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4收藏

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年,第1张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

提到火烧圆明园,很多人会说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恶行。实际上,早在1860年,英法联军就将圆明园烧毁殆尽。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控制,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的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

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20]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扩展资料

从当时的史实来看,英法联军烧毁的不只是圆明园一处,还包括三山五园的其他园林。

咸丰十年(1860)的9月21日,英法联军在北京通州的八里桥,与僧格林沁、胜保等人带领的清军大战三四个小时。清军战败后,英法联军也进行了几天的休整。

10月3日,英法联军向北京城里进发,当得知清军主力部署在圆明园一带时,联军便尾随而来。10月6日,英法联军包抄了驻扎在德胜门和安定门的僧格林沁和瑞麟部,晚上9时许,法军准备侵入圆明园,遭到首领太监任亮率领的二十多个太监的拼命抵抗。

10月7日上午,法国军队闯进圆明园,开始了疯狂地抢劫,下午到达的英国士兵也加入了抢劫的行列,圆明园内最珍贵的东西被洗劫一空。时人赘漫野叟在《庚申夷氛纪略》中记载,圆明园“御内陈设珍宝、书籍、字画,御用服物,尽被搜括全空”。

英国首席谈判代表额尔金把洗劫圆明园的责任推卸给法军,他在《额尔金勋爵的信件和日记》中描述了圆明园被抢掠的惨象:“劫掠和蹂躏这样一个地方,已够坏了,但更坏得多的是破毁。

原来总值一百万镑的财产,我敢说五万镑也不值了。法国兵用尽一切方法撕毁最美丽的丝绸,打碎碧玉饰物和瓷器等等。”

然而,侵略者并未到此为止。根据法国人皮埃尔·马蒂埃的《从巴黎到八里桥》、埃利松的《翻译官手记》和帕吕的《远征中国纪行》等资料记载,10月7日下午,英法联军开始放火,圆明园大宫门外朝房被焚烧,时值西北风起,火势越发旺盛。

10月9日,英法联军撤出圆明园后,清军才将大火扑灭,此次大火连续烧了三天。11月8日(农历九月二十五日),内务府大臣明善、内务府总管王春庆两人亲往圆明园详查情况。

根据随后奏报的《明善奏查得圆明园内外被抢被焚情形折》记载,八月二十三日(10月7日),英法联军焚烧了圆明园的九洲清晏各殿、长春仙馆、上下天光、山高水长、同乐园、大东门等处。

与此同时,其他皇家园林的境遇又是怎样的呢?咸丰十年九月初三(10月16日),内务府大臣宝鋆在《宝鋆奏禁园被抢印信遗失折》中说,八月二十三日(10月7日),有200名侵略军闯入万寿山清漪园,“将各殿陈设抢掠,大件多有伤损,小件尽行抢去。”

第二天,侵略军又冲进玉泉山静明园,抢掠一番。在这封奏折上,宝鋆还说:“静宜园(即香山),夷人并未前往,各殿陈设,照旧封锁。”

可见,英法联军第一次侵入三山五园后,主要烧毁了圆明园,清漪园和静明园遭受了抢劫,但没有被焚烧。香山静宜园也许是距离的原因,英法联军没有到达那里。

1860年10月17日, 英国人额尔金以清政府“不讲道义,不顾国际法”将抓获的18名英法“侨民”虐待致死为借口,发誓要焚毁圆明园,“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

10月18日,额尔金下令火烧圆明园。于是,英国米启尔中将率领3500名英军蜂拥而入,圆明园第二次遭受大火。这次大火,火势猛烈,给圆明园带来极大损失。

英军步兵中校沃尔斯利在《1860年对华战争录》回忆录中说,到了10月19日晚上,圆明园只剩下断壁残垣。令人发指的是,安佑宫内没有来得及逃跑的宫女、太监、工匠等300多人,竟然被活活烧死,实在是惨无人道。

中国新闻网-英法联军两次火烧圆明园时,还烧毁了哪些园林?

-圆明园

谈及圆明园,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英法火烧圆明园,这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铁证。然而西方的一批资料,却揭开火烧圆明园真相,以至有学者感慨颠覆了我们传统认知。甚至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大量中国百姓参与了抢劫和火烧圆明园。

首先看一个问题,英法为何火烧圆明园?

