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几次大规模传染病?
人类历史上5次大规模传染病
1、雅典大瘟疫
公元前430年,一场可怕的瘟疫席卷了雅典,被传染的人一般是头部开始高烧,随后开始腹痛,呕吐,腹泻,甚至肠道严重溃烂,最后痛苦地死去,瘟疫直接导致了雅典大约四分之一的居民死亡,这场瘟疫也是人类历史上记载比较详细的最早的一次重大传染病。
2、安东尼瘟疫
公元164年,在外作战的士兵将传染病带回了罗马,病人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腹泻,呕吐,咽喉肿痛,发烧,手脚溃烂,这场恐怖的瘟疫肆虐的时间较长,前前后后达到十几年,中间出现了逐渐消失又突然爆发的情况,根据估算导致了将近500万人死亡,罗马帝国的势力也因此大大削弱。
3、查士丁尼瘟疫
公元541年,一场大规模的鼠疫袭击了地中海一带,最先发生在埃及和阿比西尼亚等地,通过船只迅速地传播到地中海的各个地方,并导致一部人死亡。最初人们并没有在意,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鼠疫迅速蔓延,很快发展到每天5000多人死亡,最高峰时甚至达到了10000人。
4、欧洲中世纪大瘟疫
这场瘟疫起源于中亚,当时的蒙古军队横扫半个世界,一口气打到了黑海边的卡法,同时也将瘟疫带了过去,之后瘟疫又被带入欧洲。这场大瘟疫从1347年一直持续到了1353年,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人们给这个恐怖的传染病取名为黑死病,而实际上黑死病就是鼠疫。
5、西班牙大流感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场恐怖的大流感开始席卷全球,导致了全球约10亿人被感染,而当时全球也仅仅只有17亿人。当时的西班牙第一个诚实的站了出来,承认本国爆发流感,因为当时西班牙已经有将近800万人染病,连国王也未能幸免,后来将这次传染病事件称为西班牙大流感。
有什么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关于疫情下发生的一切?帮助理解的书籍还真没有,但是帮助度过难关的书还是有的。各种急救防灾手册可以看,里面有关食物储存和怎么获得食物的内容可以;还有就是一些急救知识,可以帮你在医护没跟上的情况下,自己做第一步处理。在人们抗击疫情近三年之久,疫情下造成常态下的恐慌、焦虑、烦躁、失业、期盼等各种情形,凡此于种种疫情下都应端正抗击疫情的心态去胜它。书是为我们提供精神食粮的宝藏,建议可以读一下这几本书:
《瘟疫年纪事》丹尼尔·笛福吉,作者的记述虽然是虚构的,本书跟瘟疫当代的记载相比,尤其是塞缪尔·佩皮斯的日记,比起佩皮斯的第一人称叙事,更为详细和有系统。《逼近的瘟疫》劳里•加勒特;作者以文学的笔法记录了20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地瘟疫爆发以及研究的过程,冷静地分析了瘟疫产生的根源。《中国抗疫简史》;有文字记录的三千五百多年来,疫病的流传成百上千,疫病的种类各式各样,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与疫病作斗争的历史。《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约翰·M·巴里;本著作不只是简单讲述1918年发生的事件,同时也是一部权威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史。
《花冠病毒》毕淑敏;毕淑敏因为当过医生当过兵,被作协选中参加一个特别的采访组,开赴非典第一线。她结合自己的经历,酝酿八年,写出了《花冠病毒》。《瘟疫与人》威廉·麦克尼尔;作者率先将历史学与病理学结合,重新解释人类的行为;他将传染病置于历史的中心,给它应有之地位;他以流畅的笔调、敏锐的推理和高超的技艺,娓娓道出传染病在人类历史变迁和文明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疫情期间,大家应该端正心态,坚定信心,调节情绪,保持运动,向往美好,以正确心态和方式抗击疫情,我们都在自觉抗疫,也相信疫情最终会有结束的一天。我们努力和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出自历史上一些较大的疫情,因为这些疫情从爆发到结束都没超过三年。所以才有了“大疫不过三年”的说法。
具体内容如下:
公元前430年-公元前427年,雅典发生大瘟疫,近1/2的人口死亡;1629—1631年,米兰暴发大型瘟疫,超过25万人死亡;公元541年暴发的查士丁尼瘟疫、1665年暴发的伦敦大瘟疫都持续了2年左右。
20世纪初的西班牙大流感(1918-1920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4 000万-5 000万人死亡,大疫也不过3年。种种历史现象似乎印证了“大疫不过三年”的结论。
即使最近2003年的“非典”,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也在2年多的时间戛然而止。
