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早十大老师排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4收藏

中国古代最早十大老师排名,第1张

1、黄石公

黄石公是秦朝末年的隐士,非常有本事。他传给张良兵书,使得张良成为著名谋略家和军事家。有个典故叫“圯桥进履”,说的就是张良和黄石公的故事。那时张良是年轻的公子哥儿,黄石公为了

考验张良,故意把鞋子甩到桥下,然后让张良去捡,捡来后又要让张良把鞋给他穿上,看到张良能忍辱,就与张良约定五日后在此桥见面。

连着两次张良迟到,受到黄石公斥责,第三次张良干脆不睡觉,半夜就在桥上等着,黄石公来了后,很满意,就传给张良一部兵书《黄石公兵法》。

2、老子

春秋老子,著《道德经》,洞大智慧,其思想为中国道家文化之始之源,实是中华文化之本,鲁迅先生曾讲:(大意)中国的文化之根,全在道家。两千年封建统治,都是外示儒术,内用黄老。且老子之影响已至于全世界。

3、孔子

儒家文化之开创者。影响整个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孔子成为中国统治文化的精神教父。历代谥封,加之大成至圣文宣王。现影响整个世界,美国评一百位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名人,孔子以第四列前茅。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4、鬼谷子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有著作《鬼谷子》传世,为纵横家的鼻祖。

鬼谷子有四套学问。一是占卜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军事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纵横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学究精深。

他的弟子有军事家孙膑、庞涓,纵横家张仪、苏秦。后世占卜师也奉鬼谷子为祖师爷。

5、墨子

墨子,名翟。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他的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

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

墨家的最高领袖称为“矩子”(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代代下传,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甚至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6、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 。他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他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

7、朱熹

朱熹,字元晦,世称朱文公。他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朱熹有很多方面值得后人学习。

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览经史,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他在训诂、考证、注释古籍,整理文献资料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另外,他对天文、地理、律历等许多自然科学,也都进行过广泛的研究。

他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官员,他在努力维护那个制度的同时,也能体察民情,反对横征暴敛与为富不仁者,敢于同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的不法行为作斗争。

在地方官的任期内,朱熹也做了一些如赈济灾荒、鼓励生产等安定民生的有益工作,在封建社会的官员中,不失为一位正直有为的人。最后还应指出,朱熹还是中国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之一。

8、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他是明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郭沫若评论他说: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他独到的主张,而他的主张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他在中国的思想史乃至日本的思想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9、王夫之

王夫之,字而农。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为了事业和理想,从来不为利禄所诱,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

明朝灭亡后,在家乡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

每日著述,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在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10、严复

清朝著名教育家。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严复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摘自《传习录》

[原文]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译文]: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和行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情。

《传习录》

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王守仁(1472-1529) 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王守仁和王阳明是同一个人。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2、王重阳

王重阳(1112年-1170年),全真道开创者,咸阳(今陕西咸阳)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入道后改名嚞(或喆),字知明,号重阳子,以“害风”为自称。

王重阳出身于一个家业丰厚的富裕家庭。他的一生正值北宋沦亡,金人入侵,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青年时代,他“痛祖国之沦亡,悯民族之不振”,曾于天春年间应过文、武试,得中文、武双举人,有志于拯救民族危难。

但由于南宋政权孱弱,舍弃广大北方人民不顾,苟且偏安,王重阳的抱负没有能够施展。抗金失败后,王重阳掘地穴居,称之为“活死人墓”,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灵位。七年后,王重阳走出活死人墓,前往山东传道,期间度化七位弟子,即道教历史上有名的“全真七子”,全真教由此大盛。

扩展资料:

王守仁的“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

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参考资料:

-王守仁

参考资料:

-王重阳

阳明心学第九课惟精惟一主要观点如下:

《尚书·大禹谟》中的“惟精惟一”是教人如何用功的意思,阳明先生解释为:“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工夫”。

我理解的很直白,就是做人做事要精纯专一。我内心深处的理解是在事上,比如说的术业有专攻,在某件事情上做到极致,象徐振超一样,做精做细做到无人超越。我这种理解只是从做事层面上说的,其本意不是如此吧。

通过读阳明先生的解释,我感觉自己理解的不对,甚至相距甚远,有十万八千里之感。因为古文意义精炼,一字一句内涵丰富,不象现代白话文,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而古文就不一样了,一个字就可能代表很深的意境,很丰富的内涵。

我合而为一地理解,简直是混淆是非,况且是从字面上去理解的。理解现代文还可以,如果这样理解古文的话,就根本不可能理解到位了。如果读了阳明先生的解读的话,感到自己古文功底之差,更感到自己的浅薄无知。

