机体的功能活动,如腹式呼吸时 腹部的上下起伏,内气沿经络循行的 状况等。

列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贵虚。刘向《目录》:“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张湛《列子序》:“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自丧;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任;顺性则所以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吕氏春秋·不二》说列子贵虚,柳宗元说列子“虚泊寥阔,居乱世,达于利”。贯穿《列子》全部思想是虚无。《列子·天瑞篇》说:“或谓子列子曰:‘子奚贵虚?’列子曰:‘虚者无贵也。’子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取也与也,失其所也。事之破{石为}而后有舞仁义者,弗能复也。”既然是“虚”,就无所谓贵贱,保持清静虚默,不竞世俗之名利,这就是得到了“道”。列子崇尚自然,认为一切都在不停地幻化之中,瞬息盈亏,暗中移易,终穷归于寂灭,一切皆虚,无所谓生死、有无、是非、成败,顺自然之性,持虚静,便是与道合一。  列子重虚静的思想为后世道教所吸融,为其根本教义之一,经书中论述阐发颇多,如:  《太平经》卷一百三:“天地之性,独贵自然,各顺其事,毋敢逆焉。道兴无为,虚无自然,高士乐之,下士恚焉。”  《老君清净心经》:“心即自静,神即无扰;审即无扰,常清静矣。既常清静,及会其道,与其道会,名为得道”。  《云笈七签》卷九十一《九守》:“天地之道,虚静为主。虚无不受,静无不待,知虚静之道,乃能始终。……勿惑勿撄,万物将自清;勿惊勿骇,万物将自理,谓之天道。”  《坐忘论》:“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慧出本性,非适今有。”  《升玄经》:“子明问曰:‘既无所有,以何为有?’道陵答曰:‘以无所有,而名为有。’又问:‘何名所义?’答曰:‘形声虚伪故。’又问:‘何为虚伪?’答曰:‘乃不住故。’又问:‘何不住?’答曰:‘速变异故。’又问:‘虽速变易,非无所有也,既已变易,果是有物,可变安得云无?’答曰:‘向变易者亦不言者无,如虚空耶,但言一切所有皆为非真,生者必死,有者必无,成者必坏,盛者必衰,少壮必老,向有今无,寒暑推移,恍惚无常,父母兄弟,妻子室家,朋友交游,富贵强盛,豪势欣乐,未盈几时,豁然分散,死亡别绝,老病衰耗,诤讼忿恨,失心丧志,诸如此者,忧恼万端,皆为虚幻,无一真实。’”  《列子·仲尼篇》中提出“内观”之说。列子好游,“壶丘子曰:‘御寇之游固与人同欤,而曰固与人欤?人凡所见,亦恒见其变。玩彼物之无故,不知我亦无故。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至游者,不知所适;至观者,不知所眡。物物皆游矣,物物皆观矣,是我之所谓游,是我之所谓观也。故曰:游其至矣乎!游其至矣乎!”  道教便颇重“内观”,有《太上老君内观经》,认为人之此生乃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气,和合受生,法天象地,含阴吐阳,分散五行,以应四时,万物之中,人称最灵,“性命合道,当保爱之”,这便要“内观己身澄其心”、“守道全生,为道保真”。《经》曰:“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保者,以其不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常存”。又曰:“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闭目寻思,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观万境,仙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窈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关于澄心遣欲之法亦曰:“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静与虚是统一的,能静始能悟虚,悟虚才能静定。内观之说,开辟了道教的“存思”之术。  《列子》哲学思想中有一个突出问题,即对“生”与“死”的看法。  《列子·天瑞篇》:“子列子适卫,食于道,从者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顾谓弟子百丰曰:‘唯予与彼知而未尝生、未尝死也。’”意即:只有我和他知道,不曾有生,也不曾有死。“道终乎本无始,进乎本不久(有)。有生则复于无生,有形则复于无形。不生者,非本不生者也;无形者,非本无形者也。生者,理之必终者也;终者不得不终,亦如生者之不得不生;而欲恒其生,昼(止)其终,惑于数也”。又说:“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相若矣。”《列子·仲尼篇》:“无所由而常生者,道也。由生而生,故虽终而不亡,常也。由生而亡,不幸也。有所由而常死者,亦道也。由死而死,故虽未终而自亡者,亦常也。由死而生,幸也。故无用而生谓之道,用道得终谓之常;有所用而死者谓之道,用道而得死者亦谓之常。”生死乃常理,生与道是相依的。《列子·周穆王篇》:“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认为生死乃阴阳之变,气之幻化。总的来说,生死相若,生道相依。这反映在后世道教经书中则为:《妙林经》“天尊曰:夫有为生死,众生漂浪,如虚中云,如空中色,如谷中响,如水中,……生死之本,亦复如果,必竟皆空”(《云笈七签》卷九十二《仙籍语论要记》)。《元气论》:“生所化者曰死,死所化者曰生。生死之根,反复为常。”《坐忘论》:“《妙真经》云‘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道。’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言长久者,得道之质也”。  道教承袭《列子》的自然生死观,就自然规律来说,生死相若,而对现实的人生价值,却并不消极对待,主张重生、乐生。因为生道相守,为道慎勿失生,生又是短暂的,故对有生之所要重视、珍惜,乐于生活。这种乐生观,亦有所依据于《列子·天瑞篇》。《天瑞篇》中说,孔子游泰山,遇见了鼓琴而歌的荣启期,问他为什么这样快乐?回答说:“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以生为乐,而并不以生为痛苦,故道教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久视。  《列子》讲到了“盗”和“机”的观念。关于“盗”,《天瑞篇》说:“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盗阴阳之和以成若生,载若形;况外物而非盗哉?诚然,天地万物不相离也,仞而有之,皆惑也。国氏之盗,公盗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盗”,即窃取、吸取和利用之意。关于“机”,《天瑞篇》说“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说符篇》中伯乐论若皋之观(相)马曰“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这就是所谓“天机”。后世的《阴符机》便强调了“盗”与“机”的思想,故亦重“盗”与“机”。《云笈七签》卷十五有《天机经》,其中说:“万物盗天地之精以生-,人盗万物之形以御用,万物盗人之力以种植。彼此相盗,各获其宜,俱不知为万物化。故能用机者,法此三事。以道之盗,而贼于物,物亦知为盗之道;所以然者,贵得其时也,贵得其机也。”又说:“见机者则趋时而就利,皆不保其天年;知机者则原始而要终,固必全其性命。……故见机者莫不尚乎目;能知机者莫不尚乎心。”《元气论》:“盗之公道,盗之天地万物,无不能容”(同上卷五十六)。道教讲“盗”与“机”大多用于内丹炼养,如张伯端《悟真篇》便说:“万卷丹经语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向乾家交感宫。莫怪天机今漏泄,都缘学道自迷濛”,“三才相盗食其时,《道德》《阴符》显圣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认为内丹炼养要善用天地阴阳变之机,掌握天机火候,采药拮丹。  体道养生之法  道教经书中亦引述列子关于养生言论,如《养性延命录》:“列子曰:少不勤行,壮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列子曰: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万类,和之于终,和之于始,静神灭想,生之道也。”等等。

