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应头风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万应头风膏的用法用量 26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万应头风膏 1 拼音
wàn yìng tóu fēng gāo
2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21 方名万应头风膏
22 组成万应灵膏药肉1两,加细辛(研末)1两,白芷(研末)1两,薄荷油少许。
23 功效散风止痛。
24 主治感受风湿,偏正头痛及酒后吹风头痛、眩晕。
25 万应头风膏的用法用量
贴太阳穴,两边痛则俱贴。
26 制备方法调入药肉搅匀,摊黑缎上。
古籍中的万应头风膏 《冷庐医话》:[补编录方]许秀山传方金,曾传余秘方,试之皆效,附录之以济世。治头风,用头风膏药,入草乌末少许,贴之。治牙痛,用北细辛五
《本草备要》:[草部]苍耳子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肢挛痹痛,瘰疮疥(采根叶熬,名万应膏),遍身瘙痒(作浴汤佳
《本草征要》:[第二卷·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头面七窍](二)鼻科用药多服。(作浴汤,治遍身瘙痒。疮疥采根叶熬服,名万应膏。)《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13681644
《外科传薪集》:许恒君传用法(附)痛起。渴大便秘。或者阳。专治寒凉药。肿作痛。寒热头痛者。皆在表也。发散之。痛作痛甚者。邪在经络也。和
《本草从新》:[卷四草部]耳目录 1 拼音 2 通幽润燥丸药典标准 21 品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含量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74 测定法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213 版本 3 通幽润燥丸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32 药品名称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39 规格 310 通幽润燥丸的用法用量 311 禁忌 312 通幽润燥丸的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314 通幽润燥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315 通幽润燥丸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 4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通幽润燥丸 41 方名 42 组成 43 功效 44 主治 45 通幽润燥丸的用法用量 46 制备方法 47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通幽润燥丸 通幽润燥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tōng yōu rùn zào wán
2 通幽润燥丸药典标准 21 品名通幽润燥丸
Tongyou Runzao Wan
22 处方麸炒枳壳80g、木香10g、姜厚朴80g、桃仁(去皮)20g、红花20g、当归20g、炒苦杏仁20g、火麻仁20g、郁李仁20g、熟地黄20g、地黄20g、黄芩80g、槟榔20g、熟大黄80g、大黄40g、甘草10g
23 制法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黑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苦。
2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红花)。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表面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当归)。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熟地黄、地黄)。韧皮纤维淡**,梭形,壁厚,孔沟细(黄芩)。草酸钙簇晶大,直径20~140μm(熟大黄、大黄)。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品纤维(甘草)。
(2)取本品10g,剪碎,加乙醚2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香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环己烷(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15g,剪碎,加硅藻土6g.研匀,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20ml使溶解,用石油醚(30~60℃)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石油醚液,用2%氢氧化钠溶液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堿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2,用石油醚(30~60℃)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石油醚液,用无水硫酸钠适量脱水,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对照品与和厚朴酚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与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醇(27: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6g,剪碎,加硅藻土3g,研匀,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盐酸调节pH值至1~2,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1g,加甲醇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05~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置用展开剂预饱和30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本品6g,剪碎,加硅藻土3g,研匀,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加热回流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于,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加甲醇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素对照品、大黄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
