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三国演义的明代刊本有多少种
目前观点是《三国演义》有三大版本体系,其中毛本为目前比较流行的版本。
正文
《三国演义》问世以后不久,就出现了\"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的盛况。嘉靖元年(1522年),出现了最早的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此后,各种各样的刻本层出不穷,历数百年而不衰,直到今天,我们知道的明代刻本还有二十多种,清代刻本还有七十多种。可以说,《三国》版本之多,在古代小说中是无与伦比的。
在这么多的《三国》版本中,有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将众多的版本加以分类。从版本形态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的版本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个系统:
1《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除了上面提到的嘉靖元年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嘉靖元年本\")之外,还包括万历十九年(1591年)金陵周曰校刊本《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周曰校本\")和夏振宇刊本《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传通俗演义》(简称\"夏振宇本\")等等。
2《三国志传》系统。包括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建阳叶逢春刊本《三国志传》(简称\"叶逢春本\")、万历二十年(1592年)余象斗刊本《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 传》(简称\"余象斗本\")、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联辉堂刊本《新锲京本校正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简称\"联辉堂本\")、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杨春元刊本《重刻京本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简称\"杨春元本\")、《新刻汤学士校正古本按鉴演义全像通俗三国志传》(简称\"汤宾尹本\")等等。
3 毛宗岗父子评改本《三国志演义》(简称\"毛本\")系统。毛本原名《四大奇书第一种 》,后来又被称为《第一才子书》。现存的七十多种清代《三国》刻本,绝大部分属于毛本系统。
此外,还有几种处于过渡形态的版本,最有代表性的是《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李卓吾评本\")。它来源于\"周曰校本\"或\"夏振宇本\",又是毛本的版本基础。
在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说,《三国演义》最重要的版本有:\"嘉靖元年本\"、\"周曰 校本\"、\"夏振宇本\"、\"三国志传\"、\"李卓吾评本\"、\"毛本\"。
五四以后,新式的标点排印本逐渐出现。建国以来,最流行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它以毛本为基础,删去毛氏的评语,纠正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并加上少量注释,成为一个较好的通行本。但是,由于受过去的研究水平的限制,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技术性错误\",包括人物错误、地理错误、职官错误、历法错误和其它类型的错误。尽管如此,它迄今仍是发行量最大的版本。
自八十年代以来,很多出版社都出版了《三国演义》排印本。不过,真正经过认真整理, 具有学术价值的版本只是一部分。读者不妨注意以下几种:
1《新校注本三国演义》:吴小林校注,陈迩冬审订,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4月第一版。它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校勘,改正了一些错误,新增大量注释,更加便于一般读者阅读。
2《校理本三国演义》:沈伯俊校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 ,1995年9月第六次印刷。它以毛本为基础,删去毛评,着重校正书中大量存在的\"技术性错误\",并以《校理一览表》的形式,依次列出\"技术性错误\",指出错误所在,提出校正意见,说明校正依据;同时,针对读者不知道或似是而非之处进行注释,深入浅出,给人以新知。此本学术价值较高,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迄今最好的整理本。
