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马王堆·汉墓惊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2收藏

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马王堆·汉墓惊世,第1张

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马王堆·汉墓惊世

长沙一带所发现的春秋战国到汉代的墓葬,大多保存较完好。如浏城桥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二百八十多件,发现了用于战车的长兵器,有长达31米的木柄铜戟等,还有一批具有典型楚文化特征的陶礼器。咸家湖畔的西汉封国王陵,出土三方玉印和玛瑙印以及双面透雕玉佩等文物,均十分精美。其墓室结构也为研究西汉帝王葬制提供了实证。1972至1974年相继发掘的马王堆汉墓更为世人惊叹。

马王堆汉墓在长沙东郊4公里处。原为一座封土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的马鞍形土堆。东边的称一号墓,西边的称二号墓,一号墓下面还覆盖着一个墓葬,称三号墓。在未发掘以前,关于马王堆的来历有着种种的传说和猜测。清《长沙县志》、《善化县志》等认为是五代时楚王马殷及其家属的墓葬或“疑冢”。

在民间,也传马殷与马王堆有瓜葛。传说马王堆本是张果老奉玉帝之命,帮助愚公移走太行、王屋二山时畚箕里掉下的两团泥巴。有一天,马殷(时人称马王)骑着千里驹到郊外狩猎。途中马腿折断,经过那两个土堆时,被人抬着的伤马忽地滚将下来,在土堆边一小湖里饮水后,断腿顿时复原。于是人们将这小湖唤作“放马湖”,千里驹断腿处唤作“马跛岭”,后因马王忌讳“跛”字而改称“马坡岭”。不久,马王又来此处狩猎。回城时见一灰兔闪于路旁,乃穷追不舍。至一破庙前,野兔不见,却出来一位长须灰眉老人,告诉他:“此乃福寿之地,帝王卧榻之所,死后若葬于此,子孙洪福无量。”说罢飘扬而逝。马王如梦方醒,拜称此庙为“大王庙”。回府后,即命人在土堆上为自己修筑陵寝。据说,他临死前还曾在陵寝前监工。马王死后,其儿将他安葬于陵寝之中。此后,人们便把这一带统称为“马王堆”了。然而,《太平寰宇记》等则认为是西汉刘发之母唐姬、程姬的“二姬墓”、“双女冢”。另外,也有说这土堆因其形似马鞍故原名“马鞍堆”,后演变而为“马王堆”。

三座墓相继挖掘以后,真像大白。根据二号墓出土的“长沙丞相”、“軑侯之印”和“利苍”的三颗印章,及一、三号墓许多缄封随葬物上“軑侯家臣”封泥,再证以《史记》、《汉书》,可确认二号墓中埋葬的是汉代长沙诸侯国丞相利苍。史载利苍以军功任相,被封为第一代軑侯,食邑七百户。吕后执政第二年(公元前186年),曾给当时一百三十七位列侯排定座次。軑侯为第一百二十位。该年利苍卒。一号墓中保存至今震惊世界的女尸,为利苍之妻辛追,葬于公元前166年左右。三号墓为利苍之子,埋葬时间比一号墓略早。在民间,关于軑侯和他妻儿的身世另有说法。

相传不知是刘邦的哪代皇孙,继位后一切如意,唯一忧虑的是三宫六院无一能给他留下龙种。后宰相建议他和皇后商量后,暗找民女进宫。皇后怕将来当不了皇太后,又怕自己失去体面,故与皇上“约法三章”:一、暗地选来民女,落在正宫,不准让任何人知道;二、有了太子要公开宣布为正宫所生;三、太子断了奶,即将民女打入冷宫。结果,长沙一个名叫彩娥的民女被选中,不久即得子。此后一切依“约法三章”进行。彩娥倍受冷落,一次气愤至极狠拧太子肚脐,留下深深印痕。皇后为绝后患,在三尺白绫上写了赐彩娥死的懿旨,交一老太监执行。老太监出于同情,将懿旨交给彩娥,并将她扮成小太监送出城外。彩娥四处漂泊,一年到了甘肃平凉县,实在走投无路,便跳崖自尽。不想被挂于山腰的树上,后又被做豆腐的单身汉曹二亮救起。二人相濡以沫,结为夫妻。不久,新皇上登基,彩娥诉说身世,让曹二亮替她进京认子。凭那三尺白绫和肚子上的指甲印,新皇帝悉知原委,决计请母亲进宫当太后。彩娥怕儿子有失皇家面子,乃请与曹二亮居于长沙老家。皇帝于是封曹二亮作軑侯,食邑长沙,自己每年借口巡视民情,带着宫里稀罕物前来长沙探母。那年他带来外国进贡的甜瓜,所以女尸肚里留有甜瓜子。因他不准曹二亮与他娘合葬,故二人分葬于一、二号墓。

