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提供给我楼兰古国的资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请提供给我楼兰古国的资料,第1张

楼兰古城遗址是全国重点丈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径89°55′22〃,北纬40°29′55〃〃,若羌县境内罗布泊以西,北距孔雀河故道南岸16公里,东距罗布泊北岸28公里处,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

楼兰佛塔和“三间房”成为楼兰遗址的标志,古城遗址包括城区面积10.8万平方米和东郊墓地MA、HB、周围寺院民居遗址及楼兰贵族墓。1901年3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维吾尔向导奥尔得克的帮助下发现了楼兰古城,从挖掘出上的佉卢文简牍“kroraina”一词推定古城原名楼兰。

历史上,楼兰是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张骞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东西方交通的重要孔道。魏晋之时,西域长史驻楼兰城,使之成为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早些时候就从楼兰分道。楼兰城作为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城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汉朝、匈奴和周围一些游牧民族国家经常为争夺楼兰进行大规模战争。

楼兰被人们称为“一块紧张的世界史的纪念碑”。曾盛极一时的西域重镇在公元3世纪后迅速地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直到一千七百年后的今天,还保持着她“谢幕”时的姿态,令人恍忽觉得历史就发生在昨天,这一切至今还是个没有真正揭开的谜底。到了唐代,“楼兰”就几乎成了边远的代名词。李白的《塞下曲》中就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诗句。

楼兰王国的历史还远不是一个楼兰古城所能揭开的。根据孔雀河故道下游太阳墓地和小河 5号墓地出土的干尸,考古专家向人们揭示了楼兰的历史:上溯4000年左右的一段时期,楼兰地区生活着一支以游牧为生的金发碧眼的原始欧洲人种,他们留下几具干尸,就神秘地走了。

其后的2000多年,楼兰找不到一丝痕迹,史书中也没有半点墨迹。汉一晋时期,楼兰地区出现了蒙古人。这时的楼兰演绎出农业文明,并以其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理位置,传递着东西方文明。而在晋代之后的1500年,楼兰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100年前,人们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缘,偶然看见了楼兰残破的城墙和佛塔。

有的学者认为:斯文·赫定发现的这个楼兰古城既不是早期楼兰王国的都城,更不是楼兰改国名为鄯善后的国都(扌于)泥城,因为楼兰古城碳 14测定的年代不早于东汉。斯坦因在黄文弼发现的土垠遗址西南不远处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城(编号LE城),新疆考古研究所称其“方城”,位于罗布泊北岸之西,铁板河末流的河网地带,“方城”距离楼兰古城24公里,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认为这是早期的楼兰都城。

当时的楼兰王国还是罗布泊附近一个半耕半牧的弱小国家,丝绸之路开通后,楼兰成为中西交通的枢纽。由于楼兰王安归与匈奴勾结,不断地在丝绸之路上劫杀汉使,汉朝大将军霍光便派傅介子前往西域刺杀安归。傅介子带着刺客来到楼兰,假称要赏赐安归金币。安归大喜,应邀与傅介子一起饮酒,傅介子有意灌醉安归,将其扶到屏风后,命两名刺客杀了安归。左右王公贵族见状纷纷逃散。傅介子立即召告楼兰国民:“安归王对汉朝犯下了死罪,天子派我来杀掉他,现在汉朝的部队已赶到,改立在长安纳为人质的安归的弟弟尉屠焉为新国王。”傅介子斩下安归的首级,派快马送回长安,悬于长安未央宫北门下示众。

平定楼兰之乱后,汉昭帝即诏立尉屠焉为新王,并改楼兰国名为鄯善,授予国印,赐宫女为妻及大批车马和辎重。行别时尉屠焉对汉昭帝说:“我长期在长安居住,现在回去当国王,孤身一人,恐难服众。而且前王子尚在,回去后恐被其仇杀。楼兰国中有伊循城,那是一块富饶美丽的绿洲,天子可派一名将领率部队到那里屯田积谷,也使臣有所依靠。”

