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甘肃都出过那些名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从古至今甘肃都出过那些名人?,第1张

伏羲

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纪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女娲

女娲,娲读wā,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凤姓。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而后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

轩辕黄帝

黄帝同炎帝并称中华民族始祖,华夏部落联盟领袖,我们的祖先。以他首先统一华夏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关于皇帝是哪里人,有河南说、甘肃说、昆仑说。暂且按甘肃说。

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赵氏,名政。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祖籍赵郡隆庆,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李白

李白( 701年2月8日-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 , “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春秋五霸之秦穆公

秦穆公(?—前621),一作秦缪公,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嬴姓,赵氏,名任好,其全名赵任好。秦德公赵嘉之少子,秦宣公赵恬、秦成公赵载之弟。 春秋五霸之一

董卓

卓(-192年4月23)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官至太师、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合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后被其亲信吕布所杀。

飞将军李广

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中国西汉名将。汉元光六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马三立

三立,原名马桂福,1914年-2003年2月11日。马三立是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相声“泰斗”。

还有很多名人,就不一一列举了!

1、秦非子

秦国的先祖非子生活于公元前900年左右,居西垂宫(后称犬丘,今天水市秦城区西南边),是秦的开国君主,他因擅长养马,在水、渭水间替周王室主持牧马,马群得到了大量繁殖,为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2、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政,秦始皇是甘肃陇西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13岁即位,在位35年,建都咸阳。

公元前221年,历十年之久征灭六国后,建立了大一统秦国。其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措施,确立了历代大一统王朝的统一范本,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3、贾诩

贾诩(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官至太尉,谥曰肃侯。

4、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5、李广

李广(—前119),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西汉名将。

-秦非子

-秦始皇

-贾诩

-李白

-李广

1、秦始皇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2、董卓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生于颍川。东汉末年献帝时军阀、权臣,官至太师,封郿侯。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

3、姜维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

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4、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5、庞德

庞德(?-219年),字令明,南安郡狟[huán]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原为马腾麾下武将,在随马腾四处征战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勇冠三军。马腾被曹操征为卫尉后,庞德归属马超。马超兵败后,庞德随其一起投靠汉中张鲁,而后马超归降刘备,庞德仍留在张鲁麾下,曹操平定汉中后,庞德加入曹操。

参考资料:

-甘肃

以前听说某个地方人杰地灵的时候总觉得这个地方一定特别牛逼,现在已经习惯了,因为所有的地方不管是不是人杰地灵的都会自称人杰地灵,不过甘肃地区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人杰地灵之地,此地诞生过不少重量级的历史人物。前段时间刚去一趟甘肃旅游,期间了解到不少关于甘肃地区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就以这道题来跟大家交流下甘肃地区出过的几位历史名人。

两汉三国时期甘肃地区的几位名人

“飞将军”李广

参与抗击匈奴、平定“七国之乱”被誉为“飞将军”的一代名将李广是西汉时期甘肃地区的历史名人。李广是一位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典故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射石”等。

董卓、贾诩、姜维

这三位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历史名人,董卓是东汉末年汉献帝时期的大军阀、权臣;贾诩则是曹操手下最著名的谋士之一;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诸葛亮和费祎去世后执掌蜀汉军权,继续诸葛亮的北伐事业。

唐朝时期甘肃地区的几位名人

李唐皇室

唐朝建立者李渊是甘肃人,所以像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唐朝皇帝其实都算是甘肃籍的历史名人。

明朝时期甘肃地区的几位名人

“铁面御史”邹应龙

邹应龙是明朝嘉隆万时期的名臣,有“铁面御史”之称。邹应龙最著名的事迹就是在嘉靖四十年时成功弹劾了严嵩父子,严嵩因此致仕,严世蕃更是因此入狱治罪,此举可谓是名垂青史。

