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腹痛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1收藏

血虚腹痛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血虚腹痛的症状 5 血虚腹痛的治疗 6 关于腹痛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血虚腹痛的方剂 2 治疗血虚腹痛的穴位 3 治疗血虚腹痛的中成药 4 血虚腹痛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血虚腹痛 1 拼音

xuè xū fù tòng

2 英文参考

abdominal pain due to deficiency of blood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matasthenic abdominalg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血虚腹痛为病证名[1]。指因阴血亏虚、经脉凝涩所致的腹痛[1]。

4 血虚腹痛的症状

《症因脉治》卷四:“血虚腹痛之症,偎偎作痛,如细筋牵引,下引小腹,上行肋梢,肢体瘦弱,面色痿黄,腹虽痛而不饱闷,痛无定处,此血虚腹痛之症也。”

《证治汇补·腹痛章》:“血虚痛者,痛如芒刺,牵引不宁。”脉多细涩,或见虚微[1]。

5 血虚腹痛的治疗

治宜养血活血和络为主[1]。痛引小腹,牵引肋梢者,戊己汤、补肝散、逍遥散;阴虚阳旺者,知柏四物汤、归芍地黄丸等方[1]。

6 关于腹痛

腹痛指脘腹、脐腹、少腹部等疼痛[2]。《症因脉治·腹痛论》:“痛在胃之下,脐之四傍,毛际之上,名曰腹痛。”《东医宝鉴》卷三:“腹痛有六,有寒、有热、有死血、有食积、有痰饮、有虫。”《景岳全书·心腹痛》:“痛有虚实……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痛在肠脏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腔胁经络,不干中脏而牵连腰背,无胀无滞多虚。”《医宗必读》卷八:“腹痛分为三部,脐以上痛者太阴脾,当脐而痛者为少阴肾,少腹痛者为厥阴肝及冲、任、大小肠。”《临证指南医案·腹痛》邵新甫按:“腹处乎中,痛因非一,须知其无形及有形之为患,而主治之机宜,已先得其要矣。所谓无形为患者,如寒凝火郁,气阻营虚,及夏秋暑湿痧秽之类是也;所谓有形为患者,如蓄血食滞,症瘕蜕蛲内疝及平素偏好成积之类是也。”

《症因脉治·腹痛》则概括腹痛为内外二因,以风气、寒气、暑湿、燥火、痧胀等为外感,热积、食积、酒积、血滞、气凝、寒积、痰积、虫积、血虚、气虚等为内伤[2]。

《寿世保元·腹痛》:“治之皆当辨其寒热虚实,随其所得之症施治,若外邪者散之,内积者逐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泄则调之,闭则通之,血则消之,气则顺之,虫则追之,积则消之,加以健理脾胃,调养气血,斯治之要也。”

7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血虚头痛的病因病机 5 血虚头痛的症状 6 证候分析 7 治法 8 血虚头痛的方药治疗 9 关于头痛 10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血虚头痛的方剂 2 治疗血虚头痛的穴位 3 治疗血虚头痛的中成药 4 血虚头痛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血虚头痛 1 拼音

xuè xū tóu tòng

2 英文参考

headache with blood deficiency syndr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beadache due to deficiency of blood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matasthenic headach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血虚头痛为病证名[1]。属内伤头痛。即头痛·血虚证(headache with blood deficiency syndrome[2])。指血虚不荣,以头痛隐隐,缠绵不休,面色少华,头晕,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头痛证候[3]。见于贫血、血管性头痛等[1]。

4 血虚头痛的病因病机

血虚头痛由阴血亏损不能上荣所致[1]。

5 血虚头痛的症状

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㿠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4]。

眉尖至头角抽痛,善惊惕,脉芤,或见头隐隐作痛,头晕目花,面色㿠白,心悸等[1]。

6 证候分析

由于血分不足,虚火上逆,故头痛而晕。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故心悸易慌。血虚易导致气虚,则神疲乏力。面色㿠白,舌质淡,脉细弱均为血虚之象。[4]