猪流感(新型H1N1流感)2009年开始肆虐,不到1年的时间美国就发生了6 080万例感染,274万例住院,12 469例死亡,疫情不可谓不严重。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10年8月10日宣布,猪流感大流行已经结束,因为其病死率已经明显下降。
那么猪流感被消灭了吗?当然没有,现在H1N1流感还时不时在我们周围出现。所以,如果仅仅应用“大疫不过三年”的古语,无疑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摘要:瘟疫亦称大流行病,指大型且具有传染力的流行病,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古时候的疫病,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那些传染病,类似于天花,鼠疫之类的,由于那个时候的医疗水平和技术有限,所以瘟疫一旦流行起来,就会大面积的爆发和传染。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感染瘟疫后可能会有恶心、呕吐、腹泻、失眠症状,一旦有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辨别就医,避免群体性疫情暴发。接下来就一起了解下瘟疫的相关知识吧。一、什么是瘟疫
瘟疫是感受疫疠之气而发生的急性、流行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初起憎寒而后发热,头身疼痛,胸痞呕恶,日后但热而不憎寒,昼夜发热,日哺益甚,苔白如积粉,脉数。若不及时救治,死亡率高。
二、瘟疫的症状有哪些
恶心、呕吐、腹泻、失眠、发炎、精神错乱、咳嗽、肺炎、器官衰竭、囊肿、喷嚏、极度过敏、瘫痪、皮疹、内出血、失血性休克都可能是瘟疫的症状。
三、历史上出现的大的瘟疫
1、第一次流行瘟疫
雅典瘟疫
2400多年以前的一场疾病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雅典的市民们生活在噩梦之中,身边强壮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味。不幸的患者打喷嚏,声音嘶哑,因强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一位医生发现用火可以防疫,从而挽救了雅典。
类似流感的瘟疫
早在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就已经记述了类似流感的疾病。到了19世纪,德国医学地理学家Hirsch详细列表记述了自公元1173年以来的历次类似流感的流行病爆发情况。明显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第一次流行病发生在1510年的英国。
后来在1580年、1675年和1733年也曾出现过流行性感冒引起大规模流行病的情况。而对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详尽描述是在1580年,自此以后,文献中共记载了31次流感大流行。1742年至1743年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流行病曾涉及90%的东欧人,1889年至1894年席卷西欧的“俄罗斯流感”,发病范围广泛,死亡率很高,造成严重影响。
鼠疫
历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流行中心在近东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经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几乎殃及当时所有著名国家。这次流行疫情持续了五六十年,极流行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一亿人,这次大流行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
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14世纪,其起源众口不一。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续近300年,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达2000人,一个月后竟达8000人。直到几个月后一场大火(史称“伦敦大火灾”),烧毁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老鼠也销声匿迹,鼠疫流行随之平息。这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历史上称为“黑死病”的那一次。
2、第二次流行瘟疫(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结核病