于是汉朝即派一名司马,带兵40人随尉屠焉一起回西域。尉屠焉继位后,于公元前77年将国都从罗布泊北岸的楼兰故都(方城)迁到(扌于)泥城(今若羌县城),汉朝在(扌于)泥城以东的伊循城(36团米兰遗址)也设立了伊循都尉。此后楼兰故都没有再发展,估计只有原王室贵族仍居住在这里,从2003年楼兰贵族墓的发掘,也说明了这一点。

东汉时期,班超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任西域都护,派手下索励率酒泉、敦煌兵千人到罗布泊屯田造房,并召集鄯善、焉耆、龟兹等国士兵各一千人在孔雀河下游拦河筑坝,引水开荒,积粟百万。由于孔雀河被拦,导至下游楼兰故都水源断绝而废弃。屯田士卒在罗布泊西岸起“白屋”,建新城,逐渐形成了今天可看见的有“三间房”的楼兰古城,并将此发展成为西域长史府治所。

2003年3月19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楼兰考古队在对楼兰被盗墓葬进行清理时,发现了墓室中的壁画。这座墓葬距LE方城约4公里,距离楼兰古城24公里。墓室规模较大,前后室均绘壁画,前室东壁所绘身着华丽服装的男女人物形像,是墓主人高贵身份的显示。专家否定了这是楼兰“王陵”的说法,推测其为3世纪前后“城内一个贵族家族的合葬墓。

说法一:楼兰消失于战争,公元五世纪后,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说法二:楼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上游河水被截后改道,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楼兰曾颁布过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

说法三: 楼兰的消失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 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欧洲人种部落生活在楼兰地区,1500多年前楼兰再次进入繁荣时代,这都和罗布泊游移有直接关系。

说法四: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经过哈密(伊吾)、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说法五:楼兰被瘟疫疾病毁灭。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

说法六: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天敌,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所谓诗词用典,指的是在写诗填词的时候,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

当代著名诗人、诗享课堂特聘教授徐晋如先生认为,是否善于用典,是诗词高手与诗词爱好者的本质区别。

以下,就是常见的110个典故。作为诗词写作者,不可不知。

1、投笔

《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

《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折腰

《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

《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傅介子斩杀楼兰王安归是在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楼兰质子名叫尉屠耆,公元前108年,楼兰国王内附汉朝,以次子尉屠耆到长安为人质。前92年,尉屠耆之兄安归即楼兰王位,杀死汉使,归附匈奴。公元前77年,傅介子设计刺杀了安归,改立亲汉的尉屠耆为王,国号也改为“鄯善”。鄯善(楼兰)王伐色摩那(Vasmana,汉文古籍记载为“元孟”)具体在位时间无可靠记载,依据已有的佉卢文书和汉文史料来看,大约公元322年前后他已经在位,公元335年前凉沙州刺史杨宣讨伐鄯善时,伐色摩那仍然在位,并向前凉王张骏献楼兰美人,以此推算,伐色摩那(元孟)在位时间应不少于14年。伐色摩那并不是最后一任鄯善(楼兰)王,在他之后,佉卢文资料中至少还记载了两位国王的名字---疏梨阇(Sulica)、休密驮(Sumitra),公元382年,休密驮曾亲自向前秦朝献,于383年卒于归途。 以后的汉文史料还记载了两位鄯善王---比龙、真达。公元447年真达向北魏遣子朝献,448年北魏封交趾公韩拔为“征西将军、鄯善王”,并在鄯善正式设置郡县,鄯善本土的国王真达似乎被废黜了,此后不再有鄯善本土国王的记载, 但是鄯善国似乎依然存在。直到公元492年北方游牧民族高车(或称“丁零”)从高昌南下,与柔然争夺塔里木盆地诸国,击破鄯善。南齐使者江景玄亲眼目睹 “鄯善为丁零所破,人民散尽”,鄯善(楼兰)才从此灭国。

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的一天。

一名汉使从长安出发奔向西域,他没带一兵一卒,只有11名随从。他的任务却十分艰巨:解决楼兰国的问题。

1、一名汉使的担当

这名汉使要解决楼兰国的什么问题?