根据《清史稿·邦交志》记载,英法火烧圆明园,完全是为了丧心病狂行为。然而,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篇《评清史稿:邦交志》的文章,提到的内容却颠覆传统认知。

英法派人与爱新觉罗·载垣(康熙六世孙,怡亲王)商谈,但爱新觉罗·载垣“阳许之,而阴谋害之”。

次日晨,英、法译者归营报告,途遇僧格林沁之马队,英人被捕者二十六、法人十三,经二十日之监禁虐待,英人得生归者半,法人仅五名,后英人之焚圆明园者,即以报复也。撰《邦交志》者,何必隐讳其词若此?

根据蒋廷黻的记载,大名鼎鼎的僧格林沁抓住了英法使者,并虐待致死20余人,几乎一天杀一个,所以火烧圆明园是出于报复心理。但令人奇怪的是,清朝遗老编修的《清史稿·邦交志》中,却将这一段彻底不提隐瞒了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民国史学大家蒋廷黻提到一句,“英人之焚圆明园者,即以报复也”,这里说的是英国人火烧圆明园,而非英法联军。

那么,蒋廷黻考证的火烧圆明园原因,和火烧圆明园的真凶,到底可不可信呢?西方的一批资料,证实蒋廷黻了观点。

法国历史学家布立赛,在本世纪初时,走访了英法两国一些图书馆、档案馆,陆续收集了参与圆明园暴行的英法联军留下的文字资料,很多资料在中国史学界从未出现过,最终写成了《1860:圆明园大劫难》一书,2005年翻译成中文。

10月18日……英军到处张贴布告,宣布:(英军)格兰特将军下令捣毁圆明园,以报复英国俘虏所受的虐待。

长期在晚清中国海关工作的美国人马士,他所写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提到“(英国全权公使,见下图)额尔金伯爵希望破坏圆明园宫殿的建筑中,把它视为有些俘虏曾被虐待的地方,并作为计划损伤(大清国)皇帝个人尊严的一种办法”。

可见,火烧圆明园的起初原因,就是为了泄愤,因为外交人员遭到清政府的虐杀,当然骨子里透露的是不比清政府文明的野蛮。然而问题在于,英法外交人员都遭到虐杀,究竟是英法一起动手纵火,还是单单只是英国?

无论是《1860:圆明园大劫难》,还是《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或者其他一些西方资料,比如法国随军翻译埃利松的《翻译官手记》,都证实了这么一点:法军早于英军一天到达圆明园,所以法军先抢、英军其后,最后英军放火;而且,侵华英军不顾法军的反对,独自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英法联军中的一员,参与抢劫的法军阿尔芒·吕西,在《军旅回忆:1860年征战中国之私密家信集》中,留下过这么一句话,可谓是最大的证据。

世界第八奇迹(圆明园),我们刚刚将其洗劫一空,英国人又刚刚将其付之一炬。圆明园,这历经了数朝数代的杰作,是我平生所见最漂亮的东西,今生今世,再也无缘一见了

在《1860:圆明园大劫难》中,英军的吴士礼中校也留下一段证词。

我们的盟军抢完了,也烧了多处宫殿,却反过来抗议我们……他们认为将圆明园完全捣毁,简直是哥特人的野蛮行径,令人诧异的是,当我们的高卢盟友将那里的奇珍异宝洗劫一空时……这种评价居然没有闪现在他们向来堪称敏锐的头脑中。

可见,真相非常明确,圆明园主要是英国人烧毁。至于法军,前期有小规模纵火行为,但都得到了控制,对圆明园建筑整体损害不大。

然而,如果说法国人抢劫、英国人纵火,这显示出英法野蛮行径的话,那么还有让中国人难堪的一幕,这就是大量中国百姓也参与了抢劫和纵火。

《翻译官手记》中记载,英法组成委员会,准备商量物品价值,以便平均分配时,“海淀的中国(大清国)百姓已经越过围墙进入公园(圆明园)进入园林中的宫殿”。这一记载得到晚清汪康年所写的《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佐证。

相当一部分中国的普通民众直接参与了劫掠、焚毁圆明园的行动邻近乡民及海淀贫氓纷至沓来,麇集园墙外渐近吾营,与在营华役互语,华役携有梯逐架以登,络绎越墙而入。

最让人无语的是,英军下令烧毁圆明园时,“各军并无火器,惟有水桶、水锅而已”,为缺少纵火材料着急不已时,“海淀华人暨华役,将携来之火线、秫秸一切引火之物齐集以待”。