据资料介绍,自1882年柯霍发现结核菌以来,迄今因结核病死亡人数已达2亿。而今日重提防治结核病,是因为最新资料表明,全世界结核病人死亡人数已由1990年的250万增至2000年的350万。75%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最具生产力的年龄组(15至45岁),全球已有20亿人受到结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为1%,即每年有约6500万人受到结核病感染。
第三次鼠疫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1894年),它是突然爆发的,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此次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目前,鼠疫在北美、欧洲等地几乎已经绝迹。但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地区,人鼠共患状况还时有出现。
严重的病毒性流感
1918年,一场致命的流感席卷全球,造成了2000万至5000万人死亡。尽管这场流感在美国被称为“西班牙女士”,但是它似乎首先起源于美国,有可能是从猪身上传播的。在那一年,近1/4的美国人得了流感,导致50多万人死亡,几乎一半的死者是健康的年轻人。平时流行的流感虽然没有这么致命,但是平均每年在美国也导致11万多人住院,34万人死亡。作为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感没有特效药可治,可以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有效率为70%至90%。由于流感病毒极其容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类型不一样,因此必须每年注射疫苗才能发挥作用。
天花
天花原来只在“旧世界”(亚洲、欧洲和非洲)流行,在17和18世纪,它是西方最严重的传染病,但是在历史上的影响却比不上鼠疫,这可能是因为其受害者以儿童为主(约1/10的儿童因天花夭折),活下来的成年人大多已有免疫力能力。天花是感染天花病毒引起的,无药可治,1980年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天花被完全消灭,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
3、第三次流行瘟疫(20世纪中期至21世纪初)
病毒性流感
世界上又出现过三次以上流感大流行,即:1957年开始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2N2)所致的“亚洲流感”、1968年出现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3N2)所致的“香港流感”以及1977年发生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1N1)所致的“俄罗斯流感”。
在1957年“亚洲流感”及1968年“香港流感”爆发流行期间,各年龄组均易感染,死亡率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尤为显著。在具有高危因素(如心肺疾病)的人群中也出现了较高的死亡率,这两次流感均波及世界多个地区。据美国公布的统计数字,在1957年“亚洲流感”流行期间,美国共有7万人因此死亡。而在1968年“香港流感”流行期间,共有34万人在美国因感染致死。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在苏联“俄罗斯流感”流行。1978年1月,“俄罗斯流感”开始在美国在校学生及征募的新兵中爆发流行。至1978年冬,其他许多国家也纷纷出现感染流行。
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登革一词源于西班牙语,意为装腔作势,乃为描写登革热患者由于关节、肌肉疼痛,行走步态好像装腔作势的样子。登革热是一种古老的疾病,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范围内发生过多次大流行,患病人数多达数百万之多。
1998年时,登革热已成为仅次于疟疾的最重要的热带传染病。在东南亚地区呈地方性流行趋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及华南各省也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流行。
西尼罗河病毒
2002年的夏季,“西尼罗河”病毒在美国再次爆发,从1999年到2002年四年间,这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夺去了几十人的生命,100多人受到感染。西尼罗河病毒是在1937年从乌干达西尼罗河区的一位妇女身上分离出来的,近年出现在欧洲和北美的温带区域。专家认为,每200个感染“西尼罗河”病毒的人中只有1个可能引发致命疾病,但对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系统较为脆弱的人,感染可能引发脑炎直至死亡。
艾滋病