楼兰国邻近汉朝边境,因中了匈奴的反间计,派兵数次截杀汉使,这激怒了大汉,不断有人发出“誓破楼兰”的声音。于是,这名汉使向汉昭帝主动请缨,承诺不须大汉派一兵一卒就能完成任务。

谁的口气如此之大?“平乐监”傅介子。

他的这个官有多大?就是皇帝诸多马厩中“平乐厩”的监事官。通俗讲,地位相当于《西游记》里孙悟空担任的“弼马温”一职。

这样一个身份又不带兵将能行吗?答案是:行!

傅介子进入楼兰国马上宣读诏书,一通训斥,楼兰国王表示服罪,给汉使们准备好住处。傅介子跋涉1600里地路,可没有倒头睡觉,而是悄悄摸找到匈奴使者的住地,带着手下冲进去拔刀砍杀,一个没留。

楼兰国王得知消息后,表现出阳奉阴违的态度,傅介子当即决定——找他来喝酒。事实证明,没有什么是一顿酒解决不了的!酒席宴间,傅介子彻底摸清楼兰国王的底牌,指挥手下两人突然出手,把楼兰国王当场砍了头。

殿外的楼兰士兵闻讯冲来,准备把傅介子等人砍成肉酱。傅介子拎起楼兰国王的脑袋大声说:“大汉军队马上就到,你们想被灭国就动手试试。”这句话让楼兰士兵一下子被封印,全部呆若木鸡。傅介子表扬了一番如此听话的军队,宣布立楼兰国王的儿子为新王,吩咐他为大汉看护好边境。安排完毕,拎着楼兰王国的脑袋,与11名随从毫发无损地返回了长安。

傅介子这次出使楼兰,只是汉朝“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一个缩影。

2、楼兰怎么得罪了大汉

楼兰东距汉朝阳关1600里,距长安6400里,多沙耕地少,人们逐草而居。境内产玉石,盛产芦苇和胡桐、白草等。人口有14000多人,军队2900多人,人虽不多但战力强悍,能争善战。

汉武帝时,汉朝与西域各国往来,必经楼兰国。因为每年有十余批汉使路过,楼兰国的财力弱小,无力承担汉使接待费用,加之汉使多携带财物,楼兰国士兵就“攻劫汉使王恢等,又数为匈奴耳目,令其兵遮汉使”,就攻打劫掠了汉使王恢等人,又数次充当匈奴耳目,让匈奴击杀汉使。

楼兰国成了汉朝与西域交往的绊脚石,也成了匈奴和帮凶。

依汉武帝的脾气,如此能忍受?于是派大将赵破奴攻打楼兰,在楼兰士兵截杀中逃脱的王恢,也报名参与了战斗,亲率轻骑兵700人攻破了楼兰,俘虏了楼兰王国。楼兰国只好归降,向汉朝伏首纳贡。

3、楼兰学会了“踩钢丝”

归顺汉朝的楼兰,没几年又与匈奴眉来眼去了。

起因是匈奴失去楼兰这个眼目,无法出其不意地向往来西域的汉使发动攻击,于是就准备发兵问罪于楼兰。无奈,楼兰国王只好把一个儿子送到匈奴当人质。

这事三传两传又被汉武帝知道了,担心汉使前来问罪,楼兰国王又把另一个儿子送到长安当人质。

夹在汉匈之间的楼兰,学会了在两大军事势力中间“踩钢丝”,谁也不得罪,见风使舵,左右逢源。这种招数自古以来都被弱国、小国奉为法宝。可以设想:如果是其他朝代,此举或可保楼兰无恙。

但是楼兰遇到大汉,遇到了跟匈奴死磕到底的汉武帝,遇到了准备把征讨匈奴道路上全部障碍要一扫而空的汉武帝。当然,在扫清楼兰这个障碍前,汉武帝需要一个理由。

结果,理由说来就来了!