阳明先生的意思是分开理解的,层次不一样,内容就不一样。惟一是惟精主意。细细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一是目标、是方向、主意。只要有了这个惟一,做起事情来才会有奔头。常常理解为专一,我认为是不对的,专一是一种治学的精神,而惟一是一种标的性的东西。专一的目的是为了惟一,惟一是专一的动力。

阳明先生又理解为惟精是惟一工夫。这里的惟精里面就包括专一吧,指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为惟一而奋斗的精气神。如果没有精益求精的劲头,是做不到惟一的。这里的理解,就与自己直白的理解差不多了。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的朝代,出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艺术家。明朝的官方意识形态是儒家,其中,在这一领域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是王守仁。王守仁这个名字对每个人来说可能听起来很陌生,但当提到他的另一个名字王阳明时,有些人就豁然开朗了。这是因为王守仁给自己取了个绰号叫“杨明子”,他的学生叫他“杨明先生”。

王守仁是儒家心学的大师,认为“心外无事”,万物皆因人的意识而存在。例如,王守仁曾经用一朵盛开的花来做类比。他说,当我们不看花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颜色和外观,它根本不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

然而,当我们看到花的时候,我们马上就知道了关于花的各种信息,花的形象是明亮的,可以看出花并不存在于人的内心之外。王守仁的这种观点虽然不符合我们的普遍认知,或者说白了,是根本错误的——但它具有非常思辨的性质,非常符合当时学者的利益。因此,他开始讲经以后,很快就有了许多门徒。“王学”一度成为风尚,对明朝中后期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此外,王守仁还提倡知行合一,就是要学以致用。就像我们学习汉语要能写文章,学习几何要能使用图形体积面积公式。他以为自己知道的不能用在“行”上,其实毕竟他不知道。这就好比背乘法表,知道“五八四十”,却不知道“八五五”也是四十,其实还是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这种重“做”、崇尚学以致用的思想,不仅对王守仁本人的学术和事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影响了王守仁之后的几代学者,影响了许多有志之士和能人。王守仁成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我们不能说他没有这种思想。

王阳明,是一名主张心外无物的哲学家,而徐光启是东西方科学交融的先行者。王阳明,王守仁,又称阳明子。作为明代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继承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王学,确立了中国古代心学的理论体系。王明阳,浙江余姚人,因为他曾在阳明洞书院读书,故自称阳明子,后世尊称他为阳明先生。

他兴办教育,发展心学,提倡,知行合一,创建阳明学派。王阳明认为,良知,是每个人都有的,满街皆圣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照着良知去做。由此他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不同意把,知行,分开,将,知行,看成先后关系,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一思想引起王门后学理解上的分歧和争论,但他的思想流行达150年之久,形成阳明学派,在明代影响极大。

徐光启,明代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农学、天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推动了中国科学的发展,是把欧洲的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他引进西方科学,合作翻译了西方数学的经典名著《几何原本》参与编译的著作有《测天约说》《测量全义》等多种。此举为清朝初年铸造大型的天文仪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不断进行实践的他,先后写下了《北耕令》《农遗杂疏》这些为他编撰《农政全书》奠定了基础。《农政全书》他偏写历史颇久,可惜他生前,这部巨著并没有最终定稿。他去世后的两年,才由他的学生陈子龙删削繁芜,拾遗补缺,编分卷次,付梓刊印,最终完成。王阳明,徐光启,都是有名的先行者,只是所学不同。为先人点赞

一切唯心,万法唯识,此心光明,人生才能光明。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系,是中国历史上位居第一阵列的大哲。他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后世无数王阳明的崇拜者,为什么也能走出精彩人生,成就辉煌事业?这是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掌握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利器 -- 阳明心学。

构筑了阳明心学的基石是什么呢?那就是王阳明先生概括的四句话,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贵州农场开悟后的阳明先生与释迦牟尼一样,发现吾心即天理。 “佛氏所说,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只是一念良知(觉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之心,生生不息。

道、天理、良知及万物之理本来就是一码事,所谓“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良知、天理、心之本体本来就是如如不动、无善无恶、非善非恶,也如六祖大师所悟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天理与良知虽是无善无恶,但是触景生情之后的喜怒哀乐,却有善恶之分。“如见儒子入井,则生恻隐之心,此谓心之应事而发为具体之善;见邻有妙龄处子,生杀其亲而逾墙搂抱之心,此谓心应事而发为具体之恶。”

良知本无善恶,触景生情即生善恶之意,一旦有了意念(起心动念),就已经属于“行”了,因而修身养性,必须在此时就下功夫。于是,阳明先生否定朱熹的“先知、后行”思想,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论断。

中国古代最早十大老师排名

1、黄石公黄石公是秦朝末年的隐士,非常有本事。他传给张良兵书,使得张良成为著名谋略家和军事家。有个典故叫“圯桥进履”,说的就是张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