26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2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9:8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柱温40℃。理论板数按柚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柚皮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丸含麸炒枳壳以柚皮苷(C27H32O14)计,不得少于150mg。
28 功能与主治清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胃肠积热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不通、脘腹胀满、口苦尿黄。
2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210 注意孕妇禁用;年老体弱者慎用。
211 规格每丸重6g
212 贮藏密封。
213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通幽润燥丸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中药
32 药品名称通幽润燥丸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胃肠积热,幽门失润引起脘腹胀满,大便不通。
39 规格每丸重6克
310 通幽润燥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311 禁忌孕妇忌服。
312 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2.服药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者,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3.过敏体质者慎用。4.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4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5 通幽润燥丸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通幽润燥丸 41 方名通幽润燥丸
42 组成当归20两,枳壳(炒)80两,红花20两,厚朴(炙)80两,郁李仁20两,黄芩80两,火麻仁20两,熟军80两,生地20两,槟榔20两,熟地20两,木香10两,桃仁(去皮)20两,杏仁(去皮,炒)20两,甘草10两。
43 功效《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通幽润燥丸具有清热润肠通便之功效。
44 主治《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通幽润燥丸主治大肠热盛,风热秘结,幽门干燥,大便不通。
45 通幽润燥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日服2次。
46 制备方法上药将当归等11味,共研为细粉,过罗;另将郁李仁、火麻仁、杏仁、桃仁研成细泥,串入上列细粉内,过罗,混合均匀,炼蜜为丸,重3钱。
47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古籍中的通幽润燥丸 《伤寒括要》:[卷下阳明篇凡十方]麻仁丸液只就州都。大腑愈加燥竭。大便乃秘。与麻仁丸。通幽润燥。《伤寒括要》明李中梓公元13681644年
《医宗金鉴》:[卷二]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约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坚也。麻子仁丸通幽润燥。《医宗金鉴》清吴谦公元1742年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三]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能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坚也。麻子仁丸通幽润燥。麻子仁丸方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一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伤寒兼证]第十三节·秋燥伤寒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成无己系 4 方、喻系 5 钱塘二张系 1 拼音
《shāng hán lùn 》
2 概述《伤寒论》系外感热病著作。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三世纪初。此书为张氏原著《伤寒杂病论》的组成部分之一(另一部分以论述内科杂病为主,后世加以整理编纂,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外感热病——“伤寒”为重点的名著,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北宋·治平2年(1065年)校正医书局孙奇、林亿等校订后,成为当时的通行本。现存较早的有明·赵开美影宋刻本的《伤寒论》(简称“宋本”)和金·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简称“成本”)两种刊本。全书内容包括辨太阳病、辨阳明病、辨少阳病、辨太阴病、辨少阴病、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亦即后世所谓“辨伤寒六经病”),这是《伤寒论》的主体组成部分。此外,尚有“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此三篇,多数学者认为系由王叔和编撰增入)、辨痉湿喝、辨霍乱病、辨阴阳易、差后劳复脉证并治等内容。还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的应用范围及其禁忌。书中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承气汤、柴胡汤、四逆汤、真武汤、乌梅丸等方的方药组成、用法及主治、适应症,世称《伤寒论》共记述了397法(此说最早见于“宋本”《伤寒论·序》,后世附和者颇多,而事实上缺乏确据,故《伤寒论》著名注家柯琴在《伤寒论翼·自序》中斥之为“妄编”)113方(其中禹余粮丸仅有方名,故实为112方)。有关论病和治病的部分,正如孙奇、林亿等所赞誉和介绍的那样,“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为后世所广泛推崇。