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千家诗:让孩子共赏汉字文学的最初之美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1收藏

声律启蒙+千家诗:让孩子共赏汉字文学的最初之美,第1张

开学以后,每天早上孩子就跟着朗诵我给他准备的 《声律启蒙》《千家诗》——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

。。。

短短几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自带节奏感,汉语的 韵律美、对仗美、意境美 全在其中,这便是 《声律启蒙》 里的句子,它也被称作 最美音韵 的国学经典教科书。

这两本书,都是中国自古以来的 蒙学经典, 一本《声律启蒙》学 声韵对仗, 一本《千家诗》诵读 名家诗篇, 直到今天,它们不仅是很多孩子 古诗启蒙 的不二之选,也是 小学课堂 十分重视的一环。

市面上的《声律启蒙》《千家诗》有很多版本,而我们选的这套,做得比较好的是不仅有基本的 原文、注释, 还以孩子喜欢的 漫画 形式,对原著中的 历史 、地理、人文。。。 知识进行了 百科式 的拓展,更适合 3-12岁的孩子 诵读学习。

并且创作过程中,还邀请到了长期从事 语文课程、教材研究与 小学语文教材编写 崔峦老师 为两本书把关,不仅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也更 贴近课堂要求。

更棒的是,这套书还赠送了 音频课程, 每次诵读后,孩子都会再听听 音频, 600+分钟的 诗词干货课程, 孩子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讲不到的诗歌知识。

《声律启蒙》《千家诗》

能教给孩子什么?

其实不仅是古诗,咱们中国汉语学习特色,一半在 对仗, 一半在 声韵, 从古至今, 诗词、古文、写作 都讲究对仗和声韵,而《声律启蒙》这本书,恰好融合了这两点。

比如其中的“十一真”这篇——

白日 青春 两个词,正好对上了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如果孩子在 初学古诗前, 从小积累诵读这些 对韵规律, 念多了,领会了平仄对仗,不仅能理解诗词“韵”的意思,而且也可以达到 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的目的。

《声律启蒙》是 明清到民国 训练孩子对韵、掌握声韵格律的 启蒙教科书, 全书按韵分为 上下卷、共30篇, 而这本书的结构和目录, 遵循原作 编排结构,还原《声律启蒙》原有体系——

每一篇从 一个字 的对韵,到 多个字的句子对韵, 不是诗,却句句都是诗中常出现的词句, 可以说 汉语言、古诗词 学习中,孩子遇到的很多 韵脚规律, 这本书基本都包含了。

书里不仅仅是对仗和声韵,还涵盖了体量庞大的汉语意象——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花木鸟兽,人物器物,

意与景,德与人, 一首首诵尽了中华诗词之美,融会贯通了 天地人和 的中国智慧。

汉语文学中的 经典意象, 在《声律启蒙》中几乎都有涉及。这些不仅在 古体诗、现代诗 中频繁体现,在 现代写作 中也经常使用。所以这本书不只是孩子的诗歌启蒙专属,对于 写作能力 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同时,书中还融进了大量的——

神话传说、 历史 故事、

典故俗语、民间故事、

。。。

每一句不单充满了汉语的音律之美,也是孩子了解传统 历史 和文化 的好读物。

对于3-6岁的学龄前孩子来说,可以通过聆听和诵读《声律启蒙》,建立对汉语的 音律、语言节奏、格律 的最初感知。

对于7-12岁的孩子来说,这本书中蕴含的丰富 历史 、人文知识, 便成为了孩子学习字词、对韵之外,一本认识世界的 百科全书。

当孩子对古诗词中的声韵格律、对仗规律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不妨读一读这本汇集 153首名家名诗 《千家诗》——

最早于宋朝编写的 《千家诗》, 成书之后一直很流行,是读书人的必备。我给二胖读的这本,是在参考宋、清多个版本《千家诗》基础上,根据 部编本教材 内容,择选出了更适合小学、初中孩子学习的诗篇——

书中包含了从秦汉到唐宋、明清——

刘邦、项羽、曹操、

李白、杜甫、李商隐、

王安石、陆游、李清照

。。。

众多名家的经典之作,基本都是 易读易诵 中小学必备古诗。

而且,诗歌 题材多元化, 涉及生活面也更加广阔——

题材

乐府诗、魏晋诗歌、绝句、

律诗、长篇叙事诗

。。。

类型

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

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

。。。

不仅有利于孩子从诗歌中接触 传统文化, 孩子小学遇到熟悉的诗句,会更加 亲切不畏难。

新版本好在哪里?