马王堆三座汉墓是三座珍贵的地下宝库,它的建构和三千余件陪葬品,为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经济和文化艺术提供了极好的实物资料。这三座汉墓规模相当宏大。一号墓坑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深16米。二、三号墓规模稍小。三座墓葬的土方估计在6万立方米以上。其棺椁规模之大,也使人难以想象。以一号墓为例:椁有外、中、内三层,棺也有外、中、内三棺。六层棺椁套迭,再加上木棺四周及上部填塞木炭,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真塞封固,厚60到130厘米。正因为如此,外界空气和湿气被隔绝,故女尸保存完好。其外椁由七十块木板组成。现存板材50个立方米,大概需原木200立方米以上。最大的一块椁板长488米,宽152米,厚026米,重3000多斤,原木直径当在2米以上!内棺为彩绘漆棺,棺上所绘风云变幻的宇宙太空和一百多个活灵活现的神怪,令人赞叹不已。覆盖在内棺上的帛画绘有天上、人间和地下三界景色,色彩艳丽,线条准确,堪为珍品。三号墓中亦出土四幅帛画。出土文物有漆器、竹笥、丝织品、木俑、陶器、帛书、竹简、农畜产品,以及中草药等。那五百多件漆器光泽如新,三号墓出土的锥画狩猎纹漆奁,花纹细如发丝,必须就着阳光才能看清。众多丝织品巧夺天工,有一件素纱蝉衣,长128米,且有长袖,然而重量仅49克,不足一市两!三号墓出土的十二万字近三十种帛书,包含着天文、哲学、历史、地理、医学等方面内容,其中多种为早已失传的佚书,成为我国古籍发现史上的一件大事。出土文物中还有一顶据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乌纱帽,具有很重要的文化意义。马王堆汉墓中最重要的发现,无疑还是一号墓中保存异常完好的女尸:在地下埋葬了两千多年,仍毛发俱全,皮肤尚有弹性,解剖时发现连肠胃中残存的一百三十八粒甜瓜子也一如原貌。由此可推测,这位軑侯夫人可能是因某种急病和慢性病急性发作,在吃过甜瓜后不久暴死的。这具西汉女尸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其解剖过程曾拍成科教片《西汉古尸研究》,成为医学史上的珍贵资料。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乌纱帽