此后数十年,中国百姓频繁光顾圆明园,所谓“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就是寻找掉落在土中的宝物找出来,另外涉及到砍树、盗窃建筑材料(包括拆毁零星的建筑)等,最终导致圆明园彻底被毁。

综上可见,清政府虐杀英法使者是导火索(即便不虐杀,英法未必不会抢劫,但烧毁可能性不大,这不是为英法开脱,而是实事求是分析),此后法国人是小规模纵火和抢劫,英国人是抢劫和彻底烧毁圆明园,不少中国百姓参与抢劫和纵火。

值得澄清的是,网络上有很多文章讲述,龚自珍之子龚橙带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其实这是一个谎言,没有任何严谨的史料作证。或许,清政府想找一个替罪羊吧,其实圆明园那么大,还需要专人带路,这不是扯淡吗?当然,还有说八旗李某带路,但也没有史料佐证。

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看来国耻的圆明园惨剧,但清朝社会精英却极为平静,曾国藩甚至说出“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清政府) 。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一句“不伤毁我宗庙社稷”,就是有德于我,至于火烧圆明园只是小事(不能怨其小者)而已。如此王朝,不亡还有天理吗?

cqhn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把火烧圆明园的罪过,归咎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无能。听起来好象也有一些道理,但并不确切。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被掠夺的地位。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现在,圆明园已辟为遗址公园,并正对遗址进行保护性维修,恢复山形水系、园林植被、桥涵闸路,部分古建筑也将重修。

火烧圆明园所造成的影响分为很多的方面。

1、在政治上,这个事件使得中国损失了很多的自己的领地和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社会程度慢慢的加重,甚至使得清朝开始帮助外国的侵略者做事情,丧失了很多主动权。这次火烧圆明园清朝无动于衷,也让别的国家看见了中国的利益,开始慢慢组织起来侵占中国

2、从经济上来说,这次火烧圆明园的发生导致了别的国家的势力直接发展到了我国,方便他们的经济发展,但是我们中国的发展被压制住了。再加上中国的人口众多,这也是让列强们得到了廉价的劳动力,但是当时清政府的军队又是打不过列强没办法反抗这就导致外国侵略者更加的猖狂。

在之后列强们逼迫中国签订《北京条约》这也使得外国的侵略者在中国可以更加的肆意妄为。火烧圆明园还导致中国的大批文物丢失,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遭到破坏,据统计损失文物达到了150万件换算成银两也是很值钱的,这也表现出了这次中国的损失是多么的惨重。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 1860年8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来,大量精美的圆明园文物多流散在国外,不计其数。其中以英、法、美三国收藏的数量最多、器物最精。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内收藏文物1000余件,馆内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座2米高的金塔,通体镶嵌着绿宝石,与故宫珍宝馆金塔相同。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柄用名贵白玉雕成的康熙玉如意,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波士顿美术馆现藏有大量中国绘画。其中有多少圆明园文物,目前尚无记录。

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清政

府腐败无能,屡次战败的形势下

外国侵略军在我国许多城乡进行

纵火破坏,使我国遭受巨大损失。

1860年(咸丰十年)10月,英法

联军焚毁我国最大园林—圆明

园可算是纵火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了,在我国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1856年10月23日,英国