7 治法

养血为主

8 血虚头痛的方药治疗

血虚头痛,治宜补血为主,用四物汤加味[1]。

可用用加味四物汤[备注]加味四物汤(《金匮翼》):白芍、当归、生地、川芎、蔓荆子、菊花、黄芩、甘草为主方。本方即四物汤加甘草、菊花、蔓荆子、黄芩。方中当归、白芍、生地、川芎养血调血;菊花、蔓荆子平肝祛风清头目。若血虚导致气虚,症见神疲乏力,遇劳加剧,汗出气短,畏风怕冷等,可加黄芪、党参、细辛。若因肝血不足,肝阴亏损,血虚阻虚并见,出现耳鸣、虚烦、少寐、头晕明显则可加首乌、枸杞子、黄精、枣仁等或参照眩晕论治。[4]

《兰室秘藏·头痛门》:“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

9 关于头痛

头痛(headache[2][5])为病证名[6]。亦称头疼[6]。是指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5]。出《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头部疼痛,包括头的前、后、偏侧部疼痛和整个头部疼痛[6]。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此[6]。凡六*外感,脏腑内伤,导致阳气阻塞,浊邪上踞,肝阳上亢,精髓气血亏损,经络运行失常者,均能发生头痛[6]。除服药治疗外,还可根据病机,配合针灸疗法,常可提高疗效[4]。针灸治疗头风有较好疗效,但应结合现代诊断方法,注意与颅脑实质性病变作鉴别,以便及时治疗原发病[7]。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予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4]。

详见头痛条。

10

配方: 当归6克、川芎3克、枸杞子6克、鸡肉一只。 用法: 先将鸡肉用热水汆一下,撇去血沫,然后将药物与鸡肉放在同一个锅里,放入清水再煲汤。  

此汤养血效果很好,特别是对于女性,如果经常服用,血虚的情况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前面讲过,脾胃受伤,不能很好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就会引起血虚;过度劳累、忧虑会耗伤心血;各种失血的情况也可能引起血虚,所以一个人一生中失血的概率比较大。古代人有很多养血的方法,煲汤喝是其中较为有效、常见的一种。

广东是中国古人风俗保留最好的地方,那边的菜市场里就有人专门卖各种草药。他会询问你身体有什么问题,然后告诉你不同的草药有什么效果,接着推荐几样给你,让你买回去煲汤。很多人说自己有些病在医院治不好,结果去菜市场抓点药,自己回家熬汤喝,没几天病就好了。

研究中医历史可以知道,中国的药方最早就是以菜汤的形式出现的。《黄帝内经》里面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很多人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实看过陶弘景所撰写的《辅行诀》的人应该可以明白。比如,《辅行诀》里讲的小补脾汤,有桂枝、芍药、甘草,要治病,五菜为充,生姜是一种菜,加进去;五果为助,加一个大枣;然后五谷为养,加饴糖;五畜为益,加上牛肉。也就是说,每一个药方里要加一种菜、一种肉、一种果、一种谷。

据说商朝的伊尹是发明汤液的老祖宗,《资治通鉴》记载:“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重浊,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今医言药性,皆祖伊尹。”说的是伊尹在给商王做菜的时候,往里面配这些药,然后总结得出了一些方子。所以,中药最早的形态就是以汤液的形式出现的。广东人喜欢煲汤,几乎天天煲,有时候煲一个汤需要一天的功夫。这是保留了中国古代最原始的生活形态。现在生活节奏快了,很少有年轻人愿意花功夫去煲汤了。其实,煲汤最滋养身体,古人身体不适了,血亏了,用点药材煲汤,滋养一下,就能把身体调养过来。

养血最有效的方子是古代名医王孟英创的玉灵膏。 配方: 龙眼肉300克、西洋参粉30克。 用法: 两种原料放在一起蒸,小火蒸4个小时,然后放凉。蒸的时间越长,龙眼肉的热性就越小。放凉以后,每天用一羹匙,开水冲泡服用。 叮嘱: 如果能买到鲜龙眼,可以自己来做龙眼肉。龙眼买来以后,把 皮、核去掉,剩下白色的肉,蒸完以后就变成黑红色的了。 