甘肃武威磨嘴子,两千年前,最早的汉墨孑遗 如今的书家,多不重视墨!何故?皆因墨来之容易。一瓶三十元的墨汁,就可尽情挥洒数纸。在古代,墨不易得。好墨,更是寸墨寸金。 如此来看,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汉代丸墨,其价值就无法估量了!它是现存最古老的墨之一,是汉墨孑遗。为我们揭开了汉代的制墨工艺。 1先民最早掌握色彩 对色彩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阶段。先民们较早掌握的两种色彩,要算黑色和红色。这一点,从距今八千年前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上能看到。 先民们绘制彩陶图案的色彩,多用红黑两色。这两种色彩,也是先民最容易获得的颜色。 黑色源自于炭黑,可以是烧黑树枝,可以是烧火熏出来黑色。故此,在小篆中黑色字形,上面是古「 ”囱”字,即烟囱;下面是「 ”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东汉许慎《说文》中说:黑,火所熏之色也。 红色的来源又有所不同,似乎比黑色的来源更多一点。红色可以是红色砂岩,也可红土,也可以是血,人血或者动物的血等等。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民们对红黑两色掌握,也从简单,容易获得的物质,逐渐固定到矿物中,其中黑色来自天然石墨,红色来自丹砂,丹砂也叫朱砂。 先民们用红黑两色,在彩陶上绘制出精美的图案,表达着他们审美,记述他们收获,展现他们的崇拜。可以这样说,对于黑色使用,至少已经延续了八千年之久。 2殷商时期出现墨 那么,墨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呢? 墨,由来已久。上古写字多用竹挺点漆而书。但在殷商时就有墨了。春秋战国,大篆流行,墨使用范围逐步扩大,有关墨的词语也多了。不过依旧是石墨磨而书之。石墨,其实是指画眉石。到秦汉之际,墨才渐渐出现。 现存最早的墨,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4号秦墓。这是一块圆柱状的墨,直径12厘米,高12厘米。研究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人工松烟墨。 从这个墨的形状看,当时墨已经能够大量生产了。 在秦汉时期,墨的加工成型,还没有采用模型,而是采用了后世制作中药丸的方法,加工成丸。古籍中多有丸墨,墨丸之类的词句出现。究其原因,当时墨的颗粒比较粗,似乎掺入的胶也不好,比较松散。到了东汉时期,墨的加工工艺有了突破,逐渐出现了用模具压制的墨锭。 3武威出土的汉墨 甘肃境内出土过多枚丸墨。尤其以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的汉代丸墨最有代表性。 这块丸墨,高45厘米,底径28厘米。算是汉墨的孑遗。略近圆柱体,顶部渐收分为圆弧,底平,似细一点的小馒头,一头大,一头小,有磨用过的痕迹。显然,人们用捏着大头,用小头研磨。墨色乌黑透亮。汉墨的基本原料一般采用松烟或桐油烟,故而墨性浓黑光洁,是现存最早的块状合成墨之一,为汉墨中所罕见。为认识墨的源流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汉代的制墨,比先秦时期,有非常大的飞跃。也是一个转折时期,在此之前,墨的主要来源是石墨。这时,制墨的主要原材料,逐渐转向松树,也就今天人们所说的松烟墨。不过,石墨也延续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到了汉末,曹操修筑铜雀台中还藏有大量石墨。 西汉时期,陕西千阳的制墨已经名重一时,为汉王朝办公墨的主要产地。当时,「 ”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糜大墨一枚,小墨一枚” 隃糜即今陕西千阳。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人们讲究百里不贩运,从考古资料来看,陕西、甘肃、河南、山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均出土过墨。可见,各地都能生产墨。 武威磨嘴子出的汉墨,有可能就是武威当地生产的,而且也形成一定规模的墨丸销售市场。《汉书》中提到,当时有人,拿着公款去购买时令水果,谁知他却购买了墨。可见,墨的制作销售,基本上在市场中普及了。 4汉墨从中原传向西域 东汉中期以后,墨的制作逐渐采用了模具。 三国魏晋时,皇象论墨,已有多胶黝黑的说法,魏有韦诞, 晋有张金, 均以制墨著名于当时。卫夫人《笔阵图》曰:「 ”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已上强如石者为之。”墨丸造型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螺子墨。唐时,祖敏以制墨而闻名。至南唐, 李廷珪父子制墨,墨锭大成。宋时出现了香料金箔入墨。此时,墨已至尽善尽美境地。以后,制墨名家不断,元有十余人,明有百余人。 甘肃酒泉的魏晋时期的墓葬中,也出土过墨。有人记述:「 ”西域僧书,言彼国无砚、笔、纸,但有好墨……人们认为,墨逐渐从中原地带向西传播。 有墨,就有收藏。老墨,研后而写,墨色光亮,阳光照下,泛紫色。宋代司马光无所嗜好,独蓄墨数百两,好之成癖。可惜,不知他藏墨的最后归宿了。老墨价格也不低,1930年前后,用漆盒装的康熙吴守默玉堂墨,八锭,价值八百大洋。便宜的康熙曹素功千秋光墨一盒也要四百元。 5墨书写的汉简寸土不丢 武威是河西走廊东端重镇。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春,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长途奔袭河西走廊浑邪王和休屠王,汉军「 ”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天,汉武帝又命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乘胜从北地郡再次出兵河西,此次「 ”捷首虏三万二百,获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这一战役,匈奴彻底退出河西地区的关键。 西汉踞有河西之后,打通了连接西域的丝绸之路,隔绝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络,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 汉王朝为控制西域,守卫河西走廊,在这里修筑了规模宏大的汉长城。河西走廊的汉长城东起令居,西达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北到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形成了钉子形的防御体系。 为守卫河西走廊,汉武帝下令大量移民实边,移民的主要是「 ”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抱怨过当……”据记载,西汉 ,先后五次大规模移民河西走廊,到西汉末年,在河西走廊的徙民和戍卒数量猛增到50万。 大批戍边将士,生活在这块地方,扎根落户,成为河西走廊的开发者和守卫者 。们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展现着大汉王朝崛起时张力。 武威磨嘴子汉墓群位于武威南15公里的祁连山下,杂木河西岸。这是一处高处河岸的黄土地台,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这里先后多次发现汉墓,出土了陶器、木器、漆器、铜器、铁器、简牍、鸠杖等等。这些器物见证了汉代,河西走廊戍边将士们的生活。 墨,从土,从黑。土不可丢。据说,张大帅曾给一东洋人,题字,最后落款「 ”张作霖手黑”。别人说写错了。大帅却言,这叫寸土不可丢。 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的随葬丸墨,就是当时戍边将士,书写公文,家书所用的残墨。也是那个年代,大汉王朝开疆拓土,昂扬向上的见证。 ​ 王文元原创作品 请关注 请转发 版权已保护,谢绝转载, 盗用必究!