相比很多只有原文和注释的《声律启蒙》《千家诗》,给二胖选择这套书,比较打动我的是它在内容上,赋予古籍经典 更细致、更多元 全新解读。

整套书采用 原文+注解+百科拓展 形式,让孩子并不局限与背诵、理解意思,也能更好接受到 中国文化 的熏陶,扩充 百科知识库。

原文诵读

积累词语佳句

孩子在学习前,可以先读一读 经典原文, 在《声律启蒙》中,感受对韵的 规律和美感, 从《千家诗》中,对课本里会学到的 古诗佳句 提前诵读。

考虑到孩子的认字能力,书中还特意为 生僻字注音, 方便孩子独立阅读。

两本书包含了 数不胜数、精致优美 的词汇、佳句,更有丰富的内涵和汉语的气韵。

比如《声律启蒙》中的——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每一句都 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每每念起,总让人不由被 汉语言的韵味 美得心醉。

当代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曾说:诗词的音韵之美,小孩子说不清楚,但能感受,这种韵律的音乐美培养了孩子对诗歌 最初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直观感受比懂得意义更重要。

知识点注释

掌握字词基础

注释中点出了许多理解 古诗词必备 重难点词语解析, 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还能 积累字词——

并且,有的还会用 插图展示, 方便孩子图文结合起来理解——

百科知识拓展

古籍读出新知识

中国的诗词中,随处可见的古代 文化和典故。 孩子觉得古诗背起来拗口,其实就是对其中的文化典故还不了解,靠死记硬背当然觉得困难。

所以在 《声律启蒙》 中,结合古诗词汇总常出现的词语进行知识拓展,就能让孩子学到词语背后代表的丰富 国学知识——

动植物、地理、民俗、

服饰、建筑、乐器、文物、

成语、神话、 历史 人物

。。。

比如,一东中的“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不仅对仗工整,而且科普了 古代兵器六钧弓,三尺剑 的 知识。

二冬中的“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其中的 “绣虎” 并不是字面意思,指某一种老虎,孩子读了知识典故,就会知道这个词来自 曹植“七步成诗” 的故事,用来形容一个人 文采出众。

当孩子读着这些极具音韵美的词句,会发现寥寥几语间, 国学精粹 成语、典故 都 蕴藏其中。

比如,“冯妇虎,叶公龙"这句,其中的叶公龙就出自成语 “叶公好龙”, 弄懂了这个典故,孩子在古诗、古文中遇到,就知道这是指 “口头上的爱好,并不是真爱好” 的意思。

“七虞”中借用《庄子·列御寇》中的故事 “偶夺骊龙颔下珠”, 告诉孩子 意外之财 都伴随着莫大的危险,千万 不可以贪图——

所以读《声律启蒙》,孩子已经不仅仅是在读对韵书,更是在读 优美诗文、 有趣的 历史 故事 和穿越千年的 智慧和文明。

而在《千家诗》的百科拓展中,会补充 诗歌背景, 和与诗相关的 历史 故事, 让孩子更加理解古诗所表达的 情感 。

比如,读过陶渊明的 《归园田居》, 孩子就可以在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故事中,了解他 洁身自好、不趋炎附势 的为人——

再读这首诗,孩子也会更加理解他 归隐田园 的满足。

读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 了解了这首是在他 被贬 之后,游玩山水时所创作,就会明白诗中作者面对人生失意时的 豁达——