汉武帝晚年时,派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大宛,匈奴计划偷袭汉军,因为忌惮汉军的战斗力,不敢大军团作战,就让楼兰国充当耳目,专门截杀掉队的汉军士兵。

当时,汉将任文驻扎在玉门关,是李广利的后备队,意外抓获了几名匈奴兵,审问后得知了实情上报了汉武帝。汉武帝大怒,下令兴师问罪。于是,任文率兵突袭楼兰,抓获了楼兰国王并押送到长安。

楼兰王国被关进了长安城的大牢,面对审问他的汉朝官员,说:“小国夹在两个大国中,如果不两厢取悦就不能自保。所以,希望能把楼兰的臣民搬到汉朝境内居住。”

见楼兰国王说的如此真诚,汉武帝就原谅了他。派兵送楼兰王国回国,同时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监视匈奴的动静,随时向大汉密报。

4、楼兰终被破,改名为“鄯善”

这个国王回去后倒是挺老实,所作所为倾向于汉朝,匈奴数次渗透也被拒绝。汉朝与楼兰度过了一段难得的蜜月期。

不久后,这个国王死了,臣属派人到长安,请求让作人质的王子回国继位。但是非常不巧,这个王子居住在长安期间触犯了汉朝法律,已被处以宫刑。这事又不能明说,汉朝官员答复来人:“你们的王子深受皇帝喜爱,不能送他回国继位。你们可以自立一个新王。”

楼兰国的来人只好回国另立了新王。

不久,汉武帝又想把这名“太监王子”送回去继位,议而未绝时,新立的楼兰王国又死了,匈奴就抢先一步把手里的王子送了回去继位为新王。汉使再次赶到楼兰国,让新王到长安朝见汉武帝,这名新王打点行装准备与汉使上路。

如果,楼兰新王能如期上路,见到汉武帝被一通训话,返回来就可以继续当自己的国王了。没成想,临行前一个楼兰女人说了一句话,让这名新王打消了朝见汉武帝的念头,而且后果十分严重——最终楼兰被灭国。

这个女人,是楼兰新王的后妻,也是他的继母,她自认为见多识广,说:“先王派了一名王子到汉朝当人质,现在也要不回来,你为什么还要去?”言外之意是就这么去了长安,可能会有被扣押的危险。

楼兰新王一直在匈奴当人质,也是被匈奴送回来当上了国王,自然跟匈奴的关系更近。所以他回复汉使:“我刚刚上任,目前国内很不安宁,后年我就去朝见大汉天子。”

没有等到后年,汉武帝不久就去世了。汉昭帝继位,楼兰新王也把当初的话记得一干二净。之后,在匈奴反间计的影响下,这个楼兰国王彻底倒向了匈奴,派兵数次截杀汉使……于是,就上演了傅介子出使楼兰的一幕。

杀掉楼兰王国返回长安后,傅介子将其首级悬挂于北阙之下。

新立的楼兰国王叫“尉屠耆”,早年在汉境居住,十分亲汉也熟悉汉文化,知道楼兰在汉人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向汉昭帝请求更改国名。

于是,楼兰被改名叫“鄯善”,汉昭帝令人新刻了国王印,并从宫中选秀送给他做夫人,和亲夫人上路前百官相送。

又数年后,鄯善王向汉昭帝写信,说:“我在汉朝生活过很久,现在回来当国王,力量很单薄,前国王还有一个儿子活着,担心迟早被他所杀。我国有个伊循城,请求汉朝派一名将军在此城屯田,让我有个依靠。”

汉昭帝答应了他。

楼兰旧臣老人面对汉军压境,从此不敢轻举妄动。

烽烟战火随云逝,楼兰往事已成空!这正是——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公元前200年,孔雀河流域水草丰茂,百花盛开,雨水充沛,气候宜人,奔腾的孔雀河清澈见底,川流不息,所到之处,孕育一片肥沃的净土,它是楼兰古城的摇篮,是楼兰古城的母亲河。