以“亚罗船事件”为借口,将军舰

进犯珠江内河,发动了第二次鸦

片战争。1857年12月28日英

法联军进犯广州,次日广州失守,

随后英法联军不断向北推进。

1860年,英法联军二万五千余名

由英使额尔金、法使葛罗率领,一

路北上,8月袭击大沽占领天津、

通州。9月21日,在北京八里桥

又击溃僧格林沁、胜保部清军,咸

丰皇帝得知后于9月22日慌忙

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0月6日联

军到达海淀1860年10月6日

—9日(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二

—二十五日)由英国侵华军总

司令格兰特将军和法国侵略军司

令孟托邦率领的英法联军闯入圆

明园,大肆进行抢劫和破坏。

英法侵略者为掩饰掠劫圆明

园罪行,英政府全权代表额尔金

提出:“圆明园乃清帝最宠爱的行

宫”,“只有焚毁圆明园,最为可

行”。于10月18日悍然下令火

烧圆明园。在圆明园内清帝临朝

听政的正大光明殿指挥焚火行

动,三千五百余名英军从南面。一

些法军从北面开始在圆明园内到

处纵火焚烧,大火嫩烧到is日,

全园在一片火海中遭到毁灭。

咸丰皇帝于1860年(咸丰

十年)九月二十五日殊批,要内务

府大臣明善“将两次被抢、被焚情

形察访具奏”。明善遵旨,经过仔

细察访后,于十月初四日将情况

上奏专折。原折如下:明善奏查

得圆明园内外被抢被焚情形折

咸丰十年十月初四日

三品顶戴总管内务府大臣奴

才明善跪奏,为遵旨查得圆明园

内外被抢、被焚情形,恭折奏闻,

仰祈圣鉴事。

窃奴才正在查办间,于九月

二十五日恭接九月十八日奉殊

笔:着总理行营王、大臣传谕明

善,令伊在园经理一切,并会同王

春庆等收集众太监妥为安置。应

赴行在者赴行在并将两次被抢、

被焚情形详细察访具奏若尚有

办理之件,即令明善在园庭附近

地方居住,若无事可办,即驰赴热

河,将应赴行在之太监带来。钦

此。

奴才遵即会同总管王春庆,

并率领圆明园郎中景级、庆连、员

外郎锡奎、六品苑垂广淳,并各园

各路达他等前往三园内逐座详

查:九洲清晏各殿、长春仙馆、上

下天光、山高水长、同乐园、大东

门均于八月二十三日焚烧。至三

园内正大光明殿等座于九月初五

初六日焚烧,玉玲珑馆于十一日

焚烧。初次夷人进园焚烧尚无土

匪,自二十三日以后,时有土匪进

园后经被获正法略见稍息。其

蓬岛琼台、慎修思永、双鹤斋等

座,及庙宇、亭座、宫门、值房等

处虽房座尚存,而殿内陈设铺

垫、几、案、椅、机、床张均被抢掠,

其宫门等处虽未焚烧而门扇多

有不齐。

查所有园内各座陈设、木器、

及内库金银、绸缎等项册籍,向系

司房内殿等处管收,亦均被抢、被

焚无从清查。现在所存殿座、房

间、亭座、庙宇、宫门、船只,除由

总管王春庆缮具清单持赴热河恭

呈御览外,其大宫门、大东门、及

大宫门外东西朝房、六部朝房、内

果房、变仪卫值房、内务府值班

房、恩慕寺、清溪书屋、阅武楼、木

厂征租房、澄怀园内近光楼六间、

值房八间、上骊院、武备院值房等

处均被焚烧档案房前后堂,汉档

房等处被焚,满档房、样式房等处

尚存数间,亦被抢掠仅将印信护

出无失。库房六座,被抢四座焚

烧二座。

查银库现存正项银一百六两

六钱二分一厘。银钞二万九千三

百二十五两,当百、当五十大钱五

百六十三串五卜文。奴才率同官

员达他等进库搜查,惟存银钞一

万一百两其余银钞一万九千二

百二十五两。并实银制钱尽行失

去。又另存有基福堂油饰银八百

三十一两,滋生项下银五十八两

八钱八分七厘,银钞一百八十两

五钱,制钱三百三串三百九十四

文健锐营生息银六百五十四两

六钱八分,银钞一百七十六两,共

存银一千五百四十四两五钱六分

七厘内前因派员解送顺义县

赏需钱十二万两由库内借领过

车脚银四百十五两,又放给值班

员役饭食借领银二百两尚存银

九百二十九两五钱六分七厘,银

钞三百五十六两五钱,制钱三百

三串三百九十四文,亦被抢掠无

存。器皿库五座内存装修、什物、

零星木植、灯只等件抢掠不齐,

现在赶紧详查,埃查清再行造册

奏明存案。

再查海淀圆成当一座门面

旁三间被焚查该当原领成本钱

五万四千三百四十八吊,又存司

房生息钱七千二百六十吊,又存

得利钱四百七十三吊四百四十

文共钱六万二干八十一吊四百

四十文。内架货占钱三万九干

七百九十六吊二百文,现存钱二

万二千二百八十五吊二百四十

文,以及帐目、什物均被抢掠所

有园内各处一时实难整理。奴才

与总管王春庆及该管司员再四筹

酌,拟将福园门收拾整齐内外添

安锁钥内着首领太监及各园各

路达他带领园户等巡查看守外