艾滋病是“后天免疫缺损综合征”(AIDS)的英文简称。艾滋病病毒终生传染,它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1981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先报道了5例这样的病例,他们都是同性恋者,随后,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都陆续发现了类似症状的病人,后在全世界大规模传播开来。
埃博拉病毒
2000年10月14日在乌北部的古卢地区突发埃博拉病,目前有51人被感染,其中31人已经死亡。埃博拉病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乌干达出现。这种病由埃博拉病毒通过身体接触传染。感染病毒的人出现高烧,肌肉剧烈疼痛,鼻腔、口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有可能在24小时内死亡。据报道,乌干达的邻国苏丹和刚果(金)曾先后在70年代和1995年流行过埃博拉病,不少人因此被夺去了生命。
四、未来的瘟疫是什么样的
1、快速致死疾病
埃博拉病毒、拉萨热、裂谷热、马尔堡病毒、玻利维亚出血热都具高度传染性并且能快速致人于死,理论上将可能造成广大的流行。然而这些疾病的扩散能力却也因此受到局限,患者还不及将病原散布便丧命,加上这几种疾病都需要近距离接触才会传染,至今尚未在全球发生大流行,但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将有机会提高它们的蔓延潜力。
2、抗药性
具有抵抗抗生素能力的超级细菌可能使得已获得控制之疾病再度活跃,医疗专业人员已发现许多结核病的病原,对多种传统有效的药物已产生多重抵抗力,使得治疗方式日益困难,而金**葡萄球菌、沙雷氏菌都有类似强力抵抗如万古霉素等抗生素的现象,并且造成严重的院内感染。
3、后天免疫缺乏综合症
人类免疫不全病毒是造成爱滋病的元凶,今日已是全球大流行的疾病之一,国际间目前提出许多计划企图压制这种疾病的传播,但由于对疾病的认知宣导和卫生的性教育至今无法完善,毒品针头共用等因素,加上社会普遍歧视患者的恶化,使得罹患人口逐年攀升,每年死亡人数亦持续成长。
4、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2003年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力的非典型肺炎,由冠状病毒引起,由于对于新兴疾病的预测和危基意识,国际间透过世界卫生组织连袂决策,在它发生全球性的大流行之前予以遏止,但目前此疾病尚未根除,仍有可能再度引发医疗问题。
5、严重流行性感冒和禽流感
历史上流行性感冒每20至40年便出现一次全球大流行,而2004年2月,越南出现禽流感的流行病,令人担心新型流感出现的可能。果真H5N1病毒与人类现行流感病毒出现基因传换,新型流感将可能出现,并获得人对人的高度传染性,也可能造成人类大量死亡,尽管目前对未来的推测不可认为完全正确,但若能有效预防,应能减少未来的恐慌或损失。
世界卫生组织已针对流行性感冒可能的大流行研议出一套全球备战计划,定义了瘟疫的各种等级和发展阶段,架构出联合国在瘟疫发生时的运作角色,也对世界各国提出事前的准备建议:
预备期
第一阶段:未有新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在人类中发现。
第二阶段:出现新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只感染动物,但病毒变异可能威胁人类。
警戒期
第三阶段:人类受到新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但未出现或只有少量人传人个案。
第四阶段:病毒人传人个案增加,有持续人传人的趋势。
第五阶段:病毒出现大量人传人的案例。
瘟疫期
第六阶段:爆发大流行,造成族群间的广泛传染。
由于古人的对疾病的认识有限,因此往往对瘟疫的具体类型分辨不清。根据古人的解释,所谓疫,就是指“民皆疾也”,意即凡能传染的病都通称为“疫”。至于“瘟”, 则是指烈性传染病,可以在禽畜动物与人之间相互感染。基于此,古代中国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瘟疫”。据几千年来古人留下的文献记载,有许多种类的瘟疫,如天花、鼠疫、白喉、猩红热、霍乱、斑疹伤寒、伤寒、肺病、麻疯、疟疾、吸血虫病等。
大家好,这是边肖。今天,我将告诉你关于古老的瘟疫。欢迎关注。
因为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情况,最近很多人都在关注,社会上也有很多情况。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实际上,如此大规模的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在古代就有发生。有一个词大家都很熟悉:“瘟疫”。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瘟疫发生的时候,人们都非常害怕。那么古代的瘟疫是怎么发生的,最严重的又是怎么治愈的呢?
1古代的瘟疫是什么?