超值礼品

带孩子梳理古诗知识

《声律启蒙》与《千家诗》针对中华古籍做了系统的知识梳理,配套2份超值赠品——

中国古籍概览图册

600分钟古诗词音频课

《中国古籍概览》这本册子,打开正面是 《中华古籍长河》 挂图,通过 时间轴, 为孩子详细梳理了历朝历代最为经典的古籍读本——

册子背面是 《中国诗歌的发展》, 细数了从上古时期至清代的 8种诗歌体裁, 并配有对应的经典诗篇,让孩子对中国诗歌的 历史 有一个整体的梳理了解。

扫小册子后边的二维码,孩子就可以听《洋洋兔讲故事》音频课程,全套课程用时 600多分钟, 囊括了——

20位诗词名家

75首小学必背古诗词

近200多个知识点

不仅带领孩子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解读唐诗宋词各大名家,追溯其传奇一生,其中还穿插 名家优秀作品, 孩子就跟听故事一样,课业间隙,睡前都可以边听边学。

精美装帧 古朴大方

两本书拿在手里, 青砖红瓦 封面配色,十分古朴素雅——

在精装的基础上,还用了 裸脊精装,锁线工艺, 可以180 完全平摊,翻阅起来非常方便。

团品详情

这两本精装 《声律启蒙》+《千家诗》,原价176元,团价79元。

1、满而不覆

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

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2、善与人交

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

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

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3、君子之态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 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

4、失人失言

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

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5、孔子解答子路的问题

子路问过孔子一个问题:“是否得到一个优秀的主张就应该直接实施呢?”孔子便回复:“有时候你认为的优秀只是你认为,在你之上还有很多年长你的人,他们的见识是不凡的,可以大家一起商量后再决定,最好是不要立刻去实施的。”

而同样的问题冉也曾问过孔子,孔子的回答是这样的:“可以直接去实施。”这件事的全过程都被公西华给看到了,公西华很困惑,就问了孔子原因。

孔子说:“这是我在因材施教呢,冉这个人比较畏首畏尾,做事情不果断,如果我的言论能让他勇敢,何乐而不为?而子路这个人的性格还是比较草率的,他需要别人的深切指导,才可以更好的去完成任务。”

6、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易经》是如何一部书?如今已是众说纷纭,且不管如今如是说,但是对一个想要学习《易经》的人,首先应该明确一点:《易经》是占卜之书。

自孔子之后,南宋大学者朱子(熹)应该为易学研究集大成者,为此,文韬武略的康熙帝曾誉之为:“易之本义,朱子独得”。朱子曾为《易经》定义:“易乃卜筮之书”。为此清朝初期在统编《御纂周易折中》一书时,康熙也御笔亲批:“易学之广大悉备,秦汉而后无复得其精微矣!至有宋以来,周邵程张阐发其奥,唯朱子兼象数天理违众而定之,五百余年无复同异,宋元明至于我朝,因先儒已开之微旨。或有议论已见,渐至启后人之疑”。上述简言之,康熙大帝之意为:本朝有关《易经》之论,均以朱子之意为准。由此可见《易经》为占卜之书,已是自古的定义,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近些年来,一些研究《易经》的学者有意无意间在回避这一问题,似乎一提《易经》占卜,总有大逆不道,怕染封建迷信之嫌。为此,当代易学大师刘大均也曾有言:“当今国内易学研究,言理者多,言象数者少,言占者更少”。

国学浩繁,号称“十三经”,但不是每部经都具备占卜功能。唯有《易经》,除能以通天达地的意志内涵和精义入神的思维境界,以及修齐治平的人文思想,稳居群经之首外,又能以其特有的占卜功能,深受上至帝王,下至庶民的崇拜和喜爱,以至历经几千年苍桑仍经久不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它的文化特性,而在于它的趋吉避凶,度人教化的占卜功能。《易经》之所以避过秦始皇焚书之火,就因为他是一部占卜之书,故古籍《隋书》云:“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

其实,就人类生存意义而言,所谓文化并不重要。远古之人,没有今人的文化,但他们的生存历史远远比今人长久得多,他们尚道德,重吉凶,在意自身的一切,能否遵天守地而不至灾害。于是《易经》产生了,他们力求以占卜的方式与天地沟通,以达到自身的生存意义。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那时人们的心灵是如何的纯净。那种原生态的生活是多么的悠然自得。

在这之后的古人,他们自认为比以往的古人进步了,有文化了,同时也变得有些贪婪了,灾难也随之增长,但他们也仍然视《易经》为法宝,将占卜行为运用到更广泛的行动中。他们从《易经》占卜中获得巨大智慧。成就了令后人引为骄傲的千秋大业,以此同时,他们也将《易经》研究推向更广泛的文化境地。

