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的风俗文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4收藏

京西古道的风俗文化,第1张

在北京西山,群峰之中,寺庙众多。潭柘寺、戒台寺,九龙山和百花山的娘娘庙,以及颇负盛名的妙峰山,自古是京西一带祭祀社神的圣地,也因此形成和遗存了记载着宗教与民俗活动信息的进香古道。

古刹戒台寺,始建于隋代,素有“神州第一坛”之称。明清时期开始,每到四月花开时节,天下游僧、四方香客便来此朝佛进香。而京城的百姓也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前来耍戒坛、赶庙会,游春踏青。一时间,“古道青山杨柳暗,马蹄单绕寺门烟”。

一般地,到潭柘寺和戒台寺进香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从卢沟桥起,经长辛店西行上山,穿石佛村而至石牌坊先到戒台寺。然后翻越西峰岭,走过几个村庄。香客行程几十里,便终于到了这座“京都第一刹”。

在这条已被108国道覆盖的山路中,尚还较好地保存着从石佛村到戒台寺之间长约两公里的古道。这段古道平缓,易于行走。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到戒台寺进香时,就是走的这条古道,当地人称之为御道。

这条古道上的一个驻足之处是路边山崖上的摩崖造像。可以想见,当年赶往戒台寺烧香的善男信女们走到这里,已是未到寺庙先拜佛。这里曾有一处永庆庵,而“石佛村”一名便是因了这十八尊雕刻于明代的石佛得来的。

另一条进香道实际上就是西山大路的南道,它越过西峰岭后与卢潭古道会合直达潭柘寺。

据《宛蜀杂记》记载,戒台寺庙会期间,“天下游僧毕会,商贾辐辏,其旁有地名秋坡,倾国妓女竟往逐焉,俗云赶秋坡”。明代,赶秋坡的妓女们在古道途径的岢萝坨村集资修砌了一座汉白玉单孔石拱桥,这座被后人称为娼妓桥的石桥见证了古道曾经的繁闹。

鲜花盛开的季节,西山中另一处回荡着欢声笑语的地方是妙峰山。到妙峰山娘娘庙的进香古道多达六条,可见其香火之旺。古香道上的标志性建筑是茶棚。当时,殷实人家出钱,沿路支棚结彩,烧粥煮茶招待进香者。古香道上每隔数里便建有一茶棚。琉璃渠村的万缘同善茶棚是其中最大也是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朝山膜拜的人经过这里,首先要烧香参拜,然后才能在天棚下面打坐休息。

泡桐树下,放飞思绪。

古香道上,山间铃响香客来,络绎前行的人们一路朝顶进香;山路两旁,摊棚林立;人来车往,热闹非常。而如今的花开四月,妙峰山上,今人有幸也可以置身于这样的一幅景象之中了。 麻峪村、大峪村、东辛房、门头口、孙桥、天桥浮、孟家胡同、官厅、老虎窑、峰口庵、黄石港、十字道、王平口;

三家店、永定河、琉璃渠、愁儿岭、斜河涧、水峪嘴、牛角岭、桥耳涧、马各庄、石古崖、色树坟、王平村;

芹峪口、苇子水、田庄、淤白村;

斋堂村、白虎头、牛战、娄儿岭、沿河口;

卢沟桥、长辛店、东王佐、沙窝村、大灰厂、石佛村、戒台寺、罗锅岭(西峰岭)、南村、鲁家滩、南辛房、平原村、潭柘寺;

古城、庞村、永定河、东辛称、西辛称、栗园庄、何各庄、太清观、万佛堂、桑峪、潭柘寺;

庞村、永定河、卧龙岗、栗园庄、石门营、石厂、苛萝坨、罗锅岭、潭柘寺。

芝林古道

  道边古村:余姚大隐芝林村

  景色指数:★★★★★

  难度指数:★★

  周边景点:天下玉苑、河姆渡遗址

  芝林古村地处四明山北麓,属余姚大隐镇,境内山峦连绵,山岙弯弯,竹木茂盛,溪流纵横,有“小九寨”之称。

  山中天气变幻频繁,一时急雨过后,阳光冲破云层,洒在雨后山村的屋顶上,瓦缝里的野草伸展出柔嫩娇小的枝叶迎接远道而来的旅人。山里的妇人坐在自家门口编织竹筐,竹子的绿衣还未去尽,清翠斑斓,一排排地码放在脚边。