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方剂辨证为法。在诊断方面,贯串运用了四诊八纲,并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书中有关病证的叙述,详于三阳病,尤详于太阳病及其变证,论析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能有机地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使读者易于从中掌握证治要领。此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方法方面,强调运用多种诊法,对患者复杂的临床症候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中医的诊疗原则确立治法,这就是后世所说的“辨证论治”。这个先进的诊疗思想是从张仲景著述中开始有比较完整认识的,历代医学把它作为诊疗各科疾病必须遵循的一种思想方法,体现了祖国医学独特的和相当合乎科学思维逻辑的医疗体系。
张仲景提倡“精究方术”。作为在临床医学方面具有重大贡献的一代宗师,他对伤寒六经病的“脉证并治”,归纳总结了不同的病程阶段和症候类型的证治经验。对于六经病各立主证治法(如“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经证用白虎汤;阳明腑证用承气汤; 少阳病用小柴胡汤……),并将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以及一些外治法运用于六经病等多种病证的治疗之中。其中的治疗八法,或单用,或结合应用,或分阶段施治,治法灵活而法度谨严,对后世临床工作者颇多启悟。他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这些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考验,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变化和发展的基础。《伤寒论》是一部重点论述伤寒热病的专著,但张仲景的辨证论治及其六经大法在临床实践方面是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正如柯琴的《伤寒论翼》所指出的,“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这个见解相当精辟,为多数医家所赞同。由于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杰出成就,后世尊之为“医圣”。自宋代迄今,注释或研究《伤寒论》的著作多不胜数,日本等国对仲景学说亦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所记《伤寒论》注本尤多于《伤寒论》研究性著述。而有据可考,刊行于世并具有一定影响的注本达400余种,大致可分三个影响较大的注本体系。
3 成无己系金·成无己于1144年编撰《注解伤寒论》。这是我国第一部《伤寒论》全注本。此书的特色在于条文的编排遵从北宋校正医书局所校正的《伤寒论》,对原文不妄加删改,其注文的阐发,主要参阅《内经》、《难经》等书,是即所谓“以经解论”,同时复能“以论证经”。成氏注本十分重视脏腑经络功能的整体性,论治则以辨证中的八纲作为客观依据,故对继承发扬仲景学说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属于成无己系的重要注本尚有明末·张遂辰的《张卿子伤寒论》、清·王丙的《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等。
4 方、喻系
即明·方有执和明末清初喻嘉言的注本体系。由于这二位对《伤寒论》的学术见解比较趋于一致,后世往往方、喻并提。方氏的《伤寒论条辨》和喻氏的《尚论篇》,对其后学习、研究《伤寒论》者,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方氏对《伤寒论》逐条辨难,重予排比成篇,一一分析推论仲景原意而为之考订,故以“条辨”为书名。方氏对王叔和、成无己颇多抨击,认为“宋本”和“成注本”的原文编排颇多错简,遂移动仲景原文的次序,重予编注,所谓“错简”说,实自方氏始。他删去了“宋本”卷一所载的“伤寒例”;提出《伤寒论》以六经为纲;六经则以太阳为纲;而将太阳又分为“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三纲,即后世所谓的“三纲鼎立”说。他在改订《伤寒论》太阳篇时,又分“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三篇(或称之为“三证”)。喻嘉言的《尚论篇》认为方氏删去王叔和的“伤寒例”是“大得尊经之旨,然未免失之于过激,不若‘受礼存羊’,取而驳正之……”。他对方氏三纲、三证说亦颇推崇,在承袭方有执学术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某些不同之处。如主张以冬伤于寒、春伤于温、夏秋伤于暑热为主病大纲;四季之中又以冬月伤寒为大纲;伤寒六经之中,仍以太阳为大纲; 太阳篇中亦沿用方氏三纲之说。其余《伤寒论》原文则六经各自为篇,每一经之前,均叙述证治大意,以下则以“法”为目,又将合病、并病、坏病、痰病四类附于三阳经末,使全书显得提纲挈领,条理清楚。其编纂方法较之方氏实前进了一步,故喻氏《尚论篇》的影响竟超出方氏之上。属于方、喻系的重要注本有清·张璐的《伤寒绪论》,程知的《伤寒经注》,程应旄的《伤寒论后条辨》,钱潢的《伤寒溯源集》,周扬俊的《伤寒论三注》,沈明宗的《伤寒六经辨证治法》,舒驰远的《舒氏伤寒集注》,高学山的《伤寒尚论辨似》,郑重光的《伤寒论条辨续注》等。
5 钱塘二张系指清初钱塘张志聪和张锡驹的注本体系。张志聪对《内经》和《伤寒论》均有较深入的研究。他写了三种有关《伤寒论》的著作,其中又以《伤寒论集注》为其代表作。此书内容系张志聪在侣山堂讲学时的讲稿,其中吸收了他的学生参正讲稿的见解,故虽名“集注”,并非汇集历代注家之言。这部著作张氏在生前没有完成脱稿,后由其弟子高世栻于1683年重予编纂成书。张志聪虽受业于张遂辰,但在伤寒学方面,师生见解颇不相同。在编法上,志聪强调六经编次须条理通贯,不应随意去取,但又删去“伤寒例”,移动平脉、辨脉篇。又对《伤寒论》条文进行汇节分章(共分一百章节),每一章节均有提要。其立论和诠注的主导思想是重视气化学说,并期以阐明人体“经气”的变化。他以《内经》中“标本中气”、“阴阳”、“经络”、“五运六气”等与六经病相联系,从而形成在立论上某些与众不同之处,张锡驹的《伤寒论直解》(刊于1712年)的见解与之相仿,后人合称“钱塘二张”。属于钱塘二张系的重要注本有清·黄元御的《伤寒悬解》、陈念祖的《伤寒论浅注》、陈恭溥的《伤寒论章句方解》、唐容川的《伤寒论浅注补正》等。