如今,随着科学时代的到来,《易经》的发展到了新的时代,易经社会学、易经哲学、易经天文学、易经地质学、易经系统学等等不断出现,科学以其特有的优势,在证明着易经的博大和精深。但这一切多是对《易经》本体的研究,并不会改变《易经》的占卜性和《易经》的占卜的运用,相反更能证明《易经》占卜是建立在《易经》本体的科学性之上。

人类生活无论处在任何时期,都无法离开精神的需求,人类的一切生存行为中都必须面对吉凶的选择。灾难、死亡和罪恶,将始终是人类生活所要面对的现实,而现代化的生活,将加剧人类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为此,我们重提《易经》的占卜性是一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易经》的占卜性应为当今喜爱《易经》、学习《易经》之人的第一要义。这是华夏远古神灵留给我们的生存法宝,是“圣人”的功德所在,是天地造物者对苦难人类的一种恩泽。试想,如果《易经》失去它的占卜功能,失去趋吉避凶的意义,而只是一种似有非有的文化,《易经》存世还有多大意义!

(本文为易经占卜自学堂教材)

声律启蒙读书笔记5篇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下面就是我整理的声律启蒙读书笔记5篇,希望大家喜欢。

声律启蒙读书笔记1

《声律启蒙》我授课的对象是太平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我根据学生们已有的人认知水平,在国学与音乐这两部分我采用的都是由浅入深。

国学部分的内容我通过五种读,看,看注释,了解其中的意思并联想感受意境美。

音乐部分的内容共有四个阶段:一是有节奏的朗读,二是有节奏的拍手,三是旋律伴奏,四是乐器演奏有感情的歌唱。

通过这两部分的教授学生能够快速记忆,学生感兴趣,课堂氛围非常活跃,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但是,在教授的内容上,我发现国学部分涉及的环节过多,内容量较大,因此,在二次备课中,在了解大意,感受意境美得关节,可以用直观的看的方式让学生感受。

在音乐部分,我应该给他大家《声律启蒙》的歌曲旋律打出来,又便于学生直观的学唱。

课后思考,国学教学不仅对学生有极大的帮助,而且对于我们白身也是有很大的提升。教学之后,反思白己,自身看书学习的时间少了,尤其对祖国传统的文化的营养汲取太贫乏了。当想学习时,总是以各种借口来麻痹自己、为白己开脱。课前有时于对教材的钻研不充分,自身对教材吃得不透,就伧足上阵。这样做其实是很不妥的,要给学生带来有益的、有效的课堂,就必须先认真钻研教材,设计好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声律启蒙读书笔记2

我最近爱读爸爸给我推荐的《声律启蒙》,这本书作者是清朝的张思岩,共二十二卷,收有着名词家四百三十四人的作品。这本书写得还不错,就是这本书的印刷和正常不一样,文字是竖着排版,读的时候需要反方向翻,这让我觉得很奇怪。于是我问爸爸:“为什么这本书是反着翻呢?”爸爸说:“古籍都是这样的,是古人的习惯。”

我记得第一句是“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读着朗朗上口也很好记。但是有些文字我从来没有见过,它的解释也很让人费解,比如说:疎墉(我不知道是哪个疎墉)的意思是懒也。有些人根本就看不懂,只有文学修养很深的人才能看懂,比如说像我就看不懂,不知道我爸爸能看懂不,不过我爸爸说看不懂不要紧,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还有,这本书是押韵的,什么叫押韵?就比如说一(代表条目)东(代表韵脚),那么许多句子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ong(如东、中、空等等等等)。

我读《声律启蒙》的收获:一是认识了好多生字,能够非常熟练地查字典,二是学会了很多近义词和反义词,比如近义词有“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等等,反义词有“邪对正,假对真,幽对显,寂对喧”等等。三是读《声律启蒙》让我感觉到_语言的博大精深。我学会了很多对仗工整、语句优美的对子,如:“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这一学年老师推荐我们读了一本好书—《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一本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用淬炼出的精华。这本书包罗着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

我读了这本书想起一句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声律启蒙》让我们增长智慧,陶冶情_ ,学会的道理!