  古道穿过芝林村,是村民上山的必经之路,伴随着世世代代的古朴生活。过村后的枕木桥,白岩溪潺潺的流水声迎面而来,逐级而上,古道也向幽深的山谷中延伸而去进入黛色一片的密林中。因为刚下过雨,溪水丰沛,急流而下,平坦而宽阔的溪面上乱石嶙岣,将溪水分割成无数股不同深浅的流,水声灵动如歌。而岸上的古道由石块铺筑而成,有些则是由山间自然裸露的岩石铺陈,经历岁月和雨水的冲刷,变得光滑圆润。其间不时有村民背竹下山,同古道的岩石摩擦出长长的尾音,萦绕在山间。

  徐霞客古道

  古山驿道:宁海梁皇山

  景色指数:★★★

  难度指数:★★★★

  周边景点:徐霞客公园、前童古镇、梁皇山、野鹤湫、浙东大峡谷

  “癸丑之三月晦,自宇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皇山。闻此地于菟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400年前,徐霞客从这里开始了他的漫漫长途。

  徒步徐霞客古道,鹅卵石路面充满岁月的痕迹,你的脚步在不经意间会与“侠客”重合。西门是《徐霞客游记》的起点,距西门2公里的茶廊、古道、古桥、古井均保持了古时的韵味;梁皇驿道和岔路口,是徐霞客前后两次旅行中,分别住宿的地方,今存梁皇驿古道残桥,岔路口有古道指路碑;上金路廊与松门岭,均保持着徐霞客当年走过的风貌,全长约5公里,据传这个松门岭以前叫“送命岭”,可想而知,这条道之险要。

  栖霞坑古道

  道边古村:奉化溪口栖霞坑-唐田村

  景色指数:★★★★★

  难度指数:★★★

  周边景点:溪口风景区、岩头古村

  如果真有“世外桃源”,栖霞坑正当此名,桃花、梨花开放时,满山深红浅白,一如油画。

  栖霞坑位于奉化溪口镇境内,是王羲之后裔的聚居地,原名桃花坑,是原新昌、余姚通往奉化、宁海的“唐诗之路”的必经地。200余公里的唐诗之路,千百年来400多名文人墨客被沿途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清流舟筏和民情风俗所陶醉,一路上载酒扬帆,击节高歌。而栖霞坑作为唐诗之路这条项链中心的一枚吊坠,更是散发着独特魅力。

  栖霞坑古道一头连着奉化的镇栖霞坑村,一头接余姚四明山镇唐田村,是过去两村相互走动的民道。春秋雨季是古道最佳时节,春时桃花遍野;深秋,红枫点缀山林,杉树金**的落叶铺满古道,仿佛进入仙境。

  或许,王氏祖先也在“诗路”上踏歌而行,迷恋上桃花坑这一方水土,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不息,造就了如今的栖霞坑,古老的建筑,依附着诗的气息。

  灵岩山古道

  道边古村:象山县泗洲头镇下峙后村-下马岙村

  景色指数:★★★★

  难度指数:★★★★

  周边景点:灵岩山攀岩、茅洋民俗文化村

  灵岩山古道,位于象山县泗洲头镇。古道北起泗洲头镇下峙后村,南止下马岙村,是古时三门湾南海岸的人们通商、行走、文化交流以及军事要道。据当地志书记载,三国袁术后裔袁卫在唐代从河,南汝阳迁至宁海鉴桥,其后于元末明初,袁千二、千四兄弟以及陈氏迁至灵岩山北麓今峙后建村,不久之后便有了这条古道,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

  灵岩山海拔388米,古道在横跨山麓,连绵起伏10余公里,一路上自然风光秀丽,乡村风情浓郁。如今行走古道的人们,早已告别了艰难的生活压力,更多的是为了到达山顶——饱览三门湾美景。整个徒步历经4个小时,也是资深驴友们热衷的线路之一。一路行进,草木茂盛,奇石嶙峋,鸟叫声、虫鸣声和人们的说话声回荡在丛林中,更显寂静。入冬之后的山野,穷目之处层林尽染,如同一幅油画。声与色交相辉映在时空间,构成了生动而趣味的景象。

  过去灵岩山又名舍身崖,即为舍身向善之意,寓意只有真正向善者,才能得道飞升;伪善者,只能粉身碎骨。于是这座颇有禅意的地方,吸引了慕名而来的百姓。灵岩山下,沿着古道伫立着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灵岩禅寺,在晚日的阳光下千年古寺显得与世无争。