现一、二号墓的墓坑已填塞,恢复了封土原貌,三号墓墓坑作了保护性整修加固,并新建大跨度顶棚,供参观游览。另在湖南省博物馆内建有马王堆汉墓专用陈列室。

恬始作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辞源》 毛笔是「 ”文房四宝”中比较主要的书写工具。很多年以来,流传着毛笔是秦朝蒙恬发明。还有些人把蒙恬称为手工业的始祖;部分人将他像供奉起来,当做制作毛笔的祖师爷。对于蒙恬发明毛笔之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来源网络 蒙恬,2200年前秦朝大将军。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派蒙恬带领30万大军进攻匈奴,后收复河套,修筑长城。其目的主要是抵御匈奴来犯,达到保护汉族被掠夺的任务。直到秦始皇去世,赵高便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蒙恬的命运直到终点。虽然蒙恬已经去世了,可是,后人依然怀念他所立下的功绩。 没有毛笔时,文字主要是用刀以及能刻的工具所刻,说明文字形成之早。相传,蒙恬驻守边疆时,经常给秦始皇报告军情。当时边疆信息多变,蒙恬要频繁的用刀刻军情,这样的速度相对比较慢。因此,蒙恬派手下的人,昼日昼夜的刻军情。尽管这样,还是来不及往上汇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蒙恬头脑一闪,从士兵手上中拿过武器,将上面的红缨绑在竹竿上,弄了一些有颜色的东西蘸着,而后在白色丝绫上书写。 来源网络 后来他们一直用这种方法书写,感觉这种方法书写速度比较快。于是蒙恬让手下的人,制作了很多这样能书写的工具。众所周知,当时北方经常有野狼出没,士兵们就打狼,用狼皮做衣取暖,又把狼毛制作成笔头。由于游牧民族是以羊为主食,后来牧民们就将狼毛笔头,改为羊毛笔头。随之,就开始流传狼毛笔头的毛笔,以及羊毛笔头的毛笔。这样一个传说,在古籍上有所记载。 在65年前,长沙发掘了一座比较完整的战国木椁墓,其随葬品保存相当完好。里面发现一支毛笔,整支毛笔套在竹管里,杆长185厘米,径有04厘米,毛长25厘米。根据专家认为,毛笔是用兔毛所制,其做法与现代的毛笔做法不同。现代的毛笔是将笔头插在笔杆中,而这支毛笔是将笔头围在笔杆一端,然后用比较细的丝线缠住,在涂上一层漆。 这支毛笔的发现,对中国毛笔的发明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给研究文化史也是一个重大的价值。这支毛笔比蒙恬发明的毛笔还要早,这一发现有力的证实了毛笔并非是蒙恬发明。 来源网络 除了这些之外,在清朝光绪年间发现了甲骨文。以及在河南安阳殷墟中,也发现了大量的商朝甲骨文,这些文字是汉字的起源。这些甲骨文刻在龟甲与兽骨上面,排列整齐,刚劲有力,有些文字细如头发。龟甲与兽骨那么坚硬,这些文字是怎样刻上去的,有人提出了质疑。 一种说法,是直接用刀刻上去的;另一种说法,是先写上去,在用刀刻上去。尽管这两种说法各有争议,随着出土的甲骨文越来越多,发现了一些只写没有刻的甲骨文。这时,就有了一种大胆的猜想,过去的古人应该是先写再刻的。第一,先写再刻,刻的时候比较容易,刻出来的文字比较整齐;第二,只有这样做,才能显得文字刚劲有力。 如果甲骨文是这样刻上去的,另一个问题便产生了。3000年前,没有毛笔的情况下,古人是用什么东西作为书写工具的? 来源网络 早在5000年前,彩陶比较盛行,彩陶的形状不同,如有碗、壶、钵等形状。在这些彩陶里面,与外面有各种各种及其美丽的图案,如有鱼纹、鸟纹、三角纹等。还有一些带有一定的神秘感,从线条的流畅度,以及技艺的多变。这些都是比较高超的技艺。从彩陶的制作过程来看,应该是在软的陶坯上描绘图案,之后在放在窑中烧制。 这时便产生了一个推测,当时应该是用毛笔一类的东西,在彩陶上进行描绘图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工具,我们无从考证。如果是一个毛笔的话,那毛笔就起源比较早。更能说明了毛笔的出现比蒙恬发明毛笔还要早。 来源网络 长城君曰:对于蒙恬发明毛笔之事,已经相传了千百年,且有史籍记载。但是,从发掘的考古资料来看,在蒙恬以前,已经有毛笔出现了。这充分说明了蒙恬只是毛笔的改善者,并非是毛笔发明者。因此,毛笔是蒙恬发明,这一说法把我们骗了2000余年。 文:长城说历史,图:来源网络,侵权必删,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长沙,湖南省的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市。

长沙市现辖长沙、望城、测阳、宁乡4县(市)。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西、南、北分别与本省的娄底、株洲、湘潭、益阳、岳阳5市(地区)相邻,东与江西省豹铜鼓、宜春、萍乡3市(地区)交界;东西长233公里,南北宽90公里,面积 l1825平方公里。境内高山挺拔、丘岗起伏,河川纵横、平原舒展,丰姿多采,景色迷人。