驼铃声声,一支来自遥远而富饶的长安城的骆驼商队正缓缓的来到美丽的楼兰古城,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古印度摩揭陀国,已步行千里,风尘仆仆,从长安出发所带的干粮早已空空,饥肠辘辘的商队进入了一片新的地域,这里的草地开满罕见艳丽的野花,高大茂盛的胡杨林间,飞禽走兽欢腾雀跃,远处的高山上残留着皑皑白雪,风吹草低,山下牛羊成群,商队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这里的风景与长安大不相同,一路走来见过不少美景,唯独这里美的如同仙境一般。可是再美也不抵饥渴,商队只好加快速度前进,希望尽快找到水源,此时却看见了一汪蓝宝石般的大湖,清澈的水波浪轻卷,鱼群在湖中自由穿梭,美不胜收,干渴的商队纷纷停下来奔向大湖饮水,却发现如此清澈的湖水居然有咸又涩,难以下咽,让饥渴的商队雪上加霜,严重脱水,他们拼尽全力的跋涉,终于在天黑前看到了一座繁华的古城,远远就看到古城华美的城楼高高挺立,威武雄壮。商队被这充满异域风情古城深深吸引,他们卸下骆驼背上的丝绸制品,瓷器,各类果干,种子,来到古城充饥游历,这才知道原来路上遇到的宝石搬的大湖是“牢兰海”。

楼兰古城里楼兰王的子民们也盛情款待了这些远道而来客人,他们献上了来自伊州的哈密瓜,和田的红枣,献上了美味的烤馕,烤全羊和手抓饭,能歌善舞的楼兰子民们堆起了篝火,弹起来卡龙琴,敲起了羊皮鼓,欢快的音乐声中,男女老少都载歌载舞直到通宵达旦。

商队为了感谢善良的热情的古城子民,拿出了珍贵的丝绸,瓷器之类送给他们,当他们要启程的时候,古城的子民为他们准备了很多袋烤馕和风干羊肉装在麻袋里送给他们作为行程的干粮。

春去秋来,寒暑交替,金灿灿的胡杨林里,驼铃声声,去年的骆驼商队回来了,他们的骆驼满载着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葡萄,核桃,苜蓿,芝麻,珠宝香料,玻璃器皿,乐器,美食,应有尽有,最为珍贵的是从终点站古印度摩揭陀国带来的七色孔雀。因感谢此前楼兰子民对商队的款待,特意不远万里带回来送给楼兰王作为礼物,并告诉楼兰王,这只七色孔雀可是摩揭陀国的国宝,它有着异于世间万物的神秘力量,可以化解一切灾难与厄运。

楼兰王对七色孔雀喜欢不已,承载着礼尚往来的美好意愿,将自己贴身佩戴的珍贵的和田玉双鱼佩送给商队,让他们带回长安送给他们的汉王。并特意下令将孔雀河封给七色孔雀作为永久栖息地,世世代代不得更改。从此它就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孔雀河畔,朝饮甘露,夕食百花,每当清晨的霞光映照着美丽的七色孔雀,它头顶的金色的冠羽,高贵而华丽,闪耀着灿烂的光芒,七色的羽翼光彩夺目,金碧辉煌,它挥动翅膀飞向古老而繁华的楼兰古城,清脆的鸣叫声响彻天际,善良的人们看到七彩孔雀都跪地朝拜祈福,他们坚信七彩孔雀是古城的守护者,是永保楼兰古城繁华不衰的神鸟。

楼兰古城也在一代代楼兰王的领导下越来越繁盛,子民的增加,空间的拥挤,楼兰古城不断扩建,随之而来水源的争夺,过渡的砍伐与放牧,土地的纷争,资源的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开始严重,降雨的减少,曾经清澈的孔雀河日渐干涸,七色孔雀也终于撑不过恶劣的气候变化,加上食物的短缺,静静的死在干裂的孔雀河床上。