  桃花岭古道

  道边古村:镇海九龙湖镇横溪村-慈城金沙村-慈溪掌起镇后茅山

  景色指数:★★★★

  难度指数:★★★

  周边景点:河头古村、达蓬山旅游度假区、九龙湖旅游度假区

  桃花岭古道位于江北、镇海、慈溪三地交界,历史上是三地农工商探亲访友贸易之要道。过往,桃花岭上肩挑手提、赶集赶路的人络绎不绝,200多年来承载起几代人外出经商求学的希望。

  清代诗人王坚曾过岭后题诗:“桃花开未开,踏破岭云来。春色杏然无,涧泉流不回。人烟出林远,日影落山颓。村店招人歇,宁舆且举杯。”关于“桃花岭”名字的由来,想是源自道路旁的桃花林。

  桃花岭岭顶有石屋二三间,内置有桌椅供休憩,也有简单的灶头方便野营者烹饪烧烤。石屋所在旁,有残垣断壁,原为幸福亭遗址。据悉,过往幸福亭便是作为三界界碑,亦为来往村民提供遮风挡雨的去处。修路栽树的好心村民袁松才老人用一石一瓦在其旁新建了这个“幸福亭”(现名三界亭)。多数时候,老人会守候石屋,为徒步游客烧茶、指路。也正因为有老人守护古道,桃花岭犹如回到人来人往的热闹往昔。

吴越古道,似乎五代十国时期吴越与南唐的主要通道,依山而建,是当地古建筑中独一无二的伟大工程。可见吴越古道在吴越文化中的地位,那么这样的吴越古道现在在哪里呢?本期的吴越文化带你去认识。

吴越古道在临安市龙岗镇的浙西天池与安徽的宁国交界处。

全长约35公里,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杭州临安)与南唐(宣城宁国)的主要通道。顺吴越古道石板路台阶而上,一路溪流陪伴,瀑布奏鸣,曲径通幽,跌宕起伏,天地人合一,似在画中游。

约2—3个小时到达千倾关,千顷关为两块巨大而光滑的花岗岩构成,像门一样挡在眼前,这一处天然石门,高近4米,厚约3米,宽可两人并行,其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登上石门,拔开石墙上面的杂枝,曼延起伏的两翼石墙,是古城墙防守工事。

吴越古道旖旎的自然风光和超强的原生态林场是都是人闲暇放松的好出处。从浙江出发的友人可直接从临安的昌化浙西天池进入。从安徽出发的客户可以从宁国到万家集镇再经云山村大塔或者西泉村西坞进入。

吴越古道在安徽省宁国市万家乡镜内。属天目山脉,其主峰瘌痢山尖(乐利峰),海拔1363米,是宁国境内第二高峰。

吴越古道和千顷关,为1100前吴越国建筑,依山势而建,是当地古建筑中独一无二的伟大工程。城墙由大小石块垒成,属军事性建筑,同时是唐末五代十国南唐与吴越国的国界线。公元913年,当时的吴越国与淮南的杨行密在这一带发生过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关隘

千顷关与千秋关、昱岭关合称为浙北三关,是当年拱卫吴越国首都临安的重要关口。再往前走400米左右就是“江南第一池”—浙西天池。山水奇秀,风光独特的浙西天池位于海拔1100米的千顷山巅,湖水清洌幽蓝,水天一色,山峦缓伏,视野开阔,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的主要栖息地。天池四周低山环列,芳草鲜美,泉流淙淙,小涧纵横,唯独中间形成一坦荡的盆地,呈山山朝千顷,水水往池流之势。浙西天池水面面积达900亩,是目前江南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湖泊之一。可谓“神池浩渺,天镜浮空”。

1、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2、夏特古道(也叫夏塔古道)

夏特,清代称沙图阿满台,位于昭苏西南部的汗腾格里山下,是伊犁至阿克苏的交通驿站。夏特古道北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昭苏县的夏特牧场,南至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破城子,它沟通天山南北,全长120公里,乃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径,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一条著名古隘道。由于古道地质条件复杂,众多的高山垭口、激流、冰川使得修通贯穿古道的公路成为一代人的梦想。

3、秦岭古道

秦岭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到河南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南部与四川省北部交界处,呈东西走向,长约1500千米,为中国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商周以前,就有了从长安穿越秦岭通达陕南、四川的驿道,主要的有:子午道、褒斜道、傥骆道、陈仓道等。著名的剑门蜀道和阴平古道就指向这一地带,这些古道在古代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4、太白古道

太白山古道风景区地处秦岭山脉主峰太白山北麓,其入山口位于太白县鹦鸽镇柴胡山村。李白、杜甫、韩愈、苏轼、于右任等历代名人曾多次由此古道登临太白山,其足迹遍及太白山的山山岭岭,留下了大量赞美太白山景色的绝妙诗篇。