故《洞玄灵宝定观经》上说:“内观心起,若觉一念起,须除灭,务令安静。”注云:“慧心内照,名曰内观。”即不以目视而以“心视”,以灭动心。为道教早期方术之一。

《青华秘文》曰:“心之不能静者,不可纯谓之心,盖神亦役心,心亦役神,二者交相役,欲念生焉。心求静必先制眼,眼者神游之宅者,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眼而使之归于心。”故以目内视时,思想集中,元气充沛,返视内照,心平躁释。修炼时,凝神安息,舌柱上腭,心目内注,俯视丹田,很快就能入静。

现存的《山海经》是原版吗最早的《山海经》有哪些内容!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山海经》是一部志怪类型的古籍,展现了古人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很多人都对《山海经》里的各种神兽感到好奇,很多影视创作也会借鉴《山海经》中的内容。不过现存的《山海经》并非是最早的版本,我们现在看到的也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和战国时期的版本并不相同。其实《山海经》并非由一人完成,而是 了多人的文稿才凑成这本奇书。那最早一版的内容又会是什么样呢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珍品,自战国至汉初成书至今,公认是一部奇书。

说《山海经》是一部奇书,在于在三万一千字的篇幅里,记载了约四十个方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个历史人物,四百多神怪畏兽。

《山海经》集地理志、方物志(矿产、动植物)、民族志、民俗志于一身,既是一部巫书,又保存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原始神话。因为它开中国有图有文的叙事传统的先河,它的奇谲多姿,形象地反映在山海经图中。