这个方子我一直在大力推广,很多人用后都觉得受益匪浅。我觉得女性血虚的情况比较多,特别是很多妇女生孩子后体质一落千丈,养血的正确方法又太少,而这个方子的确可以帮到大家。有位女士,严重疲劳,总是没有力气,她自己说做什么事情都是无精打采的,感觉工作都难以胜任了,同时脸色苍白,怕风、怕冷,比别人要多穿一个节气的衣服,头晕、失眠,总是无法正常入睡,白天又无精打采。但是,她去医院,却又检查不出任何疾病,这让她很苦恼。当她找到我时,问我这是什么病,把我给问住了。这是什么病?这是一系列症状,如果你把它们当作“病”,失眠是病,可怕风是什么病呢?如果真的把它们当病,并且一个个研究,我相信此生也找不到答案,比如,怕风、怕冷,您去医院挂哪一科?而我们中医考虑的是您的体质如何,是血虚体质就要先养血,这样一来,因为血虚而出现的这些症状就会消失。所以我当时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您这是什么‘病’,我们先用食疗的方法,调理一下体质好吗?”于是,我让这位女士吃玉灵膏,当时她不相信,说:“这么简单的东西能有效吗?”我说:“试试吧!”结果,仅仅一周多的时间,就明显见效,她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

我老家有一位亲戚,60多岁了,面色不好、脾胃也不好、不想吃饭、非常瘦,而且怕冷,甚至连神智都有点不正常了。因为晚上睡不好觉,吃东西又没胃口,所以他特别难受,几近崩溃。他看了很多医生,有一天发现脑垂体上有个瘤,就做了个手术把瘤切了,但之后身体还是极其差,也不知道什么病,吃了不少药都没效果。后来这个人找到了我,我让他拍个舌头的照片传过来,一看舌象,再加上他对其身体症状的描述,判断这是很明显的血虚,于是我就要他服用玉灵膏养血。玉灵膏治疗血虚引起的心神问题非常有效,因为龙眼肉干的时候是红色的,色赤入心,养心血、安心神的作用特别好。而我们之所以心血被耗伤,就是因为心神活动太多,龙眼肉能安心,让你妄念不那么多。这个药很神奇,很快就能把你的身体滋养过来,因为血足了,心神有依托了,人就宁静了,所以我们把这一步叫养心血、安心神。比如爱失眠的人,吃完龙眼肉,心神得养,就能睡着觉了,血液耗伤的问题解决了。我那位精神几近崩溃的亲属吃了玉灵膏以后有什么效果呢?几个月后,他吃饭香了、面色改变了、人也胖了,关键是,他的精神状态完全改变过来了。

实际上,一个食疗方就能把血虚的问题解决。所以,我每次碰到血虚的人,只要用这个方子,一般都能把对方的血虚状态调整过来。但是,玉灵膏里面还有一个秘密,让我后来对此方的认识有所提升。原来,有个网友来信息,说:“罗博士,您说这两个药要蒸4个小时,可是,王孟英的原文是家里蒸饭的时候,要放在笼屉里蒸,蒸100次啊,这100次,我思考一定超过您的4个小时,所以我一算,蒸100次大约需要40个小时,于是尝试着蒸了40个小时,结果发现,此时龙眼肉不再甜了——在超过10个小时的时候,龙眼肉的味道开始变苦,到后来越来越苦,可是药效极好,吃了都不上火,而且立竿见影,我给朋友们吃了,都觉得睡眠明显改善了!”这个邮件让我大吃一惊,我之前推广这个方子,都简化成4个小时,我觉得现代人没有这个耐性蒸几十个小时,结果,确实有人照我说的这样做了,虽然见效,但是部分人会上火。可是,这位朋友说龙眼肉蒸40个小时后,就不再甜了,也不上火,药效极好。

