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人体部位名·胃脘 5 经穴别名·胃脘 51 中脘穴的别名·胃脘 511 中脘穴的别名 512 出处 513 穴名解 514 特异性 515 所属部位 516 中脘穴的定位 517 中脘穴的取法 518 中脘穴穴位解剖 5181 层次解剖 5182 穴区神经、血管 519 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5110 中脘穴主治病证 5111 刺灸法 51111 刺法 51112 灸法 5112 中脘穴的配伍 5113 文献摘要 5114 中脘穴研究进展 51141 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 51142 对肺功能的影响 51143 对血液的影响 5114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51145 对膀胱张力的作用 51146 治疗胆绞痛 51147 解除幽门痉挛 51148 对小肠的蠕动的影响 51149 治疗糖尿病 52 上脘穴的别名·胃脘 521 上脘穴的别名 522 出处 523 穴名解 524 特异性 525 所属部位 526 上脘穴的定位 527 上脘穴的取法 528 上脘穴穴位解剖 5281 层次解剖 5282 穴区神经、血管 529 上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5210 上脘穴主治病证 5211 刺灸法 52111 刺法 52112 灸法 5212 上脘穴的配伍 5213 文献摘要 5214 上脘穴研究进展 52141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胃脘 胃脘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wèi wǎn
2 英文参考gastric cavity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middle region of the upper abdomen
gastric cavit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hōngwǎn CV12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胃脘:1人体部位名;2经穴别名。[1]
4 人体部位名·胃脘胃脘为人体部位名,指胃腔[1]。上口贲门部为上脘,中部为中脘,下口幽门部为下脘[1]。见《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
5 经穴别名·胃脘 51 中脘穴的别名·胃脘胃脘为经穴别名,即中脘穴[1]。《圣济总录》:“胃脘穴,主中恶,《针灸甲乙经》云:一名太仓。在上脘下一寸。”“脘”,《脉经》作“管”;《经穴汇解》作“腕”[1]。
穴位 中脘 汉语拼音 Zhongwan 罗马拼音 Chungwan 美国英译名 Middle Epigastrium 各
国
代
号 中国 CV12 日本 12 法
国 莫兰特氏 VC12 富耶氏 VC12 德国 KG12 英国 Cv12 美国 Co12
中脘为经穴名(Zhōngwǎn CV12,RN12)[2][3]。出《脉经》。《脉经》名中管[4]。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5]《脉经》[6])、胃募(《千金翼方》)。属任脉[2]。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2][7][4]。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2]。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
511 中脘穴的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
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
胃管(《脉经》)
中管(《备急千金要方》[5]《脉经》[6])
胃募(《千金翼方》)
512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
《针灸甲乙经》:中脘,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
513 穴名解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2]。
中,有方位之义。脘,指胃府。《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难经·第四十五难》:“府会太仓。”注:“太仓即中脘穴。”《黄庭内景经》:“脾长一尺掩太仓。”注:“太仓,胃也。”《黄庭外景经》:“时念太仓不饥渴。”注:“胃也。”又注曰:“太仓肚府。”又曰:“太仓,胃管神名。”《老子·中经》:“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又泛指脾胃为太仓。《中黄经》:“太仓,脾府也。”《黄庭内景经》:“是为太仓两明堂。”注:“太仓,脾府。”又官名。《汉书·百官表》大司农属官有太仓令丞。故太仓者,亦即脾胃为仓廪之官之意。中脘,指穴当胃体的中部,相对于上脘及下脘而言,又是直接指胃而言,故又名太仓。[8]
514 特异性中脘是胃的募穴[2][7][4][5]。
中脘是八会穴之腑会[2][4]。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2][7][4][5]。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5]。
515 所属部位上腹[9]
516 中脘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7]。
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4]。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2]。
中脘穴在任脉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内脏)
517 中脘穴的取法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2]。
仰卧位,于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10]。
518 中脘穴穴位解剖中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51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2]。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11]。
51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1]。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4]。
519 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
中脘穴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等作用[2]。