从古至今,人类遭受了无数次瘟疫,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后代的影响也很大:非典、鼠疫、天花、流感、霍乱等。一般来说,鼠疫是由一些高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如细菌、病毒等。通常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差造成的。
:“瘟疫,是所有人都有的,也被称为疫情。”其发病迅速,综合征凶险。如果疖子和流行性病毒出现在源头,开始时,人们可以看到恶寒和强烈的热量,但立即热不冷,头痛和身体疼痛,白苔如粉,绛舌,脉数等。主要用于治疏泄,用大元阴、三消阴。若热毒,邪在胃或热灼血,则可见高热烦躁、头痛欲裂、腹痛腹泻,或鼻衄、发斑、神志不清、舌苔灼热等。治瘟解毒,宜用清瘟败毒汤、白虎河犀角升麻汤等。见疫、日、时、温病、斑等。
2古代瘟疫是怎么发生的?
在中国的古装剧中,经常会出现令人闻风丧胆的——“瘟疫”的存在。所谓鼠疫,按照今天的理解,是一种容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有点类似于西方的黑死病。在中国古代,每当发生瘟疫,往往会死大量的人,人民苦不堪言。瘟疫究竟为什么会发生?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讨论。
第一个方面是瘟疫的产生和传播。原因可以分为两个因素。一是自然因素,即我们熟悉的四大自然灾害:水灾、旱灾、蝗灾和地震。这四种灾害的发生往往难以预测,有时甚至相互伴随,造成严重后果。洪水和地震的直接后果是大量的人和牲畜死亡。大量人畜尸体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形成传染源。干旱和蝗灾造成农作物歉收,粮食短缺,进而导致人畜死亡,形成传染源。第二,社会因素,包括战争和饥荒。战争在古代并不少见,比如朝代之间的战争,民族之间的争斗,以及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战争结束后,必然会尸横遍野,死伤无数。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形成疫情。至于饥荒,它的结果和前面的例子很像,这里就不赘述了。
当这些天灾人祸发生时,人们会为了躲避而迁徙,迁徙使得疫情在人与人之间广泛传播。即使没有迁徙,人们生活在一起,接触频繁,也容易导致流行性疾病的传播。所以如果一个人生病,整个家庭甚至整个村庄都可能遭殃。
第二个方面是应对不当。显然,古人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面对瘟疫,人们往往很难有效应对。就社会背景而言,在瘟疫到来之前,各种天灾人祸已经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人们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来及时实施保护和治疗,即使有,效果也相对有限。但由于时空的距离,中央很难及时到达地方。个人认为,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人们的营养状况非常不理想。人体营养缺乏或多或少会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从而更容易发生和传播鼠疫。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有一部分是人类不断与各种疾病作斗争。因此,社会的进步还体现在越来越多的疾病得到预防和治愈,人们的健康得到有效和永久的保障。时至今日,仍有人为医疗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我们生而为人,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去维持生命的意义。
3古代发生过哪些瘟疫?
先秦时期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比如《丹溪心法瘟疫五》记载:“包治百病的病,任何时候都有慢性病。”记载:“当季春处于夏季时,人们会遭受许多疾病和流行病。”当时对鼠疫的认识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认为鼠疫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其中一个原因是时令之气失常,这是由“不合时令之气”引起的。
还记载了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周礼天官冢宰》。比如《吕氏春秋季春纪》指出:“五疫到来时,不论大小,都容易被感染,症状也差不多正气存在于内,邪不可为,避其毒气。”:“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起,雨不下,湿天气不使其变,民病温疫,有缺陷。风,人的病是关节痛,头痛,发热心烦,咽干,饮酒。”指出温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等特点,其发病与气候有关,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东汉