于是,我做了尝试,发现果然如此,在蒸过10个小时以后,龙眼肉的甜味就开始减少,然后变苦,而药效却更加有力。网友的实践让我深省,看来,古人写的东西,真的都是经验之谈,最好不轻易改动,其中内容,值得深思并尊重。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学相长”这句话的内涵,网友们的实践,也教育了我,提升了我的见识。

罗博士特别提醒:尽量别给孩子吃参类中药,不要让孕妇食用龙眼肉 

什么样的人不能吃西洋参呢?孩子别吃。事实上,孩子什么参都尽量别吃,但龙眼肉孩子是可以吃的。 另外,孕妇吃龙眼肉的话就要慎重,因为龙眼肉带点热性,如果孕妇体内有热的话,吃龙眼肉就会动胎,所以孕妇尽量不要食用龙眼肉,而一般中医也是忌讳给孕妇开热性药物的。

                                                                                                              ——源自罗博士

附:

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玉灵膏,一名代参膏。 以剥好龙眼肉,盛竹筒式瓷碗内,每肉一两,入白洋糖一钱,素体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参片如糖之数。碗口幂以丝绵一层,日日于饭锅上蒸之,蒸到百次。凡衰羸老弱,别无痰火、便滑之病者,每以开水瀹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产妇临盆服之尤妙。

 血虚风燥的湿疹是因为湿热处蕴耗伤阴血才会出现的。那么血虚风燥湿疹中医治疗 方法 有什么呢我给您找来了以下的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血虚病因:

 失血过多:因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 其它 慢性失血皆可造成血虚证。由于出血过多,日久则导致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一方面造成再出血,另一方面也影响新血的生成,继而加重血虚。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饥饱不调,嗜食偏食,营养不良等原因,均可导致脾胃损伤,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气血来源不足,而导致血虚。

 慢性消耗:劳作过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呕吐下利等耗伤阳气阴液;劳力过度易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血虚。

 血虚中药方:

 ①桑椹50g,枸杞子20g。水煎服。

 ②黄芪50g,大枣10枚,当归9g,枸杞子9g。水煎服。

 ③人参6g,大枣10枚,水煎服。治失血性贫血,大出血后引起的虚脱和身体虚弱。

 ④熟地12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 。水煎服。

 ⑤生地30g,麦冬12g,枸杞子12g,先煎汤,再煮鸡、鸭血汤,放调料。用于缺铁性贫血阴虚型患者。

 ⑥熟地12g,首乌12g,黄精12g,灵磁石30g,代赭石30g,麦饭石30g,大枣5枚,水煎服。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⑦黄芪30g,当归12g,水煎服。用于气血两亏型的贫血。

湿疹治疗方法:

 湿疹的治疗有什么方法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外用药剂型依据临床皮损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若苔藓样变者多择泥膏、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

 湿疹的治疗有什么方法湿疹的治疗时应该重点注意几点:

 1应尽可能地寻找患者发病或诱发加重的原因,详细了解病史,工作环境等,作过敏原检查。

 2尽可能避免外界不良刺激,避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海鲜,辣椒,酒,烟等。

 3保持皮肤清洁,防治皮肤感染,避免过劳,保持乐观稳定情绪。局部治疗。

三甲天团

达美君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引文《黄帝内经》之《灵枢·决气篇》:“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注:中焦脾胃接受饮食,经过运化而产生红色的液质,这即称之为“血”……血虚者常见面色白,枯槁不润。

引文贫血概论:贫血,是指外周血液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一般都伴有相应红细胞数量或压积的减少。但亦有不一致,个别轻型缺铁性贫血或海洋性(即地中海性)贫血,可仅有血红蛋白减少而细胞数量或压积都在正常范围内……贫血是一种症状,而不是具体的疾病。各种疾病都可伴有贫血……贫血在世界各地属常见病。