声律启蒙读书笔记3

昨天下午,我们学校举行了四年级的背《声律启蒙》比赛。先一个班级一起接龙,再叫顺序号抽查。

四(1)班背完后,该我们班了。我们按排有顺序的入场,入场后中间一排做着,上、下两排站着。开始了,麦克风像传接力棒似的,在同学们手中传递着。当刘勃含说到“一蓑_ 雨”时,我的大脑飞快做出判断:“我要说溪边晚钓之翁。”我接过麦克风说:“溪边晚钓之翁。”把麦克风递给了阮明雨。可是高鹏旭竟然忘词了,他只好传给下一个同学,就这样传了两圈,我们班结束了。

开始抽查了,我忽然听见了16号。16号?那不是我的号吗?我赶紧过去。叫完了号,抽纸条排序。老天,怎么这么靠后?我暗暗叫苦。

我的前面有一个男生,背着背着,忽然忘词了。看着他一脸逑啵蚁胄Γ鋈幌肓似鹄矗辖舯惩晗绿ā/p>

等来等去,到我了。我要背第2段。上台时,我的心像敲小鼓似的咚咚响。后来,我想:“都上台了就没什么好怕的。”于是,我尽量背好、不背错。背完了,我赶紧下台,回到班级。

这次比赛,我知道古人写书是不易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声律启蒙读书笔记4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即使不知道《声律启蒙》,大多数人对这句话也还都是耳熟能详。这样的句子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本事”——它是如此简单、工整,又美得不可方物。就算不必浸*书斋,甚至对阅读了无兴趣,但是看到这样的句子,总还是难免心生好感。

仅仅是言辞上,《声律启蒙》便无疑是一本很美的书,手上这本果麦新版《声律启蒙》,更是在书中配上了白石老人的六十幅画作。白石老人本就是写意大师,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累累万言也难以说尽的幽深情趣——《声律启蒙》中的词句同样如此。二者搭配,可谓是将“美”之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

随手翻开一页来读吧!“作酒固难忘曲蘖(音:聂),调羹必要用盐梅。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声律启蒙·上卷·十》)所谓“曲蘖”,指的是酒曲等酿酒的原材料;而“盐梅”顾名思义,即盐与梅子,二者一咸一酸,皆为调味之品。因而这段头两句,在表现生活凡常之物的同时,又似乎若有若无地点出了某种哲理。至于后两句,则分别叙述了两个典故,前者是晋代庾信曾在月圆之夜,带着胡床——即来自海外的一种坐具,登楼赏月;后者则是唐杨贵妃赏花,因嫌花开太晚,命人击羯鼓——自然也是来自外夷的一种乐器,催促花开,据说百花果真因此竞相开放。短短几言,便是一段颇有趣味的故事,意境也蕴含其中,“不谈风云,只谈风月”,多么有趣!

中国文人自古便强调文字作品的“音韵美”,不仅要写的好看有趣,意境高远,读出来同样需要朗朗上口、优美典雅。《声律启蒙》正是这方面的典范。实际上,仅从书名便不难推测,这部作品乃是“发蒙之作”,是作者清人车万育为了训练幼童有关声调、音律和格律的文学修养,“尝取对偶……故实,多取习见,且细为评注”(蒋允焄语)而完成的作品,为后世所推崇。而另一方面,《声律启蒙》虽以规范训读、格调,强调音韵为目的,但其内容本身又相当充实,随意撷取,便尽是旨趣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句句藏实,实在值得留在近旁,不时翻阅一番。

曾听人说,读书正是因缺乏了社交属性,才日渐衰微。对于现代人,生活节奏总是颇为快捷的。每个人似乎都在社会里举足轻重,以至于要时时捧着手机——与世界保持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声律启蒙》这样的“慢读物”似乎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一方面,唯有诵读方能尽受其美;另一方面,字里行间又似乎都“暗藏玄机”,需静下来,细心体会。但从根本上讲,不论审美,还是感怀旧事、情思与事理,哪怕只是借这本书,“抄一抄”、“读一读”,以放空自己,其实都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那么喜欢和别人“保持联络”的你,为什么就不肯静下来,关照一下自己呢?