东汉张仲景在其《黄帝内经》一书的序言中说:“宗族众多,有二百余家。从建安年开始,还没有十年。三人中有两人死亡,伤寒排名第七。感受着过去的失落,很难挽回伤害,但也很难寻求古训,学习他人。”本文中的“伤寒”不仅指外感热病,还包括当时烈性传染病,可见当时瘟疫横行。
三国
曹植《素问刺法论》记载“建安二十二年,疖子盛行,家家受僵尸之苦,家家有哀号。要么关门等死,要么失去家人。或者认为:瘟疫,鬼神。我知道我是布朗的儿子,并且在荆的房间里支起了耳朵!如果夫堂是在石鼎的家里,貂累的门口,那就新鲜了。这就是阴阳失和。寒热不对,就是疫情的诱因,愚民死抱着不放,真是可笑。”描述了疫疖的惨状,并明确指出“疫疖”并非鬼神所致,而是“阴阳错位,寒热错时”所致。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灿也在《素问本能病》年记载:“出门的时候什么都看不见,但是骨头遮住了平原。路上有个饥饿的女人,抱着孩子,弃草而走。顾浩哭啊,哭啊,哭啊。如果不知道自己死在哪里,又怎么能和对方终成眷属?马被赶跑了,我不忍心听到这些。”是当时凄凉景象的真实写照。据史料记载,从汉高祖刘智到汉高祖刘勰,70多年间记载的疫情有17次。疫情已持续多年,百姓苦不堪言,连士大夫也未能幸免。比如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杨颖、柳甄也死了一段时间。其恐怖可见一斑。
金朝
晋代葛洪《伤寒杂病论》年也讨论过瘟疫,说“伤寒、温病、温病是三个同类。晚年咳嗽,鬼毒,名曰热病。”此外,还专设“治疟、疫疖、毒”一章,记载了治疗和预防温病的方剂,如甘散、老君参明散、杜雪散、痹温病散等。
隋朝
隋代方《说疫气》认为疫病“类似于时令之气、温、热等疾病,
基于唐代王冰之后的《七哀诗》著述,认为温病与五运六气的异常变化有关,故称之为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的“五疫”和“五疮”。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温病的致病原因不同于一般的六*,而是一种疫毒。
宋朝
宋代医家张从正,《肘后备急方》:“再如二三月,人人气高,瘟疫来袭,必先头痛或关节痛,与伤寒、时令气、暑、风湿、适量饮酒者相似。注意不要用巴豆毒治疗。丈夫的瘟疫上不了台面,就像巴豆的药丸。”作者对鼠疫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元朝
元代医生朱丹溪:“瘟疫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被称为天疫。治疗方法有三:宜补宜散宜降。”总结了鼠疫的治疗方法。
明天
明代医家吴目睹了当时疫病的惨状,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疫病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和论述。他的书《千金要方卷九伤寒》是我国的温病专著,对温病有详细的论述。认为“温病是一种病,既不风也不冷也不热也不湿,只是天地之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指出温病的致病因素为“邪气”,又称疫气、疖气、戾气等。这是对温病病因的独到见解。
吴认为愤怒是物质的,可以通过药物来抑制。戾气虽然是“看不见,看不见,无声无臭,怎么能看得见,闻得见”,但它是一种客观物质,进一步指出“事物能使人因毒品而生气。”
愤怒通过鼻子和嘴巴侵入身体。认为“邪从口鼻入”,感染戾气。“如果你患了它,你就会被感染。虽然感觉不一样,但都会患一种病”。
但人体感受到戾气后,是否患病,取决于人体的量、毒力和抵抗力。指出“感之深,感之浅者,不可克服,不能一下子成”;“无论强弱,正气稍衰,一触即病”;“此气满,邪不入。此气恰逢亏虚,呼吸之间,外邪乘虚而入”。
由rage引起的流行性疾病有疫情和散发的不同表现。然而,致病性rage存在地域和时间差异。另外,由于戾气的类型不同,引起的疾病也不同,涉及的器官也不同。我认为“人的疾病和动物的疾病是由不同的戾气引起的。
《素问》年,吴有科还创制了许多独特有效的治疗疫疾的方剂。是我国医学文献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急性传染病著作。至今仍可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清朝
清代余写《儒门事亲卷一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三》。在吴有科《丹溪心法卷一温疫五》的基础上,认为疫疹的病因是疖子,并指出“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有八九生,重者十有八九救。在环境中,这一比率很高。”根据暑疫的证候特点,建立了以石膏为主的“清瘟败毒汤”方剂,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创了新局面。