年轻的楼兰王知道后悲痛不已,它还在执着的守护着死去的七色孔雀,只为先王传下的遗嘱说它有着异于万物的神秘力量,无论如何也要它活着。几百年了这只孔雀一直安然无恙,如今却被自己养死,它悔恨不已,七色孔雀至死也还没有发挥出神秘力量,或许那只是先王为了自己去时候后人善待他的宠物才说了这样的谎话,他并不知道七色孔雀的死预示着楼兰古城迅速走向衰败。当他准备将七色孔雀埋葬在孔雀河畔时,年轻貌美的王妃看着死去孔雀身上那部分金色的羽毛,十分喜欢,于是叫人拔下来用它做了一只羽簪,戴在发间,非常好看,这也算是纪念一下那只陪伴他们长大的神鸟。

随着土地荒漠化的越发严重,黄沙遮天蔽日,楼兰古城的辉煌不复存在,高大的建筑倒塌,大量的子民迁移别处,连曾经如蓝宝石般的“牢兰海”也逐渐干涸,蒸发成了洁白的盐碱地,曾经的鱼群也早已不见,干瘦的羊群在茫茫的盐碱地艰难的寻找食物,只有顽强的胡杨还在摧枯拉朽的守护着满是伤痕的孔雀河流域,加之敌军的攻打,苟延残喘的楼兰古城的危在旦夕,子民怨声载道,看着生活在水生火热的子民们,楼兰王妃也陷入了悲伤之中,夜里听着外面黄沙的嘶吼声心事重重的睡下了,这时,一只美丽的七色孔雀出现在眼前,它告诉楼兰王妃:“请带我走吧,我会救你们的,我的七色羽毛,每一种颜色的羽毛都有特异的神力。红色羽毛可以挽救病入膏肓的人,橙色羽毛可以使农作物快速成熟,绿色羽毛可以让国土避免战乱,青色羽毛可以预测所有的自然灾害,蓝色羽毛给予人们生活的希望,紫色羽毛带给人们浪漫纯真的爱情,唯有那金色的羽毛,需要使用者放弃毕生财富,才……”。

外面飞沙走石,一棵高大的千年胡杨抵不住风沙的侵蚀,终于在黑夜里倒下了,发出的巨响惊醒了梦中的楼兰王妃,她将梦中情景讲给楼兰王听,楼兰王下令去挖出七色孔雀的肉体,可惜早已被盐碱侵蚀化土了,唯一剩下那只金羽簪。

公元448年,北魏敌军攻打过来,悲痛楼兰王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尝试一下,为了苦难的子民,也为了古城的未来!

想了想如今最大的财富就是食物了,他们毫不犹豫的开仓放粮,把所有的食物都分给了瘦骨嶙峋的灾民,甚至衣物,金币,珍宝也都送出去了,还剩王妃的双鱼佩,本是一对,现在唯有王妃的还在,她依依不舍的将双鱼佩埋在了黄沙中,那是她舍弃的最后一件物品了。

她泪雨成珠的和楼兰王相拥,从发间取下金羽簪,祈求金羽发挥它的神力救救苦恼的子民和衰败的古城,一瞬间金光闪耀,楼兰古城恢复了昔日的繁华与美丽,所有的一切都恢复如初,楼兰古城成了永恒的极乐净土,只是他们变成了隐形的,他们依旧在自己的古城繁衍生息,耕种劳作。外来的商队也好,攻打过来的北魏敌军也罢,都只看到断壁残垣的楼兰古城遗址,日渐淹没在风沙里,那一夜消失的楼兰子民无从寻找,尸首全无,于是攻打楼兰的北魏军队和经过的商队把消息带到了长安城,大家都知道楼兰古城一夜之间消失不见,但是为什么消失,就成了千年的未解之谜,直到几千年后一支考古队进入了楼兰古城遗址和牢兰海考察,发现了那枚莹润的双鱼佩。

请提供给我楼兰古国的资料

楼兰古城遗址是全国重点丈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径89°55′22〃,北纬40°29′55〃〃,若羌县境内罗布泊以西,北距孔雀河故道南岸16公里,东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