伤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绿营

员弃照旧启闭,管辖、稽查出入,

其余通外各门及墙缺处所,奴才

亲督工匠用现存砖石赶紧补砌。

以严防守。现已咨催各旗营赴紧

拨派员升,周围照旧安班看守。

其应行留园及带往热河之太

监,奴才现在会同总管王春庆收

集惟该太监等居处远近不一。尚

未概行收集,俊该总管王春庆等

将应赴行在太监分晰明确,奴才

即行带赴热河。

奴才现在福园门外下处居

住,办理一切事务,谨将遵旨查办

缘由恭拆奏闻,伏乞皇上圣鉴。谨

奏(宫中殊批奏折)

此奏折对被焚被劫情况作了

详尽的记述,较其它材料接近于

实际,具有权威性。

英军随军牧师马卡吉记述他

目睹火烧圆明园的情景说:“焚毁

的命令下发后,不久就看见了重

重烟雾,由树林中蜿蜒曲折升腾

起来……顷刻功夫几十处地方

都发出一缕缕浓烟密雾。后来聚

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干

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

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

远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之物,其

中收藏着历代富有皇家风味和精

华之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圆明园就这样在清军毫不抵

抗的情况下,在英法侵略军的纵

火暴行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参考资料:

张碧君-《圆明园被烧始末》

龚自珍,清中期爱国诗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人(今浙江杭州)。龚自珍:官至内阁中书。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龚橙:龚自珍长子。(生卒1817年~1870年)。职业藏书家,自幼聪颖,但一身放浪不羁,性情孤僻,寡言少语,好为狎邪游。喜好收藏古籍,对藏书无所不窥,为学问浩博精深。龚橙:精通满汉两语,后又精通洋文,正因为被人推荐赴沪投靠英国人,才有圆明园火烧一事;此一烧烧了百年,就是当代人论起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也感痛心。

相关龚橙,坊间源于褒贬不一。贬义的传说是由龚橙当年为八国联军“带路”去圆明园抢掠国之瑰宝,然后又将圆明园一把火烧了。其后,龚橙也掠取无数珍宝。

这一说法源于民国初年,这里有二个原因。一龚橙的确谋职于沪上,也的确供职于英法联军处办事;受雇于英使馆参赞威妥玛的“记室工作"(即高级文秘)。这与龚橙精通英文不无关系。那么,为什么这盆恶水会临他泼下呢?这就与其职业接触的后台与人物密不可分。此外,龚橙一身放浪不羁,生活糜烂,挥霍无度;于沪识得一女,系青楼妓女,据说是沪上之名妓。然而,龚橙专宠这位小妾。龚橙晚年故还为自已取号“半伦”,何谓半伦呢?原来正因龚橙只爱这个小妾,弃却了君臣之道,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道,只乘五伦中的半伦也!故有龚半伦的来历。龚橙一身风流倜傥,傲才自喜,目中无人。

缠着小脚的清代妓女。

龚橙晚年于沪穷途潦倒,但难改秉性,还是挥霍放诞,不改年轻时的习惯。据传清廷李鸿章闻知龚橙落泊还专门派人送去200两月银。有道是:江山好移,本性难改,龚橙依然吃喝嫖赌,一派贵公子的豪气。

从以上二点,让后人足可怀疑他是典型的汉奸,如此恶水泼在龚橙身上岂有质疑之理?

那么龚橙到底有没有“带路党”嫌疑呢?放到现在,一大批学者正在为其正名。当然要有证据明证哦!有人说,龚橙当初确在英法联军处谋事,不过,圆明园这么大名气,难道八国联军不知道?还要人带路?其实此说亳无力度。又有人拿出了龚橙好友王韬的《淞滨琐话》中的记载,证实那些信息的来源也存在值得怀疑的地方?

历史毕竟逝者似水,许多事难以说得清。不过龚半伦在那年代混得如此潦倒,且又与英法联军为伍;为了继续风光的生活,为了养活沪上的小妾,此人当一下汉奸或谋取私利亦在所必然,方才遗下千古骂名!

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提到火烧圆明园,很多人会说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恶行。实际上,早在18...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