古代印刷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但大多有图有文,《山海经》也不例外。一千五百多年前,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有“流观山海图”的诗句,晋郭璞曾作《山海经》图赞,在给《山海经》作注时又有“图亦作牛形,在畏兽画中,今图作赤鸟”的文字,可知晋代《山海经》尚有图。

而且,在《山海经》的经文中,一些表示方位、人物动作的记叙,明显可以看出是对图象的说明。如《大荒东经》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又如《海外西经》:“开明兽…东向立昆仑上”等等)。

可惜这种有图有真相的陶的山海经图并没有流传下来,早已经失佚。除了知道最初的《山海经》有图以外,如今的《山海经》也被修改的面目全非,难辨真假。

根据现代专家分析,认为原版《山海经》海外经和海内经所说之图是禹鼎图;大荒经以下五篇为汉所传图;这两种古图略有不同。但到了晋代郭璞注此经时并没有看到此图;上面只有畏兽仙人,缺少了很多图。而在南朝时期张僧繇绘画,宋代舒雅校理完成《山海经图》。一共十卷与郭、陶所见的山海图也不相同。

综上所述,其次目前见到有图版本《山海经》都是清朝之后添加,而宋代以及明清古本中的《山海经图》都不相同。

真的《山海图经》到底在哪呢

自古以来,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山海经》是一本地理书,《山海图》是地图。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水,明帝赐景以《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可知《山海经》在当时确曾被看作地理书。

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推测山海图“当是据周职方氏所掌天下之图而编纂”,与中世纪欧洲的古地图相类。他在《山海经考》中说:“西汉之间,有山海图与经文并行,后世图失而经独存……。“

当代中国学者认为《山海经》有图有经,先有图,后有经;图为地图,经是图的说明。

其次《山海经图》为地理图,该图显示了远古时代的中国所在之地——古昆仑一带的概貌。

根据《山海经》记载的三种地理现象。北面有“冬夏有雪”之山,西南有“炎火之山”,又有“正立无景”的寿麻国,可证此古昆仑在云南两部。《山海经》记载的是云南西部远古时期的地理。

按照专家的说法,《山海经图》上的怪物是象形图画,是地图符号。以“地图符号”而不是以“怪物”的形貌去解读,才是是打开此书宝库的钥匙。

《山海经图》的制作时代当在大禹之世。该图为一人所作,而《山海经》则为多人写成;原始的《山海经图》在周朝末年已失传。所以有关《山海经》的秘密有待考古发现和科学的验证。

这应该是在讲「刘向」的功劳。

秦代焚书,儒家经典文书俱丧。即使汉兴以来请学者重新书写,但学者年事已高、凭藉记忆偶尔不够精确,所以汉初的儒门经典重建并不完全。後来在西汉中叶(汉成帝年间),鲁恭王为了修葺孔子故居而需要拆除建物时,不经意在夹壁中见到里头藏有儒家古籍,是以战国之前的文字所书写下来的,避开了秦火的浩劫。由於汉代字体书写方式早已改变,於是大家看不太懂这些古代的文字,被时人称作「孔壁古文」。後来由刘向将这些古文作了一番大整理,才有「古文经」的学官出现。

因此这段对联前半,直接意思是说「孔子的声音,藏在鲁国的夹壁内」,就是在讲这件事。

真正的气功功法是能够炼出“内气”并能发放“外气”的。自古到今,“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是因为修炼者未遇明师,未得正法或用心不精。“明白人”皆知:“万法归宗”。“宗”是什么呢?“宗”就是“精”“气”“神”“虚”“道”——

“精”:是普遍存在宇宙空间和人、事、物内部的一种微粒。

“气”:“精”聚集在人、事、物内部或外部就成了“内气”和“外气”。“内气”外放成为“外气”;“外气”内修成为“内气”。

“神”:一般分“识神”和“元神”,这是古人的叫法。现代人叫“意识”和“下意识”。“炼气化神”中的“神”就是指练功者比较深度入静时的那种“下意识”状态。“虚”:当练功者体内“气”满全身,体外也有较强“气场”时,自我感觉身体融化在“气场”中的那种状态。道”:这也是古人的叫法。“道”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宇宙统一场”。它包容了宇宙的一切。那么,该如何修炼呢?方法是:“性命双修”。修“性”是指修养品德;修“命”是指修炼“内气”和“外场”。

求中国古代各名典籍简介

1、《中庸》《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