中脘穴治疗疾病广泛。由于胃与多条经脉关系密切,如手太阳经“抵胃,属小肠”;手太阴经“还循胃口”;足太阴经“属脾,络胃……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其络脉“入络肠胃”;足阳明经“下膈,属胃,络脾”;足厥阴经“挟胃,属肝,络胆”。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取本穴可治与胃有关的经脉病,也就是说,多条经脉异常所引起的胃病均可取本穴治疗。又因中脘穴为胃的募穴,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五脏六腑之海,饮食入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若胃腑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脏腑经脉失养,可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因此治胃是治疗很多疾病之本。综上所述,本穴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必用穴,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同时,本穴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穴。[5]
治疗脾胃疾患的常用穴之一,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功[8]。
5110 中脘穴主治病证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
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以及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等[2]。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泄泻、黄疸、癫狂[11]。
中脘穴主治 胃脘痛,呕吐,呃逆,纳呆,疳积,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肠鸣,腹胀,泄泻,便秘,便血,肠痈;失眠,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黄疸,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10]。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4]。
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5111 刺灸法 51111 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孕妇慎用。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2]。
直刺05~1寸[2][10],局部酸胀沉重[10],胃部有收缩感[10]。
直刺1~15寸[4][11]。
注意:孕妇慎用[2]。
中脘穴深部有胃、胰腺、腹主动脉,直刺不宜过深,瘦弱患者尤宜谨慎[10]。
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2][10]。
51112 灸法可灸[2][10][11]。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4]。
药物天灸[10]。
强身保健采用瘢痕灸[10]。
5112 中脘穴的配伍中脘配天枢,有和胃降逆,化湿去秽的作用,主治霍乱吐泻。
中脘穴配天枢、内关、气海治急性肠梗阻[2]。
中脘穴配天枢、足三里治痢疾[2]。
中脘配天枢、足三里、内庭,治霍乱吐泻[10]。
中脘配气海,有益气摄血的作用,主治便血,呕血,脘腹胀痛。
中脘配足三里,有调和胃气,升提脾气,去湿化浊的作用,主治胃痛,泄泻,黄疸,四肢无力。
中脘配足三里,治腹满[10]。
中脘配胃俞,属俞募配穴法,有调中和胃,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呃逆。
中脘配内关,治呕吐[10]。
中脘穴配内关、梁丘治胃痛[2]。
中脘配脾俞、天枢、三焦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治久痢[10]。
中脘配大陵、劳宫、足三里、然谷、太溪,治黄疸[10]。
5113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心痛身寒,难以俯仰,心疝气冲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伤忧悁思气积,中脘主之。腹胀不通,寒中伤食,饮食不化,中脘主之。小肠有热,溺赤黄,中脘主之。溢饮胁下坚痛,中脘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霍乱吐泻不自知,心痛,温疟,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因读书得奔豚气上攻,伏梁,心下状如覆杯,寒癖结气。针入八分,留七呼,泻五吸。
《针灸大成》:主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胀,中恶,脾疼,饮食不进,反胃,赤白痢,寒癖,气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胀,面色萎黄,天行伤寒,热不已,温疟先腹痛,先泻,霍乱,泻出不知,饮食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气发噎。
《针灸大成》: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针灸聚英》:素注,针一寸二分,灸七壮……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导引之。
《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
《循经考穴编》: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行针指要歌》: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反胃吐食一般医。
5114 中脘穴研究进展 51141 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针刺中脘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这种作用与原来的功能状态和针刺手法有关。如原来处于软弱或中等度蠕动状态时,可使蠕动增强,如原来处于较强状态时,则这种作用不明显。当用弱 时,可促进胃蠕动;强 时,则抑制胃蠕动。对胃酸分泌也有一定促进作用。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中脘,观察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的节段性分布,发现中脘传入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节段为第7胸椎至第2腰椎。由于该节段与胃肠的神经传人节段在形态学上有所重叠交汇,因此本穴针刺能调整胃肠功能。[10]
针刺中脘,可使胃蠕动增强,幽门开放,肠鸣音增加,空肠蠕动增强[2]。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中脘穴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据报道,针刺中脘后,空肠黏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尤为明显。泻法针刺胃癌患者中脘、足三里穴,可增加胃酸分泌。电针动物中脘等穴,弱 促进胃运动,强 则抑制胃运动。前者使胃电加强,后者使胃电抑制。[8]