“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懒。”这是《声律启蒙》中,我颇为喜欢的一句话。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过上叱咤风云的日子——事实上,大部分人都与此无关。所以更多地,我们有且只有自己的生活。做一个“逸民”,不免陷入日常的寡淡甚至绝望之中——倘若“无诗无酒”,这日子该多么难熬!

声律启蒙读书笔记5

网上有个段子有段极火,大意是说:我们之所以读书,是因为当看见夕阳西下,鸿雁南飞的时候,脱口而出的将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看,有好多鸟飞过去了!”读书读诗的意义自然不止于此,而身处信息爆炸的浮躁时代,能静下心来读诗的人却愈来愈少,网络语言横行,汉语却变得贫瘠。上段《诗词大会》的走红,当我们听着别人背出那些已然遗忘的诗词,为传统文化激动地鼓掌,甚至留下敬佩的热泪,亦是人们对自己所匮乏的捡拾。

读中文系的时候,诗词课的老师曾教导我们,对于很多人而言,诗词是童子功,是骨子里的东西,过了年轻的岁月,有些事诸如读诗如果不曾尝试,也将永远错过。诗之美,读过便知,而古诗之美,若要体会得深切,则需要一定文化的启蒙与积淀。清人车万育的《声律启蒙》,其深入浅出,大抵可以当做是孩子诗歌学习中的《三字经》,读来朗朗上口,细想则颇有回味。

作者车万育是康熙时代的进士,对于诗词韵律颇有研究,所著《声律启蒙》、《怀园集唐诗》皆流传较广,特别是这本《声律启蒙》。作为声韵格律之启蒙读物,书分上下两卷,按韵分编,内容则包罗万象,花草虫鱼、天文地理,个中意象、各种典故,均浓缩于书中。单字、双字、多字成对,层层属对,既可以用以学习与检索不同韵脚以及对仗的规律,亦可用于欣赏与培养语感。书中全无枯燥的说教,而是将所有声律的常识与规律写入诗体之中,每一句教导亦是例证。有雅兴时信手翻来或在安静的时候读上几句,都能体会汉语的韵律之美。《声律启蒙》所述的工整之道,正是随意的现代汉语使用中所缺失的优雅与凝炼。

汉语的美,形神兼备,在古汉语中体现得尤为显眼,在极小的篇幅里,却能一语万言,彰显丰富的内涵。古诗之所以短小精悍,很大程度取决于其中所蕴含的典故。作为具有一定声律常识的读者,在阅读《声律启蒙》时,如将其作为一本典故辞典,亦能收获颇丰。值得一提的是,此版本的《声律启蒙》对于文中所提到的典故,一一作了简要的注释,为读者指明了方向、标明了出处。无论是较为人所熟知的典故,诸如“青眼”的典故出自于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管中窥豹”则出典于赌博;还是相对较为冷僻的出典,诸如“书*”并非贬义,指的是博览群书的皇甫谧,“传癖”则是同时代的杜玉,其爱《左传》成痴,而所谓“宋宗鸡”,并非是那个让少女痴迷的韩国欧巴,而是晋朝宋处饲养的一只聪颖异常的鸡,可以与人对谈;本书甚至收录了不少皇家八卦,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则是“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其所讲的故事是:杨贵妃赏花,嫌弃花开台湾,下令敲打羯鼓催促,最终百花竞相盛开;每一个书中提及的典故如若遇上现今的段子手,大抵都是大有可为的好素材。

除了了解令人称奇的典故,书中的另一声律之外的养料则是可以教会我们不少意象词汇的典雅表达,“镜奁对衣笥”,尽显闺房之雅;“杨柳和烟”、“桃花流水”,好一派惬意河山。如作者车万育所言:“逸民之志,须凭诗酒养疏慵”,喝了太多应酬之酒的现代人,渐渐忘了读诗的滋味,也丢了忙碌之外的闲情逸致。汉语如此美丽,而美好之事物,值得我们坚守与传承。

声律启蒙+千家诗:让孩子共赏汉字文学的最初之美

开学以后,每天早上孩子就跟着朗诵我给他准备的 《声律启蒙》《千家诗》—— 云对雨,雪对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