这是一个神奇、古老而美丽的地方。

翻开长沙地质史册,早在人类出现以前那更遥远、漫长的时代,这里曾经历过“沧海变桑田”的巨大变迁,经历了几亿年来地质史上多次的地壳运动。

在距今6亿年的古生代以前,湖南大部分地区都是一片汪洋大海,长抄还沉睡在一个巨大的海槽之中。到2亿年前的中生代三迭纪,海水从湖南退去,长沙结束了海浸的历史,显露出她的山地、丘岗。又经过几千万年,发生了中生代末的燕山运动,长沙以北的“江南古陆”断陷,形成洞庭盆地;雪峰山和幕阜出被隔离,分峙于东、西两侧;南部的山岭升起,长沙的地质骨架初步形成。直到300—200万年前的第三纪末至第四纪的新构造运动,最后形成了与今天大致相仿的长沙地形地貌:东、西两端山地环绕,雄伟峻峭,中部渐趋低平;南部丘岗起伏,向北倾斜,逐渐平坦开阔。全省最大河流湘江由南而北,从中穿过,浏阳河、捞刀河、沩水河、靳江河等10多条河流分别自东、西两翼汇人湘江,构成繁密的树枝状水系。河流沿岸形成了诸多狭长的河谷平原。

在现代长沙地貌基本形成的时期,长沙地区的亚热带气候也逐渐形成,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温暖。茂密的森林里,虎豹出没,猿猴嬉戏;繁茂的灌丛中,生活着野生的猪、牛、羊、猫、狗、兔……;稠密的江河湖沼,有各种各样的鱼类;沿水的河谷平原土质肥沃、松疏,植被丰厚。

温暖的气候、充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地,丰富的动物和植物资源,为人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人类在长沙的历史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了。

大约在距今15—20万年以前,长沙就有了人类的活动,进入旧石器时代。1991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湘江支流捞刀河流域的浏阳市永安镇芦塘村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一批打制石器。这个遗址处于一海拔65米的小山丘上,—面连山,三面开阔,距离捞刀河床仅1000米左右。出土的石器都是以河床砾石打制面成,典型的为尖状器和砍砸器。经专家鉴定,这些石器制作于中更新世纪晚期,相对年代为15—20万年前。自浏阳永安塘芦镇旧石器遗址发现之后,几年来,人们又在今天繁华热闹的长沙市区,多次发现了属于这一时期的石器。

长沙旧石器遗址的发现,向我们展示出长沙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的生动情景。这时的长沙人过着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为了躲避滔滔的洪水和防御猛兽的侵袭,他们结成一个个原始群体,栖息在湘江流域沿河溪两岸的台地和山丘上。他们已学会了制造工具,从河边捡来坚硬的砾石块,经过摔打或锤中,做成一面锋利的尖状器和砍砸器,去采集野果、猎取野兽,从大自然获取食物。长沙的古人类就是以这一极其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渡过了漫长的年代,从而揭开了长沙历史的第一页。

经过15—20万年的发展,长沙的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古人类在长沙的活动更为广泛,今长沙市区和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都发现了他们的遗迹。

距今大约7000年前的长沙县南说大塘遗址,是长沙新石器时代的最早代表。这个遗址处于湘江的一段河滩上,附近原有一处台地葫芦山和一片低洼地。1986年3月,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石斧、石凿、石磷、石镰等,分别以燧石、页岩、卵石经过磨制和多次加工而成,类型分明,器型完整。其中,石凿多用长条状卵石将一端磨成刃口。石镰为横一字形,一端磨尖,另一端磨出几道缺口以绑扎镰柄,刃部略有弧度。陶器分泥质陶、夹砂陶两类,有陶釜、碗、罐、盘等炊器、盛食器和盛水器,不少釜的底部还可以见到烟火熏饶的痕迹。

长沙县南大塘遗址,其年代与我国著名的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放相同;其文化类型与我国江汉平原的大溪遗址文化相似,属于湖南大溪文化。这一遗址的发现 ,表明在7000年前;长莎的古人类已经脱离了原始人群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状态;开始定居下来;炊煮熟食,形成了一个个的聚落,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这时,长沙先民已经在使用多种磨制石器,用石斧和石凿锄掘土地,用石镰收割谷物,进行原始的农业生产。他们已有了原始的制陶业。能用泥土烧制出各种形状和用途的器皿,并绘上红色或黑色的图形、图案。我们的先民们就是这样生活在以母系为中心的氏族社会组织里,共同生产,共同消费,过着财产公有、相互平等,没有剥削和压迫,但又极其艰苦而贫乏的生活。