51142 对肺功能的影响针刺中脘可增加安静时通气量、耗氧量和最大通气量[10]。
51143 对血液的影响针刺中脘可使白细胞明显上升,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上升[10]。对脾功能亢进而白细胞减少者也有同样效果[10]。
5114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艾灸小鼠的“中脘”,隔日1次,共3次,分别测定肝、脾、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结果发现,艾灸组和对照组的吞噬细胞活性均有一定增强,而以肝、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最为显著(P<005)。另有人以接种S180肉瘤的小鼠为模型,小艾炷灸“中脘”,观察艾灸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时发现,艾灸能抑制癌鼠瘤体的增大,提高癌鼠血浆cAMP/cGMP值,增强其脾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活性、脾淋巴细胞的PHA诱导转化功能和脾淋巴细胞对绵羊红细胞(SR BC)诱导的空斑形成细胞(PFC)反应能力。[10]
艾灸中脘,见小白鼠的单核巨细胞吞噬机能增强[2]。
51145 对膀胱张力的作用针中脘穴对膀胱张力有调整作用[8]。
51146 治疗胆绞痛用解痉止痛膏贴中脘穴。取白芷10g,花椒15g,研成细末,韭菜、葱白各20个和苦楝子50g捣烂如泥,用白醋50ml将上药调成糊状,贴于中脘穴,24小时换贴1次,连贴2~4次。
51147 解除幽门痉挛据报道指压中脘后,在X线下发现胃蠕动增强,110例患者中有94例波频增加,波速增快,幽门痉挛解除。
51148 对小肠的蠕动的影响针刺中脘穴对小肠的蠕动有促进作用,尤其能促进空肠的蠕动。
51149 治疗糖尿病动物实验提示对实验性糖尿病家兔单灸中脘,可降低血糖和尿素氮[8]。
52 上脘穴的别名·胃脘胃脘为经穴别名,《针灸聚英》作上脘穴之别名[12]。
穴位 上脘 汉语拼音 Shangwan 罗马拼音 Shangwan 美国英译名 Upper Epigastrium 各
国
代
号 中国 CV13 日本 13 法
国 莫兰特氏 VC13 富耶氏 VC13 德国 KG13 英国 Cv13 美国 Co13
上脘为经穴名(Shàngwǎn CV13,RN13)[13][3]。出《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脉经》名上管;别名上管(《脉经》、《备急千金要方》)、胃管(《针灸聚英》、《肘后备急方》)、胃脘(《针灸资生经》)、上纪(《针灸大全》)。属任脉[13]。上脘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13][14]。上即上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上部,故名上脘[13]。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胃脘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黄疸,吞酸,食不化,纳呆,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胃下垂,食管痉挛,咳嗽痰多,积聚,虚痨吐血,隔肌痉挛,肠炎等。
521 上脘穴的别名上管(《脉经》、《备急千金要方》)
胃管(《针灸聚英》、《肘后备急方》)
胃脘(《针灸资生经》)
上纪(《针灸大全》)。
522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针灸甲乙经》:上脘,在巨阙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
523 穴名解上即上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上部,故名上脘[13]。
上,与下对言。脘,脘同管,指胃府。此穴在脐上5寸,居中、下脘之上,正当胃上口处,内应贲门,相对于下脘及中脘而言,故名上脘。[8]
524 特异性上脘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13][14]。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25 所属部位上腹[9]
526 上脘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7]。
上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3]。
上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5寸[14]。
上脘穴在任脉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肌肉)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内脏)
527 上脘穴的取法在脐上5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上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3]。
仰卧位,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上3/8与下5/8的交点处取穴;或于中脘穴直上1寸取穴[15]。
528 上脘穴穴位解剖上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主要有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52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13]。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11]。
52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1]。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14]。
529 上脘穴的功效与作用上脘穴具有和胃降逆、化痰宁神的功效。
上脘穴有调理脾胃,疏肝宁神作用[13]。
上脘穴系任脉、胃经和小肠经之会穴,有和中降逆、清热化痰之功,主治满闷、吐逆诸症,盖以本穴接近贲门也。[8]
5210 上脘穴主治病证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胃脘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黄疸,吞酸,食不化,纳呆,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胃下垂,食管痉挛,咳嗽痰多,积聚,虚痨吐血,隔肌痉挛,肠炎等。
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及黄疸等[13]。
上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癫痫[11]。
上脘穴主治胃脘痛,呃逆,呕吐,吞酸,食不化,纳呆,腹胀,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癫痫,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15]。
上脘穴主治胃痛,呃逆,呕吐,反胃,癫痫,以及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食管痉挛等[14]。