从太白山古道登山口进入,沿途每隔十里一座庙宇,现在自下至上分别还留有下白云、上白云、大殿、骆驼树、斗母宫、平安寺、明星寺、放羊寺、小文公、大文公等庙宇或遗址。这条古道,步移景换,植被分带鲜明,第四季冰川遗迹比比皆是,松林、石海、石河、冰斗湖等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古风古路仍依旧,今景今韵邀君登”。

5、剑门蜀道

四川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前三者已成旅游胜地,惟独剑门雄关,却像被人遗忘的角落。但是,它一直是日本以及东南亚游客的心仪之地,也曾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寻访文明之旅的一个驿站。

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大剑山(剑门山)中段,依崖砌石为门,故名剑门关,并在大小剑山之间架筑飞梁阁道,剑阁也因此得名。剑门关峭壁如城墙,独路如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蜀道的咽喉。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名称,是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的。传统的丝绸之路,是指从中国著名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等地出发,经中亚、西亚,一直到达欧洲或非洲,长度近8000千米,穿越几十个国家,历史持续2000多年的一条古代商贸之路。我们现在讲的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部分。丝绸之路上有夏特古道、乌孙古道、车师古道、楼兰古道、萧关古道等重要路段。

从秦、汉到唐,历代都城都在向东南方向迁移,秦朝大致在咸阳,汉代在现在的汉城乡,唐朝时的都城大致就在现在的西安城区,但面积可要大多了。我想咸阳古道不是实指哪个具体的地址,而是泛指古代都城向外辐射的官方修筑的道路。

「曲径行回两城间,斜阳卸影鸟飞还。云重峭壁青千丈,风皱奔流绿一湾。踏破丹梯崖似岩,凿开石锁坦为关。往来茶马从此过,地大势高一线川——这是清乾隆年间,青海乐都诗人钱茂才笔下的唐蕃古道景象。

唐蕃古道是一千多年前唐朝与吐蕃王国间往来的官道,全长3000余公里,是汉藏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当年文成公主入藏即经此道。它不仅把青藏高原和汉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成为我国和印度、尼泊尔等国联系的桥梁。然而,在漫漫历史中,唐蕃古道的原始面目早已模糊。它留下的诸多谜团,依旧没有得到充分的解说。

「日月山真是源于文成公主吗?

距离青海省会西宁大约70公里的日月山,在广阔的草原上一眼望去就是两个小山包,但这里的海拔其实已经达到了3510米。日月山是青海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朝东望是农区,朝西看是在青海湖畔展开去的无边草原。这里是通向青藏高原深处的要道,因为有着文成公主途经此地铜镜坠地化为日月的传说,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高原的天气变化无常,记者一行在盛夏的7月抵达这里时,早上还是晴空万里,和风煦日,但一阵云起,气温就迅速降到了穿着大衣也不嫌热的地步。

很多学者认为这里就是古籍中记载的唐蕃古道要地「赤岭的所在。在当地随处可以买到的各种旅游书籍上,此种说法也随处可见。考察团成员在青海省湟源县博物馆后院的石刻堆中「意外地发现了「唐蕃界碑的碑首。据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月山山口出土的。根据史书记载,唐与吐蕃划界立碑之处,就在赤岭。这是不是就能证明赤岭就是日月山?对此考察团并没有给出肯定的答覆,而是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论证。

今日月山即唐赤岭的说法是有反对的声音的,如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李宗俊就认为,唐赤岭的位置应该在今天的卓尼县羊巴城以西十多公里处的洮河北岸。他指出,首先,唐赤岭为今日月山之说的来源首见于日本学者佐藤长承袭法国学者石泰安之说,石说出现于1952年。但据藏学家吴均先生研究,藏史上有「于唐境公谷梅如地方凿岩石为日月图像以象征「在天为日月,在地只甥舅之说,但「梅如并不是今青海日月山,这一点毫无疑问。今日月山之得名,「据传乃源于文成公主入藏之故事,普遍流传则在17——18世纪。它只是一首美丽的动人心弦的诗歌素材。因此今青海日月山得名与唐蕃分界有关的说法是存疑的。

其次,史书关于赤岭的明确记载见于北魏宋云的行纪。但结合宋云的记载和今天的实地考察,会发现如果将赤岭假定为今日月山的话,在行程和时间上是有不少矛盾的。但如果将赤岭的位置安排在今洮河一带,则可较好地解说。

「喋血的石堡城究竟在哪儿?