——《实用内科学》下册·第二十篇·第二章贫血

“血虚”与脏腑的功能关系密切

血虚,属于中医学“气血阴阳病辨证”之一。

气血阴阳,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生成及作用的发挥,必须依靠脏腑的正常功能活动;而脏腑生理功能的维持,又必须依赖气血阴阳的营养和推动等作用。因此,血虚与脏腑的功能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血是一种红色的液态物质,运行于脉管之中,有清浊之分。清血养料多,浊血含废料。

《灵枢·血络论》曰:“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清血能射,似指动脉血;浊血不能射,似指静脉血。

《侣山堂类辩》曰:“中焦蒸水谷之津液,化而为血。”故血具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景岳全书》曰:“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而灌溉一身。”

《医学体用》亦曰:“夫血藏于肝,生于心,统于脾,宣布于肺,根于肾,以灌溉一身者也。”食物经脾之运化,水谷精微转输心、肺,气化而充养肾精,涵养肝脏,归于心,终化赤为血。

《读医随笔》曰:“水谷之精微,得命门真火蒸化。”故肾阳的温煦和推动与血的生成亦关系密切。肝藏血,肾藏精,故精血互生,精血同源。

“血”与“气”密切相关

血统于心,心气有推动和固摄作用,使血循经脉行于全身(脏腑、皮肉筋骨、五官七窍),循环运行,周流不息。血具有以下五大功能。

其一,维持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若血液充足,则面色红润,筋骨强健,肌肉丰满,脏腑坚韧,皮毛润泽。若血液不足,则面色萎黄,筋骨疲软,肌肉消瘦,脏腑脆弱,皮毛枯黄。

其二,维持运动和感觉(视、步、握、摄)。若血液充足,则运动和感觉良好。若血液不足,则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四肢麻木乏力,筋骨拘挛。

其三,维持精神、思维、情志活动。若血充足,则精神充沛,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神志清晰,感觉灵敏。若不足,则健忘失眠、多梦烦躁,精神衰退,神志恍惚,惊恐不安,甚则谵妄昏迷。

其四,输送废物,及时排出体外。

其五,肝肾精血充沛,妇女经血调畅;若不足则月经不调,甚则闭经。因此,血的推动太快或固摄不足,则可致出血;推动不足或固摄太过,则易血瘀。

由之,知血与气关系密切。血、气俱由脾胃水谷精气所化,故曰“气血同源”;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故气血相互滋生、相互为用;气行血,血载气,运行全身;气、血相互影响较大,故易出现气虚血少、气随血脱、气滞血瘀、气热血溢等病理现象,临床治疗相对采取“补气生血”“固气摄血”“理气活血”“清气凉血”等治则。

介绍几个补血方

血虚之中医治疗,临床补血方略举如下。

1四物汤

出自《和剂局方》,由当归、地黄、芍药、川芎组成,可补血、和血、调经。血虚而兼月经不调及胎前产后诸证,俱宜选用;对于神经性头痛属血虚者,效果亦甚好。

四物汤加人参、黄芪即成圣愈汤,可益气、补血、摄血,对于月经先期量多色淡、乏力体倦神疲者亦宜。四物汤加桃仁、红花即成桃红四物汤,可养血、活血、逐瘀,适宜月经不调属瘀血阻滞者,以及腹痛,经血见瘀块、色紫暗者。

若合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成八珍汤,可气血双补,气血两虚者宜服用。若八珍汤加黄芪、肉桂即成十全大补汤,可温补气血,宜适合气血两虚而兼阳虚偏寒(体质较弱,体型呈偏胖或适中,面色偏白,没有精神)者。

2当归补血汤

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黄芪、当归(黄芪剂量为当归五倍以上)组成,可补气生血。

血虚劳伤,低热面潮红,烦渴,脉洪大而虚,妇人经期产后血虚、烦热、头痛等人群,皆宜本方,可气旺血生。

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垣曾说:“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本方还可用于疮疡久溃不愈,扶正托毒,生肌敛口。本方若加血余炭、甘草、仙鹤草,可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归脾汤