治反胃,呕吐,食不化,胃痛,纳呆,腹胀腹痛,咳嗽痰多,积聚,黄疸,虚痨吐血。胃炎,胃扩张,隔肌痉挛,肠炎。
5211 刺灸法 52111 刺法直刺05~1寸[15][13],局部有酸胀感[15],可扩散至上腹部[15]。
直刺1~15寸[14][3]。
注意:
若肝、脾大,其边缘在本穴处或以下者,禁刺[15]。
其边缘不在本穴处者,禁斜刺[15]。
本穴不能用提插法或粗针,以免造成胃肠穿孔或化脓性腹膜炎[15]。
针后慎勿饱食[15]。
孕妇慎用[13]。
52112 灸法可灸[13][15][3]。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14]。
《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
5212 上脘穴的配伍上脘穴配巨阙、内关治急性胃痛,呕吐,呃逆[13]。
上脘穴配内关、手三里、足三里治急性胃炎[13]。
上脘配中脘,有行气止痛,健胃消食的作用,主治胃脘疼痛,饮食不化。
上脘配丰隆,有理气止痛,清热化痰的作用,主治心痛呕吐,伤寒吐蛔。
上脘配神门,有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发狂奔走,失眠烦躁。
上脘配神门,治发狂奔走[15]。
上脘配不容、大陵,治呕血[15]。
上脘配丰隆,治心痛、呕吐[15]。
上脘配足三里、章门、阴谷、关元、期门、行间、脾俞、悬钟、承满,治鼓胀[15]。
上脘配三焦俞,治胃胀食不化[15]。
5213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眩痛,身热,汗不出,上脘主之。心痛,有三虫,多涎,不得反侧,上脘主之。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抑而下之。寒中伤饱,食饮不化,五脏膜满胀,心腹胸胁支满胀,则生百病,上脘主之。心下有膈,呕血,上脘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中热烦,奔豚气胀不能食,霍乱吐利,身热汗不出,三焦多涎,心风惊悸,心痛不可忍,伏梁气状如覆杯,针人八分,先补后泻之,神验。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其疾立愈,灸亦良,日可灸二七壮至一百壮。
《针灸大成》:主腹中雷鸣相逐,食不化,腹疗刺痛,霍乱吐利,腹痛,身热,汗不出,反胃呕吐,食不下,腹胀气满,心忪惊悸,时呕血,痰多吐涎,奔豚,伏梁,二虫,卒心痛,风痫,热病,马黄黄疸,积聚坚大如盘,虚劳吐血,五毒疰不能食。
《玉龙歌》: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普济》:针入八分,先补后泻,神验。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立愈。
5214 上脘穴研究进展 52141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针刺上脘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可使症状减轻,促进溃疡愈合,对胃酸分泌也有一定影响[15]。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上脘、中脘、内关等穴,在X线下观察,可解除膈肌痉挛,加速食管蠕动[8]。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别名/通用名 22 拼音名 23 标准编号 24 处方 25 制法 26 性状 27 鉴别 28 检查 29 功能与主治 210 用法与用量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胃痛舒片 1 拼音
wèi tòng shū pià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别名/通用名溃疡灵片
22 拼音名Weitongshu Pian
23 标准编号WS3B274197
24 处方猪胃粘膜 100g 厚扑 500g 海螵蛸 100g 颠茄浸膏 3g 甘草 700g
25 制法
以上五味,将猪胃粘膜、海螵蛸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厚扑、甘草加 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缩成膏,加入颠茄浸膏及上述细粉,混匀, 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26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味微甜、辛。
27 鉴别取本品4片,除去糖衣,研细,加稀盐酸,即泡沸,产生CO2气,通入氢 氧化钙溶液中,溶液即变浑浊。
28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D)。
29 功能与主治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烷胀痛,嘈杂吞酸, 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等症。
210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5片,一日3次,饭前半小时或睡前服用;胃痛泛酸 时,嚼碎吞服。
211 贮藏密封。
河北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胃痛舒片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卷上·正编呕哕病诸候]呕吐候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以两手直叉两足底,两脚痛舒,以头枕膝上,自极十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
《养生导引秘籍》:[养生导引法全]呕吐门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以两手直叉两脚底,两脚痛舒,以头枕膝上,自极十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
《外台秘要》:[卷第六]呕逆吐方八首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以两手直义两脚底,两脚痛舒,以头抵膝上,自极十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
《养生导引法》:五、呕吐门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以两手直叉两脚底,两脚痛舒,以头枕膝上,自极十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
《外科大成》:[卷二分治部上(痈疽)]膝部缓解胃疼的办法:尽量把皮带松开,穿宽松的衣服,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喝点热水,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这些办法或许会有作用,不过胃疼的话缓解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是在平常就多多注意保养胃,多注意胃的健康,切勿经常吃一些辛辣的刺激性比较强的食物,吃饭也要有规律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健康的胃。