综上所述,中医在与温病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临床治疗方法。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急性传染病中的作用。
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从来没有消停过,即使到了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仍然有各种疾病发生,但人类从来也没有因为疾病停下发展的脚步,而是利用一切聪明才智阻止疾病的蔓延,消除疾病生存的土壤和空间。
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被大规模记载在史书上的疾病是发生于东汉时期的大瘟疫,从史书上的各种记载来看,东汉大瘟疫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没有之一,东汉大瘟疫一共发生了两次,一次是在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发生了7次大瘟疫,另一次是在汉灵帝时期,发生了5次大瘟疫,之后一直延续到汉献帝时期的整个建安年间。
汉灵帝
一、汉灵帝时期的瘟疫
本文主要说的是发生于东汉晚期的大瘟疫,这场瘟疫首次记载于史书中,是在公元171年,是东汉灵帝时期,《后汉书孝灵帝纪》中记载:
(建宁四年三月)大疫,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熹平二年)二年春正月,大疫,使使者巡行致医药。
(光和二年)二年春,大疫,使常侍、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光和五年)二月,大疫。
(中平二年)二年春正月,大疫。
汉灵帝在位仅21年,仅仅汉灵帝一朝,关于瘟疫记载的次数就有5次,分别是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而且每次记载的都是“大疫”,死了多少人没有记载,但以东汉时期的医疗条件来看,病人除了自身用免疫能力来抵抗大疫外,绝大多数人对瘟疫是束手无策的,就连医生这个职业在当时也是地位比较低的职业,在当时被称为方术。
汉灵帝时期平均四年一次大疫,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持续了,这种大疫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之外,而且疾病全部发生在一年之中的春季正月到三月之间,大概率就是流感之类的病毒,要知道在当时可没有抗生素,完全靠中药及病人自身的免疫能力抵抗疾病,而且以汉灵帝那种昏庸的水平,除了前三次记载了派出使者派送医药外,后两次干脆连药也不送了,让百姓听天由命,再加上当时整个国家四处都有战乱,因此而死去的人不计其数。
汉献帝
发生于汉灵帝时期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是历史上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领导起义的是张角三兄弟,以宗教的道义,靠着当时全国各地发生瘟疫的情况,利用传道和无偿给人治病,从而聚集了大量的农民,张角能够发动聚集几十万农民发动起义,靠的就是免费给人治病拉拢了大量的百姓,这个病自然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大疫”。
汉灵帝公元189年去世后,天下更加乱了,先是大将军何进杀了宦官蹇硕,接着何进又被宦官张让等人设计杀害,再就是袁绍、袁术等人率军冲进皇宫杀尽了所有宦官,最后军阀董卓进京控制了朝廷,由此拉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大乱世的开端。
二、汉献帝建安年间的瘟疫
混战虽然开始了,但是瘟疫仍然没有消失,一直如影随形。东汉晚期汉献帝建安年间有三位著名的医生,分别是张仲景、华佗和董奉,这三人被人称为“建安三大神医”,其中张仲景写过一篇文章叫《伤寒论杂病论》,文章序言中就指明了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开始,十年间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百分之七十是伤寒病,可见伤寒病也是当时一种极为严重的传染病,在十年间让整个东汉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
黄巾起义