出自《济生方》,由人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红枣组成,可益气健脾,补血养心。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盗汗虚热、面黄脉弱,及便血、崩漏、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眼疲劳、心脏神经官能症等人群,皆宜本方论治。本方若加熟地即成黑归脾丸,功用主治与归脾汤相同而血虚较甚者。

4炙甘草汤

出自《伤寒论》,由炙甘草、人参、生地、麦冬、桂枝、阿胶、麻仁、生姜、大枣组成,可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气虚血少而心悸心慌,脉结代或虚数者尤宜服用本方,可益心气,养心血,振心阳,复血脉。

临床多用本方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甲亢等病引起的心律不齐、心悸气急等气血亏损者。本方加减还可治疗老年性危重患者的呃逆,收效亦佳。

5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

出自《金匮要略》,由酸枣仁、茯苓、川芎、知母、甘草、小麦、大枣组成,可养血安神,用于治疗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证。

6小营煎

出自《景岳全书》,由当归、熟地、芍药、山药、枸杞子、炙甘草组成,可滋阴养血。心悸、失眠、健忘者宜服本方。

本方若加人参、白术、川楝子,可健脾生血,培土荣木。若加山萸肉、何首乌,可生精化血。

治疗贫血要强调病因

贫血,西医学诊断明确,故强调病因治疗,列举如下。

1出血性贫血,尽快纠正出血。

2药物性贫血,避免再次用药。

3缺乏造血要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营养性贫血,应积极补充造血要素。

4慢性肾衰、感染、恶性肿瘤所致贫血或再生障碍性贫血,补充刺激细胞生成的红细胞生成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用免疫抑制剂,如使用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环孢菌素A等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后可有改善。

6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7脾功能亢进性贫血及遗传性环形细胞增多症,可进行脾切除手术。

8当大量、急性出血时,应及时输血,补充血容量,亦适用于难治性贫血。 西医学的论治在这里不再做进一步的叙述。

本文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欢迎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血虚津亏的方剂 2 治疗血虚津亏的中成药 3 血虚津亏相关药物 4 古籍中的血虚津亏 1 拼音

xuè xū jīn kuī

2 英文参考

deficiency of both blood and body fluid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血虚津亏是指反映血与津液相关的病机[1]。《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血虚津亏指出人身血、津等体液的同源性,故血的虚损也会导致津液的不足,表现出口干、无泪、无涕、无汗、尿少、大便干结及眼、鼻、口等腔道黏膜干燥破损的病证[1]。

例如“夺血者无汗”和“夺汗者无血”。夺,耗损之意[2]。血汗同出一源,如已经失血的,不能再发其汗;已经发汗的,不能再耗其血[2]。耗血而又发汗,发汗而又耗血,汗血两失,气阴大伤,会加重病情,这是错误的治疗方法[2]。

4

关于血虚,很多人都知道心血虚会怎样,或者脾虚会怎样,但唯独不知道肝脏和血有什么关系,既然这样,我也有必要让大家知道一下,肝血虚了会怎样吧!

肝血虚是中医证型,是以肝血的濡养功能减退或失常为主,以肢体麻木不仁,关节屈伸不利,头晕眼花,两眼干涩,视物模糊,或月经量少或闭经,皮肤瘙痒,舌淡,脉弦细等为常见证候的病证。临床多见于眩晕头痛、痹证、痿证、痉证、脱发、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皮肤瘙痒症等病症。治疗以 滋阴养血,补益肝肾 为主。

我知道大家更爱看医案,但咱们好歹也得系统的学习一下吧,那好,话不多说,还是满足大家,来看看医案吧!