胃痛是胃病病人最常见的症状。大多由于病变部位受局部炎症或胃酸的刺激,引起胃壁平滑肌痉挛、胃内压增高和肌纤维紧张度增强,使病变部位的神经感受器受到刺激,因而发生痛感。诱发胃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感受风寒、饮酒、吸烟、饮食生冷、饥饱失时,暴饮暴食、服食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药品或是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突然胃疼怎么办?不要吃腥辣刺激的食物,海鲜类不要吃 注意清淡为主,饮料,咖啡不要喝了,平时可以喝太阳神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太阳神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用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嗳气等肠胃不适症的辅助治疗做饭菜时注意尽量烧的烂一点,容易消化,如果有时间,最好一口饭嚼50下以上,减少胃负担南瓜,木耳,猴头菇,山药,多吃,对胃炎效果较明显
胃痛要和“心痛”区别开来,在中医古籍中,又称胃痛为“心痛”。胃痛又名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的疼痛。古人认为胃脘处在心下,歧骨下的部位为心窝部,在这个部位发生的疼痛,即为心下痛,心口痛、心窝痛、也称心痛。后世很多医家认识到胃与心的解剖部位完全不同,故又把胃痛与心痛区别开来。如《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为了把两者区别开来,把心脏疾病引起的心痛,称为“真心痛”,特别是“心痛彻背”,严重者还可伴有出冷汗、手足口唇青紫、胸闷气短等症。困此,胃脘痛与真心痛在疾病的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胃痛虽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但最为常见的疾病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由于这两种疾病是一个慢性发展的反复波动、迁延难愈或易复发性疾病,因此对胃痛者的饮食调理尤为重要,胃痛病人的饮食要求如下:
1、首先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中的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有吸烟嗜好的病人,应戒烟。
2、饮食定时定量。长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应定时,间隔时间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平时应少食或不食零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3、注意营养平衡,平素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
4、饮食宜软、温、暖。烹调宜用蒸、煮、熬、烩,少吃坚硬、粗糙的食物。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要注意四季饮食温度的调节,脾胃虚寒者尤应禁食生冷食物。肝郁气滞者忌在生气后立即进食。
缓解胃疼方法
一、如果在出现胃痛而身边没有任何药物的情况下,有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缓解疼痛。
1、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2、点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3、揉按腹部
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预防胃部疼痛
1、定时定量
即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坚持有规律的活动。每餐还应坚持食量适度。
2、温度合适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否则,过烫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发胃病。
3、细嚼慢咽
对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维护作用。
4、饮水择时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5、适当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维护作用。胃液中坚持正常的维生素C量,可有效发挥胃的功效,维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癌力。
请采纳。
胃痛虽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但最为常见的疾病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由于这两种疾病是一个慢性发展的反复波动、迁延难愈或易复发性疾病,因此对胃痛者的饮食调理尤为重要,胃痛病人的饮食要求如下: ●少吃油腻多脂食品 油腻、油炸及多脂肪的食物,容易在胃内停留较长时间,并刺激胃酸制造过剩。避免多脂肪的肉类及乳品,势必能降低复发的几率。 ●少吃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似乎最可能是胃痛的祸首,也有许多胃痛患者吃了辛辣食物后,并未加重病情。当然,许多患者仍无法承受辣食。 ●少喝咖啡 咖啡、茶及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可能刺激已发炎的食道。咖啡因也会松弛贲门括约肌。 ●避免吃巧克力 发生胃痛时,最首要避免的食物就是巧克力。巧克力几平全是脂肪成分,而且它也含咖啡因,将加倍恶化胃痛。 ●戒烟 不论是自己抽烟,或吸二手烟,都不利。它会松弛你的贲门括约肌,并增加胃酸的制造。 ●少喝汽水 含气泡的饮料会扩大你的胃,对贲门产生与饮食过度相同的作用。 ●注意柳橙类水果 柳橙、柠檬等酸性水果,似乎舍引起麻烦,但这些水果的酸,和胃酸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不妨让你的胃自己作决定,若能相安无事,便无需避免。 ●保健药膳 ①胡椒葱汤 胡椒粉1克,葱白3克,姜6克。先烧开水,下姜、葱白,煮沸而成姜葱汤。用热姜葱汤,送服胡椒粉,或将胡椒粉放入姜葱汤中即成。胃痛时将汤热饮即可缓解。 功效暖胃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痛症。胃热痛者忌服。 ②桂皮山楂汤 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先用水煎山楂肉15分钟,后入桂皮,待山楂肉将熟熄火,滤汁入红糖,调匀即可。趁热饮服。 功效温胃消食止痛,适用于胃脘痛症。 ③仙人掌猪肚汤 仙人掌30—60克,猪肚1个。将仙人掌装入猪肚内,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炖至熟烂。饮汤,食猪肚。功效行气活血,健脾益胃。适用于气滞血瘀,胃痛年久不愈等症。 ④牛奶姜汁 牛奶150-2印毫升,姜汁1汤匙,白糖适量。将上2味加白糖,放瓦盅内,隔水炖服,每日2次。功效温中散寒,缓急止痛。适用于胃痛喜热喜按、嗳气泛酸等症。
胃脘简介
本文2023-10-09 17:39: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4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