除三大注本体系外,在《伤寒论》古注本中享有盛誉的有清·柯琴的《伤寒论注》(柯氏《伤寒来苏集》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编法的特点是“以证为主”(如麻黄汤证、桂枝汤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各以相关的条目归纳类聚,柯氏予以阐注、发挥,条理清楚,见解精辟,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重视。又清·尤怡的《伤寒贯珠集》在探讨伤寒六经病治法方面,很有特色,注文亦精炼通达,在古代《伤寒论》注本中,读者对它也有较高的评价。关于古代《伤寒论》研究性著作,目前可以见到的刊本近200种之多。这类著作对于《伤寒论》并不采取逐篇、逐句注解的形式,而是针对《伤寒论》全书或书中有关内容,采用研究、分析、归纳、阐述、论辨、发挥、解疑、释义、补订、提要等形式进行整理编写,有助于对《伤寒论》内容实质和学术思想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这类著作较著名的有宋·韩祗和的《伤寒微旨论》,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朱肱的《类证活人书》,郭雍的《伤寒补亡论》,许叔微的《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伤寒百证歌》(合称《许叔微伤论寒著三种》),杨士瀛的《伤寒类书活人总括》;金·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刘完素的《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宋云公的《伤寒类证》;元·王好古的《阴证略例》,吴恕的《伤寒图歌活人指掌》; 明·陶华的《伤寒六书》(《伤寒琐言》、《伤寒家秘的本》、《伤寒杀车槌法》、《伤寒一提金》、《伤寒截江网》和《伤寒明理续论》),戈维城的《伤寒补天石》,王肯堂的《伤寒证治准绳》,张介宾的《伤寒典》,李中梓的《伤寒括要》,许宏的《金镜内台方义》;清·陈尧道的《伤寒辨证》,秦之桢的《伤寒大白》,程云来的《伤寒抉疑》,黄元御的《伤寒说意》,陈念祖的《伤寒医诀串解》、《长沙方歌括》,徐大椿的《伤寒类方》等。
目录 1 拼音 2 《青囊全集》卷下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蚤休散的用法用量 3 《药奁启秘》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蚤休散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蚤休散 1 拼音
zǎo xiū sǎn
2 《青囊全集》卷下 21 方名蚤休散
22 组成蚤休(即血山7兜)、飞天蜈蚣(草名红马鞭草,覆地形似蜈蚣者)、鲜水晶花苗、并(木兜)(均收存阴干听用)。
23 功效取汗解表。
24 主治一切恶疔。
25 蚤休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3 《药奁启秘》 31 方名蚤休散
32 组成蚤休不拘多少(晒干,研末)。
33 主治疔疮肿疼。
34 蚤休散的用法用量上药用菊花露同蜜调敷。
古籍中的蚤休散 《证类本草》:[卷第十一]蚤(音早)休足,能吐泻,瘰。根如尺二蜈蚣,又如肥紫菖蒲,又名蚤休、螫休也。图经曰∶蚤休,即紫河车也,俗呼重楼金线
《本草征要》:[第二卷·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蚤休物,市售品种混乱。北方多以拳参充代,万不可混用。蚤休,中病即止,不宜多服。《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1
《本草从新》:[卷四草部]蚤休毒、甚有效、时珍曰∶虫蛇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螫休诸名。)兼疗惊痫。苦寒之品。中病即止。不宜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三十九草部下]蚤休味苦寒,入肝经。蚤休,一名金钱重楼,一名紫河车草。其根似肥姜,治惊痫,摇头弄舌,湿热发肿作疮,下三虫
《本草蒙筌》:[卷之三草部下]蚤休医宗必读和内经知要是出自一人。同出自明朝医家李中梓,《中医古籍必读经典系列丛书:医宗必读》是每一位中医临床工作中必读图书,是研习中医历年来经典学术专著,是学术界公认的最佳版本,主要体现了实用性、代表性、学术性、普遍性,各科中医临床医师珍藏和工作中案头书、必备图书。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性状 35 鉴别 36 检查 37 功能与主治 38 用法与用量 39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止血胶 1 拼音
zhǐ xuè jiāo
2 英文参考[医] colloid styptic
3 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Zhixue Jiao
32 处方白及 250g 阿胶 250g
33 制法以上二味,取白及加水煎煮制成1000ml胶状体,滤过,滤液分装成每瓶100ml,备 用;取阿胶研碎,每瓶白及胶液加阿胶 25g,密封,经高温溶化,灭菌,即得。
34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胶状液体,久置有沉淀,液面飘浮少许淡**液层,振摇后均匀一 致,味甘。
35 鉴别取本品10ml,加稀盐酸20ml,水浴回流30分钟,静置,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 验 :
(1)取滤液1ml,加02%茚三酮试液2~3滴,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显紫红色。
(2)取滤液2ml,加新鲜配制的堿性酒石酸铜试液2ml,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生成 红色沉淀。
36 检查pH值 应为55~65(附录Ⅶ G)。 相对密度 应为103~106(附录Ⅶ A)。
37 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滋阴养血。用于吐血、便血等消化道出血。
38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0~40ml,一日3~4次;纤维内窥镜下喷洒,一次10~40ml。
39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陜西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止血胶 《本草便读》:[土部土类]墨止血有功。色黑入营内可服。行瘀无阻。辛温消肿外能敷。(墨烟煤合胶水所成。以松烟者为佳。用陈者取其胶性
《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理血药](二)止血兼化瘀,血者,南方之色,止血者,火见水而伏也。内有鹿角胶、非红,不可用。《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1368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一石部]墨酒,或韭汁送下,消痈用猪胆。或酽醋调涂,内有鹿角胶,非红不可用。《冯氏锦囊秘录》清代冯楚瞻公元16
《得配本草》:[卷一土部]伏龙肝一名灶心土苦、辛、温。调中燥湿,消肿止血。疗赤白带下,止尿血遗精。得黄芩、阿胶,治大便后血。得阿胶、
《得配本草》:[卷二草部]三七万应头风膏简介
本文2023-10-09 16:41:0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4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