医 案

今天讲的是张锡纯的医案,话说有一个失眠的患者,这个患者叫徐友梅,是当时的一位道尹,这个道尹是什么呢?拿我们今天的话,简单来说就是一位职位不低的公务员。此人“于季春得不寐症”且“心中时常发热,懒于饮食,勉强加餐,恒觉食停胃脘不下行,大便干燥。”,后来又说此人“喜与文士结社”。

大家看,张锡纯寥寥数笔,就把这个人的身份地位,他的工作以及得了什么病,还有得病的时间都点出来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医看病讲究的是一个 范围 、一个 环境 ,他的任何信息都有可能是“破局”的关键。其实到这里,治病所需要的东西差不多就全了。

在春天得的这个病,那春天对应的是什么呢?大家心里要有数, 春对应肝 。然后病因是什么呢?因为他特别喜欢诗歌,所以一定是经常和朋友们讨论诗词歌赋。为了写诗句,肯定是天天想这个词想那个词,怎么能更恰当,或者怎么才能更押韵,这样经常推敲,时常为了一两个词天天琢磨。您想那边工作压力也不小,这边还天天琢磨,这肝之血能不亏耗么?

然后张锡纯诊他的脉象是什么样的呢? “其脉左部浮弦,右脉尤弦而兼硬,一息五至” 。这个左脉浮弦,便是肝血不足最有力的证据。

那怎么治呢?方子在这:生怀山药(一两)、大甘枸杞(八钱)、生赭石(六钱,轧细)、玄参(五钱)、北沙参(五钱)、生杭芍(五钱)、酸枣仁(四钱,炒捣)、生麦芽(三钱)、生鸡内金(钱半,**的,捣) 茵陈(钱半)、甘草(二钱)。(一两=30克,一钱=3克)

这个药看起来也不像是治肝血不足的啊,到底有没有用呢?您还别说,这人将药煎服两剂,夜间便可睡到两三点钟,心中也已不发热,食量亦少量加增,大便仍滞,但脉象不比从前之弦硬。

“呀喝?以前光听说过心脏不行或者肾脏不行的话会导致失眠,这肝不行也能失眠?还有,这明明不是治肝之药,为何如此有效呢?”要我说,大家还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不完善,所以才有此疑问,不如今天就由本人给您填填坑?

血液的仓库——肝

在前面,我们说过肝的功能有疏泄,有涤达,但其实肝最重要的功能是 储藏血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肝在人体中,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国库、储备中心,平时的话里面要保证国库充盈,有钱有粮,有各种资源。但如果哪里出了问题,肝要第一时间就能紧急去调配,去救援。这就是肝藏血的意义。

肝藏血说起来应该分为三点来讲: 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贮藏血液的话,通过例子,想来大家也能明白,就是国库的意思。那调节血量呢?

血量调节之一

人体日常坐卧起行,会发生一些应急的事情,比如突然大量动脑子,这时候就要紧急从肝调血来支撑,如果说肝里面血虚血少,这时候人一着急就会晕过去了。

血量调节之二

还有,比如说我们大量的运动,有很多人突然脸色苍白,也是血上不来。还有人听到什么坏消息,听到什么噩耗,一紧张脸色苍白,也是血调不上来。还有遇冷,手脚冰凉这些人,也是血过不来,这就体现了血虚的症状。

血量调节之三

天热的时候,经常会觉得眼干涩,还有人会表现握力不足。这是因为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内经》上也讲了:“目受血而能视,手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足受血而能步”这些其实都是肝的一个反应,肝里面血是不是充足,就直接会表现在手脚眼,如果这些地方出现问题大概率就是血虚。

还有最后一点 防止出血 ,肝防止出血的机理,有三个方面:

肝血虚与失眠

你这说了半天也没看出来肝血虚和失眠有什么关系啊?别急,您听我解释。

也就是说,如果肝血不足的话,那么 肝不藏血,魂无所归 ,所以晚上这个人会精神,会总是睡不着觉。

这下就明白了吧?“你这一解释倒是明朗了许多。那还有个疑问,这方子里的这些药,怎么没看出来和病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学习中医的时候一定总体来看,当一个人肝血不足,肝火比较大的时候,哪会受影响呢?一个非常重要的脏器会受影响,那就是 脾胃 。用一个中医术语来形容,就叫 肝木横逆克脾土 ,所以脾胃功能就受影响了。

为啥用这个方子呢?