确定赤岭的位置,也是为了给著名的石堡城定位。按照史书的记载,赤岭就在石堡城以西20里。唐前期,对于石堡城的争夺,是唐与吐蕃之间最惨烈的交锋之一。旧唐书载,开元十七年朔方大总管信安王_攻陷石堡城,但开元二十九年又被吐蕃攻陷。唐玄宗震怒。为了重新占领石堡城,玄宗及其将帅颇费筹划,几经努力,并不惜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天宝四年,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攻石堡城不克,随即被玄宗借故贬杀。继任节度使王忠嗣在玄宗的屡次催逼下上言:「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今顿兵其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失亡,不如且厉兵秣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玄宗对他这个回答很不满意,但王忠嗣认为:「以数万之众争一城,得之未足以制敌,不得亦无害于国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可见在他眼中攻取石堡城之难。决心要掌握石堡城的玄宗于是再次换将,贬王为汉阳太守,授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最终在天宝八年,攻克石堡城。

但此次战役唐军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史载,哥舒翰为夺取石堡城首先投入了六万三千人的庞大兵力,且均为边军劲卒,并逼迫负责攻城的两位下属裨将立下了三日攻克的军令状。结果正如王忠嗣所言,唐军「士卒死者数万。与之相比,吐蕃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有限的,「但以数百人守之,只是在战前「多贮粮食,积檑木及石,最后被唐军俘获的也只有悉诺罗等四百人。大诗人李白后来有嘲讽哥舒翰的「西屠石堡换紫袍之句,并非随意而言。

李宗俊认为,从唐军的攻击遇到巨大困难可以推断,「三面险绝的石堡城在地利方面的优势是巨大的。而今卓尼县羊巴城的险绝地形恰与之相符。相较而言,青海日月山附近的古遗址「坐落在土坎上,周围地势开阔,从最近湟水处计算,土坎相对高度不过二十米,谈「险绝似乎过了些。

另外,如果假定石堡城就是今羊巴城所在,也可以比较好地解释其战略意义。这个「石堡城所在的洮州地区是交通和战略要地,以西就是唐时所称的黄河九曲地区。睿宗年间,吐蕃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获取了本属唐境的九曲之地,从此整个陇右南部地区完全暴露在吐蕃威胁之下。唐的这一重大战略失误,直到石堡城被收复并稳固占领,才得到了弥补。不过对于李宗俊的说法,也有不少反对意见。看来对于唐蕃古道的众多谜团,还有待更多史料以及实物的证据。

复杂路网中究竟谁主谁辅?

2014年五六月间,由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五省区18位考古专家组成的「2014唐蕃古道考古探险考察了沿线44处考察点。一般认为,唐蕃古道分为东段和西段两部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团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建林指出:「西段就是从鄯州到吐蕃牙帐,这是唐蕃古道的主体部分,它分为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文献记载的驿道,由玉树经聂荣、那曲至拉萨;南线即从玉树经四川石渠县、德格县,进入西藏江达县,经察雅、芒康、林芝、工布江达进入拉萨,是近些年通过考古发现逐步确认的唐蕃古道的新支线。张建林说,文成公主从西安出发,究竟走了多长时间,是由北线还是南线进入西藏,由于缺乏确切的史料记载,仍有待进一步的考古论证。

记者了解到,东段同样也可分为南北两条路线。南路,即从长安出发,沿渭河北岸先到马嵬驿,穿过周原和古都凤翔,进入陕甘交界的陇山,出大震关,过天水、甘谷、陇西、渭源至临洮,在临洮又分为两条支线,一路由临洮北行至兰州,经今民和、乐都至西宁;一路由临洮西行,经今临夏、永靖、民和、乐都至西宁。

在这复杂的路网结构中,哪条是主路,哪条是辅路,还是并无主辅之分,只是行者临时的选择,都并没有肯定的答案。结合历史记载可以知道玄宗西逃,金城公主入藏都曾经过马嵬驿,可见走的是南路。因此也可推断文成公主入藏同样是走此路。而隋炀帝李广于大业五年亲率规模浩大的队伍由南路至西平击吐谷浑,其车驾也是选择南路。此外,名僧玄奘及一些边地官员等亦是由南路到兰州、西宁或入蕃。由此可见,南路在长安至西宁间的交通上似乎应该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从实际的地理情况上看也可以为此得到解释:兰州线路程较短,但临夏县更加通畅平坦,对于大队人马来说优势就更加明显。

京西古道的风俗文化

在北京西山,群峰之中,寺庙众多。潭柘寺、戒台寺,九龙山和百花山的娘娘庙,以及颇负盛名的妙峰山,自古是京西一带祭祀社神的圣地,也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