3毛本《三国演义》整理本:沈伯俊整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它对毛本第一次进行了全面的整理,纠正了其中的大量\"技术性错误\",并对有关毛本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了系统论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4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整理本:沈伯俊整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 年5月第一版,1998年10月第二版。它是嘉靖本问世以来的第一个富于学术意义的整理本,校正了其中的大量\"技术性错误\",并作了简明扼要的注释。此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有助于澄清若干流行已久的错误认识,对专业研究者和一般读者都颇有益处。
5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整理本:沈伯俊、李烨校注,巴蜀书社19 93年11月第一版。它是\"李卓吾评本\"的第一个有研究基础的整理本,校正了其中的大量\"技术性错误\",作了比较详细的注释,并对\"李卓吾评本\"的真伪、来源、特色和贡献作了全面论述,具有 较高的学术价值。
6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点校本:刘敬圻、关四平点校,北方文艺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它是\"周曰校本\"的第一个标点排印本,点校者以\"存真\"为主要原则,基本上保持了正文的原貌。由于\"周曰校本\"比嘉靖本增加了一些情节,而原书难以看到,此本颇有学术价值。
此外,李灵年、王长友整理的《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黄山书社出版)、萧欣桥点校的《李笠翁批阅三国志》(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也都很有参考价值。
字书。14卷。中国明代梅膺祚编。膺祚字诞生,宣城(今属安徽)人。此书依据楷体,将《说文解字》部首简化为 214部。按子、丑等地支分为12集。部首和各部中字,又按笔画多少顺序排列。共收 33179字。除古书中常用字外,还收有许多俗字;收僻字不多。注音先列反切,后注直音。解释字义通俗易懂。其编排体例,即偏旁分部检字法,一直为后世《正字通》、《康熙字典》等所遵循,成为中国字典、词典主要编排方式之一。此书为明代至清初最为通行之字典,《康熙字典》出,遂隐没不显,《四库全书总目》且不为著录。
《火攻挈要》《泰西水法》《诸器图说》《远西奇器图说》《乾坤体义》《圜容较义》《永乐大典》《天工开物》《乾坤体义》《拟上安边御敌疏》《拟缓举三殿及朝门工程疏》《处置宗禄边饷议》《漕河议》《几何原本》《徐氏庖言》《本草纲目》《日缠历指》《测量全义》《崇祯历书》《农政全书》《农书草稿》《农遗杂疏》《选练百字诀》《制火药法》《束伍条格》《形名条格》《练艺条格》《勾股义 》《简平仪说》 《考工记解》《坤舆万国全图》《物理小识》《论气·气声》《镜史》《救荒本草》《武备志》《白猿献三光图》《九章算法比类大全》《律吕精义》《算法统宗》《同文算指》《普济方》《针灸大成》《外科正宗》《类经》《瘟疫论》《种树书》《农说》《元亨疗马集》《植品》《踌海图编》《肇域志》《徐霞客游记》《神器谱》
明代的科学技术是集东西方科学大成!是当时世界科技顶尖国家!就这样还有人黑明朝呢!!!!
于1521年,四川嘉州建成明朝首个石油井!!!
明代丛书的编集,比宋元时期有极大的发展。仍以汇编类丛书成就最大,其中有两部丛书是以《百川学海》续编的形式出现的。一部是吴永的《续百川学海》,以天干分十集,汇集《百川学海》未收的汉魏、六朝、唐宋及元人笔记杂著共一百零四种,宋人著作为多;另一部是冯可宾的《广百川学海》,也以天干分十集,汇集前两者未收的南朝、唐宋、元明杂著,共一百三十二种,以明人著作为主。明嘉靖年间,我国第一部名实相副的丛书《汉魏丛书》由何镗编成,原目收书百种,分经、史、子、集四部,万历年间程荣刊刻时,仅选经部十一种,史部四种,子部二十三种,共三十八种。不久,何允中又补刻至七十六种,使四部完整,称为《广汉魏丛书》。后来又有钟人杰、张遂辰编的《唐宋丛书》以接续《汉魏丛书》,《唐宋丛书》虽称之为“唐宋”,实际所收为六朝至唐宋著述。明代所编较大型的综合性杂纂类丛书,还有如王文禄的《百陵学山》、胡文焕的《格致丛书》、陈继儒的《宝颜堂秘籍》、叶绍泰的《增定汉魏六朝别解》、毛晋的《津逮秘书》等等。
1,《朱元璋传》人民出版社
吴晗著,这是明史研究开创性人物吴晗的代表作。人民社本还是繁体字,大家看起来可能吃力一些,好像百花文艺社有简体字本。
明朝是朱元璋一手建立,他制定的一些政策和方针对明朝后来的历史影响非常大。甚至可以说,他治国的一些理念至今都有影响。了解明朝,此书不可不看。
(吴晗还有《明史简述》,比较薄的一册,是演讲稿成书,很容易读,对明朝的大致轮廓和特色介绍得比较通俗,值得一观。)
2,《细说明朝》上海人民出版社
台湾史学家黎东方著,上海人民社本。民国时期,黎东方在大后方讲三国,据说是万人空巷,跟现在易中天品三国,有得一比。
黎著特色是一节一节讲明代人物和事件,很细,不时也有新的发现,带有演讲的口语色彩。值得收藏。
(上海人民社以黎著为基础,推出了整套中国史“细说系列”,都不错。)
3,《正说明朝十六帝》中华书局
中国社科院明史研究室年轻学者许文继和陈时龙合著。此书以《正说清朝十二帝》的姊妹篇推出,细致描绘了明朝十六个皇帝的一生,对他们的性情、事功都有所发明。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宣宗的隐忧,英宗的仁慈,景帝的功绩,武宗的多情,万历的有为……这些都与我们往常的印象有所不同。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开讲之前,注意到正说历史系列,曾写过一篇书评。我联系他,他表示,《正说明朝十六帝》比《正说清朝十二帝》要写得好。我想原因不难解释,因为这本书是一气呵成,自然流畅,而《十二帝》是从讲稿综合编辑而成。