一般人看见这个医案的时候肯定想着先养血安神,但张锡纯他老人家就不一样了,人家先想着的是肝脾一起调,这下您就应该知道这个怀山药是怎么回事儿了。

然后这个方子里边有大甘枸杞八钱,这枸杞子是干吗的呢?枸杞子是可以滋补肝肾之精的。只有当肾阴足的时候,肝阴才能足,肝阴足,肝血才能足,所以补肝肾之阴很重要的。

然后配上生杭芍,就是白芍五钱,白芍是敛肝柔肝的,再加上后边的甘草,这就是芍药甘草汤了,这个方子能酸甘化阴。所以枸杞子、玄参、沙参,再加上芍药、甘草,都是滋补肝肾之阴的。

然后再配炒酸枣仁四钱,这个药才是养肝血的。再往下就是这个方子里面,又配了生麦芽,那么生麦芽是干嘛的呢?生麦芽是生发肝气的,因为你经常思考的话,肝气肯定会不舒,所以要生发肝气。

然后又配了生鸡内金,这是化瘀的,同时它有开胃的作用,能帮助胃气下降。这方子大家可以看到,这里面考虑到补脾胃了,然后考虑到养肝阴、柔肝、舒肝气,这些都考虑了,是很全的一个方子。

“这个方子明白是明白了,可这也太复杂了,我们也不敢用啊!”这方面我也考虑到了,给大家推荐个方子。

当归补血汤!

方子组成是 黄芪30g、当归6g ,其份量比例是5:1。这个方子黄芪居主要地位,而当归为辅助之品。有的人就问了,为什么不以黄芪补气汤命名而反名当归补血汤呢?

这是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宅”。气虚则血无所摄,血虚则气无所依,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正如《医宗金鉴集注》中提到:“五味之中唯甘能补,当归味甘而厚,味厚则补血;黄芪味甘而薄,味薄则补气;今黄芪多数倍而云补血者,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经言‘阳生阴长’是谓耳。”

另外,中医认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篇》)可见血液乃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故中医欲补血,与现代医学之直接输鲜血补充血容量不同,其着眼点是鼓舞脾胃之气,激发生化之源,若重用当归等血药,滋腻填补,反碍脾阳,阻遏中气、致脾不运化,岂能“疏布津液”,“化赤为血”?

另外,要提醒一下大家,别以为现在睡眠还好就没事儿了,真要等真正失眠的时候再养生可就晚了,那个时候精神状态也不好,脾气也暴躁,怎么能安心养生呢?所以这里给大家几点养肝护肝的建议。

(一)情绪要平稳

中医提到“怒则伤肝”,情绪起伏过大,很容易影响到肝。通常自我要求高、急躁的人,较容易产生焦虑、不安,这在中医里是属于较易产生肝火的体质。

肝属木,木喜调达。可以把肝想象成一棵大树,树木喜欢自由、无拘无束,因此,养肝首重情绪调节、心情愉快。

(二)睡眠要足够

肝主藏血,《黄帝内经·素问》曾提到:“人卧则血归于肝。”足够的睡眠,肝脏才可以得到完全的修复。

以中医观点而言,夜晚应让身体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则肝的修复功能受到影响,体力无法恢复,连带思考能力也会变得迟缓。

睡眠品质不佳,也会造成肝火上升。因此,建议晚上不适宜从事太过耗损脑力的工作,容易影响睡眠品质。适当休息则有助于强化肝脏,平时累了就要休息。对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时间休息。

我们的身体很敏感,只要忙了、累了,就随时调节、抓空档休息,比如中午睡午觉,通常疲倦的感觉都可以清除。

(三)饮食清淡

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油炸、高浓度的咖啡、茶等,也是引起肝火的原因,尽量避免过量食用。天然原味的绿色青菜和水果,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又富含抗氧化物,对肝的修补有很大帮助。

另外,一些简单的食物也有助于降火: 绿豆、薏仁、芦笋、丝瓜、西瓜、芦荟 等可以清热, 也可服用红豆、冬瓜,除去身体的湿热状况。

血虚腹痛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血虚腹痛的症状 5 血虚腹痛的治疗 6 关于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