建安三大神医中只有张仲景是专著于研究传染病,华佗精于外科,董承医术不详,张仲景在世期间正是传染病大爆发的时期,除了建安前十年之外,其实瘟疫贯穿于整个建安年间,比如《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发生于赤壁之战时的瘟疫: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赤壁之战发生地就是今天湖北省的赤壁市,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除了战争造成伤亡外,也能看出因为瘟疫而死了大量的士卒和官吏,这也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从《三国志蒋济传》中也能印证曹操的军队当时感染了大规模的传染病:
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张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颇复疾疫。
建安十三年就是赤壁之战发生的公元208年,当时孙权攻合肥,曹操从荆州派出将军张喜率领一千人救援合肥,结果连这一千人也感染了瘟疫,可见当时的瘟疫在曹军中是大规模感染,感染了相当多的士卒,让曹军战斗力直线下降。
赤壁之战
几年以后,曹操的儿子曹植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描述了当时的瘟疫,这篇文章的名字叫《说疫气》,里面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
翻译:建安22年(公元217年),致病的恶气流行。家家都有死人的悲痛,户户传出哭泣的哀声。有的全家病死,有的一族皆亡。有人认为这疫气,是鬼神所兴作的。而遭遇这场灾难的人,都是粗衣陋食、荜户蓬门的贫苦百姓而已!像那些华屋鼎食、貂衣厚褥的贵族之家,则很少有像这样染病的。这是由于阴阳二气失调,寒暑分布失常,因此而产生了疫气。而愚昧的人家却在门上插桃符来驱鬼,也是挺可笑的。
曹植的这篇文章说明瘟疫到了公元217年仍然很流行,就连曹植这个文学家都看出来瘟疫是因为染了传染性疾病而发生的,而不是鬼神导致的,从曹植的说法来看,这个瘟疫似乎是可以医治的,曹植归结为瘟疫产生的原因是阴阳失调、寒暑失常,按照曹植的描述,其实这场瘟疫就是现在的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
神医张仲景与华佗
流感的死亡率按现在的数据是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六左右,并不高,但在没有抗生素的东汉时期,应该是很高的,按曹植的描述每家每户都有因为瘟疫而死去的人,甚至有的一个家族全部死亡,但这种瘟疫多发生在穷苦百姓的家里,像家庭富裕的贵族之家就很少得这种病,所以你看赤壁之战虽然曹操大军染了瘟疫,但是主要的将领和高官一个也没有死,道理很简单,贵族之家和将领高官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
三、东汉时期的大瘟疫到底死了多少,死了哪些名人
东汉在公元157年曾经进行过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是5600多万人,离瘟疫开始发生的公元171年,不过14年时间,人口变化应该不会太大,就算公元171年有5600多万人口,到公元220年前后,整个国家全部人口加起来不到800万人,人口减少了七分之六,损失人口合计4800万,这是相当惊人的数字。
从公元171年到公元220年将近50年的时间里,死了4800万人,包括战争、自然灾害、瘟疫以及其他各种正常死亡及非正常死亡的人口,但是相对来说,瘟疫死亡人数最多,其次是战争,再次是自然灾害,最后才是正常死亡,比较来看,瘟疫至少死亡了七分之五的人口,也就是3400万人左右,当然了这里说的瘟疫应该就是流感或者各种传染病。
当时因为瘟疫去世的名人有建安七子中的四个人:徐干、陈琳、应玚、刘桢,这四个人都在公元217年的大瘟疫中去世中的,死于同一年的还有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也是死于217年,司马朗是在军营为士兵治病因而染病去世,这是明确记载死于瘟疫的。
张仲景与医学著作伤寒论
另外没有明确记载死于瘟疫,而是死于病逝的人则太多了,而且不乏年轻力壮之人,比如曹冲死于公元208年,年仅13岁;郭嘉死于公元207年,时年38年;周瑜死于公元210年,时年36年;鲁肃死于公元217年,时年45年;吕蒙死于公元220年,时年41岁;法正死于公元220年,时年45岁。
当然了,这些人没有明确记载是死于瘟疫的,只是说去世,有可能是瘟疫,有可能不是,不能确定,但里面肯定有人去世和瘟疫有关。
其实瘟疫并不可怕,在一千八百年前的东汉时期,张仲景已经研究并治愈了大量的瘟疫,并为后世写出了《伤寒杂病论》这样的医学著作,让后世的医生对于伤寒病这样的传染病有了诸多的了解,但是人类与疾病的战争永远都没有结束,并且人类一定会战胜疾病。
D |
①观点错误,②不体现,故选D。 |
本文2023-08-04 14:22: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