欲了解明朝各个特性不同的皇帝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正说明朝十六帝》不可不读。
4,《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当年明月著。今年3月天涯网站贴出这个系列时,我就读了一些,感觉写得很灵动,有气势。后来又闹起了纠纷,直到出书,整个过程俨然水到渠成,不能不叹服草根历史的崛起之迅速。对于菜鸟级来说,这是一本最好读的明史。不过,由于作者的知识背景以及网络写作的风格,这本书有些轻飘,还当辅以其他厚重些的读物,才可以修炼晋级:)
(记得以前我读过一本《骇版战国》,风格类似当年明月,很好读,当然也很飘,生不逢时,没在网络引起更大反响,所以只发了1万册。《明朝那些事儿》虽然火,但距离PK易中天,还是很远。)
(另有《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和《帝国政界往事•明王朝纪事》两书亦可参读。前书是毛佩琦著,在趣味性上要比当年明月差一些。后书为《帝国政界往事》宋朝卷作者李亚平所著。但这本书作为宋朝卷的后续,明显在结构和文气上远逊于宋朝卷。不可思议的是,依然有很多文化名人推崇这本明朝卷。我的感觉是,这本书没有脱离吴晗《朱元璋传》早期版本《明太祖》的认知水平,借骂朱元璋骂专制而已,不足以尽显朱元璋之本来面目。)
二,大虾级
5,《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三联书店
黄仁宇著。这本书81年在美国、82年在中国问世,自此数十年风行不衰,得益于它发人深思的史观和别具一格的叙述。作者经历跨时代、跨国家的冲突动荡,阅世经验丰富,对明史研究虽然半路出家,但自成体系,书人两得,造就这一难得的神品。如果要推荐读明史的惟一一本书,我就推荐这一本。
推荐这本书的人太多了,他们的身份各色各样,有作家,艺术家,企业家,心理学家……我觉得,每一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味道。而且,我想,这本书对了解自秦始皇以后的整个中国历史都有非常大的益处。
多说一句,这本书对中国历史写作来说,是确立了一个榜样。往后的吴思,李亚平,易中天,等等诸人,无一不坦言受到此书的影响。
6,《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三联书店
黄仁宇著,剖析明代财政制度与税收特色的专著。读起来要费点神,但读进去了,绝对收获非凡。这本书是黄仁宇大历史观的奠基石,从税收角度解释中国王朝统治的特色。
7,《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云南人民出版社
吴思著。本书不是纯粹讲明史,其中大多篇章是借明史剖析中国传统社会。这本书里以利益为衡量,提出“潜规则”现象。吴思声称黄仁宇讲历史是水只烧到了99度,没到沸点,而潜规则是更进一步,烧开了。其实,黄仁宇是从文化角度来处理明代社会特质的,比如提出明代弊端在于以道德代替法律。吴思只不过更实用一步,进行利益考量,所以要算命价,更提出血酬概念,不好过誉。相比而言,黄仁宇的研究更值得深思,提出了弊端所在,但又不忘给人以借鉴(在《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里,黄仁宇完整解说自己的史观及其参考价值)。
当然,《潜规则》这本书还是值得推荐。
8,《南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北师大教授顾诚著。这本大书我在上大学时读到,自此进一步培养了对明史的兴趣。此书不同于一般东引西列的著作,而是在构建明亡清起这一大变局的双方较量过程中,不时根据考证,提出坚实的看法,比如对郑成功抗清真实目的的解读,使人认识到郑成功被誉为抗清英雄完全是一个误会。前一段时间,电视台在播赵文卓演的《郑成功》,郑成功复台,“可爱”的清朝皇帝下令沿海清兵,不要如往常一样攻击郑部,因为郑成功这次是替大清收复台湾去的。这让我不禁哑然失笑:政治又一次强奸了艺术!
我知道,对南明史感兴趣的朋友应该不少,故此郑重推荐这本厚实严谨的《南明史》。
三,大仙级
9,《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
将明朝历史分成一些首尾完整的事件进行记叙,便于简明了解历史。
10,《明史》中华书局
张廷玉等修。《明史》是二十四史中前四史之后较好的一种。价值自不待言,但要研读,需要时间和耐心。但《明史》记载不全可信。很多问题都需要参照其他资料进行解读,明史学者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研究。具体书目就不在这介绍了。呵呵。
(中华书局另出有《元明史料笔记丛刊》,收录《水东日记》《万历野获编》《草木子》《今言》等明人笔记,属野史性质,也有史料参考价值。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
很多啊,不过明请小说比较有名,比如:
《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是元末明初的
“三言二拍”:《初刻拍案惊奇》《次刻拍案惊奇》《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
《东周列国志》,《金瓶梅》
如果是散文的话,也有很多,比如明初三大(宋濂等),公安派(袁氏兄弟)
本文2023-08-04 14:27: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