大约距今5000年前,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屈家岭文化阶段。1988年12月,在捞刀河流域长沙县广福乡梅藐村发掘的腰塘遗址,是这一阶段的代表。这里出土了大批陶器和石器,发现了一座面积16平方米的半地穴式房基、状似粟米的农作物颗粒和一些鹿角、兽骨。这时的长沙先民,制作陶器和石器的技术又有了提高,并学会了建造房屋。他们已能烧制鼎、豆、留、盘等器形复杂的陶器,磨制扁平小型的石器并在上面钻孔。他们建的房子,房坑深入地面 l米,呈椭圆形,士坑四壁为墙,屋顶以茅草覆盖。这种房屋,虽然还十分粗糙简陋,但它是我们的长沙先民摆脱穴居野处状态的一个巨大进步。

距今约4500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龙山文化阶段。这一阶段的遗址,在长沙有更多的发现,分布于湘江及其各主要支流流域。浏阳樟树潭遗址、长沙县的月亮山遗址和团里山遗址是这一阶段的代表。这些遗址,面积很大,浏阳樟树潭遗址和长沙县月亮山遗址都位于浏阳河沿岸,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出土的陶器和石器,数量和种类都更多。石器有斧、面、凿、刀、矛、铲和纺轮等,其中不少形体精细、磨制光滑。陶器有鼎、釜、豆、盘、罐、缸、壶、 、瓮、碗和网坠等,器形各异,纹饰多样。月亮山遗址还出土了少量的玉制装饰件。这些默默无声的遗物、遗存说明:4500年前的长沙有了原始的农业,渔猎仍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业、石器加工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并已产生原始的纺织和玉器加工技术。

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是我国原始社会父系氏族社会阶段前后相承的文化形态,而长沙地区从腰塘遗址到樟树潭、月亮山等遗址,正是这两种文化的反映,也是父系氏族社会在长沙地区的一系列缩影。生活在湘浏河谷丘岗平原一个个原始村落中的长沙先民,经过极其艰难的跋涉,已经进入了原始社会的后期。

长沙的远古时代,在我国的古代文献中也留下了很多传说。

据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他们都曾来过长沙。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为了征服天下,曾“披山通道,南至于江,登熊、湘”,后来就把长沙这片地土封给了他的儿子少昊氏。宋朝罗泌的《路史》记载:少昊氏“始于云阳,胙土长沙”。胙,即赏赐。明朝崇祯年间的《长沙府志》说:“长沙开疆,原自云阳少昊”。据此,传说中的少昊氏是远古长沙的一个氏族首领,是开发长沙的第一人。

炎帝更是与长沙有密切的联系。晋朝皇甫温的《帝王世纪》说,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路史》也说,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罗泌之子罗萍注:“炎帝今在麻陂”,并说唐代就有人祭把,宋代乾德五年(967年)修建炎帝庙。“丁未(宋淳熙十四年, l187年)春”,罗萍还亲自来过此地。麻陂为宋代茶陵县地,后划归 县(今炎陵县),古代属长沙。据传说,炎帝是我国农业的创始者,他教人作耒耥,种五谷,世称神农氏。又说他为民治病,遍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因尝断肠草而逝。炎帝在长沙的传说,正是长沙地区原始社会从采集狩猎经济到原始农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到尧、舜、禹时代,我国南方出现了一个“三苗之国”,即一个新的氏族部落集团。今天的长沙,既是古三苗国分布与活动的重要地域。《战国策》载,“昔者三苗之居,左彭兹之波,右洞庭之水”。司马迁说:“三苗在江淮、荆州。”唐朝的杜佑更明确地指出:“潭州,古三苗之地。”传说,以尧舜为首的华夏部落曾与三苗发生过长期的战争,多次打败三苗。因此,三苗大部分逃入深山溪峒或向西南山林迁徒,成为后来“荆蛮”、“长沙蛮”和湖南境内以及云贵苗、瑶、侗各民族的祖先。

据传说,舜为了征讨三苗,曾“济沅湘以南征”,过长抄奏韶乐,“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即今永州九疑山。他的两位妃子,尧的女儿娥皇与女英“奔赴哭之,陨于湘江”,后葬在今岳阳君山。二妃的重义多情,自古传为佳话,被尊称为“湘水之神”。

舜之后,禹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禹继位后曾铸九鼎,划天下为九州。长沙属于荆州。他为征伐三苗和治理洪水,走遍中原大地。并过长江,越洞庭,行至苍梧之野,在衡湘一带留下了“茫茫禹迹”和很多传说。长沙岳麓山顶的禹王碑,那形似蝌蚪的碑文有人推测记载的是大禹“参身洪流……久旅忘家,宿岳麓庭”的事迹;山下的“禹迹溪”,又名“拖船坳”,是古传说中“大禹疏凿开山之径”的遗迹。