  木本乎根,人本乎祖。民族始祖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也是神圣血缘观念的具体表现。伏羲是古代传说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在甘肃天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天,水市民众自发集会到伏羲庙祭奠“人宗爷”,乞求幸福安详,新年好运气。现在我们来了解下这特别的甘肃文化吧。

 天水伏羲文化节是甘肃省天水市一年一度的大型祭祀伏羲典礼的群众性节庆活动。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相传这一天是华夏始祖伏羲的诞辰,而天水就是伏羲的故乡。因此,每年的祭祀活动已经成为天水人生活中一个隆重的节日。

 历代名人,特别是李白、杜甫、朱熹这些诗文豪杰文化巨擘,都留下了赞誉伏羲的诗篇,其中,曹植的《伏羲颂》对伏羲贡献的概括尤为精辟“木德风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法地象天,庖厨祭祀,网罟渔亩,瑟以象时,神德通玄。”诚然,正是因为伏羲的无量功德,才开启了后世星河灿烂的文明之旅。

 伏羲氏,风姓,母曰华胥,古成纪人(今甘肃天水秦州一带)。相传伏羲人头蛇身或人首龙身,以蛇或龙为图腾,智慧超人,继承了部落首领燧人氏,引导万民从无知走向开化,从蒙昧迈向文明,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出生于甘肃天水,并在这里推演八卦、教化人民,并教会人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是一位对中国古代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领袖人物,被华夏民族尊崇为“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

 天水伏羲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临街而建的伏羲庙,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在肃穆恢弘的气势中更显庄严雄伟。

 在传统文化价值日益重大,意义更为突显的当下,祭祀伏羲——从早期的民间祭祀转化为公祭,在官方的认可与重视中,公祭伏羲的文化象征意义更为深远。

甘肃的名人:

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嬴姓,赵氏或秦氏。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改革家,第一个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秦始皇开创“皇帝”的称号,是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秦始皇建朝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废除了分封制,建立郡县制;除此之外,向外抗击匈奴,修建长城,修筑灵渠,统一度量衡。秦始皇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是对中国举足轻重的人物。

董卓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岷县)人。东汉末年的权臣、军阀、太师。担任并州刺史,后利用汉末的战乱据守京城,并且立汉献帝挟持号令,从此之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董卓在凉州成长,喜好结交朋友,尤其是羌人为多。汉桓帝时期,董卓被命为羽林郎,后作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董卓有勇有谋,屡建战功。

后董卓受人介绍进京讨伐动乱势力,并立下救驾大功。此次之后,董卓势力日渐膨胀,吞并军阀。随后,董卓废少帝,立汉献帝,专断朝政。

甘肃的名事:

古时候的甘肃在政治地位上十分重要,不论是抵抗外敌还是内平战乱,都有关键性的作用。汉武帝有先见之明,派霍去病去平定匈奴之后,将匈奴原领地设置为酒泉郡,扩大规模,开发戍守。安史之乱和吐蕃之乱中就可见甘肃在军事方面的地位。

甘肃的非同一般的地位使得其成为野心家和谋略者的目标。十六朝的多次政权更迭,后五国的建都,都可见甘肃的地位。

从古至今甘肃都出过那些名人?

伏羲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