这种种的传说,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幅洪荒时代的长沙和长沙先民艰难创世的图景。

长沙最重要的特产是“长沙三绝”,即湘绣、棕编(另一说为中国红瓷器)和菊花石雕。湘绣的起源和发展都在长沙县(今开福区沙坪一带),为四大名绣之一。长沙也建有湘绣博物馆以供研究、参观和销售。 菊花石产于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天然生有白色的菊花图案,其雕品为长沙的一大特色。中国红瓷器最早出现于1100年前的晚唐长沙窑,但包括之后出现的瓷器在内,都没有纯正的红色。1998年底,尹彦征在长沙才研制出纯正的红瓷器,并在长沙隆平高科技园建立了中国红陶瓷工艺园。

浏阳有“花炮之乡”的美称,其生产的花炮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有销售。

长沙过汉族的所有节日,其中一些节日有地方特色。也在一些日子有很多特有的民俗。陶公庙庙会为赶集的一大特色。农历三月三时,长沙人都有地菜煮鸡蛋的习俗。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这个习俗已经被很多人淡忘,但在郊县依然保持。立夏时有吃立夏粳之习。惊蛰时农家于暗处点灯,用石灰撤房屋四周及潮湿暗角。小孩点燃一个个爆竹,丢向屋角墙下,边丢边喊:“凉蛰惊蛰,炸得虫蚁笔直”。长沙过去流行的湘剧,是十分具有地方特色地方剧种。当今湘剧缺乏青少年群众为主的市场,逐渐走向没落。 湘菜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其著名诗篇《招魂》中,就记载了湖南的许多菜肴。西汉时期,湖南的菜肴品种就达109个,烹调方法也有九大类。六朝以后,湖南的饮食文化丰富与活跃。明、清两代,是湘菜发展的黄金时期,湘菜的独特风格基本定局。清朝末叶,在长沙先后出现了轩帮和堂帮两种湘菜馆。民国初年,出现了著名的戴(杨明)派、盛(善斋)派、肖(麓松)派和祖庵派等多种流派,奠定了湘菜的历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迎来了湘菜繁花似锦,姹紫嫣红的春天。

汉朝的长沙与如今的长沙,名称一样,但是所指代的地理区域概念不同。如今的长沙为湖南的省会城市,而汉朝的长沙乃地方诸侯王的封地藩国。简单来说,汉朝的长沙是一片,今天的长沙是一点。

最早的“长沙”之名出现于秦朝所设立的“长沙郡”,秦灭以后,汉朝将秦朝的长沙、黔中两郡置长沙王国,作为诸侯王的封地,第一任长沙王叫做吴芮。

当时的长沙王国地域很大,包括如今湖南大部分以及广西、江西的部分地区。王国的都城称作“临湘”,不过并不是今天的临湘,其所在地位于今天长沙市区湘江东、建湘路西的区域内。当时长沙王国的宫殿、官署等均建设在此,这里也是长沙王国的中心所在。

长沙王国分为“吴氏”与“刘氏”,吴氏长沙国是汉朝初期八个异姓诸侯国之一,却也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异姓诸侯国。公元前156年吴芮的五世孙吴著断嗣,同年汉文帝驾崩,长沙国被裁撤。第二年,登基的汉景帝分封庶子刘发为“长沙王”,恢复长沙王国建制。

不过景帝一直致力于削弱诸侯,所以刘发继位藩王的时候,新生的长沙王国被大规模裁撤辖地,已经远不如吴氏长沙国那么大了。

虽然今天的长沙,在古代也一直是地方的治所,却并没有叫做“长沙”这个名字,长沙始终是一大片地方的称谓。直到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的楚国以潭州为“长沙府”,定为楚国都城。

如今的长沙市,人口约800万,经济总规模已过万亿,是中部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与经济中心之一。其长沙王国王陵也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诸侯王陵。

喜欢的朋友欢迎点赞,关注小编,每日分享历史知识,历史趣事,历史见闻。

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马王堆·汉墓惊世

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马王堆·汉墓惊世 长沙一带所发现的春秋战国到汉代的墓葬,大多保存较完好。如浏城桥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二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